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工业成本的核算

更新时间:2024-01-30 23: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第八章 工业成本的核算

第一节 工业成本概述(如图)

一、工业企业供产销及成本核算 1.工业企业供产销流程

2.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流程

二、工业企业成本机构及职能

1.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

成本会计机构,是企业直接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会计机构。根据成本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要求,可将成本会计机构按不同标准设置成不同类型。 1)按内部组织结构可设置为:

第1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1)厂部成本会计

(2)车间成本会计

(3)供应部门成本会计 (4)销售部门成本会计

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可设置为:

(1)成本预测决策会计 (2)成本计划控制会计 (3)成本核算会计

(4)成本分析考核会计 2)按成本会计对象可设置为: (1)产品成本会计 (2)经营管理费用会计 (3)专项成本会计

2.成本会计机构的组织分工方式

工业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方式。(如图)

各工业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合理设置成本机构,确定成本机构的组织分工方式。 3.成本会计的职能(如图)

第2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三、成本计算前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成本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为经营管理提供有效成本资料,必须在成本计算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图)

原始记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际情况的记载,是进行会计核算的依据,也是企业经济信息和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如果原始记录不全、不准、不及时,会计核算与监督就失去了可靠的依据,这必然会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的质量,必须建立和健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原始记录,企业原始记录与成本财务会计核算有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1.材料物资原始记录。它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退料单、废料收回单、材料报损报废单、材料盘盈盘亏报告单等。

2.劳动工资原始记录。它包括考勤表、请假单、加班加点记录单、工资结算单、工资和奖金分配支付表等。

3.产品加工原始记录。它包括加工工艺单、个人和班组生产记录、在产品盘存记录表、在产品

第3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盘盈盘亏报告单、设备运转记录、动力消耗单等。

4.产品原始记录。这包括在产品、半成品工序转移单、产品质量检验单、产品入库单、出库单、发货记录单、产成品盘盈盘亏报告单等。

5.固定资产原始记录。这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单、盘盈盘亏报告单、验资报告等。

6.财务会计业务处理原始记录。这包括现金收款单和支款单、报销单、转账通知单等。 应加强原始记录管理,实行全企业原始记录统一化和标准化以及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的制度,以确保原始记录及时、准确、全面。

第二节 工业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支出的分类(如图)

一、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分类

1.直接材料。这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2.直接人工。这是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包括生产人员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其他按照规定支付的职工薪酬。

3.制造费用。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等。

以上按照经济用途划分的各成本项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来决定。例如,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可以增设“废品损失”项目,需要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还可以增设“停工损失”项目;在采用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的企业,为了考

核上步骤转入本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可以增设“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耗用燃料多的企业可增设“燃料”成本项目;等等。

(二)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

1.外购材料。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配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

第4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燃料和气体燃料等。

3.外购动力。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各种动力,包括电力、热力和风力等。

4.工资。这是指企业所有应计人生产费用的职工薪酬。

5.折旧费。这是指企业按照规定计算提取并计入生产费用的固定资产折旧。

6.利息支出。这是指按规定计入生产费用的借款利息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7。税金。这是指按规定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8.其他支出。这是指不属于以上各类要素费用的各项支出,如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 (三)生产费用按照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分类

生产费用按照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可分为基本费用和一般费用。

1.基本费用。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由于生产工艺过程本身引起的各种费用,如工艺技术过程耗用原料及主要材料、生产工人工资和提取的福利费等。

2.一般费用。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制造费用中的工资和福利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

(四)生产费用按照与产品的关系分类

生产费用按照与产品的关系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直接费用。这是指费用的发生与某种产品的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根据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费用。例如,直接用于某种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生产该种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等,就可以根据有关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2.间接费用。这是指费用的发生与多种产品的生产有关,无法根据有关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而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费用,如两种以上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制造费用等。

正确地划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对于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有着重要作用。直接费用一般可以根据有关凭证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费用一般要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分配标准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五)生产费用按照与产量的关系分类

生产费用按照与产量的关系可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 1.变动费用。这是指费用总额随着产品产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费用,如原料及主要材料。生产产品产量越多,材料费用的消耗也就越多;反之,材料费用的消耗也就越少。所以变动费用是根据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费用,也称为变动成本。

