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6-05 19: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细胞生物学习题 第一章 绪论

A型题:

1.世界上第一个在显微镜下看到活细胞的人是

A.Robert Hooke B.LeeUwen hoke C.Mendel D.Golgi E.Brown 2.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细胞质 E.细胞 3.细胞学说不包括的内容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B.多细胞生物是从单细胞生物发育而来 C.细胞的增殖方式都是有丝分裂

D.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共同的规律 E.细胞只能来自于细胞 4.医学细胞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体整体 B.人体组织 C.人体器官 D.人体细胞 E.人体系统 5.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A.中心法则 B.基因学说 C.半保留复制 D.细胞学说 E.双螺旋结构模型 6.由非细胞原始生命演化为细胞生物的转变中首先出现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器 D.核仁 E.内质网 7.在分类学上,病毒属于

A.原核细胞 B.真核细胞 C.多种细胞生物 D.共生生物 E.非细胞结构生物 8.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细胞是

A.细菌 B.双线菌 C.支原体 D.绿藻 E.立克次氏体 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溶酶体 10.一个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含有

A.一条DNA并与RNA、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B.一条DNA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C.一条DNA不与RNA、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D.一条以上裸露的DNA

E.一条以上裸露的DNA与RNA结合在一起 11.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在

A.DNA B.rRNA C.mRNA D.ATP E.tRNA 12.AMP与dCMP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A.磷酸不同 B.戊糖不同 C.碱基不同 D.戊糖、碱基不同 E.磷酸、戊糖不同13.原核细胞不能完成的生理、生化作用

A.细胞的生长和运动 B.蛋白质合成 C.糖酵解 D.有丝分裂 E.遗传物质的复制 14.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脂肪酸 D.磷酸 E.乳酸 1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A.肽键 B.氢键 C.离子键 D.二硫键 E.疏水键 16.处于等电点状态的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带什么电荷 A.正电荷 B.负电荷 C.两性电解质 D.既带正电荷,也带负电荷 E.不带电荷 17.组成核苷酸的糖是

A.葡萄糖 B.半乳糖 C.戊糖 D.蔗糖 E.甘露糖 18.哪种核苷酸不是RNA的组成成分

A.TMP B.AMP C.GMP D.CMP E.UMP 19.在DNA链中连接两种单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A.磷酸二酯键 B.高能磷酸键 C.酯键 D.氢键 E.二硫键 20.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

A.Robert Hook B.Crick C.Flemming D.Watson和Crick E.Schleiden和Schwan B型题:

A.发现细胞的基本结构 B.遗传密码破译 C.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D.减数分裂的发现 E.细胞遗传学的诞生 21.细胞的发现时期 22.细胞学说时期 23.细胞学时期

24.多学科渗透与细胞生物学时期 25.细胞超微结构与分子生物学

A.支原体 B.鸵鸟卵细胞 C.衣藻 D.团藻 E.蓝绿藻 26.最小的细胞是 27.最大的细胞是

28.自给自足的原核细胞是

29.以单细胞形式存在的真核细胞 30.以多细胞形式存在的真核细胞

A.肽键 B.氢键 C.二硫键 D.磷酸二酯键 E.糖苷键 31.DNA双链中互补碱基之间的键为 32.多核苷酸链中磷酸和戊糖之间的键为 33.核苷酸中戊糖和碱基之间的键为 34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的键为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变构 35.蛋白质多亚基集结所形成的空间结构是 36.多肽链盘曲折叠所形成的空间结构 37.氨基酸之间通过氢键维系的空间结构

38.把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线性结构称为 C型题: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39.细胞学说的内容

40.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41.基因学说的内容

A.1875,Flemming B.1883,Beneden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42.细胞增殖的研究者 43.细胞无丝分裂的发现者 44.细胞有丝分裂的发现者 45.细胞减数分裂的发现者

A.膜相结构 B.非膜相结构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46.原核细胞的中间体是 47.真核细胞的中间体是 48.细胞器是 49.细胞骨架是

50.细胞中的核糖体等颗粒状结构是

A.DNA B.mRNA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51.相邻的单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52.由两条反方向的多核苷酸链组成双螺旋结构 53.携带遗传信息并做为多肽链合成的膜板 54.可催化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55.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 X型题:

56.细胞生物学从那些层次研究生命活动

A.细胞水平 B.亚细胞水平 C.分子水平 D.个体水平 E.环境 57.生命的特征有

A.遗传和变异 B.生殖 C.新陈代谢 D.生长发育 E.衰老和死亡 58.下列哪些结构属于膜相结构

A.核糖体 B.溶酶体 C.中心体 D.线粒体 E.高尔基复合体 59.分布在细胞中的核酸有

A.mRNA BtRNA C.rRNA D.DNA E.Z-DNA 60.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特征是

A.具有核物质并能进行增殖 B.具有典型的细胞膜

C.具有蛋白质合成系统 D.能单独生活在周围的环境 E.具有一条染色体 61.用紫外线照射或高温加热,可使蛋白质

A.一级结构破坏 B.空间结构破坏 C.氨基酸之间的键断裂 D.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E.二级结构破坏 62.ATP完全水解其产物是

A.核糖 B.腺嘌呤 C.磷酸 E.核苷酸 D.腺苷 63.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原因

A.催化物质代谢的酶均为蛋白质 B.能自我复制

C.细胞的结构成份 D.传递遗传信息 E.结构复杂 64.属于原核生物的有

A.细菌 B.衣藻 C.盘藻 D.团藻 E.蓝藻 65.原核细胞所具有的结构

A.中间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溶酶体 66.细胞中主要含有的碱基

A.C B.T C.U D.G E.A 67.细胞的组装方式有

A.复制组装 B.酶效应组装 C.自体组装 D.聚会 E.解聚 68.DNA与RNA的主要区别是

A.一种嘌呤不同 B.一种嘧啶不同 C.戊糖不同 D.磷酸不同 E.分布的位置不同 6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哪种类型

A.双螺旋 B.α—螺旋 C.假双螺旋 D.β—折叠 E.三叶草型 70.蛋白质各亚基聚集而成的空间结构是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E.变构 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 2.氨基酸的等电点 3.酶 4.膜相结构 5.非膜相结构 6.酶效应组装 7.复制组装 8.生物大分子 填空题:

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并用加以命名。

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构称为,用作为度量单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称为 ,用 作为度量单位。

世纪年代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学说。 4.细胞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5.原始细胞约在年前由 是支原体内唯一可见的细胞器。 7.真核细胞出现的关键是

8.多肽链的一端具有游离的氨基称为 或。

9. α—螺旋的氢键在条肽链内形成,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β—折叠的氢键在 条肽链内形成,主要存在于 蛋白质中。

10.细胞内的组装方式为、 11.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可分为、 12.水在细胞中主要以 简答题: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何不同。 2. DNA双螺旋结构有何特点。 3. DNA与RNA的区别。 4.酶有何特性。 论述题:

1.试述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及蛋白质的功能。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生命活动本质上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选择体:

1.B 2.E 3.B 4.D 5.D 6.A 7.E 8.C 9.C 10.C 11.A 12.D 13.D 14.A 15.B 16.D 17.C 18.A 19.A 20.D 21.A 22.D 23.B 24.E 25.C 26.A 27.B 28.E 29.C 30.D 31.B 32.D 33.E 34.A 35.D 36.B 37.B 38.A 39.D 40.C 41.B 42.B 43.D 44.A 45.B 46.A 47.B 48.C 49.B 50.B 51.C 52.A 53.B 54.D 55.C 56.A B C 57.A B C D E 58.B D E 59.A B C D E 60.A B C D 61.B D 62.A B C 63.A B C D E 64.A E 65.A C 66.A B C D E 67.A B C 68.B C E 69.B D 70.D 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从细胞整体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2.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水溶液中氨基酸正负离子解离趋势相等,使整个溶液呈电中性时溶液的PH值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3.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4.膜相结构:真核细胞中,细胞膜和细胞内以膜包裹形成的细胞器的总称。如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

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等。

5.非膜相结构:指细胞内不具有膜包裹的颗粒状,纤维状的复合亚纤维结构和无定型的细胞质基质、核基质的统称。

6.酶效应组装:指相同的单位分子由不同种类的酶分子的催化,通过不同的组装形式形成不同的产物。 7.复制组装:是依靠某种膜板重复产生与原有膜板分子性质相同的分子的过程。

8.生物大分子:指细胞内分子量巨大,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分子。 填空题:

1.1665 Robert Hooke Cell 2.显微结构 µm 超微结构 3.19 30 德 Schwan Schleiden

4.细胞的发现 细胞学说 细胞学 多学科渗透与细胞生物学 细胞超微结构与分子生物学

5.30亿 有机分子 6.核糖体 7.核膜 8.氨基端 N端 羧基端 C端 9. 1 球状 多 线状 10.复制组装 酶效应组装 自体组装 11.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 12.结合水 自由水 简答题: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何不同。 答:(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2)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等质体,动物细胞没有所以植物细胞为自养的,动物细胞则异养;(3)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动物细胞没有;(4)动物细胞有中心粒,高等植物没有中心粒。

