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综述

更新时间:2023-07-24 09: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综述1

陈昆亭 龚六堂2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 经济周期理论出现很早,它的发展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计量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的重视才得到突破的。8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ydland 和 Prescott建立了以动态均衡模型为基础的重视模型的微观基础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简记为RBC)。在他们的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RBC理论已经变成融合了供给和需求(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主要思想)、货币冲击(货币主义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政府财政政策、市场与信息、心理(太阳黑子类模型)、行为(动物精神)等理论的多因素框架结构的随机动态均衡模型。因此,对经济解释及预测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加强。RBC模型已经从最初的依赖外生冲击自身的序列相关性来解释实际观察到的波动传导机制逐渐发展成内生传导机制的模型, 并逐渐形成以数量化语言描述和解释经济波动特征的相对稳定成熟的方法论。这种方法的思想已经逐渐被周期理论之外的宏观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等借用。本文综述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80年代后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波动

一、引言

周期理论是研究经济不断的重复衰退、紧缩、恢复和扩张的内在规律、成因、影响以及相关策略的学问。实际上,很久以来,人们就发现几乎所有的经济都会不同程度地持续出现波动。经济学家们对许多国家宏观经济变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宏观经济运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相对膨胀和衰退,许多宏观经济变量,例如价格、产出、消费、投资和货币存量等,在时间序列上显示出围绕其长期趋势上下波动的特征,且对长期趋势的偏离存在持续性(persistence),另外各种经济活动还表现出类似的波动性/易变性(volatility)以及同总动态之间的共动性(co-movement)。

周期理论的发展非常迅猛,最新成就层出不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计量技术的进步,周期理论已获得卓越突破。建立在动态均衡模型基础上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已放弃单一因素冲击假设,而逐渐发展成融合了供给和需求理论的多因素框架结构的随机动态均衡模型。这方面的研究每天都有很多,该理论的发展大大改进了原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解释及预测的能力。本文综述了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以及80年代后的重要成果和最新的研究结论,以求尽可能全面地介绍周期理论的发展和最新研究前沿。

二、近代周期理论发展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s)也常翻译为商业周期 。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下降而后反弹,并不断重复,这就是所谓的“古典型经济周期”,简称“经济周期”。在美国,这些由紧缩到反弹的经济周期阶段由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来研究确定。Burns, A.F和 Mitchell, W.C的早期研究工作奠定了这方面研究的基础.

早期周期理论研究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一般地按因素分有:农业周期、存货周期、固定投资周期、建筑周期等。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有:熊皮特的周期法,考虑对均衡的偏离;1

2本项目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项目编号:70271063。同时受山东大学青年社科基金资助。 联系人:龚六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00871。E-mail:ltgong@.

古典NBER方法;日本企划厅的综合多种指标而成的单一测度法,澳大利亚的包含52个指标的差离周期法,以及后NBER方法,即现代周期研究方法等。

主要工业国自从工业化以来,毫无例外地出现过经济波动,但经济周期理论大约是在20世纪提出的。这一时期,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消费是无限的,因而沉迷于无限产出中,其基本思想是: 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这实际上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萨伊定律”最简明的阐述。“萨伊定律”认为,“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众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得越快、越多和越广泛。”

主流经济学家在创建古典经济理论时,为了排除不稳定性问题做了两个简单假设:一个是假设萨伊的市场法则是正确的,即生产过程会自动创造出购买其产出所需的收入;二是假设所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是经济的自然状态。这意味着,经济过程不会创造出多于其可销售的产出,经济产出由某一时期的充分就业水平决定,与当期的技术水平和可用资源数量相关。按此观点,经济不会出现不稳定,即使出现轻微的紊乱也将是短期的,并将自动修正,无需制定什么复杂理论和调节政策。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方面暴露了传统古典经济学的弊端,同时也成就了凯恩斯理论。凯恩斯向传统新古典理论发起的论战是多方面的。他富有洞察力的见解之一就是断言:当竞争性价格起作用时,萨伊的市场法则并不能真正使经济免于不稳定;当产出的市场价值等于生产中创造的收入时,没有什么可以保证经济中民众一定去选购所生产的产出。

凯恩斯同传统古典学派决裂,从反对构成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理论基石的两大基本假设开始。他认为储蓄和投资产生于经济的不同部门。其中储蓄取决于居民户的消费决定,而投资则取决于企业家的利润预期。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当中,利率的波动使储蓄和投资总相等。但凯恩斯认为,消费函数代表着收入变化和消费变化间的函数关系,这一关系是最为稳定的关系之一,有关居民收支研究以及国民收入与国民消费长期关系的研究都支持凯恩斯的观点。另一方面,投资则是周期波动过程中最波动的因素,而且凯恩斯强调:企业家在权衡投资与否的过程中,会考虑两种因素:一是利润预期,二是投资成本(利率)。一般来说,利润的预期对于不同项目和不同时刻点的伸缩性会很大,而投资成本就各种可能的投资项目而言,其相对差异很小,所以,企业家很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利润预期而做出投资决断。