2.固定费用。这是指费用总额与产品产量没有直接联系而相对固定的费用,如制造费用中的办公费、折旧费等。固定费用也称为固定成本。

正确区分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有助于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分析,寻求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变动费用是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要降低变动费用应从降低单位产品消耗着手。固定费用与产量变动的关系不大,要降低固定费用应从提高产量和减少固定费用的绝对额着手。

二、成本费用账户设置

为了按照经济用途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企业一般应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如图)

第5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一)“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费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全部生产费用的发生数;贷方登记已经完工并已验收入库的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的实际成本;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的各项在产品成本。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凡是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等,可直接记入本账户;凡是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间接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账户归集,然后再按一定的标准分配,从“制造费用”账户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在“生产成本”账户下,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明细账户,并按成本核算对象分别设置三级明细账户,对各个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二)“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种不能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等;贷方登记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应由各种成本计算对象负担的间接费用;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该账户月末无余额。在“制造费用”账户下,应按不同的车间和部门设置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此外,在自制半成品先入库、后领用并继续加工的企业,可根据需要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在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企业,可增设“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

三、生产费用归集、分配的内容 (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其他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6)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四、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 (一)原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

第6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企业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各种材料,应根据原材料的用途汇集各种领料凭证,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据以进行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凡属直接用于某个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应当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记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直接材料”项目;凡属几个成本计算对象共同耗用的材料,则应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在有关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计入;用于辅助生产的各种材料费用,应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用于基本生产车间的一般消耗性材料,属于间接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等。

对于各种产品所共同耗用的材料,要采用合理简便的分配方法,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1)如果各种产品都订有较为合理的消耗定额,则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或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2)如果各种产品所共同耗用的材料与产品的产量或重量或体积有密切关系,则可采用按产品的产量或重量或体积比例进行分配;(3)如果各种产品所共同耗用的材料与各该产品直接领用的材料有密切关系,也可以按直接领用材料的比例分配。 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的计算公式如下:(如图)

【例l】某工业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领用某种原材料2 450千克,每千克5元,原材料费用共计12 250元。甲产品本月实际产量6 250件,单位消耗定额3.5千克;乙产品本月实际产量3 500件,单位消耗定额2.5千克。分配结果如下:

在实际工作中,对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费用的分配,是通过按产品或按车间、部门和按材料类别编制的“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分配表”和“耗用材料分配汇总表”来进行的。

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分配表

单位消耗定额耗用量产品名称 产量(件) 定额(千(千克) 克) 甲产品 6 250 乙产品 3 500 合计 3.5 2.5 21 875 8 750 30 625 材料费用 应分配的材料分配率 耗用量(千克) 单价 金额(元) 0.08 0.08 1 750 700 2 450 5 5 8 750 3 500 12 250 【答疑编号911080101】

其中: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6 250×3.5=21 875(千克)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3 500×2.5=8 750(千克)

第7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原材料消耗分配率= 2450/(21875+8750)=0.08(元/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21 875×0.08=175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数量=8 750×0.08=700(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1750×5=8 75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700×5=3 500(元)

耗用材料分配汇总表

2008年1月 单位:元

原 材 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修理用料 备件 一级 二级或明细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耗间接分用 *** *** *** 配 8 750 3 500 12 250 合计 小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产成本 (乙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 (蒸汽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合 计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企业应依据上表编制会计凭证,并登记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和其他有关明细账。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修理用备件 (二)燃料和动力费用归集与分配

企业的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可以比照上述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进行。对于发生的燃料费用,应按使用部门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记“燃料”账户。若企业不设“燃料”账户,可将燃料并入“原材料”账户进行核算,这时“燃料”可作为“原

第8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材料”账户下的明细账户进行核算。对于发生的动力费用,如企业向供电公司购入的电力费用等,应当根据计量仪表记录的实际耗用量和使用部门计算分配。如果没有计量仪表的,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工时比例或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计算分配,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

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可通过编制“燃料和动力费用分配汇总表”进行。 【例2】某工业公司2008年1月份“外购动力分配汇总表”见下表。

外购动力分配汇总表 2008年1月 单位:元

应 借 账 户 一级账户 二级明细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成本项目 燃料和动力 实耗度数 4 194 2 799 527 290 242 464 230 8 746 分配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分配的费用 4 194 2 799 527 290 242 464 230 8 746 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燃料和动力 (乙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 (机修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 (蒸汽车间) 一车间 二车间 水电费 水电费 水电费 水电费 水电费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合 计 根据“外购动力分配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疑编号911080102】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 194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2 799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527 ——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 29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42 ——第二车间 464 管理费用 230

