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理学各病害症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7-05 19: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水稻病害

第一节 稻纹枯病 Rice sheath blight(我国水稻的发生面积最大的病害)

症状 Symptom 病原物 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防治方法 (Control) 策略是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施用化学农药和生防制剂。 具体方法: 1.清除菌源 field cleaning (1)打捞“浪渣 在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要及时打捞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2)不直接用病稻草和未腐熟的病草还田。 (3)铲除田边杂草,可减少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 (1)合理密植,避免过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2)合理排灌,以水控病,彻底改变长期深灌高湿的环境,做到浅水发根、薄水养胎、湿润长穗,其中尤以分蘖末期至拔节前进行适时搁(晒)田、后期干干湿湿的排灌管理,降低株间湿度,促进稻株生长健壮,对控制纹枯病的危害效果显著。 (3) 合理施肥,氮、磷、钾要配合施用,做到农家肥与化肥,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要前期发得起、中期站得稳、后期不脱肥,做到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收割时青秆黄熟。 3.种植抗病品种 羽禾、冬秋布、咸运、S-1092、华南15、IR64可以作为抗源材料。 4.药剂防治chemical control 在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或拔节至孕穗期丛发病率为10%~ 15%的田块,需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①在水稻封行后至抽穗期间,或病情盛发初期,喷施井冈霉素,每hm2用药67.5~75.0g(a.i),间隔10~15d,针对稻株中、下部兑水喷雾或泼浇施药1~3次。②担菌胺,丙环唑、纹枯灵 ③嘧菌酯、满穗 ④在发病初期喷施芽孢生防菌株B908, 1.危害时期:从苗期到穗期有性态为佐佐木薄膜革菌 1.越冬(over-winter)和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都会发生,以分蘖盛期到穗Pellicularia sasakii,属期受害最重,尤以抽穗期前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无后更重。 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其他寄主和田边杂草上越冬。水稻收割时大量菌核落入田间,成为次年或下季性态为立枯丝核菌 的主要初侵染源。 2.传播(spreading):灌溉水是田间菌核传播的动力。 流行条件 : 1 菌核基数 Sclerotia number or base : 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的多少与稻田初期发病轻重呈正相关。上季或上年轻病田,打捞菌核彻底的田块和新垦田,一般发病轻;反之,历年重病田区,上季或上年重病田,越冬菌核残留量多,初期发病也较多。 2 气象条件(weather): 纹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在适宜侵染发病的温度范围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田间小气候湿度为80%时,病害受到抑制;71%以下时病害停止发展。 一般平均气温稳定在22?C以上,水稻处于秧苗期或分蘖期即可发病。华北稻区在分蘖盛期,决定水稻纹枯病流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雨湿,其中以降雨量、雨日、湿度(雾、露)为最重要。雨日多,相对湿度大,发病重;反之,发病轻。 高温、高湿、多雨、田间郁蔽等条件与水稻易感的生育阶段孕穗期至抽穗期相吻合,病害流行程度就更严重。 3 水肥管理:是决定发病轻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深水灌溉,稻丛间湿度加大,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当稻田相对湿度在95%~100%时,病害发展迅速;86%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 施氮肥过多、过迟,有利于病菌侵入,而且易引起倒伏,致使病害发生更重,氮素过多也使稻株茎叶茂盛,田间湿度加大,有利于发病。 4 种植密度(density ): 密度与发病呈正相关。插植苗数多、密度高时,株间湿度高,适于菌丝生长蔓延,而且光照差,光合效能低,不利于稻株积累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抗病能力差。 稻田郁蔽有利于发病。 5 品种抗性(resistance)及生育期(growth stage) :。现有的水稻品种多为感病或中感。 。一般矮秆阔叶型比高秆窄叶型感病,粳稻比籼稻感病,糯稻最感病;在相同条件下,杂交稻比常规品种病重;一般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比生育期长而迟熟的品种发病重;植株矮、分蘖能力强的发病重。 水稻生育期和组织的老嫩与发病程度有一定关系。水稻孕穗至抽穗期较幼苗及分蘖期感病。 2.危害部位:主要危害基部Rhizoctoni asolani半知菌叶鞘,也可危害叶片。严重亚门丝核菌属。 时,可深入茎秆内部引起植2 病原形态:菌丝体初期无株倒伏。在抽穗前如严重发色,老熟时变成淡褐色,直生,可造成植株不能正常抽径为8~12?m,分枝与主枝成穗而出现“胎里死”;当菌锐角,分枝处显著缢缩,距丝蔓延至穗顶,可造成瘪分枝不远处有分隔。菌丝能谷,有时形成白穗,甚至引在寄主组织内生长,也可蔓起植株枯死。 3 症状特点: 延于植株的病部表面。病组织表面的气生菌丝体可结成——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菌核。 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边3 病原生物学: 缘不清楚的小病斑,以后逐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状10?C~38?C,适温30?C左右,的病斑,最后病斑中部呈草致死温度为53?C,5min。病黄色至灰白色,边缘呈褐色菌侵入寄主的温度范围为至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23~35?C,适温28~32?C。在互愈合成云纹状大斑块。 适温下,如有水分,病菌经 — 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18~24h即可完成侵入。菌核相似,但形状不规则。受害在12~15?C时开始形成,以较重时,常不能抽穗,造成30~32?C之间为最多,超过“胎里死”,或全穗枯死。 40?C就不能形成。 4 病征:在阴雨多湿的4.病原菌生理分化: 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根据菌丝融合亲和现象,病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菌丝菌分9个菌丝融合群体匍匐于组织表面或攀缘(Anastomosis group,AG)于邻近植株之间,形成白色其中AG-1群侵染,专化性明绒球状菌丝团,最后变成褐显。 色坚硬菌核。菌核以少数菌 按培养性状和致病力把丝缠结在病组织上,很易脱水稻上的病菌划分为3个类落。 5 诊断要点: 病斑为云纹状, 型,即A、B、C型,致病力顺序为A>B>C。 5 病菌的寄主范围:极为广 后期病部生鼠粪状菌核。 泛,在自然情况下可侵染21 科植物,包括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侵染54科的210种植物。

第二节 稻瘟病 RICE BLAST

症状 Symptom 病原物 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防治方法 (Control) 1.种植抗病品种 吉粳57、吉粳60、京引苗瘟:发生在3叶期以有性态为灰色大角间座壳 1 越冬与初侵染来源: over-winter 前。病苗基部变黑褐色,Magnaporthe grisea ,属子潮湿时病部长出灰绿色囊菌亚门大角间座壳属。 霉层。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127、龙粳8号可推广使用。 病谷是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未腐熟粪肥及散落在地上的但要做到:①抗病品种定期轮换。当抗病品种在一地种植2~3年后,应及时地轮换无性态为稻梨孢 病稻草、病谷可成为初侵染源。 叶瘟:发生在3叶期以Pyricularia oryzae, 半知后, 4种症状类型①白菌亚门梨孢霉属 点型: 白色,多为圆形,病原形态 不产生分生孢子。②急性分生孢子梗3~5根成束或单2 传播 spreading 在草堆、草房等处越冬的病菌,当第二年气下来,用新的抗病良种替换老品种,避免温回升到20?C左右时,遇降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主要借风单一抗病基因长期种植。②抗病品种合理雨传播,昆虫也可传播。 布局。在同一生态区内同时种植几个抗病3 侵入infection 孢子接触稻株后,遇适宜温、湿度,萌发并基因不同的品种。 型:病斑暗绿色,纺锤形。生,从病部气孔或表皮伸出,直接侵入表皮。病菌以表皮上的机动细胞为主要侵染点,也从伤2.减少初侵染来源: (1)不用带病种子。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不分枝,有2~8个隔膜,基口侵入,但不从气孔侵入。 层。③慢性型: 典型的部淡褐色,上端色淡;分生慢性型病斑呈纺锤型,最孢子梗顶端屈曲处,有分生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孢子脱落的疤痕。 4 再侵染产生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 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2)处理病稻草。收获时,对病田的稻草和谷物应尽量分别堆放,室外堆放的病稻草应在春播前处理完毕,不用病草催芽和1 品种抗性及生育期:一般籼稻较粳稻抗病,耐肥力强的品种扎秧苗。如病草还田,应犁翻于水和泥土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向分生孢子梨形,初无隔膜,其抗病性也强。成株期抗性高于苗期。苗期(四叶期)、分蘖盛期中沤烂。用作堆肥和垫栏的病草,应在腐外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成熟时通常有2个隔膜,顶和抽穗初期为感病时期。出叶当天最感病,5d后抗病性迅速增强,熟后施用。 (3)种子消毒:用1%石灰水斑背面也产生灰绿色霉细胞立锥状,基部细胞钝圆,13d后就很少感病。 层。慢性型病斑自外向内有脚胞;分生孢子密集时呈可分为中毒部、坏死部和灰绿色。有性态少见。 浸种,时间长短因气温高低而异,15~20?C品种抗性抗病机制一般株型紧凑,叶片水滴易滚落,可相对降低浸3d,25?C浸2d并保持水层深20cm左右病菌的附着量,减少侵染机会。寄主表皮细胞的硅质化和细胞的和不搅动水层,以便病菌在水层和石灰形崩溃部。④褐点型:病斑病原生物学:菌丝体发育适膨压程度与抗侵入、抗扩展的能力呈正相关。另外,过敏性坏死成膜层下窒息而死;用80@2浸种2~3d。 为褐色小点,多局限于叶温26~28?C。分生孢子形成适反应是抗扩展的一种机制。 脉间,中央为褐色坏死温25~28?C。孢子萌发温度与部,外围为黄色中毒部,孢子形成相同, 无分生孢子,常发生在抗附着胞形成适温24?C,28?C3. 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 2 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降雨、雾露、光照等对稻瘟菌的繁殖。抗感间作(朱有勇) 和稻株的抗病性都有很大影响。 。合理施肥。不偏施和过多施用氮肥,注。 当气温在20~30?C,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有利于稻瘟病发意氮、磷、钾配合,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如草木灰、矿渣、窑灰钾肥等。做到: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以上不能形成。病菌侵入适生。24~28?C范围内,湿度越高发病越重。 上 温24~30?C。适温下,孢子附。稻瘟病的流行就决定于降雨的迟早和降雨量。天气时晴时雨,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节瘟:主要发生在穗颈下在植株表面16~20h,可完成或早晚常有雾、露时,最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抽穗期忽遇低看田酌情施肥。绿肥用量不宜超过第一、二节上,潮湿时,侵入。 温,水稻的生活力削弱,抽穗期延长,感病机会增加,穗颈瘟较45000kg/hm2,并适量施用石灰加速绿肥腐节上生出灰绿色霉,易折分生孢子在适宜温、湿度下,重。光照不足时,稻株光合作用缓慢,淀粉与氨态氮的比例低,烂。灌水方面必须与施肥密切配合。做到:断。常因水分和养料的输经6~8h就可以形成,其中饱硅化细胞数量少,植株柔软,抗病性下降,加重病害的发生和蔓开设明沟暗渠,降低地下水位,合理排灌,送受阻,影响谷粒饱满;和空气湿度最适;相对湿度延。 发生早而重时,亦可造成降至90%以下,形成大大降低白穗。 以水调肥,促控结合,掌握水稻黄黑变化3.栽培管理措施:①施肥:偏施氮肥会造成稻株体内碳/氮比降规律,满足水稻各生育期的需要。 (10%)且不能萌芽;在80%低,游离态氮和酰氨态氮含量增加,硅化程度减弱,增加外渗物4.药剂防治:防治苗瘟一般在秧苗3~4叶穗颈瘟和枝梗瘟:发生于以下时,几乎不能形成。相中铵含量,引起植株徒长、组织柔软、叶披垂、含水量增加、色期或移栽前5d施药;防治穗颈瘟可于破口穗颈、穗轴和枝梗上。围对湿度96%以上且有水滴存浓绿、无效分蘖增多,使株间郁闭,湿度增加,有利于病菌的生至始穗期喷施1次杀菌剂,然后根据天气绕穗颈、穗轴和枝梗及向在时,孢子才能良好萌发; 长、繁殖和侵入。增施钾肥、硅肥可提高抗病性。②灌溉:长期情况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 ① 三环唑(黑上下扩展,穗颈发病早的病原菌致病性分化:稻瘟病深灌的稻田、冷浸田以及地下水位高、土质黏重的黄黏土田,根色素合成抑制剂)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形成白穗。 菌菌株有不同生理小种或类系不能良好生长,影响稻株的氮、碳代谢,降低蒸腾作用和稻株菌剂。内吸性强,具预防保护作用,施药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使可溶性氮素增加,硅酸的吸收与运输减后能迅速被稻叶及稻根吸收,喷施1h后遇少,减弱叶片表皮细胞的硅质化,致使水稻抗病力降低。但田间雨也不需补喷。在叶瘟初期或始穗期叶面水分不足(如旱秧田、漏水田)也影响稻株的正常发育,蒸腾作喷雾。防治苗瘟可用药液处理秧苗根部,用减弱,减少对硅酸盐的吸收和运转,降低稻株组织的机械抗病即将洗净的秧苗根部浸泡在药液中10min,能力,也易诱发稻瘟病的发生。③ 品种布局:不同品种间隔种植取出沥干后即可栽插,可预防早期叶瘟发可减轻病害。(生物多样性) 生。 ②其他药剂有:富士一号(稻瘟灵)、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型。 颖上。发病早的谷壳上,我国鉴定出43小种 病斑大而呈椭圆形,中部灰白色,造成暗灰色或灰白色的瘪谷。发病迟的则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严重时,谷粒不饱满,米粒变黑。 4 地理条件:山区地势高,因光照少、水温低、气流强、云雾40%克瘟散和 嘧菌胺 多、结露时间长,水稻生活力减弱,往往发病重于平原稻区。

第三节 稻白叶枯病 Rice leaf blight

症状 Symptom 由于品种、环境和病菌侵染方式的不同,病害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普通型:即典型的叶枯型症状。 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短侵染线,后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下加长加宽而扩展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病健组织交界明显,呈波纹状(粳稻品种)或直线状(籼稻品种)。 湿度大时,病部易见蜜黄色珠状菌脓。 诊断要点:病斑沿叶缘坏死,边缘呈波纹状,病部有黄色菌脓溢出,干燥时形成菌胶。(白叶枯和细条斑的差别) 急性型:发生在环境条件适宜或感病品种上。病叶暗绿色,迅速扩展,几天内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随即迅速失水纵卷青枯,病部也有蜜黄色珠状菌脓。此种症状的出现标志着病害正在急剧发展。 凋萎型:一般不常见,多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呈现失水、青枯,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枯。病轻时仅l~2个分蘖青枯死亡;病重时整株整丛枯死。如折断病株茎基部并用手挤压,有大量黄色菌脓溢出;剥开刚刚青卷的枯心叶,也常见叶面有珠状黄色菌脓。 中脉型:在剑叶下1~3叶中脉表现为淡黄色症状,沿中脉逐渐向上下延伸,并向全株扩展,成为发病中心,这类症状是系统侵染的结果且在抽穗前便枯死。 病原物 1 学名及分类: 稻黄单胞杆菌稻致病变种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1 越冬(over-winter ) : 防治方法 (Control) 防治策略是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病菌主要潜伏于稻种表面、胚和胚乳表面随病稻种越冬或随病稻草、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 Xanthomonas 稻桩越冬,作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病菌也能在马唐等多种杂草和茭白及紫云英上越冬; oryzae pv. oryzae, 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科黄单胞杆菌属。 2病原形态与生理性状: 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不形成芽胞和荚膜,但在菌体表面有一层胶质分泌此外,病田长出的再生稻和落粒自生稻病株,也可成为初侵染源。 具体方法 : 带菌稻种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新病区的主要初侵染源。老病区则以病稻草为主要侵染源。 2 侵入与发病(infection): 病菌从叶片的水孔和伤口、茎基和根部的伤口以及芽鞘或叶鞘基部的变态气孔侵入。病菌从叶片的水孔侵入到达维管束或直接从叶片伤口进入维管束后,在导管内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典型症状。 病菌从茎基或根部的伤口侵入后,通过在维管束中增殖再扩展到1.杜绝种子传病 无病区要防止带菌种子传入,保证不从病区引种,确需从病区调种时,要严格做好种子消毒工作。 种子消毒方法有:①80%抗菌剂“402”2000倍液浸种48~72h;②20%叶青双500~600倍液浸种24~48h;③中生菌素(克菌康)100ppm浸种48h。 2.种植抗病品种及合理布局 目前各地都有抗病丰产性能较好的品种。河南省:郑梗754,豫梗6号,新90-261较抗。 要注意:①注重品种的合理布局,不断更新品种。②扩大利用其他抗性基因,不断发掘和利用新的抗性基因。 3. 栽培管理:培育无病壮秧,控制物。革兰氏染色阴性。 其他部位,引起系统性侵染,使稻株出现凋萎型症状。有时秧苗虽被感生长最适温度26~30℃。致死温度在无胶膜保护下为53℃,10min;在有胶膜保护下为57℃,10min。 染但不显症,成为带菌秧苗。移栽后,条件适宜时即可成为大田的发病中心。 3 传播spreading :病菌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遗留在田间、沟旁病稻草上的病菌,遇到雨水,容易冲到秧田和本田侵染秧苗引起发病。病菌在病株的维管束中大量繁殖后,从叶面或水孔大量溢出菌脓,遇水、湿溶散,借风雨、露滴或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3 寄主范围 (host 4 再侵染(re-infection):具有多次再侵染。 range): 病菌主要侵染水稻,可侵染杂草,但杂草上发病不普遍。人工接种时还能侵染雀稗、马唐、狗尾草、芦苇等禾本科杂草。 4 病原菌生理分化(流行条件 Epidemiology 1 品种的抗病性: 一般糯稻抗病性最强,粳稻次之,籼稻最弱,籼稻品种间抗性也有明显差异。常规粳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好,主要抗病基因为Xa-3,压低菌源 多年来在粳稻产区基本上控制了白叶枯病的流行。 2 病原菌致病型(小种)变化: 病害流行取决于病菌的增殖能力和致病力强弱。 日本和我国北方稻区以Ⅰ、Ⅱ或J1、J2为稳定的优势小种;江淮稻区— 选用无病种子,选择地势较高且远离村庄、草堆、场地的上年未发病的田块育秧,避免用病草催芽、盖秧、扎秧把; — 整平秧田,湿润育秧,严防深水淹苗;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3~5d各喷药1次(药剂种类及用法同大田期防治); — 肥、水管理应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严防深灌、串灌、漫灌; — 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猛、过量。 4.药剂防治 目前常用的杀菌剂有: 20%叶青双(噻枯唑)、20%龙克菌(叶青双铜络合物)、25%叶枯灵及10%叶枯净(5-氧吩嗪)等; 中生菌素: 秧田期可用中生菌素浸种(用量100mg/kg),大田期可用中生菌素喷雾(用量15mg/kg)。 农用链霉素 physiological 原以Ⅱ、Ⅳ为主要菌系,但近年来Ⅳ小种逐渐上升为优势小种(占differentiation ): 47.8%)。 白叶枯菌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我国的菌株分为7个致病型。 3 气候条件: 此病的发生一般在气温25~30℃时最盛,20℃以下和33℃以上受抑制。适温、多雨和日照不足有利于发病。特别是台风、暴雨或洪涝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更易引起病害暴发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沿江河一带稻区发病也重。 4 栽培措施: 栽培管理方面,以肥、水管理对白叶枯病的影响最大。 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或绿肥埋青过多,均可导致秧苗生长过旺而致使稻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抗病力减弱。同时造成郁闭高湿适于发病的小气候,加重发病。 深水灌溉或稻株受淹,既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也由于植株体内呼吸基质大量消耗,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可溶性氮含量增加而降低抗病性,加重发病。 大水漫灌、串灌可促使病害扩展与蔓延。

第四节 稻曲病 Rice fasle smut

症状 Symptom 仅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的穗部发生,且主要分布在稻穗的中下部。病菌侵入谷粒后,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破坏病粒内的组织。菌丝块逐渐增大,颖壳合缝处微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的孢子座。孢子座逐渐膨大,最后包裹颖壳,形成比健粒大3~4倍表面光滑的近球形体,黄色并有薄膜包被,随子实体生长,薄膜破裂,转为黄绿或墨绿色粉状物(厚垣孢子),一穗中仅几个或病原物 、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有性态为Claviceps oryzae-sativae ,属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 无性态为Ustilaginoidea virens ,属半知菌亚门拟黑粉菌属。 侵染循环 1. 越冬:以菌核在地面越冬,第二年7~8月间开始抽生子座,上生子囊壳,其中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厚垣孢子也可在被害的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随时可萌发产生分生孢子且可维持6个月的发芽力。 2. 传播: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都可借气流传播,侵害花器和幼颖。在北方稻区一年只发生一次,在南方稻区则以早稻上的厚垣孢子为再次侵染源侵染晚稻,或早抽穗的水稻上的厚垣孢子可能成为迟抽穗水稻的侵染源。 3. 侵染:病菌在孕穗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则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和果皮,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增殖,并形成孢子座。病粒则在水稻扬花末期至灌浆初期出现。 流行条件 Epidemiology 1. 品种抗性:矮秆、叶片宽、角度小、枝梗数多的密穗型品种较感病,反之则较抗病。防治方法 (Control)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如种植辽盐2号、双糯4号、威优29、减少桂朝2号、香粳4号、辽粳5号等。 2.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晒田,发病田块收割后要深翻; 。选用不带病种子,建立无病留种田,播种前及时清除病残体; 。合理使用氮、磷、钾肥,施足基肥、巧施穗肥、施适量硅肥; 。合理密植,适时移栽,勤灌浅灌。 3.种子处理 可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和50%苯菌灵WP500~800倍液浸种,早稻浸72h,晚稻浸48h,浸种后不需水洗可直接播种。 可兼防稻苗瘟、稻恶苗病和绵腐病。 4.药剂防治 有效药剂有:井岗霉素、18%纹曲清(井岗霉素+烯唑醇)、50%稻后安、络氨铜、可杀得、多菌铜等, 在破口抽穗前5~7d喷雾,但应注意在穗期用药对稻穗的安全性。

