淮阴师范毛概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10-18 19: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名词解释: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4、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5、 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还说过,解放思想就是是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①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②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最基本的动力。③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领导。④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7、 “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10、 “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12、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14、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15、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16、 简答: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为什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3、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简述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是指和核心

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①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②实事求是也内在的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5、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P55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②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③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④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6、为什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P59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①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③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7、农民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当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工人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所存在的不同:①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时代不同)。②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量不同)。③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不同)。④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 9、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工业化:

①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心偶那个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②从历史上看,实现工业化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③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已经丧失了通过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抢过行列的机遇,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④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现国家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中国不可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而是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10、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P108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1、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

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1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P12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3、为什么改革开放?

①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②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③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④30多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雄辩的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P179

①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②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P183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16、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P187

公有制经济: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主体地位体现: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中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就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17、 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优越性:有利于祖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促进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共同繁荣和发展;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 18、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P275

科学内涵:(1) 民主法治(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充满活力(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体特征: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2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P278

理论意义:(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 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3)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21、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2、怎么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1)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2)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3)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4) 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5)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材料分析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P45 邓小平为什么从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① 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的偏离了。 ②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是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③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怎样确立: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材料分析题) P209

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②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而我国目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③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中心环节)、生活宽裕(建设目的)、乡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村容整洁(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要求)、管理民主(政治保证)。 重大意义:(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材料分析题) P248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法制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地位和意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文化即是人类不断前行的灯塔,也是经济社会不竭发展的原动力。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材料分析题) P25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地位——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②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③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重大意义: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③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④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

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了解)

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1)实事求是内在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2)实事求是也内在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是不是对以往社会主义的否定?辩证的否定。 答: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否定批判与肯定诠释 1、否定批判: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进行思考,先后归纳了十个不是社会主义,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是社会主义、照搬外国经验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2、肯定诠释:邓小平一改以往习惯从基本标志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路径,采用了新的功能揭示路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关系,解放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互为条件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后者是最终目标与实现方式。

3、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指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是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历史表明,产生“左”和右的干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不清。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各方面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1x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