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各地诗歌鉴赏模拟题集训
更新时间:2024-04-25 08: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2020年诗歌鉴赏推荐度:
- 相关推荐
16年高校诗歌鉴赏模拟题(一)
满分:11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共16小题)
1.朝中措
(南宋)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1)简要赏析“翻被梨花冷看”的妙处。
(2)简要分析“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蕴含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 815)夏,宰相武元
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鸸:一种鸟。
②
①
1.诗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早春画面?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下题。
朝耕 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1.诗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主要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物到滁州任刺史。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直
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此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第二年春天,韦应物派人北上打探消息,探者还没有回滁州。李儋,字元锡,韦应物的诗交好友,曾托人问候。
1.有人说此诗前两句情景交融,对其颇为推崇赞美。但有人认为这种评论并不切实。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题。
柳絮二阕 【宋】韩琦 其一
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 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其二
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1.这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第二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1、和:指用诗应答。2、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3、淑气:和暖的天气。4、古调:指陆
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1.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中间两联的妙处。
2.这首诗的首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它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什么作用?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境内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
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③
①
②
1.诗中小孤山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2.诗题和“危似孤臣末世难”中的“孤”字有哪些妙处?请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鹊桥仙·春日登楼 (清)邵长蘅
杨花如雪,桃花如雨,帘幕尽教高卷。芳洲一带草痕齐,早青到姑苏台畔。 催归杜宇,重来燕子,惹起乡心历乱。凭阑干,万叠暮山稠,刚抵得春愁一半。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词的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是怎样抒写情怀的?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
周朴
灼灼春园晚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 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冷酒杯中宜泛滟,暖风林下自氛氲。 仙桃不肯全开拆,应借余芳待使君。
(1)请对颔联“多情舞蝶穿化去,解语流莺隔水闻”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题。
孤雁儿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
鹧鸪天﹒暮春
黄 升
沈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1.你认为《鹧鸪天﹒暮春》上片的“自拣残花插净瓶”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2.两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但心境不同,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孟浩然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①
①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注]①“精思观”,湖北襄阳附近名胜。“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先生。两人结伴
出游,中途走散。
1.诗的颈联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结合前两联,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简要分析孟浩然诗风的特点。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以下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②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释】:①此词写于1082年,作者应礼部试,落第而归。②捻:持取,捻弄。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从所见所闻写起,以落红为词眼,辅以先晴朗后细雨的天气,奠定全词悲凉的基调。
B.“杏园憔悴”用拟人手法所表现出的暮春景象和“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景致形成了对比。 C.作者上阕写景,下阕写人,全词没有大声呼号“无奈”之情,具有一种纤柔婉丽的风格。 D.上阕侧重于静态描写,下阕侧重于动态描写,整个作品细节生动,寄情幽微,情难自禁。
2.作者在下阕通过 、 和 三个动作,描写了主人公内心的变化。其中“凭栏手捻花枝”的内涵和前面冯延巳《谒金门》中的 一句极为相似。 3.结尾句“此恨谁知”意味深长,请根据文意,简析“恨”字的意味。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这首词上片“枫叶丹”描写精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它的妙处。
2.这首词人物形象和故事构成新颖奇特,可以理解为,相互思念,也可以理解为,代为之思,请选择其一,结合全词作具体分析。
①
