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汇
更新时间:2023-09-24 02:02: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古汉语词汇
共讲5节: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概说; 第二节: 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四节: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第五节:同义词与同源词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概说
一、古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研究古汉语词汇的构词类型及其演变和发展。亦即由单向复转化过程中构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及其规律。这些规律对复音词的构造方式、表义特点的变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二)研究古汉语复杂的词义系统。如本义与引申义;原始义与派生义,古义与今义,以及每组词义各自形成了依存、互补或转换的关系,而三组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要研究古汉语词义变化的深层结构及规律,注意总结特殊性。 (三)研究汉语特有的文字与词汇关系。如字与词的区别,区分到何种程度,对单音词、复音词、连绵字、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同音词、通假字、古今字等研究至关重要。
(四)研究词与词之间构成的同义、反义、同源关系。以及音同义无关的同音关系。
(五)考察古汉语词汇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修辞学、语法学之间的关系。
例如:《左传?哀四年》:“以两矢门之,众莫敢进。”
《左传?襄二年》:“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世所称贤臣,然孔子小之。”
其中的“门、肉、小”皆语法所谓活用。而从词汇上说可以是“守门、长肉、看轻”之意。再如:
玉――“玉音”,美好言词;“玉食”,珍类食品;“玉容”,美丽容貌;皆由“玉”的美好义得来。
虎――虎劲,虎将。 牛――牛劲,牛脾气。
大夫――古代官名,宋代医官设有官阶,分为大夫、郎,医效,祗侯等。于是便成了医生的代称,沿用至今。
二、古汉语词汇学研究方法
古词汇研究可以有三个来源:一是借用现代词汇学;二是沿用传统训诂学;三是创造新法,各有局限。应当是传统与现代结合;借用与创新结合。 客观方法:
(一)历时与共时结合。“综合、立体、动态”是其特点。如复音词的形成与发展;古今词义的异同;词义演变与发展等。 (二)综合考察与典型分析相结合。
1
综合考察指通过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方法,广泛占有材料。典型分析指选用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分析,寻找本质性规律。前者便于宏观把握,后者则使结论更准确。否则,不综合考察,就会出现“言有易,言无难”。例如: “青”,古多指蓝色或绿色。如《荀子?劝学》,刘禹锡《陋室铭》所用。现代汉语指黑色,如“青布”、“青衣”,王力《古代汉语》指出:“古代青字不当黑讲”。误。
《尚书?禹贡》:“厥土青黎。”孔疏引王肃曰:“青,黑色。” 《晋书?阮籍传》:籍善为青白眼。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朝如青丝┅┅。”皆黑色。
典型分析如“行李”一词,综合分析可知先秦为“使者”义,到唐代引申为外行人行装。如:
白居易诗:“闻君每来去,矻矻事行李。”但进一步分析可知: “行李”又可作“行理”,如 《左?昭3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致。” 《国语?周语》:“行理以节逆之。”贾逵注:“理,吏也,小行人也。”可见“李”通“理”,“理”义为吏。“理”是本字,由人演变为物的是“行理”。
其他典型分析如:
单音词与复音词――词汇系统及其发展; 词义演变――词本身的发展
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类词――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源词――词之间的历史渊源血缘关系; 声韵与训诂――词的外部生存条件。 (三)比较汇证的方法。
1、 比较即对比。 一是古今对比。(古今无定时)如“脸”,古义脸颊,今义面部。 二是正反对比。如:“不举”一词组,义兼“不举乐”、“去盛馔”二义。 《国语·周语上》:“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韦昭注:“不举乐也。” 《左·襄26年》:“将刑,为之不举,不举则彻乐。”(似杜预为是) 《五蠹》:“司寇行刑,君为之不举乐。”(似韦昭为确) 进而考《周礼·天官》:“王日一举,鼎有十二,物皆有俎,乐侑食。??大丧则不举,大荒则不举,大札则不举,天地有灾则不举,邦有大故则不举。” 可见“彻乐”与“去盛馔”二事古本不分,只是在具体场合有所侧重而已。
三是互文对比。如: 庚信《春赋》:“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将、共、与义同】 2、汇证即用不同材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一是“异文汇证”,用同一文章或古籍的不同版本的异文,或古今引用时写的异文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例《荀子·非相》:“传者久则攻略,近则论详。”俞樾云:“论”乃“愈”之误,“愈”古作“俞”,校者误改为“论”。《韩诗外传》“久则愈略,近则愈详。”
2
二是异词汇证。即用意义相同的另一个词来求证同义。如“走见”。 《仪礼·士相见孔》:“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郑玄注:“走犹往也”。又:“某地固辞不得命,将走见。”郑玄注:“走犹出也。”【缘文生训,难以信从。】 贾公彦疏云:“走见有急往相见”之意,但又“非走骤之义”,自相矛盾。实则互文,《说文》“走、趋”互文。
三是本文汇证。
用本书的文字求证词义。如“归”有“归宁”之义。 《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羽。”毛传:“妇人谓嫁曰归。”笺相同。朱熹集注:“此章遂告其师氏,使告于君子以归宁之意。”以诗下文有“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可见朱注至确,毛、郑误。
三、古汉语词的构成 1、什么是词?
