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11 14: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始建于1994年,是我校传统专业之一。2006年,本专业被评为济南市骨干示范专业。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本专业完成了建设方案所定的规划目标,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专业建设的整体情况

本专业建设方案所定的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三年的建设,使专业建设具有明显的软硬件提升,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省市骨干示范专业评估验收。

经过三年的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理论扎实、应用技能过硬的机电技术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机械教研组被评为章丘市先进教研组;投资2000万建立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并具备自身特色的实训基地,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与管理,形成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有5名教师在山东省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多次举办济南市范围内的公开课和观摩课,为兄弟学校提供教学改革案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的“双证率、获奖率” 不断提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机电技术应用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遵循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人才教育理念,立足章丘工业优势,紧紧把握我校机电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和应用性特征,明确了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方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学

方向始终围绕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二)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社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了 “一个定位、两个转变、三个整合、四个强化” 的基本思想。即确定专业教学应用型定位;完成从传统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转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整合教学资源、整合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坚持人才服务社会的宗旨,强化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具体实施时采用了模块化的教学培养方案,主要特色体现在“专业核心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的设置方面,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1、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模块化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将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中级应用型人才层次,在保证达到中职教育基本理论要求的基础上,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的标准化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这些组成部分与专业以及就业所针对的社会职业岗位群之间的关系。课程设置基本上由公共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选修模块组成。

2、专业选修模块群体化

我们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保证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针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设置了前后关联、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并行的专业选修模块课程群,如车工、数控车工、钳工、维修电工、电焊工等方向模块课程群,以及丰富的专业拓展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二、培养了一支团结进取,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借助实训基地,引进合作企业,加强教师双重素质锻炼,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通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进企业实践,教师们得到了培训与锻炼,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事教学与相关研究,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应用性论文,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资料,编写了一批有特色的应用性教材,获取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支适应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4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硕士5人,专业教师64人,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实习指导教师21人,其中技师2人,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者19人。本专业有3名济南市学科带头人,中心组成员14人。

近3年来,本专业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有三个国家级课题已经立项。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还积极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人士来校做兼职教师,目前本专业外聘专兼职教师16人,他们给学生带来岗位第一线的新技术、新知识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三、建立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具备自身特色的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 (一)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实训基地近万平米,拥有400余万实训实习设备,能同时容纳800人实习实训,借助实训基地引进企业,实训实习环境得以进一步与真实生产环境接轨,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直接感受生产现场。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训课程已经启动,双方开设在更深层次上探索合作。

(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专业与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

系,努力实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近距离对接。为满足本专业对校外实习基地的要求,本专业已经重汽集团、海尔集团、中车集团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凡本专业学生均可以在各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不少于一个月的实践等,学生通过实践,在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与管理,形成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 (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1、教学形式多样化。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教学实习、影像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都多种教学形式。在2006年我校推行的“三三四”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熟之后,本专业老师也正在探索实习教学的模式改革,比如钳工教学的虚拟工资评价。

2、“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聘请企业专家给学生讲授一些现实问题,“走出去”就是有组织地把学生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学习。

3、教学手段现代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感性认识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提高学生理论理解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4、尝试并在部分课程中实施了多方式、多手段、多形式、多空间的教学方法体系。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尝试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双向互动、校内教学与校外现场教学双向互动、双向沟通,建立课堂教学、校内实验与合作企业实习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二)教学管理制度化

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设置了从事前管理、事中监控、到事后总结反馈的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教学督导工作需要,组建了教学督导小组,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主要了解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管理情况、落实和执行学校各项教学政策情况,并根据一定程序调阅各种教学文件、资料,包括教师的教案、讲义等;根据教学安排,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听课,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教学行为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组织及整体效果,帮助教师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帮助青年教师和转岗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实践场所,了解教师的指导情况与学生实践后的感受及对指导教师的建议,了解教师、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意见,为改进实践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推荐优秀教学成果和先进教学经验,并定期研究、分析教与学双方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提出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

五、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坚持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同时,着力在教学上下功夫,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创新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检验,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学生的综合素质成效显著

近年来,本专业认真执行教学计划,落实培养目标,毕业学生的“双证率”(毕业证与职业从业资格证)平均为98%。组织学生参加济南市技能大赛获得二三等奖十余人次。

(二)毕业生学有所用,在各领域中展露才华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经培养的毕业生其就业率高,实践能力强,目前毕业的大部分学生成为了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还有一些毕业生已经走上领导岗位。

如2008春毕业生董孝新到重汽集团工作仅仅两个月,参加集团举办的电工比武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上手快,这也从就业、业务能力等不同角度体现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三)教育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本专业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教育成效显著,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吸引了大量学生就读,今年招生再创历史新高。社会外界对我校本专业的总体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基础理论功底比较扎实,技能熟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服务社会能力

除此之外,本专业还承担章丘市钳工技能竞赛工作,承担电业局电工培训工作等培训任务,成为了章丘市机电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始终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自身建设与专业内涵建设并举的方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是地方应用性的人才培养定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顺应时代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紧紧把握人才培养的地方应用性特征,构建了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同步实施,理论主线和实践主线并行的“双纲双线”教学培养体系,实施多方式、多手段、多形式、多空间的教学方法,建立课堂教学、校内实验与合作企业实习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和理念,制定“平台+模块”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原则,构建了一套灵活的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今后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内培外引力度,一方面引进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为专业教师及准备转行的教师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进一步加强与南部大学城的相关学术组织的联系,增加学术氛围和交流机会,二是充分利用实训基地作为平台,定期开展技能交流活动。

章丘一职专实训基地

2010年9月20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wk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