另外,凯恩斯认为:均衡生产不等于经济中可用资源充分利用状态下的饱和生产水平,一般来说,没有理由期望这一均衡水平等于充分就业水平。凯恩斯的成功在于可以解释大萧条时的经济,即在均衡水平下可以存在大量非饱和空间。这在理论上给出了大量失业预期存在的可能性,而这是古典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但他对于经济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则很薄弱。

凯恩斯之后,他的跟从者们力图用更加动态的方式来完善对不稳定性问题的解释。首先是乘数理论:在一定边际消费倾向下,投资的变化将立刻导致均衡收入水平的乘数变化,经济则随投资变化而从一个均衡转移向另一个均衡。然而许多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比较静态观点而已。萨缪尔森对凯恩斯理论给出了重要补充。他指出,如果乘数和加速因子都发挥作用,那么会有什么故事发展呢?首先乘数对投资变化的影响可表示为k I= Y,其中k为

乘数, I和 Y为投资和产出的变化量,而加速因子方程为: β C= I ,它表示消费者需求一个小的变化,可能导致投资一个较大的变化。投资 I的增加,引发 Y的产出增加,而Y的变化,又可以预期C的变化 C(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 C又可以激发新的投资 I,如此重复下去。由此解释了经济中小的扰动诱发大的扰动的原因,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周期不可能短期内自我修正的事实。然而只有当经济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时,加速因子才会发挥作用。但是谁又能保证一定是这样呢?因此,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实际解释力受到考验。缺乏足够的微观基础最终将成为这一理论致命的病因。

五十年代后期,出现了密尔顿·弗里德曼领导的货币主义派和以亚瑟·拉弗为代表的“供应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以及 “供应学派”显著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投资成本(税或利率)的波动远比预期回报率的波动更为关键。对于后者,我们更容易记着的是著名的“拉弗曲线”。这一曲线表明:适中的税率取得最优的收入,高税率未必比低税率可得更多收入,而且总体而言,亦非最优;拉弗理论的重点在于强调对于企业家投资的激励是稳定增长的关键,这实际上是对古典理论的完美,这也代表着这一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对古典理论的回归。

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解释了均衡资本积累率,并且提供了确定均衡状态下资本积累和人口增长影响的基础。收入和价格的波动是明显的(可以观察得到的),这无法用静态理论去解释,新古典周期理论采取引入滞后和变量变化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在不能总是出清的地方,假定系统存在可以约束变量偏离均衡很远的力。同期,弗里德曼更直接地得出结论:干涉性货币政策没有必要,干涉通常是加剧而不是平息周期性波动,他主张“简单的货币原则”。但这些理论不能单独形成对凯恩斯主义学派充分的影响。

三、现代经济周期模型理论

宏观经济学家们长期研究发现, 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不表现出任何简单规则或确定的周期,因而,现代宏观经济学者已不再企图把它们解释为确定的不同长度的周期的组合,而是重在探讨最一般的波动特征和几乎所有经济都表现出相似的规律。现代周期研究方法已远不同与古典方法,它代替测度绝对下降或上涨的量,转而通过滤波技术分离出长期趋势增长部分,单独研究波动部分。现代周期理论研究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包括:经济转折点的确定;不同周期阶段的划分;领先滞后因素确定;不同宏观经济总量时间序列之间横向关系——共动性(co-movement),纵向关系——粘持性(persisterce);不同宏观经济总量相对波动性(Volatility)等。通过对这些关键量的测定和分析来标定和判断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并从中发现规律以指导行为决策。例如:共动性,粘持性是经济预测的基础;参照经济周期转折点可以帮助政策策划者和经济专家们做出正确决策;经济周期研究可帮助判断问题如:什么因素造成了滞胀和衰退?经济政策是否奏效?金融市场同经济周期的关系如何?不同的地区或国家经济间关系怎样?

现代实证周期理论的主要技术是滤波技术,早期经典经济周期分析方法被批评为缺乏统计基础,所以现代的分析方法都采用滤波技术。常用的滤波算子有移动平均算子(MV),

高通滤波算子(High-pass),带通滤波算子(Band-pass),Hodrick-Prescott滤波算子。不同的滤波技术有不同的特性,适合于不同的样本背景。

现代宏观所关注的经济周期的重点也不同于经典研究,例如Lucas(1987)这样描绘周期现象:产出沿趋势的反复震荡及其与其他总量的时间序列的共动性。Prescott(1986)更加清楚地指出:经济周期现象包括,产出的持续性、其他总量同产出的共动性和各变量间的相对波动性。无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有多复杂难懂,有一点是清楚的,几乎所有的模型,都一致的以基本实际经济周期模型(Real Business Cycle, 简写为RBC)为基础。

