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 - 舒良树 - 各章作业习题及答案-1(1)

更新时间:2024-02-03 18: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地球科学 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均变说 灾变说 将今论古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 )。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 )、( )及( )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 )、( )、( )及( )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这句话的意思是(“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 ”)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 )所提出,并由( )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 三、问答题

1.从总的方面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

2.研究地质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在地质学中又可分出哪些分支学科?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怎样正确认识“均变说”与“灾变说”对地质发展演变过程的解释? 6.《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

7.学了“绪论”部分以后,你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第1章 绪论答案

二、填空题

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 矿 物

一、名词解释

克拉克值 元素丰度 矿物 单质矿物 化合物矿物 类质同象 同质多象 晶质体晶面 结晶习性 条痕 解理 解理面 断口 硬度 岩石 火成岩 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岩石的结构 显晶质结构 稳晶质结构 等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斑状结构 似斑状结构 粗粒结构 中粒结构 细粒结构 自形晶 半自形晶 它形晶 岩石的构造 气孔状构造 杏仁状构造 流纹状构造 块状构造 枕状构造 沉积岩 碎屑岩粘土岩 生物岩 生物化学岩 碎屑结构 泥质结构 化学结构 生物结构 成岩构造 层理 层面构造 水平层理 波状层理 斜交层理 泥裂 波痕 假晶 印模 球度 圆度 分选性 成熟度 胶结物 胶结类型 变质岩 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 变余构造 板状构造 千枚状构造 片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碎裂构造 二、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 3.矿物都具有解理。 ()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 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 ,即其含50%的石英。 ()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 14.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 () 15.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 16.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

17.火成岩根据石英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 18.组成花岗岩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征,故它们都是非晶质体。 ()

19.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必为花岗岩。 ()

20.粗碎屑岩中的粗碎屑都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 () 21.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表,是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 () 22.岩石的颜色只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关。 () 23.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征。 () 24.变质岩只形成于地壳的较深部位。 () 25.重结晶作用只发生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 26.鲕状是岩石的一种构造特征。 () 27.沉积岩中不可能含有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成分。 () 28.酸性岩浆侵入并同化基性围岩后,可进一步提高岩浆的酸性。 () 三、选择题

1.下列全由矿物组成的一组是( )

a.石英、玛瑙、煤、云母; b.辉石、沥青、石油、金刚石; c.人造水晶、矿泉水、长石、方解石; d.雪花、高岭石、石英晶簇、花岗斑岩中的长石斑晶。 2.下列可共生在同一类火成岩中的矿物是( )。

a.石英、橄榄石、辉石、白云母; b.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黑云母;c.钾长石; d.橄榄、钙长石、辉石、角闪石。

3.基性岩与酸性岩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 a.形成深度; b.矿物成分; c.颜色; d.结构构造。 4.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5.下列纯属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组是( )。

a.红柱石、角闪石、高岭石、磁铁矿 ; b.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c.白云母、蓝晶石、石墨、石榴子石; d.绢云母、刚玉、蓝闪石、滑石。 6.下列纯属硅酸盐类的矿物组是( )。

a.钾长石、高岭石、红柱石、滑石; b.石英、橄榄石、天然泵、钾长石; c.萤石、石榴子石、白云母、角闪石; d.辉石、方解石、石膏、黄铁矿。 7.下列具大致相同矿物组成的岩石组是( )。

a.花岗岩、长石石英砂岩、花岗片麻岩; b.辉长岩、辉绿岩、安山岩; c.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 d. 粉砂岩、石英砂岩、石英质砾岩 。

8.下列可共存于一块岩石标本中的结构特征是( )。

a.全晶质、斑状、不等粒、自形; b. 全晶质、似斑状、半自形、等粒 ; c.全晶质、半自形、等粒、中粒; d.全晶质、超显微、自形、鳞片状。 9.下列可共存于一块岩石标本中是 结构特征是( )。

a.块层状、波状层理、泥裂、波痕; b.气孔状、枕状、流纹状、杏仁状; c.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 d.平行层理、缝合线、薄层状、假晶。 10.下列属于沉积岩中最常见的矿物组是( )

a.石英、斜长石 、方解石、黑云母; b.钾长石、高岭石、白云母、石英 ; c.方解石、白云石、石盐、角闪石 ; d. 赤铁矿、石膏、钾盐、石榴子石。 11.下列完全用于描述岩石结构特征的术语组是( )

a.变余砂状、竹叶状、粒状、斑状; b.似斑状、全晶质、鲕状、生物碎屑; c.等粒状、泥质、片状、结核 ; d.碎斑、非晶质、波痕、粗粒。 12.下列完全用于描述岩石构造特征的术语组是( )。

a. 气孔状、平行层理、块状; b.变余泥裂、变余层理、变余砂状、变余气孔; c.流纹状、枕状、杏仁状、斑状; d.等粒、泥质、生物碎屑、鲕状。 13.下列具有极完全解理的矿物是( )。 a.方解石; b.白云母; c.辉石; d.橄榄石。 14.下列均具中等解理的矿物组是( )。

a. 辉石、角闪石、长石、方解石; b.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绢云母; c.长石、辉石、角闪石、红柱石 ; d.石墨、黄铜矿、磷灰石、萤石、石盐。 15.下列均无解理的矿物组是( )。

a.黄铜矿、石英、橄榄石、赤铁矿 ; b.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石榴子石; c.黄铁矿、铝土矿、石榴子石、磁铁矿; d.褐铁矿、磷灰石、萤石、石盐。 16.下列均能被石英所刻动的矿物组是( )。

a.石墨、石膏、方解石、磷灰石; b.萤石、长石、云母、滑石; c.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刚玉; d.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石榴子石 。 17.石灰岩变成大理岩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矿物成分; b.岩石结构; c.岩石构造 ; d.岩石颜色。 18.某变质岩含SiO290%,可推知其原岩是( )。

a.某种火成岩 ; b.某种沉积岩 ; c.某种变质岩; d.a、b、c均可。 四、填空题

1.组成地壳的物质可分成( )、( )和( )三个不同的级别。

2.地壳物质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 )、( )和( );含量最多的两种矿物是( )和( );根据化学组成,含量最多的是( )盐类矿物。