三、四句,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柳絮。②柳絮穿过花枝,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引来无数蜂儿排队追逐。③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极为形象。这两句语言活泼有致,富有意趣。
6.考点:诗
试题解析:1.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诗人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象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所以这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荣的春天了。
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黄鸟”即黄莺,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然后,写水草。“晴光”即谓春光。“绿苹”是浮萍。写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个月。
总之,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惊新由于怀旧,思乡情切,更觉异乡新奇。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以乐景衬哀情,诗人却因长期客居他乡,特别敏感自然物候的转化更新,诗人用反衬的手法,把这种孤单寂寞和惆怅伤感之情表达的更加深刻。
2.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因物感兴,触景生情。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久居他乡,东风送来春的消息,使诗人倍加思念家乡引出下文,点明思归和伤春的主旨。引出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答案:1.①以乐景衬哀情②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苹颜色转深。诗人却因长期客居他乡,特别敏感自然物候的转化更新,诗人用反衬的手法,把这种孤单寂寞和惆怅伤感之情表达的更加深刻。2.①因物感兴,触景生情。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②思乡之情。久居他乡,东风送来春的消息,使诗人倍加思念家乡③引出下文,点明思归和伤春的主旨。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7.考点:诗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鉴赏。小孤山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借小孤山表达诗人的情感。结合注释2理解诗意。“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句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最后两句表达作者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答题时注意炼字题的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简译;③点出该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④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⑤是否刻画人物形象。
“危似孤臣末世难”的“孤”字,结构上点题。写作手法上一语双关表面上指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暗指作者是末世的孤臣,既体现了南宋末年将帅的匮乏,又表达了作者尽管身为孤臣,也要像小孤山那样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信念。
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言志;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8.考点:词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抓主要意象,杨花、桃花、高楼、芳草,描绘美丽景色,再概括这样的图景:江南春景图。谈其作用,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反衬。 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抓主要意象,杜鹃、燕子、高楼、群山,表达离愁。
答案:1.上片通过如雪的杨花、如雨的桃花、如茵的碧草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江南春景图。下片点题,写出了诗人春日登楼所见,同时以乐景写哀情,与下片的抒情形成反衬。2.先是间接抒情,眼见杜鹃啼叫、燕子飞回,不禁油然而生思归之意,接着化虚为实,将自己的春愁比喻成眼前连绵不断的群山,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春愁之多之重,令人回味无穷。
9.考点:诗
试题解析:(1)赏析诗句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内容上可以从表达的情感、诗人的主旨、塑造的形象、烘托的氛围、营造的意境等方面来答题。结构上可以从①是否照应标题。②是否承上启下。③是否存在转折。④是否存在蓄势、伏笔,是否前呼后应。5是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6是否为下文抒情(揭示主旨)做铺垫。7.是否以景结情。8.是否是文章的线索。解答此题,先回答运用的手法拟人,再回答如何运用拟人的:作者把蝴蝶人格化,写出了蝴蝶绕花飞舞,流莺叫声宛转。最后再回答作用:表达了诗人对北园景物的喜爱 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①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同情人民的疾苦 ;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②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
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③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④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 (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
⑤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⑥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⑥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⑧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2)本首诗的情感属于此笔记中的第三种,思念亲友的情感。解答此题先简单的翻译一下:)诗人春日游园,面对艳丽的春色,见蝶舞,听莺鸣,暖风氤氲,表达出喜爱之情;桃花不肯全开,像是在等待着韩侍郎。然后再总结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喜爱和对友人韩侍郎的思念。
