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部分题目整理—教师伦理学

更新时间:2024-05-10 13:0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伦理学1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道德和道德规范是C

A、神的意志的体现; B、人的先验“善良意志”的产物; C、特定社会群体在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实要求所达成的“道德共识”; D、不特定社会群体在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基于利益的获取和分配所达成的“社会契约”

2、道德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特殊形式C A、是神的意志的体现;B、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C、人们对现实道德现象的普遍规律的反应; D、社会对具体道德事件的特殊要求

6、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D A、教育理论; B、教育方法; C、教育技术; D、教师品行 8、以下对实用主义思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产生于美国; B、核心思想是追求成功和实效; C、反映了美国商业文化资本主义社会看重市场交换价值和实效的基本心态; D、是当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性纲领 9、以下对于人文知识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C

A、历史了解我们所自来、我们的集体记忆; B、哲学是反思性、批判性思维方法,是研究我们思考所根据的理念; C、艺术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 D、文学是以审美手段以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

11、教师伦理学不是道德说教和伦理教条,而是一门科学,这主要是因为C A、它描述了教师职业道德; B、它制定了教师的行为准则; C、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进行理性分析和论证; D、它经过了历史的继承与发展 18、()是一个社会占主流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D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核心价值观。

7、在实践过程中,在价值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客体价值的一种稳定看法或思维定势是C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道德观 4、 以下关于价值观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B、价值观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 C、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 D、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12、以下关于价值观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B、价值观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 C、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 D、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准则,会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13、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意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 B、它是教师道德的主观方面,体现着教师对客观存在的师德关系和师德活动的认知和理解; C、它集中表现在教师的价值观念与师德规范体系之中; D、以上都对

18、教师个体道德发展达到相当成熟和完善的标志是确定并实现什么目标A

A、道德价值目标; B、道德评价目标; C、道德教育目标; D、道德动机目标

21、教书与育人的伦理学意义是D A、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径; B、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 C、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成为人民满意教师的重要内容; D、以上都是 7、 教书与育人的伦理学意义是 ABC

A、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展示自身人格的根本途径; B、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 C、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成为人民满意教师的重要内容; D、是促进教师高尚道德形成的关键 22、被称为“新科技时代的伦理”或一种超越了传统伦理学的“新伦理”的是B A、制度伦理学; B、责任伦理学; C、美德伦理学; D、个体伦理学 23、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是应该杜绝以什么作为参照标准C

A、科学事实和客观标准; B、学术创新的程度; C、各项人际关系; D、学术研究的难易程度 24、关于物质利益和“钱”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A

A、物质利益的实物内容是钱; B、物质利益的社会基础是生产关系,不能简单用钱来代替物质利益; C、钱和物质利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D、货币或钱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人们的物质利益 25、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对社会、科学和劳动者个体而言具有的价值有D A、发展性价值; B、基础性价值; C、动力性价值; D、以上都是 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对社会、科学和劳动者个体而言具有的价值有( )。 BCD

A.应用性价值; B.基础性价值; C.动力性价值; D.发展性价值

28、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 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 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

31、对高校教师自制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D A、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心理具有很强的自制力; B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在道德意志上具有很强的自制力; C、具有强自制力的高校教师能高质量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D、高校教师需要杜绝一切外界因素的影响 32、下列不属于教师道德行为特征的是D

A、教师对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和意义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B、教师对行为后果的道德价值和道德意义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C、教师道德行为是教师个人自愿选择的结果; D、教师道德行为是个人意志的体现而不与他人意志相联系 33、对教师道德动机的斗争过程认识错误的是A A、道德动机的斗争实质是在道德主体外部的利益倾向斗争; B、道德动机的斗争核心是维护何种利益的问题; C、动机的斗争主要围绕个人利益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冲突; D教师对自身道德行为动机的选择应是增进社会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 35、高校教师道德行为标准的论述错误的是A A、每一类高等教育,其内部对教师行为的道德要求存在着一致性; B、主张研究型大学把教师科研行为列入道德评价的主要内容; C、主张教学型大学,把教师教学行为作为道德评价的主要内容; D、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是影响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重要因素 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理想人格追求内容的是D

A、超越功利; B、超越角色和个性; C、超越自尊和自卑; D、超越他人 40、下列有关人生价值的实现说法错误的是C

A、由于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是多方面的; B、人所创造的价值不仅具有社会意义,同时也具有自我意义; C、人的价值创造和社会对其的承认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容易直接地、及时地得到社会的公正评价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以下情形中,属于需要个人进行道德选择和判断的的道德困境的是 ABCD

A、忠孝不能两全; B、义利之辩; C、奉献与索取的冲突; D、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冲突 2、 以下属于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的有 ABCD

A、教师担负着提升社会人心道德的任务; B、教师应当教人树立理想志向;

C、教师自身必须勤奋好学掌握渊博的知识; D、教师应当关心国家社会的进步事业。 3、 教师的人文素养,以人文精神为标志,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ABCD A、教育理念; B、人文知识; C、情感责任; D、艺术涵养

4、 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通过自觉的师德修养培养哪些品质 ABCD

A、对本职业深厚的道德情感; B、对学生、社会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师德良心;

C、尽心尽力、乐于奉献的职业信念和道德意志; D、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等职业道德品质 6、 处于自律机制中的教师,在与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上,具有的特点是 ABCD

A、师德规范体系对于教师来说是他内在心灵和行为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 B、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出于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 C、教师在认知心理上更注意教师道德的实质内核和良心指向的真正实现; D、教师成为自主自为进行自我抉择和自我调控的积极主体

10、 下列属于教师个人的“物质需要”的有 ABCD

A、工资薪酬; B、社会福利; C、对自尊和荣誉的需要; D、教师基本权利和社会地位认可 11、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其本职工作是 AB

A、教学; B、科研; C、社会服务; D、管理 12、 正义与公正的区别体现在 ABCD

A、公正往往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和原则、规则去行为,而正义用来陈述人类追求的善和幸福,; B、公正与正义是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更不是交叉关系; C、正义一般表示价值及其原则本身,而公正则表示根据价值及其原则来做人做事; D、两者的语言习惯的用语也存在差别 13、 教师道德信念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有 ABC

A、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 B、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C、在道德实践中的情感体验; D、形成道德信念使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15、 下列属于教师非道德行为的是 ABC

A、不是自主自愿的行为; B、不是涉及他人利益的行为; C、不涉及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 D、出于道德意志的行为

16、 正确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的意义有 ABCD

A、有助于提高教师道德水平; B、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C、能促进师德和校风建设; D、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17、 在教师道德行为评价中,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间的关系是 ABCD

A、教师内心信念的形成和巩固,要受到校内舆论和教育传统习惯的熏陶和影响; B、当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符合教师需要时,会增强教师内心信念; C、当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不符合教师需要时,会引起教师内心冲突和矛盾,甚至可能动摇教师的内心信念; D、教师内心信念又构成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形成的基础,教师内心信念的形成,又会促使校内外舆论的形成,并使教育传统习惯活动良性发展 18、 有关师德教育和师德修养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BCD

A、师德修养是师德教育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二者都是践行教师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两种紧密联系的道德活动形式; C、师德修养是师德教育的必要补充; D、二者都是致力于教师道德养成 19、 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 ABCD

A、学习; B、内省; C、慎独; D、笃行; E、引导 20、 对关怀学生的情感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D

A、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场所,还是培养健康情感的园地; B、学生的求知活动需要情感的伴随和支持; C、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D、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学校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并加以利用的巨大资源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中国古代的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实际上是由于价值取向不同导致的道德困境,需要个人的道德选择和判断 对

2、 近代以来,文化教育的性质发生深刻变化,但其根本目的还是培养封建主义卫道士,维护封建统治。 错 4、 职业道德具有灵活性,其内容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历史承续性和稳定性不强。 错 5、 对教师的道德调节主要是自律性的自我调节。 错

7、 热爱和教育实际上是同一个人育人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对

8、 “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这属于技术乐观主义的观点 错 22、“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以上观点属于D

A、技术决定论者; 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 D、技术悲观主义 9、 规范和秩序是内在于“我”的道德“自律”,是群体对于个体的内部道德控制。 错 10、 高校社会服务的实质是社会发展对高校的期望和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反映。 对 12、 道德良心区别于道德义务的明显特征,在于这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 对 13、 相对于从事简单劳动者和初等教育教师,勤奋的美德在高校教师身上更加明显 对 14、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只是教师个人自由意志驱动的结果 错

15、 教师只有自觉地使自己行为的选择同客观必然性相一致,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对 16、 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包括了社会标准和职业道德标准两个方面内容 对 17、 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影响不大 错

18、 从完整意义上讲,师德养成是由教师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基本要素构成的 对 19、 道德教育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风俗和社会舆论等三种方式调节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一种软性手段 对 20、 高校教师要有对生态、环境的关怀意识,增强其承担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方面的教育的能力 对 教师伦理学2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5、哪一事件推动了西欧近代教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并使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实践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反映了当时新兴进步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C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D、第二次科技革命 2、 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西欧近代教育运动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实践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反映了当时新兴进步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错 资产阶级革命 对教师增进艺术涵养的论述,以下不正确的是B

A、教师的审美水平与艺术涵养是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B、科学和艺术是相区别和分离的,教师应心无旁骛,专心钻研学术; C、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总是富含艺术性的; D、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美德追求和意境,起着对学生审美的熏陶和引导作用

10、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错误的是A A、职业道德具有普遍性,是各行各业都应当遵守的; B、职业道德与特定职业活动的特点相适应; C、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对人们的客观要求和人们对职业关系的主观认识的统一; D、职业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要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

13、教育活动的手段是D A、教育方法; B、教育技术; C、教育工具; D、教师完整的个性 5、 高校教育活动的手段主要是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 错

14、在教师道德的一般功能中,唤起教师道德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机制是D A、调节功能; B、教育功能; C、认识功能; D、激励功能

5、 教师道德的一般功能主要包括 ABCD P68-69 A是指导纠正活动,是基本B是舆论榜样C是认识关系价值D动力机制

A、调节功能; B、教育功能; C、认识功能; D、激励功能

15、教师道德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是A A、调节功能; B、教育功能; C、认识功能; D、激励功能 5、 对于教师道德的调节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D

A、是教师道德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B、主要有两种方式:他律性的社会调节和自律性的自我调节; C、道德是调节教育活动关系和秩序的唯一手段; D、道德调节最终依靠道德自觉性来实现 15、教师道德最基本的作用是A

A、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 B;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智能发展;C、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 D、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16、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D

A、道德义务; B、道德权利; C、道德价值目标; D、道德良心

17、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与自律相统一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C A、道德义务; B、道德权利; C、道德价值目标; D、道德良心

23、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的有B

A、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B、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 C、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D、以德修身,率先垂范 8、 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A、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B、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C、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D、以德修身,率先垂范