3.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根据矿物的( )和( 、 )等物理性质。

4.肉眼鉴定矿物时,可将矿物单体形态分成( )、( )和( )三种类型。 5.下列矿物常见单体形态特征分别是:石榴子石为( );角闪石为( );辉石为( );橄榄石为( );长石为( );石英为( )。

6.写出下列矿物的常见解理特征:方解石为( );黑云母为( );辉石为( );长石为( );石英为( );橄榄石为( )。

7.写出下列矿物相对硬度:石英为( );刚玉为( );磷灰石为( );白云母为( )。

8.写出下列矿物所属化学类别:自然硫为( );磁铁矿为( );方铅矿为( ); 萤石为( );重晶石为( );和蓝闪石为( )。

9.除一般的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外,下列矿物可作为鉴别时的特殊性质分别有:磁铁矿的( );滑石的( );石墨的( )和( );云母的( )和( )。

10.各类火成岩的SiO2 含量分别是:超基性岩为( );基性岩为( );中性岩为( )和酸性岩为( )。

11.组成沉积岩的物质主要来自( )、( )、( )及( )等方面。 12.碎屑岩的三种基本胶结类型是( )、( )和( )。 13.沉积岩常见的层面构造有( )、( )、( )等。

14.碎屑岩所具有的结构统称为( )结构;泥质岩所具有的结构统称为( )结构;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所具有的结构统称为( )结构和( )结构。

15.区别石灰岩与石英岩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岩石上加( ),如有( )反应的则为石灰岩。

16.区别石灰岩与白云岩的最简便方法是在岩石上加( ),有( )反应者为石灰岩,仅有( )反应的为白云岩。

17.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是( )、( )、和( )。

18.写出下列不同变质作用类型所形成的代表性岩石:热接触变质的( );接触交代变质的( );区域变质的( )和( )等;动力变质的( )。

19.矽卡岩是( )或( )岩浆侵入于( )围岩中经( )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变质岩。

20.火山碎屑岩按其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可分为( )和( )等类别。

21.火成岩和沉积岩经( )作用可转变成变质岩;火成岩与变质岩经( )作用可转变成沉积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 )作用可转变成火成岩。

22.根据岩浆冷凝固结时的环境不同,可把火成岩分成( )、( )和( )三类。 23.主要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有( )、( )、( )、铝质岩、锰质岩等。 五、问答题

1.地壳在元素组成方面有哪些基本特点?

a.接触变质时几乎没有什么变形 ;b.接触变质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 ;c.接触变质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 ;d.在变质过程中没有任何完好矿物重结晶 。

2.富长英质成分(Al2SiO5的铝硅酸盐)的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逐渐增加可以形成Al2SiO5系列多形晶矿物,其顺序是( )

a.蓝晶石、红柱石、夕线石;b.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c.夕线石、红柱石、蓝晶石 ;d.夕线石、蓝晶石、红柱石 。

3.碎裂岩是动力变质的产物,它主要是由于( )和( )。

a.沿断裂带机械变形的结果 ;b.作为岩石接近熔点的塑性变形 ;c.与花岗岩侵入有关 ;d.与断裂附近密集的节理有关 。

4.下列哪一个不是变质作用的产物。( )。 a.变斑晶 ;b.眼球花岗岩 ;c.斑晶 ;d.麻砾岩 。

5.蓝片岩是什么变质环境的标志性产物?( )。 a.接触变质 ;b.高温低压变质带 ;c.低温高压变质带 ;d.区域变质 。 6.变质岩约占构成地壳物质的百分之几?( ) a.25% ;b.15% ;c.5% ;d.35% 。

7.花岗片麻岩与花岗岩重要不同点在下列各点中是哪一点?( ) a.化学成分不同 ;b.矿物成分不同 ;c.岩石结构、构造不同 ;d.色率和比重不同 。 四、填空题

1.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转化成变质岩的过程基本是在( )状态下进行的。 2.当岩浆侵入围岩时,接触带往往发生( )作用,如果见有角岩、石英岩或大理岩则是( )变质,见有矽卡岩则是( )变质的结果。

3.接触变质带的宽度取决于侵入体的( )及围岩的( )。

4.当区域变质作用发生时强烈的剪切作用伴随重结晶作用,使变质岩具有新的结构、构造,常见的构造有板劈理和( )、( )、( )、( )等。

5.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特定的物理条件范围内,适应该条件的一组矿物达到平衡,这种矿物组合称为( )。

6.板岩、( )、( )和片麻岩是最常见的区域变质岩。 7.变质反应常包括( )和二氧化碳的释放。

8.页岩接触热变质后变成一种致密而无面理构造的岩石叫做( );它的原词是德文(hornfels)前缀horn 表示岩石似(“ ”)的表面,而fels的意思是“岩石”。 9.既有火成岩又有变质成分的复合岩叫做( )。

10.火成岩、沉积岩经变质后形成变质岩,前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 );后者形成的变质岩称为( )。 五、问答题

1.何谓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2.变质作用与构造运动、岩浆作用有何内在联系?

3.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在变质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4.你怎么鉴别一块岩石是变质岩或不是变质岩?

5.现代变质作用可能在哪些地区产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风化作用与变质作用有那些原则性的不同? 7.原岩的物质组分对变质作用有哪些影响?

8.线理、面理和片理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层理有何区别?

9.在八公里深处侵入石灰岩中的镁、铁质深成岩的接触带中能否发现有破碎带?为什么? 10.由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花岗岩与花岗岩化形成的花岗岩其形成过程有什么不同?野外如何确定?

11.千枚岩和片岩可由哪些岩石变质而成?

12.哪一种变质过程使得原岩矿物成分发生转化?温度和压力在变质过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13.什么是接触变质带?它的内、外带与太平洋型的活动大陆边缘的双变质带有何不同? 14.在变质环境中可以产生哪些独特的变质矿物?重结晶时一些原来在火成岩中见到的同样的矿物会继续存在或再次出现,它们又是哪些? 15.在变质过程中H2O与CO2起什么样的作用?

