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问题浅析

更新时间:2023-07-18 21: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和谐社会

第3卷第1期

2007年1月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yangInstituteofEngineering(SocialSciences)

Vol13No11Jan.200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浅析

廖红云

(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沈阳110036)

摘 要: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六条原则。,,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A文章编号:1672-9617(2007)01-0033-03

各种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

的确存在着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运用群众能够接受的公平的机制,为群众创造公平的环境,提供公平的条件和公平的发展机会。要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防止某些人利用种种非法手段富起来,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走上富裕的道路,从而实现“共同富裕”,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3)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社会安定就是社会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互惠互利,平等发展。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格能够受到尊重,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机会发挥其能力并为自己争取相应的社会地位。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障碍。比如,对农民进入城市就业的限制;城乡之间存在差异的户籍制度;对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身份限制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这些障碍一定会逐步消除。社会有序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其中,政治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在权利的运行是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符合人民的愿望;经济上的有序主要表现为对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定位正确,其行为方式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社会生活的有序主要表现为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

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1)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充满活力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在经济上要有发展活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愿望和动力,形成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和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在政治上要有活力,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引导和发展公民参与政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在文化上要有活力,就是要培育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

收稿日期:2006-05-21

作者简介:廖红云(1963-),女,重庆人,副教授。

和谐社会

  34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

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要保证。“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趋势中曲折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这无疑又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全面的进步。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革的关键时期,的变动,,来了巨大的活力,,如: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住房、就业、医疗、社会保障问题;一些公民道德水准不高问题;领导干部贪污腐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时时提醒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重重困难,用积极有效的方法解决矛盾,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减少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多年来,我党为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们党首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这充分说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

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5)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6)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六条重社会;依据什么原则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如果这六条原则能够得到切实的贯穿就一定能够不断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能力,真正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

人为本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全面实现其目标追求,体现其内在规定,落实其内涵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核心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就此而论,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和谐社会本质上是富裕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富裕型社会;从收入差距较大、到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从存在大量失业人员到充分就业;从仍有部分地区、部分群众生活贫困到消灭贫困,共同富裕。

要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

坚持的重要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有六条: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

和谐社会

第1期廖红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浅析  35

爱,融洽和谐,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劳动、知识、人才、技术和资本都是创造

物资财富的生产要素。无论是用哪种生产要素参加社会生产,都是对社会的贡献,都要受到尊重,都可获得收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诚信友爱、融洽相处的关系。社会成员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竞争。竞争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技术进步,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综合国力。

只要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续发展,动荡和资源破坏,。

事实证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以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担负着

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的历史使命。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人民,这是构建社会主义,由于各种,,,腐蚀人们的灵魂,破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建设和谐的文化,即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

我们要站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加强科学文化教育。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使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先进文化为精神支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

Elementarydiscussionontheissueofconstructingsocialismharmonioussociety

LIAOHong-yun

(SchoolofVocationalTechnique,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henyang110036,China)

Abstract:Harmonioussocietyisakindofstatethatallcomponentsandallfactorsofsocietyaremutualharmonious.Promotingsocialequityandjusticearethekeylinktoconstructsocialismharmonioussociety;socialenergyisthefoundationofsocialharmonyandadvancement;stabilityandorderispowerfulguaranteetoconstructsocialismharmo2nioussociety.Constructingsocialismharmonioussocietymustalwaysadheretosiximportantprinciples.Harmonioussocietyshouldbepeopleorientedsociety,theessentialtargetofallactivitiesisthesurvivalofthepeople.Buildinghar2moniouscultureistheimportanttasktoconstructsocialismharmonioussociety.Keywords:socialism;harmonioussociety;construct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xp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