建立在基本RBC模型基础上,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基本上都以均衡模型为基本框架.形成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即均衡模型中引入随机扰动而形成的。最初的问题是:Walrasian 模型能否解释总波动,即一个纯竞争模型,在没有外在性,非对称信息,不完全竞争,以及其他形式的不完美的情况下,能否解释波动,如果行,则传统微观分析解释波动时,无需任何修正了。Ramsey模型是自然合适的选择,它没有任何不完美假设且易于扩充以解释波动问题。早期扰动假设只有技术冲击,90年代后开始引入政府公共开支冲击,这两种冲击相对于九十年代后出现的货币,税率等名义项扰动而言,都是实际项,所以,以这两种冲击为扰动源的随机动态均衡模型被称为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关于Walrasian 模型能否真正解释波动有很多讨论,相当多的宏观经济学家认为技术冲击和RBC的传导机制与实际波动关系不大,而相信名义扰动和名义工资和价格对名义扰动调整不足才是波动的中心原因。也有相当的研究认为,在物品市场,信贷市场以及劳动市场不完备的情况下,显著的名义刚性是很容易产生的,而且可能放大其效应。这样,波动理论就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即实际均衡派,另一部分是凯恩斯的名义刚性派。

传统凯恩斯理论与古典理论的不同是,凯恩斯认为,名义工资或价格具有刚性,市场并不能自动地迅速出清,经济中存在非自愿失业现象,政府可以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抹平经济波动。凯恩斯理论蕴涵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可以影响均衡价格水平和产出,面对经济萧条,政府可以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但凯恩斯理论中工资刚性的假定蕴涵,实际工资对总需求冲击的响应是反周期的。这一性质同实际经济计量结果并不吻合,因此凯恩斯理论中的总供给方程需要修正。

Phillips(1958)发现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或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简单的经验关系。该关系表明,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提高通膨胀率来降低失业率,反之亦然,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性。这样一来,该经验关系可以作为总供给曲线的替代进入宏观经济模型。因为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失业率,所以人们当时认为,只要能够容忍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现象就可以避免。但是,70年代以后美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货膨胀与产出之间的这种正相关性并不稳定,长期相关性趋于中性或近似中性。这成为实际派攻击的一个重要软肋。于此同时,实际派也受到很多攻击。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关于市场过于完美的假设和对于实际经济中名义粘性的忽视。

两派斗争而又相互补充和促进的结果是90年代后期的日益融合和统一。

现代宏观一般流行的观点是:经济波动源于多种随机冲击,包括技术的、偏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消费和投资的、以及其他形式的自发冲击等,相对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我们把这种多因素冲击源的随机动态均衡模型泛称为广义经济周期模型(General Business Cycle,简写为GBC)。另外,大多现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这几个特征来讨论经济周期问题。本文下面的安排即是对这几个现象的集中讨论。

1.关于共动性和波动性的讨论

评估一个波动模型好坏的一种方式是比较模型经济各阶矩同实际经济对应阶矩的近似程度。均衡经济周期模型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模拟出同实际经济非常近似的共动性(协方差)和波动性(标准差)等特征。Prescott(1986)的研究认为,基本RBC模型预测出了主要总量,产出和就业的波动,特别地,标准理论正确地预测了波动的幅度、序列相关性及投资波动性大约是消费波动性的4-6倍的事实。Kydland 和Prescott(1991)推算得,RBC模型解释波动的77%,并指出,技术冲击占周期波动的70%。使用Prescott(1986)的模型可把产出波动的75%归于生产性冲击。

实证结果显示,宏观经济总量间存在很强的共动性,例如,劳动与产出为0.88,模型预测为0.97,类似还有其他总量关系,模型预测结果同实际关系都很接近,这说明模型描绘出了实际数据的一般共动性特征,但实际经济中,实际工资、利率同产出相关性很低或负相关,这是基本RBC模型的一个瑕疵,也是一个很多研究者感兴趣的难题。对此问题的研究,Christiano和 Eichenbaum(1992)通过引入政府公共开支使其得到了一些改进,政府公共开支引入对模型的改进是直观的:它打破了产出同实际工资之间的紧密关系。政府公共开支增加的结果是家庭实际工资收入减少和劳动的增加,从而使产出同实际工资反方向变化。在技术和政府公共开支双重冲击下,模型得出实际工资既非强顺周期关系,也非反周期的关系。

2.关于粘持性的讨论

经济周期理论中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波动特征就是粘持性(persistence)。粘持性连同另一个波动特征—共动性,是经济预测的依据和基础。因而,对实际观察到的粘持性特征模拟的好坏成为判别经济周期模型的一个重要标准。波动的粘持性问题最早由Nelson和 Plosser(1982)提出,他们考虑波动是否有永远持续的部分,他们得到的结论是不能拒绝波动具有永远持续的假设。