16.现代大洋中脊、岛弧、海沟等地的沉积物也会发生变质的现象,如何解释? 17.岩石在强烈的剪切应力作用下也会变质吗?它会留下些什么蛛丝马迹? 18.高岭石、蒙脱石等粘土矿物在变质过程中矿物或矿物组合是如何转变的? 19.何谓基体、脉体,它的试用范围是什么? 20.矽卡岩是如何形成的?有何找矿意义?

第5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答案

二、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 三、选择题

1.a; 2.b; 3.a、d; 4.c; 5.c; 6.b; 7.c。 四、填空题

1.固体;2.接触变质、接触热、接触交代;3.大小、性质;4.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5.变质相;6.千枚岩、片岩;7.水分;8.角岩,“角”;9.混合岩;10.正变质岩、副变质岩。

第6章 地质年代

一、名词解释

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 同位素(绝对) 地质年代 地层层序率 生物层序率 地层切割率 岩层 地层 化石 标准化石 指相化石 沉积相 海相 陆相 过渡相 海进层序 海退层序 沉积旋迥 生物地层年表 岩石地层单位 宙 代 纪 世 宇 界 系 统 群 组 段 二、是非题

1.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门类的化石及化石组合。 () 2.古生代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时代。 () 3.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叫三叠系。 () 4.三叶虫是水下底栖固着生物。 () 5.地层剖面中,沉积物质由下而上呈由粗到细的变化层序称海进层序。 ()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是裸蕨植物。 () 7.最早的爬行动物出现于三叠纪初期。 () 8.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代。 () 9.半衰期愈长的同位素,在测定地质年代时作用也愈大。 () 10.只有在沉积岩中才能找到化石。 () 三、选择题

1.假设石炭纪中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下列表达方式中正确的是( )。

a.中石炭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b.中石炭系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c.中石炭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d.中石炭世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

2.只能用作测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是( )。 a.钾-氩法 ; b.C法 ; c.铀-铅法 ; d.铷-锶法 .

14

3.地球上已找到的属于原核生物的微体化石(即最原始的形式)距今的年龄是( )。 a.4.5Ga; b.3.8Ga ; c.3.5Ga ; d.3.0Ga . 4.世界上目前所发现最原始化石的地点是( )。 a.英国 ; b.苏联 ; c.中国; d.南非 . 5.真正陆生植物最初出现的时代是( )。 a.寒武纪 ; b.奥陶纪 ; c.志留纪 ; d.泥盆纪 . 6.三叶虫是( )。

a.节肢动物 ; b.软体动物 ; c.原生动物 ; d.棘皮动物 . 7.石炭二叠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 )。 a.三叶虫、腕足类 ; b.笔石、海绵等 ; c.蜒、珊瑚等 ; d.鱼类 . 8.下列几种放射性同位素中半衰期最长的是( )。 a.

238

U ; b.U ; c.T h; d. Rb .

23523287

9.已知最古老岩石的同位素年龄是( )。 a.4.3Ga; b.3.8Ga; c.3.3Ga; d.2.8Ga . 10.第三纪以来,马的演化特征是( )。

a.个体由大变小、脚趾由多变少; b.个体由大变小,脚趾由多变少; c.个体由小变大,脚趾由多变少; d.个体由小变大,脚趾由少变多 . 四、填空题

1.寒武纪地层中含量最多的化石是( )。

2.写出下列化石所属的保存类型:笔石是( );硅化木是( );恐龙足印是( );恐龙蛋是( );腕足类是( )和孢子花粉是( )。

3.我国最古老的岩石发现于( )地区;其年龄约为( )。

4.可形成化石的物质包括动物的( )、( )、( )、( )等;植物的( )、( )、( )及孢子花粉等。

5.分辨岩层上、下层面的主要标志有( )、( )及( )等。

6.地球形成于距今( )左右;太古宙与元古宙以距今( )为界;元古宙与古生代以距今( )为界;早、晚古生代以距今( )为界;古生代与中生代以距今( )为界;新生代以距今( )为起算点;第四纪始于距今( )。

7.作为标准化石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 )和( )。

8.古生代以来已划分的“纪”一级年代单位的名称与代号由老到新分别是:( )、( )、( )、( )、( )、( )、( )、( )、( )、( )和( )。 9.第三纪的两个亚纪及其代号分别是:( )和( );整个第三纪由老到新所划分的五个世及其代号分别是:( )、( )、( )、( )和( )。

10.爬行类动物起源于( )纪,繁盛于( )代。鸟类与哺乳类最初出现于( )纪。

五、问答题

1.在地质学研究中为什么要同时采用相对地质年代与同位素(绝对)地质年代这两种不同的年代概念?

2.生物地层单位与岩石地层单位有什么异同? 3.化石在地质学研究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4.判别岩层的顶底面有什么意义?如何判别岩层的顶底面? 5.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地质年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地质年代表的建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6章 地质年代答案

二、是非题

1.√;2.×;3.×;4.×;5.√;6.√;7.×;8.√;9.×;10.×。 三、选择题

1.d;2.b;3.c;4.d;5.c;6.a;7.c;8.d;9.b;10.c。 四、填空题

1.三叶虫;2.实体、实体、遗迹、遗物、铸模、实体;3.河北省迁西、3.4Ga;4.骨骼、牙齿、甲壳、蛋、根、茎、叶;5.层面构造、层理、化石分布;6.4.5Ga、2.5Ga、570Ma、 400Ma、225Ma、70Ma、2.4Ma;7.演化快、分布广、数量多;8.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二叠纪P、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第三纪R、第四纪Q;9.老第三纪E、新第三纪N、古新世E1、始新世E2、渐新世E、中新世N1、上新世N2;10.二叠纪、中生、侏罗。

