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国与国兴科技(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01 21: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论科技兴国与国兴科技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科技兴国与兴国科技
学院: 物电学院
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姓名: 叶圣双
学号: 14110862194
摘 要
世界经济论坛9月3日发布2014年至2015年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 。在今年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上,中国上升一个位次,排名第28位。另外排在第一的是已经蝉联排行榜6年的瑞士,排在末位的是受埃博拉病毒折磨的非洲国家几内亚。 排序结果反映出我国近年来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国际竟争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 这种国际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研究活动, 其评价对象涉及144个国家和地区,国与国之间千差万别, 使得评价指标的可比性面临着考验。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 该评价采取了硬指标和软指标相结合,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的方法, 以“全球竞争力指数”为基础,涵盖被考量经济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宏观经济稳定性、教育情况、等十余个方面。 从一般的统计方法论上看, 本无可挑剔, 但从某一具体国家而言, 各种指标占比重的多少, 会直接影响到排序的先后次序。
一般而言, 总量指标有利于大国, 相对指标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平均指标和强度指标有利于小国和发达国家。世界经济论坛评价中,中国位次的提高, 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 如软指标反映出的科技大环境有所改善、一些总量指标有所提高等。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排名依然不理想,我们切不可以对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状况盲目乐观。相反, 如根据一些主要的科技统计指标对我国的科技发展状况进行客观地评价, 我们仍有许多高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有差距。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借此来探讨科技兴国与国兴科技的关系及重要性。
[1]
关键词:科技投入、科技发展、航空发动机、科教兴国、国兴科技。
一 我国的科技投入情况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竞争, 而要在科学技术竞争中改变我国部分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状况, 就必须提高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主要表现在财力和人力两个重要方面。
根据经合组织 2012 年发布的 《主要科技指标2012 /1》,按现价和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 年国内研发总支出全球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仍为美国、中国和日本.尽管中国已经稳居第二位,但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各主要国家的研发投入总量如下:
[2]
美国4015.76亿美元;中国1789.81亿美元;日本1408.33亿美元;德国862.99亿美元;韩国531.85亿美元;法国499.91亿美元;英国391.38亿美元;俄联邦 328.38亿美元。数据表明,我国科研方面的投入仍大幅落后于美国.
就国内研发占总支出GDP的比重(即研发强度)而言,2010年,研发强度超过 3%的国家共有6个,分别是:以色列(4.40%)、芬兰( 3.88% )、韩国(3.74%)、瑞典(3.40%)、日本(3.26%)、丹麦(3.06%).其中,其它几个主要国家的研发强度情况是:美国2.90%;德国2.82%;法国2.25%;中国1.77%;英国1.76%;俄联邦1.16%.数据表明,我国的研发强度仍不占优势。
表1 研发经费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国家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中国 美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德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意大利
总体而言,我国在科技发面的投入,与我国当前的国际地位较不相称。
1.07 1.13 1.23 1.32 1.39 1.40 1.47 1.70 1.77 1.84 2.66 2.66 2.59 2.62 2.64 2.70 2.84 2.90 2.90 2.77 3.17 3.20 3.17 3.32 3.41 3.46 3.47 3.36 3.26 3.39 1.82 1.78 1.71 1.76 1.75 1.78 1.79 1.86 1.76 1.78 2.23 2.17 2.15 2.10 2.11 2.08 2.12 2.26 2.25 2.25 2.49 2.52 2.49 2.48 2.54 2.53 2.69 2.82 2.82 2.88 169
1.78
1.99
2.24
2.20
2.04 2.03 2.05 2.01 2.00 1.96 1.90 1.92 1.81 1.74 1.13 1.11 1.10 1.09 1.13 1.17 1.21 1.26 1.26 1.25
二 我国目前的科技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大发展,尽管在科技投入方面有所不足。但就目前受危机影响,各国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还是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可见,科技投入对收益是有重大促进作用的。
1.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国际论文总数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一位,进入世界第二方正。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2.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