2. DNA双螺旋结构有何特点。 答:(1)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以逆向平行的方式形成双螺旋。即一条链的5′端与另一条链的3′端相对。(2)在双螺旋结构,所有的核苷酸的碱基都位于内侧,戊糖和磷酸则位于外侧。(3)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的碱基之间通过A对T、G对C的原则配对,A、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G间形成三个氢键。且A+G=T+C。(4)每一个碱基对位于同一平面上,与螺旋轴垂直,相邻碱基对旋转36°,间距0.34nm,10个碱基对旋转360°,间距3.4nm。

答:(1)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2)酶具有高度的催化性能。(3)酶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能。 论述题:

1.试述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及蛋白质的功能。

答:一级结构:各种不同的氨基酸以一定顺序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称为多肽。表示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化学键:肽键。二级结构: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位置比较靠近的氨基酸残基的亚氨基(-NH2-)和羰基(-CO-)形成氢键而成的立体结构。具有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类型。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卷曲折叠构成得空间结构。化学键:氢键、二硫键、疏水键、离子键。四级结构:指由2个或2个以上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由几条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形成具有一定构象的集合体。化学键:氢键。 功能:(1)作为细胞和组织的结构。(2)具有收缩作用。(3)运输作用(4)贮存作用。(5)保护作用。(6)作为酶调节细胞的生理代谢活动。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生命活动本质上有何不同。 答:(1)原核细胞DNA的复制、D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可以同时在细胞质内连续进行;而真核细胞的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内,而只有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中,整个过程具有严格的阶段性和区域性,不是连续的。(2)原核细胞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并且具有使遗传物质均等分配到子细胞的结构。(3)原核细胞的代谢形式主要是无氧呼吸。产能较少,而真核细胞的代谢形式主要是有氧呼吸辅以无氧呼吸,可产生大量的能量。

第四章

细胞膜及物质的跨膜运输

A型题: 1.生物膜是指

A.单位膜 B.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 C.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 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 E.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 2.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和核酸 B.蛋白质和糖类 C.蛋白质和脂肪 D.蛋白质和脂类 E.糖类和脂类 3.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

A.区域化 B.合成蛋白质 C.提供能量 D.运输物质 E.合成脂类 4.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

A.共价键 B.氢键 C.离子键 D.疏水键 E.非共价键 5.膜脂中最多的是

A.脂肪 B.糖脂 C.磷脂 D.胆固醇 E.以上都不是 6.在电子显微镜上,单位膜为

A.一层深色带 B.一层浅色带 C.一层深色带和一层浅色带 D.二层深色带和中间一层浅色带 E.二层浅色带和中间一层深色带 7.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A.蛋白质 B.多糖 C.类脂 D.糖蛋白 E.糖脂 8.膜结构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

A.膜中的脂类 B.膜中蛋白质的组成 C.膜中糖类的种类 D.膜中脂类与蛋白质的关系 E.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 9.主动运输与入胞作用的共同点是

A.转运大分子物资 B.逆浓度梯度运输 C.需载体的帮助 D.有细胞膜形态和结构的改变 E.需消耗代谢能 10.细胞识别的主要部位在

A.细胞被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器 E.细胞膜的特化结构 11.正常细胞与癌细胞最显著的差异是

A.细胞透过性 B.细胞凝聚性 C.有无接触抑制 D.细胞的转运能力 E.脂膜出现特化结构

12.目前得到广泛接受和支持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是 A.单位膜模型 B.“三夹板”模型 C.流动镶嵌模型 D.晶格镶嵌模型 E.板块镶嵌模型

13.能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A.Na+ B.葡萄糖 C.氨基酸 D.磺胺类药物 E.O2 14.关于细胞膜上糖类的不正确描述

A.脂膜中的糖类的含量约占脂膜重量的2%~10% B.主要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

C.糖蛋白和糖脂上的低聚糖侧链从生物膜的胞脂面伸出 D.糖蛋白中的糖类部分对蛋白质膜的性质影响很大 E.与细胞免疫、细胞识别及细胞癌变有密切关系 15.关于生物膜不正确的描述

A.细胞内所有的膜厚度基本相同 B.不同细胞中膜厚度不同

C.同一细胞不同部位的膜厚度不同 D.同一细胞不同细胞器的膜厚度不同 E.同一细胞器不同膜层厚度不同 B型题:

A.单纯扩散 B.溶剂牵引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E.出(入)胞作用

16.氧气通过肺泡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的膜依靠 17.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细胞要依靠 18.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要依靠 19.K+进入神经细胞内要依靠

A.胞饮作用 B.吞噬作用 C.胞吐作用 D.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 E.内移作用 20.吞噬细胞吞噬胶粒 21.肥大细胞分泌组织胺 22.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 22.肾小管细胞的重吸收 23.吞噬泡或吞饮泡在细胞质内运行

A.氢键 B.疏水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力 E.共价键 24.C原子连接成链而形成的复杂大分子依靠 25.镶嵌蛋白质与脂双层的结合依靠

26.DNA中G与C或A与T的结合依靠

A.细胞膜受体 B.配体 C.细胞内的酶 D.细胞膜上的酶 E.第二信使 27.腺苷酸环化酶为 28.cGMP

29.肝细胞膜上的β受体为 30.肾上腺素为 C型题:

A.包围在细胞膜外面的一层薄膜 B.细胞内不同膜相结构的膜 C.二者都是 D.两者均不是

31.细胞膜 32.生物膜 33.细胞内膜 34.单位膜 A.在细胞膜的外侧 B.在细胞膜的内侧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35.附着蛋白质 36.镶嵌蛋白质 37.脂类 38.糖类 39.Na+-K+-ATP结点 A.出胞作用 B.入胞作用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40.巨噬细胞清除衰老细胞时吞噬细胞碎片靠

41.小血管内皮细胞把大分子物质从血流中转送到细胞外液中去利用 42.肥大细胞分泌组织胺

A.附着核糖体 B.游离核糖体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否 43.绝大多数膜蛋白的合成部位是 44.膜脂的合成部位是

45.细胞内全部膜蛋白的合成部位是 46.外输性蛋白的合成部位是 X型题:

47.细胞被的功能是

A.细胞的连接和支持作用 B.作为保护层 C. 物质交换 D.与细胞识别通讯有关 E.与细胞膜的特性有关 48.下列那些物质是配体

A.激素 B.神经递质 C.药物 D.抗原 E.光子 49.间断开放的通道受闸门控制,主要调控机制为

A.配体闸门通道 B.电压闸门通道 C.离子闸门通道 D.持续开放闸门通道 E.水通道蛋白 50.位于细胞膜表面的低聚糖主要为

A.半乳糖 B.甘露糖 C.岩藻糖 D.唾液酸 E.葡萄糖 51.细胞膜对小分子物质的运输

A.被动运输 B.易化扩散 C.溶剂牵引 D.通道扩散 E.主动运输 52.关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下列哪些叙述正确

A.钠钾泵具有ATP酶的活性 B.乌本苷可增殖钠钾泵的活性 C.钠钾泵仅存于部分动物细胞膜上 D.钠钾泵有钠钾离子的结合位点 E.钠钾泵顺浓度梯度运输 53.动物细胞表面结构

A.细胞膜 B.细胞外被 C.膜下溶胶层 D.细胞连接 E.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54.膜脂的运输中少见的类型是

A.旋转异构运动 B.旋转运动 C.侧向运动 D.振荡与伸缩运动 E.翻转运动 55.细胞的连接方式

A.紧密连接 B.粘着连接 C.桥粒连接 D.间隙连接 E.化学突触 名词解释:

1.生物膜 2.相变温度 3.兼性分子 4.内在蛋白 5.外周蛋白

6.细胞被 7.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 8.受体 9.抗体 10.膜抗原 11.抗体 12.细胞识别填空题:

1.在原始生命物质进化过程中2.细胞膜的膜脂以。

3.根据物质进出细胞的行式,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可分为和 4.细胞识别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和

5.细胞胞吐作用的途径为。

6.通道扩散与易化扩散不同的是,它 简答题:

1.细胞膜的作用。 2.主动运输的过程。

3.液态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4.cAMP信号途径的作用机制。 5.细胞连接。 论述题:

1.细胞膜的特性。

2.以肝细胞吸取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 3.对小分子物质运输和大分子物质运输的区别。 答案:

1.E 2.D 3.A 4.E 5.C 6.D 7.C 8.B 9.E 10.A 11.C 12.C 13.E 14.C 15.A 16.A 17.C 18.A 19.D 20.B 21.C 22.D 23.E 24.E 25.B 26.A 27.C 28.E 29.A 30.B 31.A 32.C 33.B 34.C 35.B 36.C 37.D 38.A 39.B 40.B 41.C 42.A 43.B 44.D 45.C 46.A 47.ABCDE 48.ABCDE 49.ABC 50.ABCDE 51.ABCDE 52.ACD 53.ABCDE 54.E 55.ABCDE 名词解释:

1.生物膜 :把细胞所有膜相结构称为生物膜。

2.相变温度: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细胞膜大多呈液晶态,不断处于热运动中,当温度达到某一点时,他们可以从液晶态转为晶态,也可以从晶态转变为液晶态,这一温度叫相变温度。

3.兼性分子:像磷子分子即含亲水性的头部、又含疏水性的尾部,这样的分子叫双性分子。

4.内在膜蛋白: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以疏水氨基酸与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结合,结合力较强。只有用去垢剂处理,使膜蹦解后,才能将它们分离出来。

5.外在膜蛋白:分布于膜的内外表面。以非共价键和离子键与内在蛋白相联系或直接与脂类分子极性头部结合。故与膜的结合力较弱。

6.细胞被:糖脂和糖蛋白的糖基游离于细胞膜的外表面所形成的覆盖层称为细胞被。

7.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被摄入的物质被细胞膜逐渐包裹向内凹陷,最后与细胞膜分离,形成含有摄入物的囊泡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叫入胞作用。

细胞内合成的多肽类激素、腺细胞合成的分泌物质及粘蛋白、血浆蛋白、抗体、细胞内消化后的残质体等首先在细胞内形成小泡,然后被运输到细胞膜内侧,小泡膜与细胞膜形成一裂口,使小泡内容物或分泌物排出细胞外的过程叫出胞作用。

8.受体:受体是一种蛋白质,或位于细胞膜上,或存在于细胞核内,它能接受外界的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而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受体是细胞或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特异反应的基本因素之一。

9.配体: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统称为配体,包括神经递子、激素、生长因子、光子、某些化学物质极其他细胞外信号。

10.膜抗原:指位于细胞膜上的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相应抗体的细胞自身标志性蛋白质分子。

11.抗体:指由抗原物质(包括一切异己物质)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β-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

12.细胞识别:指细胞通过细胞膜受体所完成的对同种和异种细胞的认识和鉴别,对各种化学信号分子的认识和鉴别的过程。 填空题:

1.细胞膜 2.磷脂 胆固醇 3.跨膜运输 膜泡运输 4.辨认 识别 5.结构性分泌途径 调节性分泌途径 6.没有饱和现象 速度快 简答题:

1.细胞膜的作用 答:(1)限定细胞的范围,维持细胞的形状。(2)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为半透膜)并能进行主动运输使细胞内外形成不同的离子浓度并保持细胞内物质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必要差别。(3)是接受外界信号的传感器,使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当的反应。(4)与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分化及癌变等重要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2.主动运输的过程

答:以Na+-K+-ATP酶为例介绍:

它分别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小亚基是个糖蛋白,大亚基是跨膜蛋白,在其胞质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高亲和结合位点,在膜的外表面有二个K+高结合位点和一个哇巴因的结合位点。离子泵的作用过程是通过ATP驱动的泵的构型变化来完成。首先由Na+结合到原胞质面的Na+结合位点,这一结合刺激了ATP水解,使泵磷酸化,导致蛋白构型改变,并暴露Na+结合位点面向胞外,使Na+释放至胞外;与此同时,也将K+结合位点朝向细胞表面,结合胞外K+后刺激泵去磷酸化,并导致蛋白构型再次变化,将K+结合位点朝向胞质面,随即释放K+至胞质溶胶内。最后蛋白构形又恢复原状。

3.液态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1972年S·J·Singer和G·L·Nicolson提出,该模型把生物膜看成是嵌有球形蛋白质的脂类二维排列的液态体。膜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特点的结构。在膜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磷脂分子的亲水端面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端面向膜的内侧。此结构既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的球形蛋白分子以各种形式与脂质双层相结合。该模型的优点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球形蛋白质与脂质双层的镶嵌关系,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的细胞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膜的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

4.cAMP信号途径的作用机制

答:cAMP信号通路由受体、腺苷酸环化酶、偶联于二者之间的调节蛋白。当配体(第一新信使)与受体结合后,首先诱发分子构象改变,使通路内的几种成分相互协调进行信号传递,发生出促进或抑制作用,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水平,使信息跨膜传递并放大,从而影响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5.细胞连接

答:又称细胞间连接是细胞相互连接处局部质膜所形成的特化结构,可分为紧密连接、桥粒连接和缝隙连接。 论述题:

1.细胞膜的特性。 答:(1)细胞膜的流动性:a膜脂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时,膜脂处于流动性。①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膜脂运动方式为旋转运动、“钟摆”运动、侧向扩散、翻转运动等;②影响膜脂流动的因素为脂肪酸的饱和度:脂肪酸的饱和度越大,流动性越小。反之,不饱和度越大,流动性越大。③胆固醇的含量:胆固醇在膜中对膜脂的流动性具有稳定和调节作用。胆固醇的疏水尾部插入膜脂分子之间可有效地防止膜从液晶态到晶态的转变。当膜处于较低温度时,可防止膜的流动性骤然下降,维持膜的流动性。

b膜蛋白的流动性:蛋白质的流动性是由细胞膜脂的液晶态特性决定的。影响蛋白质流动性的因素:蛋白质的运动方式:①转动:膜蛋白围绕与膜平面垂直的轴进行旋转。②侧向扩散: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进行侧面移动。

(2)细胞膜的不对称性:a膜脂分布的不称性:内外两层脂质成分有明显的不同,如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和鞘磷脂多分布于膜的外层,而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肌醇多分布在膜的内层。

b膜蛋白的不称性:膜蛋白在膜内脂双层中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即使是膜内在蛋白都贯穿膜全层,但其亲水端的长度和氨基酸的种类与顺序也不同。

c糖类分布的不对称性:无论是质膜还是细胞内膜,其糖基分布在非胞质面。 2.以肝细胞吸取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

答:动物细胞在生物膜等结构合成需要胆固醇时即先合成LDL受体,并结合在膜上,这一有受体的区域又有衣被附着,叫有被小凹,LDL与膜受体在有被小凹处结合,随后将LDL与受体一并形成细胞内有被小泡。有被小泡在胞内很快失去衣被,并与细胞内的另一小泡胞内体融合,胞内体是存在于细胞质周围的球形囊泡,有贮存物质的功能,其PH值5~6,能起酸溶作用,使无被小泡除去泡上的受体,并与细胞内的消化器初级溶酶体结合后成为次级溶酶体,最后经消化后释放出游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可用于合成新的生物膜。

3.对小分子物质运输和大分子物质运输的区别。 答:(1)运输方式不同:对小分子运输主要以跨膜运输为主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对大分子物质运输主要使膜泡运输分为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

(2)是否耗能:主动运输耗能而其他对小分子运输的方式不耗能。膜泡运输消耗能量。

(3)是否膜参与运输:对小分子物质运输来说,膜不参与,只是小分子物质跨过膜的两侧。对大分子物质运输来说,膜参与了膜泡的形成,使大分子物质能通过膜泡进入或排出细胞外。

(4)是否有载体或受体的参与:在跨膜运输中,帮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的帮助才能完成。在膜泡运输中有的物质需要受体的参与才能完成运输过程,有的则不需要。

第五章

细胞核与遗传信息的流向

A型题:

1.通常在电镜下可见核外膜与细胞质中哪中细胞器相连

A.高尔基复合体 B.溶酶体 C.线粒体 D.粗面内质网 E.滑面内质网 2.核仁的功能是

A.合成DNA B.合成mRNA C.合成rRNA D.合成tRNA E.合成异染色质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大的差异是

A.核大小不同 B.核结构不同 C.核物质不同 D.核物质分布不同 E.有无核膜 4.关于X染色质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间期细胞核中无活性的异染色质 B.出现胚胎发育的第16~18天 C.在卵细胞的发生过程中可恢复其活性 D.由常染色质转变而来 E.在细胞周期中形态不变 5.核仁的大小取决于

A.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速度 B.核仁组织者的多少 C.染色体的大小 D.内质网的多少 E.核骨架的大小 6.Np=Vn/(Vc-Vn)代表的关系是

A.细胞核与细胞质体积之间的固定关系 B.细胞质与细胞体积之间的固定关系 B.细胞核与细胞体积之间的固定关系 D.细胞质与细胞核数量之间的固定关系 E.细胞核与细胞数量之间的固定关系

7.间期细胞核内侧数量较多粗大的浓染颗粒是

A.常染色质 B.异染色质 C.核仁 D.X染色质 E.核骨架 8.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在

A.染色质 B.核仁 C.核膜 D.核基质 E.核仁组织者 9.在等径细胞中,核的形态为

A.杆状 B.球形 C.卵圆形 D.分叶状 E.扁平球状 10.核小体的化学成分是

A.RNA和非组蛋白 B.RNA和组蛋白 C.DNA和组蛋白 D.DNA和非组蛋白 E.DNA、RNA和组蛋白

11.位于染色体着丝点和臂两侧,由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质是 A.常染色质 B.结构异染色质 C.功能异染色质 D.核仁相随染色质 E.X染色质 12.核小体中的组蛋白八聚体是指

