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30 04: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七月三十

1 / 43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一)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二)专业代码:610302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一)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二)学历层次:大专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技工和职高”起点学生 (二)学制:三年 四、人才培养目标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大专学历层次,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 “理论模块,情景实训,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素质全面,综合能力强,满足人体营养保健与咨询、营养配餐(食疗)与项目管理、功能性食品开发、现代食品加工与检验、食品工业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岗位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熟悉食品安全的相关法规、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人才培养规格

1、职业素质、专业知识与能力

2 / 43

表1-1 职业能力素质、专业知识与能力构成

职业能力 能力结构 1、果(露)酒的酿造技术; 2、焙烤食品制作技术; 3、软饮料的制作技术; 4、乳制品加工工艺 5、畜产品的制作技术 6、发酵制品加工工艺 知识结构 1、食品加工技术概论 2、食品原料学 3、食品添加剂 4、食品包装与设计 食品加工能力 1、营养配餐设计与功能评价; 1、食品营养与卫2、食物营养指导; 生 3、营养咨询和调查工作; 公共营养指导能力 2、食品毒理基础 4、食谱编制工作。 3、营养配餐设计 5、特殊人群的营养指导 4、绿色食品概论 6、食疗保健 1、分析化学 2、食品生物化学 3、食品微生物检1、食品品质控制与质量检验; 验技术 2、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4、食品感官分析3、食品原料安全与控制; 与实验 4、食品感官评价 5、食品理化分析 6、食品实验设计与分析 1、功能性食品加工技术 2、食品加工技术 3、食品营销 4、饮食文化 专业能力

食品检验能力 1、功能性食品的设计与研发 2、新食品的检测与评价 食品研制开发能力 3、食品销售 4、饮食文化 食品生产管理能力 1、生产计划、工艺文件编制; 1、食品安全保障2、生产过程组织与协调能力; 技术 3、食品安全和标准 4、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控制; 2、食品标准与法规 方法能力1、独立获取知识及信息处理能力; 1、计算机基础应2、对食品行业(企业)生产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并用; 组织实施能力; 2、食品企业管理 3 / 43

1、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能力

2、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3、具有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 4、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5、具有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2、职业资格证书

表1-2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 1 2 3 公共营养师 食品安全师 食品检验工 发证机关 等级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四级(中级)及以上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四级(中级)及以上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四级(中级)及以上 (三)知识与能力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的应用技术,本专业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训,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基础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具有良好思想道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掌握化学基础、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感官分析、食品营养与卫生等知识,同时掌握安全食品的法规、政策和食品标准系统等理论。

(3)了解食品行业发展动态,具有食品生产技术、食品理化检测技术、食品感官评价原理和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4)具有对食品生产的环境监督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能力,以及对食品质量监督、管理及食品安全评价能力。

4 / 43

(5)学习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清洁卫生、安全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

(6)掌握食品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7)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2、专业核心能力 (1)食品理化检验能力; (2)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 (3)食品感官评价的能力; (4)食品营养与配餐能力 (5)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能力;

(6)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技术创新和适应能力。 3、职业岗位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善于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2)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

(3)具有确切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开发和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采集样品和处理样品的能力;

(6)具有应用化学分析与物理分析的知识与方法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与分析的能力;

(7)具有应用生物学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检验与分析的能力;

(8)具有应用各种先进检测设备、仪器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检

5 / 43

测的能力;

(9)具有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和编制分析报告的能力。 (四)成绩考核与毕业标准

1、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完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一般采用笔试方式,将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有机结合,综合评定其成绩;

2、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且成绩合格;根据顶岗实习的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答辩成绩综合评定。

3、学生必须获得校内英语应用能力、非计算机专业水平相关证书。

4、至少获得1种或一种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四级(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训及入学教育》、《毕业就业与创业教育》等选(辅)修课程成绩合格;

五、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将立足自治区以及周边地区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应用技术能力,能在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物流企业、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部门、食品监督检验部门从事与食品分析检验和质量安全管理等相关的高技能人才。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依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组建食品营养专家、食品企业技术骨干、高职教育专家、专业教师构成的具有典型“双师结构特征”的教学团队,深入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职业岗位群,明晰典型工作任务,分解职业能力要素,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适合社会需求需要的 “模块教学、情景实训、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

6 / 43

综合技能和能力训练 核心课程专项技能训练 就业 创业 人才培养目标 顶岗实习第6 学期 岗前培训 +技能鉴职业能力模块 实践教学第5学期理论教学 核心课程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第4学期理论教学 基础课程专项技能训练 实践教学第3学期理论教学 核心课程单项技能训练 核心课程理论教学 基础课程理论教学 基础课程单项技能训练 素质教育模块 文化课程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第2学期理论教学 基本素质训练 基础课程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第1学期理论教学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理论模块、情景实训、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运行图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是“理论模块,情景实训、教学做一体”。“理论模块”即以专业岗位能力为基本模块,根据该模块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以此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情

7 / 43

景实训”即按照食品生产与质量检验的工业情景特点,在生产、检验环节反复操作训练,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食品检验、包装以及产品和原材料的安全与卫生控制,“教学做一体”即根据食品营养加工与检测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做一体的教学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和学会不同具有代表特征的食品质量控制和检验的重要技术和方法,以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最终要求。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实施

1.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领导小组

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校企合作指导工作,系(部)建立由系主任、企业领导、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及合作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的人才培养工作实施小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因而,系(部)还成立校企合作实施小组,负责校企合作实施计划的制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聘请兼职教师,定期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生产实训及顶岗实习活动。

2.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运行机制

(1)校企合作共同设计行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符合“模块模块,情景实训,学做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标准,设计符合食品特征的实训项目和考核标准,建立生产性实训管理制度。

(2)校企双方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组织师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并参与实训基地生产、建设与管理。 (3)按照“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运行原则,建立实施互动、激励、保障、约束等机制。

(4)聘请区内外食品行业专家、技术能手,食品安全检验企业的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组成该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安排兼职教师

8 / 43

担任实训教学任务。

3.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程序 (1)理论教学

由专业任课教师组织实施,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食品生产实际,组织安排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与课程教学同步进行,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理论教学采用平时考核和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2)实践教学