24、通过否定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特权思想,强化人的平等自由和公正观念来促使人的主体意识增强的是B

A、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B、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C、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原则 D、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原则 24、通过催化人的效益观念、时间观念,讲科学、重管理、求效率来增强挖掘潜能的主动精神的是C

A、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 B、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 C、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原则; D、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原则

24、通过改变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安贫乐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人格特征和生活态度,来激发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人们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的是A A、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 B、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 C、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原则; D、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原则

10、 表现为对市场经济文化的适应与超越的三种高校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主要方式为 ACD P123A是提供文化B是校正目标C是市场经济的超越,理想和未来

A、肯定性服务; B、超越性服务; C、否定性服务; D、前导性服务

25、为市场经济活动所指向的社会价值目标的矫正的是B

A、肯定性服务; B、否定性服务; C、前导性服务; D、超越性服务 25、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文化精神保证的是A

A、肯定性服务; B、否定性服务; C、前导性服务; D、超越性服务 32、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C

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 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 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

14、 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D A、对教师履行师德规范有重要意义; B、对教师履行师德原则有深远影响; C、对教师道德实践有很大的作用; D、有助于教师道德人格塑造 32、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D

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 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 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

40、下列选项中,对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论述错误的是D

A、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 B、从人生价值实现上来讲,个人应注重对社会的创造与贡献; C、人生价值体现在个人同自身的关系中; D、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更需要关注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道德规范的必要性体现为 AB

A、对普遍行为的制约; B、对个体行为的约束; C、对政府行为的规制; D、对犯罪行为的打击 8、 就伦理的本意和最突出的传统伦理的特征而言,它是一种 BC A、制度伦理; B、信念伦理; C、自律伦理; D、他律伦理

9、 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主要是 ABC A、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 B、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与职业要求的矛盾; C、科研协作中的矛盾; D、科研工作与劳动付出的矛盾 23、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主要是D

A、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B、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与职业要求的矛盾C、科研协作中的矛盾 D、以上都是 10、 市场经济对道德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ABCD A、市场经济的竞争促进了人们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 B、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促使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C、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增强了挖掘潜能的主动精神; D、市场经济造成的社会交往普遍化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13、 形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客观基础包括 ABCD A、受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制约; B、受一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 C、有赖于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 D、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的教师的道德规范体系的确立

14、 教师对自身行为的自觉表现在 ABCD A、教师在行为前对自己将要做什么、怎样做有自觉意识; B、教师在行动前对行为后果有自觉意识; C、教师在行为前对所要选择的行为有清晰的道德自我意识; D、教师在行为前对所选行为的道德意识,是出于对一定社会的教师道德准则的“应该”与否的理解 15、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构成要素,从大处至少包括 ACD

A、教师道德行为的动机; B、教师道德行为的意志; C、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 D、教师道德行为的结果 16、 教师道德评价对教师道德意识和活动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ABCD A、教师道德评价的实施使教师在思想上懂得善恶; B促使教师孕育自己实践善的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 C、教师道德评价可以提供推动和促进教师从道德意识向道德活动转变的强大精神力量; D、教师道德评价在教师道德认识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不断转化中起着媒介作用 19、 有关内省这种师德修养方法的的认识正确的是 BCD

A、是师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B、要求教师增强教师道德认识; C、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剖自己,加深自我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 D、内省有助于教师培养良好的个性品德

20、 教师的道德理想内容包括 ABD A、崇高的理想信念; B、教书育人; C、以人为本; D、为人师表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道德产生于社会存在、发展的客观需求和人类自身追求完善的主观需求,它从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反映和改造着社会生活。 对

2、 随着日本近代教育发展和明治维新运动开展,逐步形成“士族教师形象”,开始追求民主主义的现代教师形象,并

成立了日本教职员组织。 错 前两句时代对,后两句二战后

3、 传统上以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的职责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指导者。 对

4、 在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对

7、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和情感交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并内化为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遵循法则。 对

9、 相对于规范无人格的、外在于个体的特性,德性则无法与人自身的存在、生命价值和内在人格相分离。 对

10、 高校的社会服务是随着高校的功能的不断被发现而渐进形成的,虽然有其一定的独特性但是也可以由其他社会机构承担和代替。 错

12、 教师的荣誉观既是社会对教师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公正的客观评价,又是教师自己的主观意向。 对 13、 对教师而言,节操道德品质是职业道德品质之本 错

14、 只有通过教师的道德行为选择,道德准则才能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 对 15、 教师的地点行为与非道德行为是相同的 错

16、 教师道德评价的善恶标准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 对

17、 教师道德评价活动的实现,意味着教师道德从意识到活动的转化过程的实现 对 19、 教师道德养成是教师伦理学的重要内容 对

20、 当一个人占有物质或精神上的东西不是他的贡献所得,就不能真实反映他的社会价值 对 教师伦理学3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2、黑格尔认为,“道德”相对于“伦理”的最大特点是A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物质性; D、精神性 7、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D

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 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 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 8、人文素养的建立基础是C

A、较高的智力; B、完善的道德; C、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的拥有和内化; D、丰富的社会实践 10、关于职业道德的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职业道德鲜明的体现了职业特征,表达了特定的职业义务和责任。 B、这种职业义务和责任主要反映社会的需求,一般不考虑本职业利益;C、其内容随时代变化,没有稳定性; D、不管何种具体职业,都应当遵从普遍的职业道德 14、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D

A、指导教师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教育秩序,保证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B、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智能的发展; C、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和人类文明进步;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1、师生关系的基础是A A、教学工作关系; B、心理情感关系; C、个人交往关系; D、道德责任关系 26、良心最显著的特征是B A、他律性; B、自律性; C、内生性; D、排他性 31、关于高校教师培养勤奋品质的原因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更新速度相对较慢; B、高校教师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力,必须不断拓宽和深化自己的科学理论程度; C、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随着本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D、高校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要求 32、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D

A、行为的目的是行为的具体原因,没有目的就没有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指行为本身的目的; C、教师道德行为的目的也指行为者的目的; D、教师道德行为的两种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的 34、教师道德评价对其道德品质的影响体现在A A、教师道德行为评价可以使教师形成相应的善恶观; B、教师道德评价能使教师自觉纠正自己的生活行为习惯; C、教师道德评价能使教师形成与教师道德品质相背的内心信念; D、教师道德评价能使教师转变其道德意志 38、关于教师的角色自我和个性自我的认识错误的是C

A、角色意识要求教师以某种社会观念和准则来统摄自己的内心世界; B、个性意识根植于个体的生命存在,反映了教师对自己的内在需求、情感世界的真实的把握; C、一个好的教师应在两者间有所侧重; D、要求教师讲角色审美化、个性化、感情化、情感化

40、下列有关教师人格的看法错误的是D

A、是教师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 B、是教师群体共有的思想行为特质; C、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性格等特质; D教师的人格不会影响到教育效果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伦理学的使命是 ABC

A、反思、寻求生命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 B、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C、获得充实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D、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3、 当代人文教育中,要提升人文素养,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BCD

A、更新教育理念; B、积累人文知识; C、提升责任情感; D、增进艺术涵养 4、 研究教师道德意识现象的具体内容包括 ABCD

A、从理论上揭示教师道德的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 B、阐明教师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C、科学的论证和阐明当今时代教师道德的内容与特点; D、把握教师道德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 5、 对于教师道德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师德关系、师德活动是师德意识、师德规范的实践基础和客观来源; B、师德意识是师德关系的反应,是师德规范形成的思想前提; C、师德规范体系是连接师德意识现象和师德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 D、教师道德结构诸方面相互规定、相辅相成

9、 1949年《科学家宪章》所规定的科学家的义务主要有 ABCD

A、要保持诚实、高尚和协作精神; B、要严格检查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弄清有关道义的问题; C、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 D、重视和平发展技术所具有的人性价值 22、不属于1949年《科学家宪章》所规定的科学家的义务的有D A、要保持诚实、高尚和协作精神; B、要严格检查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弄清有关道义的问题; C、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 D、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0、 高校为社会服务离不开政策的导向和扶持,要强化政策法规意识,树立可持续的服务观,具体体现在 ABCD A、深刻理解和实施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B、改善与政府的关系,催生有利的服务政策; C、完善高校内部的激励政策; D、研究制定促进高校可持续地为社会服务的政策 11、 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有 ABCD

A、明确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理念,变成果为现实生产力; B、树立合理谋利精神,理清功利道义关系; C、推行服务承诺制,诚信守约; D、立足本职为主,内外兼顾为辅 13、 在教师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感作用体现为 ABC

A、评价作用; B、调节作用; C、信号作用; D、基础作用 14、 对教师道德行为的动机理解正确的是 ABCD

A、道德行为的动机可以分为形式动机和事实动机; B教师道德动机指向与行为的结果有时会发生分离; C、事实动机是指实际驱动行为发生的动机; D、形式是指没有外化为实际行为的动机 15、 有关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

A、善恶的划分是以动机和效果为依据; B、善行是有利于他人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 C、恶行是不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 D、教师道德行为没有性质之分 16、 马克思主义善恶观认为 ABCD

A、善恶观念不是先验的,也不能从人的自然属性中引申出来; B、善恶观念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包含着人们间各种利益关系的一定形式; C、善恶观念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D、善恶观念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 17、 对新旧教育传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D

A、新的教育传统能继承旧教育传统中的合理因素; B、旧教育传统中有些陈旧落后的东西,需要新教育传统加以摒弃; C、在用教育传统习惯对教师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时,需要充分认识新、旧教育传统习惯之间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D、要对旧的教育传统习惯进行具体剖析,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其所含有的积极因素,促使新的教育传统习惯的形成和发展

18、 师德教育的一般方法包括 ABCDE A、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B、日常教育和系统教育相结合; C、软性手段和综合手段相结合; D、榜样引导和舆论监督相结合; E、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

20、 下列有关教师人格的看法正确的是 ABCD

A、是教师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 B、是教师群体共有的思想行为特质; C、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性格等特质; D教师的人格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和成败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2、 苏联的广大教师认为,教师的劳动中最重要的是阶级意识,道德因素的作用削弱了。 错

4、 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特殊的社会职责和特殊的利益和活动方式,这就决定了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道德样式及各种职业道德相互区别的个性特征。 对

6、 每个社会都要求教师既有高水准的专业知识,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对 10、 权钱交易、金钱万能等不良现象是市场经济因为其特点所带来的必然的普遍现象。 错

11、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不仅包括直接的劳动报酬,还包括间接的集体福利和公共事业的利益 对 12、 教师道德公正的原则既是“平等的应当平等地对待”,也是“不平等的应当不平等地对待”。 对 14、 教师道德行为不具备人类一般行为的共性 错