早期的标准RBC模型的传导机制来源于外生技术冲击的自相关性,而模型本身没有内生的传导机制,因而受到批评。1980年以后RBC理论发展迅速,产生了很多不错的研究。主要的经济周期思想学派的区别在于关于冲击和传导机制的假设。

一般而言,经济周期理论有三种传导机制:(1)资本积累,(2)替代效应,(3)不同类型的调整滞后和成本。

(1)资本积累。比较有影响的仅依赖于资本积累以期产生内生传导机制的研究有:King et al(1988),Greenwood et al(1988)。他们都假定技术冲击是唯一的扰动源。Greenwood et al(1988)进一步假定技术冲击仅影响新资本物品形成,但不影响已存在的资本,认为投资的边际有效性冲击对解释波动有重要作用。

(2)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既可以来自于生产函数,也可以来自于效用函数,一般替代效应有两种影响:跨期替代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效应和期内替代 (intratemporal substitution)效应,前者可产生模型经济的粘持性,后者则可产生模型经济的共动性。通过跨期替代为传导机制研究的思想是:时间不可分的跨期替代效应和劳动不可分效用假设,可以产生出期内消费和休闲相互替代的效果,如Hansen (1985)假设劳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中就业的人数,而与就业者工作的时间无关。Long和Plosser (1983)则假定各期消费是正常品,多种生产性投入和光滑的纵向横向替代技术,理论上证明了粘持性和共动性的产生。

(3)调整成本。调整成本类型假设的模型有两种:一是资本的装置具有调整成本;二是劳动调整成本。

资本调整成本模型始于Kydland和Prescott(1982)的time-to-build模型,他们说:“酒不是一日酿成的”,资本从投资到开始生产要有一个过程,不同的项目,资本投资周期不同,有的需几个月,有的则需几年。这种解释粘持性的思想曾经很引人注目。很多学者直接引用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资本调整成本问题。

另一种资本调整成本模型是著名的Q-理论。其基本假定为:新资本的边际安装成本是投资率的增函数。其本质同上面的情形类同,效果相似。

以上几种模型,理论上存在传导机制,然而Cogley和Nason(1995)的实证结果显示,要么没有,要么存在很小的内生传导性。究其内在的原因是:以上几种思想实质上都是依赖于通过资本存量和消费水平的改变来改变投资水平。一方面投资水平相对于总资本存量非常之小。因而以上几种思想下,对资本积累的轨迹几乎没有影响。另一方面,资本占有相对产出的贡献的份额也不超过三分之一。因而资本调整成本的各种模型,实际上都还需要依赖于外生技术冲击的自相关性才能产生足够的实际经济时间序列所表现出来的粘持性水平。

其次,考虑劳动投入调整成本的模型。因为,劳动占有产出的贡献份额比较多,Burnside et al(1993)通过假定公司劳动的调整滞后一个季度提出了Labor-Hoarding模型。在模型中,他假定公司在观察到当期的经济状态之前决定劳动规模,但可以事后调整劳动强度。实际上也可看作是劳动成本无限大的一种情况。Cogley和Nason(1995)考虑引入劳动的调整成本。基本的结果是:劳动调整成本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模型的内生传导机制,但依赖于较大的政府公共开支冲击才能产生和实际经济数据所表现出来的差不多的粘持性。

3.90年代—多元化的时代

90年代是多元化思想的时代。Christiano 和 Eichenbaum (1992)引入政府公共开支改进了一些解释力。Greenwood 和 Huffman (1991),Braun (1994)引入了扭曲税(资本收入税和劳动收入税),资本收入税的波动性通过跨期替代效应会改变投资的波动,个人和公司收入税的变化会改变休闲和劳动的供给,从而引入扭曲税增强了对波动的解释力。这类模型的贡献是不可小视的,它从根本上证明了政府的作用。早期的实际派认为:经济波动是经济自身的最优反应,政府稳定经济的努力是没有必要的,只能造成总体社会福利损失(Prescott, 1986; Long 和 Plosser, 1983)。从Christiano 和 Eichenbaum的研究后,人们开始同意政府干

预不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就这类模型本身的意义而言,他还在于开创性地引入了政府的财政政策,这是对RBC模型的改进,是对批评RBC模型缺乏政策因素的凯恩斯学派的回应。财政政策的引入增加了对波动的解释力,却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内生传导机制的解释。

四、货币冲击与名义刚性嵌入

最早的货币冲击讨论由Friedman和Schwartz开创,他们指出货币与产出之间的共动性并非他们的精确的关系,而货币供应变化率是货币政策扰动的很好的近似。美国战后经济来看,关于货币政策对产生波动的作用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另一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具有较大影响。一般的关于货币冲击的实证结论是:(1)货币冲击有短期产出效应,长期呈中性;(2)货币冲击有长期通胀效应;(3)货币冲击有产出的粘持性效应;

