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学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更新时间:2024-05-20 03: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百鸟朝凤

一、教学思路

(一)设计思路

“百鸟朝凤”这一单元以鸟为主题,通过对鸟的赞美,感受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自然界的看护者。人与鸟,与一切动物都是朋友。人类要关爱大自然,关爱生命,要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谋求生命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和谐发展。 这一单元共设计了两个二级标题:1鸟语花香;2在蓝天里歌唱。

通过从不同侧面。来表现大自然中美丽精灵——鸟婉转悦耳的声音与自由矫健的身影,表达人们对鸟儿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崇尚。同时通过音乐欣赏、演唱,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二)内容结构 百鸟朝凤 鸟语花香

欣赏《晨鸟之歌》(纯自然音) 欣赏《空山鸟语》(二胡独奏) 欣赏《百鸟朝凤》(唢呐独奏) 歌曲《小鸟小鸟》 在蓝天里歌唱 歌曲《白兰鸽》 欣赏《云雀》(排箫独奏) 欣赏《飞驰的鹰》(笛子独奏) 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女声独唱)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感受人类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人类要关爱大自然,关爱生命,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2通过乐曲欣赏,感受并了解二胡、唢呐、笛子、排箫等乐器不同的音色特点,同时感受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通过歌曲演唱,进一步掌握二声部合唱的音准,培养合谐、均衡、统一的合唱能力。

二、教材分析、介绍

(一)欣赏《晨鸟之歌》(纯自然音)

这是模拟自然中各种鸟鸣声,一种纯自然音响。作者通过对清晨鸟儿鸣叫声的模似,营造一种清新、美好、空灵的情景,使人们对大自然充满无限遐想。 (二)欣赏《空山鸟语》(二胡独奏)

《空山鸟语》为刘天华作曲,初稿成于1918年,10年后才定稿。标题采唐代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之意。乐曲以拟声手法模仿百鸟啁啾声。作者通过音乐记述外界现象时,并非采用自然主义态度,而是深深渗透了自己的感情。结构上属于多段体,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几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令人神往。接着,非常活跃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穿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与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相织。作

者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拟手法,将鸟鸣音乐化,使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结合,使音乐更加优美生动,富有情趣。

刘天华(1895年~1932年)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学时参加学校军乐队。中途辍学,曾学过铜管、小提琴、钢琴。1914年自学二胡,创作二胡曲《病中吟》。1915年,应聘任江苏省立五中音乐教员。曾在江阴举办暑期国乐研究会。自1922年始,先后任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北京女子高师和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二胡、琵琶、小提琴教授。教学之余,随外籍音乐学习小提琴及西洋作曲理论,兼修戏曲音乐。曾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搜集、整理。共作有十首二胡独奏曲、三首琵琶独奏曲、二首丝竹合奏曲,代表作有《病中吟》、《月夜》、《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烛影摇红》等二胡曲,并编有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第一个采用近代记谱法,编辑出版了京戏曲谱《梅兰芳歌曲谱》。吸收小提琴演奏的长处,将二胡从伴奏乐器上升为独奏乐器,纳入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为我国近现代二胡演奏学派奠定了基础。曾筹建国乐改进社,并主编《音乐杂志》。 (三)欣赏《百鸟朝凤》(唢呐独奏)