大致可以说:词是具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具有独立的称谓功能和造句功能,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和定型性的一种现成的或给定的语言单位。(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
词的特点有三:
(一)词是社会约定的音义复合体。(包括约定俗成、音义统一。) (二)词是用于称谓和造句的现成语言单位。(现成二字,区别于语素、词组。语素是具有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其功能是构词而不是称谓和造句,不能在言语活动中自由运用。词组则不是现成语言单位,而是在古语中临时组合的)。 (三)词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和定型性。(第一是不能扩展,即中间不能插入其他语言单位;第二是不能用其他语言单位替换;第三是顺序不能颠倒。例如:“塞责”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而在古汉语则是词组。(可倒序,可插入其它词)。
(1)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杨恽《报孙会宗书》); (2)吾责已塞,死不恨矣。(《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3)今母殁矣,吾责塞矣。(《韩诗外传》卷十); (4)臣若有之,万死不足以塞责。(欧阳修《乞根究蒋之奇弹疏札子》) 2、古汉语词的构成(按音节形式可分为:单音节与复音节词) 如:《曹刿论战》为例;
四、古代各时期词汇的主要特点 1、甲骨文时期词汇的主要特点
根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甲骨文编》所收的字统计,甲骨文字的字数已在四千五百左右(去其多种形体的重复字数),当时能认识的字有九百多,现在已一千出头。这些字主要是记录占卜的,但也不完全局限于这方面。总的看来,它记录语言的功用已经很不小了;它反映出的内容相当丰富,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重要画面。笔者对其中700多个字进行分析统计并进行表意方面的归类,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3
关于自然现象的 32个 关于时令方位的 23个 关于数量的 16个 关于人体的 22个 关于动植物的 79个 关于亲属的 28个 关于称谓的 4个 关于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的 83个 关于生产劳动和动作行为的 222个 关于战争的 14个 关于性质状态的 91个 关于城郭屋舍囿道路交通的 26个 关于生产工具礼器乐器和生活用品的 69个 关于饮食的 10个 用作虚词的(取其典型的) 15个
如果再加上记录商王的世系、干支记日的六十甲子和十多种疾病名称的字,更可以看到当时词汇的丰富性(记录汉语词汇的字增多,当然也表明汉语词汇的丰富)。陕西周原发掘的周文王时代的甲骨文,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情况。 由于甲骨文字还不是殷代的全部文字,已发现的甲骨文字又还未能全部认识,已认识的文字中有些还有争议,因此不可能对甲骨文作穷尽性的分析。不过统计分析以上700多个字,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上古初期的词汇的丰富性,从而可以提出一个结论:上古初期的汉语是单音节语。
古汉语的上限只能推溯到商周,有人曾论及远古汉语、太古汉语,这是不切实际的说法,因为没有语言事实可证明当时语言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上古初期汉语词汇,王绍新写有《甲骨刻辞时代的词汇》一文(《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可参看。
2、西周金文所反映的词汇主要特点
金文旧称钟鼎文,即铸或刻在从殷、周到汉代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周代金内容多为有关祀典、锡命、征伐、约契及奴隶数目等的记录。周初铭辞有长到五百字的,不仅史料价值高,也反映出当时文字、词汇的状况。(西周金文继承殷代金文而有所发展变化)
西周金文约有1600多个字,已经认识又为当时常用的,也只有1100多个字。统计分析其中900个字,发现关于生产劳动和动作行为的字由甲骨文的200多个增加到300多个,关于性质状态的字由甲骨文的90多个增加到150多个,特别是表示邦国都邑的字竟达20多个。由此不难看到当时的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丰富的某些情况。
西周金文词汇与殷代甲骨文词汇比较,另一个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新出现了一小批复音词。比如:
无尤───后来《易经》中写作“无咎”,是平安、顺利、无灾、无过的意
4
思。
皇天───周族信仰的部落神。 尹氏───史官之类(“氏”是同姓繁衍再分的族号。) 小子───有两个意思:指年青人,一是官名。
拜手───又作“拜首”(“首”是同音别字)
西周金文中共有复词165个(东周金文中复词127个不算在内)。复词在西周已处于萌芽状态。
了解上古词汇,除传世典籍之外,西周金文辞不能忽略。有些人谈上古词汇,甲骨文提一下,马上跳到春秋战国,出现了西周的断裂。对金文辞的了解,至少可以补上这当中的断裂。还有,讲了人秋战国,东周的金文辞也忽视了,这也显得不够全面。
3、从秦汉到隋代词汇的主要特点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新词的增加以单音节为主”之后,接着说“唐宋以后就不完全是这样了,而是以增加双音节词为主。”其中跳过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八百多年的历史不提。而且这里只说“唐宋以后”,不说“唐宋以来”,究竟包不包括唐宋本身的六百多年呢?未免含糊不清。作为信息的载体词汇是非常敏感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词汇的负荷量很大,势必导致产生许多新词,像“丞相、廷尉、博士、阿房宫、黔首”是秦代产生的;“单于(君主)、阏氏(王后)、左伊秩訾(侯王)”是汉时的匈奴词传到中国来的;“可汗”(君主)是古代西北一带少数民族词语。许多西域音译、意译过来的一般词汇和佛经专用词,极大多数是复音节的。魏晋南北朝更是开拓了复词产生和运用的新领域。佛教刚传入,流行于民间,作为宣传品的佛经也自然倾向通俗。汉代,汉语的言文已经开始分化,佛经由于它独特的内容和通俗要求,不便因袭一般的书面用语来表达,于是佛教用语在正统文言文中少有反映,而在其他渠道广泛流传了。比如“衣钵”这个词出现在《金刚经》里,人们很熟悉,可是文言里看不到,甚至被官方禁止使用,就只好在民间流传了。如果我们能认真统计《史记》、《汉书》、《文选》这三部书的复词,同时把佛教用语和一般外来语中的复词也都统计进去,大可说明当时的语言史实。王力说到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原因,强调外来语的吸收。他说:“汉语复音化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语音简化,第二是外来语的吸收。”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是客观存在、否定不了的,对此不能熟视无睹。唐代诗人张籍的两句诗,也正反映了这一事实。他说“晋人避胡皆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晋语就包含了鲜卑少数民族语的词汇成分(因为当时洛阳语受鲜卑语影响),今天大兴安岭西北还有180人据说是纯鲜卑族后代,生活在森林里(有人说不妨新取名为森林民族),如果有人能去作汉族和鲜卑族的语言对比研究,这对汉语的语音史和词汇史的研究多少可以提供参考,对汉语某些复音词的探源析流也不无帮助。
另外,方俗词的复音化,在这一时期也是相当明显的。西汉扬雄《方言》收集的词历史悠久,抄《尔雅》的地方也不少,是西周初年就沿用下来的。其中单音词多,复音词少;而郭璞的注中双音词多,单音词少,并且单音词和双
5
音词的比例差距很大:扬雄《方言》中单音词占很大优势,郭璞《方言注》中双音词占很大优势。离开方俗词而仅以文言文为依据来说明词汇发展大势,自然不能如实反映语言词汇的实际,其方法论是不可取的。
第二节 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单音词、多音词
一、古汉语词汇分布情况的历史考察
汉语古今的词语形式,一般说来是古代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合词为主。下面是一些学者对历代单音词复合词存在状况的调查结果。 甲骨文复音词有35个,金文复音词有237个。
《论语》总字数有15883个,总词数1504个,其中单音词1126个,复音词378个,复音词占全部词数的25.1%。在复音词中除去专有性词语、虚词和复音单纯词,复合词有138个,约占全部词数的9%。