第7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一、名词解释

地震 海震 海啸 陷落地震 火山地震 水库地震 构造地震 诱发地震 震源 震中 震中距 震源深度 震级 烈度 等震线图 地震带 二、是非题

1.P波和S波的速度随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 2.地球上没有一块地方完全没有地震活动。 () 3.地表每个地方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都完全相同。 () 4.地震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的P波和S波的震幅计算出来。 () 5.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 6.深源地震总是与洋中脊相伴随。 () 7.浅源地震的烈度总是比深源地震的烈度要大。 () 8.在任何条件下震级大的比震级小的地震烈度要大。 () 9.地震的震中分布可以告诉我们岩石圈活动的有关信息。 () 10.我国南北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 11.我国地震予测予防中总结出的“小震闹、大震到”的“规律”是普遍规律。() 12.七十年代我国强震频繁,说明地震活动有活动期和平静期之分。 ()

13.唐山地震(1976)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说明它是我国最高震级的一次强震。() 14.地震台站接收到远处发生地震后的信息:首先是P波的突然出现,其次是振幅稍大的S波,最后是高振幅的表面波。 () 三、选择题

1.P波在下列哪种岩石里传播速度最快?( )。

a.花岗岩 ; b.辉长岩 ; c.未固结的沉积物 ; d.互层的砂页岩 。 2.地震波离开震中后其传播速度不取决于下列哪一个因素?( )。 a.地震的震级 ; b.震源深度 ; c.介质的刚性 ; d.介质的密度 。

3.在里希特震级表中,六级地震比四级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的最大振幅要大多少?( )。

a.大50% ; b.大4倍 ; c.大20倍 ; d.大100倍。

4.仅仅根据一个地震台记录下地震波到达的时间可以精确确定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 )。 a.发震时间 ; b.地震的位置 ; c.震级 ; d.烈度。

5.地震产生的S波在下列哪一层里传播速度最快?( )。 a.冰碛砾石中 ; b.地壳里 ; c.岩石圈的橄榄岩层中 ; d.软流圈里 。 6.通常引起强震的原因是下列因素中的哪一种?( )。

a.岩浆活动 ; b.滑坡和山崩 ; c.构造作用 ; d.潮汐力诱导的应力释放 。 7.深源地震一般不在软流圈中出现,除非与板块有关连时,这是因为( )。 a.软流圈的物质运动仅仅沿着俯冲带出现 ; b.软流圈由橄榄石或类似的物质组成 ; c.软流圈太硬而易于破裂 ; d.软流圈不仅软而且可以产生塑性变形。 8.地震初动研究表明张性断裂更经常出现在( )。

a.俯冲带中 ; b.垂直错断俯冲带的构造中 ; c.洋中脊 ; d.转换断层 。 四、填空题

1.大多数地震是由脆性地壳岩石发生( )时产生的,地震释放能量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

2.远处发生了一次剧烈地震,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是( )波,其次是( )波,最后记录到的是( )波;说明( )波比其它形式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更快。

3.我国有案可查的最大震级的地震是公元1668年发生在( )的( )级的地震;全世界目前所知发生最大震级( )级的地震是( )年在南美洲( )。 4.度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强度常用( 级表示;而衡量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程度常采用()表。

5.巨大的S波屏蔽区(阴影带)是我们推测地球外核是( )的依据;阴影带的范围则是计算( )大小的根据。

6.世界上地震分布最多的地带是( ),此带每年发生的浅源地震约占全世界浅源地震总数的( )%;中源地震占( )%;深源地震几乎占( )%。

7.规模最大、破坏性最强的一类地震按成因属( )地震,此类地震占地震总数的( )%。 8.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称为( ),它可以激起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海浪称为( )。 五、问答题

1.造成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地震与构造运动有何区别? 2.地震前后会产生哪些地震地质现象? 3.地质历史时期有地震吗?如何了解?

4.为什么地震后震区各地受灾程度不同?灾害轻重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 5.地震震级是如何度量的?全球每年大约有多少次灾害性地震? 6.现代地震与世界活火山的地理分布有何规律性的关系? 7.现代地震震源分布与板块边界类型有无内在联系? 8.地震能否予测予报?予测予报有哪些有效手段? 9.如何用地质学的观点去解释地震的前兆现象?

10.在板块理论未成熟以前地震的中、深源型的成因一直是人们困惑的科学难题,如果地幔的软流层中的岩石通过流动能够调整自己适应力变化的话,那么中、深源地震如何在该层中产生?你能按照板块构造的理论提出什么解决方法? 六、图解题

1.下列三个地震观测站接收到同一次地震产生的S-P波的时间分别是: 上海 S-P=4s 哈尔滨 S-P=3s 西安 S-P=2s

利用我国地图和图12-1时一距的相关曲线求出震中距,以次数为半径画圈求出大概的震中位置。

第7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答案

二、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 三、选择题

1.b;2.a;3.d;4.a;5.c;6.c;7.d;8.c。 四、填空题

1.断裂、地震波;2.P、S、表面波、P;3.郯城、8.5、8.9、1960、智利;4.里希特、地震烈度;5.液态、地核;6.环太平洋带、80、90、100;7.构造地震、90;8.海震、海啸。

第8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一、名词解释

构造运动 升降运动 水平运动 现代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古构造运动 海进 海退 沉积岩相 整合 假整合(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构造变动 岩层产状 走向 倾向 倾角 水平岩层 直立岩层 褶皱要素 背斜 向斜 节理 劈理 断裂 断层 断层要素 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推覆构造 仰冲盘 俯冲盘 单面山 猪背山 方山 地层穹窿 构造层 二、是非题

1.地表岩石在变形过程中大多数以脆性变形为主。 () 2.坚硬的岩石不可能产生永久的塑性变形。 () 3.很高的围压可以阻止岩石产生破裂。 () 4.包括岩石在内的任何固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变形。 () 5.时间是岩石变形过程中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很难判断和度量它。 () 6.一条断层总的位移量通常是一系列小的位移的总和。 () 7.地壳可以在部分地区局部地上升;同时,在相邻的另一个地区相对下降。() 8.地壳可以在部分地区局部地上升;同时,在相邻的另一些地区相对下降。()