(4)实际产出与未来通胀有正相关关系;(5)通胀与未来实际产出有负相关关系。

理性预期革命之前,价格与工资刚性模型占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地位,它是凯恩斯和货币主义两大阵营的假设核心。但理性预期革命迫使经济学家们使用一般均衡的思想方法,从而改变了对价格和工资刚性的模型化方法,这样就产生了粘滞合同模型(staggered contract model)。这类模型在80年代成功地成为解释货币非中性的工具。90年代经进一步发展用于政策分析。下面分析比较几类模型:

市场出清模型(Market-clearing models)。市场出清模型假定价格和工资可立即调整到均衡条件要求。(1)在完美信息假设下,价格和工资的变化成比例于货币供给增长,结果是,货币是纯中性的,价格为非刚性的。这和实证结果不一致。(2)在不完美信息假设下,当货币增加引发不同市场价格的变化时,不同市场上的人们不知道各自价格的变化反映的是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化,还是相对价格的变化。当被理解为后者(或部分理解为)时,就激发了产出的增加,但增加的程度低于货币增长的幅度。因而,这一模型仅依赖于信息不完全即可产生出货币非中性。但它存在明显不足:(1)和部分实证结论不一致,实证表明,未曾察觉的货币变化几乎没有产出效应;(2)不可预测的价格变化解释生产周期的部分很少;(3)要解释实际存在的粘持性,需要假定信息在足够长的时间之后才能为大众所知,这不合实际。

预期市场出清模型(Expected-market-clearing models)。代替完美信息假设,这类模型直接把粘性工资和价格假设引入理性预期模型,假定每期市场开始时,可以预期确定工资和价格(当期不变),使市场出清。它的优点是可解释长期货币是中性的。不足之处是同样未能产生出很好的货币冲击的粘持性效应。

粘滞合同模型(Staggered contract models)。粘滞合同模型分为两类,一类为依赖于时间的,另一类为依赖于状态的。首先看:

第一类:依赖于时间的粘滞合同模型。Taylor(1980)指出,劳动合同期超过1年即可产生出战后美国经济出现的失业的粘持性。他假定,每个单个合同的制订都是参照过去的合同和现存的别的公司的合同来制订的。这样,反映在一个合同中的当期的任何一种冲击效应可以通过合同传导到周围和很远的时间,从而产生粘持性效应和共动性效应。Blanchard (1987) 发展了粘滞定价模型,假定:投入品价格影响产出品价格,产出品价格又作为中间品影响其

他投入价,如此连动,产生出价格粘滞性的效果。Christiano (1985) 发展了上述模型,允许更短的合同期调整,其模型适用于合同期较短(如一季),但数据为年度数据的研究。Calvo (1982,1983)等发展了更一般的模型,假定合同持续期的长短为随机的。

第二类:依赖于状态的粘滞合同模型。Caplin和Spulber (1987) 发展了所有的价格完全依赖于经济状态的模型。因为所有价格都同时依赖于相同的状态,所以,当经济状态变化时,所有价格都变化,结果,货币完全中性。Tsiddon (1991,1993) 指出,如果假定货币供给的高度自相关性,则可得到货币非中性和总价格粘滞的结果,其不足是需依赖于外生货币供给的自相关性。Dotsey, King和 Wolman (1996) 假定每期改变价格的公司比例随通胀上升而增加。本质上,这一模型是依赖于状态和依赖于时间的混合。类似的有Caballero和Engel (1993) 假定每一期只有一部分公司调整价格。这种混合型的特性的优点是,可产生出纯依赖于时间的模型具有的性质,但失于模拟出好的波动行为。

粘滞合同模型理论的隐含前提是公司必须有市场力,以便确定最优价格。最优价格的确定常建立于两种途径:价格调整成本或固定的(或随机的)调整区间。在此基础上最大化效益,以确定最优价格。这种思想的总体不足是没有考虑消费者的作用。为此需考虑完全最优的模型。

Lucas 发展了均衡条件下最优价格模型,并假定两个市场(证券,商品),商品市场晚于证券市场开市,所以,每期需预留恰当数量的钱用于当期消费,从而引入货币于模型中,讨论货币冲击的影响。这一方法成为此后货币分析的理论基础。在Lucas模型中,部分价格是由合同确定的。此后,Levin(1989)也发展了最优模型,假定工资以粘滞的方式最优确定。Yun(1994,1996)发展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假定价格粘滞确定。Kimbal(1995)做了类似的工作,他注意到方程的参数可能给出比原来粘滞价格模型估计的粘滞性要少。Woodford(1995)对Yun和 Kimbal的结果做了详细的综述性比较。

