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

更新时间:2024-06-20 02: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 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 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3、系统议程:也叫公众议程,指某个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 遍关注,他们向政策制定部门提出政策诉求,施加压力,要求政策制定者采取行 动加以解决的过程。

4、政府议程:也叫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 过程。

5、外在创始模型:这是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系统议 程,再介入政府议程。该模型通常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 6、动员模型:这属于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 该模型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在那里政策问题通常都是由官方首先提出 的,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

7、内在创始模型:这是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的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当中的过程。该模型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较为流行。

8、政策的法律化:政策的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立法过程,它遵循的就是立法程序。

9、政策执行偏差: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10、政策产出:政策产出是政府从事某项活动的计划结果,是目标群体和受益者

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

11、政策影响:政策影响是指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

12、政策僵化:是指一项长期存在、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在发展变化了的

环境下,继续得以执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阻力和障碍。

13、政策接续:指以政策问题为中心,努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其形式通常表现为旧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或执行组织被新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或执行组织所替代。

14、政策合法化: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

15、政策终结:就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工具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

16、政策规划

: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公共权力机

关组织力量确定目标、草拟方案、评估方案和选择方案的过程。

二、判断说明(以下是对的观点)

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权力意志的表现。

2、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3、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

它通过规范、引导机关、团体和公民个人的社会行为,有效的分配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稀有资源。权威性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作出的分配方案。分配是对稀有资源的分配。

4、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是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公共政策应具有公共性,不应该是领导个人意志的体现。)

公共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 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偏好性: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价值分配给谁,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政府总是选择那些与其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价值分配的重点对象。

5、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事实。也是一种主观定义(主观上确认它是一个社会问题),一种价值准则的判断。

6、一项政策目标的确立既要从事实上考量,也要从伦理价值上考量。

是实事求是和伦理考量的结合。实事求是就是事实目标,伦理考量在于把握方向、价值。

7、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包括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和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即一项公共政策要通过,必须经过社会认可和法律程序。(合法化包括社会认可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缺一不可。)

8、成熟、稳定的政策不可能自动上升为法律,必须要经过立法机关的立法程序。

9、政策保守不等于政策僵化。 政策稳定是一柄双刃剑,过分注重稳定的政策可能使其趋于保守,甚至导致僵化。政策保守是指政策维持原状,没有改进;政策僵化是指一项长期存在、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在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下,继续得以执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阻力和障碍。

10、政策稳定是一个多重含义,含有三个稳定,即主体稳定、客体稳定和政策本身的稳定,只有其一不能叫政策稳定。

三、简答(问答)

1、依横向形式特征划分的政策类型

立法决策——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决策:

(1)宪法 (2)基本法律 (3)其他法律 (4)人大决定 行政决策——中国的行政决策:

(1)行政法规 (2)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3)部门规章

2、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管制功能.。

通过政策的条文规定管制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政府目标。 (2)引导功能。

引导人们的行为向政府所愿意的方向发展。 (3)调控功能。

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 (4)分配功能。

对价值或利益的分配功能。

3、公共问题的形成因素 (280面) (1)自然灾害 (2)经济灾害 (3)技术突破 (4)环境变化 (5)社会的演进

5、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 (1) 公民个人的作用 (2) 利益团体的作用 (3) 政治领袖的作用 (4) 政府体制的作用

(5) 大众传媒的作用 a 扩散 b 引导方向,即导向作用 c 施压 d 通道

(6) 问题自身的作用 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

双重关卡:一是社群的价值规范;二是制度或程序上的限制。 根据双卡原理提出的:(1)政策原则的偏向 (2)价值体系的排斥

(3)政府体系的封闭 (4)承受能力的超重 (5)表达方式的适当 (包括常态的表达方式和非常态的表达方式)

5、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也称元目标,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一般包括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四种。 (1)公平

公平是指每人或每个群体得到同样的利益。包括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和最终状态公平。 (2)效率

既需要考虑投入、成本、努力等因素,还要考虑产出、效益、成果等因素,更要把两方面的因素加以比较。 (3)自由

人们能做他们想做的事情,除非会伤害其他人和群体的利益。 (4)安全

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信息安全、心里安全等。

6、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四个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