近年来,中国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整体技术素质迈上新台阶。 3.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人民。
近年来中国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科技进步为人口健康、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4.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
五年来,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
5.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6.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7、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表2 我国近几年代表性科技成就一栏 1 2 3 4 5 6 7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制造规模巨大,但基础不行。其中一个要害是很多关键部件的制造必须依赖进口。自己搞不出来,或者搞出来的质量有差距。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近10多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但是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简单来说,与负荷、速度、精度、腐蚀等因素有关的就必须要进口了,具体的例子: 1 负荷,例如轴承,负荷到一个水平,只能进口,比如轧机轴承, 2 速度,比如液压缸,到一个速度,就必须进口了, 3 精度,比如伺服系统,到一个精度,就只能进口 4 腐蚀,比如化工制造方面,比如耐海水腐蚀方面,关键的材料必须进口, 表3 部分产品依赖进口情况 1 高精度数控机床(进口德、日)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高速铁路技术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第三代核电技术及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技术 载人航天及探月工程 歼-20第五代战斗机
2 3 4 5 各类微机芯片及CPU(进口美国) 航空发动机(进口俄罗斯) 高精尖医疗器械(进口欧、美、日) 高端集成电路产品(进口美、日) 三 实例分析
2014年第十届中国珠海航展结束后,航空工业界两件突发事件再次引发了舆论对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热议。一是11月15日,成都一架歼-10飞机坠毁,舆论初步判断是发动机问题;另一是印度研制长达25年之久的“卡佛里”发动机项目于11月18日宣布下马。按照一些人的观点,不管歼-10的发动机是不是国产,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和印度对比起来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遗憾的是,这种论断立刻迎来了一阵口水。众多奇葩的论断里面,最令人诧异的是说中国“太行”发动机已经花了1000亿人民币!那么,航空发动机到底哪家敢“烧钱”?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简单的挑选了美国的F100、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印度的“卡佛里”和中国的“太行”来对比以下。
1、美国:F100花掉了中国1987年军费的1.5倍。
大名鼎鼎的美国F100发动机,是美国主力三代战机F-15和F-16的发动机,由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普惠公司)研制,世界上最早投入使用的推重比达8一级军用发动机,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F100号称于1970年3月开始工程研制,1974年11月,F100-PW-100型交付空军,历时4年零8个月实现设计定型交付,研制总费用为4.57亿美元,按1996年美元币值计算,其研制费用为14.1亿美元(这不包括其基本概念研究费用、预先研究费用、验证机研制费用等),如果粗略地按照1:8的汇率,约合人民币是112亿,对比一下1996年中国全年的军费支出是720亿人民币,这相当于我们一年军费的1/7!
且慢,这只是F100的一个片段,要了解F100,还得看他的前世今生。在F100正式立项前
的2年(1968,一说1969),美国空军、海军就已经联合提出了初始工程发展计划,要求在18个月内造出一台验证机,也就是说1970年F100立项的时候已经完成了验证机研制,这一点和中国是重要的差别,中国发动机的“立项”是几乎是从零开始。回到1968(或者1969),当普惠开始F100验证机研制的时候,手头上已经有了成熟的核心机JTF22,如果要问JTF22研制了多少年,答案是10年!所以,如果从JTF22开始算,到F100-PW-100交付(1974年)已经过去了16年!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F100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么F100就只能是个童话,事实上,F100的噩梦刚开始。
普惠为了缩短研制周期,片面强调性能,忽视了适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维修性;最重要的是减少了最不应该减少的试验时间,使发动机远未得到充分试验验证。F100-PW-100在1974年底交付以后,出现了一系列致命性问题,发生了多起机毁人亡的事故,甚至迫使美国空军一线战斗机全面停飞。就这样,F100经过反复改进,直到1984年,最新型号F100-PW-220研制完成,才算基本解决F100-PW-100发动机的问题。此后F100-PW-220从定型到批量生产、投入使用又耗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史无前例地完成了4000个循环的加速任务试验。至此(1986年),F100用血淋淋的事实换来了最终的成熟,而时间距离核心机JTF22开始研制已经过去了28年!遗憾的是,我并没有从公开可信的资料查到JTF22那10年和研制F100-PW-220那12年(1974-1986)美国投入的经费,但我们可以粗略估算一下,28年的总投入应该比14.1亿美元(112亿人民币)翻了不止2倍,姑且只按3倍计算,那就是336亿人民币,这样算起来,大约相当于中国1996年军费(720亿人民币)的一半。如果把时间再退回到1987年,F100彻底成熟,而“太行”发动机刚刚立项,当年中国的军费是21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太行”还没开始干的时候,F100已经花掉了中国当年军费的1.5倍之多!看到这里,你应该能明白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什么叫“烧钱”了吧?
