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复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04 12: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0级预防医学

《医学微生物学(一)》

1. 根据大小、结构和组成,微生物可分为哪三大类?各有何特点?

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

细胞内生长增值。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如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的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

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依据16SrDNA序列分析,这类微生物可分为古生菌和细菌两大类。古生菌有自身的16SrRNA序列特征,不合成细菌细胞壁中存在的肽聚糖,具有独特的代谢方式,可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如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和嗜盐嗜酸菌等。目前尚未发现具有肯定致病性的古生菌。细菌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此类。

2. 试比较G+和G-细胞壁结构的异同点。

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厚度 厚,20—80nm 薄,10—15nm 肽聚糖层数 多,可达50层 少,1—2层

肽聚糖含量 多,占细胞壁干重50%—80% 少,占细胞壁干重5%—20% 糖类含量 多,约45% 少,15%—20% 脂类含量 少,1%—4% 多,11%—22% 磷壁酸 + — 外膜 — +

3. 简述细菌L型的主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答案一:

特点:细菌L型又称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是细菌的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

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其主要特点是:①细菌L型的形态因缺失细胞壁而呈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有球形,杆状和丝状等。②着色不均,但大多染成格兰阴性。③对培养基要求较高,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④细菌L型生长较原菌较慢,一般在培养2~7天后在软琼脂平板上形成中间较厚,四周较薄的荷包蛋样细小菌落,有的呈颗粒状或丝状

菌落。⑤某些L型有一定的致病力,通常引起慢性感染。

临床意义:临床上遇有症状明显而标本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应考虑细菌L型感染的可能性,宜

做L型的专门分离培养,并更换抗菌药物。

答案二:细菌L型的形态因缺失细胞壁而成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有球型,杆状和丝状等。着

色不匀,无论其原为G+或G-菌,形成L型大多染成革兰阴性。细菌L型难以培养,其营养要求基本与原菌相似,但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细菌L型生长繁殖较原菌缓慢,一般培养2-7天后在软琼脂平板上形成中间较厚,四周较薄的荷包蛋样细

1

10级预防医学

小菌落,也有的长成颗粒状或丝状菌落。L型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后呈较疏松的絮状颗粒,沉于管底,培养液则澄清。去除诱发因素后,有些L型可回复为原菌,有些则不能回复,其决定因素为L型是否含有残存的肽聚糖作为自身再合成的引物。

某些L型仍有一定的致病力,通常引起慢性感染,并常在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临床上遇有症状明显而标本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应考虑细菌L型感染的可能性,宜作L型的专门分离培养,并更换抗菌药物。

4.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生物学功能?

答案一: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1) 荚膜:为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有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和抗有害物质损伤的作用。

(2) 鞭毛:在某些细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称为鞭毛。具有鞭

毛的细菌在液体环境中能自由游动,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且鞭毛蛋白有抗原性。

(3) 菌毛:许多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

称为菌毛。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性菌毛是细菌之间传递质粒或染色体

DNA的重要成分。

(4)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园

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胞。芽胞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有强大的抵抗力。

答案二:

荚膜:1)抗吞噬作用,2)黏附作用,3)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1)用于鉴定细菌和进行细菌分类,2)是细菌的运动器官,3)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

有关,4)具有高度的抗原性。

菌毛:1)是细菌的黏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芽孢: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5. 细菌根据其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可分哪几类?并简述各类的特点。

答案一: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可以分为四类。

㈠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 ㈡微需氧菌:在低压氧(5%~6%)生长最好,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

㈢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不论在有氧与无氧环境中均能生存,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

㈣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物质作为氢受体,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发酵。厌氧菌缺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或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类,故在有氧时受到有毒氧基团的影响而不能繁殖。

答案二:

2

10级预防医学

答案: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以分四类,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

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其各自特点为:1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仅能在有氧的环境下生长,如结合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2微需氧菌,低氧压(5%~6%)

生长最好,氧浓度大于10%有抑制作用,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3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功能,可在无氧和有氧的环境下生活,有氧下更好,大多数病原菌属此类;4专性厌氧菌,,无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发酵,该类细菌在有氧环境中物质代谢常产生超氧阴离子(02-)和过氧化氢(H2O2),两者均有强杀菌作用,厌氧菌因缺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或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类,故在有氧是受到有毒氧基团的影响,不能生长繁殖,如破伤风梭菌,脆肉类杆菌,不同种属的细菌其厌氧程度不同。

6. 根据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可分哪几期?各有何特点? 答案一:

1、迟缓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但分解迟缓,繁殖极少。迟缓期长短不一。 2、对数期:又称指数期,细菌在该期生长迅速,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生长曲线图上细菌数的对数呈直线上升,达到顶峰状态。此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比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

3、稳定期:该期细菌繁殖速度渐减,死亡数逐渐增加,细菌形态、染色性和生理性状常有改变。 4、衰亡期:稳定期后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数越来越多,并超过活菌数。该期细菌形态显著改变,出现衰退形或菌体自溶,难以辨认;生理代谢活动也趋于停滞。

答案二:

依据生长曲线,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

(1) 迟缓期:该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

间代谢产物,但分裂迟缓,繁殖极少。

(2) 对数期:细菌在该期生长迅速,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增长,生长曲线图上细菌数的

对数呈直线上升。细菌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

(3) 稳定期:该期细菌繁殖速度渐减,死亡数逐渐增加,细菌形态、染色性和生理形状常有

改变。一些细菌的芽孢、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4) 衰亡期: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数越来越多,并超过活菌数。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生

理代谢活动也趋于停滞。

7.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各有何实际意义?