贷:应付账款——电力公司 8 746

五、人工费用归集与分配

企业的工资核算主要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进行。按照规定,凡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

产工人工资费用,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计件工资应按照规定直接计入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中去。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则应采用适当方法在各产品之间分配。工资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和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等,其计算公式如下:(如图)

第9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则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在实际工作中,人工费用是通过编制“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进行分配,并据以进行账务处理。 【例3】 某工业公司2008年1月份的生产工人费用为4 662元,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甲产品生产工时为6 99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4 665小时。 1月份该公司的“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见下表。

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 2008年1月 单位:元

应借账户 一级账户 二级明细账户 人工费用 生产工分配率 基本工 工资性支时 资 出 0.4 0.4 2 796 1 866 4 662 合计 2 796 1 866 4 662 甲产品 6 990 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乙产品 4 665 小 计 11 655 丙产品 机修车间 蒸汽车间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合计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其中:分配率=4662/11655=0.4

甲产品负担的工资=6990*0.4=2796 乙产品负担的工资=4665*0.4=1866

根据“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作会计分录如下:

第10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答疑编号911080201】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 796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 866 贷: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4 662

六、折旧及其他费用归集与分配

自有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租赁合同的规定方式计算与支付租金。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租赁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月终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分别记入有关的费用账户。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应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租赁费用分配汇总表”,并据以编制会计分录。

【例4】某工业公司2008年1月份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租赁费用如下表所示。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租赁费用分配汇总表

2008年1月 单位:元

应借账户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合 计 车间部门 蒸汽车间 机修车间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行政管理部门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1 400 2 200 4 200 9 650 2 350 19 800 固定资产租赁费用 700 1 100 2 100 4 825 1 175 9 900 【答疑编号911080202】 (1)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14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2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4200 ——第二车间 9650 管理费用 2350 贷:累计折旧 19 800 (2)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7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1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2100 ——第二车间 4825

管理费用 1175 贷:其他应付款 9900

对于金额较大的租赁费用,如企业采用先预提、后支付的方式核算,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等账户进行;如采用先支付、后摊销方式,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等账户进行。

七、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

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车间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它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如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另一种是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汽、机修、运输等。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归集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格式如下)。

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

车间:蒸汽车间

第11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成本项目 日期 凭证号数 摘 要 制造费用 工资折租办水原材料 燃劳保其费旧赁公电料 费 他 用 费 费 费 费 水电费 分配工资 工资性支出 略 略 计提折旧 租赁费 办公用品 退劳保用品 4 9 751 290 2 600 364 1 400 700 合计 分配材料 5 635 116 2 290 600 364 1 400 700 69 69 —633 —633 4 1 700 69 290 —633 0 14 541 964 116 400 本期发生额 5 635 2 生产工具、模型等的辅助生产车间,应单独计算成本,其费用一般不需要在各个产品、车间、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提供水、电、气或运输、机修等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其所发生的费用应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分配比例分配给各受益产品和部门,其分配方法通常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当然,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的劳务,也可按市场价或双方协商的价格结算。

(一)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产品、车间和部门,而对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进行分配。采用这一方法,在核算上较为简便,但分配结果不够准确。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不多或不进行交互分配,对企业产品成本准确性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例5】某工业公司设有蒸汽、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08年1月份,蒸汽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14 541元,机修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30 895元。该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本月份对外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如下表所示。

辅助生产车间资料

受益的产品、车间或部门 蒸汽车间 机修车间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管理部门 合 计 蒸汽车间(立方米) 5 895 6 990 4 665 36 430 10 620 6 000 8 000 78 600 机修车间(工时) 1 650 4 500 2 650 1 200 10 000

第12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表所示: 【答疑编号911080203】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直接分配法)