10年,10年之后又10年,10年之后再10年;10亿,10亿之后又10亿,10亿之后再10亿??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因为有钱,所以任性,所以也才出了一代代经典发动机。F100以后,F119发动机从地面验证机研制开始,以2007年美元币值计算,花费约25亿美元;至于美国目前最先进的F135发动机,其研制经费一涨再涨,已经接近80亿美元,而这两个型号都不是从零开始,因此这两个经费数字也不是研制总费用。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实际上,正如我们看到的,美国每个飞机型号在预研阶段总是有2个型号竞争(YF22和YF23,X32和X35)一样,发动机领域美国也搞了我们所说的“双流水”,在普惠搞F100的同时,GE搞了F101(后来发展为F110),所以,一型经典型号实际掏的是双倍的科研经费。除此以外,美国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唯一一个技术和商业模式都取得全面成功
的大国,美国发动机不止技术先进,而且卖得好,能赚钱。美国之所以有钱,之所以任性,就是因为依托北约盟国市场,用整个市场资源支撑一国的发展。相比之下,俄罗斯不仅丧失了华约市场,还丧失了苏联(独联体)市场,这就是下面要说的。
2、俄罗斯:不计成本,一干就是三代人的AL-31系列发动机
说到俄罗斯,干脆单刀直入说说跟中国扯不断、理还乱的AL-31F发动机。
AL-31F发动机1970年代初开始论证,1973年开始研制,1984-1985年通过了调试和国家鉴定试验。AL-31F由留里卡设计局设计,其前身为土星发动机制造厂,而土星发动机制造厂是苏联首批国产涡喷发动机的生产厂,产品系列很多(顺便说一句,苏联时代和后来中国的发动机研制模式就是一厂一型号的计划经济体制)。
AL系列发动机从1950年代就开始研制了,包括AL-7F-1和AL-21F-3两大系列。要论渊源的话,AL-31F是在AL-21基础上研制的,AL-21脱胎于AL-7发动机。发展到AL-21的时候,其主要部件,如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加力燃烧室都有重要进展。而且其AL-21F-3型发动机的加力推力已经达到了110.16千牛的水平,AL-31F发动机的加力推力为112.58千牛,推重比增加了1,其主要的研制工作集中在减重,就是为了增加这个1,花掉论10多年的时间。顺便提一下,卡佛里就是差里这个1,算不上“大推力”;为了这个1,以苏联尚且花了10多年,印度花几年呢?
接着说AL-31F,在其研制工作的1976-1985年期间,共解决了685个难题、共获得了128项专利,使用51台发动机进行试验验证,总试验时数22900小时,其中台架试车时数16625小时,飞行试验时数6275小时。应该说试验考核不可谓不充分,但刚定型时,型号的翻修寿命仅50小时。为什么是50小时呢?因为战斗的民族不信邪,他们认为,战争状态下一架飞机的寿命达不到50小时??所以,也就定型了。话虽这么说,俄罗斯的设计单位、试飞单位、生产单位此后一直进行联合攻关,大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AL-31F才初步趋于成熟,相对定型时而言,首翻期延长到300小时。
粗算一下AL-31F的研制时间是9年(1976-1985),加上基本成熟期按6年计算
(1985-1991),那么这型发动机研制可以大致说是15年研制成功,但前提是有成熟的AL-21,如果从AL家族的鼻祖AL-7(1950)开始算,到AL-31F(1991)是41年!
要问AL-31F研制过程花了多少钱,确实很难估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完成计划是政治
任务,用花钱如流水来形容应该是不为过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俄罗斯的航空工业至今没有取得商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说俄罗斯国防部长在苏联解体后访问乌克兰,希望能把船体已经完工70%的瓦良格号建设完成,问乌克兰缺什么,回答是:缺苏联计划经济委员会和18个工业部??