答案一:细菌利用分解代谢中的产物和能量不断合成菌体自身成分,如细胞壁、多糖、蛋白质、

脂肪酸、核酸等,同时还合成一些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1热原质,或称

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此类物质的大多数是革兰阴性菌,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2毒素和侵蚀性酶,细菌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在细菌致病中很重要,其中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

3

10级预防医学

繁殖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外毒素毒力强于内毒素,某些细菌可产生侵蚀性的酶,破坏机体组织,促使细菌侵蚀扩散,如产气荚膜菌的卵磷脂酶,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3色素,有助于鉴别,有水溶性和脂溶性的;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产生少,只有多粘菌素,杆菌肽;5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其作用范围相对抗生素狭窄,仅对有亲缘关系的有杀伤,例如大肠埃希菌产生的大肠菌素,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6维生素,细菌能合成维生素供自身用,也可分泌到外环境中,如大肠埃希菌产生VB,VK可被人体吸收利用。

答案二:

1.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耐高温。用吸附剂和

特殊石棉滤板可除去液体中大部分热原质,蒸馏法效果最好。

2.毒素与侵袭性酶:细菌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毒素,在细菌致病性作用中甚为重要。某些细菌可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 3.色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不同颜色的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

4.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5.细菌素: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可用于西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6.维生素: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供自身需要外,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

8. 消毒和灭菌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其中哪些方法可杀灭细菌的芽胞? 消毒和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

2、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动蒸汽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1.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2、电离辐射 3、微波

(三)滤过除菌法

(四)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高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环氧乙烷; (二)中效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

(三)低效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高锰酸钾; 可以杀灭细菌芽胞的方法有:

高压蒸汽灭菌法;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环氧乙烷等高效消毒剂。

9. 试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及影响其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答案一:

4

10级预防医学

原理:1、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3、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而影响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生理活动,从而发挥防腐、消毒甚至灭菌的作用。(来自课本) 影响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高低排序大致如下:真菌、细菌繁殖体、有包膜病毒、无包膜

病毒、分支杆菌、细菌芽孢。2、微生物的物理状态。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显著影

响它的抵抗力,例如在营养缺陷下生长的微生物比在营养丰富下成长的微生物具有更强抵抗力。3、微生物的数量。数量越大消毒的时间就越长。4、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各种消毒剂的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同小异。5、温度。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6、酸碱度。7、有机物。有些有机物影响消毒剂效果。

答案二:

原理:1.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3.损伤细菌的细胞膜而影响

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生理活动,从而发挥防腐、消毒甚至灭菌的作用。

影响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2.微生物的物理状态3.微生物的数量4.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

间5.温度6.酸碱度7.有机物

10. 试述噬菌体感染细菌后的结果。 答案一:

⑴毒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的结果:毒性噬菌体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⑵温和噬菌体(也称溶原性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结果: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但噬菌体DNA随细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分配至子代细菌的基因中。

答案二:

毒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在宿主菌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四个阶段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最终裂解细菌。

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将基因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染色体,也不引起细胞裂解,但是其DNA随细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分配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

11. 何谓质粒?质粒有哪些主要特性?并请写出五种医学上比较重要的质粒。 答案一: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环状闭合的dsDNA,

主要特征:①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②质粒能编码某些特定性状,如致育性、致病性、耐药性等③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④质粒可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⑤质粒的相容性与不相容性。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①智育质粒或称F质粒,具有结合功能②耐药性质粒,又分接合性耐药质粒(R质粒),通过接合方式进行基因传递、非接合性耐药质粒③毒力质粒或Vi质粒④细菌素质粒⑤代谢质粒,编码与代谢相关的酶。

答案二:

答: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环状闭合的dsDNA。

特性:1、质粒具有自我复制能力,一个质粒是一个复制子。与染色体同步复制的成为紧密型

5

10级预防医学

质粒,与染色体复制不相关的质粒称松弛型质粒。2、质粒能编码某些特定的性状,如致病性、耐药性。3、质粒可自行丢失和消除,故质粒并非是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遗传物质。随着质粒的消失,性状亦随之消失。4、质粒可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5、质粒的不相容性和相容性。两种结构相似、密切相关的质粒不能稳定共存于一个宿主菌的现象为不相容性,反之为相容性。

重要质粒:致育质粒(F质粒)、耐药性质粒、毒力质粒(Vi质粒)、细菌素质粒、代谢质粒。

12. 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哪些?简述其主要特点。 答案一:

主要方式有五种:

1.接合作用:当细菌与细菌相互接触时,质粒DNA就可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 2.转化作用:由外源性DNA导入宿主细胞,并引起生物类型改变或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的过程,称为转化作用。

3.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称为转导作用。

4.转座(转位):转座是指一个或一组基因从一个位置转到基因组的另一个位置。可分为插入序列转座和转座子转座。

5.基因重组:不同DNA分子间发生的共价连接称基因重组。有两种类型:位点特异的重组和同源重组。 特点:

(1)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段,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2)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3)接合: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主要为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4)溶原性转换:温和噬菌体的DNA(前噬菌体)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DNA后,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答案二:

⑴转化,供菌裂解释放的DNA片段被受菌直接摄取,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⑵转导,由噬菌体介导,将供菌的DNA片段转入受菌,使受菌获得供菌的部分遗传性状,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⑶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的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给受菌,包括F质粒的接合和R质粒的接合;

⑷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溶原性转换是指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基因组整合,成为溶原性细菌,从而获得由噬菌体基因编码的某些性状;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种不同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彼此进行融合的过程。

13. 试述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和生化机制。怎样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一) 固有耐药性: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的天然不敏感,亦称为天然耐药性细菌。 (二) 获得耐药性:指细菌DNA的改变导致其获得了耐药性表型。

1. 染色体突变 2. 可遗传的耐药性

(1) R质粒的转移

6

10级预防医学

(2) 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性 (3) 整合子

二,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一) 钝化酶的产生

(二)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三) 抗菌药物的参透障碍 (四) 主动外排机制

(五) 细菌自身代谢状态改变 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 加强药政管理 4. 研制新的抗菌药物 5. 破坏耐药基因

14.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答案一:

毒力表示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构成病原菌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两个方面。侵袭力包括粘附素、荚膜、侵入性物质和细菌生物被膜等,主要涉及菌体的表面结构和释放的侵袭蛋白和酶类。毒素主要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答案二:

侵袭力和毒素构成细菌毒力,其物质基础是细菌的菌体结构和代谢产物。包括菌体表面的黏附

结构,比如纤毛,外膜,水解酶,毒性代谢产物,包括脂多糖,蛋白质之类的,等等

15. .试述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答案一: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其毒性成分主要为类脂质A。内毒素位于细胞壁的最外层、覆盖于细胞壁的黏肽上。各种细菌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较弱,大致相同,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内毒素耐热而稳定,抗原性弱,耐热。

外毒素是指某些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为次级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等均能产生外毒素。外毒素不耐热、不稳定、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用作治疗。

答案二:

细菌的内毒素即革兰阴性菌的LPS,包括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三部分。细菌的外毒素主要是由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合成及分泌的毒性蛋白质产物,包括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 外毒素 内毒素 7