2008年1月份 单位:元

辅助生应分配产车间 费用 提供的劳务总量 (立方蒸汽车间 米) 14 541 72 705 0.2 各受益产品、车间或部门 分配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管理部门 率 数金数金数金数金数数金金额 量 额 量 额 量 额 量 额 量 量 额 6 1 4 36 7 6 8 1 10 2 933 620 124 000 1 200 000 600 990 398 665 430 286 机修车30 895 (工 间 时) 3.70 4 16 2 9 805 1 4 8 350 500 650 650 200 440 合计 45 436 1 398 933 7 286 18 774 11005 6 040 注:1.纳入计算的“提供的劳务总量”=该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向辅助车间提供的劳务量 即:蒸汽车间为78600-5895=72705(立方米),机修车间为10000-1650=8350(工时) 2.分配率为该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除以提供的劳务总量 即:蒸汽车间为14541/72705=0.2(元/立方米) 机修车间为30895/8350=3.7(元/工时)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答疑编号911080204】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 398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933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7 286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l8 774 ——第二车间 ll 005 管理费用 6 04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14 541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0 895 (二)一次交互分配法

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费用,先按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把辅助生产车间经过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车间或部门。 公式如下:(如图)

第13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一次交互分配法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生产费用,它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较多、有比较健全的原始记录,并要求全面正确核算辅助生产以及产品成本的企业。

【例6】现仍以上述资料为例,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进行账务处理。 【答疑编号911080205】

(1)首先在辅助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

蒸汽车间为机修车间提供的劳务=14541元/78600立方米×5895立方米=1 090.58元

机修车间为蒸汽车间提供的劳务=30895元/10000工时×1650工时=5 097.68元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5 097.68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 090.58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1 090.58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5 097.68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一次交互分配法)

2008年1月 单位:元

交 互 分 配 摘 要 蒸 汽 数量 金额 机 修 数量 金额 数量 对 外 分 配 蒸 汽 金额 机 修 数量 金额 45 436 合 计 分配前数量和78 600 14 541 10 000 30 895 余额 0.185 3.0895 分配率 交互分配 蒸汽车间 -5 895 -1090.58 +1090.58 +5097.68 -l 650 -5097.68 机修车间 72 705 18548.10 8 350 26887.90 分配后数量和 72 705 18 金额 待分配数量和 金额 分配率 8 350 26 548.10 6 990 0.255115 4 665 1 783.25 36 430 1 190.11 887.90 3.220108 1 783.25 1

第14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甲产品 10 620 9 293.84 4 500 190.11 乙产品 丙产品 第一生产车间 第二生产车间 管理部门 6 000 2 709.31 2 650 14 9 8 000 1 530.69 1 200 490.49 293.84 2 040.90 8 533.29 17 3 864.12 199.80 10 063.98 5 905.02 合 计 18 26 72 705 8 350 45 436 548.10 887.90 (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 783.25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 190.11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9 293.84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17 199.80 ——第二车间 10 063.98 管理费用 5 905.02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蒸汽车间)18 548.1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6 887.90

八、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是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它是构成产品成本的费用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外需通过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其包括工资费用、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由于制造费用是按车间或部门分别归集的,因此,月终应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凡生产一种产品的制造费用,月终将归集的制造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凡生产多种产品的制造费用,月终应采取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后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的分配,可以采用按生产工时比例、生产工人工资费用比例等标准进行。其计算公式如下:(如图)

第15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例7】某工业公司2008年1月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格式和登记内容如下:

制造费用明细账

车间:第一车间

2008年 凭证月 日 号数 摘 要 明 细 项 目 材料 工资 水电费 折旧费 租赁费 修理费 其他 242 1 482 合计 13 659 1 482 242 4 200 2 100 18 774 分配材料 13 659 分配工资 分配动力 计提折旧 租赁费用 分配辅助费 其他 本期发生额

4 200 2 100 2 124 16 650 略 略 略 1 501 1 501 13 659 1 482 2 366 4 200 2 100 16 650 1 501 41 958 制造费用明细账

车间:第二车间

2008年 凭证月 日 号数 摘 要 明 细 项 目 材料 工资 水电费 折旧费 租赁费 修理费 其他 464 2 052 合计 10 825 2 052 464 分配材料 10 825 分配工资 分配动力 计提折旧 租赁费用 分配辅助费 其他 9 650 9 650 4 825 11 005 4 825 1 200 9 805 略 略 略 1 179 1 179 本期发生10 825 2 052 1 664 9 650 4 825 9 805 1 179 40 000 额 根据上述制造费用明细账所归集的制造费用,按照各产品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第一车间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甲产品为6 990工时,乙产品为4 665工时,第二车间生产丙产品,丙产品为36 430工时),其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答疑编号911080206】