15、 儿童和野蛮人的可能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也是道德行为 错 P175 不是道德行为,因为未研究是好是坏。 16、 教师道德评价是以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下,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善的评价 错 17、 教师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形式主要特点是评价者和行为者处于不同的两极 对

17、 教师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形式有 ABCD A、社会舆论B、社会风俗C、社会传统习惯; D、教育传统习惯 18、 教师的道德养成在师德转化为教师的内在品质的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

20、 罗杰斯所说的“心理气氛”属于情感的范畴,体现出了对学生的情感的关怀 对 教师伦理学4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6、20世纪70年代,苏联教育伦理学界专门探讨了教育道德的基本原则的著作是A A、《教师伦理学》; B、《教师道德》; C、《教育的艺术》; D、《教育学》 11、在复杂的道德关系和矛盾中做出扬善抑恶的(),是一个教师道德理性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B A、道德判断; B、道德选择; C、道德实践; D、道德学习 12、以下关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教师职业的特点对教师的要求以科研水平和业务技能为主; B、教师的道德品质应以自我提升为主,不能靠灌输; C、师德教育必须提升到理论高度和理性层面; D、实践是教师提高道德认识,履行职业义务,确立职业理想的基本途径

13、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C

A、发展科学; B、传播知识; C、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D、提升社会道德水准

14、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塑造,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这主要体现了教师道德的哪种特征D A、道德意识的高标准; 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C、道德规范的严格性; 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23、“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主要体现了教师道德的哪种特征B

A、道德意识的高标准; 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C、道德规范的严格性; 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21、“客观事实表明,育人只有在教书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教师对所讲授的内容讲的越是清楚深刻,就越有利于达到育人的目的,就越能突出知识育人的能力。”以上观点是对下列哪种观点的反驳C P88 ABC都是认知误区,A是教书育人分开B是教书代替育人 C是育人代替教书

A、分家论; B、自发论; C、代替论; D、以上都不是 20、下列对“自发论”的评价及其原则分析正确的是B

A、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B、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C、这种观点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是正确的; D、这种观点同时考虑了教书和育人的辩证关系,是正确的

下列对“自发论”的评价及其原则分析正确的是( )。 BC

A.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B.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C.这种观点用教书代替育人,认为自己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完成了育人的任务,是错误的; D.这种观点同时考虑了教书和育人的辩证关系,是正确的

19、“把教书和育人从一个极端推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育人代替教书。”的观点

是C A、分家论; B、自发论; C、代替论; D、以上都不是

19、“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混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教书代替育人,认为自己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完成了育人的任务。”的观点是B A、分家论; B、自发论; C、代替论; D、以上都不是 20、“试想在教学中如果不能促成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这必然是以学科为本位教学的最大失职。”以上观点是针对下列哪种观点的有力反驳B A、分家论; B、自发论; C、代替论; D、以上都不是 21、下列对“分家论”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B

A、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 B、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

C、这是一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观; D、这种观点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 下列对“分家论”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CD

A.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 B.这种倾向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

C.这是一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观; D.这种观点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

27、某高校教师非常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各个学生身上的特长,做到因势利导。这说明该教师在公正原则上做到C A、赏罚分明; B、坚持真理; C、因材施教; D、秉公办事

13、 教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的阶段有 ABD P168A避免惩罚基于自身利益B是考虑评价舆论、羞耻荣誉、消极被动C是分析主动评判矛盾

A、萌芽阶段; B形成阶段; C、成熟阶段; D、完善阶段

31、处于道德品质形成的第一阶段的教师,其行为特点是D AB是第二形成,C是第三完善

A、能有意识地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我的价值; B、个人的价值准则完全依附于社会价值体系; C、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评判的能力; D、他们的行为是为了避免惩罚

处在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阶段的教师行为是为了避免惩罚。 错 萌芽阶段,第一阶段 13、 处于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第二阶段的教师 ACE B第一D第三完善

A、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会考虑到群众的评价和周围的舆论; B、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往往基于自身利益; C、他们的行为不仅是为了避免惩罚,还会在羞耻感和荣誉感的驱使下调节自己的行为; D他们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评判的能力;E、他们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都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30、下列能力中,哪一种属于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第二阶段的教师所具有的D ABC第三完善

A、分析社会道德要求要求和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能力; B、能主动评判社会价值标准和各种利益矛盾; C、形成合乎社会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独立的价值观; D、能在羞耻感和荣誉感的驱使下调节自己的行为 28、下列有关教师道德品质形成的看法正确的是B

A、是自然形成的或先天形成的习性; B、是一种坚定的道德意志的凝结; C、是教师职业行为习性; D、是教师一时的道德冲动

31、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C

A、知情意这三个心理成分都应得到相应发展; B、道德品质的各心理成分的培养有着严格的、特定的顺序; C、通过道德实践,一定的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间能形成稳固的联系; D、道德品质是年龄、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经验的综合结果

32、科学的行为观根本标志是A

A、人的行为是受社会条件制约并具有某种社会倾向的社会性活动; B、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自由活动; C、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因素的制约; D、人的行为是一种受高级意识支配并被行为者意识到的自觉活动 34、下列理论不涉及到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标准的是D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列宁提出的教师道德行为评价善恶标准的形成要受政治和社会经济基础制约,要反映政治和经济的需求的理论; D、“综合人才观” 36、有关“经师”、“人师”说法正确的是A A、是教师的两种人格; B、“经师”是教行为的; C、“人师”是教学问的; D、现代教育更需要“人师”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围绕着动机与效果的问题,在回答什么是决定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时,规范伦理学形成的两大对立的理论派别是 AC A、义务论; B、权利论; C、目的论; D、规则论 5、 以下关于教师道德关系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 A、它是一种思想关系; B、它是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

C、它是受一定利益关系制约的; D、它是师德这是一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意识意识形成的基础,并通过教师的道德行为实践表现出来

15、以下关于教师道德关系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它是一种思想关系; B、它是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

C、它是受一定利益关系制约的; D、它是师德意识意识形成的基础,并通过教师的道德行为实践表现出来 6、 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的三种机制是 ABC

A、教师道德他律; B、教师道德自律; C、教师道德自律与他律统一; D、教师道德义务向良心的转化 7、 “四有”新人指的是哪“四有” ABCD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12、 荣誉包含的意义有 BD A、家庭对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评判标准 ; B、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用以评价人们行为的社会价值的尺度; C、他人对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 D、个人对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

13、 具备节操道德品质的教师能够 ABCD A、始终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能坚定不移地维护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 C、能以高尚的道德姿态为教育事业服务; D、始终坚信并完全保持住社会公认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20、 教师作为独立的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要求以下条件 ACD

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基础; B、教育理论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理论前提;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4、 教师伦理学作为一门反映教师道德实践理性的科学,必须从教育领域中的客观道德关系出发,构建一个符合教育职业生活特点、适应教师事业发展的师德规范体系。 对

7、 作为一名教师,可以尽可能地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中所需要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 错

8、 学术创新不仅是知识有效积累、交流和增长的保障机制,而且也为学术规范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错

9、 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团队合作,需要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在充分发挥个人创造力的基础上强调集体协作,相互尊重。 对

12、 教师道德义务表现为教师发自内心的一种道德命令或道德要求,它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强制。 对 13、 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的培养在任何条件下都需按特定的顺序进行 错 14、 在不可抗拒的外力强迫下,做出的任何某些伤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一般不负道德责任 错 15、 教师的道德行为首先是其对个人利益与社会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认识为选择根据 对 16、 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具有阶级性、社会性和职业性 对

17、 师德原则和规范及其作用能实现到何种程度,直接取决于教师道德评价的能力与教师道德评价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对

19、 教师具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错 20、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量 对

教师伦理学5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2、马克思认为,伦理道德是人类以( )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A A、“实践--精神”; B、“物质--意识”; C、“感性--理性”; D、“自然--社会”

3、伦理学的使命是D A、反思、寻求生命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 B、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C、获得充实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D、以上都对

4、以下教育家中,认为教师职业决定他应当是一个先进分子,而且首先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是D A、蔡元培; B、杨昌济; C、陶行知; D、徐特立

6、在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史上,第一次根据教师的特点,系统的提出各级教师具体的道德要求的是A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杨昌济

4、以下教育家中,提出了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D A、梁启超; B、蔡元培; C、杨昌济; D、陶行知

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B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杨昌济 改革家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包括( )。BCD

A.认为教育应当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 B.强调学校教育在振兴中国、开拓民智中的重要地位; C.呼吁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教师; D.强调教师应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奋斗

2、 蔡元培开了我国大学教师有组织的进行师德修养之先河。 对

5、资产阶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他认为教师应当具有的品德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A、谦虚、正直; B、忠党、爱国; C、爱国、爱生; D、知识渊博

2、 资产阶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他认为教师应当具有的品质包括 ACD

A、谦虚、正直、爱国、爱生; B、忠党、爱国、爱生; C、知识渊博; D、自由、平等、博爱

11、拓展师德建设途径,应当D A、使师德规范内在于教育活动的结构和过程之中; B、将伦理素养纳入教师职业素质训练体系之中; C、使伦理评价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 D、以上都对 17、师德原则的基本功能的实现途径是B

A、教育事业整体利益; B、教师个人的职业行为; C、教师的道德情感; D、教师的道德责任心 19、人们常把教师喻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的职业赞为“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这实质上是D

A、对教师道德行为的高度肯定B、对教师个人的高度肯定C、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肯定D、对教师道德品质的高度赞美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科技创新要从往日的“单打独斗”变为“团结协作”; B、高校开展区域化服务有其人才智力的优势; C、高校为社会服务,一般是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而不包括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D、在服务过程中,应该要讲究成本核算,讲投入要素的收益回报率,讲合作“双赢”或“多赢” 28、作为高校教师,如何正确对待教师荣誉D

A、把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当作荣誉的前提和出发点; B、划清虚荣心和荣誉感的界限; C、正确处理好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 D、以上都是

12、 作为高校教师,如何正确对待教师荣誉 ACD

A、把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当作荣誉的前提和出发点; B、正确处理耻辱感和荣誉感的关系; C、划清虚荣心和荣誉感的界限; D、正确处理好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 29、有关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C

A、是知、情、意的归宿; B、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C、是一种内在心理因素; D、是心理的外显 35、对效果这一教师道德评价依据的认识错误的是B 动机是主观

A、效果是人们行为所产生的客观结果或后果; B、效果是主观的; C、效果论者认为行为的实际效果才是道德评价的依据; D、效果论的代表是边沁和穆勒

38、下列有关教师人格中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认识错误的是D A、人才的竞争使培养创造性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B、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要要求教师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C、创新精神是一种追求科学、勇于探索、永无止境的科学精神; D、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在创造实践中的集中体现 39、对关怀学生的情感的认识错误的是A

A、学校仅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场所; B、学生的求知活动需要情感的伴随和支持;

C、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D、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学校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并加以利用的巨大资源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3、 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 ABCD