百鸟朝凤原是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曲参加全国会演,受到热烈欢迎。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随意加入。当《百鸟朝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的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后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70年代,在任同祥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同时进一步将鸟叫声集中压缩,有层次的合理安排,并配以新的伴奏曲调,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全曲的段落大致如下。 1唢呐在奏出清新、悠扬的乐句之后,随即模仿鸟叫声,伴奏中的笛子与其对答呼应,互相竞奏,使乐曲一开始就展现出百鸟齐鸣的情景。 2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的旋律,优美流畅,使音乐充满着活力。 3唢呐自由地模仿各种鸟叫声,伴奏声以舒展的节奏,如歌的旋律与唢呐演奏的旋律在节奏形态和情绪上形成一定的对比。 4活泼欢快的短小乐句排比出现,音乐富有情趣,好像人们在山林中嬉戏。 5这是第二次出现的鸟叫段落,演奏者运用复杂的、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模拟了喧闹的百鸟争鸣之声。 6速度转快,音乐热情奔放。当乐队突然停止之后,唢呐出人意料地运用花舌音发出知了的叫声,几乎可以乱真。更有趣的是,有一段模拟知了被捉在手心中发现阵阵挣扎声,最后知了一声长鸣,飞向远处。 7音乐进入高潮段落,速度加快,音型短小,反复推进,接着出现唢呐的华彩乐段。 这样长的一段旋律,演奏者运用一种特殊演奏技巧,即“特殊循环换气法”,一口气吹完的,中间没有停顿。由于一口气吹奏这么长的时间,旋律又是在高音区,渲染了强烈的音乐气氛和显示了高超的演奏技巧。 8短小的结尾,这是高潮段落的继续,音乐情绪越加热烈,再次出现百鸟齐鸣,它与引子相呼应。

(四)歌曲《小鸟小鸟》

《小鸟小鸟》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久唱不衰的优秀儿童合唱歌曲。歌曲以欢快活泼的节奏,流畅优美的旋律,表现小鸟在春天阳光里,在林间花丛中,在田野山岗上自由飞翔、婉转歌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歌曲为68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为齐唱部分,旋律采用模进手法,加上典型节奏“”反复运用,使歌曲朗朗上口, 十分亲切,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图景第二乐段为合唱部分,节奏拉开,旋律上扬,歌词全用“啦”,表现了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欢歌,和小鸟一样飞翔歌唱的欢快心情。 (五)歌曲《白兰鸽》

《白兰鸽》是一首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的美国歌曲。歌曲赞美白兰鸽在蓝天里自由飞翔,表达了人们珍惜时光、热爱生命、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向往。歌曲为44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为前八小节,共四个乐句,每个乐句都以主和弦,1、3、5三个和弱起小节开始,词曲十分口语化,表达了人们对白兰鸽的热爱之情。第二乐段节奏展开,音乐多次重复,抒发了人们对白兰鸽的赞美以及人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六)欣赏《云雀》(排箫独奏)

《云雀》是一首罗马尼亚民间乐曲,常以称为“奈伊”(nɑi)的罗马尼亚民间管乐器——排箫演奏。传统的奈伊仅有七至八根吹管,后经罗马尼亚著名排箫演奏家法尼卡·鲁卡(1894年~1968年)改进,吹管增至二十根以上,扩大了音域,成为独奏乐器。本曲后被改编为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的独奏曲和器乐合奏曲等。

乐曲采用A大调,急板,24拍。在节奏活跃的引子之后呈示的主题,首先以小二度导音性质的倚音装饰的长音奏出,随后移高八度,节奏越来越紧凑,生动而逼真地模仿云雀欢快的鸣叫,展现了天青气朗、云雀飞舞的自然图景。 这一主题反复后,出现具有比较强烈的切分节奏的主题,形成欢快的罗马尼亚民间舞曲旋律。

乐曲发展中插入了云雀各种鸣啭的音调。

接着,乐曲运用开头两个主题展开,最后,在充满喜悦的欢快气氛中结束。演奏时间约2分钟。

(七)欣赏《飞驰的鹰》(笛子独奏)

这是一首赞美秘鲁民族英雄阿塔瓦尔帕的乐曲。后来,印第安作曲家、诗人罗夫莱斯为此曲填上了歌词,成为一首歌曲。

公元12世纪,印第安部落形成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印加帝国。1533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入侵,打败了印加的军队,俘虏了印加帝国的国土——阿塔瓦尔帕。阿塔瓦尔帕宁死不屈,被秘密处死。从此,这块土地沦为殖民地,印加帝国虽然被消灭了,但是阿塔瓦尔帕为抵抗外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鼓舞了千百万印加人民。人们把他比作飞驰、栖息在安第斯山的神鹰,把他看作自己祖国的象征,人们编写了许多歌曲和乐曲来赞美他,《飞驰的鹰》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是秘鲁最有代表性的音乐曲目。