①专业认知实习:由专业教学团队统一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实施,可聘请企业人员进行指导,也可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企业实践锻炼、企业调查、调研访问等途径进行实施,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②课程实训:课程实训由各课程教学团队组织实施,系(部)办公室统一协调管理,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集中或分散实施。课程实训由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以学校专职教师为主,根据实习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实习纪律要求和实习报告进行综合考核。

③生产性综合实训:由专业教学团队统一组织,以小组为单位集中进行,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平台,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课程考核采用本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④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由专业教学团队统一组织实施。顶岗实习采用系(部)上安排和学生自主选择的办法,确定顶岗实习企业及岗位。系(部)召开实习学生动员会,统一部署安排实习工作。校企联合制定实习计划,安排实习内容,确定实习指导教师及学生毕业设计题目。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学院专职教师进行巡回检查及通过顶岗实习互联网指导平台进行指导的方式,及时解决实习当中存在的疑难问题。顶岗实习由校企共同管理,实行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机制,企

9 / 43

业重点从学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态度等方面考核,学校重点从巡回检查情况和实习报告等方面考核,并负责顶岗实习综合成绩评定。

(3)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通过专门课程、专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等途径实施。

①公共课:通过开设政治思想理论、军训、就业指导、素质拓展训练、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②专业实践活动:通过课程综合实训、生产性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安全与质量意识,提高专业基本素质。

③社会实践:通过参加专业调研、参加食品市场销售、学生志愿者活动等各类社会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获得新知识、新技术与继续学习能力。

④课外活动:通过参加学生社团、集体活动、个人才能展示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自信心。

(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管理 1.教学管理

(1)由教务处会同系(部)在学期结束前一个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公布下学期课程开设计划,确定任课教师。

(2)系(部)组织课程教学团队编制“课程授课计划”、确定课程使用教材,经系主任审批后组织实施。

10 / 43

(3)课程教学以班级为单位,按“课程教学实验”进度进行。未经同意,不得随意减少学时和擅自更改教学内容。

(4)任课教师必须提前一周编写课程教学教案、多媒体课件,经课程教学负责人审定后方可实施教学。课程关键内容由教学团队集体备课,确定课程教学方案。

(5)实践教学由实训指导教师和课程任课教师提前准备并预做实训项目,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实训指导方案,在实验、实训中要严格指导学生按操作规程进行,完成实验、实训报告。

(6)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由系统一组织实施,由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共同指导,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并于每学期开始报系办公室,以保证按计划组织实施。 2. 实训基地管理

(1)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对校内实训基地实施“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共同使用”的管理方式。统一调配仪器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在设备、师资、技术上实行资源共享,满足各种形式职业教育、培训、科研及生产的需要。实验室、实训基地配备“双师型”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和实验员,开展实验(实训)、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

(2)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校外实训基地采取校企共同管理方式,双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确定下阶段基地建设方案,解决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五)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质量监控 1. 理论教学质量监控

(1)教研室自查。教研室对所有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查,自查工作涉及教学各环节,并填写系上印制的“教师调查表”和“实验教师调查表”,以反映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任课教师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材料准备情况、教学进度、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讲课情况、教学纪律、实践教学、作业批改

11 / 43

情况、辅导情况等。实验教师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情况、教学组织情况、教学纪律、实验指导情况、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维护情况、安全管理及环境卫生以及教学材料等。在填写调查表时要求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2)系教学检查领导小组检查。系教学检查领导小组采取抽查方式进行全学期的过程检查,包括课堂教学检查和实践教学检查。检查时可采取听课、检查备课、作业批改、实训指导等方式,并要作到与任课教师及时沟通、共同探讨和交流。也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查找问题,保证以较高的质量完成教学工作。

(3)学生教学意见征求。意见征求方式有两种,一是专业教研室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二是问卷调查。综合两方面情况全面了解专业教学情况。

(4)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了深化教学改革,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了解用人单位的意见和要求,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由系学工办通过表格形式或网络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5)教学检查总结。各教研室分阶段进行教学质量自查总结。系教学检查领导小组分阶段听取各教研室自查情况的汇报,对各级教学检查进行总结,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解决方案,分级解决,并对整体的教学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

2. 实训教学质量监控

(1)教务处负责全校实训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各系负责本系所承担的实训课质量的监督检查;教研室主任负责本教研室课程的实训课质量的监督检查。任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对课程实训教学质量负责。

(2)单独设课的实训课,由教研室确定指导教师,全面负责该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12 / 43

(3)未单独设课的实训课,由任课教师指导实训,并负责实训教学质量。

(4)实训教学计划管理。实训教学计划包括实践课程教学标准、 实训指导书、 实训计划等。由各系(部)组织教研室、实训室编写,系主任审核,报教务处备案。实训教学计划必须按实训教学标准执行,杜绝随意性。所有实训课必须有实训教材或实训指导书。

(5)实训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管理。指导教师、实训教学管理人员应努力探索实训教学规律,积极进行实训教学改革。优化实训项目设置,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及时将新技术充实到实训教学中。

(6)实训教学的过程管理。实训教学管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并及时解决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实训教学管理,加强学生评教工作。每学期由教务处协同各系部相关领导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检查,校主管领导每学期至少检查一次,各系领导每学期至少检查二次,督导组每学期至少检查三次,教务处、各系除规定的全院教学检查外,还要不定期抽查实训教学情况。检查结果由教务处汇总,直接与实训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交流研讨,必要时通报院领导。

3. 实习教学质量的监控

实习教学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含专业考察、社会调查等)、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其教学质量监控办法为:

(1)严格执行学院实习管理规定。教务处负责全院实习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实习基地实习的教学质量,由基地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共同负责,以基地指导教师为主,所在系(部)主任负责监督检查。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由系(部)主任负责质量管理,教研室主任负责本教研室所承担的各类实习的教学质量管理。

(2)实习教学计划的管理。完善的教学计划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基础。实习教学计划包括实践教学标准、实习教材(讲义或指导

13 / 43

书)及实习计划。由实习基地及系(部)相关教研室共同编写,系部相关领导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列入计划执行。