答案:(1)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蝴蝶多情、流莺解语,作者把蝴蝶人格化,写出了蝴蝶绕花飞舞,流莺叫声宛转,表达了诗人对北园景物的喜爱。 (2)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喜爱和对友人韩侍郎的思念。诗人春日游园,面对艳丽的春色,见蝶舞,听莺鸣,暖风氤氲,表达出喜爱之情;桃花不肯全开,像是在等待着韩侍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10.考点:词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炼字型诗歌训练。炼字型练习有一定的答题模式,第一步先解释该字的含义,第二步结合诗句理解大意,第三步明确该字在该句中起到的作用。本诗中“自拣残花插净瓶”很明显应该是“残”字用得好。“残”是“残败”之意。词人挑拣了残败的花枝来插净瓶,花儿残败,映照得人的面容也凋残了,一个“残”字暗含了词人青春易逝的感慨。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分析诗人情感要逐句分析。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结合诗词之后的注解,李清照的词是在赵明诚去世之后写的,所以从“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可以看出词人思念亡夫内心的孤苦。《鹧鸪天﹒暮春》中通过“玉人只怨春归去”表达的是女主人公在暮春时节惜春的失落和青春流逝的落寞。
答案:1.“残”用得好。表面上写花“残败”,并借花“残败”写“春残”,实则写出女主人公的青春将“残”,女主人公把花插到花瓶里,特意拣取的是快要凋谢的花朵,掩藏的是红颜衰老、芳颜易逝的内心感叹,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女主人公青春伤感情绪。2. 《孤雁儿》中含蓄地写出了对亡夫的思念之情:“梅心惊破”, 《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个人悲欢已见笔底;词末三句写出寻寻觅觅之形及怅然若
失之感,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借梅花寄托对亡夫的悼念之情。《鹧鸪天﹒暮春》主要是表达女主人公青春被禁锢的失落与寂寞。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春昼梦醒的无聊之状,表现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惜花心事。下片进一层写景抒情,表现了女主人公留春无计、怨春不语的失落心境。
11.考点:诗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要抓住诗句的主要意思和意象分析,有樵夫、草虫,环境是寒冷的夜里,樵夫和草虫都消失是夜色里。从中透露出诗人情感上的失落之情。 2.本题考查诗歌的风格。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前两联描写了诗人不到中午时去干活,到晚上才回来;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一幅简洁清淡的图画
答案:1.颈联写樵夫隐没于夜色,草虫因夜寒而吞声,暗示朋友还未到家,透露出诗人若有所失的心情。2.这两联都用白描的手法,首联交代诗人出谷和回家的时间,次联写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显现其诗风“清淡”的特点。
12.考点:诗
试题解析:1.以落红为词眼错,词眼是憔悴。 2.此句就是找出诗人动作描写,
3.答题时注意炼字题的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简译;③点出该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④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⑤是否刻画人物形象。先简单的翻译,即点出恨的原因即:主人公面对美好春天的短暂易逝,无可挽留而生出无奈之感,就如作者青春已逝,而功业难成,人生的失意无法排遣,内心的痛苦无处倾诉。再答出恨所表现的情感:既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又透露了内心的孤独。
答案:1.A2.上、捻、放、手挼红杏蕊3.诗面意思2分,结合注释理解深层意思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示例1:主人公面对美好春天的短暂易逝,无可挽留而生出无奈之感,就如作者青春已逝,而功业难成,人生的失意无法排遣,内心的痛苦无处倾诉。示例2:作者表面写主人公爱春、惜春进而无法挽留春天的痛苦,实际上写的是自己面对人生的逆境无法改变的悲伤。结尾句的“恨”字,既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又透露了内心的孤独。
13.考点:诗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意象的作用。从内容和表达技巧上分析:“枫叶丹”描写既是实景,又是虚景。既点明点明季节,和下片的菊花残构成环境,又是比喻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相思的气氛,同时这种意象表达了相思情感;整幅画面意境开阔,层次分明,凸显了人景情交融。从结构上分析,引出下片的菊花、寒燕,使上下阕结构紧凑。 2.本题考查通过不同角度来分析作品,既可以是男女双方相互思念,又可以是代代为之思,这里要明确作品中主人公是谁。可以是远在他乡的男人,也可以是在闺中的女子,也可
以是他们两个人。明确角度之后展开想象: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答案:1.(1)点明季节特征,上片的枫叶丹和下片的菊花残相映,共同完成季节环境的交代。 (2)渲染气氛烘托氛围,枫叶丹与开篇的重山和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映照。渲染烘托了重山 辽远,迷离烟水的哀伤寒彻的氛围。 (3)烘托人物心情,形象化表达了相思与秋怨的情感,景中蕴情,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4)结构上引出下片的菊花、寒燕,风月描写,将塞外和闺中相距遥远的两种生活环境结 合到一起,使作品结构精巧。(若答出承上启下,言之有理也可以。) (5)与诸多意象相呼应,使整首词画面丰富,意境开阔,层次分明,凸显了人景情交融的 画面感,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意趣和审美情调,极强的吸引读者。 2.(1)相互思念,①上片写塞外征人思念远方闺中人,下片写闺中人思念塞外远征人,寒 秋时节,相隔遥远,相思凄婉哀怨。②上片写重峦叠嶂,天高地阔,烟水迷茫,衬托远征人的孤独寂寥和内心的强烈思念之情。③下片写菊花开了又谢,雁归人不归,衬托闺中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之久、之切、之无奈。 (2)代为之思,①这首词可以理解成是对一个人的秋韵之情的表达,②从塞外征人角度看, 写实写塞外山高天远水秋风的远征之景,以想象拓展意境,代替远方闺中人的思想,对写出闺中人思念幽怨的情形,意境深远,彻人心扉。③从闺中人角度看,实写思念从菊花开看到菊花残,目睹塞外归雁,而空寂思念的伤感,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代替远征人的思想,对写出远征人的思念之强烈,意境深远,彻人心扉。
14.考点:诗
试题解析:1.解答该题,应该结合诗句中的“春”“葳蕤”“秋”“皎洁”等词语考虑,“春”“秋”是指的时令,“葳蕤”指生机盎然,“皎洁”是“洁净”,指的是桂花的品格。
2.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 ②侧面描写:A,社会环境;B,自然环境和他人。本题要求解答“林栖者”的形象,则可以从“林栖者”所处的自然环境描写考虑,他与兰桂为伍,并且“闻风坐相悦”,不求“美人折”,通过这些可见他是一个隐士形象,爱慕美好的事物,有着美好品格和理想追求。 3.诗歌的艺术手法可以从①描写手法:包括虚实相生(作用是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画面内容)、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觉描写等。②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反衬有以声衬静和以动衬静)、渲染、象征、托物言志、抑扬、以小见大。③结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④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用典、互文等方面考虑。本诗先从兰桂写起,然后再写有着兰桂品质的林栖者,因此这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解答第二问可以先从字面意思理解,然后再结合诗歌的主旨以及诗人的思想态度考虑,由浅入深解答即可。