9.地质历史上大规模的地壳运动遗留下的证据,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乎没有什么能在岩石中保留下来。 ()

10.断层面上最明显的相互平行的擦沟与擦痕仅记录了断层最后一次运动留下的痕迹。() 11.褶皱与断层是岩石变形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它们总是相互独立产生的。() 12.许多的逆掩断层常常出现在褶皱紧密的地层中。 () 13.一般说时代越老的地层其变形程度越强烈。 ()

14.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既记载了剥蚀作用发生的时间也记载了一次沉积间断。()

15.斜歪褶皱与倾伏褶皱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因此,一个褶皱不可能既是斜歪褶皱又是倾伏褶皱。()

16.一条断层的上盘是下降盘而断层的走向又垂直地层的走向,因而,这条断层的性质既是正断层又是一条横断层。 () 三、选择题

1.自从第四纪最后一次冰盖融化,尽管已过去了( )年,北美东部仍处于“反弹”回升状态。

a.700年 ; b.1700年 ; c.7000 年; d.17000年 。

2.垂直位移量沿断层走向逐渐消失的断层属下列各名称中的哪一种?( ) a.逆断层 ; b.正断层 ; c.倾向断层 ; d.逆掩断层 。 3.倾角小于45°的低角度逆断层称( )。

a.推覆构造 ; b.冲断层 ; c.倾向断层 ; d.走向断层 。

4.世界上最长的地堑之一的东非裂谷顺走向长达多少公里?( )。 a.60km ; b.600km ; c.6000km ; d.16000km 。

5.岩石在变形过程中,下列哪种条件促进岩石的塑形变形。( )。

a.应力迅速增长到一个高的水平; b.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岩石变形 ; c.虽然有水,但颗粒之间几乎不含水 ; d.上覆沉积物使得岩石受到很大的围压而且时间很长。 6.造陆运动与下列哪种现象有较大的关系。( )。

a.全球性海平面变化; b.调节重力平衡的地壳均衡 ; c.地磁场倒转 ; d.岩石圈板块的相对运动 。

7.断层的上盘是指( )。

a.断层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 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 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 ; d.断层主动一盘 。

8.一般说,倾向岩层时代老的一盘代表断层的上升盘,只有下列哪种特殊情况下时代新的一盘是断层的上升盘。( )。

a.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断层面的倾角大于岩层面的倾角 ; b.断层面倾向与岩层面倾向相同,断层面倾角小于岩层面的倾角 ; c.断层面倾向与岩层面倾向相反,断层面倾角大于岩层面倾角 ; d.断层面倾向与岩层面倾向相反,断层面倾角小于岩层面倾角 。 四、填空题

1.岩石变形最重要的动力是( );岩石变形的基本类型是( )和( )两种;( )和( )是岩石变形的主要依据。

2.施加给岩石的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岩石会产生破裂,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滑动者称为( ),无明显滑动者称为( )。

3.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 );岩层面与地表的交线称为( );岩层面与断层面

的交线称为( )。

4.正断层通常是由于( )力所引起;逆断层通常是由于( )力所引起;走滑断层通常是由于( )力所引起。

5.以平行的正断层为边界,中央下降呈现为长的槽形构造者称( );中央隆起者则称为( )。

6.断层面倾斜,上盘上升者称( )断层;上盘下降者称为( )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近于直立且断盘作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者叫做( )断层.

7.以断层面或断层面上的某一点为轴产生旋转运动的断层称为( )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倾角大于45度者叫做( )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25度者则称为( )断层。

8.由于断层的运动沿着断层面两侧的岩层产生弯曲,这种构造称为( )构造;使断层面附近的岩石破碎从而形成( )岩。

9.将褶皱大致平分的一个假想的面称( ),该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做( )、它的方向代表了褶皱的( )方向。

10.当褶皱轴面大致呈水平状态时,这种褶皱称为( )褶皱,这种褶皱两翼地层层序一定是一翼( )而另一翼则为( )。

11.地壳局部岩层相对四周的岩层向上隆起而形成的圆形构造叫做( ),它在( )勘探中具有特殊意义。 五、问答题

1.现代构造运动和新构造运动有哪些表现?

2.古构造运动留下的主要标志有哪些?这些标志如何反映构造运动的特点? 3.确定现代构造运动及新构造运动与确定古构造运动的依据有哪些异同?

4.背斜是岩层向上拱的褶皱;向斜是向下拗的褶皱。然而在自然界常见有向斜山和背斜谷,请阐明这种地形倒置的形成机理?

5.在野外工作中如何确定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存在? 6.研究地层的接触关系有何地质意义?

7.以华北地块古生界地层为例,再造华北地区的地质演化简史。 8.何谓产状?岩层的产状要素之间有什么样的几何关系?

9.为什么在野外测量岩层倾角一定要垂直岩层的走向?试证明真倾角恒大于视倾角? 10.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在大比例尺地质图上的表现有何不同之处? 11..向斜构造和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有何异同? 12.如何确定褶皱构造的存在? 13.向斜和背斜其本质区别何在?

14.在野外确定一条断层是否存在有哪些标志? 15.确定一条断层的性质需要哪些素材?

16.由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出露与褶皱造成的地层重复有何异同? 17.断层和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有哪些相似之处?如何区别? 18.如何确定褶皱和断层的形成时代? 19.推覆构造与低角度逆断层有何异同?

20.如何确定断层的上升盘与下降盘?是否存在特殊的类型? 21.何谓正常层序;倒转层序?

22.何谓构造旋迥?我国自古生代以来有哪几次大的构造运动期? 23.何谓构造变形?主要的构造变形有哪些?

24.何谓岩层的厚度?如何识别岩层的真厚度与视厚度? 25.简述褶皱的形态分类、褶皱的组合分类。 26.简述断层的形态分类,断层的组合分类。 27.断裂和褶皱有什么关系? 28.如何区别张节理与剪节理? 29.研究褶皱、断层有哪些实际意义?