第五节 稻条纹叶枯病 Rice Stripe

症状 Symptom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以分蘖期更为明显。 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常连成褪绿大片,使叶片一半或大半变成黄白色,但在其边缘部分仍呈现上述褪绿短条斑。 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而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 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色斑,但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病株分蘖一般减少。 小麦病害 WHEAT DISEASES

叶部病害

锈病(条锈、叶锈、秆锈)、白粉病、叶枯病|(交链孢、德氏霉、壳针孢、格氏霉) 穗部病害

赤霉病 、黑胚病、黑穗病(散黑穗、腥黑穗、秆黑粉) 根茎部病害

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胞囊线虫病 全株性病害

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

随着栽培制度的改进和肥水条件的提高,小麦白粉病目前已成为小麦的主要病害。

病原物 、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病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Tenuivirus (RSV)], 属纤细病毒属。病毒粒体为多面体,25~35nm,多数为30nm。内含体呈“8”或“0”形,可见于病株叶鞘内表皮细胞内。 病毒稀释限点为10-3~10-4,钝化温度为55℃,4min。在-20℃下提纯的病毒样品可保持侵染性一个月,而在-20℃下的病叶和带毒虫体内的病毒经8个月后仍保持侵染性。 传毒介体为灰飞虱,可经卵传播。寄主范围较广,除水稻外,还有玉米、小麦、高梁及多种杂草。 三 发病因素 Epidemiology 此病初侵染源是带毒越冬的灰飞虱,越冬小麦、大麦及有关杂草亦是越冬场所。 病害的发生程度与灰飞虱发生量及迁移情况密切相关。 防治方法 (Control) 在防治上采取防治害虫为主的防病综合措施,可得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1. 防治传播介体:于灰飞虱传毒之前以10%吡虫啉WP防治飞虱具有较好效果。 2. 种植抗病品种:可因地制宜种植盐梗20、铁桂丰及云南合系11、12号等抗病品种。 3. 农业防治:清除田边、路边、沟边杂草。由于灰稻虱有趋向稗草、看麦娘等杂草上取食产卵习性,因此可在若虫孵化前铲除田间杂草,以减少虫源、毒源。品种要合理安排,提倡连片种植和连片收割 如水晶稻、原丰早、珍汕97,威优29较抗病,而桂朝2号、津优83-176、丰良黏1号高十几个颖壳变为稻曲病粒。 度感病。——抗病性表现为一般早熟>中熟>晚熟,糯稻>籼稻>粳稻。 此病诊断要点是一穗中仅几粒多者十几粒颖壳变成稻曲病粒,比健粒大3~4倍,黄绿色或墨绿色,状似黑粉病粒。 2. 栽培管理: ——肥料过多,特别是花期、穗期追肥过多的田块发病较重; —— 高密度和多栽苗的田块发病重于低密度和少栽苗的田块。 3 气候因子:水稻抽穗、扬花期遇低温、多雨、寡日照天气有利于稻曲病发生。 4 地理条件:山区、丘陵稻田,山高雾多,日照少,湿度大,发病明显重于平原稻田。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小麦叶枯病、小麦黑胚病发生日趋严重,已经成为许多麦区的重要病害

.症状 共性:三种锈病均产生黄色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 区别:危害时期、危害部位、夏孢子堆大小,颜色,排列、破裂程度;冬孢子堆特点。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及穗部。小麦受害后,叶片表面出现褪绿斑,以后产生黄色疱状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条锈病夏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在成株上沿叶脉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幼苗期则不排列成行。 叶锈病 (Wheat Leaf Rust) 主要危害小麦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茎。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 夏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病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 秆锈病(Wheat Stem Rust)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也可危害叶片和穗部。 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在三种锈病中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 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粉。 第二节 小麦锈病 WHEAT RUST 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 病原物( Pathogens) 病害循环 流行因素 1 学名及分类 条锈病 小麦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条锈病菌:条形柄锈菌 1 越夏: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不耐决于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以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高温,因此越夏便成为条锈病侵染循环中的关及环境条件。 tritici 键环节。夏季最热一旬均温超过22~23℃,条锈1. 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 叶锈病菌:隐匿柄锈菌 菌便不能越夏,这可作为条锈菌越夏的温度上 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的重Puccinia recondita f.sp. tritici 限。 大变化是导致大批抗病品种抗锈秆锈病菌:禾柄锈菌 病菌通过气孔侵入叶片,距越夏区越近,播性丧失和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Pucc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 种越早,秋苗发病越重。 —20世纪50年代,条中1号上三种病菌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越冬: 升为优势小种,导致碧蚂1号品种菌属。 病菌以侵入叶组织的菌丝体休止越冬。只要丧失抗锈性; 2 病原形态 受侵叶片未被冻死,病菌即可渡过寒冬。 2. 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菌量条锈病菌:夏孢子堆长椭圆形,条锈菌能否越冬的临界温度为最冷月平均气密切相关: 橙黄色。夏孢子单胞、球形,表面温-6~ -7℃,但麦田若有积雪覆盖,即使气温秋季,当广大冬麦区陆续播种出有细刺,鲜黄色;冬孢子堆多生于低于-10℃仍能安全越冬。 苗后,夏孢子借西北高空气流由西叶背,长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灰 在我国多数麦区,由于大面积种植的是感向东、向北传播,侵染小麦幼苗,黑色。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病品种,决定春季流行的关键因素是越冬菌量并在当地越冬。 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稍缢缩,褐色。 和春季降雨量。越冬菌量大,春季降雨量多,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条锈菌可不叶锈病菌: 夏孢子单胞,球形容易引起条锈病流行。 断繁殖,为春季条锈病的流行提供或近球形,黄褐色,表面有微刺,叶锈病 了大量菌源。 冬孢子双胞,棍棒状,上宽下窄,小麦叶锈菌在我国大部分麦区,小麦收获后春季4月前后,大量的锈菌夏孢顶部平截或稍倾斜,暗褐色。 病菌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秋播出土后,子可自南向北传播至黄、淮、海等秆锈病菌:夏孢子堆椭圆形至病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秋苗上危害、越冬。广大麦区,造成侵染。 狭长形,夏孢子单胞,暗黄色,长病菌在晚播小麦的秋苗上侵入较迟,以菌丝体 3 品种抗病性: 圆形,表面有细刺。冬孢子有柄,潜伏在叶组织内越冬。 品种抗锈性有多种类型,主要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浓褐色,冬小麦播种越早,秋苗发病也越早、越重。包括低反应型抗锈性、数量性状抗表面光滑,横隔处稍缢缩,顶端壁一般9月5~20日播种的发病较重,此后播种的锈性和耐锈性等三大类型。其表现厚,圆形或略尖,有孢子柄。 发病较轻。冬季气温高、雪层覆盖厚、覆雪时形式、强度和机制多样。 3 病原生物学: 间长、土壤湿度大,对病菌越冬有利,越冬菌低反应型抗锈性:低反应型抗锈条锈病菌: 小麦条锈菌生长发源多。 性的抗锈强度可由免疫到中度抗育所要求的温度较低。菌丝生长和叶锈菌夏孢子萌发后长出芽管,沿叶表生长,病,特点是在锈菌侵入后迅速发生夏孢子形成的适温为10~15℃;夏孢遇到气孔后,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附着过敏性坏死反应,侵染点及周围的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3℃,最高温胞下方长出侵入丝,在气孔下腔内形成泡囊,寄主细胞迅速坏死,抑制病菌扩度20~26℃,最适温度7~10℃;侵再长出侵染菌丝,在叶肉细胞间隙蔓延生长,展,形成较低的反应型。它是由少入适温9~12℃。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夺取寄主的营养。 数主效抗病基因控制的,对锈菌生侵需饱和湿度或叶面具水滴(水叶锈菌除典型的从气孔侵入外,还可以直接理小种有高度的专化性,这是小麦膜)。条锈菌夏孢子不耐高温,在侵入寄主细胞。芽管在叶表面延伸,顶端稍膨抗锈育种所利用的主要抗锈性类36℃下经2d即失去生活力。 大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寄主组织。病菌侵入型。 叶锈病菌:小麦叶锈菌对温度后形成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数量性状抗锈性:数量性状抗的适应范围较广,既耐低温,又耐(VCD) 锈性的抗病因素很复杂,品种间抗高温。夏孢子萌发温度为2~31℃,秆锈病: 病性的差异表现为数量差异,包括最适温度15~20℃,在有水膜时可萌小麦秆锈菌夏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感病植株上,侵染率、潜育期、孢子堆数目和孢发。冬孢子、锈孢子的萌发适温为子堆大小等,难以用定性的方法鉴14~19℃和20~22℃。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沿叶别。此种抗病性也称为一般抗病秆锈病菌:秆锈菌要求较高的性、部分抗病性等,由多数微效基片生长,遇气孔后顶端膨大,形成明显的附着温度,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因控制。在流行学上表现为流行速适温度为20~25℃,最低温度为率降低,这种性状也称为慢锈性或胞,后长出侵入丝,钻入气孔并形成泡囊,再1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迟锈性。 长出侵染菌丝,在寄主叶肉细胞间隙蔓延,以3℃,最高温度31℃,最适温度为耐锈性:指某些品种发病程度18~22℃。冬孢子萌发和担孢子形成与感病品种相当,但其产量损失显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条件适宜,侵的最适温度均为20℃。在小檗上,著低于感病品种的现象。耐锈品种锈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32℃,入的菌丝经过5~6d即可形成夏孢子堆。小麦秆可能具有较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如而萌发适温为16~18℃。 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光合效率锈菌有时可在先前形成的夏孢子堆周围又生出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侵需在叶表高、灌浆速度快等,足以抵销因锈面具水滴(或水膜)或100%的大气几个小的次生孢子堆,所以,秆锈菌在叶片组病造成的部分损失。在锈病流行湿度下进行。病菌只有在充足光照时,耐锈品种具有明显的保产作织内为局部定殖。 条件下才能在植物上正常生长和发用。 育,否则其生长和发育就会受到抑 4 气象因子: 小麦秆锈菌夏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感病植株上,制。 影响条锈病发生和流行的环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沿叶境条件主要是雨水和结露。夏秋多雨,有利于越夏菌源繁殖和秋苗发片生长,遇气孔后顶端膨大,形成明显的附着病;冬季多雪,有利于保护菌源越冬;3~5月,尤其是3-4月份雨胞,后长出侵入丝,钻入气孔并形成泡囊,再水多、结露时间长,有利于病菌的长出侵染菌丝,在寄主叶肉细胞间隙蔓延,以侵染、发展和蔓延。在早春无雨情况下,病叶死亡快,不利于条锈病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条件适宜,侵流行。 入的菌丝经过5~6d即可形成夏孢子堆。小麦秆 5 栽培管理措施: 如耕作、播期、密度、水肥管锈菌有时可在先前形成的夏孢子堆周围又生出理和收获方式等对麦田小气候、植株抗病性和锈病发生也有很大的几个小的次生孢子堆,所以,秆锈菌在叶片组影响。冬灌有利于锈菌越冬;麦田织内为局部定殖。 管理不当,追施氮肥过多过晚,使麦株贪青晚熟,加重锈病发生;大 水漫灌能提高小气候湿度,有利于锈菌侵染。 防治方法 (Control) 防治策略是: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 主要防治措施: 1.推广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农业防治:3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烯唑醇 三唑酮(2)春季喷药:烯唑醇 三唑酮、敌力脱、戊唑醇、 福星等 具体方法有: 1. 种植抗病品种和品种合理布局 (1.)种植抗病品种 条锈病:注意小种变化 叶锈病:藁麦8901,新麦18,郑农16,濮优938,豫展9705,豫麦34,豫麦49 (2.)实行抗锈基因合理布局 在小麦锈病的越夏区和越冬区分别种植不同抗源类型的小麦品种,可切断锈菌的周年循环,减少锈菌优势小种形成的机会,减缓小麦品种抗锈基因失效的速度;同一地区应实行抗源多样化。 2 .栽培防治 条锈 适期播种,避免早播,减轻秋苗发病,减少秋季菌源。越夏区要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的积累和传播;在土壤缺乏磷、钾肥的地区,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减少锈病发生;合理灌溉,将病害的发生和产量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 叶锈精耕细耙,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在秋苗易发生叶锈病的地区,避免过早播种,可显著减轻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早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 3 .药剂防治 目前可用粉锈宁、速保利等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或成株期喷雾。 、

第三节 小麦白粉病 Wheat Powdery Mildew

.症状 流行因素 . 危1 学名及分类: 1. 病原菌的越夏和越冬: 1 品种抗病性: 害时期: 小 有性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 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夏方根据抗病性表现,又可把小麦品种对麦白粉病在Blumeria graminis f.sp. 式目前认为有两种: 白粉病菌的抗性分为低反应型抗病性、数量苗期至成株Tritici; 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 一种是以分生孢子在夏性状抗病性和耐病性等。 期均可危害。 粉菌属; 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串季气温较低的地区(最热一①低反应型抗病性:又称小种专化抗危害珠状粉孢菌Oidium 旬的平均气温不超过24℃)病性,由少数主效基因控制,在白粉病菌侵部位: 该病monilioides。2 病原形态: 的自生麦苗上或夏播小麦植入时迅速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表现为反应主要危害叶病菌为表面寄生菌,菌丝株上越夏。 型级别低(0,0;1和2),如白免3号、肯片,严重时也生于寄主体表,无色,仅以吸器 另一种越夏方式是以病贵阿1号、郑州831. 可危害叶鞘、伸入寄主表皮细胞。菌丝上垂直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干燥②数量性状抗病性: 表现为侵染率茎杆和穗部。 生成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成球的条件下越夏。 低,潜育期长,孢子堆小,产孢量少,病情症状形,梗上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 病菌越夏后侵染秋苗,增长较慢等,如望水白、阿勃、豫麦2号、和病征: 病一般可有6、7个乃至10多个。导致秋苗发病。在冬季病菌豫麦15号、小偃6号等。 部初产生黄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 以菌丝体潜伏在植株下部叶③耐病性:由于植株根系发达,吸水色小点,而后3 病原生物学: 片或叶鞘内越冬。如冬季温能力强,光合作用效率高,灌浆速度快等,逐渐扩大为白粉病菌对湿度和温度的暖,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大,具有较强的补偿作用,在植株感病后产量损圆形或椭圆适应范围很广,在相对湿度则有利于病菌的越冬。 失较小。 形的病斑,表0-100%之间分生孢子均可萌发,2. 传播和侵入: 2 气候条件: 面生一层白一般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但传播:病菌的分生孢子(1) 温度:对春季小麦白粉病的影粉状霉层(分在水滴中反而萌发率下降。 和子囊孢子借助于气流传响包括3个方面:一是始发期的早晚,二是生孢子),霉分生孢子在0.5-30℃之间播,而且病菌可借助高空气潜育期的长短和病情发展速度的快慢,三是层以后逐渐均可萌发,以10-17℃最为适宜。流进行远距离传播。 病害终止期的迟早。小麦白粉病在温度变为灰白色,分生孢子不耐高温,夏季寿命很侵入:病菌的孢子随气0~25℃均可发生,15~20℃为发病最适温度,最后变为浅短,一般只有4天左右。在温度流传到感病品种的植株上10℃以下发生缓慢,25℃以上病情发展受到褐色,其上生为10-20℃条件下,子囊孢子形后,遇到合适的条件即可萌抑制。 有许多黑色成、萌发和侵入都比较适宜。 发产生芽管,芽管的顶端膨(2)湿度和降雨:一般来说,干旱少小点(闭囊直射阳光对分生孢子萌发有大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上再雨不利于病害发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相壳)。 抑制作用,因此在植株郁闭,通产生侵入丝直接穿透寄主表对湿度增加,病害会逐渐加重。虽空气湿度一般风透光不良或阴天时发生较重。 面的角质层,侵入寄主表皮较高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形成和侵入,但湿度叶片正面病4 病原菌生理分化: 细胞,并在表皮细胞内产生过大降雨过多则不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和斑比反面多,小麦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小吸器,吸取寄主营养。 传播,对病害发展反而不利。 下部叶片多麦,有时可侵染黑麦和燕麦,但3. 再侵染: 3 栽培条件: 于上部叶片。不侵染大麦。大麦白粉病菌病菌完成侵染并建立寄生 氮肥施用过多,灌水量大,往往导致病斑多时可(B.graminis f.sp. hordei)也关系后,菌丝即可在寄主组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愈合成片,并不侵染小麦。据报道,在温室人织表面不断蔓延生长,随后侵染;同时植株生长过于密茂,贪青徒长,导致叶片发工接种条件下,小麦白粉病菌可在菌丝中分化形成分生孢子叶片幼嫩,而且易于倒伏,植株抗病性差,黄枯死。发病侵染鹅冠草属(Roegneria)、披梗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白粉病发生较重。因此,肥水条件好的高产严重时植株碱草属(Elymus)和冰草属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由气地块易于发病。播种过早,播量过大,密度矮小细弱,穗(Agropyrum)的一些种。 流向周围传播引起多次再侵大,发病严重。 小粒少,千粒小麦白粉病菌内生理分化染。白粉病潜育期很短,4 菌源数量: 重明显下降,现象十分明显,国内选用9个鉴21~25℃时只有3d,整个生秋苗发病轻重与越夏地的菌源量有密对产量影响别寄主并采用8进制编码命名生育期再侵染十分频繁。 切关系 很大。 理小种,已鉴定出生理小种70多 防治策略: 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 个。 辅之于减少菌源、栽培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 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四节 小麦叶枯病 Wheat Leaf Blight and Spot

表 小麦几种叶枯病发生时期、危害部位和症状特点比较

病害种类 雪霉叶枯病 根腐叶枯病 链格孢叶枯病 壳针孢类叶枯病 病原物( Pathogens) 病害循环 防治方法 (Control) 1.选用抗病品种 其中抗病性表现较好的有:白兔3号、郑州831、花培28、豫麦17号、鲁麦14号、冀麦5418等等。近年鉴定矮早4110、豫麦47号、周麦16、中育6号、豫麦18号、豫麦70、济麦1号、豫麦49号、太空6号、豫麦34、新麦18等比较抗病。 2.减少初侵染来源 由于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是小麦秋苗的主要初侵染菌源,因此在小麦白粉病的越夏区,在麦播前要尽可能消灭自生麦苗,以减少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在病原菌闭囊壳能够越夏的地区,麦播前要妥善处理带病麦秸。 3.加强栽培管理 ①适期适量播种,控制田间群体密度 ② 合理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可显著降低病情,要坚决避免偏施氮肥。 ③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北方麦区应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冬灌,减少春灌次数,降低发病高峰期的田间湿度。 4.药剂防治 ①播种期拌种: 三唑酮(粉锈宁)拌种进行防治,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03%(a.i),用药量切忌过大,否则会影响出苗。 烯唑醇按种子量0.02%(a.i)进行拌种,对防治小麦苗期白粉病、锈病和根病亦有较好效果。 ②春季喷药防治: 15%三唑酮、20%三唑酮、12.5%烯唑醇等。一般喷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白粉病危害。 25%敌力脱(氧环宁、丙环唑)、 40%多-硫、 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等对小麦白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这些药剂残效期较短,一般需要喷洒2-3次。 发生时期 幼苗~灌浆期 苗期~收获期 小麦生长中后期 小麦生长中后期 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穗腐 危害部位和症状类型 危害幼芽、叶片、叶鞘和穗部,造成芽腐、叶枯、鞘腐和穗腐等症状,以叶枯为主 危害叶片、根部、茎基部、穗部和籽粒,造成苗腐、叶枯、根腐、穗腐和黑胚 早期在叶片上形成褐色近圆形或椭圆形较小病斑。成株期形成典型的淡褐色梭形叶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 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黑胚症状 叶片上病斑特点 病斑初为水浸状,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大斑,直径1~4cm,边缘灰绿色,中央污褐色,多有数层不明显轮纹。 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较小的黄色褪绿斑,后扩展为中央呈灰褐色,边缘黄褐色长圆形病斑。 初形成淡褐色卵圆形小斑,扩大后形成浅褐色近圆形或长条形,亦可互相连结成不规则形较大病斑。 病征 病斑表面常形成砖红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边缘有白色菌丝薄层。 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色霉层 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 病斑上密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物 1 学名及分类: 小麦雪霉叶枯病菌:有性态为 .病害循环 流行因素 1. 气候因素:潮湿多雨和比较冷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14~18℃适宜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产生,18~22℃则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雨量对病害发展影响很大,如此期降雨量超过70mm发病严重,40mm以下则发病较轻。苗期受冻,幼苗抗逆力弱,叶枯病往往发生较重。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潮湿(r﹥80%)并配合有较高的温度(18~25℃)有利于各种叶枯病的发展和流行。 2. 栽培条件: 氮肥施用过多,冬麦播种偏早或播量偏大,造成植株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发病重;东北地区报道春小麦过迟播种,幼苗根腐叶枯病也重。 麦田灌水过多,或生长后期大水漫灌,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 此外,麦田杂草多,倒伏严重,土地耕翻粗糙,病害均有加重趋势。 3. 菌源数量: 种子感病程度重,带菌率高,播种后幼苗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高。东北地区研究报道种子感病程度与根腐叶枯病病苗率和病情指数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4. 品种抗病性: 小麦品种对各种叶枯病的抗病性研究发现,没有免疫品种。虽品种间抗性存在一定差异,但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多数不抗病。矮杆品种雪霉叶枯病发生较重;软粒小麦一般高感链格孢叶枯病,而硬粒小麦则抗病性较强。据报道,成株期蚜虫危害重的小麦田,叶枯病发生也往往较重。 防治方法 (Control) 小麦叶枯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为主,使用无病种子和较抗(耐)病品种。 1.使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 使用健康无病种子,减少菌源量,可减轻病害发生。做好种子田的防治,降低种子带菌率;尽可能不去重病区调种。对带菌种子可用2.5%适乐时种衣剂1?500(药?种)包衣,或20%克福种衣剂1?50包衣,或种子重量0.5%的50%福美双,或种子量0.03%的三唑酮(a.i)拌种。 2.农业防治 播前精细整地,并注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进行适期适量播种; 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使用,避免过量过晚施用氮肥,以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小麦健壮生长。 控制灌水,特别是小麦生长后期不能大水漫灌,雨后还要及时排水。 麦收后要翻耕,加速病残体腐烂,以减少菌源。 3.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 在东北地区发现温州和尚、华东3号、93系列品系对小麦根腐叶枯病抗病性较好; 河南省发现藁麦8901,新麦18,郑麦9405,郑农16,中育8号、矮早4110、周麦16、百农878等比较抗病。叶枯病较轻。 4.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 防治雪霉叶枯病可使用15%三唑酮、12.5%烯唑醇、50%甲基硫菌灵和50%多菌灵; 防治其他叶枯病可用20%敌力脱、75%代森锰锌或12.5%烯唑醇等药剂。一般第一次喷药后根据病情发展,间隔10-15 d再喷药一次。 由于小麦叶枯病病原菌比较复杂,不同杀菌剂复配使用效果更好。 1 越冬 几种叶枯病菌多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夏或越冬。种Monographella 子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病菌为苗期nivalis 的主要初侵染来源。一般感病较重根腐叶枯病的种子,常常不能出土就腐烂而菌:有性态为禾死。病轻者可出苗,但生长衰弱。 旋孢腔菌 2 传播和侵入 病组织及残体Cochliobolus 所产生的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sativus 风雨传播,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无性态为 孔侵入寄主。 Bipolaris 3 再侵染 如温度和湿度条件适sorokiniana 宜,发病后不久病斑上便又产生分 链格孢叶枯病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多次再侵菌:为小麦链格染,致使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干孢 Alternaria 枯死亡。 尽管多数叶枯病菌在整triticina 个生育期均可危害,但以抽穗后灌壳针孢类叶枯浆期发生较重,是主要危害时期。 病菌:为小麦壳小麦叶枯病的发病程度与气象因针孢 Septoria 素、栽培条件、菌源数量、品种抗tritici 病性等因素有关。 第五节 小麦赤霉病 Wheat Scab