(3)实习过程管理与监控。教务处负责全院各类实习质量检查工作。对于校内实习每学期至少要抽查三次。各级督导组要把实习质量检查纳入日常工作,每学期至少检查二次实习基地教学情况。各系在学生实习期间至少检查一次。

七、课程体系

(一)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素质与能力分解表

表1-3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素质与能力结构表 能力种类 基础能力 语 言 表 达、 外语应用 沟通与写作能力 食品生物化学 专业基础能力 分析化学 食品添加剂 食品微生物 检验技术 食品标准与法规 文化素质 食品原料学 能力内容 计算机应用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 微生物学基础 食品感官分析与实验 食品营销学 身心素质 应用数学 食品毒理基础 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食品理化分析 专业能力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专业核心能力 营养配餐设计 基本素质 思想素质

食品企业管理 职业素质 表1-4 基本素质分解表 能力名称 能力要求 课程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市场营销 食品企业管理 实训环节 社会实践 参观调查 产品销售 文化推广 文体活动 素质拓展训练 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思想素质 爱岗敬业 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和文化素文化素质 养;具有现代商品、市场、竞争意识及公共关系能力 身心素质 具有自我调控的健康心理、 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 14 / 43

能开拓性的工作、具有团 职业素质 队精神和较强的协调能 力;具备应有的职业能力 职业素养基础 实践教学及 各项活动 表1-5 基础能力分解表 能力名称 外语应用 计算机应用 能力要求 通过国家高职外语应用能力测试 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 课 程 大学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践环节 听说训练 计算机现场教学 与上机操作训练 表1-6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A1-1果蔬产品加工的能力 A1-2罐头食品加工的能力 A1-3烘烤食品加工的能力 A1-4发酵食品加工的能力 A1-5乳制品加工的能力 A1-6酒类食品加工的能力 A1-7肉类食品加工的能力 A1-8调味食品加工的能力 A1-9执行国家食品加工法规的能力 A2-1执行国家法规与标准的能力 A2-2贯彻食品质量体系的能力 A2-3质量控制文件编制的能力 A2-4质量控制过程的组织与协调的能力 A2-5产品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判断及解决能力 A2-6食品质量检测的能力 A3-1营养信息的查询能力 A3-2熟悉与营养相关的医学、生理学、卫生学等基础知识的能力 A3-3营养项目问卷设计的能力 A3-4社区营养教育项目设计的能力 A3-5具备与食品营养相关的食品加工能力 A3-6膳食调查结果计算和评价的能力 A3-7膳食平衡指数(DBI)应用和评价能力 A3-8社区营养调查、干预、监测、教育等营养管理的基本能力 T1:食品加工能力 T2:食品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 T3:营养咨询、指导与调查能力 15 / 43

T4:营养配餐设计与功能评价 T5:食品生产管理与技术支持 A4-1膳食调查、评价及干预能力 A4-2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与检测应用能力 A4-3膳食类型与平衡膳食配餐的设计能力 A4-4营养食谱分析及功能评价能力 A4-5平衡营养食谱的编制能力 A4-6健康人群的营养方案制定和配餐设计能力 A4-7特殊人群的营养方案制定和配餐设计能力 A4-8各类疾病患者的营养方案制定和配餐设计能力 A4-9运用适合的营养配餐软件进行辅助设计能力 A5-1制定生产计划的能力 A5-2工艺文件编制能力 A5-3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A5-4生产卫生条件的管理能力 A5-5分析安全隐患和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 A5-6对食品品质初步鉴定的能力 A5-7无菌生产车间环境的控制与管理能力 A5-8产品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能力 A5-9产品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判断及解决能力 A6-1新产品配方设计能力 A6-2产品工艺流程设计与改进的能力 A6-3生产设备选用能力 A6-4产品成本核算能力 A6-5成果转化与应用能力 A6-6功能性因子应用的能力 A7-1采集样品 A7-2配制标准溶液 A7-3使用培养箱、显微镜等仪器设备检验样品的微生物含量 A7-4检验样品的微量金属元素、微量非金属元素及理化指标 A7-5记录、计算、判定检验数据 A7-6协助主检人员完成检验报告 A7-7检查、维护仪器设备 A7-8负责检验室卫生、安全工作 A8-1执行国家有关食品与营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 A8-2领会中医食疗指导思想以及食物治疗的基本原则的能力 A8-3药膳配方的科学设计能力 A8-4食疗的辩证施膳能力 A8-5食品市场调研和信息搜集的能力 A8-6食品营销能力 A8-7食品市场策划的能力 A8-8特殊人群的食疗保健指导能力 A8-9特殊人群的保健营养品产业的初步策划能力 T6:食品研究与开发 T7:食品检验能力 T8:食品及相关产业的初步策划能力 16 / 43

(二)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 将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结合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归纳出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加工技术、营养配餐设计、食品理化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感官分析、食品营销学、食品标准与法规等8门专业领域核心课程。 表1-7 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分析表 专业核心课程 工作任务 职业 能力 A1-1 A1-2 A3-5 A1-3 A4-2 A1-4 A5-4 A1-5 A5-6 A1-6 A5-8 A1-7 A5-9 A1-8 A6-6 A2-2 A8-3 A2-4 A8-4 A2-5 A2-6 A1-1 A2-5 A1-2 A2-6 A1-3 A3-1 A1-4 A5-3 A1-5 A5-5 A1-6 A5-8 A1-7 A6-3 A1-8 A7-2 A2-1 A8-1 A2-1 A4-9 A2-2 A5-1 A2-5 A5-2 A3-1 A5-7 A3-2 A6-6 A3-3 A7-1 A3-4 A7-2 A3-5 A7-3 A3-6 A7-4 A3-8 A7-5 A4-1 A7-6 A4-2 A7-7 A4-3 A7-8 A4-4 A7-9 A4-5 A8-2 A4-6 A8-3 A2-1 A5-4 A2-2 A5-5 A2-3 A5-6 A2-4 A6-2 A2-5 A6-4 17 / 43