A、大众化; B、市场化; C、国际化; D、网络化 4、 职业道德具有如下特点 ABD

A、内容上体现职业特征,表达特定职业的义务和责任; B、形式上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更具可操作性; C、价值取向上注重利益性; D、调适范围上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9、 下列属于学术规范的是 ABCD A、引文出处的规定; B、对引用成果的说明; C、学术制度; D、学风 9、 学术规范包含的含义有 AD

A、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规则; B、学术研究的总原则; C、学术研究相关的制度; D、高层次的规范 31、下列不属于学术规范的是D

A、引文出处的规定; B、对引用成果的说明; C、学术制度、学风; D、学术创新 11、 作为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正确的功利意识应该是 ABC

A、以义谋利; B、见利思义; C、义利兼顾; D、重利轻义

12、 以下对中世纪时期西欧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BC A;宗教神学在学校教育中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B、僧侣是主要的教育者; C、宗教道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D、废除了体罚 13、 从教师道德品质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知道 AD

A、教师道德品质具有教师内部意志和外部行为的统一; B、教师道德品质仅是其内部意志的体现; C、教师道德品质仅需行为整体加以体现; D、教师道德品质是个别行为和行为整体的统一 14、 对教师道德行为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客观善的行为可以因目的的善而增加其善; B、客观善的行为可以因目的的恶而减少其善;

C、客观恶的行为往往指除了结果的恶外,目的也是恶的; D中立性行为可因目的的善恶而改变其善恶性质 16、 教师道德评价的功能包括 ABCE

A、教师道德评价是培养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 B、教师道德评价是维护师德原则和规范的保障; C、教师道德评价是教师道德从意识转化为活动的杠杆; D、教师道德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E、加强教师道德评价,是建立良好校风校纪的重要途径 18、 有关师德教育和师德修养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D

A、二者是师德养成的一般路径; B、师德教育可以帮助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C、教师道德修养是自我改造和磨练的过程; D、二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19、 教师道德养成的一般路径包括 ABCDE A、强化教师道德认知; B 、培养教师道德情感; C、磨炼教师道德意志; D 、坚定教师道德信念; E 、践行教师道德行为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网络伦理的建构实际上就是解决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的调适、转换和兼容的问题。 对 3、 利己主义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思想,从诞生之初就是落后和反动的,应当彻底消灭。 错

4、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 对

5、 “师者,人之模范也”,这表明在道德行为上,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突出的示范性。 对 7、 严格要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催化剂,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错

9、 一般而言,在操作层面上,试图解决道德领域的越轨现象,首先考虑的是建立一个以伦理信念为核心的体系。 错 10、 教师职业道德的自律在于引导教师在这一职业行为上努力实现高尚的道德追求。 错 13、 教师道德品质作为一种行为习惯与习性,同自然养成的一般生活习惯或习性是相同的 错 17、 圣·奥古斯丁认为人民要想达到“至善”,就必须信仰上帝,靠上帝的帮助。这是一种把获得快乐、幸福的多少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 错

18、 我国社会主义师德既继承了历代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现实的实际需要 对 20、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对 教师伦理学6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3、规范伦理学的核心内容是A

A、人的行为及其准则; B、人的思想及其内容; C、社会的文化及其取向; D、社会的制度及其特征 4、在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上,提出反省、知耻、改过等重要方法的思想家是A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韩愈 6、以下哪一观点包含了教育民主、平等因素D A、孔子的“有教无类”; B、孟子的“以其昭昭”; C、荀子的“尊严而禅”; D、韩愈的“不耻相师”

2、 东汉时期,汉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的指导思想。 错 三纲五常

4、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将()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C

A、天人合一; B、重义轻利; C、三纲五常; D、重农抑商

6、 孟子提出的教师道德规范包括 ABC A、以身作则,教者必以正; B、提高自身能力,以其昭昭; C、加强个人修养,反省、知耻、改过; D、注重实践,知行合一。 5、宋明理学兴盛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大特点是C

A、言传身教; B、天人合一; C、知行合一; D、反求诸己 2、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B A、重利轻义观; B、重义轻利观; C、义利并重观; D、以上都不是 24、下列不属于重义轻利观的是D

A、孔子; B、孟子; C、王阳明; D、韩非子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重义轻利观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精神与物质的辩证统一,束缚和压抑了人们的思想追求,成为了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深层文化心理根源。 对

作为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错

10、 作为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同时树立合理谋利精神,理清功利、道义关系。 对

25、墨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他的主张属于C

A、重利轻义观; B、重义轻利观; C、义利并重观; D、以上都不是 17、 下列属于重义轻利观所派生的观念产物的有 ABCD

A、重生产而轻流通; B、士为首,商为末; C、以农为本; D、贱商贾、薄工技 3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影响比较深广的是B

A、重利轻义观; B、重义轻利观; C、义利并重观; D、以上都不是

2、孔子的“中庸”思想体现了B A、社会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要求; B、人的理性对个体行为的规定; C、人的理性对他人行为的规定; D、社会规范对人的思想的要求 20、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以上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B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D

A.关注每一位学生;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孔子提出的教师道德规范有 ABCD

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 C、言传身教; D、不耻下问 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是( )。B

A.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学生; B.教育不问学生出身贵贱; C.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D.教师应当谦虚 2、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系统化,开始于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 对 下列不属于重利轻义观代表人物的是( )。B A.管子; B.墨子; C.商鞅; D.韩非子 25、下列不属于重利轻义观的是B A、管子; B、墨子; C、商鞅; D、韩非子

12、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C 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 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 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D、教育与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

14、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以下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的是D A、在道德意识上有更高的要求; B、在道德行为上有更突出的示范性; C、在道德影响上更广泛更深远; D、在道德规范上更严格 21、对科研成果鉴定时的参照标准应该是A

A、科学事实和客观标准; B、学术创新的程度; C、各项人际关系; D、学术研究的难易程度 27、影响教师公正观念的因素有D

A、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教育制度、职业劳动的目的的制约; B、教师教育规律和每个学生情况的认识水平; C、教师个人道德觉悟的提高; D、以上都是

12、 影响教师公正观念的因素有 ABCD A、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教育制度、职业劳动的目的的制约; B、教师教育规律; C、教师个人道德觉悟的提高; D、每个学生情况的认识水平 30、以下对教师道德品质的理解正确的是C

A、是教师个体的生理特征; B是教师个体的一般个性心理特征; C具体体现一定社会或教育集体的道德要求中的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 D、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33、对教师道德评价的认识正确的是B

A、教师道德评价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教师道德评价的主体; B、对教师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最一般概念是“善”和“恶”; C、历史上少有伦理思想家提出有关善恶标准的解释和观点; D、历史上的“义”“利”之争实质上就是教师道德评价

34、师德原则和规范作用能实现到何种程度取决于C

A、教师道德认识的正确性; B、教师道德情感的丰富性; C教师道德评价的能力和教师道德评价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D教师道德意志的坚定性

36、教师在进行道德修养过程面对的最基本的矛盾的是B

A、教师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整体利益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教师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间的矛盾C、教育职业品质与社会职业道德品质间的矛盾;D、教师创新精神与教育传统间的矛盾 37、教师应有的人格境界不包括D A、自律的道德情操; B、洞察自然、社会、人生的能力; C、尊重学生的能力和关怀学生的情感; D、平衡教师个体利益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能力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以下对规范伦理学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BCD

A、以人的行为及其准则为核心内容; B、探讨道德生活中的善与恶、应该与不应该、公正与偏私之间的界限及标准的确立和在道德实践中的应用; C、在哲学层次上解释道德的本源和演化规律,证明道德判断和规则的依据; D、建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指导人们道德生活实践,规范道德秩序

3、 高校教师价值观是 ABC A、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B、在价值认识基础上形成的; C、是对客体价值的一种稳定看法或思维定势; D、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

5、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系统,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 ABCD

A、教师道德意识现象; B、教师道德关系现象; C、教师道德规范现象; D、教师道德活动现象 10、 市场经济的文化意义包括 ABCD

A、市场经济蕴含着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 B、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必须以文化伦理精神作基础; C、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灌注着一种文化精神; D、市场经济是人实现自身价值和文化理想的手段 33、教师个体道德素质这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部条件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师个体道德素质包括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的高低,有时直接决定着道德行为的正确性; C、道德认识是指教师个人对周围现实和对自己的态度的道德体验; D、道德意志是人的价值意识向行为转化的决定性机制

9、以下关于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正面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开拓教师的眼界和知识; B、思考和探寻其生存和发展的真谛、形成多元文化理论与思潮并存的格局; C、促进思想文化交流和学术争论; D、指导教师的日常实践

9、对于通过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可以达到的效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政治理念; B、了解青年教师、大学生和社会各阶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需求; C、发现社会问题和矛盾的焦点,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D、提高人们的理论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 3、 社会思潮对高校教师价值观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BC

A、开拓和丰富知识和眼界,加强思辨能力水平; B、有些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有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C、必然会有消极的影响与误导; D、造成教师价值观的混乱

8、社会思潮是一种C A、社会文化现象; B、社会道德现象; C、社会意识现象; D、社会精神现象 7、当代社会思潮最本质的特点是A A、反思性; B、继承性; C、全球性; D、符号性

9、 社会思潮的内涵包括以下内容 ABC A、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 B、反映了一定民族、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利益; C、具有一定理论色彩; D、会造成社会生活的不稳定 7、以下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的观点正确的是D

A、社会思潮必然会有消极影响和误导,应予以取缔; B、社会思潮会影响社会稳定,造成动荡;

C、社会思潮能促进思想进步,应大力宣传; D、应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深入研究,加以批判和梳理,做有说服力的分析和引导

17、 教育传统习惯在教师道德评价中具有的特殊功能是 ABCD

A、它是评价教育行为善恶最简易的起码尺度; B、它是教师自觉矫正道德行为的建议使用的方法;

C、它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D、它是一种及其有效地巩固道德评价成果的重要形式 19、 教师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学习的内容包括 ABCD

A、加强理论学习; B、学习业务理论; C、在实践中学习和向同行学习; D、学习伦理道德知识 20、 对价值的认识正确的是 ABD

A、价值的哲学意义是一个关系性的范畴; B、价值总是包含着客体与主体需要的某种肯定意义; C、价值不能考察人生价值; D、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是形成价值关系的前提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元伦理学既是伦理学的传统理论形态,也是伦理学发展的必然归宿。 错 规范伦理学才是 2、 中世纪的西欧,宗教神学在学校教育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宗教道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对 4、 2004年中国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该规范被评价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 对

5、 封建社会的教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非官莫属”,具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地位。 错 6、 教师道德规范是对简单的、个别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具体反映。 错 7、 道德责任关系是伴随工作关系而生成的关系。 对