既然AL-31F是这么个情况,为什么我们还要引进呢?有人说正是AL-31F挽救了歼-10。这个说法正确与否,暂且不论,但确实反映了中国航空科研体制几十年来的一个重大误区——把航空发动机看作飞机的一个“附件”研制,与飞机同步立项,分摊经费。这个误区的形成很好理解,中国的航空工业是跟苏联学的,来的时候一型飞机就配一型发动机,苏联老大哥压根就没想过让你搞独立的航空工业,所以自然也就不会把发动机研制比飞机周期长的这个“秘笈”告诉你,这个误区影响了我们几十年,甚至当年引进“斯贝”发动机的时候,还有人觉得没飞机可配引进它有何用处,殊不知这个斯贝将我们的发动机从涡喷时代提升到了涡扇时代。当歼-10研制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发动机等不了,如果硬要等,搞不好就是另一个印度LCA。前不久在珠海航展上大出风头的苏-35配备的117S发动机正是从AL-31F改进而来。有一种说法,土星厂之所以有钱搞117S,是因为中国大量进口AL-31F使“土星”变成了“土豪”。中国有可能进口117S,而117S已经不是AL-31F的行情。可见,独立自主搞“太行”有多么重要。
实际上,美国和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产业,虽然走的是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科研体制,但他们都有俩个共同点:完善的工业基础和扎实的科研设施。美国和苏联(现俄罗斯)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几乎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实现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全产业链自给自足。而在航空发动机科研领域,即便今天的俄罗斯不能与昔日的苏联相提并论,它也继承了苏联绝大部分的航空工业遗产,这些遗产即便在今天,对世界上除美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也都是望尘莫及的。
3、印度:卡弗里——33亿美元听个响
印度大概是宗教分支最多的国家,所以也就是“神”最多的国家,这话有点冒犯,不过印度的航空工业真的可以算是“神发展”。说印度航空工业之前,先看看印度的航天事业。2014年9月24日印度“火星卫星任务”(MOM)飞行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它的成功入轨使印度成为第四个拥有火星轨道探测器的国家。一夜之间,印度似乎把中国放在月亮上的小白兔(玉
兔号月球车)甩出去n个十万八千里,顿时亮瞎了中国人的双眼。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印度不过是把各个国家的散件攒一起搞了个航天飞行器,正如印度买英国的二手航母配俄罗斯的舰载机(未来也有可能是法国的),外加销魂的拖拉机冒充牵引车一样,神一般的组合。一句话,今日的印度军队与1949年中国的解放军一样,都是引进了当时世界上的主流装备。
原以为印度的航空发动机产业根本不值得一说,但总有人拿印度和中国对比说事,那就说说印度引以为荣的“卡佛里”发动机。
所谓“卡佛里”涡扇发动机是印度燃气涡轮研究所(GTRE)于1989年开始研制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也称GTX-35VS。印度的雄心壮志是用卡佛里装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光辉”(Tejas)轻型战斗机(LCA),实现飞机和发动机的全国产化。至于外形酷似幻影2000的LCA号称是要抗衡巴基斯坦的F-16和JF-17的。当然,对印度来说LCA对付歼-10应该也不在话下。不过歼-10在2006年前就已经成军,至于LCA,其进度一拖再拖、指标一降再降,当歼-10发展到三代半的时候,LCA离二代半越来越近。以印度的工业基础而言,印度人对卡佛里的期待,可以说一点不亚于中国当年的大跃进。
卡佛里1989年4月在法国斯奈克玛发动机公司技术援助下开始全面研制,要说配本来就具有法系血统的LCA,也还算门当户对( “太行”发动机是1987年立项,可算是同时起步吧),1995年3月核心机首次运转,同年9月整机运转成功。1998年第三季度,因为印度核试验,美国对印度进行强制经济制裁,美国和欧盟都终止了与印度在航空工业的合作,所以卡佛里的最新型别(K5型)只得转投俄罗斯,从此开启了卡佛里的神发展道路。俄罗斯有钱不赚白不赚,为印度提供了高空实验台、图-16轰炸机和伊尔-76飞行实验台,这个大礼包,对当时尚未完全摆脱苏联解体后经济困境的俄罗斯来说,也算是雪中送炭了。直到2003年初,卡佛里已经完成了总共1200小时试车(含地面试验和高空试验)。
2010年,卡佛里在LCA-Mark2战斗机竞标中输给了GE的F414发动机,这成为卡佛里下马的导火索。2011年2月,印度官方宣布已经试制出9台卡佛里和4台核心机,原型机和核心机累计进行里1975小时地面和高空条件试验(此时中国的太行已经装备部队了)。2014年11月18日,卡佛里正式下马。至此,印度在卡佛里项目上耗费了25年时间和2106亿卢比(按照现在汇率约33.7亿美元)。印度人学美国人花钱的大气也任性了一把,结果只在借来的伊尔-76飞行台上听了个响(累计73小时),邯郸学步的卡佛里终于梦断俄罗斯。卡佛里项目这笔高昂的学费让印度明白:航空发动机不是你想玩就能玩!卡佛里也让中国人明白国际歌里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优秀的发动机,全靠我们自己!