制造费用分配表

2008年1月 单位:元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生产工时(小产品名称 时) 分配率 应分配费用 分配率 应分配费用 甲产品 6 990 25 164 合计 25 164

第16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乙产品 小计 丙产品 合计 4 665 11 655 36 430 48 085 3.60 16 794 41 958 41 958 40 000 40 000 16 794 41 958 40 000 81 958 根据上述制造费用分配表,作会计分录如下: 【答疑编号911080207】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5 164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6 794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40 000

贷:制造费用——第一车间 41 958 ——第二车间 40 000

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在各个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上已经归集了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产品的品种、产品的批别或产品的生产步骤)所发生的全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了。

九、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核算 (一)废品损失核算 1.废品

废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不符合规定技术标准,不能按其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才能使用的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零部件等,它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以及入库或销售后发现的所有废品。

废品按照修复是否经济、是否合算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经济上合算一般是指修复费用低于重新制造同一产品的支出。

为了便于分清责任,实行有效控制,对废品的处理应遵循必要的凭证传递程序。废品通知单、废品交库单、返修用料的领料单、工作通知单等都是核算废品损失的依据。 以下情况不包括在废品范围内:

(1)入库明确系合格品,但由于保管不善,运输不当或其他原因而发生的损坏变质,应作产成品毁损处理。

(2)质量虽不符合规定标准,但经检定,可以不需要返修即降级出售或使用的产品,应作次品处理。次品的成本与合格品相同。 2.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指由于生产原因造成的废品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报废损失指不可修复废品的实际成本扣除残料和废料价值及过失人赔偿款后的净损失。修复费用指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修理用材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再扣除过失人赔偿款后的净支出。因可修复废品损失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涵义不同,其计算时间、计算方法及核算方法有所区别。 (1)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可修复废品损失在废品修复时计算,即如果当月发生废品,下月修复,那么损失就表现在下月的成本计算单上。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程序和合格品发生的费用一样,是通过各种费用分配表或直接根据有关凭证计算而得。其计算公式如下:(如图)

第17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2)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因包括在合格品之内,因此,计算比较复杂。其关键是确定废品成本,即截至发生废品时,在该废品上已耗用的费用合计。废品成本可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即从该种产品的实际费用中按成本项目分别计算确定。如果废品在生产的某个阶段被发现,废品应折成约当产量计算。 3.废品损失的核算

为反映基本生产车间的废品损失情况,通常需设置“废品损失”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废品损失”账户是成本计算账户,借方登记所有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及退回废品的运杂费;贷方登记向过失人收回的赔偿款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残值;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为废品损失,月终结转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废品损失”账户月终一般无余额。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主要是废品成本。这些成本发生时已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因此,当入库前发现废品时,根据废品通知单汇总资料将其成本按成本项目分别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如图)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第18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收回废品残值,或对废品估价时,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残料

贷:废品损失——××产品

由过失人造成的废品,确定应由过失人赔偿相应款项时,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产品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余额为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应转入“生产成本”账户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X X产品

(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可修复废品损失主要是修复费用。

产品入库前发现可修复废品时,可根据各种费用分配汇总表将返修废品耗用的原材料、人工等费用从各要素费用账户转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如图)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等

由废品过失人赔偿的款项,应冲减废品损失。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产品 废品损失记入成本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废品损失)

贷:废品损失——××产品

废品损失的核算,也可不设“废品损失”账户,而直接在“生产成本”账户内核算。在此情况下,对不可修复废品,应将其成本按成本项目分别转入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不论是可修复废品还是不可修复废品,除设“废品损失”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外,还应按成本计算对象或地点分别设废品损失明细账。

对产品实行三包(包修、包换、包退)的企业,如果销售后发现的废品属于三包范围,从理论

第19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上讲,发生的修理费、退修或调换产品的运杂费,退回废品实际成本减去残值后的差额,也应作“废品损失”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为简化核算手续,有关三包范围内的废品损失,发生时可直接记入“销售费用”等账户。

废品损失明细账

车间名称 年 月

年 月 日 摘 要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其中: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减: 废品残值 过失人赔偿款 废品损失 表中可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用,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及有关凭证填入;不可修复废品应先将废品成本从该种产品的成本明细账的有关项目中转出,记入废品损失明细账。 (二)停工损失核算

