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更新时间:2023-05-17 11: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职业描述

能根据项目任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根据企业行业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软件及相应的模块,进行网络配置并安装会计软件,合理进行财务分工,完成会计信息化实施,并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账务处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管理、购销存管理,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数据管理。

二、课程定位

《会计信息化》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场所设在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认知实习、课程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企业顶岗实习。

该学习领域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该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能力以及敬业、责任、协作、创新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快速适应不同业态企业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

《会计信息化》的前导课程是《会计从业基础》、《会计业务核算与报告》、《成本核算与控制》、《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后续课程是《会计综合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

三、学习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

通过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

⑴辅助完成中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实施 ⑵能建立中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⑶会管理企业账套数据,会管理操作员和权限

⑷能熟练操作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和商业POS系统。

⑸具备与客户、同事、领导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能够与交流对象说明工作的内容及原因,并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2.社会能力

⑴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会计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 ⑵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⑶能与工商、银行、税务、中介服务、客户等单位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 ⑸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方法能力

⑴能自主学习会计信息化新知识、新技术 ⑵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⑶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四、学习领域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划分与时间安排

《会计信息化》学习领域由3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的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按“企业业态”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 传统的《会计信息化》(或《会计电算化》)课程大多以制造业业务和某一个财务软件为案例,在教室进行理论教学,在实训室单人完成上机操作。一方面理论与实践分离,另一方面学生只能掌握制造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只会操作一种软件,学生完全在老师讲授后按部就班上机操作,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得不到任何锻炼,学生在面对不同业态企业、不同财务软件时无所适从。以“企业业态”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可解决传统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便于因材施教。

2.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重点是标准财务模式,第二个学习情境的学习重点是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第三个学习情境的学习重点是商业POS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一体化管理。可以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

3.将会计电算化证和ERP证书考试融入教学内容,实现“课证融合”。

- 4 -

- 5 -

- 6 -

五、课程考核标准

《会计信息化》课程能力测试与考核采用百分制,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小组自评相结合,加大技能考核比重,利用实务考试系统,保证技能考核的公正性。测试的方法与手段标准分值分配如下:

考核记录表

六、教学资源与媒体资源

1.教学条件

⑴具有仿真会计职业环境的实训室;

⑵有一定数量紧密型工学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

⑶有一支“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高、技术服务能力强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⑷教师具有较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能力;

⑸有较为丰富的课堂与学习指导教学资源,具体包括多媒体课件、实训软件、习题与实训、试题库、图书与文献资料、财经法规等。

2.媒体资源

⑴《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

⑵《会计信息化》国家精品课程网站,音像、动画素材和视频教学资料 ⑶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和数字图书馆;

⑷Internet互联网和会计教育在线等信息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y0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