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降低小麦品质,使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减少,出粉率降低,加工性能受到明显影响。同时感病麦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如脱氧雪腐

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等,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严重感染此病的小麦不能食用。 病症 病原物 病害循环 流行因素 防治方法 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 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基腐、秆腐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 穗枯:部分小穗或整穗受害。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一个小穗发病后,不但可以向上、下蔓延,危害相邻的小穗,并可伸入穗轴内部,使穗轴变褐坏死,使上部没有发病的小穗因得不到水分而变黄枯死。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颗粒状物。 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 1.学名及分类 1 越冬 (Over winter): 气象条件、菌源数量、寄主抗病性及生育时期、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 小麦赤霉病菌腐生栽培条件等因素与赤霉病发生有密切关系。 Gibberella zeae , 属于能力强,麦收后可继续在麦 充足的菌源,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和小麦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秸、玉米秆、豆秸、稻桩、扬花期相吻合,就会造成赤霉病流行。 属; 稗草等植物残体上存活,并1. 气象条件: 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 气候因素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在前期Fusarium graminearum , 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主要是影响基物上接种体的产生,后期则主要此外,黄色镰刀菌F. 上越冬。 影响病原菌的侵入、扩展和发病。 culmorum和燕麦镰刀菌 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 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和F. auenaceum等多种镰刀重要的越冬场所。病残体上相对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小麦抽穗期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 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以及后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日照2 病原形态 带病种子是下一个生长季时数少是构成穗腐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开禾谷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节的主要初侵染源。 花到乳熟期多雨、高温,穗腐严重。 多为镰刀形,稍弯曲,顶端2 传播与侵染 Spreading 2. 菌源数量: 钝,基部有明显足胞。一般and Infection 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释放时间与田间病害发有3-5个隔膜,单个孢子无 子囊孢子借气流和生程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具有充足菌源的重茬色,聚集成堆时呈粉红色。风雨传播。小麦抽穗后至扬地块和距离菌源近的麦田发病严重。 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 另外,影响苗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种子带和厚垣孢子。 病菌主要通过凋萎的花药菌量,种子带菌量大,或种子不进行消毒处理,有性态产生子囊壳,散生或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病苗和烂种率高。 聚生于感病组织表面,卵圆的颖缝处直接侵入)。孢子 在我国北方麦区,菌源量较多,一般不是流形或圆锥形,深蓝至紫黑落在麦穗上后萌发产生菌行的限制因素。 色,表面光滑,顶端有瘤状丝,先在颖壳外侧蔓延后经3. 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 突起为孔口。子囊无色,棍颖片缝隙进入小穗内并侵 小麦品种间对赤霉病抗病性存在有一定棒状,两端稍细,内生8个入花药,引起小穗凋萎。 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特别是目子囊孢子,呈螺旋状排列。 小穗被侵染后,条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子囊孢子无色,弯纺缍形,件适宜,3-5d即可表现症均较差。 多有3个隔膜。 状。尔后菌丝逐渐向水平方 我国育种工作者在抗小麦赤霉病育种方面3 病原生物学: 向的相邻小穗扩展,也向垂作了大量工作,曾选育出苏麦3号、扬麦4号、 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直方向穿透小穗轴进而侵华麦6号、宁7840、万年2号等抗病品种。 的最适温度范围为害穗轴输导组织,导致侵染 从生育期来看,小麦整个穗期均可受害,22-28℃;分生孢子产生的点以上的病穗出现枯萎。 但以开花期感病率最高,开花以前和落花以后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3 再侵染 re-infection 则不易感染,说明病菌的侵入时期受到寄主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潮湿条件下病部可育期的严格限制。 28℃;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4. 栽培条件: 度为15-20℃,子囊和子囊水传播,进行再侵染。但再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开花期灌水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侵染次数有限,作用也不过多,造成田间湿度较大,有利于发病;麦田25-28℃;子囊孢子萌发的大。 施氮肥较多,植株群体大,通风透光不良或造最适温度为25-30℃。 穗枯的发生程度主成贪青晚熟,也能加重病情。 要取决于花期的初侵染量 和子囊孢子的连续侵染。 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减少初侵染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抗病品种,及时喷洒杀菌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如苏麦3号、扬麦4号、华麦6号、宁7840、万年2号等。河南省:豫麦34,豫展9705,郑农16,郑麦9023,中育8号发病较轻。 2.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源数量 播种时要精选种,减少种子带菌率; 适量播种,以免造成植株群体过于密集和通风透光不良; 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也不能太晚; 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 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菌源数量。 3.药剂防治 在当前品种普遍抗性较差的情况下,药剂防治仍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①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50%多菌灵,每100kg种子用药100-200g(a.i)湿拌。亦可用适乐时和烯唑醇拌种。 ②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各地应根据菌源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施药应宁早勿晚。比较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每hm2用药(a.i)450-600g兑水喷雾。 第六节 小麦黑穗(粉)病 Wheat Smuts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腥黑穗病 小麦秆黑粉病

小麦散黑穗病(loose smut)普遍发生于各国产麦区。一般发病比较轻,在1%-5%之间,个别发生较重的地区发病率在10%以上。

小麦腥黑穗病(Stinking Smut,Bunt)在世界各国麦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是光腥黑穗和网腥黑穗,矮腥黑穗病在我国尚未发生,是重要的进境植物检疫对象。腥黑穗病病菌孢子因含有毒物质三甲胺,使面粉不能食用。如将混有大量菌瘿和孢子的麦粒作饲料,会引起家禽和牲畜中毒。

小麦秆黑粉病(Flag Smut)过去在我国曾普遍发生于黄淮海冬麦区,以河南、山东等省发生较重。解放后经大力防治,已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危害。但20世纪70年代后,在一些地区又有所回升。 病症 病原物 病害循环 流行因素 防治方法 小麦散黑穗病:系统性侵染病害,病株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一般病株较矮而直立,抽穗早。起初,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抽穗后不久,薄膜破裂,黑粉飞散,剩下穗轴。一般病株比健株提早几天抽穗。 小麦腥黑穗病:主要在穗部表现症状。病株一般较健株稍矮,分蘖增多,矮化程度及分蘖情况依品种而异。病穗短直,颜色较健穗深,初为灰绿色,后变灰黄色,病粒较健粒短而胖,因而颖片略开裂,露出部分的病粒(称菌瘿),初为暗绿色,后变灰黑色,如用手指微压,则易破裂,内有黑色粉末(即病菌的冬孢子)。菌瘿因含有挥发性三甲胺,有鱼腥气味,所以称“腥黑穗病”。 小麦秆黑粉病:主要危害麦秆、叶和叶鞘,拨节期以后症状最明显。主要症状为:病斑初淡灰色条纹,逐渐隆起,转深灰色,最后寄主表皮破裂,露出黑粉(冬孢子)。病株显著矮小,分蘖增多,病叶卷曲,病穗很难抽出,多不结实,甚至全株枯死。 小麦散黑穗病菌: 有性态为散黑粉菌Ustilago nuda,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冬孢子略呈球形或近球形,浅黄色至茶褐色,表面生有微细突起。冬孢子萌发后产生先菌丝,先菌丝四个细胞可分别长出单核分枝菌丝,但不产生担孢子。 小麦腥黑穗病菌 我国病原主要有2种,即网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 、光腥黑粉菌Tilletia foetida 。网腥黑粉菌的冬孢子多为球形或近球形,褐色至深褐色,孢子表面有网纹。光腥黑粉菌的冬孢子圆形,卵圆形和椭圆形,淡褐色至青褐色,孢子表面光滑,无网纹。 小麦秆黑粉病菌: 病菌以1-4个冬孢子为核心,外围以若干不孕细胞组成孢子团。孢子团圆形或长椭圆形。冬孢子单胞,球形,深褐色。冬孢子萌发产生圆柱状先菌丝,先菌丝无色透明,顶端轮生出担孢子3-4个。担孢子长棒状,顶端尖削,微弯。 1. 小麦散黑穗病: 散黑穗病菌属花器侵染类型,一年只有一次侵染。 病穗散出冬孢子时期,恰值小麦开花期,冬孢子借风力传送到健花柱头上,冬孢子发芽产生先菌丝和单核分枝菌丝,亲和性单核菌丝结合后产生双核侵染菌丝,多在子房下部或籽粒的顶端冠基部穿透子房壁表皮直接侵入,并穿透果皮和珠被,进入珠心,潜伏于胚部细胞间隙。当籽粒成熟时,菌丝体变为厚壁休眠菌丝,以菌丝状态潜伏于种子胚里。 带病种子播种后,胚里的菌丝随着麦苗生长,直到生长点,以后并随着植株生长而伸展,形成系统侵染。在孕穗期到达穗部,在小穗内继续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菌丝变成冬孢子,成熟后散出,被风传到健穗的花器上萌发侵入,以菌丝状态潜伏于种子胚内越冬,造成下一年发病。 2.小麦腥黑穗病: 此病是一种单循环系统侵染的病害,其侵染来源有3个方面: ①种子带菌:小麦在脱粒时,碾碎了病粒,使冬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瘿及菌瘿的碎片混入种子间。 ②粪肥带菌:打麦场上的麦糠,碎麦秸及尘土混入肥料,或用带菌麦草饲喂牲畜及带菌种子饲喂家禽,通过消化道后,冬孢子没有死亡,而使粪肥成为侵染来源。 ③土壤带菌:病粒落入田间,或靠近打麦场的麦田,在打场时,由风吹入冬孢子,而造成土壤传染。 上述3种情况,以种子带菌为主。 小麦种子播种后,当种子发芽时,冬孢子也随即萌发,由胚芽鞘侵入幼苗,并到达生长点,菌丝随小麦生长而发展,到小麦孕穗期,病菌侵入幼穗的子房,破坏花器,形成黑粉,使整个花器变成菌瘿。 3. 小麦秆黑粉病: 秆黑粉病菌以土壤传播为主,种子和粪肥也能传播。小麦收获后,冬孢子散落于土壤中或随病残体进入土壤中越冬。 越冬的冬孢子,在小麦种子播种发芽后,也开始萌发并从幼苗胚芽鞘侵入,并进入生长点,为系统侵染病害。 单循环病害,一年只能侵染一次。 1. 小麦散黑穗病: 散黑穗病发病率高低,与上一年病菌侵入率有直接关系,上一年开花期的气象条件与病菌数量对下一年的发病影响很大。 小麦开花期遇有细雨和多雾、温度高的环境,有利冬孢子萌发和侵入,种子带菌率就高;相反,如开花期干旱,孢子难以发芽,种子带菌率就低。此外,开花期遇有暴风雨,可将冬孢子淋于地下,不利于传播,发病亦少。 品种抗病性对病害也有一定影响,抗病性强的品种发病轻,一般颖片开张大的品种较感病。 2. 小麦腥黑穗病: 腥黑穗病属幼苗侵入系统侵染的病害,凡是影响小麦幼苗出土快慢的因素,如土温、墒情、通气条件、播种质量、种子发芽势等均影响此病发生的轻重。但最主要的是地温和墒情。 温度低不利于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因而发病重。土壤过于干燥,由于水分不足而影响孢子的萌发。土壤过湿,由于供氧所不足,也不利于孢子萌发。一般含水量40%以下的土壤,适于孢子萌发,有利于病菌侵染。 此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地势、播种期及播种深度有密切关系。高山发病重,浅山丘陵次之,平原最轻;阴坡发病重,阳坡发病轻。冬小麦晚播或春小麦早播发病都较重。播种过深、覆土过厚,麦苗不易出土,也增加病菌侵染的机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3. 小麦秆黑粉病: 发病轻重与土壤带菌量、土壤条件、耕作制度有关。 与土壤带菌量呈正相关。 播期土壤温度对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有较大影响,土壤温度以14-21℃最适宜侵染。土壤干旱,小麦出苗慢,有利于病菌侵染。 病田连作,施用带菌肥料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小麦黑穗(粉)病的防治应采用以加强检疫和种子处理为主,农业防治和抗病品种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工作 小麦矮腥黑穗病是我国的进境检疫对象,应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害随种子或商品粮传入我国。 2.种子处理 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 ① 2%立克秀:每100kg种子用药20g 拌种。 ②12.5%烯唑醇:每100kg种子用药20g(a.i)拌种。 ③3%敌畏丹:按1:500-1000(药:种)进行种子包衣。 3.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和使用无病种子 留种田要与生产田隔离200m以上; 播种的种子要在精选后严格进行消毒; 田间管理时应注意施用无病肥 及时拔除病株等; 发现检疫对象的种子田,应进行销毁。 4.栽培防病 播种前要作好整地和保墒工作,适期播种,冬春播种不宜过迟,播种不宜过深,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而减少发病。 播种时用硫铵等速效肥作种肥,每hm2用硫铵225kg,掺5倍细土,混匀后与麦种一起播下,也可获得良好的防病效果。 以土壤和粪肥传播为主的病害,可采用与非寄主作物实行1-2年轮作,或1年水旱轮作,并要施无病肥。

第七节 小麦纹枯病 Wheat Sharp Eyespot

我国80年代以来,由于小麦品种更换、农业栽培制度的改变以及肥水条件的改善,发病逐年加重。 病原物 病害循环 流行因素 1 学名及分类 无性态:禾谷丝核菌Rizoctonia cerealis (CAG-1 菌丝融合群) 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有性态: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Cenatobasidium),自然情况下不常见。 立枯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 AG-5等)也能引起小麦纹枯病。 病原形态: 初生菌丝无色较细,菌丝分枝呈锐角或近直角,分枝处大多缢缩变细。菌丝以后变褐色,分枝和隔膜增多,分枝与母枝之间几乎呈直角。部分菌丝膨大成念珠状。 菌核初为白色,后变成不同程度的褐色,表面粗糙,不规则,菌核之间有菌丝连接,大小如油菜籽。 禾谷丝核菌菌丝细胞双核,菌核较小,色泽较浅,菌丝生长速度慢,较细(直1 越冬场所及初侵染来源: 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在田间越夏越冬,作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其中菌核的作用更为重要。试验表明,菌核在干燥条件下保存6年仍可以萌发。菌核具有多次萌发的特性。 传播: 此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带菌土壤可以传播病害,混有病残体和病土而未腐熟的有机肥也可以传病。 侵染与发病: 土壤中的菌核和病残体长出的菌丝接触寄主后,形成附着胞或侵染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包括品种抗性、气候因素、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等。 1.品种抗病性 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对各地推广的品种进行抗纹枯病鉴定的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绝大多数为感病品种,只有极少数表现耐病或中抗,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感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是当前小麦纹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之一。 据调查,矮早4110、濮优938、郑11、豫麦34比较抗病;9023,豫农026,高优505,新原9312,郑麦98,豫麦49 感病 2. 耕作与栽培措施: 纹枯病是一种“高产病害” ,随着水肥条件改善,产量提高而加重。 灌溉条件的改善,播种密度的病症 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 1. 烂芽和死苗:种子发芽后,芽鞘受侵染变褐,继而烂芽枯死,不能出苗。主要在小麦3-4叶期发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 2 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病斑最早出现在下部叶鞘上,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条件适宜时,病斑向上扩展,并向内扩展到小麦的茎秆,在茎秆上出现近椭圆形的“眼斑”,病斑中部防治方法 1.种植抗(耐)病品种 目前生产上缺乏高抗纹枯病品种,重病地块选用耐病品种明显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研究表明,选用当地丰产性能好、耐性强或轻度感病品种,在同等条件下可降低病情20%-30%。我省鉴定出耐病品种如偃4110,濮优938,豫麦34,新麦18等,均可考虑选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平衡施肥,避免大量施用氮肥,返青期追肥不宜过重。 重病地块适期晚播,控制播量,做到合理密植。 灰褐色,边缘深褐色,两端稍尖。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小麦茎秆上的云纹状病斑及菌核是纹枯病诊断识别的典型症状。 3 倒伏: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 4 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枯白穗在小麦灌浆乳熟期最为明显,发病严重时田间出现成片的枯死。此时若田间湿度较大,病植株下部可见病菌产生的菌核,菌核近似油菜籽状,极易脱落到地面上。 径2.9-5.5μm);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多核(3-25个,多数4-8个核),菌核色泽较深,菌丝生长较快,较粗(5-12μm)。 病原生物学: 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2-25℃,13℃以下、35℃以上生长受抑制。病菌生长10-11d开始形成菌核 菌核萌发无休眠期,适温下4d即可萌发。菌核抗干热能力强,80℃下处理3h仍能萌发。干热条件下,菌丝体致死温度为75℃ 1h。但在湿热条件下,菌丝体致死温度为49℃ 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50℃ 10min。 病原菌生理分化: 小麦纹枯病菌种下根据菌丝融合划分为不同的菌丝融合群(anastomosis group,简称AG)。我国小麦纹枯病菌的优势菌群是禾谷丝核菌的CAG-1群,约占90%;立枯丝核菌AG-5群数量较少。 AG-5虽也有一定的致病力,但较CAG-1弱,同时病害扩展较慢。 小麦纹枯病菌除侵染小麦外,对大麦也表现强致病力;还能侵染玉米、水稻,但致病力不及对小麦强,对大豆和棉花不致病。 垫产生侵入丝直接侵入寄主,或从根部伤口侵入。冬麦区小麦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1冬前发病期2 越冬静止期3 病情回升期4 发病高峰期5 病情稳定期 再侵染: 小麦纹枯病靠病部产生的菌丝向周围蔓延扩展引起再侵染。田间发病有两个侵染高峰,第一个是在冬前秋苗期;第二个则是在春季小麦的返青拔节期。 增高,化肥特别是速效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是纹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播种早,播量大,施氮肥多,田间群体过大,植株郁闭,相对湿度增加,纹枯病加重。 小麦地连作年限长、土壤中菌核数量多,有利于菌源积累,发病重。 3. 气候条件: 一般冬前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春季气温已基本满足纹枯病发生的要求,湿度成为发病的主导因子。3月-5月上旬的雨量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河南省1997、1998、1999年继续三年纹枯病大流行就与当年春季多雨有关;而2000年冬春季干旱,直到4月上旬调查小麦纹枯病,仅在下部叶鞘危害,尚未扩展到茎秆,当年小麦纹枯病为轻发生年。 4. 土壤条件: 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土壤类型也有一定关系。沙壤土地区纹枯病重于黏土地区,黏土地区纹枯病重于盐碱土地区。中性编酸性土壤发病较重。 灌溉时忌大水漫灌,防止麦田积水。 3.药剂防治 拌种:如可用15%三唑酮(粉锈宁)WP或12.5%的烯唑醇等药剂用量一般为种子量的0.02%-0.03(a.i)。 包衣: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立克秀悬浮种衣剂包衣,田间防效试验效果较好。 喷雾: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应根据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喷雾防治。喷雾可使用12.5%的烯唑醇等,还可兼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 4.生物防治 目前,人们正在积极探讨一些生物方法防治小麦纹枯病。麦丰宁B3在江苏等地试验效果达70%左右。 病症 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乳熟期症状最为明显。 黑根: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部分次生根也受害。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 黑脚: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 白穗: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在潮湿情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病原物 第八节 小麦全蚀病 Wheat Take-all 病害循环 1 越冬和初侵染: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活于未熟腐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 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1-5年不等,一年轮作可使病害减轻。 2 传播: 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肥也可传播病害。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导致病菌在较近距离的扩散。 种子间混杂的病残体的具有传病作用。无病区应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 3. 侵染: 病菌菌丝或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多3-4根聚集在一起在寄主和根茎表面形成菌丝网,分支菌丝形成附着枝,其端部又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 4 病害自然衰退现象(TAD ): “全蚀病自然衰退”(Take-all Decline, TAD) 是指全蚀病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国内外均发现了全蚀病的自然衰退现象。 其原因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有关。 流行因素 防治方法 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化学的防治手段达到保护无病区,控制初发病区,治理老病区的目的。 1.保护无病区 无病区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不用病区麦秸作包装材料外运。从病区调进种子要严格检验,播前用0.1%甲基硫菌灵浸种10min,或用适乐时种衣剂包衣,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敌畏丹,全蚀净) 2.合理轮作 因地制宜,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2年,如花生、烟草、蕃茄、甜菜、蓖麻、绿肥等,可有效地控制病害。 3.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底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每hm2施用腐熟有机肥10万kg左右。无机肥施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土壤速效磷达0.06%、全氮含量0.07%、有机质含量1%以上,全蚀病发展缓慢;速效磷含量低于0.01%发病重。 4.抗耐品种:豫展9705、偃4110、新麦11号、豫麦18号、豫麦49号 5.生物防治 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要推行小麦两作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以维持土壤颉抗菌的防病作用。美国用荧光假单胞菌防治全蚀病,大田增产30%,但效果不够稳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发的生防菌,山东农科院开发的生防菌剂“蚀敌”、“消蚀灵”均有防效。 6.药剂防治 用全蚀净按种子重量0.2%(1:500)拌种,防病效果很好。2.5%适乐时种衣剂按1:300-500包衣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一定防效。 1 学名及分类: 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ms ,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真菌 2 病原形态: 病菌的匍匐菌丝粗壮,粟褐色,有隔。老化菌丝多呈锐角分枝,分枝处主枝与侧枝各形成一隔膜,呈现“∧”形。匍匐菌丝3-4根聚集在一起,在寄主根茎和叶鞘表面形成网纹,在根部多与根轴平行生长。 子囊壳黑色,球形或梨形,顶部有一稍弯的颈。子囊无色,棍棒状。子囊内有8个平行排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线状稍弯曲。 3 病原生物学: 病菌生长温度范围3-33℃。子囊形成适温20℃左右,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0-25℃,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12-18℃。 病菌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相对湿度,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条件,低于50%则生长减慢,也不易产生子囊壳。 病菌对pH的适应范围较广,以pH5.5-8.5为最适 4 病原菌生理分化: Walker(1975)根据病菌附着枝的形态及病原菌的致病性将禾顶囊壳划分为3个变种,即: 小麦变种G. graminis var. tritici 、禾谷变种G. graminis var. graminis 、燕麦变种G. graminis var. avenae 。 我国小麦全蚀病菌主要为小麦变种。 5 寄主范围: 病菌除危害小麦外,还能危害大麦、黑麦、玉米、谷子、燕麦等禾木科作物及禾木科杂草。 3个变种寄生范围有一定区别: 小麦变种:寄主范围较广,但不侵染燕麦,能侵染高梁根但不造成发病;燕麦变种:主要侵染燕麦属、小麦属和大麦属,对禾本科杂草的致病性较小麦变种和禾谷变种强;禾谷变种:主要侵染稻属、狼尾草属及其他禾本科杂草,致病性较弱。 1 耕作措施: 小麦-玉米-小麦连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积累,病害逐年加重,合理耕作能减轻发病,但轮作不当则不一定减轻发病。实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气性,能减轻发病。早播较适期迟播发病重。 2 土壤肥力: 主要营养要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但营养元素对全蚀病发生的影响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土壤缺氮引起全蚀病严重发生,施用氮肥后全蚀病严重度降低。也有报道称施用铵态氮(NH4-N)能减轻小麦发病;施用硝态氮(NO3-N)能增加全蚀病菌的侵染,降低产量。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能明显减轻发病是非常明确的。 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是全蚀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施用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减轻发病,减少白穗,保产作用明显。 3 土壤性质及温湿度: 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于发病。黏重土壤,病害较轻。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冬麦区冬季温暖、晚秋早春多雨发病重。水浇地比旱地发病重。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降低菌量,能减轻冬麦发病。 4 品种抗病性: 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抗全蚀病的品种,小麦属和大麦属也缺乏可利用的抗源,仅在感病程度上有差异。 豫展9705、偃4110、新麦11号、豫麦18号、豫麦49号发病较轻

