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 doc 2013501016 刘希花

更新时间:2023-11-26 06: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

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的限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加强农村中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农村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关领域学者在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变观念意识、建立专门机构、增强师资力量、优化校园环境等建议。这些研究成果对解决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者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词语作为关键词,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2000—2014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检索,共检索到论文 40 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研究成果有:

1.刘细花:《心理健康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主要研究了目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其原因能够包括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区域原因、学校原因、并提出了 营造社会环境、家教环境、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转变观念等对应的策略。

2. 肖宗扬《农村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重点研究了开发适合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资源,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交流合作,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

3. 马 骊《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重点从教师的层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开辟有效的教育渠道等。

4.任彤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究了农村中

小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等有效的措施。 5.刘朝廷《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研究了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包括社会、家庭的原因、学生本身的原因、并提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重视学生的文化背景、做好保密工作等,并提出了建立建立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体制以及心理健康教师职称评定体系。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在以下问题达成了共识,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之下,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有些学校在相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工作。这些学校有的聘请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为学生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对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让教师在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使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常规教学之中;有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解答心理问题;还有学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了多种心理教育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此同时,很多教育管理部门为使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规范、科

学的发展轨道,也都对学校进行了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说,这项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正规。但是,这并不是说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存在问题了。其实,在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由于农村情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目前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来看,各地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专业心理教师队伍人数过少;适合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模式非常缺乏;各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过低;很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重大误区等。经调查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 一) 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模糊、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许多农村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教师的观念中, 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员的事, 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无关, 可做可不做; 即使搞心理健康教育精力也有限, 仅仅解决少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 认为对心理健康的学生没有必要搞心理辅导。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议事日程, 落到实处。 (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对很多农村中小学校而言,还是一个不太熟悉的事物。到现在为止,我国在这方面也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没有一个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各自为政”,在探索中前进,随意性极大。而农村学校因为远离城市,信息闭塞,所以很难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其他学校交流的机会也不多。

(三)农村中小学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 但是,师资力量匮乏是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明显不足,非专业人员“赶鸭子上架”的现象非常普遍。资料表明,当前农村中小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尽管他们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明显不足,缺少学生工作的经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强。而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班主任、常识课教师、少先队辅导员、思想品德教师等。他们虽然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加之学生仍用固有的角色看待他们,因此学生很难在他们面前敞开心扉,展示真实的自我。此外,一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在人事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缺乏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一些不胜任统考学科的教师就被调整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做的后果,除了削弱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外,还极大地诋毁了专业教师的声誉,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课时津贴等难以解决,严重打击了专业些大学或科研机构的课题实验点。不少学校都是研究课题一结题,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结束。 (四)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设情况不容乐观

许多农村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够重视,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经常由政治课老师担任,该课程还常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占用。另外,国家教委所规定的青春期教育课,在农村中学的开设也极不正常,据调查,只有 33.3%的农村学校正常开设青春期教育课,11.1%的学校没开设,而 53.3%的农村学校仅是课表上有但不正常上课,被调查的 90所学校里只有 3 所学校已设立心理辅导信箱,配有兼职心理指导教师(由班主任或政治教师兼任),有时开设一些心理知识讲座。但因种种因素影响,教育效果不明显,心理辅导信箱也少有学生问津。事实上,22.2%已开展心理教育的学校其工作力度也很小,只不过为配合初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学期中开设几个讲座,讲座的内容主要是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知识,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同虚设。

(五)农村中小学缺乏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课程与教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成要素之一,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目前尚无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参。尽管现在的书市上已经出现几种版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但都存在不成熟、须改正之处,作为参考尚可,但作为教材则还需要斟酌

(六)家长与学校缺乏沟通、配合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正因为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处于这样特殊的位置,所以它也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1n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