《孟子》的总字数有35402个,总词数2240个,其中单音词1589个,复音词651个,复音词占全部词数的29%。在复音词中除去专有性词语、虚词和复音单纯词,复合词有249个,约占全部词数的11%。
《诗经》中出现的单个字数共有2938个,词有4000多个,其中复音词为1329个,复音词约占总词数的30%。复合词有862个,约占复音词的 645,占总词数的近20%。
《说文》收字9353个,其中有不少的字有形无义。有人作过确切统计,《说文》中的复音词有1690个,其中复音单纯词528个,复合词1162个。 《论衡》全书中有复音词2303个。
《搜神记》中的双音节复合词为1967个。 《世说新语》中的复音词有1541个。
根据上面的初步材料,据以上材料,可以基本认定先秦的复音词占到总词语数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复合词占常用词语数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占有绝对优势、作为汉语词汇的源头和核心而存在的是单音词。甲骨刻辞时代,汉语词汇基本上都是单音词。到先秦,复音词开始得到稳步的发展,复音词与单音词在词汇中所占的比例开始了此长彼消的过程。复音词在词汇总数中占的比重日渐上升。这个过程到目前还在延续。
现代汉语中单音词与双音词之间的准确比重关系,一直到几年前通过《现代汉语频率词典》才明白于世。该词典显示按使用度高低排列的前9000个词中,单音词有2400个,双音词6285个,二者数量之比为1:2.5,双音词占优。而出现频率,单音词平均为250个,双音词平均为60个。在使用频率最高的前2000个词内,单音词占957个,双音词占1020个,也就是说,在最常用的前2000个词中,单音词双音词数量上是基本持平,而使用频率之比却是2.5:1。由此可见,即使现代汉语,单音词在较常见的前9000个词中只占约1/4的情况下,仍一直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之一是单音词的使用频率远比双音词为高。之二是,最常用的1000个词中,仍以单音词为多。之三是,双音词主要是由曾经是单音词或仍可以作单音词用的词根词素所构成。由于单
6
音词是汉语词汇的原始形态及在词汇系统中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故单音词的研究就成为了解整修汉语词汇问题的源头。
以上是总体考察,如果进一步分析,从古到今,词汇的发展情形怎样呢?我想给大家提供两个认识的角度:
一是从形式上去考察──词的表现方式,词的外壳(语音、字形) 二是从内容上去考察──词的内在含义,词的本质属性。
首先,我们根据前者,可以看出古代的词汇与现代的词汇在表现形式上有明显的差异:──即(古汉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 例如:《曹刿论战》一文,共有113个词,其中单音节词107个,复音节的仅5个(如曹刿、长勺、牺牲、败绩、勇气)仅占4.4%,有人还考察了其他一些文章或著作,也得出了大致一致的结论:如下表所示: 书(篇名) 单音词复音词总词数 比率 比率 数 数 君子、庶人、劝 学 720 700 97% 22 3% 蒙鸠、射干、逍遥游 1465 1385 94.6% 80 5.4% 兰槐、黄泉、昭昭、赫赫 离 骚 2470 2330 94% 140 6% 尔雅?释诂 1114 1089 97.8% 25 2.2% 人们据此指出:古汉语中,其主要语言形式是单音节词。它要占绝对优势。但是,我们通过定量统计,也有几个数字: 书(篇名) 总词数 单音词数 比率 复音词数 比率 论 语 1504 1126 74.9% 378 25.1% 孟 子 2240 1589 71% 651 29% 韩非子 6350 3850 60% 2501 40% 左 传 10459 2654 26% 7805 74% 这与前面的结论恰恰相反,尤其是左传竟然复音节词占绝大多数,有人根据《韩非子》一书中出现的词这种数量关系,认为:古汉语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复音词已经和单音节词平分秋色了。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为现象为迷惑,没有注意到它的实质。
的确,从词的绝对数量来说,在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未必占优势,甚至可能出现为《左传》那样处于劣势的情形。然而,对我们涉猎古文献的人来说,似乎仍然觉得单音词多,义项复杂,好象难以捉摸的感觉。不仅我们现代人如此,即使稍后的古人也有同感,他们把词典称为字典,字与词不分家;那么为什么后人会对那样庞大数量的复音节词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呢?
我们为这就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第一,从这些复音词所记录的语言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古代的名词术语,亦即(历史词汇),诸如古人名、地名、职官名、山川树名、鸟兽虫鱼名等,我们随意以《左传》词典十画的831个词进行分析:其中单音节词223个,复音词608个(其中名词572个)占95%,动词22个,形容词10个,共占5%。而在这95%的57个名词中,人名289个,地名、氏族名109个,其它名词168个,
7
单是专有名词就占名词总数的71%。
又如《左传》1-4个画的词共1689个,其中单音节120个,复音节1569个,单是人名就有892个,占复音节的57%。 上述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它说明古汉语中复音节词的绝对数量并不少,但这些词,尤其是专有名词,如果不是搞历史的考据的话,一般不会造成我们理解古文献的障碍,我们没有必要把古人的名字一个一个地记住,正如同我们不需要把现在中国十一亿人口的名字都记住一样,因为这种记忆多少与汉语词汇的掌握是无不禆益的。 第二,正因为这些复音节词多是专有名词,所以它们具有义项比较单纯、语法功能(即充当何种句子成分)固定、使用频率低及多是历史上的死词等特点。以大字起头的左传名词:
人名:大子友 大子壬(楚昭王) 大殊(蔡侯朱) 太子光(世子光) 大甲
地名:大行陉 大林 大厖 大冥 大夏 大陵 大陸
职官名:大尹 大史 大司空 大司徒 大司马 大司寇 大岳 大师 大傅
天文历法:大火(星宿名) 大梁(十二星次之一) 音乐:大吕(钟名) 大武(舞及车名) 大夏 大牢:大神、大祥、大牲、大蔡(大龟) 军事、御射:大屈(宝弓名) 大阅
寝室、车马、服饰、玩器:大路(大车名) 大带(腰带) 大帛、大寝(天子诸侯之正寝) 大品 大璧
以上这些词一般义项都是单一的,在句子中充当名词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也是固定的,不存在活用的问题。同时又都是历史上的死词,其唾在后世的字典词书中、市场上是罕见此物的。再从其使用频率看:一般都比较低,如从“大”起头的复音词,除了大事、大夫、大子、大国这几个词使用次数较多以外,其余均出现次数较少,有的甚至一见。如:大别、大陆、大隧、大野大行、大饥、大祥等等。(《春秋经传引得》)
当然,上述这些词,有的也会成为我们阅读古书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古书记载中出现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 如:同名异物: (1)太师:(见《词典》)
A、载在盟府、大师职之。鲁官名,主管档案 B、以授大傅阳子与大师贾佗,使行诸晋国。(文六)晋官名,执行政策者 C、使为大师,且掌环列之尹。(文一)楚官名 D、使大师效巧言之卒,大师辞。(文一)(乐官) E、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成二)(姜太公) F、不如復大师。(文一六)大队伍、大军。 (2)大事:见《春秋左传词典》 A、凡物不足以讲大事。(隐五)(祭祀)
8
若之何其病败君这大事也。(成二)(战事) B、能行大事乎?(文一)(杀君或政变) C、大事奸义。(定一)(为王筑城)。 D、子奉君命,以会大事。(昭25)(救王室) E、冯简不能断大事。(襄31)(外交策略与辞令) F、武不才,任君之大事。(襄30)(国政) G、日旰矣,大事未成。(襄13)(盟会) 同物异名者:
大子般蔡灵公,蔡灵侯、蔡侯斑、世子般;同为一人 大了圉,晋怀公,怀公,子圉,圉 女叔侯,如齐,司马侯,叔侯。
以上复音词之变异,数量甚少,但也应引起注意。这属于古代文化常识方面的问题。
要言之,古代复音词排除去上述名词之后,所剩为数不多了。正如上面列表所见,左传十画的复音词,动词仅22个,形容词仅10个。
动词:倍奸、借助、剖分、哭泣、屏布、振动、效尤、流亡、流行、陟降 形容词:冻馁、宴安、差池、振振、神圣、兹益
排除其写史的因素,如果换成文学作品,或诗歌辞赋,可能会相对多一些,但总体上看,其数量仍不很可观。
而单音节词,相对于复音节词来说,虽然词的绝对量不大,但我们如果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它的相对量却是惊人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它的确占着绝对的优势。
二、古汉语单音节词的特点:
我们把古汉语的单音节词与复音节词相比较,可以看出如下特点:
1、高频性。
我们用抽样调查、计量统计的方法,同样可以看出来。如:
根据《韩非子》中的[b]声母的词共208个,其中单音节与双音词词数比例大致相等,而其使用则有天壤之别。如下表所示: 分单 音 词 双 音 词 数 词词数 频率 例词 频率 例 词 次数 数 5次以42 89 87 140 下 6-1018 134 10 77 次 11-2021 325 3 42 次 21-50百姓33 不肖14 432 5 165 次 37 不如46 51-1005 327 0 0 0
9
次 100以3 3728 0 0 0 上 合计 103 5035 105 424 以上可见,在词数相等的情况下,单音节词使用频率是复音节词的十一倍多。而其中尤以虚词的使用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2、多义性
出现频繁高,意义关系必然也相对复杂。这里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词频繁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滋生新义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因此就出现大量的多义词。
例如:《左传》十画的单音词 分单 音 词 复 音 词 类 词词义类数 举 例 举 例 数 (项) 1 111 俯、俱、仓、倒、592 亳社、仓野、倍奸、倚 借助 2 44 神、纯、耄、荐、12 容貌、孙子、时命、贡、躬 唐人 3 31 宫、耻、悛、振、 朔、盖 4 15 徐、息、流、病、1 桓公 祖、讨 5 6 宰、容、徒、纳、 逆、除 6 5 夏、唐、能、衰、3 桓子、秦伯、高子 豹 7 6 家、师、旅、时、 桓、起 8 2 原、兹 9 2 乘、疾 10 1 弱 两义的占2.6%,且合计 223 两义以上的占50% 608 多为同音词。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A、乘
a.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僖3)(乘坐) b. 使公子彭生乘公。(担18)(帮助上车) c. 公与之乘。(庄10)(乘车) d. 命子封师车二百乘以伐京。(隐元)(一辆车谓之一乘)
10
e.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贺车之鸟)(僖2) f. 楚人乘我。(宣12)(凭凌,掩杀) g. 晋帅乘和。(成13)(车上甲士) h. 乘其饮酒也。(文17)(趁) i. 有马百乘。(哀2)(四马曰乘,凡四亦可曰乘。)
B、原
a. 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弓尔,其犹可扑灭。(隐6)(平原) b. 武夫力而拘诸原。(僖33)(战场) c. 兽臣司原。(襄4)(田猎) d. 拔木塞原。(昭9)(源)
e. 西周国名。东晋国先轸后代之氏族。 f. 晋色名。晋臣“原叔”简称。
C、家
a. 得敝无存者,以五家免。(定9)(一户,有夫妇者回家) b. 诸侯立家。(担2)(郷大夫回家) c. 女有家。(担18)(女婿丈夫回家) d. 而弃其家。(僖15)(夫谓妻回家) e. 苦成叔家其亡乎?(成14)(一氏一族) f. 杀成与彊,而尽俘其家。(襄7)(家众) g. 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庄30)(家财,家产)
d、师
1、军队;2、众人;3、官长;4、教师;5、率领者;6、乐师(师旷) 7、周易卦名
一词多义或一形记多词由上述数例可见一般。 考《汉语大字典》,“上”字收38义项。 《辞源》收“一”字:13义项,“中”字,15义项。
A、如何体现?具体语境。离开词义赖依存在的句子,则无单音词词义而言。 例如;族 a.家族——《左·僖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 b.灭族——《史记·项羽本纪》:“毋妄言,族矣。” c.种族——《淮南子· 真》:“万物百族” 辞 a.辞谢——《战国策·齐策》:“因请相之,靖郭居辞。” b.推辞——《左·僖30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1
c.辞别——《史记·项羽本纪》:“今者出,未辞也。” 【t19】B、如何区分?
一要理顺一词多义的意义关系。如“治”——a.治水;b.管理;c.处理和进行某项工作;d.安定,太平。其关系为:
二要注意的句子地位及与其他词语的关系。(上下文)例如: 日:a.白天或昼夜——《国语》:“日以继夜”。
b.状语,每天,一天天——《孟子》:“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c.往日(状语)——《左·昭7年》:“日君以夫公孙殿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 【t20】三要注意词在句子中的词性。例如: 贼:a.残害、杀害——《墨子·非儒》:“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b.坏人、强盗(名)——《周礼·秋官·土师》:“二曰邦贼”。 c.殊忍、狠毒(形)——《游侠列传》:(郭解)少对阴贼。“”
这些单音词大多是基本词,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主流,从古至今,汉语词汇传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这些词中。
【t21】3、词义关系复杂性
从阅读古文献的角度而言,这些词是我们注意的重点,因为一词多义最易致疑,必须加以区别,否则可能会以今释古,似是而非。例如: A、 弱,今常用软弱。
《新华字典》收其义项:1、力气小,势力差,跟“强”相反;
2、(古)年纪小。3、丧失(指人死)。
而古书中的用法,仅以《左传词典》所收义项则为:
a. 强弱之弱。
b. 年少,仍叔之子来聘,弱也。(桓5) c. 丧失、丧亡。又弱一个焉。(昭3) d. 欺凌使我服从。楚欲弱我也。 e. 弱小国家。兼弱攻昧。(宣12) f. 侵吞 华臣弱臬比之室。(襄17) g. 失败被俘。颉遇王子,弱焉。(襄26) h. 衰微。姜族弱矣。(昭3) i. 周人
j. 邾臣。即“丘弱”。
B、 徒【t22】
a. 空手,无所获。齐师徒归。(襄25) b. 党徒、部下。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僖9) c. 步兵 彼徒我车。(隐9)
d. 同“塗”道路。原、屏、咎之徒也。(宣12、2) e. 仅,只,徒欲厌私。(昭20)
C、 时【t23】
12
a. 时间,时间 必是,时也。(僖5) b. 时机 相时而动(隐11) c. 时节 闰以正时。(文6) d. 合于时 书,时也。(桓16) e. 命运,时运。死亡短长,时也。(外13) f. 指示代词“此”。遵着时晦。(宣12) g. 时时,时常。玩好时至。 D 疾【24】
a. 宋穆公疾(隐3)
b. 憎恨。疾之也(隐4) 今作“嫉”(37) c. 坏人,为患害者。走出其疾矣。(桓8) d. 病人。居疾于虎牢(襄9) e. 急于从某事。晋疾,楚将避之。(襄11) f. 厉害 请侯之伐我必疾。(襄11) g. 犹言罪恶 而盖其疾也。(僖2)
以上数例,皆为常用词,今仍用之,而其义未必常用义,有许多意义必须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确定。这就很容易 “多歧亡羊”。
【t25】我们分析这些多义单音词,可见在这些词内具有以下关系: A、纵横关系
徒:步行-)步兵—)【门徒、徒众、服劳役】…(横向) -)空
【t26】B、普通与特殊关系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鹿指帝位) ” 《韩非子·定法》:“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术指君主制之权术)”。 《梁书·刘杳传》:“自居母忧,便长断腥 。(忧·母丧事) ”
杜甫《早发》:“早行篙师怠,席挂风不正。(席:船帆) ”【t27】C、泛指与特指关系: 辰:《荀子·礼论》:“星辰以行,江河以流。(星辰) ” 《左传·昭元年》:“迁伯阏于商丘,主辰。(特指二十八宿之心宿) ”机:《战国策》:“公车俞般为楚设机,将以攻宋。(机械) ” 《史记·甘茂列传》:“鞭母投杼下机, 墙下走。(特指织布机) ”匠:《庄子·马蹄》:“陶匠善治填木”(木工) 《韩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泛指一切之匠) ”项:《魏其武安侯列传》:“籍福起为谢,案灌天项令谢。(颈后部) ”张衡《西京赋》:“修额短项”。(泛指脖子)
【t28】4、词义灵活性
一词多义,在上下文中让读者选择,这种现象,我们可称之为古汉语单音节词的词义灵活性。由于它们本身没有自我说明的作用,只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显示意义,这也是单音节词劣于复音节词的地方。如:
13
古:兵 今:兵器,土丘,兵法,甲兵,兵力…。 古:书 今:书写,书信,书简,书籍……
古人编纂的词典多是用一词释一词,致使有些词义很难捉摸。如:《说文》中对词义的解释:
谈,语也;语,议也;论,议也;议,语也。 逆,迎也;迎,逢也;逢,遇也;遇,逢也。 逊,遁也,遁,迁也;迁,登也;登,升也。
这种解释结果,要么是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要么是让人走进了歧途,犯了推不出的错误。
那么,怎样理解这些具有灵活性的单音词呢?