10、 目前,高校教师的社会化服务已经从“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式”的规范化程度,可以基本符合社会的需要。 错 11、 高校教育既是一项社会教育活动,也是一项社会经济活动。 错

14、 教师道德行为是纯粹道德意义上的行为 错 不是纯粹的,而是从道德这一特定方面评价的行为 15、 高校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社会对教师道德要求的痕迹 对 16、 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对 3、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间的关系认识错误的是D

A、道德目的决定道德手段的表现形式; B、道德手段反映和反作用于道德目的;

C、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间是相互对立的 17、 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BC

A、道德目的决定道德手段的表现形式; B、道德手段反映和反作用于道德目的;

C、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间是相互对立的 17、 进行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应坚持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 对 18、 师德教育是师德修养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对

20、 教师人格可以从其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性格、气质、能力及道德品质等特质得以体现 对 教师伦理学7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3、既是伦理学的传统理论形态,也是伦理学发展的必然归宿的伦理学流派是D A;元伦理学; B、美德伦理学; C、制度伦理学; D、规范伦理学

8、在高等教育中,因层次、形式、办学主体、服务面向的不同而产生的多样化是A A、机构多样化; B、主体多样化; C、管理多样化; D、组织多样化

17、在高等教育中,因满足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所带来的学校科类专业、培养目标、教育要求、教育方式、管理制度、师资组成的不同是C A、机构多样化; B、主体多样化; C、管理多样化; D、客体多样化 11、关于教师伦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它从教育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和教育规律出发,研究教育活动的特殊道德问题; B、它是应用伦理学的分支; C、它以教师的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 D、它指导着教师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16、对于教师道德的教育功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主体客体都是教师

A、指教师通过评价、激励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良好风尚,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性人格,培养教师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与高尚的道德境界; B、是在特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实施过程中,在调整人际伦理关系的过程中实现的; C、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 D、教师既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又是道德教育的客体 19、确定教师个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具体道德实践场所是A

A、教师职业活动; B、教师个人; C、教师的家庭环境; D、教师的人际环境 21、教学过程中伦理矛盾的体现为D

A、师生之间的矛盾; B、教师个人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引起的矛盾;

侵犯。这种情况反映了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B A、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 B、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 C、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 D、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

21、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从而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以上这种情况反映出是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C

20、 A、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 B、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 C、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 D、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

23、下列不属于“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要求的有A

A、刻苦学习,不断探求; B、团体为重个,顾全大局; C、尊老扶新,甘为人梯; D、开展公平竞争,维护合法权益

15、 属于“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要求包括 ABCD

A、配合协作,互相帮助; B、团体为重个,顾全大局 C、尊老扶新,甘为人梯;D、开展公平竞争,维护合法权益 23、作为高校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最基本的治学态度是C

A、团结协作,公平竞争; B、不畏艰险,开拓进取; C、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D、坚韧不拔,勇于探索 科研工作者最基本的科研道德规范是( )。C

A.团结协作,公平竞争; B.不畏艰险,开拓进取; C.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D.坚韧不拔,勇于探索 9、 从教师伦理角度概括出的高校教师在科研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有 ABC

A、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B、团结协作,公平竞争; C、坚韧不拔,勇于探索; D、以德修身,率先垂范 23、下列不属于“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要求的是C

A、刻苦学习,不断探求; B、不畏艰险,开拓进取; C、忠诚踏实,严肃认真; D、坚持真理,献身科学 22、属于“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要求的是D

A、刻苦学习,不断探求; B、不畏艰险,开拓进取; C、坚持真理,献身科学; D、以上都是 9、 属于“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要求包括 BCD

A、忠诚踏实,严肃认真; B、刻苦学习,不断探求; C、不畏艰险,开拓进取; D、坚持真理,献身科学 9、 属于“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要求包括 ABC

A、忠诚踏实,严肃认真; B、科学的抽象,严密的论证; C、客观公正地进行科研成果的鉴定; D、尊老扶新,甘为人梯

23、下列不属于“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要求的是A

A、刻苦学习,不断探求; B、科学的抽象,严密的论证; C、客观公正地进行科研成果的鉴定; D、忠诚踏实,严肃认真

24、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高校教师应该有怎样的伦理向度D

A、增强理性能力; B、改变情感倾向; C、端正价值导向; D、以上都是

28、被马克思称为“内向的愤怒”的是A A、耻辱; B、公正; C、荣誉; D、良心

32、以下行为选择中属于道德的行为的是C A、以个人利益为基础做出行为选择; B、教师的行为选择以个人利益为转移; C、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的选择; D、把教育事业利益置于从属性地位 34、以下对社会舆论看法中,错误的是D

A、主要是学校以及有关社会方面的人员或组织发表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意见; B、是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及师德观念和规范,对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事件及行为进行的; C、它是人们对教师进行道德评价的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D、自发的社会舆论往往与统治阶级的社会舆论是统一的 38、下列对教师超越自尊和自卑的看法,错误的有A

A、师生交往中,应体现“单向性”特点; B、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言说”、“表达”和“参与”; C、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超越自身薄弱的一面; D、教师应经常性、主动地以学生为镜子,督促自身提高素质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规范伦理学的根本特征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原因在于 ABC

A、规范伦理学的关注重点和角度随着社会生活发展而变化; B、规范伦理学的理论指归是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

方针; C、规范伦理学要为人类探索理想的规范系统,引导个体道德人格完善和社会道德文明进步; D、规范伦理学只研究具体的道德现象。

5、 与教育职业活动的一般特点相比,高等教育职业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ABCD A、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 B、其对象是趋于社会化的青年学生; C、其手段是教师的真才实学、人格品德; D、在时空上具有弹性与自由度

、与教育职业活动的一般特点相比,高等教育职业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是教师才学品德 A.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 B.其对象是趋于社会化的青年学生; C.其手段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D.在时空上具有弹性与自由度

11、 高校社会服务的实质以什么为特征 CD A、道德; B、情感; C、知识; D、智力 14、 教师职业行为中的善恶理解正确的是 ABCD

A、可以对教师行为中的善行、恶行划分出不同的价值量; B、有的教师行为在性质上是绝对善的行为; C、在对教师道德行为进行善恶评价时,应从质和量两个层面进行; D、有的教师行为是相对意义上的善 16、 以下属于效果论的看法的是 ABC

A、行为的实际效果是道德评价的依据; B、效果论者认为“意向的好坏,要看企图的后果来决定”; C、它否认了动机对行为的指导作用; D、看到了行为效果要受许多客观条件限制这一事实 17、 传统习惯的特点包括 ABC

A、具有代代相传的历史继承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渗透性; D具有开放性 19、 有关慎独这种师德修养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D

A、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B、慎独是道德修养应达到的一种境界; C、慎独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则是客观的; D、慎独倡导人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在“隐”和“微”处下功夫 36、有关慎独这种师德修养方法的认识错误的是C

A、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B、慎独是道德修养应达到的一种境界; C、慎独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的,内容则是主观的; D、慎独倡导人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在“隐”和“微”处下功夫 19、 “慎独”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但其内容是客观的 对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经济伦理的概念,是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提出的。 错

2、提出经济伦理概念的社会学家是A A、韦伯; B、马克思; C、涂尔干; D、费孝通 1、 下列问题属于经济伦理的争论议题的是 ACD

A、盈利欲望与道德要求的关系; B、自由与民主; C、效率与公平; D、交易诚信

6、 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注重教师个体道德素质,而不在于被动接受社会要求的能力。 对

9、 科学研究活动,是以个体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往往与个人创造能力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 对

10、 教育是公共事业,既需要靠政府,又要靠社会,还要靠市场。 对

11、 经济利益和道德伦理的关系是经济伦理的核心,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独有的。 错 12、 良心在心理上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己的道德主体性的隐蔽呼声。 对

13、 教师道德品质不是教师个体的生理特征和一般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是具体体现在一定社会或教育集体的道德要求中的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 对

15、 教师职业行为中的善行和恶行,可以进行价值量的区分 对

16、 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统一,是道德行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 17、 社会舆论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分为自发和自觉的两种类型 对 20、 情感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对自身以及对于自己活动的态度体验 对 教师伦理学10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从认识论上说,道德是B A、人对自身及其关系的感性把握; B、人对自身及其关系的理性把握; C、人对外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把握; D、人对外部世界及其关系的理性把握 12、2004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被评价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A A、《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B、《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C、《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 19、“‘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D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0、对节操道德品质的认识错误的是B

A、始终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能坚定不移地维护教育事业和个人利益;

C、能以高尚的道德姿态为教育事业服务; D、始终坚信并完全保持住社会公认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37、有关学习这种师德修养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A、是师德修养的特殊方法; B、只有加深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才能坚定从教的信念;

C、通过勤奋学习,教师能获得教师道德知识的科学认识; D、有助于教师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2、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提出师德理想的目标包括 ABD A、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 B、集体精神、道德、社会、经济、文化进步; C、促进知识的传播; D、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

5、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提出师德理想的目标不包括C A、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 B、集体精神、道德、社会、经济、文化进步; C、促进知识的传播; D、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 3、 师德建设从以下哪几个方面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ABC

A、就教师自身而言; B、就高等教育的对象而言; C、就高等教育的工作特性而言; D、就对社会的影响而言 4、 如何拓展师德建设途径 AC

A、将伦理素养纳入教师职业素质训练体系之中; B、所有教师必须定期进行师德培训; C、使伦理评价贯穿于教育活动全过程; D、将教师道德水平作为教师考核、晋职的主要条件 7、 下列对师生关系中各个层面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BCD

A、教学工作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B、道德责任关系是伴随工作关系而生成的关系;

C、如果没有心理意义上的情感作用和联系,工作关系也不能有效维持; D、个人关系是师生集体交往和关系的一种补充。

9、 技术悲观主义揭示了技术化社会的哪些内在缺陷 AC

A、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B、技术目的的手段化; 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 D、技术异化的显现

12、 教师道德荣誉的作用体现在 ABCD A、促进教师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义务; B、有助于教师养成高尚的人格; C、激励教师的奋发精神,调动教师的潜能; D、促进社会各方面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7、 教师道德养成具有的现实意义包括 ABCD A、师德养成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师德养成是受教育者成长的需要; C、师德养成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D、师德养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20、 教师实现人生价值体现在 ABC

A、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 B、从人生价值实现上来讲,个人应注重对社会的创造与贡献; C、人生价值体现在个人同自身的关系中; D、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需更关注人生的自我价值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道德规范对普遍行为的制约,主要是通过风俗习惯的形式进行的,因而道德规范的形成过程就是社会关系的整合过程。 错

4、 学习和教育,是教师提高道德热认识,履行职业义务,确立职业理想,走向人格完善的基本途径之一。 对 7、 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师生一刻都不能离开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也离不开道德规范的调节。 对 8、 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论和麦金泰尔的共同体主义被称为“新科技时代的伦理”或一种超越了传统伦理学的“新伦理”。 错