10级预防医学

产生细菌 主要成分 毒性 稳定性 作用效果 产生条件 抗原性 G﹢ 蛋白质 强、高选择性 不耐热,人工化学方法可脱去毒性制成类毒素 造成神经传导功能和肠上皮等的损伤 菌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至细胞外 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G﹣ 脂质、多糖 较弱,无选择性 对理化因素稳定,不能用甲醛液脱毒成为类毒素 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和内毒素休克 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机体对多糖成分产生抗体,不形成抗毒素

16. 全身性细菌感染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答案一:

全身感染多由胞外菌感染引起,致病菌或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播散引起全身性症状的一种感染类型。常见有下列几种情况:

(1)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能入血循环,但其

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入白喉。 (2)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

也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如内毒素血症。 (3)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

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早期有菌血症。

(4)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5)脓毒血症: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内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答案二:

1:毒血症 只在机体局部进行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外毒血可入血。

2: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进入血流,并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内毒素,也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

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学所致。 3: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入血,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

4: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5:脓毒血症: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扩散到组织或器官,并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17. 简述引起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的特点。该如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特点:①主要为机会致病性微生物;②常具有耐药性;③常发生种类的变迁;④适应性强。 如何预防和控制:①消毒灭菌;②隔离预防;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8. 当出现新的细菌性传染病时,该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8

10级预防医学

答案一:

1.病原菌的检测:标本的采集和运送,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病原菌抗原的检测,病原菌核

酸的检测。 2.血清学诊断: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

答案二:

1:标本采集运送

2:细菌培养与鉴定,包括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动物学鉴定、药物敏感试验。 3:病原体抗原检测 4:病原体核酸检测

19. 在病原菌检测中,标本的采集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①早期采集,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②无菌采集,避免标本被杂菌污染 ③不同时期采集细菌标本 ④采集病变明显部位 ⑤尽快送检,注意保存 ⑥血清型检查的标本取双

20. 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毒力因子 一、细胞壁表面结构 荚膜 肽聚糖 磷壁酸 SPA 二、毒素 溶素 表皮溶解毒素 杀白细胞素 肠毒素 毒素休克综合症毒素 三、酶类 凝固酶 透明质酸酶 葡激酶 酯酶 DNA酶 触酶 生物学活性 促进粘附 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吞噬 与纤维蛋白结合,介导吞噬 与IgG和Fc区反应,抑制吞噬,抗补体 溶解细胞膜 引起表皮剥脱性皮炎 破坏吞噬细胞,增强侵袭力 引起食物中毒 引起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紊乱 使血浆凝固 降解透明质酸 水解纤维素 水解脂肪 水解DNA 水解H2O2 所致疾病:侵袭性:皮肤化脓性感染,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 毒素性:食物中毒、TSS、SSSS

21. A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有哪些?引起的人类疾病大致可分哪几种类型?每种类

型各举一例。

9

10级预防医学

答案一:

A型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有:

1)细胞壁成分:(1)粘附素,包括磷脂壁酸(LTA)和F蛋白,它们与细胞膜有高度亲和力,是该菌能定植在机体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等表面主要侵袭因素。(2)M蛋白,是A型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含M蛋白的链球菌具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杀菌作用的能力。(3)肽聚糖,具有致热、溶解血小板、提高血管通透性和诱发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

2)外毒素类:(1)致热外毒素,由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A型链球菌产生,抗原性强,具有超抗原作用。(2)链球菌溶素,有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 3)侵袭性酶类(1)透明质酸酶,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细菌易在组织中扩散。(2)链激酶,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病菌在组织中扩散。(3)链道酶,能降解脓液中具有高度粘稠性的DNA,使脓液稀薄,促进细菌扩散。 2. 3.

4.化脓性感染:(1)皮肤也和皮下组织感染,淋巴管炎。(2)其他系统感染,扁桃体炎。 5.中毒性疾病:猩红热

6.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

答案二: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① 化脓性感染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淋巴管炎;其他类型感染:扁桃体炎 ②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 ③ 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

粘附素:LAT:与细胞表面抗体结合,增强粘附性;

胞壁成分 Protein F:是结合部位暴露,利于定植及增值 M蛋白:具有康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杀菌作用的能力

肽聚糖:具有致热,溶解血小板,提高血管通透性,诱发实验性关节炎

外毒素类

致热外毒素类:抗原性强,具有超抗原作用,对免疫有致热性和致死性 链球菌溶素:具有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作用

透明质酸酶:分解细胞间质

侵袭性酶

链激酶(SK):纤维素蛋白酶原变为纤维素蛋白酶,溶解血块,阻止血浆蛋白凝固

(扩散因子) 链道酶(SD):亦称链球菌DNA酶,降解脓液

22. 简述肺炎链球菌的形态特点及所致致病,其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何区别?

肺炎链球菌是格兰阳性球菌,菌体呈矛头状,多呈双排列,宽端相对,尖端向外,菌体周围显示有透

10

10级预防医学

明环.无边鞭毛,无芽孢,在机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致病物质:荚膜,磷脂壁酸,神经氨酸酶.所致疾病: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其次为支气管炎.甲型溶血链球菌排列多成双或短链状.血平板上菌落周边呈α溶血.甲型溶血链球菌不被胆汁融菌并且optochin实验阴性。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23. 简述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培养及所致致病。 答案一:

形态: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两菌的接触面较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μm,排列较不规则,单个、成双或4个相连,无鞭毛,无芽胞,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培养: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最常用的培养基是巧克力色培养基。即将血液加热80℃后制成的血琼脂培养基。初次分离培养时,还需提供5%~10%的CO2气体。一般培养48小时后,脑膜炎奈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圆形隆起、表面有光泽、透明或半透明、直径约1mm~5mm的露滴样粘液型菌落。无色素形成。血平板上无溶血现象。 所致疾病: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病原菌,人类是其唯一易感宿主。

答案二:

形态: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两菌的接触面较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um,排列较不规则,单个、成双或四个相连等。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培养:常用经80℃以上加温的血琼脂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专性需氧,在5%CO2条件下生长更佳,最适pH为7.4~7.6,最适生长温度37℃。 所致疾病:流脑

24. 简述淋病奈瑟菌的传播途径、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则。

传播途径: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传播;