【t29】我们认为:当一个词处于句中,其具体含义与概念之间可形成以下三种关系:
A:与概念相同或基本相同。例如:守: (1)《左·僖28》:“不有居者,谁守社稷?”【防守、守卫】 (2)《公羊·僖21》:“子归守国矣!【防守、守卫】 ” (3)《汉书·卢绾伟》:(陈“ )将守边,招致其客”。【防守、守卫】 (4)《左·襄29年》:“吴人越获俘焉,使守舟。〖看守、守护〗 ” (5)《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守冢三十户”。〖看守、守护〗 (6)《汉书·刑法志》:“墨者使守门。” 〖看守、守护〗 【t30】B:超出概念界限。例如: (7)王粲《公宴诗》:“见眷良不翅,守分岂能违。() ” (8)陶渊明《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9)《汉书·蒯通传》:“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门者。” 以上三例有“守护”义,超出守护范围,又有安于某种状况义。 【t31】C:小于概念内涵。例如: (10)《韩诗外传》:“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11)杜甫寺:“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以上二例有“守护”义,但无守护的具体对象。(小于概念)
【t32】有些特殊语境中的单音词更有特殊含义,灵活性更大。如: 发:《孟子》:“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赵歧注:“发仓禀以用赈救之。”(包括:动作、对象、目的)。
《辞源》义项只有开发、打开义,没有具体对象。 【t33】三、单音词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单音词的结构和形式上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汉语词汇中稳固的核心地位。但并不因此而掩饰它那日益突出的在语言表达和交际上的局限性。单音词在语言交际上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
具体词义满足不了人们的认识日益概括、抽象的需要,【难以概括】宽泛词义满足不了语言交际日益精密、准确的需要;【不够准确】 有限的词形结构满足不了与时俱增的词汇增长的需要。【供不应求】
这三点局限相互贯通,其原因就在于单音词自身的词义特点。古汉语中经
14
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普通的词,但在文中用的是那一个义却颇费思索。例如: “忍”:1、“生则朝周,死则叱之,不忍其求也。《战国策》”【“容忍”】 2、“弗忍荼毒”(《尚书》)【“容忍”】 3、“志忍私然后能公。《荀子》”【“克制”】 4、“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新书》)【残忍”】 【t34】“求”:5、“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探求”】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尚书》)【“乞求”】 7、“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求助”】 8、“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要求”需要”】 历来对一些文言中的词语理解总是难以统一,词义的不确定性是一个主要原因。同时这三个局限恰恰也就是单音词向双音词演化的内部原因。
所以我们在此问题上应注意两点:
【t35】第一,注意选择合适的现代复音节词去理解古代的某些单音节词。 对于这些为人所司空见惯而古今又有差异的单音节词,就是我们学习古汉语词汇的重点所在。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一词数解,不得确诂,甚至为此打笔墨官司的局面。例如:
1、《史记?太史公自序》:法要严而少思。
严,包括严肃 严明(襄) 严厉(程度重) 严酷(贬) 2、《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安定,安宁,安静,安乐,安逸,舒适,在此指什么? 【t36】3、《尚书?洪范》:“无偏无颇,遵至之仪。” 偏有不正义,可为偏向,偏祖,偏祖,偏极 4、《左·隐元年》:“可矣,厚将得众。(此众指民心)“。 5、《僖5年》:“虢,虞之表也。(此指外面的屏障)”。 6、《论语·学而》:“传不习乎?”(本指传授,此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7、《泰伯》:“土不可不弘毅。(弘本为弘大,这里指心胸宽广)”。 【t37】第二,不要将古代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一个复音节词。 例:a.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革卦》(变革天命) b.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僖24) c.颠倒衣裳。《诗·东方未明》
d.杨行密入宣州,诸将争取金帛。《资治通鉴》 e.霍光与左将军结婚相亲。
【t38】地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特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 宣言:廉颇宣言曰:
山东:沛公居山东时,贪财货,好美姬。 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t39】颜色、形容: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15
(宋)张有《复古编》,(明)方以智《通雅》,(清)朱起凤《辞通》(上、下册)解放前,符定一《联绵字典》全四册。 以朱氏《辞通》为最精。因其为发愤而作也。(首鼠)踌躇 【t67】B、联绵词的分类
为了突出其特点,所以以后,以其语音形式上来分类,(其实亦可从语法上分类),从语言上考察,联绵词的自身组合中,语言形式有以下方式:
a. 双声关系:参差、伶俐、玲珑、含胡、邂逅、恍惚、唐突、浩瀚、流离、秋千、憔悴、造次
b. 叠韵关系:逍遥、窈窕、扑朔、荒唐、混沌、朦胧、依稀、须臾、逶迤、芍药、婵娟、婆娑、淡泊、窟窿、跋扈、滂沱、芙蓉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语音,是指古音,因为这是考察古代的联绵词是有阅读古书服务的,如果研究和学习现代汉语的联绵词,则不妨用现代语音为标准,古今语言变化很大,我们不可以今律古,也不必以古律今。 【t68】C、联绵词的特点: a.由于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两个字形只表示一个意义,所以字形就成了一种记名的标识,一个联绵词,可以随意取用音同的字代替,于是就形成了联绵词一词多形,不拘形体的特点。王筠《毛诗双声叠韵说》云:“只取音谐,字不必一”。
例(1)犹豫——犹与、犹预、由豫、由夷、犹夷、优与、犹予,容与,由与,游移等。
例(2)逶迤——委蛇,委佗,委它,威夷,威迟,郁夷, 隋,逶移,倭他,归邪,委维等30多种写法。
这些写法不同的联绵词,给我们阅读古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弄不好,就会误把一词当数词。朱起凤吃了这个亏,所以才编了《辞通》。
【t69】例如: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襄帝纪》“以狐疑之心,为首鼠之事。” 《周易·姤》:“赢豕孚石啇躅。
成公绥《啸赋》:“逍遥携手,踟足朱 李华《吊古战场文》鸷鸟休巢,征马止寺 躇。” 《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皆踌躇义】
c. 【t70】两字一义,不可分训。否则将是训诂之一弊——拆骈为单。正如:马虎,非马与虎也,参差非参与差也。
这个道理,古代的注释常常忽略或不能认识,而误解联绵词。举几个例子:
a. 窈窕淑女——毛传:“幽间也”。本诗注得很好。王肃云:“善心曰窈,善容曰窕。 b. 辗转:“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郑笺:辗,卧而不周。朱熹:“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 【t71】c.犹豫:《汉书》“计犹豫未有所决。”
颜注:犹,善名也,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心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来且宪之,每豫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
21
豫也。一曰:陇西俗犬子为犹,犬随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云犹豫也。
【t72】d.狼狈(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或为二物,狈前足绝短, 依二狼而行。失狼则狈无以动。故世言事乖者为狼狈。《辞通》引之。
看来,朱起凤因不明联绵词而吃了一亏,而在编词典时,又因不明其两字一训而误信前人之说,实在是错上加错了。事实上,狼狈,《说文》在解释“癶”字时云:“足刺拔也。”刺拔即猎跋。亦即狼狈。二足向外,难行。引而指困难尴尬之状。后有“狼狈为奸”的成语,乃俗辞源学的说法而已。
d. 狼藉(狼疾,狼戾),本为纵横交错、散乱无章之状。如: 《史记·滑稽列传》:“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淮南子·览冥》:“流涕狼戾不可止。”高海注:“狼戾犹交横”。 而《苏氏演义》:“狼群常籍草而卧,起则践草使乱以灭迹。”后来遂解为“散乱”义。
这真是“见狼思解”。此词又写作“狼藉”。是否应解成“给”狼安一个户籍,注册登记?
