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

更新时间:2024-02-14 09:55: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论美》阅读答案

读下面语段回答题9—13题:(14分)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饱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9.揣摩文中红色的词,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

10.文中“晚秋的景色”中的“晚秋”指的是什么?(2分) 11.作者以“盛夏的水果”为喻,想说明什么观点?(4分) 12.为什么“世上有许多美人”“晚年”“愧悔”?(3分) 13.美怎样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辉?(3分) 参考答案:www.9. 如果删去“有些”,那就等于说是“全部”,以偏概全。“尽管”与“却”相对应,说明推断的前提,强调了美德的重要性。

10. 这里的“晚秋”相对于“春天”而言,是指人的老年。

11. 说明形体美是难以永久保持的。

12. 在多数情况下,青年人不懂得追求德行美,所以到了老年会愧悔。13. 美只有落在懂得德行美的人身上,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篇二:论美读后感

《论美》读后感

《论美》这篇文章,主要是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关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论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解释了美的定义。

读完这篇短小精悍的学术精作,我读到了苏格拉底对学问的深究,对真理的执着,读到了苏格拉底的谦逊,不耻下问的品格,读到了苏格拉底的知识何其渊博,精神世界何其丰富。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仰慕、尊敬苏格拉底这一位著名的学术大师的原因。苏格拉底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教会了我们学习、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论美》让我第一次接触到苏格拉底的严谨的思维。虽暂不看文章内容,就已经让我收获不少,但认真读完这一篇文章,受益匪浅这四个字用到这最合适不过了。

读完这篇文章,对于美的定义,我有了以下几点认识,同时也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论述我的观点:

1、 美是相对的:美是需要比较的,正如文中所说“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

来说是丑的,最美的汤罐比起年青的小姐是丑的,年青的美丽小姐比

起女神也是丑的”。世间万物都是联系的,联系是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事物,应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评价、解决问题。

所以,我认为美是相对的。

2、 内涵美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如苏格拉底所说,如果一个事物在外表

上显得比他实际美,它就只会是一种错觉美。我们所要寻求的美是使

事物在实际上成为美的。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我们不

能只追求外表的美丽,更主要的是心灵之美,内涵之美。

3、 美是复杂的:美是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所追崇的,但也是最难懂的,

对于美的鉴赏又是因人而异的,我并不认为美是一件物品的永久的属

性,美具有时效性,故我们不能单纯的去议论某件物品的美丑。

美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罗丹大师所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观察美的眼睛”。美,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类不能停止追求美的步伐,而人类在寻求美的过程中又不能丧失人的本性,不能遗忘人类心底最美好的东西。要谨记最美的永远不只是外表,而是内心。

篇三:论美教案

《论美》教案

执教者 陆琴

教学目标:

能说出本文的观点;

能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能够对他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价;

能说出真正的美的内涵,最终以追求真正的美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重点难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谈自己对美的认识;

能对作者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价。

教具: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创设学习情境,媒体展示两幅画像,组织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提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罗丹的著名雕塑《老娼妇》)

预设,估计多数的学生都会欣赏蒙娜丽莎,老师就要提醒他们区分外貌美和丑很容易,可也片面,内在的美却容易受到忽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今天我们一起向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培根请教一下吧!

板书课题《论美》。

二、 与哲学家培根相识

弗兰西斯 · 培根是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科学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 发现美

1、 美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谈了哪一方面的美呢?(明确:人的美。)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起这么大的题目呢?引出出处《培根论人生》。

2、 文章中提出了生活中的哪些美呢?培根他欣赏哪一种美?请根据文本来谈谈。(明确:谈及了美德、颜色之美、形体之美、优雅行为之美等几种美。文章中心观点是: 胜于其他的美,要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3、 简单理清课文的思路(明确:杂感论述上不受形式的约束,比较自由,行文有时会是跳跃式的。)

五、 品味美

拿出课前编集好的“论美语录”交流,并谈谈个人的理解。(鼓励多角度的思考) 预设可能提到的:

1、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给彼。

明确: 此,指形貌美,彼指内在美。全句意思说形貌美与内在美在同一个人身上难以并存。在今天看来,形貌美与内在美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2、“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明确:颜色之美指纯的外在;形体之美是加入了些主观意志;行为之美是指内在的素养。

3、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他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能凭一种固定思维定出美 的规格。

4、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明确: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但初春、夏天,冬天分别都有不同的美,针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季节的美。

5、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明确:如果单指外表的美 ,这一观点还可以成立,但相对于内在的话,则不能成立,因为内在的美是可以保存,并能流传于世的,像雷锋,张海迪,《蒙娜丽莎》的微笑等等。

6、“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明确:“最高的美”应指内在美,比如德行,画家怎么画得出来呢?“奇妙”在于会起变化。在内在美的照射下,一个人假如原来外貌较丑,人们也会对他改变印象,觉得他美。如:“简·爱”、“卡西莫多”,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简直如同化学反应一般,怎么不奇妙呢?体育运动员不少从形体到颜色都不美,但当他站在领奖台上,听着国歌,看着国旗的激动神情,就觉得美。

7、“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明确:人到老年,因饱经世事而乐观、豁达、开朗,笑对生活的一切,外貌是无美可言了,但性格和精神世界令人可敬可爱。

8、(引导设疑)文章的开头结尾似乎自相矛盾,开头:美德只要朴素外表的衬托就行,只要有美德,打扮并不华贵也行。结尾:“只有把美的外貌与德行结合,才能??真正光辉。”究竟要不要外貌美?

明确:不矛盾。全文始终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外貌不美的,机遇不好,要加强修养,让宝石发光,对“世上的许多美人”呢?不要倚仗年轻美貌,“只有二者

结合才是最佳选择”。

六、 教师寄语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0h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