其实卡佛里的失败是必然的,前面说过,美俄成功的秘笈是工业基础加科研设施。印度
的工业基础不要说抗衡美俄,就是跟中国比也不在一个量级上。至于科研设施,别的不说,就发动机必须的高空实验台,印度就是一项空白,而中国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建设。
4、中国:“太行”累计投入不过26亿人民币
其实中国人玩发动机就是个屌丝心态,中国人有钱也就是最近30年的事情,而中国的航空工业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在“军队要忍耐”的大环境下航空工业又忍了20年。1996年,当我们引以为荣的歼-8Ⅱ亮相珠海并被冠以“空中美男子”的时候,我们已经落后了美国两代,而航空工业的“井喷”也就是最近三五年的事情。所以,和先富起来100多年的美国相比,和战斗的民族俄罗斯相比,中国今天能够和他们同台竞技已算奇迹。
中国的“太行”发动机1987年立项,先后经历了“被下马”、设计、试验、材料、制造、试飞等多重磨难之后,终于在其立项后的第18个年头(2005)完成定型,两年以后实现量产。从1987年开始算,太行从一张白纸起家,到2015年正好28年,基本上相当于走完了F100的历程。至于经费,几十年累计不过26亿元(3.7亿美元)。要知道,当年太行一度因为没有经费要下马,后来是吴大观给小平同志写了信,小平说,这钱得给,批2个亿,不许打折,必须人民币结算!要知道太行发动机立项时的1987年,当年军费预算是210亿人民币,而中国年度军费增长到1000亿以上的时候已经是1999年了。所以,说“太行投入超1000亿”的玩笑有点大了,中国真心不是有钱任性的主。
说太行,就不能不说歼-10和歼-11,客观讲,目前来看单发的歼-10配装太行应该不多,四川坠毁那架飞机装的十有八九是俄制货。但正如有人分析AL-31F装在双发歼-11上可靠性有保障一样,装到歼-11上的太行应该不输AL-31F。
至于有人说太行是仿制的,而且还没学到家。我只想说,忙着给中国航空装备找“爹”的人,麻烦你们问问那些“爹”认不认得中国的这些神器。不可否认,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从仿制到改进的路子,从苏-27变成歼-11、从“超黄蜂”到直-8、从“海豚”到直-9无不例外。不仅太行这样的涡扇发动机,就是装备武直-10的“玉龙”涡轴发动机也没“爹”,玉龙也是一张白纸起家生抠的。那玉龙怎么样呢?风雷表演队武直-10三个国际范动作:纵向钟摆、拉筋斗、垂直俯冲,一举奠定了这型直升机世界一流的地位,但不要忘记,这些动作都是在强大的玉龙发动机支撑下完成的。
不可否认,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产业脱胎于苏联,但却走出一条不同于美俄的、自主发展
的道路,而且成为和美俄一样能够研制推重比10一级“大推力”发动机的第三个国家,就这一点,已经可以把印度中等推力的卡佛里甩出几条长安街。
太行、秦岭、昆仑、岷山、九寨、玉龙??一系列发动机,用左盟主的话说,真的是“山清水秀”。但是为什么始终不见“柳暗花明”呢?前面说过,以太行和F100对比,已经走过了大致相同的路径,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已经看见曙光,假以时日,再加上锲而不舍的投入,相信再过5年(最多不超过10年)的稳定期,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就可以跟美俄叫板。毛主席说过:最后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还差这最后一哆嗦么?