停工损失是指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由于计划减产或因停电、待料、机器设备故障而在停工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它包括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耗用的燃料和动力、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对季节性停工而发生的停工期内的一切费用,一般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法计入开工期内生产成本,不列为停工损失。另外,企业停工的原因多种多样、时间有长有短、范围有大有小,为了简化核算手续,只在超过一定时间和范围时,才计算停工损失。具体时间和范围界限一般应根据有关规定与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为了核算企业停工损失,可设置“停工损失”总分类账户,该账户借方根据停工单及有关凭证登记停工期间实际发生的费用,贷方登记结转“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

1.计划内停工损失的核算

企业的停工可分为计划内停工和计划外停工两种。计划内停工是指计划规定的停工。计划内停工期间发生的损失,可通过预提、待摊方式计入开工期间发生的成本。其会计处理如下: (1)预提时,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一一×产品

贷:其他应付款

(2)发生计划内停工损失时,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停工损失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产品名称及废品损失金额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第20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3)结转计划内停工期间费用时,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付款 贷:停工损失

如果企业生产几种产品,停工损失的分配通常按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由车间编制停工损失分配明细表,在各完工产品间进行分配。

2.计划外停工损失的核算

计划外停工损失是指因各种事故等原因造成停工期间发生的各种费用。计划外停工损失全部由当月产成品负担。其会计处理如下:

(1)发生计划外停工损失时,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停工损失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2)由过失人赔偿的停工损失,应在停工损失中扣除,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或“其他应收款”等账户) 贷:停工损失

(3)结转计划外停工损失时,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停工损失

企业因停工而发生的损失,除设置“停工损失”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外,还要按成本计算对象或地点设置“停工损失”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账内设专栏按有关成本项目分别记录,并按计划内停工、计划外停工及停工原因分别反映,以便明确责任,正确计算停工损失和产品成本。

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经过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以后,应计入本月各种产品的成本都已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为了计算产品成本,还需要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然后将其在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本月产成品成本。某种产品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如果本月没有完工产品,计入该种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期末在产品成本;如果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那么该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加月初在产品的生产费用,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一)确定在产品数量

广义的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和需要继续加工的半成品、等待验收入库的产品、正在返修和等待返修的废品等。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属于商品产品,已验收入库,不包括在在产品之内。不可修复废品也不包括在在产品之内。从狭义的或者只就某一车间或某一生产步骤来说,在产品只包括本车间或本生产步骤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在产品,完工的半成品不包括在内。

企业应当根据在产品实际盘存数量,计算在产品成本。但由于在产品品种多、数量大、每月都组织实地盘点确实有困难的,也可根据在产品业务核算资料的期末结存量来计算在产品成本。但应间隔一段时间对在产品进行清查盘点,以保证账实相符。

车间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通常是通过在产品收发结存账进行的,该账按车间区别,并按照产品品种和在产品的名称(零部件名称)设置,提供车间各种在产品收发结存动态的业务核算

第21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资料。它是根据领料凭证、在产品内部转移凭证、产品检验凭证和产品交库凭证及时登记在产品收发结存账,最后由车间核算人员审核汇总。

在产品收发结存账

生产部门: 零部件名称:

日期 ≈≈ 摘要 结存 ≈≈ 收 入 凭证号 数量 转 出 凭证号 合格品 废品 结 存 完工 未完工 合计 对在产品的管理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达到在产品账实相符,保护在产品的安全完整。清查结果,根据实际盘点数和账面资料编制在产品盘存表,列明在产品的账面数、实有数、盘盈盘亏数以及盈亏的原因和处理意见等。 (二)常用的分配方法

选择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方法,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具体情况确定。常用的分配方法如下:(如图)

1.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如果企业每月月末在产品数量不多、算不算在产品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也就是说,本月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均由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2.在产品成本按其年初在产品成本固定计算 如果在产品数量各月之间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很小,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用年初在产品成本作为每月月末的在产品成本。这样,每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作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但年终时,应将在产品数量进行实际盘点,重新计算。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如果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为了简化核算手续,在产品成本可以只计算原材料费用,所有工资和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时,某种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减去按原材料费用计算的在产品成本后的余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成本。