第九节 小麦病毒病 Wheat virus diseases

小麦黄矮病:又称大麦黄矮病(Barley yellow dwarf disease)。小麦丛矮病:又称“小蘖病”。小麦感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小麦土传花叶病:包括土传花叶病、黄花叶病和梭条斑花叶病, 病症 病原物 病害循环 流行因素 防治方法 黄矮病: 秋苗期和春季返青后均可发病。典型症状是新叶从叶尖开始发黄,植株变矮。叶片颜色为金黄色到鲜黄色,黄化部分约占全叶的1/3-1/2。秋苗期感病的植株矮化明显,分蘖减少,一般不能安全越冬。即使能越冬存活,一般也不能抽穗。穗期感病的植株一般只旗叶发黄,呈鲜黄色,植株矮化不明显,能抽穗,千粒重减低。 丛矮病: 典型症状是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条纹,分蘖显著增多,植株矮缩,形成明显的丛矮状。 秋苗期感病,在新生叶上有黄白色断续的虚线条,以后发展成为不均匀的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感病的植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表现细弱,叶部仍有明显黄绿相间的条纹,病株严重矮化,一般不能拔节抽穗或早期枯死。拔节以后感病的植株只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但穗很小,籽粒秕,千粒重下降。 小麦土传花叶病 受害植株心叶上产生褪绿斑块或不规则的黄色短条斑,返青后叶片上形成黄色斑块,拔节后下部叶片多变黄枯死,中部叶片上产生大量黄色斑驳或条纹。病田植株发黄,似缺肥状。病株常矮化,分蘖枯死,成穗少,穗小粒秕,千粒重明显下降。 黄矮病 :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 病毒粒体为等轴对称的正二十面体,直径26-30nm。病毒致死温度为70℃,稀释限点为1:1000。 BYDV主要侵染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物及野燕麦、鹅冠草等100多种禾本科杂草。 BYDV只能由蚜虫传播。主要传毒蚜虫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及玉米蚜等。不同种类的蚜虫传播BYDV的能力不同。 丛矮病: 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 病毒颗粒弹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稀释限点为1:10-100,体外存活期2-3天。 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病原有3种: 1.小麦土传花叶病毒(Wheat soil-borne mosaic virus,WSBMV):病毒粒体为短棒状,病毒致死温度为60-65℃,稀释限点为10-2-10-3,在干燥病叶中病毒能存活达11年之久。此病毒只能由禾谷多黏菌传播。寄主除危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禾谷类作物外,尚可侵染早雀麦、藜等杂草。 2.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病毒粒体为线状,病毒致死温度为55-60℃,稀释限点为10-3。此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也可汁液摩擦传播。目前发现只危害小麦。 3.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heat spindle spot mosaic virus,WSSMV):病毒粒体为线状,病毒致死温度为50℃,稀释限点不详。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汁液摩擦也可传播。目前发现只危害小麦。 1. 黄矮病: 蚜虫传播; 小麦生长后期,麦蚜产生大量有翅蚜向越夏寄主(次生麦苗、野燕麦、虎尾草等)迁移,在越夏寄主上取食、繁殖和传播病毒。 秋季小麦出苗后,麦蚜又迁回麦地,特别是田边的小麦上取食、繁殖和传播病毒,并以有翅成蚜、无翅成若蚜在麦苗基部越冬,有些地区也产卵越冬。 冬前感病的小麦是第二年早春的发病中心。 小麦丛矮病: 病毒不经土壤、汁液及种子传播。灰飞虱是主要的传毒介体。 冬麦区灰飞虱秋季从病毒的越夏寄主上大量迁入麦田危害,造成早播麦田秋苗发病的高峰。越冬代若虫主要在麦田、杂草上及其根际土缝中越冬。丛矮病毒也随之在越冬寄主和灰飞虱体内渡过冬季,成为第二年的毒源。 春季随气温的升高,秋季感病晚的植株陆续显病,形成早春病情的一次小峰。此时越冬代灰飞虱也逐渐发育并继续危害小麦、大麦,传播病毒,造成病情的高峰。 夏季灰飞虱世代重叠,在生长茂盛的秋作物田间杂草上或荫蔽的水沟边杂草丛中越夏。自生麦苗、谷子、狗尾草、画眉草等是病毒的主要越夏寄主,小、大麦是病毒的主要越冬寄主。 土传花叶病: 传播介体为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另据报道,病株汁液摩擦也可传病,但是对发病影响不大。 禾谷多黏菌是禾谷类植物根部表皮细胞内的一种严格寄生菌,病毒在其休眠孢子囊越夏,秋播后随孢子囊萌发传至游动孢子,当游动孢子侵入小麦根部表皮细胞时,病毒即进入小麦体内。多黏菌在小麦根部细胞内可发育成变形体并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 小麦近成熟时多黏菌在小麦根内形成休眠孢子囊,随病根残留在土壤中存活。在干燥条件下,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 土壤中的休眠孢子囊可随耕作、流水等方式扩大危害范围。 1. 小麦黄矮病 栽培条件:早播重,适期迟播轻(冬麦);阳坡地重,阴坡地轻;旱地重,水浇地轻;路边地头重;缺肥、缺水、盐碱瘠薄地重。 气候因素:发病适温16-20℃,25℃以上逐渐潜隐,30℃以上不易显症。秋冬温度高发病重。小麦在拔节孕穗期遇低温,倒春寒,生长发育受影响。 与蚜虫发生呈正相关:蚜虫尤其是麦二叉蚜的发生早晚和数量,影响黄矮病发生早晚和程度。 2. 丛矮病: 凡对介体昆虫繁殖和保存病毒有利的种植制度、栽培管理措施及气象条件,对小麦丛矮病的发生也有利。 杂草多,发病重。田边地头重。秋作物收获后不耕地,田间杂草多,或者直接在秋作物行间套种小麦,这样的地块飞虱数量大,小麦出苗后受其取食和传毒,发病往往很重。 早播麦田发病重,适期播种的发病轻。早播麦田出苗早,正是越冬前虫害集中活动危害期,感病机会多,同时温度高,有利于病毒增殖、积累,发病重而且毒源充足,这种情况下冬前发病重,冬后发病也重。临近灰飞虱栖息场所的麦田病重。 夏秋多雨、冬暖春寒的年份病重。夏秋多雨年份,气候潮湿,杂草大量滋生,有利于飞虱繁殖越夏;冬暖春寒有利于飞虱越冬,不利于麦苗的生长发育,降低抗病力。 3.小麦土传花叶病: 此病的发生与土壤温度和湿度、质地、栽培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等因素有关。 土壤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8-12℃最适于病害发生。春季多雨低温,地势低洼,重茬连作,土质沙壤,播种偏早等条件均会使病情加重。 不同小麦品种对各种土传花叶病毒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如阿夫和泰山1号高感土传花叶病毒,博爱74-22、信阳751、繁6等则比较抗病;7023、郑引1号等对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高感,而济南13号、小偃6号则比较抗病。 1. 黄矮病: 防治策略:以抗(耐)病丰产良种为主,结合治蚜防病和改进栽培技术。 选用抗病丰产品种 小麦品种之间抗病性的差异比较明显,尤其是耐病性较强的品种较多,应注意选用。 栽培防病 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毒源寄主;增施有机肥,扩大水浇面积,创造不利于蚜虫繁殖,而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以减轻危害;适期播种,避免早播。 药剂治蚜防病 a 药剂拌种:甲基异硫磷按种子量的0.1%进行拌种,堆闷3-5h播种。 b 药剂喷雾:秋苗期喷雾重点防治未拌种的早播麦田,春季喷雾重点防治发病中心麦田及蚜虫早发麦田。 2.丛矮病: 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药剂治虫为辅。尽量避免棉麦间套作; 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秋播前及时清除麦田周边的杂草,减少虫源; 适期播种,避免早播。 药剂治虫防病 a. 药剂拌种:甲基异硫磷0.1%拌种。 b. 喷雾治虫:播种后、出苗前喷药1次,重点是麦田四周5m的杂草及向麦田内5m的麦苗和杂草。 返青期,重点喷洒靠近路边、沟边、场边、村边的麦田,以阻止和消灭侵入麦田的飞虱。 3. 小麦土传花叶病: 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防病和土壤处理的综合防治技术。 选育推广抗病品种 豫麦35、51、70较抗 栽培防病 a 轮作倒茬b 适当迟播:适当晚播,避开病毒侵染的最适时期。c 增施肥料:发病初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促进植株生长,减少危害和损失。d 田间卫生: 麦收后应尽可能清除病残体,避免通过病残和耕作措施传播蔓延。 土壤处理 在小面积发病时,可用溴甲烷、二溴乙烷处理土壤,用量为60-90ml/m2。 第三章 杂粮作物病害 Corn/Millet/Sorghum DISEASES

玉米病害河南有20多种,主要病害有茎腐病、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弯孢霉叶斑病、病毒病等。谷子病害中国有30多种,河南有10多种,主要病害有白发病、锈病、纹枯病。高粱病害中国有约30种,河南有1 0多种,主要病害有黑穗病、炭疽病、紫斑病。

叶部病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高粱炭疽病,高粱紫斑病,谷子锈病 穗部病害:玉米瘤黑粉,丝黑穗,穗粒腐,高粱丝黑穗病,谷子白发

茎基部病害:玉米茎基腐病 玉米纹枯病 玉米苗枯病 全株性病害 :玉米矮花叶病 玉米粗缩病

三种叶病斑区别(三种病菌均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 病害名称 危害部位 病斑大小数量 病斑形状 病斑颜色 病症 大斑病 叶片为主 最大,多单生 梭形 初灰绿色,后黄褐色 常见黑色霉层 小班病 叶片 叶鞘 较小,较多 椭圆长圆 红褐色至黄褐色 少见,灰黑色 黄斑病 叶片 很小,密生 圆形 黄色为主 极少见,灰褐色

第二节 玉米叶斑病 Corn leaf spot and blight

玉米大斑病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致病机理(pathogenic mechanism )玉米大斑病菌对玉米的致病性主要是产生致病毒素和一些酶类 玉米小斑病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 玉米小斑菌在寄主体内和体外都可产生致病毒素,T小种毒素(HMT-毒素) 弯孢菌叶斑病Corn Curvalaria leaf spot 发生与危害 世界性病害,我国以三北地区和冷凉山区发病较重 病原生物学(pathogen biology): 大斑病菌: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23-25℃;分生孢子萌发的较适宜的温度26-32℃。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都需要较高的湿度。 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主要危害叶片。发病部位先出现水渍状或灰绿色小斑点,后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大斑,病斑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严重发病时,多个病斑相互汇合连片,致使植株过早枯死。田间湿度较大,病斑表面常密生一层灰黑色的霉状物 病原物 无性态为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 病原菌致病性分化:大斑病菌:有两个专化型,即玉米专化型和高粱专化型。我国1号小种为优势小种 侵染循环 流行条件 1.品种抗病性resistance of cultivars 抗病品种: 大斑病:掖单系列、登海系列、豫玉22、Mo17 小斑病:沈单7号、郑单14、豫单2002 、郑单958 、农大108 弯孢霉叶斑病 :郑单21 、豫玉22 、安玉5号、豫单2001、 2.气候条件(Climate factors):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叶斑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决定于温度和雨水。 大斑病的发病适温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 小斑病(25-30), 弯孢霉叶斑病(28-30°C) 适宜发病的湿度条件是相对湿度在90%以上,这对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都有利。多雨高湿,日照不足,有利叶斑病的发生和流行。 3. 栽培条件planting condition: 连作地病重,轮作地病轻 单作地病重,间套作地病轻。 栽培过密的地块病重; 远离村边或玉米秸秆的玉米地块病轻; 地势低洼的地块病重。 防治方法 (Control) 防治策略(control strategy)是: 防治策略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resistantcultivars 玉米小斑病: 2004-2006抗性较好的有联创2号、郑单34、中科4号、金海601、豫单222、龙单1号、纬玉5号、裕华8号、裕华10号、蠡玉18、丰聊008、金豫6号、郑单958等品种比较感病。 玉米弯孢叶斑病 抗性较好的有强盛9号、郑单34、中科4号、豫玉31、泰玉7号、蠡玉18等;浚单20、浚单22、郑单958、豫玉26等比较感病。 2.农业防治(Agricultural practices) 目的:减少菌源;提高植株抗性;创造有利于寄主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 1增施粪肥可提高寄主的抗病能力,如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氮、磷、钾合理配合。2搞好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效果较好,如深埋病残体,及时打除底叶等。3合理密植、合理灌水 3.药剂防治 Chemical control 较难推广。 有效药剂有:10%世高、70%代森锰锌、70%可杀得、50%扑海因、50%菌核净、新星等。 世界性病害,我国黄淮地区发生严重,是玉米上的重要叶部病害 小斑病菌:菌丝发育最适温度28℃-30℃;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23-25℃;萌发的最适温度26-32℃;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均需要高湿条件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抽雄后发病逐渐加重。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病斑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渐变黄褐色或红褐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病斑,边缘颜色较深。天气潮湿或多雨季节,病斑上会产生灰黑色霉层。 又称黄斑病,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等玉米主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该病在玉米抽雄后扩展蔓延迅速,重病株叶片布满病斑,甚至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 弯孢霉叶斑病菌:病菌生长最适温为28~32℃,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32℃,最适的湿度为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低于90%很少萌发或不萌发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病斑初为水浸状或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之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黄色病斑 。外围具半透明黄色晕圈,有时多个斑点可沿叶脉纵向汇合而形成大斑,甚至整叶枯死。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状物 1 越冬(Over- winter ) 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种子上和堆肥中尚未腐烂的病菌也能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来源。 2.传播(Spreading ) 病菌越冬后产生的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和气流传播。 3.侵入(初侵染Infection ) 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芽管顶端首无性态为玉先产生附着胞,附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着胞上再产生侵入丝。侵入丝大多从maydis 玉米表皮细胞或表国外根据小皮细胞中间直接侵种对不同类入,少数也可从气型细胞质的致病性,分为孔侵入。 再侵染O、T、C 3个4.小种;我国O(Re-infection ) 病菌侵入后,在潮小种为优势湿的条件下,分生种 孢子梗从气孔伸出,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又可随风新月弯孢菌雨传播进行再侵Curvularia 染。在玉米整个生lunata 长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第三节 玉米茎基腐病(青枯病)Corn Stalk Rot

世界性病害。我国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主推的自交系和杂交种对茎基腐病多数抗性不强,很快成为玉米上的重要病害 症状 。危害时期: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 。症状类型 :我国茎基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前病原菌 茎基腐病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 腐霉菌:主要种类有: 瓜果腐霉侵染循环 初侵染:玉米茎基腐病属土传病害,禾谷镰刀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腐霉菌以卵孢子在病株残体组织内外、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主要侵染源。种子可携带串珠镰刀菌分生孢流行条件 1.品种抗病性(Resistance of cultivars) : 品种间对茎基腐病抗性差异显著,但同一品种对腐霉菌和镰刀菌的抗性无显著差异,即抗腐霉菌的品种也抗镰刀菌,反之亦然。 2.气象条件(Climate factors) : 春玉米茎基腐病发生于8月防治方法 Control 防治策略:以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为主,实施系列保键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丹玉16、沈单7、冀丰58、农大108、安玉5号、豫玉22抗病。 2006-2007年鉴定结果 54个新品种中,抗玉米青枯病的品种有: 。联创2号、郑单34、纬玉5号、强盛9号、 。锐步1号、周单401、金玉8号、浚单18、 Pythium aphanidermatu中旬,夏玉米则发生于9月中下旬,。蠡玉18、蠡玉3号、中科11、滑丰03-8等 麦田套种玉米的发病时间介于两者之间。 一般认为玉米散粉期至乳熟初期遇大雨,雨后暴晴发病重,久雨乍晴,气温回升快,青枯症状出现较多。 夏玉米生季前期干旱,中期多雨、后期温度偏高年份发病较重。 3.耕作与栽培措施(Planting condition): 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累积的病菌越多,发病重;而生茬地菌量少,发病轻。 一般早播和早熟品种发病重,适期晚播或种植中晚熟品种可延缓和减轻发病。 低洼地发病重;砂土地、土质脊薄、排灌条件差、玉米生长弱的发病重 2.田间卫生: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高温沤肥,减少侵染源。秸杆还田要充分粉碎和深耕。 3. 轮作换茬 发病重的地块可与水稻、甘薯、马铃薯、大豆等作物实行2-3年轮作 4. 种子处理 播种前可用适乐时或敌委丹1:500包衣,或25%粉锈宁拌种,同时兼治丝黑穗病。 5 .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肥料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于玉米拔节期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氮磷钾配合施用,防病效果好。 6. 生物防治 利用增产菌按种子重量0.2%拌种,对茎基腐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用木霉菌、芽孢杆菌等处理种子也有一定作用。 Summary: 玉米茎腐病是生产上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病害 --该病主要危害根部,造成整株枯死。茎基发软,穗下垂 --病原菌为腐霉菌(Pythium)和镰刀菌(Fusarium)。 --病菌在病残体上和粪肥中越冬,靠风雨和气流传播,直接或伤口侵入,无再侵染或不重要; --发生流行与品种抗性、气候因素、栽培条件等有关; --防治方法:抗病品种、农业措施、药剂防治相结合 m;肿囊腐霉P. 子。 inflatum , 禾生腐霉传播:带有镰刀菌的植株残体可以产生子囊壳,翌年春季释放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种子带菌也是田间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借风雨、灌溉机械和昆虫P. gramineacola 者发病快,后者慢。 , 属鞭毛菌亚? 症状特点 门腐霉属。 镰刀菌:主要种类有: 植株青枯或黄枯,根部变褐腐烂,基部发软,髓部中空, 禾谷镰刀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菌Fusarium 进行传播,在温暖潮湿条件下进行再侵染。 graminearum 粒干瘦,脱粒困难。 串珠镰刀菌? 病征 :病部F. monilifore, 侵入与发病:病菌 属半知菌自伤口或直接侵入根产生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 。 亚门镰刀菌属。 颈、中胚轴和根,使根腐烂。地上部叶片和茎基由于得不到水分的补充发生萎蔫,最终导致叶片呈现黄枯或青枯、茎基发软、果穗倒挂、整株枯死