A.2H1+2H2B+2 H3+2 H4 B.2H1+2H2A+2 H2B+2 H3 C. 2H1+2H2A+2 H3+2 H4 D. 2H2A+2 H2B+2 H3+2 H4 E. 2H1+2H2A+2 H2B+2 H4 13.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复制规律是

A.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tRNA同时复制 B.异染色质复制多,常染色质复制少 C.常染色质复制多,异染色质复制少 D.异染色质先复制 E.常染色质先复制 14.细胞核中的NOR

A.可转录mRNA B.可转录tRNA C.异染色质不转录 D.可装配核糖体亚单位 E.合成核糖体蛋白质 15.人类的X染色体在核型分析时应在

A.A组 B.B组 C.C组 D.D组 E.E组 16.在DNA分子中,若A+T为60%,则G的含量为 A.40% B.20% C.30% D.15% E.10%

17.一段mRNA的顺序是5ˊAUG GCG GUG AAU GGC UAA3ˊ它的翻译产物是 A.6肽 B.5肽 C.4肽 D.3肽 E.以上都不是 18.tRNA柄部3ˊ端的碱基顺序是

A.UAA B.AUG C.ACC D.UAG A 19.密码子决定于

A.mRNA上3个连续的核苷酸 B.蛋白质上3个连续的氨基酸

C.tRNA上3个连续的碱基 D.反密码子 E.tRNA柄部3ˊ端CCA 20.一个tRNA的反密码子为3ˊUGC5ˊ,它能识别的mRNA的密码子是

A. 5ˊACG3ˊ B. 5ˊUGC3ˊ C. 5ˊTCG3ˊ D. 3ˊACG5ˊ E. 3ˊTCG5ˊ 21.原核细胞遗传信息表达时

A.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B.转录和翻译不同时进行 C.转录和翻译同地进行 D.转录和翻译不同地进行 E. 转录和翻译同时同地进行 22.组蛋白在基因调节系统中的调节作用是

A.参加DNA转录 B.催化DNA转录 C.激活DNA转录 D.抑制DNA转录 E.与DNA转录无关 23.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流向是

A.mRNA→DNA→蛋白质 B.DNA→mRNA→蛋白质 C.DNA→rRNA→蛋白质D.DNA→tRNA→蛋白质 E.DNA→hnRNA→蛋白质 24.DNA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引物是

A.RNA B. tRNA C. rRNA D.mRNA E.hnRNA 25.翻译是指

A.mRNA的合成 B.tRNA运输蛋白质 C.rRNA的合成

D.核糖体大小亚基的解聚 E.以mRNA为膜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B型题:

A.核膜 B.核孔复合体 C.核仁 D.核基质 E.染色质 26.由8对辐射对称排列的小球状亚单位构成的复合体是 27.细胞核中各种酶、无机盐和水存在于 28.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

29.由脂质双层为主体形成的结构是 30.rRNA的合成中心是

A.DNA B.mRNA C.核糖体 D.tRNA E.溶酶体 3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是

32.可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染色体的是 33.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膜板是

34.在细胞中的与消化功能有关的细胞器

A.核小体 B.核膜 C.核基质 D.核仁 E.染色质 35.由两层膜构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是

36.为透明的胶状物质,可作为细胞核执行多种生理活动所必须的内环境

37.在电镜下为一具有较高电子密度的一团稀疏的无外膜包被的海绵状结构是 38.在间期核中可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结构是

39.其外侧附着有核糖体并可与粗面内质网相连的是 40.构成核糖体的大小亚基来自于

41.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最基本结构单位是

42.从形成过程看,实际上是包裹核物质的内质网的一部分,其结构是 A.着丝粒 B.着丝点 C.随体 D.端粒 E.次缢痕 43.人类某些染色体短臂上的圆形突出物 44.位于染色体末端由异染色质构成的结构是 45.染色体臂上与核仁形成有关的部位称为 46.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微管的附着点是 47.中期染色体连结姐妹染色单体的结构是 C型题:

A.常染色质 B.异染色质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48.在间期核中处于伸展状态的是 49.在间期核中处于凝集状态的是

50.在间期核中具有转录活性的是 51.在间期核中处于转录静止状态的是

52.主要成分是DNA和组蛋白的是 53.在S期早期复制的是 54.在S期晚期复制的是

A.结构异染色质 B.功能异染色质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55.在所有类型细胞和全部发育过程都保持紧密结构的是

56.可随不同细胞类型和不同发育时期而发生变化的异染色质是 57.在间期细胞中不具有转录活性的是 58.在间期细胞中可有转录活性的是 59. X染色质属于

60.着丝粒区域的主要成分是

A.rRNA B.tRNA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61.由RNA聚合酶催化产生的是 62.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的是 63.决定多肽链氨基酸顺序的是 64.可转运活化氨基酸的是

65.是细胞核内DNA的转录产物 X型题:

66.哪些是染色质的结构

A.组蛋白 B.螺线管 C.超螺线管 D.DNA E.核小体 67.哪些结构是由异染色质组成的

A.着丝粒 B.随体 C.X染色质 D.次缢痕 E.染色体长臂 68.核仁中的核酸有

A.DNA B.mRNA C.tRNA D.rRNA E.mtRNA 69.细胞核的化学成分

A.DNA B.RNA C.组蛋白 D.非组蛋白 E.脂肪 70.核被膜的主要功能是

A.屏障功能 B.控制核质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换 C.参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定位 D.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E.作为染色质复制时的附着点 71.细胞核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A.细胞类型 B.细胞体积 C.细胞发育阶段 D.细胞机能形态 E.遗传物质多少 72.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

A.核糖体增多 B.核仁体积增大 C.核孔数目增多 D.异染色质增多 E.粗面内质网增多 73.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结构是

A.核仁 B.染色体 C.染色质 D.核小体 E.核膜 74. mRNA分子中的密码子AUG具有哪些功能

A.代表终止子 B.代表甲硫氨酸 C.代表赖氨酸 D.代表起始密码子 E.代表谷氨酸 名词解释:

1.同源染色体 2.常染色质 3.异染色质 4.随体 5.核仁组织区 6.核骨架 7.核孔复合体 8.密码子 9.简并 10.基因 11.复制子 填空题:

1.间期核的超微结构由细胞核是遗传物质主要场所。

2.在间期核中,卷曲素疏松的染色质是

3.核孔复合体由个,和个 4.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癌细胞核仁

5.核质比指 6.异染色质从功能上分为两种。其中位于Y染色体的大部分,含有序列,着色 ,复制时间 ,不能合成 。可能与 的表达和 的调空有关。也可能与 和 的合成有关。

7.真核细胞有种RNA聚合酶。其中可催化 可催化的转录和

8.核糖体大亚基上可能存在四个功能部位, 简答题:

1.简述核仁的结构和功能。

2.核被膜的结构与其它膜相结构的膜有何不同?说明其功能。 3.说明染色质的四级结构。

4.核基质的结构如何?有何功能? 5.DNA的半保留复制。 6.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论述题:

1.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2.试从细胞核与细胞其他结构的关系说明细胞的整体性。 参考答案

1.D 2.C 3.E 4.D 5.B 6.A 7.B 8.A 9.B 10.C 11.B

12.D 13.E 14.D 15.C 16.E 17.C 18.E 19.A 20.A 21.E 22.D 23.B 24.A 25.E 26.B 27.D 28.E 29.A 30.C 31.C

32.A 33.B 34.E 35.B 36.C 37.D 38.E 39.B 40.D 41.A 42.B 43.C 44.D 45.E 46.B 47.A 48.A 49.B 50.A 51.B 52.C 53.A 54.B 55.A 56.B 57.A 58.B 59.C 60.A 61.C

62.A 63.D 64.B 65.C 66.B C E 67.A B C D 68.A D 69.A B C D 70.A B C D E 71.A B C D 72.A B C E 73.A B C 74.B D 名词解释:

1.同源染色体:指位于体细胞内的一对形态大小相同、含有同样的等位基因,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2.常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内处于伸展状态的、可以编码结构蛋白合共能蛋白的,染色较浅,转录活性较强的染色质。

3.异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或分裂前期染色较深、螺旋缠绕紧密、很少转录、功能上处于静止状态的低活性的染色质。

4.随体:指染色体次缢痕至染色体端部的一小段球状或棒状的染色体。

5.核仁组织区:指某些染色体次缢痕处的携带rRNA基因,并可形成核仁的关键部位。

6.核骨架:指间期细胞核内除去各种有形成分后所剩余的由纤维状蛋白质构成的精密的网状体系。 7.核孔复合体:指在核膜的核孔处由颗粒状和纤维状物质所构成的复合物。 8.密码子:指由mRNA上三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的可决定转译过程一个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的碱基顺序。 9.简并:由多个不同的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的现象。