第22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例8】某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占产品成本的80%以上,在产品只要求计算原材料费用。该产品本月生产费用合计44 000元,其中:原材料36 000元,直接工资4 600元,其他直接费用3 400元。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因而原材料费用可以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进行分配。本月完工产品1 000千克,在产品200千克。分配计算结果如下: 【答疑编号911080301】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6000/(1000+200)=30(元/千克) 月末在产品成本=200×30=6 000(元)

完工产品成本=(1 000×30)+4 600+3 400=38 000(元) 如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几道不同的工序,而且每道工序在加工中原材料有一定的损耗,这时,就需要对各道工序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数量进行还原,折合成为未经加工的原材料数量后,再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例9】假设上例中,该产品需经过二道工序加工完成,其原材料计划制成率为98%,月末实际结存的在产品为196千克。 【答疑编号911080302】

折合成上道工序的原材料数量应为: 196/0.98=200(千克) 4.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在月终时,如果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还未包装或验收入库,为了简化核算手续,可以将其视同完工产品,即可按照月末在产品数量和完工产品产量的比例分配费用。 【例10】某产品的月初在产品费用和本月发生费用的合计数为:原材料费用28 000元,生产工人工资4 200元,制造费用7 700元。完工产品5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都已接近完工,可以视同完工产品分配费用。其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如下:

【答疑编号911080303】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8000/(500+200)=40(元/件) 工资费用分配率=4200/(500+200)=6(元/件) 制造费用分配率=7700/(500+200)=11(元/件)

月末在产品成本=200×(40+6+11)=11 400(元) 完工产品成本=500×(40+6+11)=28 500(元) 或=39 900-11 400=28 500(元) 5.约当产量法

1)约当产量法的概念

约当产量法就是把期末在产品的实际结存数量,按其完工程度(完工率)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数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生产费用,据以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如图)

第23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由于在产品在各工序耗用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的程度并不一致,所以,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计算要注意其投料方式与加工程度,并按成本项目分别计算。

(1)如果是一次投料、逐步加工的生产方式,材料是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料的,则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与完工产品一样,不需要计算在产品中直接材料项目的约当产量,只需按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数量比例分配直接材料费用即可。

(2)如果是采用分次投料、逐步加工的生产方式,材料费用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要按其投料程度计算约当产量。至于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项目,一般都是随着生产进度而逐渐发生的,所以,均需按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计算约当产量。

约当产量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并不悬殊(不是料重工轻)的产品。 2)在产品约当产量的确定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是否正确,这对于费用分配的正确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A)平均计算法

平均计算法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这是在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后面各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可以抵补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的程度。这样,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均可按50%平均计算。

(B)工序测定法

工序测定法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例计算,其中每一工序内各件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可以按平均完工50%计算。在产品从上一道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时,因上一道工序已经完工,所以前面各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应按l00%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如图)

第24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例11】某工业企业2008年1月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20小时,经过三道工序制成。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为4小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8小时,第三道工序工时定额为8小时。各道工序内各件在产品加工程度均按50%计算。甲产品本月完工200件。第一道工序在产品20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40件,第三道工序在产品60件。在实际工作中,各工序完工率通过“约当产量计算表”进行计算:

【答疑编号911080401】

约当产量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 2008年1月 单位:件

在产品所在工完工率(%) 序 第一道工序 10 第二道工序 40 第三道工序 80 合计 20 40 60 120 在产品数量 结存量 2 16 48 66 200 266 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产量 产量合计 注:第一道工序完工率=4小时×50%/20小时×l00%=10% 第二道工序完工率=(4+8×50%)/20×100%=40%

第三道工序完工率=(4+8+8×50%)/20×l00%=80% 假定甲产品月初加本月发生的费用合计为:原材料费用l6 000元,原材料一次投入,直接工资7 980元,制造费用8 512元,合计32 492元。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分配计算如下: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6000/(200+120)=50(元/件)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200×50=10 0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20×50=6 000(元) 工资费用分配率=7980/266=30(元/件) 完工产品工资费用=200×30=6 000(元) 月末在产品工资费用=66×30=1 98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8512/266=32(元/件)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00×32=6 4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66×32=2 112(元)

完工产品成本=l0 000+6 000+6 400=22 400(元)

第25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22 400/200=112(元)

在产品成本=6 000+1 980+2 112=10 092(元)

如果原材料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生产进度按每一道工序陆续投入,则原材料费用也应比照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时,在比较准确地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率和投料率的前提下,其分配结果是比较合理的。