30.比较层面、节理面、断层面的异同、怎样确定它们的空间位置? 31.如何利用岩层的原生构造鉴别岩层的顶面、底面?

32.如何利用岩层厚度和岩相的知识来推测一个地区的构造演化?

33.沉积岩层的厚度在什么情况下能大致反映沉降运动的幅度?什么情况则不能反映? 34.怎样鉴别地壳活动带和稳定区?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有何规律性? 六、图解题

1.绘图说明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形成原理。

2.图13-1为一水平岩层分布区的地质图、请照A-B剖面的方法作一垂直A-B线的C-D剖面图。

3.图13-2为一幅地质图,判读砾岩与下伏地层的关系,做平行A- Aˊ;B-Bˊ剖面的任何位置的两条剖面图。 4.判读图13-3:

a.什么是海进层位和海退层位?

b .从A-B两剖面再造地壳运动演化曲线。 5.从地壳运动、海蚀作用两方面判读图13-4。

6.图13-5为某地的一条地质剖面图,请判读各地层单位之间的关系。 7.指出图13-6中四种类型的褶皱,它们在剖面上、平面上各有何特征。

8.请用虚线连接出图13-7中的背斜与向斜,并从中总结区分背斜和向斜的本质标准是什么?

9.从图13-8中能否总结出哪些规律?

第8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答案

二、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 三、选择题

1.c;2.c;3.a、d;4.c;5.d;6.a、b;7.b;8.b。 四、填空题

1.构造运动、褶皱变形、断裂变形、褶皱、断裂;2.断层、节理;3.走向线、露头线、交面线;4.张力、挤压、剪切;5.地堑、地垒;6.旋转、冲、辗掩 ;7.逆、正、平移;8.牵引、断层角砾;9.轴面、轴线、延伸;10.平卧、正常翼、倒转翼;11.穹隆、石油。

第9章 板块构造

一、名词解释

磁条带 极移 贝尼奥夫带 转换断层 洋隆 冈瓦纳古陆 劳亚古陆 特提斯海

离散(扩张)板快边界 汇集(俯冲)板快边界 消减带 扩张极 蛇绿岩套 构造混杂岩 席状岩墙 裂谷 海沟 岛弧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日本海型大陆边缘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陆壳 洋壳 大陆岩石圈 大洋岩石圈 剩磁 热点 地幔柱 三连点 克拉通 地槽 地台 构造形迹 构造体系 二、是非题

1.本世纪六十年代板块构造理论的兴起成为地质学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 () 2.板块构造学是德国人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 3.尽管磁轴可以变换其指向,但它总是保持与地球旋转轴非常接近的位置。() 4.各种板块边界都有非常类似的构造特征。 () 5.沿板块扩张边界频繁的地震活动是以强震及深震为其特征。 () 6.沿板块的汇聚边界频繁的地震活动是以强震及深震为其特征。 () 7.转换断层是海底扩张不均衡的产物。 () 8.转换断层也可以是板块的边界,所以其地震活动也是频率高且震级很强为特征.() 9.迄今为止已记录到的最深的震深在大约700km左右。 () 10.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线的一段。 () 11.一个岩石圈板块的各个部分都以同样的线速度运动。 () 12.每个岩石圈板块都有一个叫做扩张极的参考点,至少在理论上应该有的。 () 13.每个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可以说是围绕扩张轴在旋转。 () 14.板块的扩张速度可以借助于洋壳的磁条带的研究而算计出来。 () 15.板块运动的驱动力的问题已走出猜测的迷雾。 ()

16.软流圈可能有一种缓慢的对流运动。 () 17.热柱是从地幔深部上升的热而较轻的物质柱体。 () 18.热柱可能是夏威夷群岛等持续长时间火山作用的原因。 () 19.现在尚无任何结论性证据说明地球岩石圈以下正在进行任何形式的对流。 () 三、选择题

1.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来解释。( )

a.大西洋两岸大致平行 ;b.澳大利亚独特的有袋类动物群表明了该大陆已被分隔很久了 ;c.深海钻探发现的最老沉积物的时代是侏罗纪 ;d.欧洲和北美的侏罗纪岩石的古地磁测定表明磁北极有不同的位置。

2.下列哪种现象通常不会沿洋中脊出现。( ) a.安山岩喷发;b.玄武岩喷发 ;c.浅源地震 ;d.高热流值 。 3.下列哪种现象通常不会沿汇聚带出现。( )

a.安山质火山作用 ;b.玄武质火山作用 ;c.浅源地震 ;d.深水碳酸盐软泥的堆积 。 4.近200年以来,北大西洋的宽度大约增大了多少米?( ) a.1m ;b.10m ;c.100m ;d.1000m 。

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大洋蛇绿岩套的成分。( ) a.燧石 ;b.安山岩 ;c.浊积岩 ;d.枕状熔岩 。

6.下列三个三联点构造已在自然界中发现,但哪一个在几何学上是不可能成立的?( )

a.三个挤压带 ;b.三个离散带 ;c.三条转换断层 ;d.一个挤压带、一个转换断层和一个离散带 。

7.厚的地槽沉积序列总是在下列哪个位置上出现。( ) a.在岩石圈板块边缘 ;b.大陆边缘 ;c.在深海沟 ;d.陆内盆地。

8.下列哪种性质的变质作用出现在发育有构造混杂岩的地带,该构造混杂岩标志着一板块俯冲于另一板块之下的前缘。( )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 9.下列哪个外来语名词不是古大陆的名称?( ) a.特提斯 ;b.泛大陆 ;c.冈瓦纳 ;d.劳亚 。

10.板块构造理论中有关板块运动的驱动力问题一直引人关注,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说,下列哪种过程肯定不会出现。( )

a.大量的岩浆在洋中脊产生强大的推挤力向两边推动板块运动 ;b.板块之下的对流通过各种牵引使得板块下沉 ;c.在自身重量的影响下洋中脊扩张而离开中心裂谷 ;d.较冷的岩石圈板块根据自身的重量下沉到俯冲带之下 。