10.基因:是DNA分子上的带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复制子:一条DNA分子中,含有一个复制起始点的单位称为一个复制子。 填空题:

1.核被膜 染色质 核仁 核基质 储存 复制 传递 2.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 3. 8 孔环颗粒 8 周边颗粒 1 中央颗粒 细纤丝 4.较大 较大 5.细胞核体积 细胞质体积 较大 较小 6.结构异染色质 功能异染色质

结构异染色质 DNA高度重复 较深 较晚 蛋白质 结构基因 细胞分裂 tRNA rRNA 7. 3 RNA聚合酶Ⅰ 前体rRNA RNA聚合酶Ⅱ mRNA RNA聚合酶Ⅲ tRNA 8.供体部位(P位) 受体部位(A位) 肽基转移酶中心 GTP酶活性部位 简答题:

1.简述核仁的结构和功能。

答:核仁由原纤维成分、颗粒成分、核仁相随染色质、核仁基质构成

核仁的功能(1)rRNA的合成、加工和成熟。(2)核糖体的组装。 2.核被膜的结构与其它膜相结构的膜有何不同?说明其功能。

答:首先在细胞内只有核被膜与线粒体膜为双层膜结构,而其它的膜相结构的细胞器的膜均为单层膜。第二 核被膜内外膜形成独特的核孔结构,线粒体外膜上具有筒状结构;核被膜的内膜与外膜平行,而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形成。 功能:(1)维持核的形态。(2)包裹核物质,建立遗传物质稳定的环境,(3)控制核内外物质的交换和信息传递 (4)参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定位和蛋白质的合成。 3.说明染色质的四级结构。

答:染色质的一级结构:核小体,由DNA分子和组蛋白构成。组蛋白H2A、H2B、H3、H4各2分子组成扁圆形的八聚体核心,由146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以顺时针方向在组蛋白八聚体表面缠绕1.75圈,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两核小体之间由长约40~60碱基对DNA连接,其上结合一分子的组蛋白H1。DNA长度压缩了7倍。

染色质的二级结构:螺线管,核小体链螺旋盘绕形成外径30nm,内径10 nm,相邻螺距11 nm的螺线管。每周含有6个核小体。DNA长度压缩了6倍。

染色质的三级结构:超螺线管,螺线管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直径约为400 nm长约11~60nm的圆柱状结构—超螺线管。DNA长度压缩了近40倍。

染色质的四级结构:染色单体,超螺线管再经一次折叠。形成染色单体。此时的DNA长度压缩了近5倍。

从DNA到染色单体,DNA长度压缩了近1000倍。 4.核基质的结构如何?有何功能?

答:核基质是间期细胞核内除去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网架体系和均质物质。充满整个核内空间,基本形态与细胞骨架相似,又称核骨架。结构上与核纤层及核孔有密切联系。

功能:(1)参与DNA包装和染色体构建。(2)与DNA复制有关。(3)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4)

是前体mRNA(核不均RNA)的加工场所。(5)与核内DNA病毒的复制、装配过程有关。 5.DNA的半保留复制。

答:经复制新形成的DNA双螺旋在核苷酸序列上与充当摸板的亲代DNA双螺旋结构完全相同,因为每条亲代DNA单链成为子代DNA双螺旋结构的一条链故称为半保留复制。 6.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答:(1)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①氨基酸活化②氨酰- tRNA生成

(2)肽链的合成起始:在起始因子的作用下,形成核糖体-mRNA- tRNA起始复合体。 (3)肽链的延伸:①氨酰- tRNA入位②肽链形成③移位和肽链的延伸。 (4)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 论述题:

1.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1)其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2)都是双螺旋结构(3)都与组蛋白结合。 不同点(1)常染色质呈伸展状态,结构较疏松。异染色质呈凝集状态,结构较紧密;(2)常染色质多位于核的中部,着色较浅,异染色质多位于核膜边缘或核仁周围,染色较深。(3)常染色质转录活性较强,可以编码结构蛋白质和功能蛋白质,含有单一序列和重复序列的DN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复制和转录,而异染色质一般无转录活性,不能合成mRNA仅能合成5srRNA和tRNA,含有高度重复序列的DNA;(4)常染色质在S期早期复制,异染色质在S期晚期复制。(5)功能上常染色质可以转录出mRNA,,合成蛋白质供给细胞和机体形成各种结构并执行各种生理功能,而异染色质不能合成蛋白质,可能与结构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分裂的调控有关,也可能与tRNA和rRNA的合成有关。 2.试从细胞核与细胞其他结构的关系说明细胞的整体性。

答: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主要储存库,控制着细胞得胜长、发育、增殖、分化及其它生命活动。所以说,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最重要的细胞器。但是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的整体结构而独立存在,其功能的实现有赖于细胞核和细胞的其他结构共同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遗传信息的表达:细胞核贮存着细胞的绝大部分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表达需要在细胞核内形成RNA将遗传信息携带到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才能实现。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细胞质基质、核糖体、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微管等细胞器共同作用。

(2)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需细胞核与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等共同作用。核基因提供酶蛋白。细胞质为氧化磷酸化提供原料。

(3)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需细胞核与多种细胞器协同作用:细胞膜负责物质交换,细胞质、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等参与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微管、微丝、中等纤维等负责物质转运、核基因为其提供酶和蛋白质。

(4)细胞的信息传递依靠细胞核和细胞膜、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共同承担。

(5)细胞的增殖由细胞核、中心体、微管、微丝、中间纤维、核糖体、线粒体等共同参与。

因此可见,细胞是一个整体。细胞核只有与其他结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功能。

第六章 细胞骨架

A型题:

1.细胞骨架是由哪几种物质构成的

A.糖类 B.脂类 C.核酸 D.蛋白质 E.以上物质都包括 2.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由细胞中的微管组成

A.鞭毛 B.纤毛 C.中心粒 D.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3.关于微管的组装,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微管可随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断的组装与去组装 B.微管的组装分步进行

C.微管的极性对微管的增长有重要意义

D.微管蛋白的聚合和解聚是可逆的自体组装过程 E.微管两端的组装速度是相同的

4.在电镜下可见中心粒的每个短筒状小体

A.由9组二联微管环状斜向排列 B.由9组单管微管环状斜向排列

C.由9组三联微管环状斜向排列 D.由9组外围微管和一个中央微管排列

E.由9组外围微管和二个中央微管排列 5.组成微丝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A.球状肌动蛋白 B.纤维状肌动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E.锚定蛋白 6.能够专一抑制微丝组装的物质是

A.秋水仙素 B.细胞松弛素B C.长春花碱 D.鬼笔环肽 E.Mg+ 7.在非肌细胞中,微丝与哪种运动无关

A.支持作用 B.吞噬作用 C.主动运输 D.变形运动 E.变皱膜运动 8.对中间纤维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 B.为实心的纤维状结构

C.为中空的纤维状结构 D.两端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头部和尾部 E.杆状区为一个由310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区 9.在微丝的组成成分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A.原肌球蛋白 B.肌球蛋白 C.肌动蛋白 D.丝状蛋白 E.组带蛋白 10.下列哪种纤维不属于中间纤维

A.角蛋白纤维 B.结蛋白纤维 C.波形蛋白纤维 D.神经丝蛋白纤维 E.肌原纤维 B型题:

A.微管 B.微丝 C.微梁网格 D.微粒 E.核骨架 11.鞭毛和纤毛的主要成分是

12.主要由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构成的结构是 13.与染色质包装有关的结构是 14.对游离核糖体有支持作用的是 15.可被秋水仙素抑制的结构是

16.可被细胞松弛素B破坏的结构是

A.单管 B.二联管 C.三联管 D.四联管 E.中央管 17.由13根原纤维形成的微管是 18.由A管和B管构成的微管是 19.构成中心粒的微管是

20.位于鞭毛和纤毛杆状结构内部的微管是 21.对低温、Ca2+和秋水仙素敏感的微管是

A.高Ca2+ B.Mg2+ C.秋水仙素 D.细胞松弛素B E.鬼笔环肽 22.能引起微管解聚的二价阳离子是 23.可促进微管聚合的物质是 24.可破坏微管结构的物质是 25.可促进微丝形成的物质是 C型题:

A.微管 B.微丝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26.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 27.可被细胞松驰素B破坏 28.可被秋水仙素破坏 29.纺锤体的组成成分 30.可维持细胞的形态 31.由肌动蛋白组成的结构 32.与细胞的运动有关

A.鞭毛 B.纤毛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33.主要由微管构成的结构

34.常见于高等动物精子和某些上皮细胞的是 35.作为原生动物运动器官的是

36.位于细胞表面、数目很多长度较短并可有节律运动的是 37.含有动力蛋白的是

38.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是

39.负责子细胞内细胞器的分配与定位的是 X型题:

40.微管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A.单管 B.二联管 C.三联管 D.四联管 E.五联管 41.下列哪些结构是微管组织中心