6.定额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就是将生产费用总额按照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定额费用或定额工时的比例在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分配。其中:直接材料费用按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如图)

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例12】某工业公司2008年1月份第二生产车间生产丙产品,本月份完工l 800件,月末在产品300件;该产品直接材料消耗定额为l5千克/件,定额工时为20工时/件;本月份在产品的

第26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完工率为80%。

【答疑编号911080402】

生产成本明细账

完工产成品数量:l 800件 车 间:第二车间 在产品数量. 300件 产品名称:丙产品

完工程度:80% 2008年1月份

2008年 月 日 凭证号 成 本 项 目 摘 要 直接材直接人燃料和制造费料 期初在产品成本 略 略 略 分配人工费用 35 190 3 864.36 12 455.64 0.40 工 动力 用 合 计 43 208.36 12 455.64 10 926 3 354 800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分配制造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分配率 定本期完工产品总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额 实际 定额 1.15 10 926 0.35 40 000 40 000 1.O0 35 190 16 320 14 280 40 800 106 590 27 000 36 000 36 000 36 000 31 050 14 400 12 600 36 000 94 050 3 600 4 800 4 800 4 800 实4 140 1 920 1 680 4 800 12 540 际 17.25 8.OO 7.O0 20.OO 52.25 本期完工产品单位成本 其中:(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35190/(1800×15+300×80%×15)=1.15(元/千克) (2)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16320/(1800×20+300×80%×20)=0.4(元/工时) (3)燃料和动力费用分配率=14280/(1800×20+300×80%×20)=0.35(元/工时) (4)制造费用分配率=40800/(1800×20+300×80%×20)=1.00(元/小时) (5)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1800×15=27000(千克)

(6)完工产品直接人工\\燃料动力\\制造费用定额均为1800×20=36000(工时) (7)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27000×1.15=31050(元) (8)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实际费用=36000×0.4=14400(元) (9)完工产品燃料动力实际费用=36000×0.35=12600(元) (10)完工产品制造费用实际费用=36000×1.00=36000(元) (11)期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300×80%×15=3600(千克)

(12)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燃料动力\\制造费用定额均为300×80%×20=4800(工时) (13)期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3600×1.15=4140(元)

第27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14)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实际费用=4800×0.4=1920(元)

(15)期末在产品燃料动力实际费用=4800×0.35=1680(元) (16)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实际费用=4800×1.00=4800(元) 7.定额成本法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就是期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或约当产量)乘上单位产品费用定额计

算出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生产费用总额减去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即为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计算公式如下:(如图)

定额成本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 【例13】某工业公司第二车间生产的丙产品,逐步投料、逐步加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80%,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丙产品单位定额成本为50元/件,其中:直接材料20元/件,直接人工l0元/件,燃料和动力5元/件,制造费用l5元/件。 【答疑编号911080403】

生产成本明细账

生产部门:第二车间

完工产成品数量:l 800件 在产品数量:300件 产品名称:丙产品

完工程度: 80% 2008年1月份 2008年 月 日 凭证号数 料 本期生产费用35 190 16 320 14 280 40 800 106 590 合计 本期完工产品30 390 13 920 13 080 37 200 94 590 总成本 单位成16.883 7.733 7.267 20.667 52.55 工 成 本 项 目 摘 要 直接材直接人燃料和制造费动力 用 合 计 略 略 略

第28页

会计实务操作课程《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班》

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4 800 2 400 1 200 3 600 12000 注:(1)首先计算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300×80%×50=12000(元) 其中:直接材料=300×80%×20=4 800(元) 直接人工=300×80%×l0=2 400(元)

燃料和动力=300×80%×5=1 200(元) 制造费用=300×80%×l5=3 600(元)

(1)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106590-12000=94590(元) (2)计算完工产品单位成本=94590/1800=52.55(元)

对于加工完毕并验收入库的产品,月终应根据产品的入库凭证和成本计算资料,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丙产品 94 590.O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94 590.O0

产成品种类比较多的企业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可以单独设置“产品成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在这种情况下,产成品的收入、发出和销售,平时可以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月终,计算出入库产品的实际成本时,按产成品的计划成本记入“库存商品”账户,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记入“产品成本差异”账户,然后再将“产品成本差异”在发出、销售和结存的产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第29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0j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