所致疾病:1.母体患有淋病菌阴道炎或子宫颈炎时,婴儿出生时易患淋病菌性结膜炎; 2.成人感染初期,一般引起男性前尿道炎,女性尿道炎与子宫颈炎。

3.如进一步扩散到生殖系统,引起慢性感染,男性发生前列腺炎、精囊精索炎和附睾

炎;女性出现前庭大腺炎和盆腔炎,是导致不育的原因之一。

防治原则:1.开展防治性病的知识教育,禁止卖淫嫖娼,防止不正当两性关系。

2.治疗选用青霉素、新青霉素及博来霉素等药物,除做药敏试验指导合理选择药物外,

还应治疗与淋病患者性接触者;

3.婴儿出生时,不论母亲有无淋病,都应以氯霉素链霉素合剂滴入双眼,预防新生儿

淋病性结膜炎的发生。

25. 肠杆菌科细菌与医学关系大致可分为哪三种情况? 答案一:

(1) 致病菌,有少数细菌总是引起人类疾病,如伤寒沙门菌、志贺菌、数亿耶尔森菌等;(2)

机会致病菌,一部分细菌属于正常菌群,但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移位至肠道以外部

位时,即可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3)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如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即是由于获得位于质粒、噬菌体或毒力岛上的毒力因子基因后而成为致病菌。

答案二:

1致病菌,少数细菌引起人类疾病,如沙门伤寒菌属。

2:机会致病菌,一部分细菌属于正常菌群,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移至肠意外的部位时,即

11

10级预防医学

可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

3: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如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即是由于获得位于质粒、噬菌

体或毒力岛上的毒力因而为致病菌。 26. 试述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

答案一:

1.形态与结构:大小中等的革兰阴性杆菌。大多有菌毛,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全部不产生芽胞。

2.培养:兼性厌氧或需养。

3.生化反应: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

4.抗原结构: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抗原。

5.抵抗力:因无芽胞,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6.变异:易变异,除自发突变外,还可通过转导、结合、溶原性转换等基因的转移和重组方式,

使噬菌体获得新的症状导致变异。

答案二:

1. 形态与结构 为中等大小的革兰隐形杆菌。大多有菌毛,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全部不产生芽胞

2. 培养 兼性厌氧或需氧。营养要求不高

3. 生化反应 触梅阳性,能还原一、硝酸盐喂亚硝酸盐,氧化酶阴性,后者在鉴别肠道杆菌

和其他发酵与不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上有重要的价值。乳糖发酵实验可初步鉴定志贺菌,

沙门菌等致病菌和其他大部分非致病肠道杆菌,前二者不发酵乳糖

4. 抗原结构 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抗原。其他上有菌膜抗原 5. 抵抗力 因无芽胞,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6. 变异 肠杆菌科细菌易出现变异菌株,其中最常见是耐药性变异

27. 试述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特点。 答案一:

(一)致病物质:

1.黏附素,能使细菌紧密黏着在泌尿道和肠道的细胞上,避免因排尿时尿液的冲刷和肠道的蠕动作用而被排除。其特点是特异性高。如定植因子抗原I,II,III,集聚粘附菌毛I和III等。 2.外毒素,它们是志贺毒素I和II,耐热肠毒素a和b,不耐热肠毒素I和II。 此外,还有内毒素,荚膜,载铁蛋白和III型分泌系统。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1)败血症 (2)新生儿脑膜炎 (3)泌尿道感染

2.胃肠炎,为外源性感染。

(1)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作用于小肠 (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作用于大肠 (3)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作用于小肠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作用于大肠 (5)肠集聚

型大肠埃希菌,作用于小肠

答案二:

一:致病物质,1高特异性粘附素 2多种类型外毒素

二:肠道外致病,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三:大肠埃希菌可引起人类胃肠炎,是外源性感染。分为: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肠侵袭型

大肠埃希菌、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聚集型大肠埃希菌。

12

10级预防医学

28.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有哪五种类型?分别说明其致病机制及致病特点。 答案一: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有: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 致病机制及致病特点:

ETEC:质粒介导LT(不耐热肠毒素)和ST(耐热肠毒素),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黏附素;致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低热;

EIEC: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致水样便,继以少量血便,恶心、呕吐、发热; EPEC:质粒介导A/E组织病理变化,伴上皮细胞绒毛结构破坏,导致吸收受损和腹泻;致婴儿

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发热; EHEC: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tx-I或Stx-II,中断蛋白质合成;A/E损伤,伴小肠绒毛结构破坏,

导致吸收受损;水样便,继以大量出血,剧烈腹痛,低热或无,可并发HU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AEC: 质粒介导集聚型黏附上皮细胞,伴绒毛变短,单核细胞浸润和出血,液体吸收下降;致婴

儿腹泻,持续性水样便,呕吐、脱水、低热。

答案二:

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致病机制:不耐热肠毒素II,耐热性肠毒素 特点 :5岁以下婴儿和旅行者腹泻的重要致病原

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与志贺菌属密切相关。

特点: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所致疾病很像菌痢,有发热,腹痛,

腹泻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3肠治病型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病菌线黏附于小肠上皮细胞,随后破坏刷状缘,导致微绒毛萎

缩,变平,造成严重水样腹泻。

特点:是最早发现的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

原菌,严重者可致死。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为出血型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的病原体

特点:5岁以下儿童易感染,夏季多见,症状轻重不一,可为轻度水泻至

半剧痛的血便

5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刺激黏液的分泌,促使细菌形成生物被膜覆盖在小肠的上皮上,

此外致病物质可能还包括毒素的产生。

特点 :能在细胞表面自动聚集,形成砖状排列。

29. .试述志贺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答案一:

(1)致病物质:a.侵袭力:细菌粘附——诱导细胞内吞——胞内生长——向毗邻与纵深扩散(侵

入血液罕见)。b.毒素:内毒素:一、局部——肠黏膜,首先使其通透性增加,促进内毒素的吸收,其次可促进炎症、溃疡、坏死和出血,最后内毒素尚能作用

于肠壁植物神经系统,使肠功能发生紊乱,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二、全身——出现内毒素血症:发热、神经障碍、中毒休克。A群志贺菌I型与II型尚能产生外毒素,称为志贺毒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合成中断。

(2)所致疾病:

一、 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感染只局限于肠道,一般不侵入血液。

13

10级预防医学

二、临床表现:a.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典型:发热、腹痛、脓血粘液便、里急后重。b.小

儿———中毒性:无明显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高热、休克、中毒性脑病。c.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迁延两个月以上,且症状不典型,承认易误诊漏诊。

少数人,细菌可在结肠内形成无症状定植,成为持续性传染源。

答案二:

志贺菌的致病物质包括侵袭力、内毒素和外毒素。

志贺菌引起细菌性痢疾,主要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和慢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菌痢分3型:①急性典型痢疾:病人具有典型的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脓血黏液性大便并有明显的里急后重;②急性非典型痢疾:主要表现为腹泻,有黏液但无脓血便,体温正常或低热,易误诊,易转化为慢性或带菌;③急性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小孩,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出现DIC,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脑水肿。

慢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成为带菌者而成为传染源。

30. 简述沙门菌所致疾病的类型。

答案一:

① 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原称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 ②胃肠炎(食物中毒):由摄入大量被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污染的食物引起;

③败血症:病菌以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常见;

④无症状带菌者:约有1%~5%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在症状消失后1年仍可在其粪便中检出有相应沙门菌,转变为无症状带菌者。

答案二:

沙门菌人类感染疾病有四种类型:

1、 肠热症: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以及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 2、 胃肠炎。 3、 败血症。 4、无症状带菌者

31. 试述肥达试验的原理及分析其结果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一:

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鞭毛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定量凝集实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

分析结果时注意事项:①正常人抗体水平,一般伤寒杆菌O抗体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甲、乙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在1:8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②动态观察:一般随病程延长第2次检测抗体效价比第一次高4倍或4倍以上才有诊断价值;③区别H、O抗体增高的意义:两者同时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两者同时低于正常无意义;O抗体效价高而H抗体效价低,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若H抗体效价高而O抗体效价在正

14

10级预防医学

常范围内,则可能是以往接种过疫苗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所致。

答案二:

实验原理:肥达试验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

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当抗原遇到特异性抗体(抗O及抗H)时,便会发生凝集反应,通过对凝集物量多少来推算病人体内抗体的多少,以协助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

分析结果时应注意事项:肥达试验的结果分析解释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病程、病史以及地区流行病学的情况。正常值,动态观察,预防注射以及其他。

32. 试述霍乱弧菌的致病机制。 答案一:

致病物质涉及染色体上多个基因。主要有ctxA、ctxB、zot、cep基因等等。 主要致病物质有1霍乱肠毒素;2鞭毛、菌毛及其他毒力因子。

ctxA、ctxB可导致严重的腹泻和呕吐;zot可增加粘膜渗透性;cep增加肠液的分泌,使得缺少霍乱肠毒素的群仍能出现腹泻。

鞭毛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膜层儿接近肠壁上皮细胞;普通菌毛只有粘附定居后才可致病。

答案二:

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 1、 霍乱肠毒素。

2、 鞭毛、菌毛以及其他毒力因子:鞭毛运动有助于细菌穿过肠黏膜表面粘液层而接近肠壁上

皮细胞。菌毛是其定居于小肠所必需的因子。

霍乱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事物经口摄入,人人传播少见。病菌到达小肠后,粘附于肠粘膜表面并迅速繁殖,不侵入肠上皮细胞和肠腺,细菌在繁殖时产生肠毒素而致病。

33. 试述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答: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

病人粪便,肛拭;流行病学调查还包括水样。霍乱弧菌不耐酸和干燥。为避免因粪便发酵产酸而使细菌灭活,标本应该及时培养或加入Cary-Blair保存液中运输;肠道病原菌常用的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不适宜。

2.直接镜检

革兰染色阴性弧菌,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有助于诊断。

3.分离培养

标本先接种至碱性蛋白胨水增菌,37度孵育6-8小时候后直接镜检并作分离培养。目前常用的选择培养基为TCBS,该培养基含有硫代硫酸盐、胆盐及蔗糖,霍乱弧菌因分解蔗糖呈黄色菌落。挑选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反应及O1群多价和单价血清作玻片凝集反应。目前还需与O139群抗血清做凝集反应。其他分离培养基还有碱性平板、血平板和TTGA培养基等。

霍乱弧菌的防治原则:

疫苗预防长期以来使用O1群霍乱弧菌死菌苗肌肉注射,虽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但保护力仅为50%左右,且血清抗体持续时间较短,仅为3-6个月。在认识到肠道局部免疫对霍乱预防起主要作用后,目前霍乱疫苗预防的重要已转至研制口服菌苗的方向上,包括B亚单位-全菌灭活口服疫苗、基因工程减毒疫苗、带有霍乱弧菌几个主要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工程疫苗等。其中前两种疫苗已进行过大规模人群试验,对其有效保护率和保护时间正在进行评估,且在某些国家已获

15

10级预防医学

准使用。O139尚无预防性疫苗,候选疫苗正在研制中,思路是制成包括预防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的二价疫苗。

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是治疗霍乱的关键;抗生素的使用可减少外毒素的产生。加速细菌的清除,用于霍乱的抗菌药物有四环素、多西环素、呋喃唑酮、氯毒素和复方SMZ-TMP等。但带有多重耐药质粒的菌株在增多;且O139群的耐药性强于O1群,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34. 简述厌氧芽胞梭菌属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答案一:

厌氧芽胞梭菌属是一群格兰染色阳性,能形成芽孢的大杆菌,芽孢直径比菌体宽,使菌体膨大成梭状,故此得名。生长和代谢不需要氧气,利用发酵而获取能量的一群细菌。主要分布于土壤、人和动物。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致病菌,在适宜条件下芽孢发芽形成繁殖体,产生强烈外毒素,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在人类主要引起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肉毒中毒等严重疾病。此外,还与皮肤软和组织感染,抗生素相关的肠炎和腹泻有关。厌氧芽胞梭菌对热、干燥和消毒剂均有强大抵抗力。除产气荚膜梭菌等极少数例外,均有周鞭毛,无荚膜。

答案二:

菌体细长,有周鞭毛,无荚膜。芽孢呈正圆,比菌体粗,位于菌体顶端,使菌体呈鼓槌棒,为本菌典型特征。革兰染色阳性。严格厌氧。大多生化反应阴性,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

35. 简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发病机理及防治原则。

感染条件: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感染;大面积创伤、

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发病机理:(1)与神经系统的结合 (2)内在化作用

(3)膜的转位 (4)胞质溶胶中作用靶的改变

防治原则:1、正确处理创口,及时清创扩创。

2、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进行人工主动免疫。

3、对可疑病人可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进行紧急预防。 4、发病早期可足量使用抗毒素进行特异性治疗。 5、抗生素

36. 简述肉毒梭菌的致病物质及作用机制。

答案一:

致病物质:主要为其强烈的神经外毒素。

作用机制:肉毒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点处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