主要教学内容 K1-1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概念、发展、研究 K1-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K1-3食品营养学基础 K1-4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K1-5不同人群的营养 K1-6强化食品与保健食品 K1-7社区营养 K1-8营养配餐 K1-9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K1-10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及各类食品卫生K1-11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K2-1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检验 K2-2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条件与设备 K2-3食品微生物检验常用试剂及其配制技术 K2-4食品微生物检验基础技术 K2-5食品卫生细菌学检验技术 K2-6食品中常见病微生物检验技术 K2-7发酵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K2-8 食品微生物快速测定技术 TC1: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T1 T2 T3 T4 T5 T6 T8 TC2: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T1 T2 T3 T5 T6 T7 T8 TC3:食品感官分析与实验 T2 T3 T4 T5 T6 T7 K3-1感官分析生理学基础 K3-2食品外观分析技术 K3-3嗅觉分析技术 K3-4口感分析技术 K3-5食品的风格 K3-6食品评价分析方法 K3-7感官分析的政策和法规 TC4:食品理化分析 T2 T4 T5 T6 T7 K4-1食品理化分析的任务、内容、方法 K4-2食品理化分析的基本知识 K4-3食品理化分析的基本知识 K4-4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A2-6 A2-7 A2-9 A4-2 A4-3 A4-4 A5-1 A5-3 A2-2 A2-5 A2-6 A3-2 A3-8 A4-1 A4-2 A4-4 A4-6 A4-7 A2-1 A2-2 A2-5 A2-6 A3-2 A4-2 A5-6 A7-1 A6-5 A6-6 A7-3 A7-8 A7-9 K4-5灰分的测定 K4-6酸度的分析测定 TC5:营养配餐设计 T1 T2 T3 T4 T5 T6 T7 A5-4 A5-5 A5-6 A5-7 A6-1 A6-3 A6-6 A7-3 A7-4 K5-1营养配餐与营养食品综述 K5-2青壮年人群的营养 K5-3中年人群营养 K5-4学龄及青少年人群营养 K5-5老年人群营养 K5-6婴幼儿的营养 K5-7学龄前儿童营养 K5-8高温环境下人群营养 K5-9低温作业人员的食谱 K5-10高原环境人群营养 K5-11泌尿系统疾病人群营养 K5-12消化系统疾病人群营养 K5-13肝、胆疾病人群营养 K5-14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人群营养 K5-15单纯性肥胖人群营养 TC6:食品标准与法规 T2 T3 T4 T5 T7 T8 A7-2 A7-3 A7-4 A7-5 A7-6 A7-7 A7-8 A8-5 K6-1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K6-2 中国食品标准体系 K6-3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K6-4中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K6-5国际食品标准与法规 K6-6食品质量管理体系 K6-7食品产品认证 K7-1食品营销概述 K7-2食品与食品工业 K7-3营销环境分析 K7-4市场营销调研与需求预测 K7-5购买者行为分析 K7-6目标市场营销 K7-7产品策略 K7-8价格策略 K7-9食品营销渠道 K7-10促销策略 K7-11食品市场营销的组织、实施与控制 TC7:食品营销学 T1 T2 T5 T6 T7 A1-9 A2-4 A2-5 A5-4 A5-5 A5-6 A5-7 A6-1 A7-1 A7-2 A7-3 A7-4 TC8:食品企业管理 T1 T2 T3 T5 T6 T8 A2-2 A2-5 A2-6 A3-2 A3-8 A4-1 A4-2 A4-4 A4-6 A4-7 A5-4 A5-5 A5-6 A5-7 A6-1 A6-3 A6-6 A8-1 A8-2 A8-3 A8-4 A8-5 18 / 43

K8-1食品企业管理概论 K8-2食品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 K8-3食品企业物流管理 K8-4食品工厂设计管理 K8-5食品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K8-6食品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分析 K8-7食品企业技术管理

(三)教学内容安排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不仅仅使其具有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找准专业面向职业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通过直接对应、合并、分解,合理确定项目课程,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制订与企业紧密结合,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更好地反映实际工作过程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位,科学制订课程标准,完成整体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单元设计,以工作对象或操作程序等为逻辑主线,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实施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以“必需”、“够用”和服务专业培养为原则,以考核取证和专业需要为要求,开设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创新与实效,在思想政治课中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户外素质拓展与体育锻炼相结合,侧重过程考核,开好体育课。

在所有课程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以保证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培养 就业综合能力 ●就业岗位实训课程 毕业顶岗实习 毕业论文 校外实习基地 第6学期 专业综合能力集 成 第4-5学期 专业岗位能力 专业拓展能力 ●顶岗及专业拓展课程 教学综合实习:食品安全保障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技术、食品营养指导与市场推广等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感官分析技术 “情景实训”教学

营养指 导与检验技能培养 第3学期 本素质培职业基养 第1-2学期 食品营养指导能力 理化检验能力 微生物检验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做”一体化 专业基础能力 ●专业基础及拓展课程 19 / 43 通用能力 ●基础及素质类课程 分析化学 食品生物化学 课堂与实训室相结合 体育、大学英语 素质拓展

四、课程主要内容介绍 1、公共基础课程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反映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我国的宪法精神与法律制度。

(3)体育与健康

加强了有关健康的理论内容,增加了“体育的生理科学基础”、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的心理科学基础”等章节。把公共体育课和选项课结合起来,加增了“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娱乐健身与休闲体育”、“武术”等内容的课程比例,既有时尚的娱乐健身体育的内容又突出了职业体育教育教材的特色。

(4)计算机应用基础

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二进制的概念以及与其他进制的转换,计算机编码知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方法;中文WindowsXP的桌面操作、管口操作、资源管理器操作、控制面板与附件等;中文Word2000文档管理、文档排版、图文混排、表格处理等操作;中文

20 / 43

Excel2000工作簿操作、工作表操作、单元格格式化、公式和函数、图表制作、数据管理等操作;中文PowerPoint文件操作、幻灯片的编辑、幻灯片的修饰和美化、幻灯片动画与放映等操作技术。

(5)大学英语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各高 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6)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学统计)

本课程是数学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主要介 绍极限论、一元微积分、无穷级数与多元微积分等方面的系统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 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初步掌握数学分析的论证方法,较熟练地进行积分计算并获得初步应用的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后继课程及理解和驾驭中学数学教材打下必要的基础。