11.大约多少百万年以前,大冰盖覆盖着南美、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 )

a.100Ma ;b.30Ma ;c.300Ma ;d.170Ma 。

12.在岩石圈板块的离散边界上是以哪种性质的断层作用为特征。( ) a.正断层 ;b.冲断层 ;c.逆断层 ;d.走滑断层 。

13.在岩石圈板块的汇聚边界上是以哪种性质的断层作用为特征。( ) a.正断层 ;b.逆冲断层 ;c.平移断层;d.转换断层。

14.太平洋板块的运动速度是很高的,每年约多少距离。( ) a.6m ;b.6cm ;c.6mm ;d.60m 。 四、填空题

1.在( )年德国年青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 )在他的著作( )一书中首次提出大陆漂移说。

2.魏格纳在他的学说中提出所有的陆地曾在( )以前是连结在一起的,叫做( )的统一陆块。

3.泛大陆200Ma以后开始解体形成两个大陆,北部的叫( ),南部的称为( )大陆,两大陆之间发育形成( )古海相隔。

4.保留在古老岩石中的剩磁叫做( );在古老沉积岩中称( );在古老火成岩中则称( )。

5.板块的离散边界是( )力作用的地方;而汇聚边界则以( )力为标志。 6.沿着板块的离散边界火山活动总以( )熔岩的喷发为其特征;而沿着汇聚边界的火山活动则以( )熔岩喷出为特征。

7.浊积物、洋底岩石惊人地年青(太平洋底的岩石年龄最老的仅为侏罗纪)和( )被称为现代海洋地质学的三大发现。

8.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和最年青的山脉、目前仍以很大的速度抬升着,它主要是由于( )板块向( )板块之下俯冲的结果。

9.喜马拉雅山是两大板块碰撞缝合后形成的山链,这种古板块边界亦称( )。 10.地磁资料表明在地质历史中地磁极的南、北极处在不断交替之中,有的时期地磁南、北极方向与现在一致;有的时期则相反。前一种情况称为( ),后者则称为( )。 五、问答题

1.试述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的要点。你对它如何评价?

2.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是一大批地质、地球物理学家共同奋斗的成果,你择其杰出者并说明其主要贡献。

3.为什么大洋盆地中沉积物的厚度和年龄随着离开洋脊的距离而增大? 4.洋底磁条带是如何形成的?是谁如何证实的?

5.什么叫地磁场的正向和反向?地磁年表中的期和事件的含义是什么? 6.目前根据大陆熔岩剩磁及同位素年龄能够编制古生代地磁年表吗?为什么?

7.大陆在漂移吗?何以见得?

8.如何根据磁极游移去证实大陆曾经漂移过? 9.试述洋中脊的形态特征?它在空间上有何规律? 10.洋脊上为何地震频繁?且多为浅源地震?

11.板块边界有几种类型?它们各具有哪些地球物理特征? 12.试比较活动大陆边缘与被动大陆边缘。

13.如何用板块俯冲的观点解释大陆上褶皱带的分布以及区域变质作用的特点? 14.海底热流有哪些变化规律?如何解释? 15.试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

16.古地磁研究对证实海底扩张有何重要意义?

17.洋脊的直接考察获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对于证实海底扩张有何意义? 18.转换断层的发现对证实海底扩张有何重大意义? 19.洋壳的结构有何特征? 20.试述板块构造的基本含义?

21.法国地质学家X·勒皮雄(Lepichon)将全球分为哪几大板块? 22.何谓威尔逊旋迥?请述其详。

23.岩石圈板块是如何运动的?并遵循些什么规律?

24.有什么证据说明大陆曾经是结合在一起形成联合古陆?以后又是如何分离的? 25.俯冲带和扩散带有哪些主要地质特征? 26.用板块构造的观点解释以下各点形成原因:

a.冰岛 ;b.美国加里福尼亚的圣安德勒斯断裂 ;c.喜马拉雅山脉 ;d.玛利亚纳海沟;e.南美的安底斯山;f.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地震 。

27.东太平洋洋隆的扩张速度比大西洋洋中脊扩张要快,证据何在? 28.有人认为古板块之间的边界不会长期存在下去,你怎样理解? 29.请回答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下列问题:

a.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Wegener)其人;b.泛大陆的意义是什么?c.哪些证据似乎对漂移理论有利?d.大陆漂移理论有不能解释的地方吗?

30.本世纪五十年代导致大陆漂移理论重新抬头的因素是什么?

31.怎样计算岩石圈板块的运动速度?为什么所有岩石圈板块不是以同样的速度运动? 32.如何评价板块构造?

33.板块构造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34.何谓地槽?它是如何演化的? 35.地台演化具有什么特征?

36.地槽和地台的发展有何差异?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37.李四光先生创立的地质力学主要学术思想是什么? 38.试述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证据和原因。 39.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力学机制是什么? 40.岩石圈运动的模式和形成机制还有哪些说法?

41.日本和智利都经历了大地震的洗礼,日本位处具有弧后盆地的一个岛弧上而智利却是大陆本土上的一部分。你如何解释在地质上如此不同的两个地区而在地震强烈的程度上却如此相似? 六、图解题

比较图16-1中平移断层与转换断层的异同。

第9章 板块构造答案

二、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三、选择题

1.c; 2.a; 3 d; 4.b; 5.b; 6.c; 7.b; 8.c; 9.a; 10.a; 11.b; 12.a; 13.b; 14.b。 四、填空题

1.1912、魏格纳、海陆起源;2.200Ma、泛大陆;3.劳亚、冈瓦纳、特提斯;4.古地磁、沉积剩磁、热剩磁;5.引张、挤压;6.玄武质、安山质;7.浊积岩;8.印度、欧亚;9.地缝合线;10.正向、反向。

第10章 风化作用

一、名词解释

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风化带 盐类结晶与潮解作用 温差作用 冰劈作用 层裂 溶解作用 水化作用 水解作用 碳酸化作用 氧化作用 氧化带 铁帽 根劈作用 差异风化 球形 风化 残积物 土壤 风化壳 古风化壳 二、是非题