【t73】这样的错误不仅古人有,今人也有,如: 《庄子·秋水》:“于是焉,何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有人释为:“远望大洋”。
事实上,其词又可写作“盳洋”、“望阳”、“望羊”、“盲羊”、“网养”,且“洋”字直到宋朝才有“海洋”之义。“望洋”即仰视、抬头之义(亦有解作怅然失意)
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中就指出:“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这是带有总结性的批评。
【t74】D.那么,我们如何掌握古代的这些联绵词呢? 王念孙说:“大抵双声迭韵之字,其义即存于声,求诸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矣”。——核心是义存于声,因声求义,不拘形体。
抓住这个特点及方法我们就可以探导出许多形体了不相干,而义实相同相近、相通的许多词的意义。 例如:
(1)喽啰(聪明能干者)、玲珑(物之小巧者)、伶俐(人之精巧者)、离娄(心空目明者) 【t75】(2)盘桓(磐桓)——回旋转动貌。 判涣(伴奂、判援)——不进貌。 傍徨、徘徊——犹豫迟疑貌。 屏营——耽于玩乐貌。
(3)酩酊——醉甚貌。为什么叫酩酊呢?考其他双声迭韵的词: 望洋(望羊、望佯、望阳)——惆怅貌。
茫洋(占主导地位 洋、盲羊)漭盈、网养、漭浪、罔两(魍魉)—皆模糊不清貌。
这种方法就可知一而推十,一隅三反。
【t76】清代学者如程瑶田“果蠃转语记”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果蠃(其实栝
22
楼),、岣嵝(山)、拘留、蓓蕾、鹿卢(剑名)、葫芦、头颅……
【t77】3、偏义复词 何为偏义复词: (1)《墨子·公输》云:“今有一人于此,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说文》云:“园所以树果,种菜曰圃”。
据此可知:其窃桃李者当入园,而不当入圃,但古人在称说时连类而及,把相邻近的一个词也扯上了。再如: (2)《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案,诸葛亮受命之时,要么是图存,要么图亡,二词意义相反,互相矛盾,据上下文知:当为危急灭亡之时。则“有”字无义。在理解其义时,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则为聋子的耳朵——是个摆设。
因此,我们可定义为:“用两个单音节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双音节词,只取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即谓之偏义复词。”偏义是指意义偏于其一,复词是指形式为双音节。再如: (1)(淳于意)骂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 【t78】(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矢。 (3)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4)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 (5)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7)昼夜勤作息,犹嫌小妇迟。 (8)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9)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
【t79】事实上,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这种由近义、反义词素构成的复合词,而仍然只取其中一个义素。如: 动静:你去看看动静。 好歹:你不知好歹。
深浅:窗户、兄弟(房县—兄娃)
二是前人的训释中有时误把它当作二词看待,觉得不好理解,于是采取否定的态度,即作“衍文”处理。 (1)《墨子·当同下》:“是古文古者天子立三公、诸侯、卿之宰,乡长家君,非特富贵游佚而择之也,将使助治乱刑政也。”孙诒让《墨子间诂》:治下乱字疑衍。 (2)《韩非子·六反》:“授之以鼎俎,则罢健效矣。” 顾广圻云:“俎字衍。”(因为俎为盛肉长方形盘子,俎不必试举,太轻)。
(3)《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羸)神态倨傲,摄敝衣冠,登车而驱。”“摄”是整理,整理衣服,与冠无关。有人以为冠是衍文,实则偏义复词。 【t80】九、汉语复音化的原因
统计数字表明,现代汉语的确是复音节词占绝对优势了。如: 《冯婉贞》全文用词300多,复音词60多个,占20%。
23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普通话三千常用词》,复音节词占80%左右,其中复音节的名词占所收名词的82.93%,复音节的动词占所收动词的58.66%;复音节的形容词占所所形容词的66.96%。
那么,为什么汉语词汇不按照古代的单音节为主的路子发展下去呢?早在“五四”时期,为提倡白话还是文言进行过大辨论,有人认为文言简单明了,篇幅不长。今人为何要舍易而求难呢?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的不断发展,语言求区别的特性要求它改变现状。我们考察汉语词汇的发展,可看到:
历史词汇消亡了,只沉睡在词典或古代典籍中,【王侯将相、天子、诸侯、公卿、司马、刖、里正、宦官等】
基本词汇被继承下来。【山川、人物、风云、雷电、大小多少、道德、制度人民、规则、扑灭、修饰、讨论、正直等】。
还有的词汇随历史发展而不断产生。日益繁盛,每况愈上。【文革、双清、四化,??】各个学科、领域都不断出现新词新术语。
【t81】所以斯大林说:
“不是以废除旧的,建设新的那种方法来实现的,而是以新词去充实现有词汇的方法来实现的。这些新词是由于社会制度的改变,由于生产、文化、科学等等发展而产生的。同时,虽然通常从语言的词汇中消失一些已经陈旧的词,可是增添的新词数量却要多得多。”(《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
新词的增加要比旧词的消亡速度快得多,数量要大得多,这是客观事实。 【t82】据统计,甲骨文时期表达衣食住的只有15字,金文71字,《说文》增加到297个,是甲骨文的20倍,《汉语大词典》所收的有数百倍了。《汉语大
词典》37万个词。死词毕竟是少数。 这种事实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单音节词随记录语言的需要而无限发展
24
下去,它只能走两个路子:
一是不断地造出记录它的字,增加音节,则字符系统将无穷大,这是使用汉语的人所不愿意去做的事。因为造得太多,就会学不胜学,难学难记。显然是死胡同。
二是让现有的字符不断兼职,或造出大量同音词,让一词记录几个乃至几十个词,这种方法看起来最简单,古人也尝试过。而且有的至今还在使用。如:六书中的本无其字的假借;汉末以来的破读(古称四声别义),这种方法只能偶一为之,如使用太多,其区别性就差了。
【t83】《尹文子》曾载过一则笑话:“郑人谓玉未琢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璞。周人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璞示之,乃鼠也。因谢不取。”
《晏子·内篇谏上》:“公使韩子休追之曰:孤不仁,不能顺教,以至此报,夫子休国焉而往,寡人将从而后。晏子遂鞭马而返。”
【t84】以上可见,同音词太多,影响交际,影响语言清晰度,必然要想办 法改变。最终人们在音节、词形上想办法,找到了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 如:访——访查、访问、拜访、采访、过访、走访、寻访等
劣——低劣、恶劣、卑劣
节——竹节、关节、时节、节操、节制、气节、节约、调节。
主词素不变,加上限定性词素,其意义就显豁得多了。真是得心应手。 【t85】第二、汉语的内部音节结构的变化,也使之走向了复音化道路。 从历史上看,汉语词的音节结构,经历了一个逐渐简化的过程。 从《切韵》音系来考察,声母41类(有全浊声母)。韵母有100多个。(入声韵尾,-d、-b、-g和-m尾)。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只有21个声母,35个韵母,拼合的音节数仅415个。加上四声的变化,也不过一千三、四百个音节。而词的数量却在飞跃发展。 古 代 现 代 声 41 21 韵 107 多 35 少 8000个 1300—1400 用字 3000 14872 少 多 用词 8000 91706 这种反比现象,必然形成古代的单音节词能满足交际需要,而现代必然不能满足。我们还可以看到:为什么古代人名等专有名词不采用一字记一名的方式,而采用复词形式呢?就是这种区别的要求在作祟。(今人名字用两个字,易混率高,为了区别,就只有增加音节数,延长词形。