(7)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

本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密切结合大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特点,以及全国开展学生军训试点工作以来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令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与实践,可使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具备基本的军事技能,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树立国防意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

21 / 43

(8)职业素养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人际沟通、形式与政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

《职业素养基础(公共课)》是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研习、修炼职业素养的教材。它试图结合高职聍校的培养目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知识现状,以人文知识和人精社为底色,对职业素养各个基本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的论述。

2.专业基础课程 (1)基础化学

要求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如识和技能。 掌握化学基础概念、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强调知识的内涵,相关知识的联系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得到“活”的知识,并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提高学生解决问惠的能力。

(2)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及实验主要任务是研究下列问题:①物质中有哪些元素和(或)基团(定性分析);②每种成分的数量或物质纯度如何(定量分析);③物质中原子彼此如何联结而成分子和在空间如何排列(结构和立体分析)。分析化学以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为基础,并吸收物理、生物、统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充实本身的内容,从而解决科学、技术所提出的各种分析问题。

(3)食品毒理基础

是研究食品卫生质量,防止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有害因素损害人体健康的科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有害物质及作用机理,为提高食品卫生质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制定食品卫少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或混入的化学物质(如食用色素、香精、合成甜味剂等的添加剂、农药、化肥、天然毒素、污染物、微生物毒素

22 / 43

及霉菌毒素等)的毒性作用、毒理作用,为其安全性评价、制定日许量(每日容许摄入量,ADI),最大残留限量等有关的食品卫生标准及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食品原料学

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原料的组成、生物学特性和加工储藏特性外,特别增加了特色食品原料和安全食品原料生产与控制内容。特色食品原料篇除介绍植物资源和食用菌等的组成、生物学特性及加工特性外,还特别介绍了功能食品原料中的功能性成分的分布、含量、生物学特性,以便为食品原料的深加工和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奠定基础。

(5)食品生物化学

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体的基本化学组成及这些组成的性质,掌握生物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及主要代谢调控方式,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层析、离心、分光光度法等实验方法和Vc、氨基酸、糖、蛋白质、核酸含量和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6)食品添加剂

讲授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及其理化特征、主要作用与用法、作用原理、安全性等知识,使学生对常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原理、生产状况、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情况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了解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安全管理方法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达到在食品生产和开发中能正确选择、运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教学目的。

(7)食品加工技术概论

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加工保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食品干制、食品速冻保藏、食品的腌制和熏制和食品辐射保藏技术;各种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乳制品、蛋制品、鲜切食品、软饮料、发酵制品、焙烤食品、糖果、巧克力及调味品;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原理。

(8)微生物学基础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即包括微生物学的基础,又突

23 / 43

出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在微生物学基础方面,系统介绍了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和菌种选育,力求简洁明了、深入浅出。在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方面,突出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系统介绍了微生物与食品变质的关系,并按照最新国家相关标准介绍了食品卫生内容。

(9)食品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础

本课程在保持学科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紧密联系食品科学生产与生物技术应用的科研实际,结合统计分析与计算机科学,采用软件分析手段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深入揭示内在规律,解决研究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3.专业核心课程 (1)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讲授营养学基础知识,包括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宏量和微量)的正常需要,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合理膳食的构成等,介绍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主要是组成特点),食品加工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使学生能够掌握各大类食品的营养特点、营养价值及感官、理化鉴定。培养学生从预防医学观点出发,掌握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科学发展方向,合理利用食物资源,改善人体营养、预防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及其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讲授微生物的个体与群体形成及与食品关系密切的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营养及生理生化,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应用,微生物与食品的腐败变质;掌握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及检测技术等,从而为判断食品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讲授样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意义,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新进展,常用的各种器材,培养基的主要组成、作用和培养基的分类,检验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样品的送检要求,检验中如何选择致病菌的参考菌群,如何选择检验

24 / 43

方法,粪大肠菌群的检验,大肠菌群的快速检验法,食品中常见的各种致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菌检验的基本程序等;使学生掌握微生物检验常用器材的使用方法;细菌的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方法;微生物检验的采样技术、样品处理技术;微生物卫生指标菌及重要病原菌的检验技术等。

(3)食品感官分析与实验

主要讲授食品感官评价中的食品基本感官质量特征、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手段、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分析方法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基本掌握在食品感官评价中评价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独立完成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事物的能力。

(4)食品理化分析

主要介绍环境因素、含天然有毒物质的食品、膳食结构化学物质污染生物性污染包装材料等对食品不安全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为保证食品安全采取的措施、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等,使学生掌握对食品基本营养成份、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有害物质等理化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并了解几类食品的卫生检验,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分析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培养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与检验中重量法、容量法等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荧光光谱法、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与检验中具体运用。

(5)营养配餐设计

本课程为三个模块:模块一绪论;模块二正常人群营养配餐与设计;模块三常见慢性疾病人群营养配餐与设计。针对正常人群营养配餐与设计,本书从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与营养需求着手,制定了不同人群的配餐原则,提出了不同人群食物的选择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目标人群进行营养指导、营养菜点设计、营养食谱设计和营养食谱

25 / 43

分析。针对常见慢性病人群营养配餐与设计,本书从常见慢性病知识与营养需求着手,制定了常见慢性病人群的配餐原则,提出了常见慢性病人群食物的选择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营养菜点设计、营养食谱设计和营养食谱分析。

(6)食品标准与法规

主要讲授食品安全法规标准、食品卫生质量体系和食品质量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食品质量管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发展方向,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安全食品生产、质量检验、控制及评价工作的需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食品质量管理的相关法规、标准、组织、保证体系、规范;掌握保证食品质量为目的的GMP、SSOP、HACCP和ISO 9000质量保证、ISO14000环境管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了解食品质量检验的技术与方法,食品质量管理的动态和热点。并通过应用范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食品链的观念、理解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7)食品营销学

主要讲授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使学生能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初步分析,能用市场细分原理及目标市场原理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初步具备组织、策划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具有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的能力。 (8)食品企业管理

本课程适合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科学校,包括食品工业企业管理概论,食品企业经营战略、经营决策及经营计划,食品企业生产管理,食品企业技术管理,食品企业设备管理,食品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食品工业企业卫生管理,食品企业的物资管理,企业经营诊断,电子计算机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等。