A.着丝点 B.端粒 C.中心粒 D.随体 E.微粒 42.中间纤维外形、性质的差异归因于

A.头部 B.尾部 C.杆状区 D.波形蛋白纤维 E.角质蛋白纤维

43.下列哪些结构由微管组成

A.中心体 B.染色体 C.纺锤体 D.鞭毛 E.纤毛 44.关于动力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力蛋白构成A管伸出的内臂和外臂 B.动力蛋白是一种ATP酶 C.动力蛋白与微管的滑动无关 D.缺乏动力蛋白的人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E.动力蛋白可促进细胞生长

45.参与细胞分裂的、由微管组成的结构有

A.缢缩环 B.染色体 C.中心粒 D.纺锤丝 E.赤道板 名词解释:

1.细胞骨架 2.中心粒小轮 3.微管 4.微丝 5.中间纤维 填空题:

1.细胞骨架普遍存在于 和 三种结构

2.中心体由 有关。

3.鞭毛和纤毛基部的结构式为,杆状部的结构式为,尖端部的结构式为

4.在癌细胞中,微管数量状。在早老性痴呆患者脑组织细胞中微管大量 简答题:

1.微丝的化学组成及在细胞中的功能 。

2.什么是微管组织中心,它与微管有何关系。 3.简述中间纤维的结构及功能。 论述题:

1.比较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的异同。 2.试述微管的化学组成、类型和功能。 答案:

1.D 2.D 3.E 4.C 5.A 6.B 7.C 8.B 9.A 10.E 11.A 12.B 13.E 14.C 15.A 16.B 17.A 18.B 19.C 20.E 21.A 22.A 23.B 24.C 25.E 26.C 27.B 28.A 29.A 30.C 31.B 32.C 33.C 34.A 35.A 36.B 37.C 38.C 39.D 40.A B C 41.A C 42.A B 43.A C D E 44.A B D 45.C D 名词解释:

1.细胞骨架:指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丝构成的,帮助建立细胞形状,并在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中发挥作用的复杂的网状纤维系统。

2.中心粒小轮:指构成中心粒的9组三联微管有规律地排列成环状,所形成的类似风车旋翼的结构。

3.微管:在真核细胞质中,由微管蛋白构成的,可形成纺锤体、中心体及细胞特化结构鞭毛和纤毛的结构。 4.微丝: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可在细胞形态的支持及细胞肌性收缩和非肌性运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结构。

5.中间纤维: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在支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纤维状结构。 填空题:

1.真核 支撑 蛋白质 微管 微丝 中间纤维 2. 2 垂直蛋白 9×3+0 分裂 运动 3. 9×3+0 9×2+2 9×1+2 4.减少 束 变形 简答题:

1.微丝的化学组成及在细胞中的功能 。

答:微丝的化学组成:主要成分为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起控制微丝的形成、连接、盖帽、切断的作用,也可影响微丝的功能。其他成分为调节蛋白、连接蛋白、交联蛋白。

微丝的功能:(1)与微管共同组成细胞的骨架,维持细胞的形状。(2)具有非肌性运动功能,与细胞质运动、细胞的变形运动、胞吐作用、细胞器与分子运动、细胞分裂时的膜缢缩有关。(3)具有肌性收缩作用(4)与其他细胞器相连,关系密切。(5)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和物质运输。 2.什么是微管组织中心,它与微管有何关系。

答:微管组织中心是指微管装配的发生处。它可以调节微管蛋白的聚合和解聚,使微管增长或缩短。而微管是由微管蛋白组成的一个结构。二者有很大的不同,但又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微管组织中心可以指挥微管的组装与去组装,它可以根据细胞的生理需要,调节微管的活动。如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根据染色体平均分配的需要,从微管组织中心:中心粒和染色体着丝粒处进行微管的装配形成纺锤体,到分裂末期,纺锤体解聚成微管蛋白。所以说,微管组织中心是微管活动的指挥 .简述中间纤维的结构及功能。

答:中间纤维的直径约7~12nm的中空管状结构,由4或8个亚丝组成。单独或成束存在于细胞中。中间纤维具有一个较稳定的310个氨基酸的α螺旋组成的杆状中心区,杆状区两端为非螺旋的头部区(N端)

和尾部区(C端)。头部区和尾部区由不同的氨基酸构成,为高度可变区域。

功能:(1)支持和固定作用:支持细胞形态,固定细胞核。(2)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作用:在细胞质中与微管、微丝共同完成物质的运输,在细胞核内,与DNA的复制和转录有关。(3)细胞分裂时,对纺锤体和染色体起空间支架作用,负责子细胞内细胞器的分配与定位。(4)在细胞癌变过程中起调控作用。 论述题:

1.比较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的异同。 答: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的相同点:(1)在化学组成上均由蛋白质构成。(2)在结构上都是纤维状,共同组成细胞骨架。(30在功能都可支持细胞的形状;都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和信息的传递;都能在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上发挥重要作用。

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的不同点:(1)在化学组成上均由蛋白质构成,但三者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而且中等纤维在不同种类细胞中的基本成分也不同。(2)在结构上,微管和中间纤维是中空的纤维状,微丝是实心的纤维状。微管的结构是均一的,而中等纤维结构是为中央为杆状部,两侧为头部或尾部。(3)功能不同:微管可构成中心粒、鞭毛或纤毛等重要的细胞器和附属结构,在细胞运动时或细胞分裂时发挥作用:微丝在细胞的肌性收缩或非肌性收缩中发挥作用,使细胞更好的执行生理功能;中等纤维具有固定细胞核作用,行使子细胞中的细胞器分配与定位的功能,还可能与DNA的复制与转录有关。

总之,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非膜相结构,共同担负维持细胞形态,细胞器位置的固定及物质和信息传递重要功能。 2.试述微管的化学组成、类型和功能。

答:微管的化学组成:主要化学成分为微管蛋白,为酸性蛋白。其他化学成分为微管结合蛋白包括为微管相关蛋白、微管修饰蛋白、达因蛋白。

微管的类型:单微管、二联管、三联管。 微管的功能:(1)构成细胞的网状支架,维持细胞的形态。(2)参与细胞器的分布与运动,固定支持细胞器的位置(3)参与细胞收缩和伪足运动,是鞭毛纤毛等细胞运动器官的基本组成成分。(4)参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和位移。(5)参与细胞物质运输和传递。

第七章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A型题:

1.糖酵解酶系主要存在于

A.内质网 B.溶酶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E.高尔基复合体 2.在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A.内膜 B.膜间腔 C.基质 D.基粒 E.外膜 3.细胞有氧呼吸并进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粗面内质网 E.高尔基复合体 4.线粒体的嵴来源于

A.外膜 B.膜间腔 C.内膜 D.基质颗粒衍生 E.内膜外膜共同形成 5.细胞质含有DNA并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中心体 C.内质网 D.溶酶体 E.过氧化物酶体 6.在肿瘤细胞中,线粒体

A.数量增多,嵴数减少 B.数量减少,嵴数增多 C.数量和嵴数均减少 D.数量和嵴数均增多 E.数量和嵴数均不变 7.人的mtDNA可编码多少种肽

A.13种 B.18种 C.30种 D.120种 E.60种 8.线粒体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

A.80S B.60S C.55S D.35S E.25S 9.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结构是

A.双层膜 B.嵴 C.基粒 D.mtDNA E.核糖体 10.关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哪种说法不正确

A.完成细胞氧化的全过程 B.是由双层膜包被的封闭的细胞器 C.是含有DNA的细胞器 D.是细胞内形成的ATP的中心 E.不同生物的线粒体的嵴形态不同。

11.下列哪些说法描述线粒体DNA较为确切

A.线状DNA B.环状DNA C.与核DNA密码略有不同线状DNA D.与核DNA密码略有不同的环状DNA E.包括线粒体全部蛋白质遗传信息的DNA 12.在线粒体中,ADP-ATP发生在

A.内膜 B.膜间腔 C.嵴 D.基质 E.基粒

13.正常线粒体的寿命约为一周,残损线粒体的清除主要靠

A.溶酶体的异噬作用 B.溶酶体的自噬作用 C.溶酶体的自溶作用 D.溶酶体的粒溶作用 E.细胞膜的胞吐作用 B型题:

A.线粒体外膜上的筒状结构 B.基粒 C.mtDNA D.基质 E.线粒体核糖体 14.三羧酸循环发生在 15.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16.小分子物质进入线粒体的通道是 17.线粒体内能体现半自主性的结构是 18.线粒体内进行能量转换,合成ATP的关键部位

A.糖酵解酶系 B.酸性水解酶 C.氧化酶 D.三羧酸循环酶系 E.ATP酶 19.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的是 20.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是 21.存在于过氧化物酶体中的是 22.存在于线粒体基粒中的是 23.存在于溶酶体中的是

A.线粒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滑面内质网 E.高尔基复合体 24.遗传上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是 25.脂类和胆固醇类激素合成于 26.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27.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形成于