90年代中期之后,有不少文章引入了其他形式的价格和工资刚性到一般均衡模型中,如Kim(1999),Cooley and Hansen (1998)。Bhaskar (2002)发展了内生价格粘滞性的模型。然而,一个广泛讨论的关于滞后合同模型的计量问题是它明显不能产生实际观察到的通胀的粘滞性。Fuhrer和Moore(1995)修改了滞后合同模型,把价格水平换为价格通胀,讨论关于价格通胀滞后模型分析,假定当前价格通胀与预期将来价格通胀有关,这样就产生出了希望得到的通胀的粘滞性。但是该模型却缺少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证。最新的研究是Huang 和 Liu (2002), 他们讨论了工资和价格制定滞后的货币冲击的粘持性效应,结论是价格滞后不能独立产生理想效应,但工资滞后则可以。

五、关于波动福利损失的讨论

前面讨论了很多的关注波动产生的研究工作,但是,到底经济波动对经济带来的损失有多大呢?关于这点的讨论始于Lucas(1987)的工作,他把存在波动的经济等价于一个不存在波动的经济来讨论需要补充多少经济产出或者消费水平来刻画波动的损失,他对美国经济的计算结果显示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很小,至多是相当于0.17%左右的产出。这基本上与当

时标准的RBC理论的结论(波动是自然的,Pareto有效的,政府平稳经济的努力是没有必要的,只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是一致的。

此后,Hansen(1989)分析通胀税的经济成本。Greenwood和Human(1991)在基本RBC的框架下引入扭曲税,也讨论了福利成本的损失。他的结论是扭曲税加剧了波动性,和宏观变量的预测相关性。他还设计了状态或有税来平稳产出,结论是在他的模型经济条件下可以改进福利。Dolmas(1998)引入风险偏好,重新评估波动福利成本,发现潜在的成本远大于Lucas早年的结论。对波动成本的研究还有Imrohoroglu (1989), Pemberten(1996),以及最近的研究Otrok (2001)等。

总的来看,基本的结论应该是同意波动会有损失,但它的大小取决于经济中关键参数的量值,实际上应更准确地说取决于经济中人们的偏好,意愿,取向,预期,风险回避等,当人们对损失比对所得更敏感时,波动的福利成本就会比较大。其次,如果波动将降低消费的增长率,那么波动可能是高成本的,即如果消除波动能提高趋势增长率,那么消除波动的所得也大。Ramey和 Ramey (1995) 实证研究了增长与波动性之间的关系,他们得到的结论是,一方面波动的确降低了平均增长率。另一方面,在经济萧条时,人们被迫接受非意愿工作或失去工作,由此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是潜在的社会福利损失的来源。

六、国内学者在周期理论方面的研究

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研究比较早比较系统的有刘树成 (1996,2000,2003,2004,2006)以及他的团队。他们较早地研究了中国的经济周期的特征。在中国经济周期描述方面,刘树成的工作是卓著的。

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2004)在基本RBC方法模拟了中国经济1952-2001期间50年的经济周期波动特征,采用消费与休闲可分的对数效用形式,常规模回报生产技术,假定对数AR(1)过程的外生技术和政府需求冲击条件下,建立动态随机均衡模型(DSGE)。研究发现:基本RBC模型基本上较好的模拟了实际中国经济中多数宏观变量的波动特征,按照Prescott (1986)的方差估算法,可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80%以上,但模型预测的劳动对实际经济中以实际就业人数所表示的劳动的解释有较大偏差。

在实证研究方面,陈昆亭,周炎,邹恒甫(2004)重点讨论了流行的几种滤波工具;进行了我国经济的商业周期特征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周期既服从大部分的一般性周期特征,又有相对的独特性。

在传播机制方面,陈昆亭,龚六堂(2004a)在基本RBC模型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考虑内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利用率,建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中国经济。内生人力资本利用率从根本上揭示了波动的内在传播机制。结果显示:传统的以单纯物质资本利用率为基础解释波动机制的思想是对的,但仅有理论意义。从数据来看,物质资本利用率的贡献比例很小,不足以充分解释波动的形成。而人力资本的引入及其利用率内生之后,影响显著,连同物质资本一起才能真正解释波动机制的主体。

在供给需求冲击方面,陈昆亭,龚六堂(2004b)建立内生资本利用和公共消费需求的

单部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引入总劳动供给和消费需求的预期偏差所代表的不确定因素,建立太阳黑子模型。研究表明,在规模报酬不变技术条件下,模型在较大的合理参数范围内仍存在稳定的吸引解。同单一生产技术冲击的基本RBC(实际商业周期)模型比较,太阳黑子冲击对波动的贡献有限;实际冲击解释波动的主要部分;引入供给冲击改善了模型对消费的预测能力;引入供给冲击优于引入需求冲击。

现代研究认为基本的RBC模型不能很好地模拟战后美国经济的实际特征,未能包含货币效应问题是一个主要缺陷。陈昆亭,龚六堂(2006a)改进基本RBC模型,引入粘滞定价和内生货币机制,建立包含货币问题的动态周期模型。研究发现:在规则货币政策机制下,模型的经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产生出比基本RBC模型更加接近实际中国经济的周期动态特征。