导致迟缓性麻痹。

答案二:

1.致病物质:主要依靠其剧烈的神经外毒素

16

10级预防医学

2.作用机制:相似于破伤风毒素,但有区别a.肉毒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

点处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迟缓性麻痹;b.毒素经内化作用进入细胞内由细胞膜形成的小泡中,不像破伤风毒素从外周神经末梢沿神经轴上行,而是留在神

经肌肉接点处;c.肉毒毒素前体分子先于一些非毒性蛋白形成一种大小不等的复合物,复合物的毒性分子可稳定的存在外环境和胃肠道。进入小肠后,在碱性情况下解离,被吸入进入血循环;d.只有C型和D型毒素是由噬菌体编码,其他型毒素均由染色体决定。

37. 简述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和感染特征。 答案一:

致病条件:无芽孢厌氧菌是寄生于皮肤和粘膜上的正常菌群,当其寄居部位改变,宿主免疫力下降

和菌群失调等情况下,伴有局部厌氧微环境的形成,如因血管损伤、肿瘤压迫等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则易引起内源性感染。

感染特征:1、内源性感染,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多呈慢性过程。

2、无特定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形成局部脓肿或组织坏死,也可侵入血流形成败血症。

3、分泌物或脓液粘稠,乳白色、粉红色、血色或棕黑色,有恶臭,有时有气体。 4、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长期无效。 5、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但普通培养法无细菌生长。

答案二:

致病条件:寄居部位改变,宿主免疫力下降,菌群失调,伴有局部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感染特征:①内源性感染,感染部位遍及全身,多呈慢性过程;

②无特性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形成局部脓肿或组织坏死,也可侵入血流形成败血症;

③分泌物或脓液粘稠,有恶臭; ④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长期无效;

⑤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

38. 简述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培养特点及变异性。

答案一:

形态:细长略弯曲,端极钝圆,大小为1~4μm×0.4μm,呈单个或分枝状排列,无鞭毛,无

芽孢。在陈旧病灶和培养物中呈颗粒状,串珠状,短棒状,长丝状等不典型形态。齐-尼

抗酸性染色呈红色。

培养特点:(1).专性需氧菌;

(2).营养要求高:固体培养基,需含有蛋黄、马铃薯、甘油和天门冬酰胺;最适PH

为6.5~6.8,最适温度为37℃;

17

10级预防医学

(3).生长缓慢:约24小时繁殖一代,接种后培养3~4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

菌落为干燥、坚硬,表面呈颗粒状、乳酪色或黄色,形状似菜花样。液体培养基中呈粗糙皱纹状菌膜生长。 变异性:对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较易产生耐药性,菌落、毒力等也易发生变异。

卡介苗就是一类毒力发生变异,对人类无致病性而仍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疫苗株。

答案二:

形态:结核分枝杆菌细长略弯曲,大小约1~4um*0.4um,呈单个或分枝状排列,无鞭毛,无芽胞。在陈旧的病灶和培养物中,形态常不典型,可呈颗粒状,串珠状,短棒状,长丝形等。

培养特点:结核分枝杆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在含有蛋黄,马铃薯,甘油和天门冬酰胺等

的固体培养基才能生长。最适PH为6.5~6.8,最适温度为37摄氏度,生长缓慢,约12~24小时繁殖一代,接种后培养3~4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菌落为干燥,坚硬,表面呈颗粒状,乳酪色或黄色,形似菜花样。

变异性: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较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菌株常伴

随活力和毒力减弱。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毒力等也易发生变异。1908年将有毒的牛分枝

杆菌培养于含胆汁,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230次传代,历时13年,使其毒力发生变异,成为对人无致病性,而仍保持良好免疫原性的疫苗株,称为卡介苗BCG。

39. 试述结核分枝杆菌的所致疾病特点。 答案一:

结核分枝杆菌无内毒素,也不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以肺部感染最多见,肺结核可分为原发感染和原发后感染。原发感染多见于儿童,还可导致全身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原发后感染多见于成年人,大多为内源性感染,病灶局限,一般不累及临近淋巴结,主要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形成结核结节。

答案二:

(一)肺部感染

1.原发感染

机体首次感染,多见于儿童;

反复引起渗出性炎症,称为原发灶;

原发灶内的结核分枝杆菌经淋巴管扩散至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X线胸片显示哑铃状阴影,称为原发综合征;

随着机体抗结核免疫力建立,原发灶大多可以纤维化和钙化而自愈

2.原发后感染

病灶局限,一般不累计邻近的淋巴结,主要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形成结核结节,发生纤维化或干酪样坏死 (二)肺外感染

可经血液、淋巴液扩散,侵入肺外器官,引起相应脏器结核

40. 试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和应用。 答案一:

原理:人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会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将一定量的结核菌素注入皮内,如受试者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则在注射部位出现迟发型超敏反应炎症,判为阳性,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者则为阴性。

方法:目前多采用PPD法。规范试验方法是取PPDC和BCGPPD各单位分别注入两前臂皮内,

48~72小时后,红肿硬结小于5mm者为阴性反应;超过5mm者为阳性;≥15mm为强阳

18

10级预防医学

性。两侧红肿中,若PPDC侧大于BCGPPD侧时为感染,反之则可能为接种卡介苗所致。

结果分析: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柑橘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

超敏反应,并说明有特异性免疫力。强阳性反应则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尤其是婴

儿。阴性反应表明受试者可能未感染或结核分枝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

应用:结核菌素试验可用于:1.诊断婴幼儿的结核病2.测定接种卡介苗后免疫效果3在未接种

卡介苗的人群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4.用于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答案二:

原理: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将一定量的结核菌素注入皮内,曾感染结核分枝杆

菌或接种卡介苗者常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呈阳性结果;反之者则呈阴性。

方法:PPD法,即两前臂分侧注射PPDC和BCGPPD,48~72小时后观察红肿硬结大小作结论。 分析:(1).试验后的红肿硬结>5㎜者为阳性,表明机体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 (2). 红肿硬结<5㎜者为阴性,表明可能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 (3).红肿硬块≥15㎜为强阳性,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尤其是婴儿。

但应注意,处于原发感染早期、正患严重结核病或患其他严重疾病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也可能出现短暂性阴性反应。

应用:(1).诊断婴幼儿的结核病;

(2).测定接种卡介苗后免疫效果;

(3).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4). 用于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41. 简述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特性及致病特点。 答案一:

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培养较困难,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度,生长时需要“X”和“V”

两种生长辅助因子。在巧克力色血平板上生长良好,出现“卫星现象”。 致病特点:荚膜是本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具有抗吞噬作用;菌毛具有粘附和定植于细胞的作用;

内毒素致病作用尚不清楚;IgA蛋白酶能水解sIgA,可降低黏膜局部免疫力。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疾病包括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答案二:

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培养较困难,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摄氏度。由于该菌氧化还原

酶系统不完善,生长时需要\和\两种生长辅助因子。流感嗜血杆菌在巧克力色血平板上生长良好。将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于血平板上共同培养时,在金

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越小,此现象称为“卫星现象”。该现象有助于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致病特点:荚膜是本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具有抗吞噬作用;菌毛具有黏附和定植于细胞的作用;

IgA蛋白酶能水解sIgA,可降低粘膜局部免疫力。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疾病包括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原发性感染(外源性)多为有荚膜b型菌株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鼻咽炎、咽喉会厌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包炎等,严重的引起菌血症,以小儿多见。继发性感染(内源性)多由呼吸道寄居的无荚膜菌株引起。常继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结核病等,临床表现有慢性支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以成人多见。无荚膜菌株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成员。

42. 简述炭疽芽胞杆菌的形态和染色特征。

19

10级预防医学

答案一:

形态:致病菌中最大的格兰阳性粗大杆菌,宽1~3μm,长5~10μm。两端截平,无鞭毛。

染色特征:新鲜标本直接涂片时,常单个呈短链状;经培养后则形成竹节样排列的长链。在有

氧条件下形成椭圆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有毒菌株在机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

答案二:

(1)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两端平齐,无鞭毛。

(2)新鲜标本直接涂片时,常单个或呈链状;经培养后形成竹节样排列的长链。 (3)在有氧条件下形成椭圆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 (4)有毒菌株在机体内活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

43. 简述炭疽芽胞杆菌和鼠疫耶尔森菌的致病特点。 答案一:

炭疽芽胞杆菌致病特点:(1)致病物质 主要致病物质是荚膜和炭疽毒素,其致病率取决于生成荚

膜和毒素的能力,由质粒DNA控制荚膜和炭疽毒素产生。炭疽毒素是造成感染者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毒性作用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而形成水肿,可抑制麻痹呼吸中枢而引起呼吸衰竭死亡。

(2)所致疾病 炭疽芽胞杆菌主要为食草动物炭疽病的病原菌。可引起

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这三种疾病均可并发败血症,偶见引起炭疽性脑膜炎,死亡率极高。

鼠疫耶尔森菌的致病特点:(1)致病物质 鼠疫耶尔森菌的致病性主要与F1抗原、V/W抗原、外膜

抗原及鼠毒素等相关。鼠疫耶尔森菌的毒力很强,少量

细菌即可使人致病。

(2)所致疾病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啮齿类动物是鼠疫耶尔森

菌的贮存宿主,鼠蚤为其主要传播媒介。临床常见有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

答案二:

20

10级预防医学

炭疽芽孢杆菌 鼠疫耶尔森菌

1.致病物质:荚膜、炭疽毒素。 ① 致病物质:F1抗原、V/W抗原、外膜抗 荚膜可以抗吞噬,有利于细菌的繁殖扩原以及鼠毒素。 散。 ② 传播特点 炭疽毒素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产(2)贮存宿主未龋齿类动物,如野鼠、家鼠、 生水肿,麻痹呼吸中枢而引起呼吸衰竭黄鼠等。 而死亡。 2.传播特点 (3)鼠蚤为其传播媒介。 4.所致疾病

(1)携带病菌者一般为食草动物,如牛、(1)腺鼠疫:病菌通过疫蚤叮咬的伤口进入羊、马等。 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在细胞内繁殖,致病特点3.所致疾病 并沿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引起出血坏死(1)皮肤炭疽:人因接触患病动物或受性淋巴结炎。多见于腹股沟淋巴结。 染皮毛而引起皮肤炭疽,形成脓疮,水(2)败血症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前者常疱等。 因机体抵抗力弱,病原菌毒力强,侵入体内(2)肠炭疽: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菌量多所致;后者多继发于腺型鼠疫,病菌奶或被感染食物引起,出现全身中毒现象。 (3)肺炭疽:吸入含有大量病菌芽孢的尘埃引起,出现呼吸道症状,也引起全身中毒。 侵入血流所致。此型病情凶险,发病初期发热,皮肤粘膜出现出血点,若抢救不及时,可发生休克而死亡。 (3)肺鼠疫:由于吸入带菌尘埃飞沫可直接造成肺部感染或由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继发而致。患者高热,咳嗽,痰中带血及大量病菌,可死于休克、心力衰竭。

44. 简述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答:(1)形态染色特点: 革兰阳性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不规则无荚膜,无鞭毛,

不形成芽孢。美蓝短时间染色出现异染颗粒。

(2)主要致病物质:白喉毒素,是β棒状杆菌噬菌体侵入无毒白喉棒状杆菌时产生的。 (3)所致疾病:白喉

45. 简述支原体和细菌L型的主要区别。 答案一:

支原体 1、发生在自然界中 2、生长需要固醇类物质 3、在无抗生素等诱导物的培养基中生长无返祖现象 4、代谢活力有限 5、DNA中G+C mol%<41% 6、对毛地黄皂苷的溶解作用敏感。 细菌L型 1、常常是实验室形成的(与人为因素有关);?? 2、不绝对需要固醇类物质;?? 3、去除诱导物时易返祖成母菌形态;?? 4、具有与母菌相同的代谢活力;?? 5、DNA中G+C mol%>41%;?? 6、对毛地黄皂苷的溶解作用有抵抗力。 21

10级预防医学

答案二:

支原体:自然界广泛存在;生长时需要胆固醇(除无胆甾醇原体外);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形成

细胞壁

细菌L型:多在诱导因素下形成;生长时不需要胆固醇;出去诱因,可恢复原来的细胞壁

46. 简述人类致病支原体的种类及所致疾病。

答案一:

肺炎支原体: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解脲脲原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等泌尿生殖道疾病,还与自然流产,早

产,和死胎有关。

人型支原体:附睾炎,盆腔炎,产褥热等。 生殖支原体:主要引起尿道炎

穿透支原体:可能是AIDS发病的一个辅助因素

答案二:

答:(1)肺炎支原体,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2)脲脲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