28.非膜相结构是 29.具有特殊遗传密码并能进行上生物氧化的是 30.可清除细胞内衰老、破损的细胞器是 C型题:

A.DNA B.RNA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31.细胞质基质中含有 32.线粒体基质中含有 33.细胞核中含有 34.线粒体基粒中含有 A线粒体外膜 B.线粒体内膜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35.线粒体与内质网膜相似的结构 36.最能反映线粒体半自主性的结构 X型题:

37.线粒体的数目

A.不变化 B.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变化 C.在不同种类的细胞间有变化 D.在相同种类的细胞间有变化 E.在病理条件下变化 38.线粒体DNA上的基因

A.排列紧密 B.排列不紧密 C.有内含子 D.无内含子 E.具有基因相互重叠的现象

39.人缺血时间过长得不到治疗和矫正时,线粒体表现为

A.ATP含量生高 B.ATP酶活性降低 C.体积增大 D.体积缩小 E.解体 40.下列哪些病与线粒体有关

A.感冒 B.克山病 C.肿瘤 D.外伤 E.线粒体肌病 41.线粒体DNA的特点

A.线状 B.环状 C.与组蛋白结合 D.不与组蛋白结合 E.信息量较大 42.线粒体DNA复制和转录所需的酶类

A.由mtDNA编码 B.由核基因编码 C.在细胞核中合成 D.在细胞质中合成 E.在线粒体基质中合成 名词解释:

1.细胞呼吸 2.膜间腔 3.呼吸链 填空题:

1.线粒体是由层膜围成的细胞器,结构,是分子运输的通道。

2.线粒体的嵴由和三部分组成。其中 部球形称为 。 部杆形主要含 。 部嵌于内膜中,为 分子,称为 。

3.线粒体是细胞的 基地,主要功能是 。

4.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可分为、、和 简答题:

1.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2.简述线粒体嵴上的基粒的结构和功能。 论述题:

1.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答案:

1.D 2.C 3.B 4.C 5.A 6.C 7.A 8.C 9.B 10.A 11.D 12.E 13.B 14.D 15.E 16.A 17.C 18.B 19.D 20.A 21.C 22.E 23.B 24.A 25.D 26.A 27.E 28.C 29.A 30.B 31.B 32.C 33.C 34.D 35.A 36.D 37.B C E 38.A D 39.B C E

40.B C E 41.B D 42.B C 名词解释: 1.细胞呼吸:在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O2;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于ATP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2.膜间腔:内膜与外膜之间的空间称为外腔或膜间腔。

3.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由多个复合物组成的,可将三羧酸循环H传给O,并生成H2O的电子传递体系。 填空题:

1.两 外 筒状 小 2.内 基粒 头部 柄部 基部 头 F1因子 柄 寡霉素敏感蛋白 基 疏水蛋白 FO 3.有氧呼吸 供应能量

4.大分子降解 乙酰辅酶A生成 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简答题:

1.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答:(1)外膜:光滑平整具有小孔。(2)内膜和内部空间:内膜上有线粒体的标志性结构-嵴,还有基粒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3)基质:催化三羧酸循环。 2.简述线粒体嵴上的基粒的结构和功能。

答:基粒位于线粒体内膜和嵴上,含有头部、柄部和基部三部分。

头部:球形。为可溶性ATP酶,是线粒体内能量转换、合成ATP的关键部位。 柄部:杆状,为寡霉素敏感蛋白(OSCP),是细胞呼吸释放能量的中转站,也是使F1对药物寡霉素敏感的蛋白,可使F1催化合成ATP的活性被寡霉素抑制。

基部:镶嵌与内膜中,为疏水蛋白(FO因子)可能是H+的导体,能传递H+并通过内膜交给F1的催化部位。 论述题:

1.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答:(1)线粒体有自身的DNA,具有遗传上的自主性。

线粒体内存在着自身的DNA(mtDNA)和完整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系统。能合成自身的mRNA、tRNA、rRNA,并生成自身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线粒体DNA环状、裸露。核糖体55S,遗传密码与核的遗传密码也有差异。 (2)线粒体的自主性是有限的,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两套遗传系统的协调作用。

线粒体的DNA只含有3种蛋白质的遗传信息,占全部蛋白质的10%,其余90%的蛋白质由核DNA编码;线粒体的DNA转录和翻译所需的酶由核DNA编码;线粒体的生物发生是核DNA和mtDNA分别受控的过程。线粒体基础支架的形成、DNA的复制、转录、线粒体的生长、增殖等高度依赖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而内膜上的氧化磷酸化的位点的分化受核DNA和mtDNA共同控制。

第八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

A型题:

1.与细胞粗面内质网直接接触的是

A.60S的大亚单位 B.40S的小亚单位 C.80S的核糖体颗粒 D.50S的大亚单位 E.30S 的小亚单位 2.下述哪种蛋白质的合成与粗面内质网无关

A.消化酶 B.肽类激素 C.抗体蛋白 D.溶酶体蛋白 E.大多数可溶性蛋白 3.粗面内质网不具备的功能

A.核蛋白体附着的支架 B.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C.解毒作用 D.物质运输的管道 E.区域化作用 4.高尔基复合体的小囊泡主要来自

A.溶酶体 B.粗面内质网 C.微粒体 D.滑面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5.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

A.合成蛋白质 B.合成脂类 C.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D.参与细胞氧化过程 E.消化异物 6.高尔基复合体最重要的部分是

A.扁平囊 B.大囊泡 C.小囊泡 D.液泡 E.微泡 7.与内质网形态功能改变无关的是

A.肿胀 B.扩张 C.脱颗粒 D.增生 E.位置变化

8.滑面内质网不具备的功能是

A.脂质和胆固醇类的合成 B.蛋白质及脂类的运输 C.糖原代谢 D.肌肉的收缩 E.肽类激素的活化 9.所含内质网RER的细胞是

A.平滑肌细胞 B.癌细胞 C.胚胎细胞 D.培养细胞 E.胰腺外分泌细胞 10.全为SER的细胞是

A.肝细胞 B.肾上腺皮质细胞 C.杯状细胞 D.横纹肌细胞 E.浆细胞 11.滑面内质网的标志酶是

A.胰酶 B.糖基转移酶 C.RNA聚合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以上都不是 12.高尔基复合体的特征性酶是

A.磺基-糖基转移酶 B.磷酸脂酶 C.酪蛋白磷酸激酶 D.糖基转移酶 E.甘露糖苷酶

13.小肠上皮细胞的杯状细胞核顶部有丰富的

A.高尔基复合体 B.粗面内质网 C.滑面内质网 D.溶酶体 E.线粒体 14.蛋白质涉及N-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用发生在

A.滑面内质网腔内 B.粗面内质网腔内 C.滑面内质网膜上 D.粗面内质网膜上 E.高尔基复合体 15.自噬作用是指溶酶体消化水解

A.吞饮体 B.吞噬体 C.多囊体 D.残质体 E.自噬体 16.细胞消除衰老破损的细胞器的作用是

A.溶酶体的自噬作用 B.溶酶体的异噬作用 C.胞内消化作用 D.残质体出胞作用 E.溶酶体粒溶作用 17.溶酶体所含的酶是

A.氧化酶 B.ATP合成酶 C.糖酵解酶 D.脱氢酶 E.酸性水解酶 18.溶酶体酶进行水解作用最适PH值是 A.3~4 B.5 C.7 D.8 E8~9 19.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功能是

A.合成ATP B.胞内消化作用 C.参与过氧化物的形成与分解 D.合成外输性蛋白质 E.合成内源性蛋白质

20.内质网不仅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而且也是脂类组装的重要场所,在内质网合成的主要磷脂是 A.卵磷脂 B.鞘磷脂 C.磷脂酰乙醇胺 D.磷脂酰丝氨酸 E.胆固醇 B型题:

A.合成蛋白质 B.合成脂质 C.合成多糖 D.合成DNA E.合成RNA 21.滑面内质网的功能是 22.粗面内质网的功能是 23.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是

A.磷酸转移酶 B.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 C.半乳糖转移酶和唾液酸转移酶 D.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糖原转移酶 E.以上都不是

24.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面的扁平囊含有 25.高尔基复合体成熟面的扁平囊含有 26.高尔基复合体中间的扁平囊含有

A.无活性酸性水解酶 B.有活性酸性水解酶 C.过氧化氢酶 D.尿酸氧化酶 E.ATP合成酶

27.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 28.初级溶酶体所含的水解酶 29.次级溶酶体所含的水解酶 30.类核体所含的酶

A.自噬体在胞内由溶酶体降解 B.吞噬体及吞饮体在胞内由溶酶体所降解 C.胞内消化及防御作用 D.H2O2的分解 E.吞噬体

31.自噬作用即 32.膜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可以形成

33.异噬作用即 34.溶酶体的作用是 35.过氧化物酶体的作用是 C型题:

A.粗面内质网 B.滑面内质网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36.参与肌肉收缩的是 37.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是 38.参与蛋白质加工与分配的是 39.与核膜形成有关的是 40.向外可与细胞膜相连接的是