1.风化作用只发生在大陆。 () 2.最有利于冰劈作用发育的地区是永久冰冻区。 () 3.岩石是热的良导体。 () 4.机械风化作用几乎不引起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变化。 ()

5.石英硬度大、颜色浅、化学性质稳定,因而含有大量石英碎屑的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很强。()

6.硬度不同的矿物,硬度大者其抗风化能力必然很强。 () 7.碳酸盐类矿物在弱酸中比在纯水中易溶解。 () 8.风化带可能达到的深度在一般情况下均大于氧化带。 ()

9.水温及水中CO2的含量,控制着水的解离程度;水的解离程度又控制着矿物水解的速度。()

10.在水解与碳酸化作用过程中,钾长石比斜长石更易分解。 () 11.钾长石经完全化学风化作用后可形成最稳定的矿物是高岭土。 () 12.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经水解作用后可逐步分解成褐铁矿和粘土矿物。() 13.在自然界的水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CO2参加作用。 ()

14.赋存在方解石及白云石中的Ca、Mg离子比赋存在硅酸盐中的Ca、Mg离子容易迁移。()

2+

2+

2+

2+

15.水溶液的化学活泼性愈强,其迁移元素的能力也愈强。 () 16.气温相对高的地区,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深度相应比较的啊。 () 17.干旱、极地及寒冷气候区等都是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的地区。 () 18.土壤与其它松散堆积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

19.矿物成分相同的岩石,由粗粒矿物组成的岩石较由粒径小或粒径均匀组成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

20.火成岩中矿物结晶有先有后,先结晶者较后结晶者易于风化。 () 21.化学风化作用可以完全改变岩石中原有的矿物成分。 () 22.石灰岩是抗化学风化作用较强的一类岩石。 () 23.矿物的稳定性主要是指矿物抵抗风化能力的强弱。 ()

24.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比南坡气温低,由此可以推知其北坡的冰劈作用比南坡强烈。() 25.元素迁移的能力是指元素被介质迁离原地的能力。 () 26.碳酸化作用随水中CO2的增多而增强。 () 27.差异风化是由不同气候造成的。 () 三、选择题

1.下列矿物中相对最易氧化的是( )。

a.黄铁矿(FeS2); b. 磁铁矿(Fe3O4) ; c.赤铁矿(Fe2O3) ; d.褐铁矿[Fe(OH)3] 。 2.下列各类矿物中最易溶解的是( )。

a.卤化物类 ; b. 硫酸盐类 ; c. 硅酸盐类 ; d. 碳酸盐类 。

3.下列哪一种气温幅度变化较大或速度变化较快时最有利于温差风化的进行( )。 a.年气温 ; b. 季气温 ; c. 月气温 ; d. 日气温 。 4.松散堆积物的自然稳定角(边坡稳定角)一般是( )。 a.20°左右 ; b. 30左右 ; c. 40°左右 ; d. 50左右 。 5.破坏硅酸盐矿物的主要风化作用方式是( )。 a.溶解 ; b. 氧化 ; c. 水化 ; d. 水解 。

6.下列各种矿物耐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卤化物 ; b. 氢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卤化物 ; c. 氯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 ; d. 氢氧化物>卤化物>硅酸盐>硫酸盐。 7.下列矿物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石英>白云母>黑云母>辉石 ; b. 石英>白云母>橄榄石>辉石 ; c. 白云母>长石>角闪石>橄榄石 ; d. 石英>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 。

8.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下列各类岩石中相对易风化的是( )。 a.粗粒花岗岩 ; b. 中粒花岗岩 ; c. 斑状花岗岩 ; d. 细粒花岗岩 。 9.化学风化作用通常在下列哪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得最快( )。

a.干燥 ; b. 寒冷 ; c. 温暖 ; d. 湿热 。

10.在极地、温带、中低纬度荒漠、热带雨林四类不同地区中,化学风化作用的深度由深到浅的变化规律是( )。

a.热带雨林区—中低纬度荒漠区—温带区—极地区 ; b. 热带雨林区—极地区—温带区—中低纬度荒漠区 ; c. 热带雨林区—温带区—极地区—中低纬度荒漠区 ; d. 极地区—温带区—中低纬度荒漠区—热带雨林区 。

11.下列最易形成球状风化的岩石(岩层)是( )。

a.裂隙发育、粒度均匀的块状火成岩及厚层砂岩 ; b. 裂隙发育、粒度不均匀的块状火成岩及厚层砂岩 ; c. 裂隙发育、粒度均匀的块状火成岩及薄层砂岩 ; d. 裂隙发育,粒度不均匀的块状火成岩及薄层砂岩 。 四、填空题

1.常见的物理风化作用方式是( )、( )、( )及( )等。

2.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有( )、( )、( )、( )和( )作用等不同方式。 3.影响风化作用速度主要因素有( )、( )、( )及( )等。

4.风化壳由表及里可分成( )、( )、( )和( )等不同层次而显示其具有垂直分带性。

5.残积物经片流搬运后可形成( );经生物化学风化作用改造后可分成( )。 6.风化壳随着深度加大可形成( )分带性的结构;按气候带不同可形成( )分带性。 7.控制不同类型风化壳形成的条件是( )、( )、( )等,其中最主要的是( )条件。 8.岩屑型风化壳,是( )气候带的岩石在以( )风化作用为主的环境下,所形成的风化壳。 9.红土型风化壳,标志着湿热气候带和经长期( )风化作用的产物。 10.元素的迁移能力决定于其( )稳定性。 五、问答题

1.试述产生物理风化作用的原因。 2.试述产生化学风化作用的原因。 3.试述产生生物风化作用的原因。

4.试述风化作用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中所占的地位。 5.写出钾长石在水解与碳酸化作用过程中的反应。 6.在野外发现“铁帽”时,可由此得到什么启示?为什么?

7.就总体情况而言,生物化学风化作用与生物物理风化作用哪一种影响大?为什么? 8.地气对风化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9.差异风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10.论述球形风化形成的过程。

11.物理风化作用与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有何不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v5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