第四节 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 Corn Head Smut and Common Smut

瘤黑粉病是玉米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减产程度因发病时期、病瘤大小及发病部位而异,发生早、病瘤大,在植株中部及果穗发病时减产较大。近年来,该病在北方的某些杂交种上发生严重,减产高达20%以上。丝黑穗病三北地区和南方冷凉山区的连作玉米田块发病较重。二者区别:(1). 危害部位不同 (2). 危害雌穗后有无花丝(3). 病瘤散出黑粉后有无丝状物 病症状 病原菌 Pathogens 侵染循环 Diseases cycle 流行条件 Epidemiology 防治方法 Control 害 Symptoms 丝黑穗系统性侵染病害。 病苗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密集,叶色浓绿,株形弯曲。 一般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病穗不吐花丝,除苞叶病原为孢堆黑粉菌越冬和传播:丝黑穗病菌以散落在土中、混入粪肥或沾附于种子表面的冬孢子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其中土壤带菌在侵染循环中最为重要。 侵入:土壤、粪肥中或种子上越冬的冬孢子经性结合产生侵染丝,当玉米播种后从玉米幼芽和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3叶期以前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7叶期后病菌不再侵染玉米。侵入玉米的病菌很快蔓延到玉米的生该病无再侵染,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品种抗性、菌源数量及栽培条件。 1.品种抗性:玉米不同品种对丝黑穗病菌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2.栽培条件: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使用未腐熟的厩肥,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等都会 防治策略应以种子处理为主,种植抗病品种,及时消灭菌源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丹玉13、中单2号、中单4号 2.农业防治 ①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②进行高温堆肥,杀死病菌。③育苗移栽,可有效避免丝黑Sporisorium reilianum,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 冬孢子黄褐色至暗紫色,球形或近球形,表面有细刺。 使土壤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穗病菌的侵染。④及时拔除病株。⑤合理另外,海拔越高、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过弱时病重。 3.菌源数量:正相关 轮作。一般实行2-3年的轮作即可有效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和危害。 3.种子处理 播前要选种晒种。 种子处理:2%立克秀或50%萎锈灵 4.加强栽培管理 ? 瘤 黑 粉 病 1.品种抗病性:未发现免疫品种。 一般杂交种较抗,硬粒玉米抗病性较强,马齿型次之,甜玉米较感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病轻。 适当调整播期。要求播种时气温稳病 外整个果穗 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后期 苞叶破裂散出黑粉。黑粉一般黏结成块,不易飞散,内部夹杂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 长锥,以菌丝随玉米生育而扩展, 玉米雌雄穗分化时,病菌进入花芽和原始穗造成系统侵染。病菌菌丝在雌、雄穗内形成大量的黑粉。再侵染: 无。 定在12℃以上。 ? 提高播种质量。做好整地保墒,适当浅播,趁墒抢种。 瘤 黑 粉 病 越冬: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也可混在粪肥或黏附于种子表面越冬。 2.菌源数量:多年连作或秸秆还田,田间会积累大量冬孢子,发病严重。较干旱少雨的地区,在缺乏有机质的砂性土壤中,残留在田间的冬孢子易于保存其生活力,来年的初侵染源量大,所以发病常较重。 3. 环境与气候条件: 高温、潮湿、多雨地区,土壤中的冬孢采取以减少菌源、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减少菌源 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秸秆用作肥料时要充分腐熟。重病田实行2-3年轮作。玉米生长期结合田间管理,在病瘤未变色时及早割除,并带到田外处理。 瘤 黑 粉 病 瘤黑粉病 局部侵染性病害,玉米整个生育期,任何地上部的幼嫩组织都可受害。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病原为玉米瘤黑粉菌传播和侵入:越冬的冬孢子在适Ustilago maydis,属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 冬孢子球形或椭圆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或从伤口侵入叶片、茎秆幼嫩分生组织。冬孢子萌发也可直接产生侵染丝侵入玉米组子易萌发后死亡,所以发病较轻。低温、2.选用抗病品种 豫玉22、郑单15、农大干旱、少雨地区,土壤中的冬孢子存活108、农单5号、豫单2001、2002,海玉8号等比较抗病。 3.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灌溉要及时,特别是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及时防治玉米螟,尽量减少耕作时的机械损伤。 4.种子处理 可用于种子处理的药剂很多,如用0.1@1抗菌剂、25%粉锈宁WP、2%立克秀种衣剂等 形,暗褐色,壁厚,表面有细刺状突起,这种侵染方式可能很普遍。.侵入冬孢子萌发时,产生的菌丝只能在侵染点附近扩展,易感病的时期。如此时遇干旱,抗病力下降,极易感染瘤黑粉病。 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或旱湿交替出现,都会延长玉米的感病期,有利于病害发生。 暴风雨、冰雹、虫害均可造成大量损伤,也有利于病害发生。

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类似生长 玉米抽雄前后对水分特别敏感,是最织,特别是在水分和湿度不够时,率高,发病严重。 速增加。病瘤 有4个细胞的担子(先在不同部位菌丝); 担子顶端或素的物质刺激寄主的局部组织增而有所差异。 分隔处侧生4个梭形、无色的担孢子。担孢再侵染:病瘤内部产生大量黑粉子还能以芽殖的方式形成次生担孢子。 侵染。玉米抽穗前后为发病盛期 状冬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再生、膨大,形成病瘤。

第五节 玉米病毒病 Corn viral diseases

玉米粗缩病近年来发生较重。发病后,植株矮化,叶色浓绿,节间缩短,基本上不能抽穗,因此发病率几乎等于损失率,许多地块绝产失收,尤其春玉米和制种田发病最重。

玉米矮花叶病是国内玉米上发生范围广、危害性大的重要病害。目前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 病害 ?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 。开始时在心叶中脉两侧的叶片上出现透明的断断续续的褪绿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叶呈细线条状; 。叶背面主脉及侧脉上出现长短不等的白色蜡状突起,又称脉症状 Symptoms 病原菌 侵染循环 Diseases 发病因素 Epidemiology cycle 。主要在小麦和杂草上越。粗缩病的发生发展与灰飞虱在田间种抗耐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配合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 农大108对粗缩病抗性较强,掖单12、中单2号、沈单7号等也有一定抗性。掖单19、掖单20、西玉3号高度感病,重病区应少种。 2.加强和改进栽培管理 改套种为纯作,并在播种前深耕灭茬,彻底清除杂草(包括地头、地边),减少侵染来源。 调整播期,避开5月中下旬灰飞虱传毒高峰。春玉米应早播,夏玉米应在5月底到6月上旬播种,尽量在麦收后抢茬播种。避免与蔬菜、棉花等插花种植。发病轻的地块应结合间苗拔除病苗,并加大肥水,使苗生长健壮,减轻发病。 3.药剂防治 用种衣剂进行包衣防治苗期害虫。对早播玉米,于出苗前和出苗后分别2次喷洒杀虫剂,如吡虫啉,乐果等 玉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抽穗后发病的受害较轻。 病苗最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或斑驳,沿叶脉排列成断续的长短不一的条点。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扩展至全叶,玉米矮花叶病毒:。主要在田间多年生禾本科? 品种抗病性:玉米对MDMV的抗病性Maize mosaic dwarf 杂草寄主上越冬,作为主要存在明显差异。 virus, 初侵染来源; ? 种子带毒率:玉米种子可以传带应以选种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种抗病品种 证明较抗病的品种有农大108、鲁单46等;抗病自交系有黄早四等。 2.栽培防病 春、夏玉米早播是一项增防治方法 Control Pathogens 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冬,也可在传毒昆虫体内越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virus,MRDV。粒体球形,寄主范围广泛,除玉米外,还可侵染57种禾本科植物。主要由灰飞虱传播 冬。 。 当田间小麦近于成熟时,第一代灰。当玉米出苗后,小麦和杂飞虱带毒传向玉米,所以播种越早,草上的灰飞虱即带毒迁飞发病越重,一般春玉米发病重于夏玉至玉米上取食传毒,引起玉米。夏玉米套种发病重于纯作玉米,米发病。 出苗后有利于灰飞虱从小麦向玉米上在玉米生长后期,病毒再由转移。 灰飞虱携带向高粱、谷子等。玉米田 耕作粗放、杂草丛生,发病晚秋禾本科作物及马唐等重。 禾本科杂草传播,秋后再传。种植感病品种,发病重,如掖单13向小麦或直接在杂草上越号。 冬。 玉突; 米 。整株叶片浓绿,基部短粗,节粗间缩短,叶片僵直,宽而肥厚,缩重病株严重矮化,多不能抽穗,病 抽穗的雌穗基本不能结实。 MDMV。病毒粒体线。条件适宜时,蚜虫从越冬MDMV,种子带毒率越高,田间发病率状,MDMV主要由玉寄主植物上获毒,迁飞至玉也越高。 米蚜、麦二叉蚜、米上取食传毒,引起发病; ? 越冬毒源基数:一般越冬杂草寄棉蚜、桃蚜等以非。发病后的植物作为毒源中主数量多,毒原基数高,蚜虫密度大,产防病措施,尤其夏玉米要提倡早播,持久方式传播,也心,随着蚜虫的取食活动将发病也重。夏玉米比春玉米受害重。 可由种子传播。主病毒传向全田,并在春、夏? 气候条件:天气干旱,则有利于要侵染玉米、高粱、玉米和杂草上传播危害,玉蚜虫迁飞和传毒,病害发生重。 谷子等禾本科作物米收获后蚜虫又将病毒传至? 栽培条件: 春、夏玉米早播病及虎尾草、狗尾草、杂草上越冬。 马唐、白草等禾本科杂草。 轻,晚播病重;土质肥沃,保水力强的地块病轻,砂质土、保水力差的瘠薄地病重;田间管理好、杂草少的病轻,管理粗放的病重;套种田比直播田病轻。 减少蚜虫传毒的有效时间。中耕除草,减少毒源。 3.及时治蚜防病 种子包衣。在蚜虫向苗期玉米田迁飞盛期可用乐果或马拉硫磷等药剂喷雾防治。 米 在粗脉之间形成几条长短不矮花叶一颜色深浅不同的褪绿条纹。后出现淡红色条纹,最后干枯。 病 病株黄弱瘦小,生长缓慢,株高常不足健株的1/2。病株多不能抽穗而提早枯死;少数病株能抽穗结籽,但穗小籽粒少而秕。

第四章 薯类作物病害 SWEET POTATO AND POTATO DISEASES

薯类作物包括甘薯和马铃薯等,是我省乃至我国的重要粮食和蔬菜作物。

甘薯病害我国已发现近30种,河南省有10多种。发生普遍而危害较重的有:黑斑病、根腐病、茎线虫病和贮藏期病害等,每年因病害减产20%左右。马铃薯病害有我国约有40种,河南省14种。主要病害为晚疫病、病毒病、环腐病等。一般因病害减产10-30%。 第一节: 甘薯黑斑病(又称甘薯黑疤病) Sweet Potato Black Rot

甘薯黑斑病,属世界性病害。我国每年由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5-10%。病薯中可产生甘薯黑疱霉酮等物质,家畜食用后,可引起中毒,严重者死亡。

症状 Symptom 苗期、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薯苗、薯块,不危害绿色部分。 苗期症状:受侵染的幼芽基部产生凹陷圆形或梭形小黑斑,后逐渐纵向扩大至3-5mm,重时环绕苗基部形成黑脚状。地上部病苗衰弱,矮小,叶片发黄,重病苗死亡。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色霉状物或丛生黑色刺毛状物及粉状物。 生长期症状:病苗生长衰弱,叶片发黄脱落,遇干病原为薯长喙壳( 越冬与初侵染来1.品种的抗病性:甘薯品种间抗病原物 Pathogen 病害循环 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采取无病种薯为基础,培育无病壮苗为中心,安全贮藏为保证,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Control) Ceratocystis 源:病菌以子囊孢病性存在着差异,其抗病性与皮fimbriata)属子囊菌子、厚垣孢子和菌层薄厚、薯块质地、含水量多少、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薯、种苗。 2.选用无病种薯 可采用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得到无病种薯。 (1)无病留种田:①采用高剪苗,结合药剂浸苗,或在春薯蔓上剪蔓插植夏薯。②留种地要选3年未栽种甘薯的生地。③留种地收获的种薯,要单收、单运、单藏,收获运输工具及贮藏窖物应不带菌,必要时可用药剂消毒。④注意粪肥不要带菌。 亚门长喙壳属真菌。 丝体在薯块或土壤伤口木栓层形成快慢等特性有病原形态 菌丝体初无色透明,老中病残体上越冬。关。薯块易发生裂口的或薯皮较带菌种薯和秧苗是薄易破裂、伤口愈合速度较慢的熟后深褐色或黑褐色。 主要初侵染来源,品种发病较重。还未发现甘薯对无性繁殖产生内生分生孢子和内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其次是带有病残组黑斑病免疫的品种。 织的土壤和肥料。 2.温度和湿度:土温在15-30℃传播:分生孢子和之间能发病,最适温度25℃,低胞,圆筒形或棍棒形。子囊孢子在田间主于8℃高于35℃病害即停止发(2)精选种薯:种薯出窖后,育苗前要严格剔除有病、孢子可随时萌发生出芽管,芽管顶端再串生次生内生孢子,可连续要靠种薯、种苗、展。甘薯贮藏期间,15℃以上利土壤、肥料和人畜于发病,最适发病温度为携带传播;收获、23-27℃,10-14℃较轻,35℃抑贮藏期,病菌可藉制发病。 人、畜、昆虫、田田间发病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在鼠和农具等媒介传适温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在播。 14%-60%时,病害随湿度的增高而有伤口、受冻害的薯块。 (3)种薯消毒:①温汤浸种:薯块在40-50℃温水中预浸1-2min后,移入50-54℃温水中浸种10min;②药剂浸种:可采用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88%乙蒜素EC(402抗菌剂)800-1000倍液等对种薯进行药剂处理,10分钟左右。 3.培育无病壮苗 尽量用新苗床育苗,旧苗床时应消毒。 育苗初期,可旱易枯死,造成缺苗断垄。产生2-3次,然后生成即使成活,结薯也少。薯蔓上的病斑可蔓延到新结的薯块上,多在伤口处产生黑色斑块,稍凹陷,圆形或不规则形,有黑色刺毛状物及粉状物。 贮藏期症状:贮藏期薯块上的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根眼上,初为黑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膏药状病斑,稍凹陷。病部组织坚硬,可深入薯肉2-3mm,薯肉呈黑绿色,味苦。温湿度适宜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或散生黑色刺状物,顶端常附有黄白色蜡状小点。 菌丝,也可在萌发后形成内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暗褐色,球形或椭圆形,具厚壁。 侵入:黑斑病菌寄加重,超过60%,又随湿度的增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壳,生性不强,主要由加而递减。多雨年份,地势低洼,用高温处理种薯,促进愈伤组织木栓化的形成,阻止病子囊壳呈长颈烧瓶状,伤口侵染。甘薯收土壤黏重的地块发病重;地势高基部球形;颈部极长,刨、装卸、运输、燥,土质疏松的发病轻。 称壳喙。子囊梨形或卵圆形,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壁薄,成熟后自溶,子囊孢子散生在子囊壳内。子囊孢子无色单胞,钢盔形 。 病原生物学: 病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温度范围为9-36℃ ,适温为25-30℃。病菌的致死温度为51-53℃。 挤压及虫兽伤害造3.伤口:伤口是病原菌侵入的主成的伤口是病菌侵要途径。薯块裂口多或虫鼠危害染的重要途径,也重,有伤口的薯块,病害也相应可从根眼、皮孔等加重。在收获、运输和贮藏过程自然孔口及其他自中造成大量伤口,附着在薯块表然裂口侵入。 面的病菌乘机侵入,加之此时薯菌从伤口侵入。 实行高剪苗,获得不带菌或带菌少的薯苗。苗床(炕)上的春薯苗,要求距地面3-6cm处剪苗栽插;或利用春薯薯秧栽夏薯。 育苗过程中,可用药剂喷床法和药剂浸苗法防治黑斑病。药剂有: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浸苗时,要求药液浸至秧苗基部10cm左右。 4.安全贮藏 留种薯块应适时收获、严防冻伤,精选入窖,避免损伤。种薯入窖后进行高温处理,35-37℃ 4昼夜,相对湿度保持90%,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发现病薯及时清理,防止蔓延。 5.选用抗病品种 济薯7号、烟薯6号 6.加强栽培管理 实行轮作换茬,施无病肥,应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再侵染:有多次再块呼吸强度大,散发水分多,病侵染,但贮藏期一害蔓延较快。 般只有一次侵染。 4.栽培管理措施:连作有利于发病;地下害虫多发病重;收获、贮运时伤口多,有利于发病。

甘薯茎线虫病Sweet Potato Stem Nematode

甘薯茎线虫病又称糠心病、空心病、空梆、糠裂皮等,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以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市发病较重。该病不仅在田间危害薯块和茎蔓,还引起贮藏期烂窖,育苗期烂炕,减产可达10%-50%,严重时绝收。

症状 Symptom 可危害薯块、薯蔓以及须根,以薯块和近地面的秧蔓受害最重。 苗期受害出苗率低、矮小、发黄。纵剖茎基部,内有褐色空隙,剪断后不流乳液或很少。严重苗内部糠心可达秧蔓顶部。大田期受害,主蔓茎部表现褐色龟裂斑块,内部呈褐色糠心,病株蔓短、叶黄、生长缓慢,甚至枯死。 薯块受害症状有3种类型: ①糠皮型。薯皮皮层呈青色至暗紫色,病部稍凹陷或龟裂。 ②糠心型。薯块皮层完好,内部糠心,呈褐、白相间的干腐。 ③混合型。生长后期发病严重时,糠皮和糠心两种症状同时发生呈混合型。 病原Pathogen 病原为腐烂茎线虫1.越冬和初侵染来源:腐烂茎1. 环境因素:耐低温而Ditylenchus 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在土壤不耐高温。-25℃下7h才物 病害循环 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加强植物检疫,保护无病区;病区应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抗病品种。 1.严格种薯种苗检疫 在甘薯生长期、收获期以及入窖、出窖、育苗阶段进行查苗、查薯,严禁病区的病薯、病苗向外调运,或不经消毒直接用于生产。对病区薯干外调也应实行检疫。 2.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可根据不同地区选用鲁薯3号、7号,济薯10号、11号,北京553等抗病品种,也可选用鲁薯5号,济薯2号等耐病品种。 3.建立无病留种地,繁殖无病种薯 选5年以上未种甘薯地作为无病留种地,严格选种、选苗,并用50%辛硫磷浸苗半小时。取无病蔓栽植,防止农事操作传入茎线虫。无病种薯单收且用新窖单藏。 4.实行轮作 重病地应与玉米、小麦、高梁、谷子、棉花、花生、芝麻等实施5年以上轮作,水旱3-4年轮作效果更佳。 5.消除病残体 病薯、病苗和病蔓是主要侵染来源,在春季育苗、夏季移栽和甘薯收获入窖贮藏三个阶段严格清除病薯残屑、病苗、病蔓,集中烧毁或深埋。 6.药剂防治 (1)药剂浸种薯:辛硫磷浸薯苗15min。 (2)土壤处理:10%益舒宝颗粒剂,每亩用药1-2kg,在移栽苗前条施于垄中。 茎线灵颗粒剂等每亩用药3kg,也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 防治方法 (Control) destructor, 属于线和粪肥中越冬,也可随收获的死亡;43℃干热处理1h虫纲,垫刃目,茎线虫病薯块在窖内越冬,成为翌年或49℃热水浸10min,则属。 的初侵染来源。 全部死亡。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 腐烂茎线虫除为害甘2. 传播:病薯和病苗是进行薯外,还可危害马铃近、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线虫耐干、耐湿。在自薯、山药、胡萝卜、萝薯干也可成为线虫的传播媒卜、大蒜和当归等70介。此外,流水、农具及耕多种寄主植物。 畜的携带都可传播线虫。 然条件下,线虫多集居在干湿交界(10-15cm)的土层内。 2. 栽培方式:种薯直栽地发病重于秧栽春薯地。春薯生长期长,线虫繁殖代数多,发病重于夏薯。连作地土壤中虫量积累多,发病重。甘薯适当提前收获,可缩短线虫侵染时期,减轻为害。 3. 土壤条件: 湿润、疏松、通气及排水好的砂质土发病较重;黏土地、有机质多的地块,极端潮湿和过分干燥的土壤发病较轻。 4. 品种 :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鲁薯3号、茎腐烂线虫为迁移3. 侵入:用病薯育苗,线虫型内寄生线虫,一生从薯苗茎部附着点侵入,沿中有卵、幼虫、成虫皮层下及髓向上活动,营内3个时期。雌雄虫均寄生生活。病秧栽入大田,呈线形,虫体细长,线虫主要在蔓内寄生,也可两端略尖,雌虫 较以进入土壤。结薯期,线虫雄虫略粗大 。 由蔓进入新薯块顶端,并向薯块纵深发展,形成典型糠心型病薯。病土和肥料中的病原线虫也可从秧苗根部的伤口侵入、或从新形成的小薯块表面通过口针直接侵入,多在块根上形成糠皮症状。 4. 再侵染: 以初侵染为主,亦有再侵染。 7号,济薯10号、11号, 北京553等抗病。

第三节甘薯贮藏期病害 Sweet Potato Storage Diseases

甘薯贮藏期病害在我国有10余种。贮藏期病害可造成甘薯烂窖,其损失约占贮藏量的10%。 生理性病害:冻害;侵染性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干腐病等。