在福利分析方面,陈昆亭, 龚六堂(2006)建立了内生货币供给、粘滞定价的周期动态模型。该模型在大范围参数允许范围内有稳定解。结论指出:在政策参数适当的条件下,规则货币政策可以用做稳定经济的工具;不同于陈彦斌(2004)用传统Lucas方法的估计,在本文的均衡模型中,消费过程随风险回避系数的不同而不同,因而,本文估计的波动福利成本比Lucas方法估计的更小;但政策扰动的边际福利成本显著,足以引起人们对政策波动的关注。

关于我国经济周期特征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能尽数。

结束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宏观政策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经济周期的研究非常必要,讨论它一方面可以知道考虑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分析这个特征,可以对我国经济的运行进行分析和预测,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明确到底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的波动造成了经济的波动,从而为宏观调控提供指导。虽然如此,对我国经济周期的总体研究仍不够全面,一方面计量工具滥用而缺乏创新,另一方面是对于主流现代周期模型的研究不足,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形成以及内在传导机制的研究有待发展。最近,我们的系列研究发现,现代经济周期模型理论解释实际经济的能力是杰出的,但也仍存在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的在随机均衡动态模型框架下嵌入刚性假设的研究虽未显现出应有的潜在解释力,但不能断言这种努力没有前途,相反,作者认为这正是解决内生持续性问题的途径。因而,这样的结合需要进一步完美化,这就是说GBC理论有着光明的前途。

参考文献:

Bernanke, B., Blinder, A.,1992,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nd 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901-921.

2. Bernanke, B., Mihovi, I.,1998,Measuring monetary polic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 869-902.

3. Bhaskar,V, 2002, On Endogenously Staggered Pric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9(1), 97-116.

4. Blanchard,O.J.,1987, Aggregate and individual price adjustment, 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7 (1): 57-122

5. Braun, R.A , 1994, Tax disturbances and real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postwar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3: 441-462.

6. Burnside, C., Eichenbaum, M., Rebelo, S., 1993,Labor hoarding and the business cycl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1(2).

7.

8.

Caballero, R.J., Engel, E.M.R.A.,1993, Microeconomic Adjustment Hazards and Aggregate Dynamic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2), 359-383. Calvo, G. A., 1982, Staggered contracts and exchange rate policy, in : J. A. Frankel, ed., Exchange Rates and 1.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9. Calvo, G. A., 1983, Staggered prices in a utility maximizing framework,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2:3-398.

10. Canova, F., Nicdo, C. D., 2002,Monetary disturbances matter for business fluctuations in the G-7,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49,1131-1159.

11. Caplin, A. S., Spulber D. , 1987, Menu costs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2:703-725.

12. Cogley,T., Nason J.M., 1995, Output dynamics in Real-Business-Cycle model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5, No 3.

13. Cooley, T.F, Hansen, G. D., 1989, The inflation tax in a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 42.

14. Cooley, T.F, Hansen, G. D., 1998, The Role of Monetary Shocks in Equilibrium Business Cycle Theory:

Three Exampl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9, 733-748.

15. Chari,V.V., Kehoe, P.J., McGrattan, E.R., 1998, Sticky price models of the business cycle: can the contract

multiplier solve the persistence problem?, Research Department Staff Report No.217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16. Christiano, L. J., 1985,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timing interval in a linear econometric model, with

application to Taylor’s model of staggered contract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9:363-404.

17. Christiano, L.J., Eichenbaum, M., 1992, Current Real-Business–Cycle theories and aggregate labor-market

fluctuation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430-450.

18. Christiano, L. J., Eichenbaum, M., Evens, C. L., 1996, The effect of monetary shocks: some evidence from

the flow of funds,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LXXVIII, 16-34.

19. Dolmas, J.,1998, Risk preference and the welfare cost of business cycles,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646-676.

20. Dotsey, M., King R.G., Wolman A.L., 1996, State dependent pricing and the dynamics of business cycles,

unpublished paper.

21. Fuhrer, Jeffrey,Gerald Moore,1995, Inflation Persisten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CX,

pp.127-160.

22. Gordan, S., Leeper E., 1992, The dynamic impacts of monetary policy: an exercise in tentative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 1228-1247.

23. Greenwood, J. Z., Hoffman G.W., 1991, Tax analysis in a real-business-cycle model,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7 : 167-190.

24. Greenwood, J., Hercowitz Z., Hoffman G. W., 1988, Investment,capacity utilization and the business cycl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 402-417.

25. Hansen , G. D, 1985, Indivisible labor and the business cycl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6, 309-327.

26. Huang, K.X.D, Liu, Z., 2002, Staggered price-setting, staggered wage-setting, and business cycle persistenc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49, 405-433.