主要衡量政策的具体产出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 (2)经济与财政可能性

主要关心政策实施的成本大小、产出的收益多少。 (3)政治可行性

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力或利益集团的影响来衡量政策的成效。 (4)行政可操作性

主要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的可能性,如人员配备是否到位等。

7、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 (1)目标的导向性

以公共政策目标为行动方向,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内容的务实性

计划、步骤、措施、手段等必须务实,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3)行为的能动性

公共政策的执行者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情况能动的执行公共政策。 (4)手段的权威性

公共政策的执行具有强制性。

8、模型的理论观点概括 1)过程模型

这是由美国学者史密斯在其《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个分析政策执行因素及其生态关系的模型,又称“史密斯模型”。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四个变量: (1)理想化的政策,即合法、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 (2)执行机关,通常指政府中具体负责政策执行的机构。 (3)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

(4)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等。 2)互适模型

有些学者称其为“互动理论模型”,由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构建,其代表作是1976年的《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麦克拉夫林的互相调适模型至少包含如下四项逻辑认定: (1)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着之间的需求和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共同利益,彼此必须经过说明、协商、妥协等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 (2)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双方彼此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上令下行”这种单向流程。

(3)政策执行者的目标和手段可随着环境因素、受影响者的需求和观点的改变而改变。 (4)受影响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将反馈到政策上,从而影响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成功的政策决定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而有效的政策执行则有赖于成功的互相调适过程。

9、公民参与机制在政策执行的主要表现: (1)公民参与执行计划

通过公民参与执行计划的制定,有利于提高公民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关切度。 (2)公民参与执行监督

目前,我国公民参与执行监督的主要保障机制是行政契约制。 (3)公民参与执行评估

有利于公共政策评估的公开化和有效性,有利于政策执行信息反馈的公开和及时。

10、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

(1)政策成本评估

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核心点是降低成本。 (2)政策需求评估

是政策运作所需的社会条件及满足社会问题的程度等问题。是构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3)政策效益评估

就是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 (4)政策过程评估

就是对政策运行各个环节进行评估。 (5)政策影响评估

政策影响会产生两种结果方式:净结果和总结果。

(6)政策价值评估

通过某种方式对政策在价值上所具有的意义进行评估。

11、事实标准的内容

事实标准主要包括政策效率、政策效益、政策影响和政策回应性这几个方面: (1)政策效率

指政策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政策效率高低可以细化为三对关系:第一,投入与成本关系;第二,行政开支与业务开支的关系;第三,人均开支和单位成本的关系。 (2)政策效益

应用时应考虑到主观因素对效益标准的影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保证评估的客观性。 (3)政策影响

指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 (4)政策回应性

就是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

12、价值标准的内容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作为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它为标准对社会进行评估,最能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2)社会公正

对政策的社会公正程度的理解,不是绝对的,应拓宽思路,从政策复合型和系统性出发,重视各种政策的综合作用与利益平衡。 (3)社会可持续发展

政策在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政治利益的关系,协调好环境与资源、发展的关系,使政策活动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准则。

13、政策调整的内容

公共政策调整是对政策政策系统本身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政策目标调整

有的政策目标过高,有的过低,有的过偏,都需要调整。 (2)政策方案调整

方案存在运行成本过高、运行条件过于苛刻、负面影响过大等情况,都需要调整。 (3)政策措施调整

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不就和修正,使执行措施更加有效和完善。

(4)政策关系调整

要理顺那些在实际中存在摩擦和冲突的各个部门、各项政策、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5)政策主、客体调整

就政策主体而言,存在能力不足、机构不全、职责不清等原因,从而造成政策效果不佳或导致政策失误,所以需要调整;政策客体的调整是指政策问题和目标群

体的调整。

14、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 (1)政策的增删

在保持现行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和时间等进行增补和删减。 (2)政策的修正

在保持现行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适用范围和时间所作的修改和订正。 (3)政策的更新

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在遵循政策目标的前提下突破原有的政策框架,或者撤旧换新,或者从无到有,对现行政策的局部内容进行调整。

15、结合我国的实际,要顺利完成政策终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 (2)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 (3)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 (4)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 (5)通过试探试点,避免矛盾激化。 (6)终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

四、论述

1)公共政策民主化(内涵?途径?) 内涵:

公共政策是由决策、执行、评估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公共政策的民主主要表现在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公共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本身不民主,民主的价值是通过公民在决策的积极参与中体现的。就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内涵而言,应该包括决策体制、决策目标、决策方式和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就是说,要使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参与行政决策的民主权利,决策体制符合民愿,决策目标体现民情,决策方式考虑民力,决策过程尊重民意,决策结果顺应民心,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途径:

1、加强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作用。

2、把民主机制引入公共政策系统,营造良好的决策氛围。

3、重视发挥参谋咨询人员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加强专家学者在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既是在高层次上民主化的体现,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1)保证参谋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2)在咨询机构内形成民主气氛,鼓励不同观点的自由讨论。 3)参谋咨询人员要准确定位。

4、提高透明度,实现决策目标的民主化。 1)建立重大问题的通报制度。 2)强化对决策的监督。

3)增强参与决策的意识水平。

2)公共政策公民参与机制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或选民不仅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也是政策发生作用的基本对象。作为政策主体之一,公民有权向政策的直接制定者表达其意见和愿望,他也有权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其利益要求,并影响公共政策;作为政策发生作用的基本对象或客体,公民有责任也有义务遵从政策规定的内容。

公民虽然常常作为政策对象而存在,但公民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仍然可以参与公共决策,这不仅因为国家宪法和各种基本法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合法的制度化渠道,而且因为作为个体的公民在影响政策的能力上通常是有差别的。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一般而言,公民参与并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七种: (1)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采取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权利。

(2)通过直接投票或代议的形式,选择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或推举代表参与政策执行过程,使政策发生实质性变化,间接形式个人权利。 (3)使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或者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的要求,迫使政府将问题提上决策议程。 (4)通过参加政治党派或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影响政策过程。

(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多方游说等手段,提出政策诉求,影响政策制定。 (6)采取消极抵抗或不合作的态度,使政策过程扭曲,以影响政策结果。 (7)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或以个人的社会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五、案例分析 (结合360、366、367面)

1)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起源

(1)问题的复杂度——越复杂执行越难

(2)问题的类型——体制性、结构性(个人行为过失)

(3)问题的空间范围——全局性,难;局部性、地区性,容易。 2、政策本身

(1)政策的合理性 (2)政策的具体性 (3)政策的稳定性 3、政策资源 4、执行主体

(1)政策执行组织

①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②组织权责的明确性 (2)政策执行人员

①利益因素 ②心理因素

③知识因素 ④能力因素

5、执行对象(目标群体) (1)利益因素 (2)文化心理因素 (3)文化教育程度 6、政策环境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①政治环境 ②经济环境 ③文化环境

2)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1、主观原因

①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 ②执行者的素质缺陷。

这种缺陷表现为:有限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的执行能力以及缺乏战略逐渐和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 ③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

主要表现为:a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 b执行机构中沟通和协调困难 c 组织制度缺陷 d 某些关系处理不当 ④政策执行的宣传缺陷

主要表现为:a 宣传不足,或者政策宣传不全面 b 执行机关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却没有实际行动,使群众的政策期望落空 c 执行机关过分渲染和夸大政策执行可能带来的好处,而实际情况使政策对象的热情一落千丈,对政策执行全盘否定或抵触。

⑤准备工作不够完善,如计划步骤、投入不足等。

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

1、加强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 (加强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有利于明确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加强政策变通和利益协调,消除政策执行主体和目标人群之间的利益隔阂,争取获得目标人群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对受损利益群体的适当利益补偿来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 2、加强政策的认知程度

(即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有利于保证政策的正确执行。) 3、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

(要求执行者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行政道德意识,强化自律,规范执行行为;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规定的能力,提高制定执行计划的能力,提高政策执行的实践能力。) 4、加强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

(要求科学诊断问题,强化执行管理,及时跟踪评估;要制定正确、可行的监督标准,依照标准检查政策执行行为,纠正执行偏差,加强监督反馈系统功能和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实现对执行过程的有效监督,保证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效进行。) 5、加强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一是从实际出发,全面规划,科学分析,消除不合理的旧有制度;二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与时俱进的政策文化,加强制度的修订、补充和完善,用制度来保证和激励政策执行的权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和矫正政策执行偏差,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01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