9、 高校科研是一种个人创造力的艰辛劳动,和集体协作关系不大。 错

13、 教师在道德实践中,可以通过个人努力不断形成、积累和完善新的道德品质因素 对 14、 教师道德行为的自主和自愿指的是教师道德情感的自主和自愿 错 17、 内心信念在教师道德评价中,主要是通过道德义务发挥其作用 错 35、内心信念在教师道德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认识错误的是C

A、它作为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成为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自我评判的直接内在动力; B、它作为具有较高层次的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是道德评价中的直接准绳; C、它是教育行为当事者一种外在的控制力; D、它是实现教师道德评价成效的途径和目的

17、 内心信念在教师道德评价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BCD

A、它作为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成为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自我评判的直接内在动力; B、它作为具有较高层次的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是道德评价中的直接准绳; C、它是教育行为当事者一种内在的控制力; D、它是实现教师道德评价成效的途径和目的

19、 我们需要从民族复兴和事业发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养成的重要性 对 20、 人的价值实现往往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人生价值的实现却是单方面的 错 教师伦理学11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现代伦理学认为,道德的价值评价方式是C A、正误; B、真假; C、善恶; D、美丑

4、在美国现代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初期,一些学者使用()的研究方法,系统的分析教师的品质人格,并概括了25项教师职业应有的品质。B A、理论; B、实证; C、调查; D对比

10、职业道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D A、如何处理职业内部各种人际关系; B、如何处理不同职业间的关系; C、职业活动者如何对社会、对他人履行自己的义务; D、以上都是 职业道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 ACD A.如何处理职业内部各种人际关系; B.如何处理职业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 C.如何处理不同职业间的关系; D.职业活动者如何对社会、对他人履行自己的义务 13、以下关于高校教师教育活动正确的是C

A、大学教育活动的时间、空间都是有严格限定的; B、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坐班制”工作形式;

C、教师工作上较大的时空自由度,使得外界对其工作状况难于监督; D、高校教师必须以严格的规范制度和赏罚措施来保证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22、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置于什么条件下。”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C

A、技术决定论者; 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 C、技术乐观主义; D、技术悲观主义 24、市场经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是B

A、思想意识; B、商品意识; C、价值意识; D、道德意识

11、 属于市场经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即商品意识的有 ABCD A、金钱观念; B、效率观念; C、竞争观念; D、利益观念 32、对教师道德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C

A、教师道德行为的某一重要构成要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行为价值的大小; B、教师道德行为目的仅指行为者的目的; C、教师道德行为结果对该行为价值具有决定性意义; D、教师道德行为的动机对该行为的价值关系不大 33、对教师个体能力素质的论述错误的是A

A、教师个体能力中教育创新能力决定教育行为的选择正误; B、个体能力体现在教师对教育知识的掌握;

C、个体能力体现在教师对教育规律的灵活运用上; D、教师个人能力的差异,会造成教师行为合理性、有效性和道德性的差异

34、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认识正确的是D

A、只要是为了好的道德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B、手段是脱离目的而独立的;

C、只要手段是道德的、合理的,目的是无所谓的; D、在评价教师道德行为时应坚持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 35、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形式中,不属于社会评价形式的是D

A、社会舆论; B、社会风俗; C、社会风俗和传统习惯; D、内心信念 40、下列不属于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到的是C

A、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念; C、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目标; D、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0、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到 ABCD

A、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念; C、以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 D、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人作为道德主体,不是消极的受制于外在必然性的,这表现为 AC

A、道德不是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人自觉的内在需求; B、人会无意识的遵守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 C、道德是人们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社会形式; D、人能够以自己的理性创造和改变道德 7、 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AB

A、是一对“教”与“学”双相结合和双边互动的过程; B、是一对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C、先教书自然能育好人; D、育人重于教书 8、 科技伦理的现实意义在于 ABCD

A、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 B、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成果被随意滥用或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的可能性; C、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意识; D、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消极层面上的负面作用 12、 教师道德观念的构成因素有 ABCDE

A、赏罚分明; B、坚持真理; C、秉公办事; D、一视同仁; E、因材施教 13、 教师道德品质具有的哪些特征 ABC

A、教师道德品质与教师道德行为紧密相联; B、 教师道德品质是一种自觉意志的选择行为过程; C、教师道德品质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D、教师道德品质有赖于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 17、 对教师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AD

A、教师道德品质是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 B、一定的道德行为是一定的道德品质的基础; C、道德行为是由一系列道德品质铸成的; D教师道德行为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被称为“教师的教师”,他认为学校全部工作的成功依赖于教师道德的提高。 对 5、 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错 P58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 从教师规范体系他律到自律阶段的转化,从师德义务到师德良心的升华,才是教师个体意识、道德水平的提升和升华。 对

7、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等信息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心理交流、情感交流。 对 9、 科学研究是一个千方百计实现真理的过程。 错

11、 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无偿开展科技产品的研发、成果推广转让、科技信息咨询和教育培训等社会服务活动。 错 12、 作为高校教师,要享受一定的个人权利就必须尽相应的道德义务;同时,在尽道德义务中也包含着将享受的个人权利。 错

13、 教师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师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教师在一系列的道德选择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的特征和倾向 错

14、 教师道德行为仅是个人意志的表现,不受他人意志的影响 错 15、 教师的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是以动机和效果为依据划分的 对

20、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品质和思想行为的本质特征,是一个人的人格意识、人格情感、人格意志与人格行为的统一 对 教师伦理学12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23、规范伦理学最根本最突出的特征是A

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社会和个人的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现实和理想的统一 7、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它与三个方面的因素紧密相连,其中不包括C A、受教育者; B、高深知识; C、科技进步; D、社会发展 8、对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教师应当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拓展为人文精神的培育者; B、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 C、教师应当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学会发展; D、师生关系中应当坚持教师的主导性 13、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B

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教育理论的发展 14、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师德关系的基本类型B

A、教师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B、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C、教师与其自身的关系; D、教师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23、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B A、技术目的的手段化; 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 D、技术异化的显现 24、正确的功利意识应该是D A、以义谋利; B、见利思义; C、义利兼顾; D、以上都是 25、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包括D

A、教书育人; B、以科研推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 C、以智力和技能优势为社会服务; D、以上都是 3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制约因素的观点错误的是C

A、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个人自由意志驱动的结果; B、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是社会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 C、意志自由论在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看法是比较科学的; D客观条件决定论对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观点是片面的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以下关于应用伦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CD

A、应用伦理学是对规范伦理学的实践; B、应用伦理学诞生于古希腊时期;

C、应用伦理学从根本上说是现实需要推动产生的; D、应用伦理学不是一门单一独立学科。

、哪个伦理学流派的出现体现了伦理学反思从单纯的理论思辨、规范论证过渡到关注现实、实践应用这样一种历史性转变?( )C A.制度伦理学; B.信念伦理学; C.应用伦理学; D.规范伦理学 3、 人文素养的内涵可分为如下层次 AC

A、掌握特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程度; B、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能力; C、以这些知识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中形成的特定价值观,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模式和趋向; D、向他人传播这种知识和价值观的效果

11、 影响高校社会服务工作迅速开展的因素有 ABCD

A、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B、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社会服务的迅速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心下移; D、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高等教育区域化

4、 教师的某一行为的分析角度有 ABCD A、经济学角度; B、法律角度; C、伦理学角度; D、政治学角度 17、 对效果这一教师道德评价依据的认识正确的是 ACD A、效果是人们行为所产生的客观结果或后果; B、效果是主观的; C、效果论者认为行为的实际效果才是道德评价的依据; D、效果论的代表是边沁和穆勒 20、 关于人生价值的认识正确的是 BCD

A、人生价值就是人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我需要的消极作用; B、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他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他人和自我的需要; C、人生价值表现为他作为一定社会主体的价值客体; D、人生价值表现为他把自己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客体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5、 教师的道德水平主要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而学生的智能发展则主要受教师的知识水平影响。 错 7、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影响学生,学生很难影响教师。 错

8、 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应该学会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既成为教学的骨干又成为科研的骨干。 对

12、 耻辱和荣誉是不可分的,一个人的荣誉感越强,就越能知耻,耻辱心就越发达。一个恬不知耻的人就无所谓荣誉感,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荣誉。 对

14、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可以反映教师不同道德水平和境界 对 16、 教师行为的道德评价与一般的道德评价相较没有鲜明特征 错 教师伦理学13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5、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经常反映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是C A、自然权利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自由平等思想

11、学习和研究教师伦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复杂的道德环境和伦理矛盾中进行正确的()和道德行为选择,从而提高对善恶、是非、荣辱的辨析水平,增强道德自主精神和自控能力A A、道德判断; B、道德认知; C、道德实践; D、道德学习 18、忠诚教育事业实际表现在教师对本职工作具有高度的B

A、道德义务感; B、道德责任感; C、道德情操感; D、道德良心感

21、师生关系最大的功能是C A、调节功能; B、凝固功能; C、教育功能; D、约束功能

24、高校社会服务的实质内涵是B

A、以服务和培养为宗旨的; B、以知识和智力为特征; C、以引导和促进为目的; D、以示范和坚持为方向 32、关于人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人的行为是由其自然需要引起的; B、人不能将自己和环境区别开来;

C、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自由活动; D、人的行为是一种受高级意识支配但缺乏周密的计划

35、下列属性中,教师道德评价标准不具备的是D A、阶级性; B、社会性; C、职业性; D个体性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对于规则和自由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A、规则和自由在根本上是矛盾的; B、规则是对人的自由选择和活动的外在约束;

C、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人总要受到外在必然性的制约; D、个体要追求自由,应当勇于打破规则 4、 学习和研究教师伦理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包括 ABC

A、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一支适应知识社会要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B、有助于教师了解把握教师道德规范体系,并以之约束自己的行为,抵制错误道德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 C、有助于教师在复杂道德环境和伦理矛盾中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 D、有助于教师明确个人权利,掌握获取个人利益的方式和途径。

11、 我们要划清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和“一切向钱看”的界限,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ABCD

A、强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 B、把坚持按劳分配作为人们获得物质利益的主要分配制度;

C、要求提高个人利益必须建立在整个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从而引导人们关心生产和经济建设的效益; D、所指的个人物质利益不仅指的直接的劳动报酬,还表现为间接的集体福利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利益 15、 关于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制约因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BD

A、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个人自由意志驱动的结果; B、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是社会客观条件制约的结果; C、意志自由论在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看法是正确的; D客观条件决定论对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正确性

16、 动机和效果作为教师道德评价依据观点正确的是 AD

A、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应坚持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 B、动机应成为教师道德评价的侧重点; C、进行教师道德评价时,应该更关注效果; D、当动机和效果不一致时,需要采取具体的方法来确定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标准 35、下列有关动机和效果作为教师道德评价依据观点错误的是A