乐曲为e小调,24 拍,二部曲式结构。A段速度徐缓,带有沉思和怀念的情绪。B段速度不变,情绪比较激动,蕴藏着一股内在的力量。

印第安民族称他们的竖笛为“盖那”,是印第安族的传统乐器。伴奏的乐器主要有吉他、木琴和具有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打击乐器等。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西邻太平洋,面积1 285 216平方千米,人口2 394万。首都利马。是古代印加人的故乡,被誉为“太阳子孙的国度”。 附谱:

飞驰的鹰

(笛子独奏) 缓慢、沉痛地

[秘鲁]D.A.罗夫莱斯编曲 黄锦炎、谷文娴译配

(八)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女声独唱) 《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这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叙事歌曲。歌曲描绘的幽幽情境令人遐想、沉思,抒情婉转的音乐向人们诉说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歌曲为44 、24 混和拍子,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为小调式,词曲意蕴深远,前奏音乐配上真切的道白语言紧紧扣住人们的心弦。歌词像一幅秀丽的山水风情画,又似一首清新抒情小诗,表达了对救鹤女孩的深深眷念之情。旋律更是深沉流畅,运用同音反复、级进的手法和口语式的音乐语言确切地表达了歌曲的深沉意境。

歌曲第二乐段调性发生了变化,音乐从小调转成大调,曲调色彩变得明亮、开阔。歌词以拟人的手法、反问的语气谱写了一曲天地之间的悲歌,尤其是结束句高八度假声哼唱,表达了丹顶鹤为女孩伤心哭泣,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联系性,和谐发展的整体性。 附谱:

一个真实的故事 (女声独唱)

解承强、陈雷、陈哲词 解承强曲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完成。

《百鸟朝凤》这一主题单元的所有音乐活动都围绕鸟儿展开,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人与动物是真诚的朋友,要关爱自然,关爱生命,让世间充满爱。

(一)鸟语花香 建议用2课时完成。

首先可用《晨鸟之歌》作为导入欣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奇思妙想。教师可用描述性语言引导学生去联想大自然的神奇美丽。 然后学唱歌曲《小鸟小鸟》。在演唱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休止符声断气不断的唱法,并注意力度变化,用亲切、自然、愉悦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意境。合唱部分要注意音准、声音和谐统一,可把合唱部分先作为二声部练声曲单独练一练。

《空山鸟语》和《百鸟朝凤》两首欣赏乐曲可放在一起进行欣赏,在欣赏中引导学生认识民族乐器二胡与唢呐,并了解它们各自不同的音色特点。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不同乐器表现同一主题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以及在塑造音乐形象时各自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另外通过乐曲欣赏,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热爱。

(二)在蓝天里歌唱 建议用2课时。

前面一个板块“鸟语花香”主要表现百鸟在树林、花丛、湖边婉转歌唱的情景,第二个板块“在蓝天里歌唱”主要侧重表现鸟儿搏击长空,在蓝天里自由飞翔的身影。在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两首外国器乐作品《云雀》和《飞驰的鹰》。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多听音乐,

在聆听时可让学生试着用线条画出旋律进行方向,感受雄鹰展翅飞翔、起伏盘旋的形象,同时对比欣赏两首乐曲,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方面有什么特点?两首乐曲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歌曲《白兰鸽》和《一个真实的故事》可放在一起教学。在学唱《白兰鸽》时,可先让学生复习音乐知识“反复记号”的运用。歌曲难点主要是带八分休止符的四分节奏和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的掌握。教师可把难点节奏单独提出来,采取小给合作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自行解决。可采用小组展示,看哪一小组最先解决,然后再把旋律填进去唱一唱,培养学生合作自学能力。