A.高尔基复合体 B.粗面内质网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1.蛋白质涉及O-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用主要发生在 42.蛋白质涉及N-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用主要发生在

43.与蛋白质运输有关的是 44.参与血小板形成的是 45.参与肌肉收缩的是 A.嗜酸性 B.嗜碱性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6.富含滑面内质网的细胞质 47.富含粗面内质网的细胞质

A.溶酶体的某种水解酶缺少,相应的物质在细胞内积累 B.溶酶体膜的不稳定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48.先天性溶酶体病 49.矽肺 50.细胞组织的自溶 X型题:

51.具有生理极性的细胞中高尔基复合体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极性,如 A.胰腺细胞 B.精细胞 C.输卵管内臂细胞 D.神经细胞 E.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52.溶酶体的特点

A.标志酶是酸性磷酸酶 B.由单层膜包围 C.其内容物电子密度高 D.具有异质性 E.是细胞内的消化器 53.内膜系统包括的细胞器为

A.内质网 B.高尔基复合体 C.溶酶体 D.线粒体 E.细胞膜 54有核糖体附着的细胞器为

A.溶酶体 B.核膜 C.滑面内质网 D.粗面内质网 E.高尔基复合体 55.内质网的病理改变表现为

A.解聚 B.脱粒 C.肿胀 D.所含内容物质和量的改变 E.萎缩 56.信号肽假说的特点

A.核糖体与RER结合属于功能性结合

B.是特异性的 C.是暂时性的 D.受时间的限制 E.受空间的限制 57.常见的残余小体,长期留在细胞内而不被排除的为

A.脂褐质 B.含铁小体 C.多泡体 D.髓样结构 E.吞噬小体 58.在哺乳动物中只有在什么细胞中可观察到典型的过氧化物酶体 A.肝细胞 B.肾细胞 C.脾细胞 D.肌细胞 E.卵细胞 59.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

A.酸性磷酸水解酶 B.氧化酶 C.过氧化氢酶 D.糖基转移酶 E.核酸酶 60.过氧化物酶体的来源

A.滑面内质网出芽形成 B.溶酶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细胞膜内险形成 E.细胞内破损的细胞器 名词解释:

1.内膜系统 2.多聚核糖体 3.解聚 4.脱粒 5.蛋白质分选信号

6.信号肽 7.自噬作用 8.异噬作用 9.自溶作用 10.粒溶作用 11.膜流 填空题:

1.内膜系统分布于细胞之中。

在细胞的内膜系统中占有中心地位,因为其不仅在蛋白质和脂类合成上起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细胞的许多其他内膜结构的来源。

3.内质网根据其膜表面是否有核糖体的附着分为。 4.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的蛋白质为

5.内质网膜和所有的生物膜系统一样也由和组成,但含有的比细胞膜的多。 6.信号肽的作用是它经由SRP的携带将 7.糖蛋白由蛋白质和寡聚糖共价连接,其连接方式为:一种为 8.内质网蛋白的分选信号为 9.溶酶体蛋白的分选信号为

10.溶酶体的标志酶为,最适宜反应的PH值为。溶酶体的膜比质膜 居多,能有效地保护细胞自身结构免受溶酶体酶的消化。 简答题:

1.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 2.核糖体循环。

3.分泌蛋白的排出途径。 4.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5.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有何特点。 6.溶酶体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 7.溶酶体的功能。

8.过氧化物酶体有何功能。 9.滑面内质网的功能。 10.分泌蛋白的运输模型 论述题:

1.论述蛋白质合成的信号肽假说。 2.内膜系统中膜相互转换的关系 3.矽肺是怎样产生的。 答案:

A型题:

1.A 2.E 3.C 4.B 5.C 6.A 7.E 8.E 9.E 10.C 11.D 12.D 13.A 14.B 15.E 16.A 17.E 18.B 19.C 20.A 21.B 22.A 23.C 24.A 25.C 26.B 27.C 28.A 29.B 30.D 31.A 32.E 33.B 34.C 35.D 36.B 37.A 38.D 39.C 40.C 41.A 42.B 43.C 44.D 45.D 46.A 47.B 48.A 49.C 50.B

51.A C E 52.A B C D E 53.A B C D 54.B D 55.A B C D E 56.A B C D E 57.A 58.A B 59.C 60.A 名词解释:

1.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内在形态结构、功能和发生上具有相互联系的膜相结构的总称。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线粒体以及各种小泡等。

2.多聚核糖体:附着或游离的核糖体通常由rnRNA串连在一起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被串连的核糖体少则只有几个,多的可达四五十个或更多,排列成环状或玫瑰花状,称作多聚核糖体。

3.解聚:当用四氯化碳引起大鼠肝细胞中毒时,粗面内质网上的多聚核糖体解聚为单个核糖体,并失去正常而有规律的排列,该现象称为多聚核糖体解聚。

5.脱粒:解聚之后的核糖体进一步脱离内质网,称为脱粒。

6.蛋白质分选信号:蛋白质能准确无误的地被运输到相应的膜结构和细胞器,是由于蛋白质上存在着分选信号。有些分选信号是肽链某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也有些是氨基酸侧链上的特殊基因,甚至氨基酸侧链上的极性电荷、蛋白质某种空间构象都可作为蛋白质的分选信号。

7.信号肽: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启动后,rnRNA上特定的信号顺序编码首先合成一段短肽-信号肽。含15~30个氨基酸残基,中间部分有6~12个氨基酸是疏水的,它作为与RER膜结合的“引导者”指引核糖体与RER膜结合,并决定新生肽链插入膜内进入内腔,起协同翻译转运的作用。 8.自噬作用:溶酶体对细胞自身结构组分的消化分解为自噬作用。 9.异噬作用:溶酶体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分解过程称为异噬作用。

10.自溶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溶酶体膜破裂,水解酶溢出致使细胞本身被消化分解,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自溶作用。

11.粒溶作用:溶酶体分解胞内剩余颗粒的作用称为粒溶作用。 12.膜流:把膜相结构之间膜相互转换和移位的现象称为膜流。 填空题:

1.基质 2.内质网 3.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4.分泌蛋白 膜蛋白 驻留蛋白 溶酶体蛋白 5.脂类 蛋白质 蛋白质 6.核糖体 蛋白质 7.N-连接寡聚糖蛋白

O-连接寡聚糖蛋白 8.KDEL 9.甘露糖-6-磷酸 10.酸性磷酸酶 5 薄 鞘磷脂 简答题:

1.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 答:(1)为各种细胞器维持其正常结构提供所需的离子环境(2)为各类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活动提供所需的一切底物(3)同时也是进行某些生化活动的场所。 2.核糖体循环。

答: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游离细胞质的核糖体大小亚基在起始因子作用下分别与rnRNA结合,并启动蛋白质合成,核糖体与RER膜的结合决定于rnRNA中特定的密码顺序,也就是核糖体与RER结合属于功能性结合,是特异性的,暂时性的,当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结束时新生肽链完全转入RER腔,此时,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分离,大亚基从RER膜上脱落,游离在细胞质中以供循环再用,膜上蛋白质转位装置也散开,通道消失,待下一次核糖体附着时,再重新聚集。 3.分泌蛋白的排出途径。

答:由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进入内质网腔后,经过糖基化的作用,又被包裹于内质网分离下来的小泡内再经高尔基复合体,变为浓缩泡,之后再由浓缩泡浓缩成分泌颗粒而排出细胞之外,这是分泌蛋白质的常见途径。另一种途径是含有分泌蛋白质的小泡由内质网脱离后直接形成浓缩泡,再由浓缩泡变为分泌颗粒而被排出。

4.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答:(1)参与糖蛋白的生物合成、加工和修饰(2)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3)参与蛋白质的分选运输(4)对蛋白质进行水解、加工(5)参与膜的转化 5.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有何特点。

答: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构成的,膜表面光滑没有核糖体附着,形态上可分为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1)扁平囊:其顺面,靠近细胞中心面向细胞核,或称形成面。其反面,远离细胞中心而靠近细胞膜为反面,或称成熟面。形成面较薄约6nm,与内质网相似。成熟面的膜较厚约8 nm,与质膜相似。(2)小囊泡:又称运输小泡,顺面的小囊泡由内质网出芽而来。功能:转运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到扁平囊。(3)大囊泡:又称分泌泡。由扁平囊的反面的局部或边缘膨出脱落而来,大囊泡也可发育成溶酶体和贮藏泡,大囊泡的形成不仅带走了扁平囊内加工、修饰的各种大分子物质,且使扁平囊膜不断消耗而更新。 6.溶酶体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1)初级溶酶体:又叫内体性溶酶体,仅含水解酶,不含作用底物及消化产物的溶酶体,由高尔基复合体反面扁平囊出芽而来的新生溶酶体。(2)次级溶酶体:又叫吞噬溶酶体,含有作用底物及消化产物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14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