(3)人型支原体,附睾炎、盆腔炎、产褥热等 (4)生殖支原体,尿道炎

(5)穿透支原体,可能是AIDS发病的一个辅助因素

47. 简述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 答案一:

①多数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

②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③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④有细胞壁,但形态多样

⑤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⑥对多数抗生素敏感,磺胺可刺激其生长 ⑦大多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

答案二:

1. 多数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

2. 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3. 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4. 有细胞壁,但形态多样;

5. 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6. 对多数抗生素敏感

48. 简述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及恙虫病东方体的感染途径、所致疾病及免

22

10级预防医学

疫性。 答案一:

普氏立克次体 所致疾病 免疫性 流行性斑疹伤寒 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免疫力持久 斑疹伤寒立克次传染源:鼠等 地方性斑疹伤寒 细胞免疫为主,体体 传播媒介:鼠虱,鼠液免疫为辅,免疫蚤 力持久 恙虫病东方体 传染源:鼠等 恙虫病 细胞免疫,免疫力传播媒介:恙螨 持久 答案二:

感染途径 所致疾病 免疫性

普氏立克次体 储存宿主是病人,传播 流行性斑疹伤寒 抗感染以细 媒介是人虱,病人是唯 一传染源。感染方式是

胞免疫为主 ,体液免疫

感染途径 传染源:人 传播媒介:人体虱 人虱叮咬病人并吸血, 为辅。同时, 血中立克次体进入人虱 免疫作用也 体内,在肠管上皮细胞 增加了对机

内生长繁殖,破坏肠管 体的病理 上皮细胞,并随粪便排 性损害。病 出体外。当感染的人虱 后患者可获 叮咬健康人时,立克次 得牢固的免 体随粪便排泄于人的皮 疫力,与斑 肤上,由于瘙痒而抓伤 疹伤寒立克 ,立克次体经损伤皮肤 次体的感染 侵入人体内致病。 有交叉免疫 还可能通过呼吸道或球 力

结膜发生感染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主要储存宿主是鼠,主 地方性斑疹伤寒 细胞免疫为

要传播媒介是鼠蚤和鼠 主,体液免 虱。鼠间流行通过鼠蚤 疫为辅。可 和鼠虱。鼠蚤叮吮人血 出现两次立 时,可传染给人。其在 克次体血症 鼠蚤肠管上皮细胞内增 ,病愈后可 殖,破坏细胞,并随粪 便排出。鼠蚤亦是储存 宿主。人亦可通过口, 鼻和眼结膜等途径接触

获得牢固的 免疫力,与 普氏立克次 体的感染有

鼠蚤粪便而感染 交叉免疫力

恙虫病东方体 书P198 恙虫病 细胞免疫为

主,病后获

23

10级预防医学

得较为牢固 的免疫力

49. 简述衣原体的发育周期。

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可观察到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原体,

另一种是网状体,亦称始体。P200 原体(EB) 小而致密,直径0.2-0.4um 球形,椭圆形,梨形 有致密的类核结构,有胞壁,发育成熟 Giemsa染色,Macchiavello红色 高度感染性(有毒性) 无繁殖能力 胞外稳定性强

始体\\网状体(RB) 大而疏松,直径0.5-1um 圆形或椭圆形 电子致密度低,无胞壁 Macchiavello蓝色 无感染性(无毒性) 代谢活泼,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胞外稳定性弱 50. 简述衣原体的致病性。

答案一:

①衣原体能产生类似于革兰阴性菌内毒素的毒性物质,能够抑制宿主细胞代谢,直接破环宿主细胞。

②衣原体的MOMP能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从而有利于衣原体在吞噬体内繁殖并破环宿主细胞。 ③衣原体热休克蛋白能刺激机体巨噬细胞产生TNF,IL-1,IL-6等炎症性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发生和瘢痕形成,直接损害宿主细胞。

答案二:

衣原体通过微笑创面侵入机体后,原体吸附在易感的柱状或杯状黏膜上皮细胞,并进入细胞内生长繁殖,衣原体能产生类似革兰阴性菌内毒素的毒性物质,能够一直宿主细胞代谢,直接破坏宿主细胞。其致病机制除与宿主细胞对毒素反应外,还有MOMP能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从而有利于衣原体在吞噬体内繁殖并破坏宿主细胞。

51. 梅毒螺旋体的传播主要通过哪两条途径?并试述各自引起疾病的特点。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有先天梅毒和后天梅毒。 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母体 胎盘 胎儿 ① 多发于妊娠4个月之后

② 苍白亚种螺旋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并扩散到肝、肾上腺等大量繁殖,并引起胎儿的全身性

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

24

10级预防医学

③ 出生梅鼻儿,呈现马鞍鼻,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 ④ 神经性耳聋等特殊体征

后天梅毒:接触传播,反复、潜伏、再发的过程。分为三期

① Ⅰ期(初期)梅毒:感染性极强,破环性小。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多见

于外生殖器,渗出液中有大量苍白亚种螺旋体,一般4-8周后,常自愈。进入血液的螺旋体潜伏在体中

② Ⅱ期梅毒:苍白亚种螺旋体血症,全身皮肤、黏膜常有梅毒疹(扁平湿疣),全身淋巴结肿大。

在梅毒疹和淋巴结中,存在有大量苍白亚种螺旋体。可自然消退,常复发。

③ Ⅲ期(晚期)梅毒:感染性小,破坏性大。发生与感染2年以后,亦可长达10-15年的。病变

可波及全身组织和器官。基本损害为慢性肉芽肿,局部因动脉内膜炎所引起的缺血而使组织坏死。肝、脾和骨骼常被累及。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可危及生命Ⅲ期梅毒损害也常进展和消退交替出现。

52. 对疑似梅毒患者,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⑴检查螺旋体 取梅毒硬性下疳的渗出液,梅毒疹的渗出物或局部淋巴结的抽取夜,直接在暗视

野显微镜下检查或直接染色镜检。亦可将标本与荧光标记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或用ELISA法检查。

⑵血清学检查:感染梅毒螺旋体后,除产生特异性抗体,还产生一种非特异性抗体,即反应素

①非螺旋体抗原实验:用正常牛心肌的心脂质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抗脂质抗体),目前国际上通用VDRL试验和改良的RPR试验;②螺旋体抗原实验:采用Nichols 株梅毒螺旋体或重组蛋白作为抗原,测定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有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和基于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的血清学方法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x5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