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04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更新时间:2024-05-18 11: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高中历史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04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含

解析)新人教版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落实时空观念的考查,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比较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即可排除。全国卷高考近几年趋于平和,这就启示我们平时备考不能忽略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 【知识网络建构】

【重点知识解读】

一、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将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原因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土地改革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农业合作化 经济发展需要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人民公社化 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公有化规模 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的发展 三、正确认识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1.含义: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2.原因

(1)为适应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要求。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是总结我国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果。 3.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4.特点:

(1)全方位:全面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2)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会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了农业发展 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意义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3)宽领域: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1.阅读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表(单位:亿元)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工农业总产值 对表格数据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45678 B.当时工业发展比农业发展快 C.“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D.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1961年3月以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市贸易,停办了公社食堂,实行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 A.彻底解决人民公社问题 B.努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为实现包产到户做准备 D.恢复先前实行的农村合作社

3.即使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家庭副业也是合法的,夫权制也比较流行,成年儿子承担着为父母养老的义务,两个家庭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经济联系。这在1978年后 A.阻碍了基层民主制度的推进 B.强化了社会基层的宗法观念 C.推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D.为农村经济改革提供了组织基础

1952年 343.3 483.9 827.2 1956年 703.6 583.9 1287.5 1957年 783.9 604.0 1387.9 4.199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开发浦东新区。给予的优惠政策包括:允许外商在区内投资兴建机场、港口等交通项目:允许外商在区内试办商品零售业;允许外商在上海,包括在浦东新区增设外资银行等。这突出表明我国的对外开放 A.地域范围从点到面 B.投资领域全面放开 C.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D.开放领域日益扩大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晋末年以来,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徙死亡,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后,大规模强制人民迁徙,加之许多土地主人因犯罪流配籍没,使得户绝地荒现象更加严重。为了保证国家税收来源,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均田制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凡是只有老小癃残者的户,户主按男夫应受额的半数授给。所授露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

——摘编自郭冬瑾《北魏均田制的利弊及其体现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 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材料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家庭经营模式受到了新的挑战,出现了新的问题,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农户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于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产生了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多种新形式,在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转包、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逐步在各地发展起来。

——摘编自高煦照《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其体现的经济思想,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均田制对北魏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解决方式的差异。据此谈谈你对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认识。 6.阅读下面关于中国城市化的两幅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对外开放城市和地区分布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通商口岸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对外开放对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远影响。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措施的出发点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努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故选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步解决人民公社问题,排除A;材料与包产到户无关,排除C;上述措施没有恢复先前实行的农村合作社,排除D。 3.【答案】D

【解析】农村父子两个家庭的联系较强,并不是基层民主制度推进的阻碍性因素,故A错误;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社会基层的宗法观念逐渐淡化,故B错误;农村父子两个家庭的联系较强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无关,故C错误;农村家庭副业合法性、父子两个家庭之间较强的经济

联系,这些都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提供了基础,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D

【解析】材料中只提到对上海浦东开放,还只是一个地点的开放不能推断出“地域范围从点到面”,故A项排除;从对浦东的优惠政策不能推出投资领域全面放开,故B项排除;C项对应的应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自1980年开放经济特区外,不断对外开放,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也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日益扩大,故D项正确。

5.【答案】(1)①发挥土地最大效益的思想。说明:按劳动力强弱授予不等量的土地,使土地与劳动力充分结合。

②维护小农经济稳定(限制土地兼并)的思想。说明:规定所授露田不准买卖。 ③以一定的土地私有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思想。说明:规定桑田可传给子孙。 影响: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

(2)变化: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作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新政权。 (3)共同问题: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粗放经营,技术落后难以持续发展。

解决方式差异 土地改革后:1953年开展农业合作化;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经营方式。现在: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由农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推动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

认识:农业经营方式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改革和创新要从农村经济现状和发展要求出发(要和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要坚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等。

6.【答案】(1)不同:近代只限于在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现代则包括沿海、沿边和内地,是全方位的开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x4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