症状 Symptom 病原物 Pathogen 病害循环 防治方法 (Control) 1 生理性病害-冻害: 薯皮略带暗色,失去光泽,用手指轻压有弹性感觉,剖开冻薯可见薯皮附近的薯肉迅速变褐,受冻越严重变褐速度越快。受冻部分水浸状,用于挤压,有清水渗出。受冻薯块往往形成硬心、硬皮,且发苦。 受冻害后,容易遭病菌侵染造成腐烂。 2 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 (1) 软腐病:薯块发病后,患病组织软化,呈淡褐色水浸状,破皮后流出黄褐色汁液,带有酒味。病部表面长出白色棉状菌丝,并生出灰黑色小粒,即病菌孢子囊。病情扩展迅速,软腐病病原为接合菌亚门的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 。菌丝及孢囊梗白色,孢子囊黑色,孢子囊内病原菌主要随气流传播,从伤口侵入。薯块受1.适时入窖 甘薯要适期收获,一般掌握在当地旬平均气温14-15℃左右,降霜之前为宜,避免薯块受冻,以减少病原菌侵染。 2.旧窖消毒 甘薯入窖前,铲去旧窖窖壁的土,上一年发病的旧窖最好进行消毒处理,药剂及方法有:抗菌剂“401”或“402”熏蒸;硫磺在盆内点燃,置于窖内;甲醛喷洒。用药后,封闭两天,打开通气后再使用。 3.精心选薯,细心窖藏 入窖时,精心选择健薯,剔除病薯以及虫伤薯、霜冻薯、机伤薯等,以减少病原菌侵染。在收获、运输、贮藏时,轻拿轻放,防止造成伤口。 4.入窖前的处理 薯块收获后最好在35-37℃下处理4d,以促进伤口愈合,或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浸薯,滴干药液后趁湿入窖。 5.加强薯窖管理 实行阶段管理: 入窖初期的15-20d内,薯块水分大,呼吸作用强,要敞开窖门,散去水分,通风换气,晚上或雨天应关闭窖门,待窖温稳定在10-14℃时,关闭窖门。这一阶段如能将温度控制在14℃以下,就可防止黑斑病引起烂窖。 冬季应注意保温,窖温仍应保持在10-14℃之间,尤以11-13℃为好,最低不能低于9℃,为此应封严窖口,必要时在薯堆上加盖麦秸等。 春季气温回升后,应随气温变化,开门降温通风,闭门保温保湿。 含大量褐色、单胞、圆形的孢囊孢子。 冻,生理机能衰 干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的尖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腐退,病菌易于侵入。 皮镰刀菌F. solani 及串珠镰刀菌F. 薯块伤口moniliforme 引起。 病原生物学: 软腐病病菌在23-25℃发育最好,6.5℃以下,30℃以上则不发育。孢子萌发适温范围为26-29℃。病菌腐生性较强,从伤口侵入,由死的寄主组织提供营养。侵染一般自薯块两端或死多,环境条件不利于伤口愈合等,都是加重病害的因素。 环境条件适合时,4-5d全薯即腐烂。 蔓和毛根相连处开始,侵入后,病菌(2)干腐病:干腐病有两种类型,河南省以第一种为主。在薯块上散生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的病斑,内部组织呈褐色海绵状,后期干缩变硬,在病薯破裂处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 产生果胶酶、淀粉酶和纤维素分解酶,分解寄主细胞中胶层及其他成分,使细胞离析,组织溃散而形成腐烂症状。

第四节 马铃薯晚疫病 Potato Late Blight

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世界各地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在我国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发生较普遍。 症状 Symptom 可危害叶片、叶柄、学名: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茎和块茎。 infestans 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1 初侵染: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和病残体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越冬。番茄也可能是初侵染源之一或成为病菌的中间寄主植物。 2 传播:病菌的孢子囊主要借助气流进行传播。流水、起垄、耕地等农业操作也能传播。 3 侵入与发病:低温高湿条件时,孢子囊吸水后间接萌发,形成6-12个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在水中游动片刻后,便收缩鞭毛,形成球形静止胞,随即长出芽管。1.气候条件: 。 此病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多露、多雾或阴雨有利于发病。 。病菌孢囊梗的形成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5%,孢子囊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以饱和湿度为最适。 。孢子囊在叶片上必须有水滴或水膜才能萌发侵入。 。低温多雨,病害可迅速暴病原物 Pathogen 病害循环 流行条件 1.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的有效措施。目前培育的抗病良种主要有:中薯2号、内薯7号等。 另外一些老品种如克新系列、高原系列、郑薯4号、抗疫1号、胜利1号等也比较抗病。 2.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薯 。无病留种田应与大田相距2.5km以上,以减少病原菌传播侵染的机会,并严格实施各种防治措施。 。在收获时应进行严格挑选,选取表面光滑、无病斑和无损伤的薯块留种用,晾晒数日后单防治方法 (Control) 叶片发病:病斑多菌。 在叶尖和叶缘处,病原形态: 初为水浸状褪绿菌丝无色,无隔膜。 斑,后扩大为圆形 在病叶上出现的白色霉状物是病暗绿色斑,病斑边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2-3缘界限不明显。湿丛从寄主的气孔伸出,纤细,无色,度大时,病斑扩展1-4分枝,每个分枝的顶端膨大产迅速,可扩及叶的生孢子囊。 大半以及全叶。边孢子囊无色,单胞,卵圆形,顶部缘有一环白色稀疏有乳状突起,基部有明显的脚胞。的霉轮,在叶背或孢囊梗顶端形成一个孢子囊后,可雨后清晨尤为明继续生长,而将孢子囊推向一边,显。 顶端又形成孢子囊,最后孢囊梗成发流行;反之,如高温干旱,收、单藏等。 病害发生轻。 2 品种抗病性: 马铃薯的不同品种对晚疫病。在播种催芽和切块时还应仔细检查,彻底清除遗漏的病薯,剔除的病薯要集中处理。 3. 加强栽培管理 块茎发病:初为褐为节状,各节基部膨大而顶端尖细。 色或紫褐色不规则病原生物学: 当温度高于15℃时,孢子囊可直接萌发成芽管。形成的芽管都可以从气孔侵入,也可以直接从角质层侵入叶片;侵入薯块则通过伤口、皮孔或芽眼外面的鳞片。 4 再侵染:中心病株上的孢子囊借助气流传播,萌发后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周围植株,经过多次重复感染引起大面积发病。 的抗病性有很大差异。克新1-3号、跃进、克疫等较抗病。 3 耕作与栽培措施: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平地较垄地重。 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小气候湿度增加,也利于发病。 施肥与发病有关,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土壤瘠薄、缺氮或黏土等使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增施钾肥可减轻为害。 。 选择高燥、沙性较强的或排水好的地块种植马铃薯。 。适时早播,不宜过密。 。合理使用氮肥,增施钾肥,保持植株健壮,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合理灌溉,结薯后增加培土成高垄,减少薯块受侵染。 。及时清理中心病株或栽除病叶,及时深埋或烧毁。 4. 药剂防治 。及时封锁和消灭中心病株是大田防治的关键。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喷药,尤其是在中心病株的附近。 。防治晚疫病有效药剂有:47%加瑞农、72%克露、72.2%普立克、 58%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等。药剂应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的病斑,稍凹陷。 湿度: 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需要在病斑下的薯肉不同深度的褐色坏死,与健康薯肉没有整齐的界限,病部易水中才能萌发。孢子囊需要达到95%-97%的湿度才能大量形成。当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时,病菌从气孔向外伸出孢囊梗。 受其他病菌侵染而 温度: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腐烂。 20-23℃。孢子囊形成的温度为7-25℃。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的温度为10-13℃,孢子囊直接萌发为芽管的温度为4-30℃,多在15℃以上形成。

第五节 马铃薯环腐病 Potato Ring Rot

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轮腐病,俗称转圈烂。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在我国各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此病不仅影响产量,还造成贮藏时的烂窖,影响块茎质量。

症状 Symptom 病原物 病害循环 流行条件 环腐病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影响环腐病流行的年初侵染来源。病菌也可以在盛主要环境因素是温放种薯的容器上长期成活,成为度,病害发展最适土薯块感染的一个来源。 壤温度为19-23℃,采取以加强检疫,杜绝菌源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环腐病的侵染来源主要是带菌种薯,只要不用病薯作种,病区会逐渐缩小,为害会逐渐减轻。调种时应进行产地调查,种薯检验,确定无病方可调运。 2.建立无病留种基地 繁育无病种薯可与脱毒生产体系相防治方法 (Control) Pathogen 田间发病一般在开花期以后,病原为密执安初期症状为叶脉间褪绿,呈斑棒形杆菌环腐驳状,以后叶片边缘或全叶黄亚枯,并向上卷曲。可引起地上Clavibater 部茎叶萎蔫和枯斑,地下部块michiganense 茎维管束发生环状腐烂。 subsp. 种病菌主要靠切刀传播,据试验切超过31℃病害发展一刀病薯可传染24-28个健薯。 受到抑制,低于块茎:轻度感病外部无明显症Sepedonicum,状,随着病势发展,皮色变暗,菌体短杆状,有芽眼发黑枯死,也有表面龟的近圆球形或裂,切开后可见维管束呈乳白棒状,大小为色或黄褐色的环状部分,轻者0.4-0.6μm×经伤口侵入,不能从气孔、皮孔、16℃症状出现推迟。结合,从无病试管苗和原种繁育到各级种薯的生产,每一水孔侵入,受到损伤的健薯只有一般来说,温暖干燥在维管束部分接触到病菌才能的天气有利于病害感染。 。病薯播种后,部分芽眼腐烂不能发芽。出土的病芽中,病菌沿维管束上下扩展,引起地上部植株发病。 。马铃薯生长后期,病菌可沿茎发展。 。 贮藏期温度对病害也有影响,在温度20℃上下贮藏比低温1-3℃贮环节控制环腐病的侵染,以确保种薯无病。 3.选用健薯,汰除病薯 。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d,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 。提倡小种薯作种,避免切刀传染,如用切块播种,应进行切刀消毒。 。用50μg/kg硫酸铜浸泡种薯10min有较好效果。 用手挤压,流出乳黄色细菌黏0.8-1.2μm;无液,重病薯块病部变黑褐色,鞭毛,不能游生环状空洞,用手挤压薯皮与动;无芽孢和荚薯心易分离。 膜,好气;革兰藏发病率高得多。 4.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 利用东农303、郑薯4号、克新1号、高原3号、长薯4、长薯5号抗病品种 5.栽培管理 在开花后期,加强田间检查,拔除病株及时处理,防治田间地下害虫,减少传染机会。 黑胫病病薯无明显的维管束氏染色阳性。 部维管束经由匍匐茎侵入新生。播种早发病重,收环状变褐,也无空环状空洞。 的块茎,感病块茎作种薯时又成获早则病薯率低。 为下一季或下一年的侵染来源。

第五章 油料作物病害 Oil-seed crop Diseases

大豆病害:病毒病、胞囊线虫病、叶斑病、根腐病等。花生病害:叶斑病(黑斑、褐斑、网斑)、茎腐病、根结线虫 油菜病害: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芝麻病害:茎点枯病 枯萎病 叶斑病

第二节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黄萎病,河南省东部沙质土区发生较重。

症状 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 大豆受害后,植株明显矮化,叶片褪绿变黄,瘦弱,似缺水、缺氮状。 病株根系不发达,根瘤稀少并形成大量须根,须根上附有大量白色小颗粒,即线虫的胞囊(雌成虫)。 1 学名及分类 病原物 大豆胞囊线虫病 Soybean Cyst Nematode,SCN

病害循环 1 越冬:大豆胞囊线虫主要以胞囊在土中越冬,带有胞囊的土块也可混杂在种子间成为初侵染来源。胞囊抗逆性很强,可保持侵染力达8年。 2.传播:线虫在田间传播主要通过田间作业时农机具和人、畜携带含有线虫或胞囊的土壤,其次为排灌水和未经充分腐熟的肥料。 3.侵入与发病:胞囊中的卵在春季气温变暖时开始孵化为1龄幼虫,1龄幼虫存在卵壳内,2龄幼虫冲破卵壳进入土壤,雌性幼虫从根冠附近侵入寄主根上经皮层进入中柱,其唾液使原生木质部或附近组织形成愈合细胞,堵塞导管。线虫则以吻针插入愈合细胞吸收营养。 4.再侵染:胞囊中卵成熟后再孵化出幼虫,进行再侵染。在河南省一年可完成7-8代。 流行因素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决定于土壤条件、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等。 1. 土壤条件 土质:通气良好的砂土和砂壤土,或干旱瘠薄的土壤有利于线虫生长发育;黏重土壤,氧气不足,线虫死亡率高。碱性土壤更适于线虫的生活。 土温:影响线虫发育速度。10?C以下线虫停止发育, 35?C以上不能发育成成虫。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愈快。 2. 种植制度:作物种类对土壤中线虫的增减有明显影响。在有线虫的土壤中,种植寄主植物,线虫数量明显增加;而种非寄主作物,线虫数量急剧下降。如种植线虫能侵染而不能繁殖的作物,如菜豆、豌豆、三叶草等,则可促使线虫卵孵化,但不增加后期胞囊数量,这种植物比休闲或种植其他非寄主作物更有效,往往称这类作物为“诱捕作物”。 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是:防止把虫源传到无病区,在病区应采取以合理轮作和加强栽培管理,种植抗、耐病品种,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1.选育抗、耐病品种 河南的商丘7680、跃进5号耐病性较强。北京小黑豆是较好的抗源材料。 2.加强栽培管理 轮作是防治胞囊线虫病最主要措施。轮作年限一般不能低于3年,轮作年限越长,效果越好。一般与禾谷类作物等非寄主植物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防病效果更好。 适当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可减轻线虫危害。 3.药剂防治 目前可用于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杀线虫剂有2类: Heterodera glycines 属异皮科,胞囊线虫属。 2.形态 有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卵初为长圆形,一侧微弯,形成于雌虫体内,贮存于胞囊中。 幼虫分4龄,脱皮3次后变成成虫。1龄幼虫在卵内;2龄幼虫破壳而出,雌雄难分,均为线状,线虫在土中自由活动数周后从根冠侵入寄主;3龄幼虫雌雄可辨,雄虫仍为线状,雌虫腹部膨大成囊状;4龄幼虫形态与成虫相似。 成虫雄虫线状,雌虫梨形。 3 病原生物学: 线虫发育温度范围为10-35?C ,适温为17-28?C 。胞囊线虫对干旱的抵抗力较强而对高温的抵抗较弱。 发育湿度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为最适宜,土壤过湿,氧气不足,线虫容易死亡。 胞囊线虫生殖方式为雌雄交配,交配后产卵在雌虫体内。 4 寄主和病原菌致病性分化: 胞囊线虫除危害大豆外,还可危害小豆、绿豆、白羽扁豆。其他多为不常见作物和杂草:金沙草、水棘针、苜蓿、野碗豆、野生大豆等。 大豆胞囊线虫有生理分化现象。我国黑龙江及吉林为3号、辽宁兼有1号和3号小种,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为4号小种,此外 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种衣剂(含呋喃丹等杀线虫由于禾谷类作物的根分泌能刺激线虫卵孵化的物质,使幼虫从胞囊孵化后找不到寄主而死亡,因此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使土壤中线虫数量急剧下降。 3. 品种抗性:品种间对胞囊线虫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多数品种为感病,高抗的很少。 剂):省时省事,防效明显。 非薰蒸剂:如力满库、灭线磷等,随播种施入土壤 。 4.生物防治 淡紫拟青霉——大豆保根剂 安徽还发现5号小种,山东、河南发现7号小种。

第三节 花生叶斑病 Peanut Leaf Spots

黑斑病和褐斑病是花生上常见的两种叶部病害,在田间常同时发生,症状相似,主要造成叶片枯死、脱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40%以上。 网斑病已发展成为主要病害,许多地方为害程度已超过黑斑病和褐斑病。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

症状 黑斑病和褐斑病:两种病害以为害叶片为主,也可为害叶柄和茎杆。 两种病害发病初期均形成褐色小点,扩大后在叶片上形成褐色圆形病斑,在叶柄和茎杆上形成褐色椭圆形病斑。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脱落,茎秆枯死。 两种病害的区别在于:病斑大小、颜色、病征 病原物 病害循环 发病条件: 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染均需流行因素 防治方法 以农业防治为主,注重消灭初侵黑斑病病原为球座尾孢菌 黑斑病和褐斑病: Cercospora personata , 褐斑病的病原为花生尾孢菌 C. arachidicola , 病菌主要以子座、菌丝团、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也可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在7~9月份若降雨多,染菌源,选用抗病发病就重。 连作田比轮作田发病重。 土壤肥力差,生长衰老,分枝稀少的植株黑斑病发生重。肥料充足,枝叶茂盛的植株褐斑病发生重。 品种间发病轻重存在差异:一般直立型品种较蔓生型品种抗病,同一品种幼嫩器品种,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 1.农业防治: 花生收获后要尽量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及时翻耕,实行轮作。 均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 以子囊壳在病残体黑斑病菌子座主要产生于叶斑背面,半球形,暗褐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壳、种子上越色;分生孢子梗丛生,褐色,冬。 黑斑病的病斑较小,直径多为2~5mm,不分枝,短粗,0~2个分隔, 来年当外界条件病斑颜色较深,呈黑褐色,且叶斑正面和背上部呈膝状弯曲;分生孢子适宜时,子座和菌丝面颜色基本相同。老病斑周围常有淡黄色晕圈,在叶片背面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小点(子座),排列呈同心轮纹状。 褐斑病的病斑较大,直径4~10mm,病斑颜色较浅,叶斑背面比正面更浅,一般正面为茶褐色,背面则为黄褐色,初期病斑就有明显的黄色晕圈。主要在叶片正面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子座),散生且不明显。 潮湿时,两种病害在小黑点上均产生灰褐色霉层。 倒棍棒状或圆筒状,短粗,褐色,分隔少。 褐斑病菌子座主要产生在叶斑正面,暗褐色,不明团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昆虫传播,由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有多次官、生长前期较抗病。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促进花生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2.选育种植抗病品种:较抗病的有鲁花9号、鲁花13号、鲁花11号、豫花14号、豫花15号等品种。 3.及时喷药防治:显。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再侵染。 黄褐色不分枝,较细长,0~2个分隔,上部呈膝状弯曲;分生孢子倒棍状或鞭状,细长;无色或淡褐色,分隔多。 网斑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以为害叶片为主,茎、叶柄也可受害。在叶片正面产生褐色小点或星芒状网纹,病斑扩大后形成近圆形褐色至黑褐色大斑,边缘呈网状不清晰,直径可达1.5cm,表面粗糙,着色不均匀,严重时引起茎叶枯死。后期病部有不明显的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 网斑病菌无性态为花生壳二孢 Ascochyta arachidis ,属半知菌亚门壳二孢属。 网斑病菌分生孢子器埋生,褐色,球形,有孔口。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多为双胞,分隔处稍缢缩,个别为单胞。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穿透表皮侵入,菌丝在表皮下蔓延,引起细胞死亡,形成网状坏死斑。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1) 气候因素:网斑病发生的轻重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在冷凉(15~29℃)、潮湿(相对湿度85%以上)条件下,病害发生严重,在适宜温度下,保持高湿时间越长发病越重。 (2) 栽培条件: 耕作与栽培措施对发病也有明显影响。连作田比轮作田发病重,水浇地和涝洼地比旱地和干燥地发病重;复膜田比露栽田发病重;平种比垅种发病重。 (3) 品种:不同品种感病程度存在很大差异。鲁花13号、豫花14号等较抗病,鲁花8号、豫花3号等较感病。 发病初期可喷施12.5%速保利、80%喷克、20%敌力脱、10%世高、50%多菌灵、75%代森锰锌、抗枯威、多硫悬浮剂等,一般15d左右喷1次,共2~3次。

第四节 花生茎腐病 Peanut Diplodia Collar Rot

症状 苗期到成株期可发生,有两个发病高峰,即苗期和结果期。为害子叶、根和茎等部位。 苗期:茎基变黑腐烂,植株枯死。 潮湿条件病部密生黑色突起小点。 成株期: 多为害主茎和侧枝的基部,早期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向上向下扩展,造成根、茎基变黑枯死, 有时可扩展到茎秆中部,或直接侵染茎秆中部,使病部以上茎秆枯死。病部易折断,地下荚果不实,或脱落腐烂。病部密生小黑点。 病原物 1 学名及分类: 病原为棉色二孢Diplodia gossypina ,属半知菌亚门色二孢属。 2.形态: 病部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器常突出于寄主体表,黑色,近球形,顶端孔口部呈乳头状突起。 分生孢子梗细长,不分枝,无色。分生孢子初期无色透明,单细胞,椭圆形,后期变为暗褐色,双细胞。 病害循环 1. 越冬: 病菌在遗留田间的病株流行因素 1.花生品种及种子质量:花生品种间抗病防治方法 保证种子质量,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其次要加强农业防治,残体、土壤、果壳、种子和粪肥中性有差异,一般直立型的花生发病重。花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 1.选种: 选无病或发病轻的田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病株喂生在收获前受水淹,使荚果带菌率提高;块留种,在霜冻前选晴天收获,贮藏期防止种子牛后排出的粪便及用病残体、病土或收获后遇阴雨天气,种子没有及时晒干,收后及时晒干,受潮发霉,播前进行选种、晒种,沤制的粪肥,若不经高温发酵,病贮藏中发霉,播种后发病都重。 剔除瘪小、发霉及受伤的种子。 拌种:种子量0.5%~1% 的菌并不完全死亡。 2.气候条件:多雨高湿(相对湿度?60%~50%多菌灵或70%甲托WP拌2. 传播:病菌在田间主要借流水、70%,旬降雨量? 10~40mm) ,有利于种; 包衣:适乐时、花生种衣剂。 风雨传播,也可靠人、畜、农具在病害发生。当大雨后骤晴,或气候干旱,2.农业防治 病田可与禾谷类作物和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轻农事活动中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土表温度高,植株易受灼伤,病害发生亦病田轮作1~2年,重病田轮作侵染。调运带菌的荚果、种子可使重。故沙土地、红土地亦利于病害发生。 2~3年。不要与棉花、甘薯及豆类等寄主作物轮作。花生收获病害远距离传播。 3.耕作栽培措施: 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进行深翻。施足基肥,追施草木灰,3.侵入: 花生茎腐病菌是一种弱 连作田发病重;深翻田比不深翻田发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排灌。 寄生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尤其是病轻;施腐熟有机肥多的田比施肥少的田3.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或70%甲托800倍液,25%菌百克从阳光直射和土表高温造成的灼发病轻;播种早的比播种晚的发病重; 1000倍液,在花生齐苗后和开伤侵入,也可直接侵入,但直接侵 管理粗放田比管理精细田发病重;地花前各喷1次,或在发病初期喷药1~2次,对该病也有一定防入潜育期长、发病率低。 下害虫多的田块比地下害虫少的田块发病治效果。 4.选用抗病品种 如巨野小花4.再侵染:多次 重。 生、农花26、蓬莱白粒小花生、豫花7、8、9号、鲁花11号等对该病均有一定抗性。 第五节 油菜菌核病 Rape Sclerotinia Rot