26 / 43

3.素质拓展课程 (1)饮食文化

学生应该需要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2) 绿色食品概论

从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建设,绿色食品产地选择和环境质量评价,绿色食品生产,绿色食品加工、包装、贮运,绿色食品的认证,绿色食品的销售与贸易和有机食品的认证与管理等方面较详尽、系统地介绍了绿色食品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及进行绿色食品生产、检测、管理奠定基础。

(3)食品生物技术概论

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生物技术概述、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及食品生物技术在农副产品精加工、饮料工业、食品保鲜、食品分析检测、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等。本书紧紧围绕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不追求精、尖、深、偏,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原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食品包装与设计

介绍了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包装原理、食品包装技术设备、包

装设计、各类食品的具体包装方法,并反映当代国际有关食品包装的新材料、新技术等最新技术成果和发展方向。在内容深浅程度和编排

27 / 43

方式上,力求体现食品包装作为系统工程技术科学的认识规律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本书也可作为食品与包装相关专业的科研、设计、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商贸流通领域有关管理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5)食品保藏技术

本课程主要介绍食品品质基础知识;食品贮藏保鲜原理;食品贮藏保鲜方法;鲜活和生鲜食品贮藏保鲜;加工食品贮藏;食品流通中的保鲜等内容。

(6)葡萄与葡萄酒科学概论 (7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 5.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体系运行

按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模块理论、情景实训、学做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六个阶段推进实施,逐步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达到能力培养目标总要求。

岗前培训 能力拓展训练 顶岗实习 职业能力训练 专业技能人才 (准) 技 术 员

专项训练 基本素质训练 单项、专项实训练 基础技能训练 单项、专项实训 核心技能训练 综合实训 综合能力训练 学徒工 学 生 图3 实践教学体系运行图

28 / 43

(2)实践教学进程(表1-12)

表1-12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进程安排表

能力训练 模块 实训项目 1、军事训练 2、素质拓展训练 基本素质训练 3、计算机操作训练 5、英语应用能力训练 6、身体素质训练 7、食品营养大分子物质性质鉴别 8、食品微生物 9、食品毒理分析 10.、食品添加剂性质分析 11、食品风味物质的分离、分析与加工 12、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结构分析 13、保健食品营养构成检测 学时数 90 30 44 128 60 30 开设时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二学期 第一、二学期 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1、培养较强组织纪律观念和自律能力; 2、培养爱国热情,专业献身精神; 3、培养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素质,团队协作意识,抗压抗风险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 4、能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利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 5、会写常用社交文书、事务文书、行政公文和一些常用专业文书; 6、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1、熟悉蛋白质、核酸、脂类等大分子物质性质; 2、熟悉大分子物质作用与功能; 1、能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 2、能进行食品微生物的简单鉴别; 1、熟悉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类型,并能进行食品添加剂检验分析技术 2、会进行食品风味物质的分离、分析 3、熟悉食品风味物质的加工 1、会进行食品风味物质的分离、分析 2、熟悉食品风味物质的加工 3、掌握食品合理的营养搭配结构 4、熟悉保健食品功能的检测 1、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掌握常见致病菌检验 3、掌握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等方法 4、掌握主要理化指标、主要营养指标以及有害物质检验技术与方法。 5、掌握掺伪食品鉴别检验的理化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 6、熟悉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类型,并能进行食品添加剂检验分析技术 1、能进行不同类型食品原料的安全检测 2、能进行不同类型食品产品的安全检测 3、熟悉食品标准与法规 基础技能训练 30 第二学期 56 第二、三学期 70 第三、四学期 核心能力训练 14、食品微生物检测 13、食品理化检测 14、食品掺伪检测 108 第四学期 15、各类食品原料的安全控制 16、各类食品产品安全控制 60 第二、四学期 能力拓展训练 17、食品营销实践 18、食品企业管理实践 18、专业职业技能鉴定 19、毕业设计与论文答辩 96 第五学期 1、熟悉食品营销的方法,技巧等技能 2、掌握食品企业管理事项及方法 至少获得一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并通过论文答辩。 30 120 第六学期 第六学期 29 / 43

七、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它既包括对教学物质条件的组织,如安排教学场所、准备教学材料;也包括对师生活动的组织,如师生交流的方式、教学活动的程序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组织模式是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教学,即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情境”,在真实情境、仿真情境和教室情境中进行。

1.真实情境教学。即知识产生或实际运用的场所,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利用学院内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企业单位等在真实情境中,学生作为工作群体的一员在真实的职业活动中顶岗工作或担任助手、学徒。

2.仿真情境教学。即通过各种方式创设的模拟情境,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如《食品毒理与卫生》、《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等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创造仿真情境开展教学。

3.教室情境教学。即学校中与真实的职业活动相分离的授课场所。教室情境主要用于理论知识开展教学,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职业岗位能力及典型工作任务等所需知识储备的情境。

(二)教学材料建设 1.教材建设要求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学习内容和训练项目,确定课程及课程标准。所以教材建设也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内容和训练项目。

我们教材建设中,力求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的要求,合理安排,科学精选教材内容。

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始终把“简化理论阐述,着重实际训练”放在首位,突出职业需求和技能为先的特点,切实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同时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单纯的技能操作,要具有前瞻性。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业务操作中应遵循的新规定、新方法、新技术及

30 / 43

时纳入其中。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要突出重点,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材既是教科书,也是从业人员提升业务水平,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材料和参考书,所以编写时要体现行业职业标准和规范,将行业职业标准和规范纳入其中。

教材编写要以任务引领知识,将理论知识融入生产过程的具体工序当中。切实做到“基础适度够用、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职能教育”,不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2.教学资源建设