A、进行教师道德评价时,需要更关注动机; B、教师行为是动机激发的结果,动机的内容决定了行为的性质; C、要考虑行为的效果,而且要更加重视检验教师教育实践及其取得的效果; D、当动机和效果不一致时,需要采取具体的方法来确定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标准

关于教师行为评价的动机和效果的观点错误的是( )。 B

A.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应坚持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 B.动机应成为教师道德评价的侧重点;

C.当出现好的动机产生坏的效果时,需要把判断的重心放在动机的善恶上; D.对于动机坏效果好的行为,应指出其行为恶的性质和危害,通过批评教育等措施,督促动机由恶转化为善 18、 有关师德养成过程中各要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D

A、把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结合起来,是道德养成不可或缺的环节; B、强化教师的道德认知,是形成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第一步; C、只有具备坚定道德信念,才能以高尚的道德要求选择道德行为和履行道德义务; D、道德行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4、有关师德养成过程中各要素的认识错误的是D D是道德行为

A、把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结合起来,是道德养成不可或缺的环节; B、强化教师的道德认知,是形成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第一步; C、只有具备坚定道德信念,才能以高尚的道德要求选择道德行为和履行道德义务; D、道德意志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19、 有关学习这种师德修养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是师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B、只有加深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才能坚定从教的信念;

C、通过勤奋学习,教师能获得教师道德知识的科学认识; D、有助于教师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 20、 教师理想人格追求内容包括 ABC

A、超越功利; B、超越角色和个性; C、超越自尊和自卑; D、超越他人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3、 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 对 10、 市场行为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行为,但不能说是一种文化伦理行为。 错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市场规则实质上来源于市场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 B、市场行为不仅是一种社会行为,同样也是一种文化伦理行为; C、市场经济秩序实际上是由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来维护的; D、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是以特定的文化精神作基础的

12、 教师道德公正要求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的奖励、荣誉、评价等外在公正形式。 错 13、 从教师道德实践客观社会环境中,我们不能探讨出教师个体道德形成的根源 错 14、 道德情感是否与理智相适应,对道德行为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 对

15、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条件问题上,客观条件决定论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错 15、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部条件有 ABCD

A、教师个人的世界观 B、教师个人的人生观; C、教师个体道德素质; D、教师个体能力素质; E、教师个人身体素质

3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部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在外部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个体的具体行为选择有时具有差异性; B、了解并把握影响教师行为选择的主观内在条件对教师选择合乎道德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C、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不同的教师可能选择同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 D、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受其自身内部因素影响较小 1、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外部条件包括 ABCD

A、社会历史条件; B、教师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条件; C、特定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 D、教师道德规范体系 18、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核心和方向 对 对 37、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说法错误的是D

A、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核心和方向; B、艰苦创业、爱业敬岗的劳动态度的培养,是教师道德修养的职业要求; C、关心学生、乐于助教、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任务; D、要求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把爱教育置于爱国之上 19、 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核心和方向; B、艰苦创业、爱业敬岗的劳动态度的培养,是教师道德修养的职业要求; C、关心学生、乐于助教、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任务; D、要求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把爱国主义与爱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教师伦理学14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3、规范伦理学两大理论流派义务论和目的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C

A、物质与意识的问题; B、社会与个人的问题; C、动机与效果的问题; D、感性与理性的问题 11、对于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C、是与资产阶级的教师职业道德完全对立的; D、其要求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规律的一致性,也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个体全面发展的统一性

16、教师道德本质上反映的是C A、教师职业的特殊利益和要求; B、教师职业活动和教育规律; C、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客观要求; D、 当代社会的教育目的 19、“这种关注要求我们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这种关注指的是B

A、关注每一位学生;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7、师德规范中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博爱的情怀和人文精神B

A、敬业乐教,强化责任; B、热爱学生,发扬民主; C、严谨治学,学术诚信; D、追求创新,注重个性 16、忠于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和履行师德要求的前提是A

A、敬业乐教,强化责任; B、热爱学生,发扬民主; C、严谨治学,学术诚信; D、追求创新,注重个性

7、 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 ACD P98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22、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D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D、以上都是 7、 要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就应该做到 ABCD

A、深入了解学生; B、尊重和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 D、对学生一视同仁 21、处理师生关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A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22、由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师德规范是C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21、“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既要强调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人格。”这是对哪一条教师道德规范的描述B

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B、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D、以上都不是 20、正确处理言教和身教的关系要认真把握的是D P91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以上都是 7、 正确处理言教和身教的关系要认真把握的是 BCD

A、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2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言传和身教的关系时要C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以上都是 19、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说明教师应该B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以上都是

28、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应当带头不做,这说明教师应该A A、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以上都是 29、教师道德品质通过( )才能表现出来C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13、 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包括 ABD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评价; D、道德意志

36、对师德养成过程中各要素关系论述正确的是B A、道德认识是基础; B、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两个重要的外在条件; C、道德行为是认知的结果; D、师德养成过程中,需要使各要素达到有机统一

5、 道德认识不同于科学认识,道德认识不在于认识客体本身,而是通过客体来找出其与社会、与他人的相互关系和价值方向。 对

29、教师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取决于D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30、下列选项中是社会道德和教师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的品质的首要成分的是A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37、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是C

A、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9、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C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 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

29、教师道德品质通过( )才能表现出来C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31、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D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是道德品质的核心。 对

13、 在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道德意志是社会道德和教师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的品质的首要成分 错 13、 教师道德情感可以和其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增强或减弱教师履行某种道德义务的道德意志 对 19、 对师德养成过程中各要素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ABCDE

A、道德认识是基础; B、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两个重要的内在条件; C、道德信念是核心; D、道德行为是认知的结果; E、师德养成过程中,需要使各要素达到有机统一

36、不属于师德教育的一般方法的是B A、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B、个别教育和群体教育相结合;

C、榜样引导和舆论监督相结合; D、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应用伦理学的理论特征包括 ABD

A、面对当今世界全球性、普遍性问题; B、研究设计传统与现代、理论与现实、理性与欲望等种种矛盾;

C、注重理论思辨,与人类的现实生活没有直接关联; D、影响着人们对道德生活实践中“应当”坐标的重新确立 2、 19世纪中,俄国资产阶级教育家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包括 ABC

A、重视教育; B、崇尚民主人道精神; C、尊重学生个性; D、为劳苦大众服务。 5、 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是 ABC

A、在道德意识上有更高的要求; B、在道德行为上有更突出的示范性; C、在道德影响上更广泛更深远; D、在道德规范上更严格

7、 下列属于在教师与他遵守的原则和规范之间发挥支配作用的中介力量的是 CD A、道德认同; B、内心信念; C、教学纪律、制度; D、同事、同学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5、 教师道德意识现象是教师道德的主观方面,而教师道德规范现象是教师道德的客观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错

7、 一般来说,男教师的心理特征从总体来讲属于“情感型”,而女教师的则属于“理智型”。 错 8、 相对于抽象的信念伦理,责任伦理更具有现实的力量。 对

13、 教师道德品质的优劣程度是区分和体现人格差别的标准和尺度 对 14、 所谓教师的非道德行为就是并非出于道德意志的行为 对 15、 教师道德行为的结果的性质可以决定行为的善恶价值 对

17、 确立了教师道德评价标准意味着完成了教师道德评价的任务 错 20、 教师的人格仅仅是一个个人问题 错

教师伦理学15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9、为了使学生顺应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反思所谓“应试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推进()B A、通识教育; B、素质教育; C、人文教育; D、实践教育 3、 要顺应时代要求,必须反思“应试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这就必须注重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同步提升。 对

9、以工科见长的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供本科生选修的人文课程有18类100多门,这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中对哪种教育的回归?C A、品德教育; B、精英教育; C、人文教育; D、实践教育 10、教育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较,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是以()为对象的D A、知识; B、文化、 C、社会、 D、人

4、 教育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较,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是以知识为对象的,是发现知识、传播知识的。 错 人为对象 22、技术悲观主义对技术异化的反思反映了主体的D A、能动性; B、建构性; C、批判性; D、以上都是 技术悲观主义对技术异化的反思反映了主体的( )。ABC A.能动性; B.建构性; C.批判性; D.乐观性 27、教师道德公正最基本的要求是C

A、赏罚分明; B、坚持真理; C、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所有学生; D、秉公办事 36、有关师德教育和师德修养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

A、师德修养是师德教育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二者都是践行教师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两种紧密联系的道德活动形式; C、师德修养是师德教育的必要补充; D、二者都致力于教师道德养成 4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道德理想内容的是C

A、崇高的理想信念; B、教书育人; C、以人为本; D、为人师表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8、 下列对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所描述的“科学共同体”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BCD A、它是一个松散的社会群体; B、它是一个有信心交流和联系的社会群体;

C、在其内部,科学研究已成为制度化的活动; D、其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科学规范、行为准则和精神气质 10、 如何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意识,变单一职能服务为全职能服务 ABCD

7、 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制定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一般来说,拥护这一准则才能取得成员资格,才能得到学校聘用和各州教育许可证。 对

11、 教师原则既要强调教师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又要强调整体利益的至上性,强调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对

13、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求教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活动。 对 18、 教师道德品质和教师道德行为是紧密相连的,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教师道德行为 对 20、 教师职业行为的善行仅具有绝对意义的善 错

教师伦理学19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现代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主要维系手段是D

A、教育引导; B、法律规定; C、国家强制; D、习俗、舆论和人类良知 9、对于提升教师责任情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是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应尽的义务的自觉态度; B、教师应把个人发展与前途与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 C、在学校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 D、以上都对

12、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教师道德除了反映一般规律的共同要求外,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反映了C A、道德的理想性; B、道德的超前性; C、教师道德的层次性; D、教师道德的社会性

17、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的表现形式是教师C A、道德人格; B、道德品质; C、道德义务; D、道德良心 19、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C

A、生生关系; B、师师关系; C、师生关系; 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

38、下列有关理想人格的论述错误的是D A、是指在一定社会中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完美人格; B、主要指理想的道德人格; C、理想人格具有时代特征; D、理想人格会具有时代相似性 40、下列对价值的认识错误的是D

A、价值的哲学意义是一个关系性的范畴; B、价值总是包含着客体与主体需要的某种肯定意义; C、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是形成价值关系的前提; D、价值不能考察人生价值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6、 高校教师劳动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哪些素质的人 ABD

A、高等科学文化素质; B、生产技能; C、生存技能; D、高尚思想品德

12、 在高校教师遇到的矛盾中,需要靠教师通过直接对自己的职业道德义务的认识加以解决的是 AB A、个人利益、爱好与道德义务之间的矛盾; B、不同道德义务之间的矛盾; C、一些教育技术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虚假冲突”; D、个人利益与整个教育事业之间的矛盾 26、在高校教师遇到的矛盾中,主要靠教育能力的提高可以解决的是C