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引导学生从歌词意境、音乐旋律起伏跌宕中去感受音乐所描写的动人故事。引导学生随音乐朗诵,随音乐哼唱歌曲。感悟音乐营造的回肠荡气的氛围,天地都为失去善良女孩而悲戚,在“天人合一”、“情景统一”中让学生的心灵得以陶冶和净化。通过欣赏,让学生思考、讨论这首歌曲给自己带来怎样感受?面对生态环境自己该怎么做?

四、补充资料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有感

龙亚君

《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这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叙事歌曲。歌曲描绘的幽幽情境令人遐想、沉思,抒情婉转 的音乐向人们诉说一个凄美的动人故事:“有一位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每当我听到这令人感伤的故事时,我的心灵便被触动,深为大自然的灵性而感动。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那条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歌词很像一幅秀丽的山水风情画,又似一首清新的抒情小持,表达了一种对救鹤女孩的眷念之情。旋律更是深沉流畅,运用同音反复、级进的手法和口语式的音乐语言确切地表达了歌词的深沉意境。

歌曲旋律的第二部分调性发生了变化,音乐从小调转成了大调,曲调的色彩变得明亮、开阔、歌词似人的手法、反问的语气谱写了一曲天地之间的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轻诉说。”音乐充满了人性美,把无生命的自然景观视为有生命的整体,音乐在流动旋律中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这首歌曲以人文精神为内涵,词曲意蕴深远,前奏音乐配上真切的道白语言紧紧地扣住人们的心弦,音乐的流动犹如风儿对人们的絮絮心语,人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进一步激荡,当歌中唱到:“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呜,还有一只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音乐所营造的氛围回荡气,天地为失去善良的女孩悲大事感。尤其是结束句高八度的假声哼唱,表达了丹顶鹤为女孩伤心哭泣的悲痛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联系,和谐发展的整体性。在“天人合一,情景统一”中,人的心灵得以

祥风马哟,愿你升入高空”。据说风马是天神、山神需要的骏马。放风马是向天神、山神献贡,乞求保佑,也含有盼望增长运气的意思。

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藏语为“多本”。还有一种是在石块或卵石上刻写文字、图像,以藏传佛教的色彩和内容为其最大特征,有佛尊、动物保护神和永远念不完的六字真言,然后堆积起来成为一道长长的墙,这种玛尼墙藏语称“绵当”。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然后丢向石堆。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藏族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第三单元:江河之声

一、教学思路

(一)设计思路

自古以来,人类文明的诞生都离不开大江大河的孕育。

黄河、长江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尼罗河周而复始的泛滥,成就了古埃及的神秘文化;静静流淌的伏尔加河,又何曾不是俄罗斯民族历史的见证…… 奔腾不息的江河始终默默地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往的繁华和纤尘,而最后留给我们的又何尝不是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本单元以江河为线索,将为我们展开一幅幅以古老江河为背景的历史画卷。本单元由二个板块组成:古老的长河、我心中的小河。

“古老的长河”以长江、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多瑙河这四条古老的长河为线索,用音乐的语言给学生描述了大江大河的风采,讲述着过去的历史。 在第一个板块“古老的长河”中,我们安排了欣赏《长江之歌》、《伏尔加船夫曲》、手风琴独奏《多瑙河之波》、歌曲演唱《老人河》这样四个教学内容。 通过聆听《长江之歌》、《伏尔加船夫曲》,了解与长江、伏尔加河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同时通过聆听,引导学生感受“力度”这一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上的有效作用。 通过聆听手风琴独奏《多瑙河之波》,引导学生了解多瑙河这一条位于欧洲的长河,认识手风琴这种键盘乐器。