专业课程组开发应用直观形象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视听光盘、网络课件、虚拟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实践教学开发基于生产过程的实训手册,使学生通过手册提示完成任务,并获得知识。模拟真实场景,开发基于生产任务的实训项目,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学校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学校将建成校园网络信息系统;运用调频广播系统,多间语音室,多套摄录、影视创作系统,学生随时可以在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计算机房、实训室进行学习资源收集、在线学习,网络教学环境良好。学校将建立的数字化图书馆及大量课件、音(视)频资料,并开通了中国电子期刊库等文献数据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已具有较好的网络教学硬件环境,除可以运行多种教学软件,进入互联网学习;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搭建教学资源平台,发布课程资料,满足学生获取信息、进行自学的需要。同时教师也可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收集学生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管理 1.理论教学管理

(1)注重教学模式(内容)开发与设计。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开发、以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体系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使学生在生产启发、探究发现、讨论思辩的过程中,在具体的“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把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能力和品德,充分体现高职院校“高等职业

31 / 43

特色”的思想。

(2)标准评价和过程监控。制定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依据“教学质量各环节质量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对教师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果实施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课堂,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系上抓好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进行教学效果检查,切实把好“命题、监考、评卷”三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建立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根据教学计划进程表进行教学检查,期末要进行教学评估,由督导、同行、学生三方面对每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以作为学年考核及职务晋升的依据。

2.实践性教学组织与管理

实践教学可以把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是学生了解实际知识、熟悉职业环境、培训职业能力的重要渠道。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针对实训教学流程(图4)实施管理工作如下:

系部拟定实训教学指导教师 实训指导教师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指导教师制定实训计划 指导教师准备实训项目设备及器 实训操作 学生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考核评价 教学检查评估 图4 实训教学流程图

(1)严格执行《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中“实习、实训教学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2)实训教学前指导教师必须认真制定实训计划,并做好实训前的准备(包括设备检查、材料准备等)。实习前实训指导教师须先到班级向全体学生讲清实

32 / 43

训目标、实训任务、要求、纪律及注意事项,然后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入实训场地。

(3)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悉心指导,严格要求。对违规操作、不守实训纪律的学生指导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实训期间要坚持点名制度,杜绝学生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发生。学生请假半天以上必须系主任批准,经批准后假条交指导教师,以备检查到岗情况。

(4)指导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并在该项目实训结束前认真进行实训总结、评价学生优劣,并认真进行实训成绩考核。考核标准根据“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执行。

(5)为强化实训管理,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将不定期地对实训教学进行检查,内容涵盖计划、总结、实训记录、学生考勤、实训效果等方面。教师的指导工作与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到教师学期与年度考评。

3.顶岗实习教学组织管理

为保证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能在实习企业生产技术能手和专家的指导下,以(准)技术员身份进入顶岗实习单位,参加顶岗实习单位的生产任务和日常工作,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的目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依据《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和顶岗实习流程(图5)实施以下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顶岗实习保障机制

系部成立系主任——专兼职指导教师两级顶岗实习管理机构,把顶岗实习管理的考核工作纳入教学制度建设之中。系上协同顶岗实习单位依据“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制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过程学生管理细则”、“学生顶岗实习须知”、“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细则”、“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等制度文件。

(2)精心选择实习企业(岗位),科学设计实习计划

安排专人进行顶岗实习的先期考察,落实与专业学习相对应的实习企业及岗位,与企业方商定落实企业兼职指导教师,校企双方共同设计顶岗实习方案,科学设计实习任务、内容和目标要求,签署“顶岗实习协议书”。在教学进程

33 / 43

上,根据岗位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将部分专业课提前、部分课程结合顶岗实习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在教学内容上,紧密结合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校企合作整合、开发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充分利用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校企共同实施教学,理论课由学校专业教师组织教学,企业提供场所、设施及相关技术人员配合,实践课主要由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专家主讲及指导,专业教师配合,根据企业需求灵活安排。

编写顶岗实习实施计 落实顶岗实习单位 编写顶岗实习指导审核 顶岗实习动员及岗前培训 顶岗实习实施 考核及评价 报送成绩 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审核

图5 顶岗实习工作流程

(3)建立校、企、学生三方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系部建立了企业评价、学校评价、自我评价的三方评价体系。其中,企业要以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对学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实习纪律、工作态度、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填写“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学校管理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小结”完成情况、中期巡回检查情况、“顶岗实习报告”完成情况、职业能力的形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撰写“顶岗实习工作总结”;学生根据顶岗实习职位、岗位能力要求目标、工作流程熟悉程度、岗位工作业绩或成果进行自评。顶岗实习成绩结合三方评价进行总评。

八、学习效果评价 (一)行业评价

系部组织的生产性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扬艰苦奋斗、严谨求实、敢于奉献的精神,完满的完成了相关项目的工作任务。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不但职业能力素养得到提高,而且专业技能在

34 / 43

实践的基础上长足进步;学生继承和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在实训期间,其工作、行为表现,得到合作企业单位领导与职工的一致赞扬。

(二)校内评价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表现都比较优秀,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这主要得力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识的把食品行业的职业素养和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过程中。同时,在系上学生管理过程中,也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聘请食品企业和行业一线专家做食品行业职业素养养成等相关的专题报告。所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学习效果良好。

九、教学保障 (一)校企合作保障

1.合作的企业条件、类型和数量

选择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基地)为合作对象,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主要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实训;松散联系型部分企业,主要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由于食品营养检测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议的专业,开展具有校企合作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2.企业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

(1)与学校专职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计划、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综合型能力训练项目,开发适用技术教材等。

(2)为核心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提供学生实习岗位、场地及相关设备,实习环境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并对实习学生进行全面管理和考核。

(3)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和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先进工作经验和技术信息。

(4)支持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以企业产品宣传、推广、技术服务为内容的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

(5)往企业锻炼的青年教师,安排实践活动及有关事宜。 (6)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就业。 3.合作的形式与运行机制 (1)组织形式

35 / 43

成立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校企合作实施小组,成员由食品企业、行业协会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并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联络员制度,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确保校企合作工作顺利进行。

(2)合作形式

开展紧密合作型、一般合作型、松散联系型等三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紧密合作型企业主动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并能派出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综合实训项目开发、实用技术教材等合作,是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一般合作型企业主要积极参与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为学生实习提供岗位、场地及相关设备,接受学校的青年教师前来实践锻炼。松散联系型一般不主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承担顶岗实习任务,接收优秀毕业生。