27. Imrohoroglu, A., 1989, Cost of business cycles with indivisibilities and liquidity constrai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7 : 1364-1383

28. King, R.G., Plosser C. I., Rebelo S. T., 1988, Production, growth and business cycles : I. The Basic

neoclassical model,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1:195-232。

29. King, R.G., Rebelo S.T., 1999, Resuscitating Real Business Cycles, chapter 14, in: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volume 1B, 927-1006.

30. King, R.G., Rebelo S.T., 1993, Real business cycles and the test of the Adelman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7 : 207-231.

31. Kim, S., 1999, Do monetary policy shocks matter in the G-7 countries? Using common identifying

assumptions about monetary policy across countr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8, 387-412.

32. Kimball, M.S.1995, The quantitative analytics of the basic neomonetarist model,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7: 1241-1277.

33. Kydland, F.E., Prescott, E.C., 1982,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 50, 1345-1370.

34. Kydland, F.E., Prescott E.C., 1990, The econometrics of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the business

cycl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93: 161-178.

35. Leeper, E., Sims, C., Zha, T., 1996, What does monetary policy do, 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ity,

1,1-75.

36. Levin, A., 1989,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levance of staggered wage contract models,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37. Long,B.J., Plosser C. I., 1983, Real business cycl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 vol.91

38. Lucas, R.E, 1987, Models of business cycles (Basil Blackwell, New York).

39. Mitchell, W.C., 1927,Business cycles: The problem and its Setting, (NBER, New York).

40. Otrok,C., 2001, On measuring the welfare cost of business cycl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47:

61-92.

41. Pemberten J., 1996, Growth trends, cyclical fluctuations, and welfare with non-expected utility preferences,

Econometrica, 50 : 387-392 .

42. Phillips, A.W., 1958, 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Ra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1861-1957, Economica, 25, pp. 283-289.

43. Prescott,E.C., 1986,Theory Ahead of Business Cycle Measuremen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Fall,10,9-22.

44. Nelson,C.R., Plosser C. I., 1982, Trends and random walks in macroeconomic time seri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0(2): 139-162.

45. Ramey, G., Ramey, V., 1995, Cross-country evidence on the link between volatility and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5 : 1138-1151.

46. Romer, D., 1996.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McGraw-Hill, New York.

47. Sims, C.A.,1980, Comparison of Interwar and Postwar Business Cycles: Monetarism Reconsidered, NBER

Reprints, 0094.

48. Tsiddon, D.,1991, On the stubbornness of sticky pric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32:69-75.

49. Tsiddon, D.,1993, The (mis)behavior of the aggregate price level,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0:889-902.

50. Taylor, J.B., Woodford, M., 1999,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Elsevier.

51. Taylor,J.B., 1980, Aggregate dynamics and staggered contrac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8, 1-22.

52. Woodford, M., 1995, Price Level Determinacy without Control of a Monetary Aggregate.

Carnieg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43: 1-46.

53. Yun,T.,1994, Monetary policy, nominal price rigidity and business cycle,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54. Yun,T., 1996, Nominal Price Rigidity, Money Supply Endogeneity, and Business Cycl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7, no,2: 345-370.

55.

56.

57.

58.

59.

60. 刘树成 1996,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地新阶段》,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刘树成 2000, 《繁荣与稳定----中国经济波动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刘树成 2003, 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经济研究》第3期。 刘树成 2004, 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背景特点,《经济研究》第3期。 刘树成 1989,《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 卢 建 1992,《中国经济周期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

61. 黄险峰 2003,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2003.

62. 陈昆亭、龚六堂,(2004),《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与波动的研究—引入人力资本后的RBC模型》,《经济学(季刊)》

7.

63. 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2004)《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 《世界

经济》,2004.4

64. 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2004,《基本RBC方法模拟中国经济的数值试验》, 《世界经济文汇》,2004.2

65. 陈昆亭 龚六堂,“内生时间偏好,粘滞名义合同的货币效应周期动态模型”,《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5,12

66. 陈昆亭 龚六堂,“内生货币与粘滞价格的周期模型中规则货币政策的福利问题分析”,working paper 2006

67. 陈昆亭 龚六堂,“粘滞价格模型模拟中国经济的数值试验----对基本RBC模型的改进”,《世界经济》,2006,9

68.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2004),“中国经济商业周期分析”,《世界经济》2004,10. P47-56。

A Survey on Business Cycle Theory

Chen Kunting

(CCER, Shandong University)

Liutang Gong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ie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RBC mode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very field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etric technology, the business-cycle theory has gotten great breakthrough since 80s of last century. The genesis work belongs to Kydland and Prescott (1982), they built the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 Model (RBC), which based on the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and integrated the supply and demand theory, monetary shocks, government fiscal policy, market and information, psychology (sunspots model), behavior (animal spirit) et al. Also,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has been changed from exogenous assumptions into endogenous determined.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 ability of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 to economy. This paper simply summarizes the developing history and frontier researches of the business cycle theory.

Key Word: Business cycle, volatility

JEL Classification: E200, E3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yn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