症状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期为主。 茎、叶、花、角果及种子均可感病。 叶片发病后,初为暗青色水渍状斑块,后扩展为圆形或半圆形斑,有2-3种不同颜色轮层,中央黄褐或灰褐色,中层暗青色,外围淡黄色。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全叶腐烂;干燥病原物 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 菌核黑色,鼠粪状或球形。菌核萌发可产生1至病害循环 1. 越冬越夏:主要以菌核在土壤、种子和病茎中越夏越冬,或以菌丝在病种中,或以菌核、菌丝在野生寄主中越夏和越冬。 2.传播:大多数菌核越夏越冬后,至翌年流行因素 1. 气候因素: 温度:影响发生期迟早和油菜花期长短,油莱开花期气温降至适宜范围(14-18℃〉以下,花期明显延迟,寒流到来的天气,造成花器受冻大量脱落,有利病菌侵染。 雨量多少和雨日持续时间:雨量多,雨日长,田间湿度大,油菜叶片易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是以农业措施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如中油82l、秦油2号、中双4号、豫油2号、甘油5号、皖油12号、13号、核杂2号、赣油13、14号、油研7号、抗性较高。 2.减少初侵染源 轮作:旱地油菜的轮作年限应在2年以

时病斑破裂穿孔。 茎与分枝发病,初为淡褐色长椭圆形、棱形、长条形绕茎大斑,稍凹陷,有同心轮纹,水浸状。后变为灰白色,边缘深褐色。组织腐烂,髓部消解,皮层碎裂,维管束外露呈纤维状,病部长有白色菌丝,故称“白秆”、“霉秆”等,后期转变为黑色菌核。 花瓣感病产生水浸状暗褐色无光泽小点,后整个花瓣为暗黄色,水浸状。潮湿时可长出白色菌丝。 角果发病,形水浸状成褐色斑,后变白色,边缘褐色。潮湿时全果变白腐烂,长有白色菌丝,后形成黑色菌核。 种子发病,表面粗糙,无光泽,灰白色。 数个柄,柄褐色,顶部膨大形成子囊盘。子囊盘黄褐色,子实层由子囊与侧丝栅状排列组成。子囊长圆形,顶部钝圆,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透明,椭圆形。 寄主广泛,能寄生300多种植物,其中以十字花科、菊科、豆科、茄科等植物为主,除油菜外,还有向日葵、大豆、花生等。 2-3月才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大量子囊孢子,空气传播,子囊孢子和黏性物质一道放射出来,黏附在油菜组织上,条件适合时可萌发侵入寄主。菌核也可随排水沟或田间灌溉水流传播。 3.侵入:孢子从花瓣和花药侵染。 4.再侵染:花瓣和花药落到叶上,引起叶片感病。病叶腐烂黏附茎秆上导致茎发病,在病部产生菌核。 衰老,病斑扩展快而大,可使整叶腐烂黏贴茎上,病菌易传播至茎,同时茎、枝上的病菌由于湿度大长出繁茂菌丝,利于接触传染。 2.栽培管理条件: 轮作病轻 特别是稻田轮作发病轻。与旱地作物轮作时间愈长,面积愈大,效果愈好,轮作作物种类不同,效果各异,与大、小麦轮作发病最轻。 播种愈早发病愈重。播种早,开花期长,与子囊盘形成期吻合时间长,感病机会多,发病重。 氮肥施用过多,促进茎叶生长,植株组织柔嫩,抗病力低。 植株繁茂,田间湿度大,且易倒伏,加重病害。 3.品种抗病性:以芥菜型抗性较好,甘蓝型次之,白菜型最感病。 上,且应大面积实施; 选种和种子处理:选无病株留种,筛去种子中的大菌核,然后用盐水或硫酸铵水选种,并用清水洗种;也可用50℃温水浸种l0-20min或l:200福尔马林浸种3min。 油菜收后深耕,在油菜抽苔期培土。 3.改善油菜生态环境 如重施基肥、苗肥,早施或控施蕾苔肥,施足磷、钾肥,防止贪青倒伏。 深沟窄畦,清沟防渍。 在油菜开花期摘除病、黄叶。适时播种,适当迟播。 4.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为:40%菌核净(纹枯利) ,50%异菌脲 ,70%甲基硫菌灵,50%速克灵等。油菜开花期,叶病株率10%以上,茎病株率1%以下时开始喷药,每次间隔7-10d。 5.生物防治盾壳霉,木霉,目前,鸟巢菌也可以用于该病生防。

第六节

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Sesame Fusarium Wilt and Stem Rot

芝麻枯萎病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南、湖北等中北部芝麻产区。发病率一般为1%~5%,发病严重田块可达30%以上。

芝麻茎点枯病 又称芝麻茎腐病、黑秆疯等,是我国芝麻上为害最重的病害。在河南、湖北等省(区)均有发生,发病率一般10%~25%,严重的可达90%以上,一般年份减产10%~15%,含油量下降4%~12%,重病田成片枯死。

症状 芝麻枯萎病 枯萎病是一种系统侵染的维管束病害,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成株期发病为主。 幼苗感病常引起根腐,病株猝倒枯死。 成株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萎蔫,最后变褐枯死脱落,拨出病株可见根部、茎基部变褐腐烂,有的病株仅半边枝叶萎蔫枯死,在病株茎秆一侧产生长条形褐色。剖茎检查,可见维管束初为红色,随着病情加重,变为红褐色至褐色。病株蒴果较小,种子瘦瘪,易提前炸裂。 潮湿时,在枯死病部产生粉红色黏质霉层。 茎点枯病 在芝麻生长期内都可危害,但发病盛期在终花期后。主要为害植株的根、茎点枯病病原为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属半知菌亚门壳球孢属真菌。 茎点枯病: 此病主要以菌核在种子、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烂种、烂芽,土壤和病残体中的病菌主要引起芝麻生长后期发病。早期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主要从伤病原物 芝麻枯萎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sesami,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真菌。 枯萎病菌: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稍弯,无色透明,顶端细胞圆锥形,足胞明显。 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圆形,无色透明,多数单细胞,少数双细胞。 厚垣孢子球形或近球形,顶生或间生,多单细胞,少数双细胞。 病害循环 系统性病害,一般在2~4对真叶期开始发病,花期为发病盛期。 枯萎病菌可在土壤、病残体及种子内外越冬,在土壤中可营腐生生活,并长期存活。借流水、农事活动等传播,调运带菌种子可造成病害远距离传播。种子带菌可引起幼苗发病。在芝麻生长期间,病菌从植株根部伤口侵入或直接通过根毛侵入,进入导管后沿导管向上蔓延,引起植株发病。一般无再侵染。 病田连作年份越长,发病越重;土壤瘠薄田发病也重;品种间感病性存在差异,一般闭果型较裂果型抗病。 防治方法 应采用以轮作和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病田可选择种植宜阳白、宁津八筒白、巨野大歪嘴、平邑白芝麻、金乡芝麻、荣城黑芝麻等品种。 2.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 病区要从无病田选留种子,病田种子或由外地购入的种子要用0.5%的硫酸铜液浸种30min,杀死种子上的病菌。 3.加强栽培管理 病田实行3~5年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增施肥料,注意防治地下害虫,田间管理时避免伤根,这些栽培管理措施均有减轻病害发生的作用。 4.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有一定的防病效果。 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及轮作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豫芝4号、7号、8号;中芝5号、7号、8号、9号、临沂蒺藜秆、冀芝1号、冀茎及蒴果。播种后到出苗前可引起烂种、茎点枯病: 烂芽。 病部的小黑点是病菌的分 播种后到出苗前可引起烂种、烂芽。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黑幼苗发病,根部先变褐腐烂,随后地上部萎蔫枯死,在茎秆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和小菌核)。 成株期发病,多从植株地下根、茎开始变褐腐烂,而后向上扩展到茎基部和茎中下部,有时病菌也可直接侵染茎秆中下部。 —在茎秆上,病部初呈黄褐色水渍状,病健交界不明显,条件适宜的,病褐色,以孔口突破表皮而外露。 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圆筒形,无色,单胞。 菌核产生于寄主皮层下或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在病根和人工培养基上可产生大量菌核,菌核比分生孢子器小,球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 口、叶痕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有多次再侵染。 芝3号、驻芝1号、驻芝2号、犀牛角、宜 不同品种对茎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农家品种较抗病。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苗期生活力弱,易感病;终花期后植株逐渐衰老,茎杆中营养向种子转移,抗病力下降,最易感病。 阳白、苍山芝麻、宁津大八杈、沂南芝麻等比较抗病等 ; 2. 种子处理:要在无病地留种,带病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5~56℃温水浸种10min,也可用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茎点枯病的发生。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在7~8月份降雨多,发病重。但7~8月份长期干旱高温,芝麻生长衰弱,病害也会严重发喷克可湿性粉剂拌种,对控制苗期茎点枯病有效。 部很快绕茎一周,变为黑褐色,后期病部中央变为银灰色,有光泽,其上密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和小菌核)。 —病株叶片由下而上渐发黄变褐,萎蔫下垂,严重时整株枯死。 —蒴果感病后呈黑褐色枯死,无光泽,也没有小黑点。种子感病后表面散生小黑点(小菌核)。 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达120多种,人工接种可侵染270多种植物。 生。 病田连作比轮作发病重; 低洼积水,偏施氮肥过多、过度密植、杂草丛生,其他病、虫害发生严重等也都有利于茎点枯病发生。 3.栽培防治 与禾本科非寄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及时抗旱排涝、松土除草,增强植株抗病性。芝麻收获后要清除遗留田间的病残体,及时深耕,减少田间越冬菌源。 4.药剂防治 在苗期、初花期和终花期各喷1次杀菌剂,如50%多菌灵、50%苯菌灵、40%百菌清、36%甲基硫菌灵等,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施,以喷茎、荚为主。

第六章 棉花病害 COTTON DISEASES

1.苗期病害:seedling diseases

棉苗根病 (立枯、红腐、炭疽、猝倒等) 棉苗叶病 (黑斑、轮纹斑、褐斑、角斑、茎枯等), 危害:造成烂种烂芽,黑根死苗,僵苗迟发,缺苗断垄 2.维管束病害vascular disease

种类:主要有:枯萎病、黄萎病等 危害:造成植株叶片早落,萎蔫死亡, 产量低,品质差,甚至毁种绝收。 3.铃期病害 bell disease:

原发性病害:主要有疫病、红腐病、炭疽、黑果等

继发性病害:红腐、红粉、曲霉、软腐等 危害:造成烂铃僵瓣,影响产量和品质。 4.其他病害other diseases:

侵染性病害:角斑病、叶斑病、茎枯病等 非侵染性病害:红叶茎枯病等 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主要区别是: 病害 发病时间 株型变化 叶片症状 维管束变色 病征 枯萎病 子叶期始发,现蕾期盛发 明显矮化 黄色网纹、黄化、紫红、皱缩等 深褐色或墨绿色 枯死部位潮湿时可见粉红色霉层 黄萎病 3-4叶叶期始发,花铃期盛发 不明显 西瓜皮状花叶、叶枯,急性落叶 浅褐色或黄褐色 枯死叶片背后在潮湿时可见白色霉层 第一节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Cotton Fusarium and Verticillium Wilt

症状 均为系统侵染,全株发病,但二者症状不同。 可以从发病时期、株型、叶片症状、维管束变色、病征等方面加以区别 枯萎病症状 整个生长期均可危害。出苗后即可被侵染发病,严重时造成大片死苗,到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因生育阶段和气候条件不同,田间常表现如下几种不同的症状类型。 1.黄色网纹型:2. 黄化型: 3. 紫红型:4. 凋萎型:5. 矮缩型: 同一病株可表现一种症状类型,有时也可出病原物 1 病原学名 scientific name : 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 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 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大丽轮枝菌 2 病原形态 — 枯萎病菌 病菌可产生3种类型的孢子,即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肾脏形等,假头状着生。 大型分生孢子:无色、多胞,镰刀形,略弯曲,两端细胞稍尖,足胞明显或不明显,多数有3个隔膜; 厚垣孢子:淡黄色,近球形,表面光滑,壁厚,间生或顶生,单生或串生,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 2 病原形态 黄萎病菌 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病菌有2个种,即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 经研究我国棉花黄萎病菌主要属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3. 致病性分化—枯萎病菌 棉花枯萎菌菌株根据其致病力差异将其划分为3个生理型: Ⅰ型:侵染海岛棉、陆地棉和亚洲棉; Ⅱ型:侵染海岛棉、陆地棉,但不侵染亚洲棉; Ⅲ型:只侵染海岛棉,不侵染陆地棉和亚洲棉。 黄萎病菌: 从病害症状类型上将黄萎病菌分为普通型(非落叶型)和落叶型菌系。 落叶型菌系(T-9)毒力大于非落叶型菌系10倍。 普通型黄萎病菌中又存在致病性差异,国际上分为0、侵染循环 1.越冬场所 Over-winter :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棉籽的短绒、种壳和种子内部,或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来源。 带菌的棉子饼、棉子壳及未腐熟的土杂肥和无症状寄主,也可成为初侵染来源。采用热榨处理(72~80℃,经4~5h)的棉籽饼不带菌,而冷榨处理的带菌。 2. 传播 Spreading : 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近距离传播主要与农事操作有关,如耕地、灌水、大风及施用未经腐熟的土杂肥或未经热榨处理的带菌棉籽饼等,都可造成病害近距离传播。新疆流行条件 气候条件 耕作栽培因素 棉株生育期 品种抗病性 土壤和根际线虫 (一)枯萎病: 1. 品种抗病性及生育期: 亚洲棉对枯萎病的抗病性较强,陆地棉次之,海岛棉较差。 从生育期来看,苗期易感病,后期较抗。 2. 气候条件:一般生长期多雨年份发病重 3. 栽培措施和耕作制度:连作病重,缺肥地块重, 4. 土壤线虫: 正相关,复合侵染 (二)棉花黄萎病: 与土壤菌量、气候条件、病菌的致病性变异、品种抗病性和耕作栽培措施密切相关。 1.土壤菌源数量:属积年流行病害,土壤中菌源数量是黄萎病能否流行的先决条件。每克土壤只需含有0.03个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就可造成发病,增加到0.3~1.0个时,病株率为20%~50%,3.5个或更多时,发病率可达100%。 连年种植棉花或与其寄主作物轮种,使土壤含菌量逐年防治方法 防治原则: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 (一)枯萎病防治 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保护无病区 目前我国无病区仍有一定面积,因此应控制病区棉种向无病区调种。必须引种时,应消毒处理(种子经硫酸脱绒后,再在80% 乙蒜素1000倍 55~60℃药液中浸0.5h,或用有效成分0.3%的多菌灵药液在常温下浸泡毛籽14h)。 严防随调种将致病力更强的菌株引到新区。 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棉种。 2.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萎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多数棉花品种均比较抗病。 3.轮作倒茬 在重病田采取玉米、小麦、油菜等与棉花轮作3~4年,对减轻病害有明现几种症状类1、2号3个生理小种,0号小种致病力弱,2号致病力强,型。无论那种症1号致病力中等。 状类型,其病株我国根据10个菌系在海岛棉、陆地棉和中棉三大棉种根、茎维管束均9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不同,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理型: 变为黑褐色。 生理型1号:致病力最强,如陕西泾阳菌系,对所有鉴别黄萎病症状 品种都严重感染。 黄萎病一般在生理型2号:致病力最弱,如新疆和田菌系,对所有品种现蕾后才开始感染都很轻。 发生,开花结铃生理型3号:致病力中等,如河南安阳、河北栾城、江苏期达高峰。其症丰县等菌系。 状主要分为如4. 寄主范围 host range 下类型: 枯萎病菌:过去认为只为害棉花、甘薯、蕹菜和决1.普通型: 明。近年发现,还能侵染小麦、玉米、高梁、甜菜、大豆、“掌状斑驳”, 烟草、西瓜、黄瓜、茄子、辣椒、芝麻、红麻等作物,但“西瓜皮花叶” ,不显症。野苋、苍耳、野茄等是杂草寄主。 重病株到后期黄萎病菌:寄主范围广泛,可为害38科660种植物。叶片由下向上大田作物包括向日葵、茄子、番茄、烟草、马铃薯、西瓜、逐渐脱落、蕾铃黄瓜、花生、菜豆、大豆、芝麻等,一般禾本科作物不受稀少。 侵害。 2.落叶型: 5. 生物学特性 biology 主要特点是叶枯萎病菌: 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适温片突然萎垂,呈25~30℃;大部分菌株在25℃左右生长最快,35℃以上生水渍状,随即脱长受抑制。 落成光秆,表现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在10~30℃均可生长,生长的出急性萎蔫落最适温度为20~25℃,33℃绝大多数菌株不生长。微菌核叶症状。叶、蕾,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耐80℃高温和-30℃低温,所甚至小铃在几以一旦定殖下来,很难根除。 天内可全部落6. 致病机制 mechanism: 光,后植株枯 棉花枯萎病镰刀菌对棉花的致病机制,有二种理论: 死,对产量影响1. 毒素作用:该菌可产生镰刀菌酸(Fusaric acid, FA),又很大。 称萎蔫酸。由于毒素的毒害作用,使寄主的防卫系统受到黄萎病株的根、破坏,改变细胞原生原膜的透性,增加了寄主细胞电解质茎维管束均变的渗漏,使植物主动吸水发生困难,蒸腾作用失去的水分为褐色,但较枯无法补充,从而出现萎蔫; 萎病变色浅。 同时,镰刀菌酸又能与寄主体内的铜、铁、镁等螯合,这些元素又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物质,从而造成病叶失绿、枯死等症状。 1.导管堵塞 由于病菌菌丝体和小型分生孢子在导管内大量生长和繁殖,特别是病菌分泌的果胶酶和甲基脂酶降解了导管内壁的中胶层和原果胶物质,使高分子多聚糖醛酸和其他化合物的降解物堵塞了导管,从而阻滞了水分的输送。果胶物质的破坏,能使酚类化合物分离出来,为多元酚氧化酶所氧化,从而使导管变褐。 棉花黄萎病菌: 对棉花的致病性主要是产生致病毒素和导管堵塞所致。 轮枝菌素(VD-toxin)是致萎的主要原因。轮枝菌素对寄主体内CO2的固定、水的光解、辅酶I的还原等均起破坏作用,因而严重影响植株代谢,导致发病。 导管堵塞,一是菌丝及分生孢子大量繁殖,二是病菌侵入寄主后,刺激邻近的薄壁细胞产生凝胶体、树胶和侵填体,三是病菌侵入后产生果胶酶,分解细胞和细胞壁中的胶状物质和果胶物质,引起组织解体,从而堵塞导管。 棉田秸秆还田解决了土壤有机质大量下降的问题,但病田秸秆经机械粉碎后撒到田间,加快了病害的扩散和传播。 3. 侵入途径 pathway of Infection 多从棉株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由根梢直接侵入。在自然情况下根部所受的各种虫伤及机械伤均有利于病菌侵入,特别是土壤线虫较多的棉田,它所造成的伤口为病菌侵入创造了条件。 病菌侵入后其菌丝先在表皮细胞和皮层中扩展,4~5天后便会穿过内皮层,进入导管。其菌丝沿导管壁生长发育,菌丝细胞壁与导管壁紧密接触,产生吸胞伸入导管壁内,并在菌丝上产生小型分生孢子。 病菌不仅能通过根、茎木质部较大的导管向上方扩散,分布到整个棉株,同时还可通过棉铃铃瓣及种皮内较小的维管束,使种子带菌。 4. 再侵染 Re-infection: 两种病害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均以初侵染为主。 增加,发病日趋严重。 显作用 2..气候条件: 实行稻棉水旱轮作或苜 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蓿与棉花轮作以及种植度80%以上是该病大发生的关绿肥等效果更佳。 键因子。低于22℃,高于30℃4.加强栽培管理 发病缓慢,超过35℃即可发生棉田增施底肥和有机肥、隐症。 夏季高温对病害有磷钾肥; 明显的抑制作用。田间多出现施用热榨处理的棉饼和两次发病高峰,北方棉区一般无菌土杂肥; 在现蕾初期开始发病,即播种 在病田定苗、整枝时及时后40天出现症状,6月下旬至将病株清除; 7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发病高用无病土育苗 峰,以后因夏季高温使病害发(二)黄萎病防治 展受抑制,甚至出现隐症,8采取加强植物检疫,种植抗病月份后随气温降低又出现第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的二次发病高峰。 综合防治措施。 3. 棉种和品种抗病性: 1.加强植物检疫,保护无病区 棉花不同种和品种间对应严格禁止落叶型病区黄萎黄萎病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病随调种传入无病区和普通异,以海岛棉抗病性最强,陆黄萎病区。 地棉次之,亚洲棉较弱。 2. 种植抗病品种 在陆地棉中不同品种间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抗病性也有明显区别。豫棉相继育成一批适于当地种植19号(春矮早)和豫棉21号对的抗耐黄萎病的优良品种。 黄萎病都具有较好的抗性,对减3. 消灭病点 轻黄萎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对个别零星病区特别是落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抗虫棉比较叶型黄萎病的零星病区,除拔感病 除病株烧毁外,可采取氯化苦4.病菌致病性变异及强致病力土壤薰蒸,或棉隆、液氮处理落叶型菌系的出现: 土壤。 新的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4.加强栽培管理 的产生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 实行轮作 育苗移栽 适当行 密植 增施P、K肥和有机肥 目前我国棉区黄萎病菌的增田间卫生 强和强致病力落叶型菌系的5. 药剂防治 出现,是近年来黄萎病多次流在棉花开花期连续2次喷行的重要因素 施40mg/kg的缩节胺对抑制黄5. 耕作与栽培措施: 萎病有明显效果 连作病重。病田连作年限多菌灵、抗枯威、抗菌素越长,土壤内病菌积累越多,发402等有一定效果。 病越重。与非寄主作物如玉米、6. 生物防治: 5406、木霉小麦等轮作发病轻,特别是水旱菌、棉康宁等 轮作防病效果更好。 地势低 洼、排水不良的棉田有利于病害发生。 土壤缺肥,尤其缺磷、钾肥或施氮肥过多、大水漫灌的棉田病重;而肥力充足的棉田,特别是氮、磷、钾合理配合的棉田发病较轻。 缩节胺化控对棉花黄萎病有较显著抑制作用。