(3)运行机制

①校企联合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符合 “理论模块、情景实训、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标准,设计突出季节性技能项目的训练方法和考核标准,建立生产性实训管理制度。

②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学校向该基地不定期指派专职教师,协同企业共同管理。

③采用“校企共建、共用、共赢”的运行机制,同时实施互动、激励、保障、约束等机制。

④聘请省内外食品行业专家、生产技术能手、企业的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组成该专业兼职教师团队。

(二)教师团队保障 (一)本专业专任教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专任)教师信息一览表

序号 1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技术 职务 高级工程师 第一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 现从事专业 拟任课程 食品分析检验 食品营养学 食品安全保障技术 专职 专职/ 兼职 专职 伊倩如 女 56 天津科技大学, 食品工程,学士 清华大学,化学工业,学士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资源开食品工程,学士 发利用 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 食品营养和分析检测、食品安全 2 徐桂花 女 58 教授 36 / 43

3 4 5 袁春龙 陶永胜 曹芳玲 男 男 女 42 34 38 副教授 副教授 高级讲师 西北农业大学,果树,西北农林大学,食学士学位 西北农林大学,发酵工程,学士学位 西北农业大学,发酵工程,学士学位 西北农业大学,发酵工程,学士学位 宁夏农学院,生物教育 兰州大学,植物学专业,理学学士 西北林学院,森保专业,学士学位 西北农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11 张春芝 女 34 实验师 学校农业综合技术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2 谢春梅 女 29 讲师 生物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宁夏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品科学,博士学位 西北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博士学位 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工程,硕士学位 陕西师范大学,生物教育 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专业,食品教学 工程硕士学位 北京林业大学, 农业推广,硕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酵工程专业,食品教学 硕士学位 宁夏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教育学学士学位 宁夏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士学位 北京林业大学,机械理论设计,工程硕士 宁夏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宁夏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士学位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实训教学 市场营销 专职 食品教学 食品添加剂 专职 机械教学 功能性食品加工 食品教学 食品原料学 专职 调酒教学 市场营销 专职 食品教学 分析化学 专职 食品教学 酒水文化 专职 食品教学 食品营养学 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感官评价 专职 食品教学 专职 食品教学 专职 6 江志国 男 35 讲 师 7 8 9 加卫 吴博 张霞 女 男 女 44 46 45 高级实验师 高级讲师 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 生物教学 食品原料学 食品实验设计 葡萄酒科学概论 专职 实验教学 专职 10 莫寅斌 男 34 讲师 专职 微生物教学 食品微生物 专职 食品理化检验 专职 13 王晋 男 28 讲师 食品教学 分析化学 专职 14 金莉春 女 27 助理讲师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教育学学士学位 宁夏大学,生物科学15 李春玲 女 29 助理讲师 (师范)专业,学士学位 宁夏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16 孙敏 女 29 助理讲师 专职 17 刘磊 男 29 助理讲师 宁夏大学,食品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宁夏大学,生物科学食品教学 食品毒理与卫生 专职 18 田静 女 26 助理讲师 (师范)专业,学士学位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19 邓斌 男 25 助理讲师 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37 / 43

宁夏农学院,生物专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学 企业管理 食品教学 食品安全控制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20 雍彤五 男 42 高级工程师 21 赖慧婴 女 42 工程师 宁夏农学院,食品科学 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训教学 兼职 22 宋长冰 男 47 副研究员 西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 微生物教学 食品微生物 兼职 23 俞惠明 男 48 高级工程师 西北农业大学,葡萄栽培与酿酒 西北农业大学,发酵中共党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硕士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学士学位 酒厂管理 饮食文化 兼职 24 唐虎利 男 37 工程师 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学士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艺 葡萄酒科学概论 兼职 25 谢亚玲 女 35 工程师 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学士学位 食品感官分析 理化检验 兼职

(三)教师建设思路与培养

师资队伍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1、建设思路

(1)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要以改善教师数量结构和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为主,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引进新教师时提高标准,为该专业配备1-2名专业带头人,招收硕士以上研究生,提高教师队伍的科技服务能力,迅速改变师资结构现状。

(3)注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4)以学习领域建设形成教学团队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应从教学、生产和科研的实际需要考虑,形成以学习领域来划分的“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年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梯队,专兼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紧密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可分

38 / 43

为食品检测和食品营养与卫生两部分。

2、建设方案

为了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进一步完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制度,鼓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增强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能力。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机制,提高专业教师团队整体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重点提高年轻教师的“双师素质”,形成一个在学历、职称、年龄双师素质上有良好结构的师资梯队。

十、实践教学条件

(一)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校内】实训条件一览表

序号 实验(实训)室名称 承担的实训项目 1、干燥加工技术 2、冷冻加工技术 3、蔬果加工技术 4、热处理加工技术 1、样品的取样与制备 2、酸度的分析测定 3、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析测定 4、食品添加剂的检验 1、培养基的制备 2、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 3、大肠杆菌检测 4、无菌取样 1、食品外观分析实验 2、差别实验 3、分级实验 4、排列实验 1、细菌培养技术 2、分离技术 3、电泳技术 4、免疫检测技术 1、面包加工技术 2、蛋糕加工技术 3、饼干加工技术 4、月饼加工技术 1、食品营养成分的测定 2、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3、食品腐败、变质的测定 4、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39 / 43

1 食品加工技术实训室 2 食品理化分析实训室 3 食品微生物检验实训室 4 食品感官科学实训室 5 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室 6 焙烤食品实训室 7 食品营养安全实训室

8 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1、新产品的研发 2、传统产品工艺流程的改进 9 葡萄酒实训车间 1、葡萄破碎除梗 2、辅料添加 3、发酵过程监控 4、葡萄酒包装 二、校外实训基地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条件一览表

序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宁夏食品检测中心 宁夏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 宁夏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银川市食品药品公共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宁夏食品工业协会 宁夏营养学会 宁夏夏进乳业有限公司 宁夏广夏葡萄酒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市金河乳业有限公司 宁夏御马葡萄酒有限公司 内蒙古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 宁夏爱里食品有限公司 宁夏甜蜜蜜食品有限公司 青铜峡市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名称 备注 40 / 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wc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