答案:1.兰草迎春,生机勃勃;桂花在秋,洁净清雅。2.指的是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他们爱慕美好事物,追求美好品格和理想。3.比兴。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和欣赏。诗人以此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分,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
15.考点:诗
试题解析:1. 首先审读题干,题干要求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明确答题区间“前两句”,在回答时要答出这两句具体写了什么景物;注意答题步骤,一般描绘画面的步骤是:景—境—情。在答出这两句具体写了“花草树木知道春天不久即将离去,于是抓住最后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丽”之后,要概况出这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意境“五彩缤纷、生机盎然”。指出时间、地点。
2.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首先正确审题,强调审题意识。“全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关键词“修辞手法”,答题时需要注意的是答题步骤,强调规范性,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手法+作用、情感 。注意诗歌鉴赏用语的准确性。“草木知春不久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接着要指出“拟人”的 在诗中的具体体现。“百般红紫”的“草木”和“无才思”的“杨花榆荚”,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接着要具体写出对比的内容,最后一步答上情感。当然也可以写“比喻”,按步骤作答。
答案:1.拟人。“草树”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赋予它人的性格特征,使单纯的写景变得情趣盎然。2.比喻。把杨花榆荚比作飞雪,生动形象。③对比。把“百般红紫”的“草木”和“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做对比。
16.考点:诗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这类题的解题步骤是:解读诗句内涵—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或是蕴涵着怎样的理趣。本句“旅馆寒灯独不眠”,除夕之夜,本是阖家团圆,一片欢快的场面。但诗人身处驿馆,只有一盏孤灯相伴,灯光都透出一股寒气。“寒”和“孤”,营造出一种凄冷孤单的氛围。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本诗一句一情,抓住意象,进行分析。“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是诗人除夕之夜却客居旅店的孤单落寞;“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写的是诗人想到故乡亲人也在思念自己,对写的手法,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年华流逝,两鬓斑白,时光易逝也是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
答案:1.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的无比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17.考点:诗歌鉴赏
试题解析:(1). 首先正确审读题干,“自己的话分析“独”字可能有哪些含义”。理解关键词“独”的含义,一定要结合全诗的思想情感,结合标题的“旧卒”,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句,如“汉军零落尽”,“头白返故乡”,确定感情基调,结合诗句本身,把这“独”字还原到诗句中,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心态,组织答案。
(2). 首先正确审题,强调审题意识。题干中明确了“独吹边曲向残阳”与前三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不同,分析掌握“表达方式”的种类,首先指出不同之处在哪里。前三句是叙述事件,年少出征,历经战争,头白回到故乡。第四句老兵在黄昏时分吹笛,属于描写手法。“残阳”二字所暗示的日薄西山的景象,结合全诗,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独吹边曲”表现了人物的伤感之情,结合诗歌主题,组织答案。
答案:(1).①“汉军零落尽”,失去战友的孤独;②“头白返故乡”,家人不在、乡人不识的孤独。(可以不举诗句) (2)答案:最后一句是描写,前面三句是叙述。描绘一幅孤独的画面,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
正在阅读:
16年各地诗歌鉴赏模拟题集训04-25
英国留学生的福利政策03-11
《基础钢琴》理论知识部分试卷(A)08-25
最有意义的一天作文02-06
关于转发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芜湖市商标品牌奖励和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1-07
建筑制图工具与步骤06-03
上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09-12
生命是什么作文600字07-06
小学学期末个人总结.doc06-02
描写童年的好词好句好段02-2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模拟题
- 集训
- 鉴赏
- 诗歌
- 各地
- 无锡市育才中学2012年九年级(下)期中数学试题
- 兰溪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文本) - 图文
- 蚁群算法综述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
- 2.ArcPy
-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 口才课教案
- 医师节树形象,做合格医生演讲稿
- 雅思作文Part2--Study abroad
- TRS政府内网综合门户解决方案
- 数控机床及应用技术1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各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
- 西气东输二线轮吐支干线增输工程施工技术总说明
- 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复习题
- 《资产评估》课程期末综合练习题
- 库存管理研究的新发展的文献综述
- 职业综合英语(1) 作业2
- 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特点及其对策论文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申请材料的补充说明(更
- 船舶GPS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