歌曲《老人河》是美国音乐剧《戏船》中的主题歌,歌曲低沉、缓慢,向人们诉说着黑人的苦难生活。同时通过演唱,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力度来演唱歌曲。

“我心中的小河”讲述了孩子们心中的理想和憧憬,“天空是海,月亮是船,灿烂的星星是我的伙伴……”。 在这一板块中,我们安排了欣赏合唱歌曲《月亮河边的孩子》与《月亮船,童年的摇篮》,以及演唱歌曲《小纸船的梦》三个教学内容。

歌曲《等着我,小河》讲述了一个即将离家的孩子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之情。同时通过聆听,引导学生复习升号()、连音线()、上波音()、倚音()这几个音乐记号。

合唱《月亮河边的孩子》给我们描述了一群善于幻想的孩子,在夏夜里望着明亮的月光,幻想着自己的未来,诉说着自己的理想的情景。通过聆听,让学生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去探寻自己的理想。

合唱《小纸船的梦》讲述了孩子们折一只纸船,承载我自己的梦想,任由自己的梦漂向远方。歌曲抒情优美,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憧憬。通过演唱,引导感受音乐抒情优美的情绪,感受美好的理想。 (二)内容结构 江河之声 古老的长河

欣赏《长江之歌》(独唱) 欣赏《伏尔加船夫曲》(男声独唱) 歌曲《老人河》 欣赏《多瑙河之波》(手风琴独奏) 我心中的小河

欣赏《月亮河边的孩子》(童声合唱) 欣赏《等着我小河》(童声合唱) 歌曲《小纸船的梦》

二、教材分析、介绍

(一)长江之歌 附谱:

长江之歌

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主题歌 中速亲切、热情地 胡宏伟词 王世光曲

(二)欣赏《伏尔加船夫曲》(男声独唱) 听到这首沉重、粗壮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纤夫之歌,就使人想起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名作《伏尔加纤夫》:一群衣衫褴褛、胸前套着纤绳的纤夫,用整个身心负着沉重的货船前行,伏尔加河空旷辽阔的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前面的路程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但是你看,那领头走在前面的肩膀宽宽、额头上包着头巾的卡宁,那和卡宁并肩走在一起的大胡子老汉,还有那脸上流露出反抗情绪的拉尔卡,不正已觉悟到世道的不公而对沙俄的专制统治怀着深深的不满吗?著名的《伏尔加船夫曲》经过俄国杰出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的天才处理,艺术形象更加完整,不但沉重的步伐、背纤的呼喊和纤夫内心的愤懑不平之声都历历可闻,而且通过轻—重—轻的力度安排,形象地表现出这艘被纤夫们曳着的货船由远而近、由近而又远去的情景。凯涅曼编写的钢琴伴奏加强了纤夫们沉重的步伐,并且可以在低音区连续的三连音中听到伏尔加河的滔滔奔流。这种气势在根据这首民歌改编的男声合唱曲中,显得更加壮阔和磅礴。 附谱:

伏尔加船夫曲 (男声独唱) 中板俄罗斯民歌 凯涅曼改编

佚名译配 ※注:根据我国歌唱家的一贯唱法,这一句不是词,而是将“阔”字延续至此。 (三)歌曲《老人河》

歌曲采用降E大调,22拍。结构是由两个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组成的复二部曲式。全曲建立在三段对比的旋律基础上。

第一段是叙述性的平衡旋律,主要在中音区进行,表现黑人痛苦的劳动生活。 中速

第二段是怨愤难平的旋律,在高音区进行,并加快了速度,情绪比较激动,但是,在四个乐句之后,又放慢了速度,情绪又低沉下来,表现受压迫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

第三段是用第一段旋律发展而成,力度变弱,速度放慢,抒发了黑人劳动者压在内心中的积怨。

第三段是副歌。它以切分音节奏型为特色,旋律在低音区进行,速度徐缓像是一首悲歌。 随之再现第二段旋律。

最后一段是在副歌旋律基础上发展而成,随着力度的加强,表现了愤愤不平的情绪,造成全曲的高潮。

此曲的结构图式: 附谱:

老人河

——选自音乐剧《戏船》 中速 [美国]奥·哈默斯坦第二词 [美国]J.克恩曲 邓映易译配

克恩(1885年~1945年)美国作曲家。生于纽约。他的父母都是欧洲迁来的移民,母亲是捷克人,父亲是德国人。克恩从小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钢琴。17岁时,进入纽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来曾去欧洲深造。1912年,开始在百老汇崭露头角,以后一直在百老汇生活、工作,直到逝世。他的重要作品有轻歌剧《犹太姑娘》、《噢,夫人》,音乐剧《戏船》,管弦乐《马克·吐温肖像》等,此外,他还为大量的戏剧和电影配乐。

《老人河》是克恩写的音乐剧《戏船》中的一首插曲,作于1927年。脚本为哈默斯坦第二所编。《戏船》曾在1929、1936和1951年三次被搬上银幕。在美国故事片《舞台大亨》里,就有美国戏剧经纪人格罗菲主持《戏船》首演的情景,那里面选用的片断,就是《老人河》,它在影片中是完整地出现的,由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配音演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那以后,《老人河》成为罗伯逊在音乐会上的保留节目之一。

《老人河》在曲调上吸收了黑人灵歌的节奏,用歌谣体写成,带有叙事歌性质和哀怨情绪,反映了美国黑人的悲惨生活。 (四)欣赏《多瑙河之波》(手风琴独奏)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流。它发源于德国境内,向东南流入奥地利,经匈牙利、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注入黑海。这首《多瑙河之波》描绘了多瑙河碧波荡漾的美景与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它用维也纳圆舞曲的形式写成。前面有序奏,主体由四个小圆舞曲组成。每首小圆舞曲都有A、B两个旋律,一般都有反复,最后有尾声。

《多瑙河之波》的序奏是a小调,24拍。开始,由低音乐器演奏一段轻快的曲调,高音声部演奏和声。这一段描写黎明时的景象。大地在苏醒,多瑙河和两岸都充满生机。然后,单簧管吹奏出一段节奏自由、乡土气息十分浓郁的旋律,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 这个序奏为后面圆舞曲的出现作了铺垫。

第一圆舞曲,a小调。第一主题由弦乐器在中音区演奏。它的旋律优美动人,宛如多瑙河水正平静地流淌,在清风吹拂下,河面上不时泛起阵阵微波。 第二主题性格活泼,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圆舞曲转D小调,第一主题由于进行中用了一系列四分休止符,因而曲调显得轻快而活泼:

第二主题用了许多连线,它把重音落在小节的第二拍和第三拍上,给人以重音颠倒的感觉(这里吸收了像马祖卡等民间舞节奏的特点)。 经过四小节间奏,引出第三圆舞曲。这时,乐曲回到原来的a小调。第一主题情绪柔和,由弦乐演奏。

第二主题是由一系列带有装饰音的八分音符给成的,几乎每个音符后面都装有一个八分休止符。它显得十分轻快,而富于弹性。

第四圆舞曲又转回到F大调。第一主题各音相连,中间没有用一个休止符。它和上面那首小圆舞曲大量运用休止符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个曲调是非常流畅的。