总之,单音词向复音词的发展过渡,经历了一个从一词到多词的分化过
程,古代一词数义的单音词,后来大多发展为相对应的若干个双音节词,因此,双音节的词汇越来越多,从而取代了单音词的优势。
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25
一、概说
上一节,我们分析了古今汉语词汇的差异,从中可见古今汉语的词汇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那么,古今汉语的词义呢?是否也有这种变化呢?我们先从几个大家熟知的成语入手,来进行一番考察: 痛哭流涕 不速之客 求全责备
上述这些成语中加“—”的词,如按照现代常用义理解均会误解。它们不是“鼻涕,”“快”,“责备”。在古文中是常用词。如: (1)《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闻一多云:为,成也。寤寐无为,言不能成寐也。】,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2)《周易·需·上六》:“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又:《荀子·乐论》:“主人来速宾及介,而众宾皆从之。”
(3)《孟子·梁惠王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 又:《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4)《左传·桓13》:“宋多责赂于郑。” (5)《诗·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尔雅:明察貌】 (6)《左·成公二年》:“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戳,君之惠也。” 又:“摆甲执兵,固即死也。
以上说明,古代习以为常的词的用法,如今却只保存在成语中了,甚至连成语也不能理解,于是想办法加以改造:如:斤斤计较——两两计较。走马观花——跑马观花。何以要改呢?主要就是因为这些词的古义鲜为人知,不改就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这也是词义变化的反映。如果单纯是改而从今,还无可厚非,怕的是不知为非。如: (1)《吕氏春秋·先识览·去宥》:“(齐人)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有人理解为“粥”。 (2)《左传》:“虽及胡耈,荻则取之。”有人译为“俘获了就捉住他。 (3)罄竹难书——80届高考生释为“竹山难读书”。 语出《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其误有三不明:a. 罄,器中空也,从缶,殸 声。(难词)
b.竹(古代书制) c.书,古今义异。(写)
有人读《战国策》:“认为赵太后有作风问题。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这都是因为缺少词义发展的观点而以今律古。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就对许多词的古今义作了说明:例如: 玺:《说文》王者之印也。段注:“盖古者尊卑通称,至秦汉而后为至尊之称。 堂:《说文》:“殿”也。段注:许以殿释堂者,以今释古也。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当然,
26
现在方言有“堂屋”。存古义)。
删:剟(duo)也。徐锴系传:“古以简牘,故曰孔子删《诗》,《书》,言有所取舍也”。段注:“凡言删剟者,有所去即有所取。??《艺文志》:“今删其要以备篇籍。删其要谓取其要也。不然,岂刘歆《七略《》之要(班固)孟坚尽删去之乎”。
观察古今词义异同有三个角度:a、变化的范围;(变与不变)b、变化的幅度;(迥异与微殊)c、变化的结果。(扩大、缩小、转移)
二、词义变化的范围 首先我们分析下文: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 。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藉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分析上面一段文字可以看出: 1、 死词,(古用今废),如:“谏、君、吾 、朝属、诸侯、矣。这些词只保存在词典和古代典籍中。
2、 有的词古今都用,词义也基本相同:死、不、死狗、百姓、棺、外、内、祭、笑、弃、货财、国、无望、有、必、狗”这些词都是常用词,有些只是由单音词变为双音节词,除了音节和词形的变化外,意义大致相同。 但也有的换了个说法,或改用复音节词:令(让)、棺(棺材)、闻(听说)、曰(说)、冻馁(挨冻受饿)、? “《古代汉语字典》与《新华字典》同收义项的1875字,占3700字的50.9%。正是由于古汉语中有这样一些基本词贯穿古今,所以才使我们理解古文不致于向学习外语那么困难。
但是这些词,我们说它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是否就没有一点变化了呢?是否从古到今没有一点差异呢?举例来说: 《史记》:“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布衣:平民的代称,那么,为什么平民称为布衣呢?“布衣”是何种衣料的衣服呢?考《说文》:“布,枲(xi)织也。”“枲,麻也。”可见,布,乃麻织品也。而这种布质料粗劣,故平民的衣服用之。至于王公贵族,则要穿“帛”,“帛,缯也。缯,帛也。”
a. 灯:古代用油灯,今人用电灯、弧光灯、霓虹灯。
以上是古代词的内涵与今有差异,也就是说,词所概括的客观对象起了变化。
再如教材中的例子: 死:澌也,人所离也。《说文》民:众萌也。《说文》 虹:螮蝀也。状似虫。《说文》
27
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甲骨文有“出虹自北饮于河”】 许氏认为雷是阴阳之气迫动回转生出万物。甚至有人认为是“天鼓”。司雷之神是“雷公”,它有意志,可以罚暴惩恶。——今人知道乃带电云放电现象。
火,火毁也。水,准也。木,冒也。月,阙也。
鲸,海大鱼也。心,古人认为是思维器官。现在知道是血液循环的器官。
如此等等,都是古人的认识浮浅,甚至错误,而今人的认识则深刻、正确。 那么,这些词的词义是否发生了变化了呢?一般认为,这些词自身词义并未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从一个词来说,它的意义和它所指的事物是不同的,换言之,是“所指”的变化,词义并无差异,只是认识事物的人对此事物认识程度的不同而已。“所指”是词与它代表的事物之间关系而言。词义是指某词在其他词对立的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语义场中的地位。
譬如:一个水平低的人可能不知道盐是Nacl,不知道“鲸”是哺乳动物,但只要他知道“盐”不是“糖”,不把鲨鱼说成“鲸”,能正确地和别人交谈,我们就认为他掌握了这个词义。相反,如果说,概念的内涵不同,词义就不同,水平高低不同,词义也不同,那就造成不同水平的人有不同的词义,其结果是词无固定义,这是不可能的。 3、词义有变化的大致有:
走狗、共、给、特、左右(手下臣属)、藉(征税)、孤老、辟、怨、其、。 通过分析,可见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是发生在一部分词中,而绝大部分则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那么,这些变化的词,其词义变化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
第一、古今词义截然不同或差别很大的有人称为迥异。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但《孟子·滕文公》:“牺牲不成??,不敢以祭。” 《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古:食品,今:害羞 行李之往来供其贫困。《烛武退秦师》古:外度使节,今:旅行者的东西。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古:处理、处置,今义:处罚。 颁:《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其首。 畢《诗·小雅·鸳鸯》:“鸳鸯在飞,~之罗之。”《论衡·偶会》:“来遭民田之畢”。
蔡:《左传·定公四年》:“王于是乎杀管叔而~蔡叔。(流放) 仇:《王粲集·闲邪赋》:“横四海而无~,超遐世而秀出”。 (走遍天下无人与她比美,经过多少才出现这位美女) 大火:《鲍昭:登大雷辛与妹书》:“仰视~,俯听波声”。 烈士:《三国志·魏书·臧洪传》:“窃相谓曰:为何一日杀二~” 刘 :《尚书·盘庚上》:重我民,无尽~。(保重我们百姓,不是想杀尽我们)