A、个人利益、爱好与道德义务之间的矛盾; B、不同道德义务之间的矛盾; C、一些教育技术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虚假冲突”; D、以上都是 20、 杨启亮教授认为教师的职业境界具有层次性包括 ABCD

A、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 B、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 C、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 D、把教育活动看作出与职业良心的活动; E、把教育看作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的统一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3、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以科学精神为标志的教育理念、人文知识、情感责任和艺术涵养等方面构成的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俗称的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 错

9、 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具有善恶的道德属性,问题在于它的应用可能有潜在的破坏作用 对 16、 教师道德评价在教师道德认识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转化中,起着媒介作用 对 20、 高校教师应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而不是当作一种事业来追求 错 教师伦理学20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2、从对普遍行为制约的角度看,道德的形成过程就是A

A、社会关系的整合过程; B、个人素质的提升过程; C、社会文化的重构过程; D、善良意志的实践过程 10、职业道德所要解决的问题中不正确的是B

A、如何处理职业内部各种人际关系; B、如何处理职业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

C、如何处理不同职业间的关系; D、职业活动者如何对社会、对他人履行自己的义务

20、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的最终目的是A A、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等人才; B、培养具有劳动技能的高等人才; C、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专业人才; D、培养具有生产技能的专业人才

29、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C 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 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 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

34、不属于教师道德评价善恶标准绝对性的行为是D

A、高校教师不仅以知识育人,还注重以高尚品德培育青年学生; B、高校教师树立起探究知识的求实精神和探索真理的献身精神; C、高校教师探索并遵循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 D、研究型大学把教师科研行为列为道德评价的主要内容

37、有关内省这种师德修养方法的认识错误的是A A学习是根本方法

A、是师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B、要求教师增强教师道德认识; C、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剖自己,加深自我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 D、内省有助于教师培养良好的个性品德 39、关于人生价值的认识错误的是A

A、人生价值就是人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我需要的消极作用; B、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他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他人和自我的需要; C、人生价值表现为他作为一定社会主体的价值客体; D、人生价值表现为他把自己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客体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1、 高校教师在进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的矛盾主要有 ABCD A、新旧观念的矛盾; B、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 C、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的矛盾; D、教师集体内部的利益矛盾

13、 下列属于教师道德品质范畴的是 ABC A、忠诚与节操;B、正直与自制; C、勤奋与求实; D、权利与义务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伦理”和“道德”作为互相指称的概念在同一问题上使用,这两个概念是没有区别的。 错

3、 教师道德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对 7、 从教育和教学的特点来看,教育和教学活动自身就是一种道德活动。 对 9、 坚守学术伦理,是一个学者之所以能成为其为学者的道义基础。 对

14、 只要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意志,经过自愿选择而做出的行为,就具有道德意义 对 15、 教师道德行为是教师个人自愿选择的结果 对

16、 确立了教师道德评价标准意味着完成了教师道德评价的任务 错

17、 当动机和效果不一致时,我们需要采取具体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标准 对 18、 教师的道德认知是道德品质的起点和基础 对 关于物质利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物质利益不能等同于个人利益; B.物质利益不能等同于“向钱看”; C.物质利益主要指的是经济利益; D.作为高校教师是不应当提倡追求物质利益的 34、无产阶级判断善恶标准的基础是( )。D

A.获得快乐、幸福多少; B.知识和理念; C.“义”; D.无产阶级的阶段利益 17、 社会舆论成为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手段的原因是( )。 ABC

A.舆论的重要功能是对教师行为进行善恶判断; B.通过舆论评判的形式,使学校、教师能及时获得来自学校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 C.通过社会舆论,能对教师的行为起着矫正与导向的作用; D.舆论是教师道德评价的唯一手段 1、 规范伦理学中的义务论,在对行为的价值评价上仅凭动机、意向和是否符合出于义务的律令,来判断行为的善恶,这使其失去了道德评价的客观依据。 对

按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理论,如果18~22岁年龄段中超过15%的人接受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高等教育,则高等教育发展便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对 P29 低于15精英,超过15大众,超过30普及 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必须以文化伦理精神作基础。对

信念伦理在复杂的功利化的现实生活中往往富有理想色彩,高估人们的理性能力,导致对实践理性的忽视。 对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社会行为评价标准是衡量、判断教师教育行为善恶的道德行为的尺度和准绳。 对 笃行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对

人生价值的客观形态是人的成就,只有人的成就才能证明人的价值。 对 P233 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现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 )。 ABCD

A.价值观念模糊; B.育人意识退化; C.角色意识淡化; D.敬业精神弱化 正确处理好教师个人利益和教育事业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要点包括( )。 BCD

A.在实现教师个人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和实现好教育事业整体利益; B.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教师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结合; C.在教师个人利益与社会教育事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教师个人应自觉服从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 D.在维护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要尊重和关心个人利益 教师道德义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BCD

A.正确的义务观可以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行为; B.正确的义务观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巨大激励力量;

C.正确的义务观可以促使教师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 D.正确的义务观可以调节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13、 教师道德品质具有哪些特征( )。 ABC

A.教师道德品质与教师道德行为紧密相联; B.教师道德品质是一种自觉意志的选择行为过程; C.教师道德品质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D.教师道德品质有赖于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 高校为市场经济服务,就是市场要求什么,教育就应该肯定什么,维护什么,提倡什么。 错 教师道德认识中只包括理性认识。 错 传统习惯具有短暂性等特点。 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高校教育是一项社会教育活动,也是一项社会经济活动; B.市场经济的规律可以代替高等教育规律; C.高校不仅要“服务”于经济,更要“服从”于经济; D.高校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仅仅定位于为现实服务 美国心理学家利比特与怀特将领导方式分为( )。 ABC A.专横式; B.放任式; C.民主式; D.自由式 下列有关理想人格的论述正确的是( )。 ABCD

A.是指在一定社会中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完美人格; B.主要指理想的道德人格; C.理想人格具有时代特征; D.理想人格会因不同时代等因素而不同

伦理学上的公正,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办事,坚持真理,绝对公平,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公正是不可能存在的。 错

揭示教师道德行为的特征,可以从行为发生的主观因素和行为后果的客观因素入手。对 教师道德行为的动机有时会出现形式动机与实际行为结果分离的情况。 对

32、教师道德行为的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是事实动机 B是形式动机 D有时会出现分离状况 A、形式动机是指实际驱动行为发生的动机; B、事实动机是指没有外化为实际行为的动机;

C、动机是行为者决定做某事的内在发动力; D、形式动机与实际行为结果分离对教师道德行为评价没有意义 教师道德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师道德行为的善的判定。 错

共产主义品质与非共产主义品质之间的矛盾是教师道德修养过程中遇到的最基本矛盾之一。 对 以下属于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的是( )。 ABD C是 卢梭

A.教师的责任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性的智慧; B.学生向善的时候,给他理论、活力和勉励; C.应当培养学生善良的感情、判断、意志; D.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

5、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性的智慧的思想家是A A、洛克; B、卢梭; C、第斯多惠; D、乌申斯基 13、认为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善良的感情”、“善良的判断”、“善良的意志”的思想家是B A、洛克; B、卢梭; C、第斯多惠; D、乌申斯基 2、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应当培养学生 ABC

A、善良的感情; B、善良的判断; C、善良的意志; D、善良的行为 属于现代高校社会服务中的装备服务的有( )。 BC

A.共享图书资料; B.向社会开放实验室; C.向社会开放电教中心; D.委托培养 24、以下不属于高校社会服务中的教学服务的是C

A、委托培养; B、推广教育; C、技术咨询; D、举办技术创新人才培训

现代高校社会服务的形式,主要有( )。 ABCD

A.教学服务; B.信息服务; C.装备服务; D.科技服务

11、 以教科研为中心积极开展面向世界经济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科技服务也是教师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对 12、 伦理道德是一种理性自觉,是人的“善良意志”的产物,是可以超脱于社会生活之外而独立存在的。错 13、 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即传授知识,在此前提下可以兼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错 14、 师德原则和规范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力量由道德评价来显示和实现。对 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 ABCD A.反思性; B.继承性; C.全球性; D.符号性 17、 在进行教师道德评价时,应该做到( )。 AB

A.坚持道德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 B.当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不一致时,应该具体分析; C.追求好的道德目的; D.只要道德手段是合理的,道德目的即可采用 7、 心理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错 教学工作关系是...基础 下列关于教师道德他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D

A.教师道德他律包括外在约束功能和外在导向功能两个方面; B.从根本上说,道德规范体系的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是同时并存,同时发挥作用的; C.没有导向,约束就失去了自己的轨道和目标; D.约束和导向功能是相互包含的,只是理解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视角不同,并没有原则性的区别 教学过程中的伦理矛盾体现为( )。 ABD

A.师生之间的矛盾; B.教师个人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引起的矛盾; C.师师之间的矛盾; D.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不能满足教学工作要求引起的矛盾 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就提出过各具特色的理想人格构想。 对

师德原则涉及的集体是指( )。B A.教师职业团体; B.教育事业整体; C.教师的家庭环境; D.教师的人际环境 在构成行为的伦理价值上,行为目的对行为道德价值的影响论述错误的是( )。D

A.客观善的行为可以因目的的善而增加其善; B.客观善的行为可以因目的的恶而减少其善;

C.客观恶的行为往往指除了结果的恶外,目的也是恶的; D.中立性行为不会因目的的善恶而改变其善恶性质 道德目的是指人们表达道德行为的方式和方法。 错

所谓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生存、发展、创造等活动满足社会、他人需要的积极作用。 错 自我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内心信念。 对

关心学生、乐于助教、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任务。对 关于人本主义思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D

A.初期以理性和人道主义为内核; B.产生之初矛头直指宗教神学和封建等级制度;

C.经过马克思的提炼,形成较为完善的近代人本主义思潮; D.在现代转向批判传统理性 他律机制中的教师,在与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上具有的特点是( )。 ABCD A.被动性; B.外在性; C.实在性; D.中介性 16、 教师道德行为评价善恶标准的共同性表现在( )。 ABC

A.教师行为的方向性; B.教师行为的科学性; C.教师行为的“真善美”的统一性; D.教师行为的能动性 教师内心信念是教师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教育实践上的统一。 对

教师职业生活中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是( )。C A.教师道德规范; B.教师道德他律;C.教师道德原则 D.教师道德品质 师德建设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途径有( )。 ABC

A.教师自身; B.高等教育的对象; C.高等教育的工作特性; D.对社会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教师职业在道德意识上有更高的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BCD

A.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 B.教师对学生有一种“以身立教”的特殊影响力; C.教师道德的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加深远; D.教师职业必须担负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责任 教师道德原则是教师道德社会本质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具体的道德要求。 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yp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