第二节 棉花苗期病害 Cotton seedling diseases

苗期低温多雨易发生, 种类多,危害大;河南以红腐病、炭疽病、立枯病、黑斑病为主 症状 病原菌 侵染循环 流行条件 危害部位 症状类型 症状特点 病征 (1)立枯病: 症状类型:烂种、芽、根、死苗。 幼苗出土后,根部和近地面茎基部出现黄褐色长条形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呈黑褐色,并包围整个根茎部位,形成黑褐色环状缢缩,病苗很快萎蔫枯死,即烂根。 拔出病苗,在病部可见由菌丝体和小土粒纠结在一起。 (2)红腐病: 棉苗出土前感染也可造成烂籽和烂芽。 出土后感病,一般先侵入根尖,使根尖呈黄褐色,以后扩展到全根和茎基部,病部变褐腐烂; 立枯 Rhizoctonia solani 红腐 Fusarium moniliforme F. spp. 炭疽 Colletotrichum gossypii C. indicum 立枯病菌: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菌丝发达,初期无色、较细,近直角分枝,离分枝点不远处生有一个隔膜;多核,多为4~5个。老熟菌丝黄褐色,常形成一连串的桶形细胞。菌核不规则形,褐色至暗褐色由许多桶状细胞交织而成。 立枯丝核菌寄主范围极广,可寄生50科200余种植物。近年来经融合群测定,我国立枯丝核菌在不少棉区以AG4融合群为主,该融合群在我国棉区分布最广,致病力较强。 红腐病菌:由多种镰刀菌(Fusarium spp)侵染所致,它们都属半知菌亚门镰刀属。 主要有8种,即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茄病镰刀菌F.solani、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木贼镰刀菌F.eguiseti、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燕麦镰刀菌1.以土传为主(立枯、猝倒、红腐):菌丝菌核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病残体上越冬为主,田间靠耕作流水等方式传播,伤口或直接侵入; 2.以种传为主(炭疽、黑斑、红腐): 菌丝分生生孢子等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为主,田间靠雨水昆虫等方式传播, 直接或伤口侵入; 1. 初侵染来源: 棉花苗期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土壤、病株残体和种子。 立枯丝核菌属土壤习居菌,能在土壤及其病残体上存活2~3年之久。土壤及其病残体是其主要侵染来源。 炭疽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外越冬,其分生孢气候因素 棉种质量 栽培措施 种植方式 (1)气候条件: 棉花是喜温作物,播种后一个月内若遇持续低温多雨,特别是遇寒流,常诱发棉苗病害严重发生。 多数棉苗病菌都是土壤及病残体上生活的半腐生菌,它们多在幼苗抗性降低的情况下乘虚而入,由腐生转为寄生。 若土壤温度较长时间处在15℃以下,土壤湿度又较高,特别是温度先高骤然降温、气候剧烈变化时,幼苗易受损伤、生活力明显降低、抗病性明显下降,苗病易大量发生。 (2)种子质量: 成熟度好、子粒饱满、纯度高的种子,生活力强,播种后出苗迅速、整齐而茁壮,不易遭受病菌侵染,故发病轻。 质量差的种子,特别是具有较多秕子、破子的种子,播后很易被病菌侵染,并向周围扩散,防治方法 Control 1.种子处理 1.选种晒种2.温汤浸种3.硫酸脱绒4.药剂拌种 棉花保苗剂甲基立枯磷5.药剂浸种 多菌灵6.种子包衣 适乐时 卫福 2.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轮作,适期播种,育苗移栽 ,田间管理等 3.喷药保护:甲托,代森锰锌等 棉苗病害的防治应采取“以栽培管理为基础,种子处理和喷药保护为辅助”的策略。 1. 选种晒种: 一定要选种子饱满、发芽率高和发芽势强的良种做为种用。生活力强的种子会明显降低棉苗病害的发生。播种前应晒种。 2.种子处理 (1)拌种 选用种子量0.5%的70%五氯硝基苯 0.5%的50%多菌灵、0.5%的甲基立枯磷、1%的棉花保苗剂 0.5%的50%甲基硫菌灵 0.5%的拌种双等

(2)浸种:80%抗菌素“402” 1500倍,50%多菌灵800—1000倍 (3)包衣:采用种衣剂(适乐病斑一般不凹陷, 受害的嫩茎常略肥肿,后呈黑褐色干腐,称“大脚苗”,也可产生褐色纵向的条纹状病斑,有时侧根坏死形成肿胀的“光根”。 (3)炭疽病: 出土前可造成烂芽;出土后感染,则在幼苗根茎部或茎基部产生黑褐色条纹,以后扩展成黑褐色、稍凹陷的梭形大斑,严重时纵裂、下陷,四周缢缩,幼苗枯死。子叶受害,多在叶缘产生褐色半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天气潮湿时可扩展到整个子叶。 真叶被害初为褐色小型斑点,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大斑。 F.avenaceum、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 子在棉子上可存活 1~3它们所占比例在不同地区有较大差别,年,但病菌也可在病残体以串珠镰刀菌为主,其次为茄病镰刀上存活 菌。 红腐病菌既能在土串珠镰刀菌可产生大小两种类型的分壤及其病残体上越冬,也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新月形,小型分可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生孢子量大,卵形、梭形或椭圆形。不潜伏在种子内外越冬。 产生厚垣孢子。 寄主范围较广,除另外立枯病菌和红棉花外,还为害水稻、麦类、玉米等作腐病菌寄主范围较广,物。但对棉苗致病性较丝核菌弱。 田间罹病植物也可成为炭疽病菌: 初侵染来源。次年播种 有性态为棉小丛壳菌Glomerella 后,带菌种子或土壤中gossypii.,属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无的病菌也随之萌动,进性态为棉刺盘孢Colletotrichum 行初侵染。 gossypii.,属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 2.传播:红腐病菌和炭疽 分生孢子盘上生有许多单胞、无病菌发病后,病部产生的色、棍棒状的分生孢子梗。梗端着生分分生孢子可随气流、雨水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短棒形,和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无色、单胞,孢子大量堆集时多呈粉红染。立枯丝核菌则通过流色黏质物。在分生孢子盘周围生有许多水、耕作活动等传播。 暗褐色,且有2~3个分隔的刚毛,有时3. 侵入:直接侵入或伤在刚毛顶端也可产生分生孢子。 印口侵入 度炭疽菌(C. indium ),也危害棉花,4. 再侵染:多次 较前者少见。 形成发病中心,从而造成缺苗断垄,甚至随补随烂,多次重播的现象。 (3)播期和播种深度: 播种过早或过深,使出苗延迟,棉苗弱小,抵抗力差,容易感病。露地栽培播深以4~5cm为宜,地膜覆盖以2~3cm为宜。 (4)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与发病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均报道黏土发病重 (5)耕作栽培措施: 多年连作会使土壤中病菌越积越多,加重病害的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水分过多,土壤温度偏低,通气性差,棉苗出土时间延长,长势弱,发病较重。 地膜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依土壤湿度而定,若播种时土壤湿度偏低,铺膜后有提墒促苗的作用,会减轻棉苗病害的发生;若播种时土壤湿度偏高,铺膜后会加重棉苗病害的发生。 时 卫福)包衣或生防菌拌种等措施。 3.加强栽培管理 (1)减少菌源:秋季应进行秋耕冬灌,将表层病菌和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使其腐烂分解,减少表层病原,利于出苗。 (2)适期播种:过早播种容易引起烂种死苗,早而不全;过晚播种又全而不早,不能发挥应有的增产作用,所以掌握适期早播非常重要。 (3)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应及早中耕松土,雨后注意中耕,破除板结,使土壤通气良好,提高地温,可减轻发病。间苗时应剔除病苗和弱苗;重病田定苗时应增加留苗密度。 4.药剂防治 若苗期发病,可用50%福美双、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和70%甲基硫菌灵喷雾,以控制病害扩展和蔓延。 5 . 田间卫生:及时剔除病死苗,减少传染。 第三节 棉铃病害 Cotton Boll Rot Diseases

我国棉铃病害主要是棉铃疫病,炭疽病、红腐病和红粉病。

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还使纤维品质变坏,衣分下降,种子质量变劣 症状 病原菌 侵染循环 棉铃疫病: 主要为害棉株下部的大铃。 发病时多先从棉铃基部、铃缝和铃尖侵入,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不断扩散,使全铃变青褐色,一般不发生软腐。 潮湿时,铃面生出一层稀薄的白色至黄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 炭疽病:棉铃被害后,在铃面初生暗红色小点,逐渐扩大并凹陷,呈边缘暗红色的黑褐色斑。潮湿时病斑上生橘红色或红褐色黏质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可扩展到铃面一半,甚至全铃腐烂,使纤维成黑色僵瓣。 红腐病:病菌多从铃尖、铃面裂缝或青铃基部易积水处侵入 发病后初成墨绿色、水渍状小斑,迅速扩大后可波及全铃,使全铃变黑腐烂。 潮湿时,在铃面和纤维上产生白色至粉红色的霉层(大量分生孢子聚积而成)。 端Cephalothecium roseum, 属半知菌亚门复端孢属。分生孢子梗细长,直立而不分枝,分生棉铃疫病:病原为苧麻疫霉1.越冬 棉铃病害种类较多,但多数寄生性较弱,除炭疽病菌、红腐病菌等可在种子上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来源外(见棉苗病害),其他多在土壤及其病残体上越冬,所以土壤及其病残体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另外有些棉铃病菌寄主范围较广,田间一些感病寄主植物也可成为初侵染来源。 2.侵入:棉铃疫菌、炭疽病菌和红腐病菌都可在苗期感染幼苗,前期感染也可为中后期的铃病发生提供菌源。其侵染途径与病菌种类及其寄生性有关:寄生性较强的,如炭疽病菌、棉铃疫菌等,除伤口侵入外,还可直接侵入,其他多由伤口或棉铃裂缝等处侵入。 3.传播和再侵染 :发病后,病菌则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湿度大,再侵染次数多,铃病便会严重发生。 1. 流行条件 气候条件: 8、9月份如温度偏低,日照少,雨量大、雨日多,有利棉铃病害发生 通常平均气温25~30℃,相对湿度85%以上,易造成铃病流行; 特别是骤然降温、阴雨连绵的天气,对铃病的发生更为有利。 2. 虫害: 虫害严重的棉田,因造成大量伤口,棉铃病害较重 棉铃虫、红铃虫、金刚钻等钻蛀性害虫为害棉铃造成蛀孔、伤口能诱发多种棉铃病害的发生 刺吸式口器害虫如棉蚜等造成的伤口,也能导致病菌入侵,加重铃病发生。 3. 铃期与结铃部位: 铃期与棉铃病害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如炭疽病菌较易侵染25~30d以上的棉铃,25d以内的幼铃受害较少,特别是吐絮前10~15d的棉铃最易受害。 疫霉菌也是多侵染棉株下部的大铃。 4. 栽培措施: 过量施用氮肥或氮肥施用过迟,导致中后期棉花徒长,棉田荫蔽,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增高,有利于多种棉铃病害的发生。 适时整枝打顶,既可促使上部结铃,防止旺长,又可加强通风透光,从而减轻铃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Control 1.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留合适的密度。 及时化控:以防棉株徒长、棉田荫蔽 。 合理施肥。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轻施苗肥,重施花铃肥的原则,同时氮、磷、钾要配合施用,使棉株生长稳健,不徒长,不早衰,通风透光好, 合理灌水:采取浅水沟灌,切忌大水漫灌,地下水位高的棉田要注意排水,均可减轻铃病的发生。 及时打顶、整枝、摘叶。生长过旺的棉田,打顶时要剪除空枝、老叶,并结合打边心,推株并拢等措施,使棉田通风透光,可减轻铃病发生。 及时采摘烂铃,减少损失。棉田铃病发生后,应及时采摘,并将烂铃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以减少再侵染来源。 轮作也有减轻铃病发生的作用。 2.药剂防治 棉田铃病发生初期,应及时防治。根据具体病害种类,可选用以下药剂: 70%代森锰锌、50%多菌灵,50%福美双,64%杀毒矾,40%乙磷铝,25%瑞毒霉,25%甲霜灵等,后几种药剂主要针对棉铃疫病。 另外,加强对棉铃虫、红铃虫和金钢钻等害虫的防治,可以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 3. 选育抗病品种 一般具有窄卷包叶,小苞叶或无苞叶、无Phytophthora boehmeriae, 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孢囊梗无色,单生或呈假轴状分枝。孢子囊初无色,成熟后无色或淡黄色,卵圆形或近球形,顶端有一个明显的半球形乳头状突起。 红腐病:同棉苗红腐病菌。 炭疽病:同棉苗炭疽病菌。 红粉病: 病原为玫红复孢重病铃不能开裂,形成僵瓣。 孢子簇生于梗端。 红粉病: 病菌多从铃面裂缝处侵入,发病后先在病部产生深绿色斑点,随病部不断扩展,可使铃面局部或全部布满粉红色厚而紧密的霉层。 分生孢子梨形或卵形,无色至淡粉色,双胞,分隔处略缢缩。 高湿时腐烂,铃内纤维上也产生许多淡红色粉状物,病铃不能开裂,常干枯后脱落。 软腐病: 棉铃被害后变软腐烂,铃上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am 也可危害棉铃。 采取浅水沟灌的棉田发病较轻,大水漫灌的棉田和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良的棉田发病较重 多年连作也有利于棉铃病害的发生。 蜜腺(没有花外蜜腺)以及早熟性好的的品种,铃病发生较轻。 第七章 烟草病害 Tobacco Diseases

叶部病害:赤星病,蛙眼病,角斑病,野火病,炭疽病等 根茎部病害:黑胫病、根结线虫病 全株性病害: 各种病毒病

第一节 烟草病毒病Tobacco Viral Diseases

发生普遍的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等 症状(Symptoms) 1. 普通烟草花叶病TMV: 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新叶明脉,后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或花叶。田间症状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轻型花叶: 叶片褪绿,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或驳斑,植株高度及叶片形状、大小均无明显变化。 重型花叶: 产生疱斑,叶片皱缩,扭曲畸形,叶尖细长有时叶缘背卷。植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生长缓慢,几乎无经济价值。 2. 烟草黄瓜花叶病CMV:与TMV相似,有时不容易区别。初期明脉,后形成花叶,重病叶也会表现扭曲,形成泡状突起等症状。 叶片多狭窄,茸毛稀少,发暗,无光泽。有些株系还会使下部叶片形成闪电状坏死斑或褪绿橡叶症、叶脉坏死等症状。CMV亦可造成植株矮缩,发育迟缓等全株症状。 3. PVY引起的烟草病毒病: 脉带型:病株上部叶片呈黄绿相间花叶斑驳,脉间色浅,叶脉两侧深绿,形成明显的脉带斑。 脉斑形:叶脉从叶基开始呈灰黑或红褐色坏死,维管束变褐,茎杆上可见红褐色或黑色坏死条纹。有时在下部叶片产生褐色或白色不规则坏死斑,坏死斑密集时,形成穿孔或脱落。 田间CMV常与TMV复合侵染,引起严重的矮花叶症状,与PVY复合侵染,常形成叶脉坏死,整叶变黄,枯死等症状。 病原物 1 病原种类: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简称TMV)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 马铃薯Y病毒 (Potato virus Y,简称PVY )。 2 病原形态 TMV 粒体为直杆状 CMV 二十面体的球形 PVY 粒体线状 3 病原生物学: TMV 致死温度90-93℃,稀释限点10-4—10-7,体外保毒期2个月以上,干燥组织内病毒可存活50多年。 TMV有多个株系,我国主要有普通株系(TMV-C)、番茄株系(TMV-Tom)、黄色花叶株系(TMV-YM)和环斑株系(TMV-RS)4个株系。 寄主范围非常广泛,除烟草外还可危害茄科的番茄、辣椒、马铃薯等重要蔬菜和杂草,人工接种可侵染十字花科、苋科、茄科、菊科、豆科等36科350多种植物。 TMV主要靠汁液机械摩擦进行传播。 CMV:该病毒致死温度67-70℃,稀释限点10~3-10~6,体外保毒期较短,约为72-96h。 烟草上CMV分5个株系,即典型症状系(D系)、轻症系(G系)、黄斑系(Y1和Y2系)、扭曲系(SD系)和坏死株系(TN系),各株系在寄主范围、症状、侵染力等方面均有差异。 寄主范围极其广泛,自然寄主有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菊科、茄科等67科470多种植物。 主要靠蚜虫传播,传毒蚜虫有75种左右,其中以桃蚜和棉蚜为主。传毒方式为口针型,非持久性。 PVY: 致死温度55-65℃,稀释限点10-4-10-6,体外保毒期2-4d,但因株系不同而有差异。 我国已鉴定出在烟草上发生的PVY有4个株系,即普通株系(PVY-0)、茎坏死株系(PVY-NS)、坏死株系(PVY-N)和褪绿株系(PVY-Chl)。 PVY寄主范围也较为广泛,可侵染马铃薯、番茄、辣椒等34属163种以上的植物,其中以茄科、藜科和豆科植物受害较重。 PVY自然条件下主要以蚜虫传播,汁液摩擦及嫁接亦可传毒。传毒蚜虫主要有棉蚜、烟蚜、马铃薯长管蚜等,传毒方式为非持久性。 侵染循环 流行条件 防治方法 (Control) 病原越冬场所TMV病株残体、烟叶烟末,以选用抗(耐)病品种为基础,结合栽培管理,混有病残体的种子、肥料和田间其他带病培育壮苗,防蚜治蚜,减少毒源等综合措施进寄主。CMV PVY 越冬寄主。传播方式 :行防治。 TMV 汁液摩擦 1.选用抗(耐)病品种 : CMV:蚜虫 PVY:蚜虫为主 抗TMV品种:辽烟系列、台烟5流行条件: 号、台烟6号、豫烟5号 1 气象条件: 耐CMV的品种:C151、C212,TT6、TMV: 苗床期至现蕾前,温度和光照在很TT7、NC89、G28、G80等 大程度上影响病情的扩展和流行速度。2.农业措施 TMV最适发生温度为25-27℃,高于①培育无病烟苗:选用无病株种子,种子应注38-40℃,病毒侵入受到抑制,37℃以上或意风净,防止混入病株残屑;苗床土应选非烟10℃以下,或光照不足,则出现隐症或症田土和非菜园土,苗床应远离烤房、晾棚等场状不明显。 所;间苗、除草等过程中,手及用具应用肥皂 CMV和PVY: 主要受蚜虫的群体数量和水等消毒。 活动的影响。若第二年春季干旱、雨量少,②轮作:尽量避免病地重茬或与茄科、十字花气温回升早,并出现干热风,或在大田生科等连作,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 长期持续高温干旱则可导致CMV大流行;③适时早育苗,早移栽,严禁移栽已发病烟苗:若冬季多雨雪、气温低,第二年春季气温在CMV和PVY发生重的地区,烟田应远离蔬回升慢,则蚜虫越冬基数低,蚜虫数量少,菜园,并适当调节移栽期,使烟苗易感病期避发病轻。阴雨天多,相对湿度大蚜虫量少,过蚜虫迁飞高峰。 则CMV和PVY发生轻。 ⑷ 合理的小麦—烟套作或用银膜避蚜:均有2 栽培管理条件: 良好的防病作用。如结合小麦喷洒防蚜药剂, 前茬为茄科、十字花科的烟田TMV效果更好。 发生重。病地重茬,施用未腐熟的带病残 ⑸ 及时追施速效肥:如1%尿素,0.1%硫酸体的粪肥,移栽带病毒烟苗均利于TMV锌,及时浇水,可减轻病害发生。 的发生。 3.化学防治 凡邻近村庄、蔬菜大棚或温室的烟田, 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或2%宁南霉素,由于毒源充足,蚜虫活动早且频繁,CMV可起到缓解病毒危害的作用。用药程序为苗期和PVY发生重。 1-2次,移栽前一天用药1次,防止病毒移栽 土壤瘠薄、板结,烟田杂草丛生,管时通过接触传染,移栽后的生长前期用2-3次,理不善及移栽较晚等对烟株生长不利的因可明显减轻病毒病的发生。病毒必克、病毒A素,也会加重病毒病发生。 等也有一定效果。 3 品种抗病性: 发病初期喷洒硫酸锌对病害有一定的减轻不同品种对TMV和CMV的抗性存在差病害的作用; 异。 对CMV和PVY发生重的地区,应注意及时 辽烟6号、辽烟9号、豫烟5号等高抗防蚜,在烟蚜迁飞盛期及时喷施50%抗蚜威。 TMV。 4.生物防治 广东培育的C151、C152、C212,台湾 TMV弱毒株系N14:预先接种N14对TMV的TT6、TT7品种及中烟14等品系对CMV引起的烟草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有很强的耐病性。 CMV的卫星病毒S52也能减轻CMV危害。 NC89、G28、G80等品种对CMV存在5. 转基因生物技术 阶段耐病性。 目前研究发现,将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 复制酶基因或运动蛋白(MP)基因转入烟草,可以提高烟草对病毒病的抗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y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