这些词也是我们阅读古书的一种障碍,但是这种障碍一目了然。如果按照现在常用义去理解,就会轩轾难通。因而,这种障碍容易扫除。
第二、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28
勤:今义勤快,与惰相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劝:今义消极劝止。《劝学》:“赦之,以劝事君者”。
穷:今义缺衣食钱财,与富相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庄子》:“死生存亡,穷达贫富。”
睡:今义躺在床上睡觉。语事良久,孝公睡弗听。 爱:今义喜爱。“吾何爱一牛”(孟子) 访:今义拜访,访问。穆公访诸蹇叔。(僖33) 伐:今义讨伐、砍伐。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史记》 树:今义树木。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替:今义代替。不替孟明。(僖33) 狱:今义监狱。大小之狱,虽不能察?
上述二类,哪一类是我们掌握词义的难点呢?古用今废者,词典有之,古今相同的可以今释古,古今迥异的,难而易解,古今有同有异才是重点。这是我们读古书所遇到的词义间最大的障碍,因为这些词司空见惯,人们凭经验去解释,最易致误。而且这类有同有异的词,数量不少。初步统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与《新华字典》相对照:
A收而B未收者,仅仅6字,AB兼收而义有异者1825字,其中因文字通假而形成的异义402字,因古今字不同而异者68字,除此480字,还有1345字,占36%)。这1300多字,其中有1276字都是现代常用字(即3755个字中的),可见这些词,从词形上看,是古今习用的,而从词义上看,古今却有同有异,因此如不仔细区分,就容易误解古义。这是我们学习古汉语词义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我们说:在古今词义异同的问题上,不在迥异,而在微殊。
三、词义变化的结果
前面的分析可见词义是在变化,且变化幅度有大小之别,那么发展变化的结果又将怎样呢?这就是说:把它未变之前的意义与变化之后的意义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呢?
教材所谈的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虚化,就是从词义变化的结果来考察认识词义的。下面来逐一分析一下: 1、词义的扩大 狂:《说文》:“狾犬也”。“狾,狂犬也”,二字互训义同。即今所谓疯狗,或云:“狂犬”。例:《晋书·五行志中》:“旱岁,犬多狂死。” “对象(狗)+(行为)发疯”就构成该词的意义。
随着词义的发展,后来人疯癫,乃至于其他事物失却常态均可谓之“狂”。如:《汉语大字典》P1334页狂字条所引诸义: 人的行为:
a.精神失常。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
b.狂妄,轻狂:《诗·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29
c.放荡、放纵。苏轼词:老夫聊发少年狂。 d.气势猛烈,声势浩大。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廻狂澜于既倒。” 于是我们可以把“狂”后来的意义归纳为:
对象
?犬??人?行为(发疯)[象发疯的??其他事物]
这些内涵的增加,就使词义使用范围扩大了。 换种方式来说:原来为“狗发疯”,现在去掉“狗”这个限定性的义素,则发疯或象发疯的就称为“狂”。词所表达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就比原来扩大了。
再如:江、河
江:长江专名——江河通称:《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河:黄河——一切河流
定义:词义的扩大,就是指词的内在涵义增加,致使所表达的概念外延扩展,使该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有所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变宽泛,采取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原义寓于新义之中,并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再如:
嘴(古)鸟嘴——今,一切器物的嘴。 菜(古)《说文》草之可食者——今:《新华字典》主食外的食品。 皮:甲文象手持皮产形。《说文》:“剥取兽革者谓之皮;段注:云者,谓其人也。《左传》:“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说明带毛的叫皮
如果去毛的就叫“革”。
《韩非子》6次《墨子》4次《荀子》3次《诗》3次《论语》1次《孟子》4次《庄子》7次《左传》13次包括皮革,皮弁,共计四十一次,基本上都是“兽皮”。只有以下几次例外:
(1)《左·哀21》:“然二子者,譬如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贬义,打比方)
(2)《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然且不免于网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独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刳形去皮。后两个“皮”字是打比方。
2、词义的缩小
与前面的一种恰好相反。演变后的词义比原来所反映的事物范围小,即古义大于今义,今义是古义中义素的一部分。它反映的是词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采取了全面收缩的方式。
由泛指到特指,如: “丈人、老子”由古代的“老年人”到后来的“岳父、父亲”。使用范围缩小了,其它如: (1)《孟子·滕文公下》:“坏宫室以为之引也。民无所安息”。 《墨子·节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焉。”《说文》:“宫,室也。”——后来专指帝王住宅,如何房宫,未央宫。 (2)《论语》:“四体不勤,五穀不分”。
30
正在阅读:
古汉语词汇09-24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学案05-04
兴化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暨开学典礼方案05-05
S7-300使用说明书09-19
35kV集电线路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11-14
朱永新演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04-08
T-S-T交换网络的设计04-10
党支部党课讲稿:从抗击疫情看“四个自信”08-31
省三好学生事迹材料03-08
- 新生儿几个月可以游泳啊?
- 青海省2016年高级绿化工实操考试试题
- 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第二课时
- 方大碳素涉及的马坝河段临时河道工程施工方案
- 2014年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段考试卷
- 江西省煤炭经营资格
- 201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第六版,2012年起适用)-真实版 - 图文
-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浅见
- 供电流程
- 四年级趣味数学练习题
- 水上钢平台施工专项方案(计算书)施
- BBBAAAA新课标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 水处理作业指导书 - 图文
- 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整式的乘除专题训练(二)乘法公式的九种运算技巧练习
- 英语专业考研英美文学名词解释
- 注塑厂整改报告
- 2013年5月13日新闻时事报道(最新国际新闻 - 国内外新闻联播)
- 三年级语文选择题练习
- MCGS组态软件触摸屏简单使用步骤 -
- 世界的居民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