表4 美、中、俄、印历年军费情况(空白处缺数据)
10亿美元计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1990 1996 2000 2993 2657 2943 61 87 83 146 109 2005 4220 302 166 167 2010 6980 788 336 367 2012 6983 1030 487 413 2013 6820 1192 559 451 2014 6120 1260 766 460 5、总结:
结合美国、前苏联以及印度和中国的发动机研究历程来看,搞航空发动机不烧钱是不行的。它不仅需要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而且还需要国家持续不断的投入。美国和苏联花了数十年的时间以及不计成本的投入,最终成就了一代成熟的发动机。印度之所以没能成功,不仅与投入有关,也与其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
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着完善的工业基础,拥有一大批高技术研发人员。高技术产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部分指标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假若国家继续加大对一些高技术和战略性产业方面的投入,定能实现赶超欧美日的目标。
四 结论
今后一段时期仍要提出积极适度的高技术战略发展目标。要把高 技 术 产 业 的 加 速 发 展 摆 在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出积极而又适度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引导各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鼓励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区域发展格局。当前各省市都有自己编制的发展规划,绝大多数省份都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 重 点 列 入 规 划 , 但 实 际 上 , 各 地 区 产 业 基 础 、 科 技 条 件 、 区 位 环境、资源禀赋等差异很大,各地区在产业发展选择上应因地制宜 。
我认为,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已成为人所共知的论断, “科教兴国” 也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而言, 这样的论断、这样的方针,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当前的问题在于, 如何将这样的论断和方针落到实处。落到实处并不仅仅限于将这一认识写入某一文件、写入某一决议, 也不仅仅限于增加一个提法、修改一个措词。“科教兴国” 不可能依靠振臂一呼而实现, 也不可能仅依靠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科技活动人员队伍而实现。问题的关键是, 它必须伴随相应的、具有一定力度的资金投入才能得以实现。这也是国际社会一直将R&D(科研)投入规模、R & D 投入与G D P 的比较强度作为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状况的最基本的指标的意义。
表3 我国各项经济指标状况 指标(亿计) GDP总量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货物进口额(美元) 货物出口额(美元) 国家财政收入 教育经费支出 R&D投入
伴随着我国计划用20年的时间在科技上赶超德、日的战略提出。国家更应该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于支持。立足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带动经济发展,为本世界中叶超美奠定坚实基础。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978 1990 2000 2011 2012 2013 3645.2 18667.8 99214.6 473104.0 1027.5 1745.2 872.5 108.9 97.5 1132.3 5062.0 14944.7 47486.2 518942.1 568845.5 52373.6 56957.3 7717.4 45555.9 220412.8 5888.4 38714.0 205205.0 533.5 620.9 2250.9 2492.0 17434.8 18983.8 235162.0 249684.7 231406.5 262204.4 18184.1 20487.1 19503.5 22100.3 2937.1 13395.2 103874.4 3849.1 895.7 23869.3 8687.0 117253.5 129143.8 21984.9 10298.4 30364.7 11846.6 但是. 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国毕竟有中国的现实及历史国情, 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的时期, 我国现阶段要做到“ 科技兴国” , 首先还是要“ 国兴科技” 。
[1]环球网 瑞士全球竞争力排名6年稳居榜首 中国名次升一位 2014/9/4 [2]经济学论文网 经济危机背景下2012年各国科技投入形势回顾 2014/10/21
正在阅读:
科技兴国与国兴科技(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05-01
多彩陶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03-22
《建筑工程测量》实习大纲06-09
同步清零与异步清零04-17
Wincc常见问题50问10-11
制氢物料平衡计算05-08
2015--2016年培训内容04-17
龙湖产品配置标准汇总表05-18
2015年铁路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06-0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国兴
- 自然辩证法
- 科技
- 兴国
- 期末
- 论文
- “四轮驱动”中国经济
- 儿童诗之画
- 多吃这3种美食能轻松享瘦塑身健康类精品文档
-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500字
- 2016年眼镜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汇总
- 银杏叶精油简介
- 强制性条文监理控制手册
- 统计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 备战2016年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含解析)
- xx工程盾构施工应急预案 - 图文
-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述职报告
- 常州市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 86分
- 2015春季东方-体育秩序册
- 食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汇编语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3版)》郑初华 - 课后题解答
- 电大计算机本科 C语言程序设计形成性作业(带答案)
- 奇瑞汽车联合动力站房施工组织设计4.11
- PB11.5创建及调用WebService
- 兰州新区道路工程设计原则
- 加工中心高级技师考试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