第二主题采用对答式的写作手法,每个答句中都用有颤音,显得十分轻巧、别致。 经过十二个小节的间奏,第一圆舞曲第二主题再现。它直接和第四圆舞曲的第二主题相连,再接尾声,乐曲逐渐推向高潮后,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罗马尼亚用《多瑙河之波》为题拍的一部故事影片曾在我国放映,其中主题曲就是用的杨·伊万诺维奇这支曲子,那里面还带唱词呢。不过那是出于影片的画面需要而后填的词,对原曲的意境也多少有些反映。 杨·伊万诺维奇 1845年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他小时候就非常热爱音乐,长大后,成为加拉茨和布加勒斯特军乐队总监,并曾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研究音乐。杨·伊万诺维奇创作了许多进行曲、圆舞曲和根据民间曲调改编的集成曲,也有少量歌曲。他的主要作品有吹奏乐《山中的仙女》、《白鸽》、《阅兵进行曲》等。 1889年,杨·伊万诺维奇的作品在巴黎国际音乐比赛中上获奖。从那以后,他的钢琴曲和器乐小品经常出现在欧洲一些国家的社交晚会上。 《多瑙河之波》创作于1880年。那时候,杨·伊万诺维奇35岁,正在布加勒斯特军乐队供职。这支曲子原是他为这个军乐队写的一首吹奏乐圆舞曲,由于受到人们的欢迎,后来,作曲家把它改编成钢琴曲。现在,人们常听到的管弦乐曲是后来改编的。管弦乐有许多种版本,短的只有3分钟,少用了其中一两个小圆舞曲及序奏,而长的有6、7分钟。 (五)欣赏《等着我,小河》(独唱) 附谱:

等着我,小河 (独唱)

中速豪迈、深情地 乔珊词 谷建芬曲

(六)欣赏《月亮河边的孩子》(童声合唱) 附谱:

月亮河边的孩子 (少年独唱) 缓慢 李肖波词 安建华曲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完成。 (一)古老的长河 1欣赏《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曲气势恢宏,流畅、优美的旋律为我们展现了长江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作者对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的热爱和赞颂之情。 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一情绪,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去感受、体验。同时可以结合图片、视频、文字资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长江有关的历史、地理知识。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结合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进行教学。 2欣赏《伏尔加船夫曲》

《伏尔加船夫曲》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俄罗斯民歌,歌曲低沉、凝重,伴随着越来越近的伏尔加纤夫的脚步,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沙俄统治下深受压迫的俄罗斯民族那沉痛的呻吟。 教学时,教师可结合著名的油画作品《伏尔加纤夫》(列宾)进行教学。生动的画面上,纤夫们拉着纤绳,艰难的在地上行进。让学生去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低沉和凝重,更好地理解歌曲。

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伏尔加的地理知识及作品的创作年代、历史进行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

结合《长江之歌》和《伏尔加船夫曲》的教学,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两首音乐作品的演唱力度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力度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

两首歌曲基本都是采用了较强的力度来进行演唱,都表现了一个比较强烈的音乐情感,但是由于旋律、速度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音乐情绪:《长江之歌》气势辉煌,《伏尔加船夫曲》低沉、凝重。 3歌曲《老人河》

《老人河》是美国音乐剧《戏船》中的主题歌,歌曲表现了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上的黑人们苦难的生活。歌曲旋律非常简单,节奏规整,因此教学时学生能否唱会歌曲已经不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歌曲的第一、三部分中反复使用的切分节奏,打破了规整的强弱规律,使歌曲的情绪变得更加强烈。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表现歌曲的情感。歌曲的中段速度较前面部分速度稍快,情绪更加激昂。

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美国黑人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用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4欣赏聆听手风琴独奏《多瑙河之波》

《多瑙河之波》是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圆舞曲,我们可能听过管弦乐队的合奏,也许还听过其他的演奏形式。在本单元,我们采用了手风琴独奏这种演奏形式。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多瑙河,熟悉、背唱这首圆舞曲的主题旋律,了解手风琴的音色。 (二)我心中的小河 1欣赏《等着我,小河》

这是一首独唱歌曲,歌曲旋律优美,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聆听时,教师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为后面的配乐朗诵教学做好铺垫。 2欣赏《月亮河边的孩子》与《月亮船,童年的摇篮》

这是两首童声合唱歌曲,第一首为童声合唱,第二首为无伴奏合唱。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分辨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同时感受歌曲的情感,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一个铺垫。 3歌曲《小纸船的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1i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