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数的开方11.1平方根与立方根1平方根第2课时算数平方根练习

更新时间:2023-10-30 15: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课时 算术平方根

知|识|目|标

1.经过学习,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能求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2.在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概念的基础上,会进行开平方运算.

3.通过自学阅读,理解开平方的意义,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目标一 会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例1 [教材补充例题]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251

(1)16; (2); (3)2; (4)0.09.

364【归纳总结】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表示 平方根 a(a≥0)的平方根是±a 算术平方根 a(a≥0)的算术平方根是a 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一个正数 区别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1)被开方数都是非负数,负数没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联系 (2)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就是a的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是a的一个平方根; (3)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 目标二 会进行开平方运算

例2 [教材补充例题] 求下列各式的值: (1)625; (2)-

1

1

; (3)±0.01; 4

(4)(-2); (5)3+4.

【归纳总结】

1.开平方是一种运算,它与平方互为逆运算,是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过程. 2.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可以这样来理解:

①平方运算是已知底数a,求它的平方的值,即求a等于多少;

②已知一个数平方的结果m(m≥0),求底数即为开平方,即求m为多少. 目标三 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例3 教材例3针对训练在计算器上依次键入

■4·225=显示结果为

2

2

2

2

________,若要求结果精确到0.01,则4.225≈________.

【归纳总结】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两注意”: (1)注意计算时的按键顺序;

(2)不同型号的计算器按键顺序可能有所不同.

,

知识点一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

定义:正数a的________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a,读作“根号a”,a称为____________.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通常记作0=0.

[解读] 当a≥0时,a表示a的______________,它是一个非负数,-a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a表示a的__________.

知识点二 开平方

定义:求一个非负数的__________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知识点三 计算器的使用

使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何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然后根据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可以写出其平方根.

使用计算器(课本上的型号)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一般步骤:先按开机键,然后按“

■ ”键,再输入被开方数,最后按“=”键读数(即直接按书写顺序按键).

求16的算术平方根.

解:因为±4的平方等于16,故16的算术平方根是4. 请指出以上解答过程错在哪里,并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3

详解详析

【目标突破】

例1 解:(1)因为(±4)=16,所以16的平方根是±16=±4,算术平方根是16=4.

25?5?25

(2)因为?±?=,所以的平方根是±36?6?36

2

2

255

=±,算术平方根是366255

=. 366

3?29191?(3)将2转化为,因为?±?=,所以2的平方根是±

444?2?43

=. 2

93=±,算术平方根是429

4

(4)因为(±0.3)=0.09,所以0.09的平方根是±0.09=±0.3,算术平方根是0.09=0.3.

例2 [解析] 第(1)(2)(3)小题主要在于理解“是求平方根还是算术平方根”,第(4)(5)小题除了分清各式所表示的意义外,还要注意运算顺序.

解:(1)∵25=625,∴625=25.

2

2

?1?1

(2)∵??=,∴-

?2?4

2

2

11=-. 42

(3)∵(±0.1)=0.01,∴±0.01=±0.1. (4)∵(-2)=2=4,∴(-2)=2. (5)∵3+4=25=5,∴3+4=5. 例3 2.055480479 2.06 【总结反思】 [小结]

知识点一 正的 被开方数 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

4

2

2

2

222

2

2知识点二 平方根

[反思] 此题误将求16的算术平方根看成求16的算术平方根.因为16=4,故此题实际是求4的算术平方根,因为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16的算术平方根为2.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1i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