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的知识点和总结doc

更新时间:2024-06-01 03: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文学理论作为研究文学普遍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认识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是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

韦勒克关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的论述

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我曾试图对文学研究的某些主要分支加以区别。我写道:“首先,在两种文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区别:一种观点将文学视为一种共时序列;另一种观点将文学主要视为一系列按编年顺序排列的作品,并将其视为历史进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在文学原理和文学标准的研究与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之间,也存在着进一步的区别,不论我们对这些作品的研究是孤立的,还是按编年顺序进行的。”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原理、文学范畴、文学标准的研究;而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则要么是“文学批评”(主要是静态的探讨 ),要么是“文学史”。当然,“文学批评”这个术语在应用的时候,经常是将文学理论包括在内的。我曾要求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它们之间关系如此密切,以至很难想象没有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怎能有文学理论;没有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又怎能有文学批评;而没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又怎能有文学史。”我多少有些天真地作出了结论,以为“这些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是得到了广泛接受的”。

??

我们必须重新回到建立一个文学理论、一个原则体系和一个价值理论的任务上来,它必须利用对具体的艺术作品所作的批评,并不断地求助于文学史的支持。但这三种学科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各不相同的:文学史不能吞并也不能取代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甚至也不能梦想去吞并文学史。A.马尔罗曾雄辩智力地谈到过想象中的博物馆,谈到过这座设有围墙、以造型艺术为全世界所熟悉的博物馆。在文学中,我们肯定地会面临与艺术批评家同样的任务,或至少是类似的任务:我们能够更直接、更容易地在一所图书馆中莞集成我们的博物馆,但我们仍然要面对语言和语言的历史形式所形成的围墙和障碍。我们很大的任务就在于粉碎这些障碍,借助翻译、语言学研究、编篡、比较文学或单纯是想象的共鸣去摧毁这些围墙。最终,文学就像造型艺术一样,像马尔罗的沉默的声音一样,是一片合唱之声——它通过各个时代清晰地震响——宣告了人类对时间和命运的蔑视,对无常、相对和历史的胜利。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 8~28页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

在几乎所有力求博大的理论中,一件艺术品总体形成中的四要素都被这样那样的同义词予以区分,得以昭示。第一是“艺术品”(work),艺术产物本身。既然是人工产品、加工品,那么第二要素就是加工者,“艺术家”(artist)。第三,艺术成品又有一个直接或间接源于生活的主题,涉及、表示、反映某个客观事物或者与此事物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不论是由人物、行动、思想、情感、材料、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可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不过让我们用一个含义更广泛的中性词“宇宙”(universe)来替换它。最后一个要素是“观赏者”(audience),使作品变得有用的、艺术品的对象——听众、观众和读者。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以上五个部分分别是从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之体现 ,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经济,文学与审美,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做出了解说。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马克思、恩格斯都充分地注意到了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他们在谈到文学艺术这种意识形态的时候,总是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掌握是“艺术的掌握”,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评论是“诗意的裁判”,强调对作品的批评应掌握“美学的历史的”尺度等等。这些都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审美特征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学说有着世界性的影响。

在当代,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同 时又要将这个指导思想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具有中国特色。要具有中国特色就应当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文学理论遗产,具有鲜明的当代性,结合中国当代文学的实际,概括和总结新的文学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并回答当代各种文艺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敢于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敢于采用一些新的方法,繁荣社会主义文学理论事业。

本章概述: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必须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文学理论遗产,必须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必须结合中国当代文学的实际,概括和总结新的文学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并回答当代各种文艺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本节概述:

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理论主要是在对康德以来特别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美学、文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中完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不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而且在其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念 一、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旨在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才展现和外化出来。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活动的论点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启示我们,文学的出发点、联结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

二、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不但文艺反映生活,同时也肯定文艺的反映不是刻板的,文艺也反作用于生活

这种文艺对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因此: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三、艺术生产论

这是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文学艺术活动的结果。这种理论强调了文学艺术不是孤立存在,它的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归根到底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最终的解释,这样就为我们揭示文学发展变化的奥秘寻找到一个更宽阔的视野。

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作家对于生活的掌握是“艺术的掌握”,作家对于生活的评论是“诗意的裁判”,对作品的批评应掌握“美学的历史的”尺度。

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五、艺术交往论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这里以作品为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此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家与彼岸世界的交往关系。这样,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本观念的五个要点有着内在的联系,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本节概述: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包括以下几点: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具有中国特色,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的实际相结合。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具有当代性。

知识点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 其次,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知识点2:中国特色

第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的实际相结合。

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知识点3:当代性

第一,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第二,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等。这些新学科反映了20世纪科学的新成果。这些新兴的学科,作为理论都可以转化为方法,用以研究文学现象,从而创建文学理论新的分支,这样才能把文学理论提高到当代科学的水平上来。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本章概述: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考

察文学活动,首先就要将它放到作为它的基础和前提的人的生活活动整体中去认识,然后再对文学活动自身的性质和构成惊醒考察,最后再回过头来清理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问题。

第一节 活动与文学活动 本节概述:

人的活动不仅具有动物性,而且它也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的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人的生活活动具有美学意义。而在这种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则往往激发人们创造的动机。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知识点1:人类活动的性质

人的存在既具有动物性的一面,同时人的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它是在事先就确定了一定目的,在进行中有着自觉意识的活动。

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其物质生活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意识任何时候都只是意识到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的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知识点2: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知识点3:文学活动的地位

人类活动分为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在各种形态的精神活动中,文学属于审美精神活动的范围。因而,可以说,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构成 本节概述:

按照第一章所引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个要素是紧密相连的。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则是

文学生产的主体;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知识点1:世界

世界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以及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由此形成了摹仿论(包括再现论、反映论)的立论依据。

知识点2: 作品

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同时,文学表达的情感也多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这两种不同终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因此,作品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知识点3:读者

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应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因此,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其中,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至于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也是读者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因此,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总结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

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因此,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这其中,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

证。在生活活动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文学活动的构成包含了若干要素,按照第一章所引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又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关于文学活动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 、游戏发生说和劳动说。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为指导,我们认为文学是起源于劳动,这不仅有哲学上的依据而且有现实实践的证明。相对于文学活动发生问题,文学活动的发展问题更加复杂。比如有社会风气推动说 、时代变化说以及理念运动说等等。我们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仍然是生产劳动,但与文学发生问题的不同在于,文学发生问题归根到底可以用劳动来作阐释,而文学发展则只能说生产活动等经济因素是最终的制衡力量,其他一些因素有时更直接地发生作用。同时,我们应该注意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以及它的表现。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本章概述:

一般说来,文学具有三种含义,即它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和文学的通行含义。但是,文学的概念是不确定的和不断变化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具有话语蕴藉属性。由此,可以给文学下一个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本节概述:

文学有三种比较重要的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和文学的通行含义。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知识点1:文学的文化含义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一方面,文学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另一方面,它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性也已经被觉察到了,尽管到后来才被明确地突出出来。

知识点2:文学的审美含义

无论中西文论对文学的审美属性存在如何不同的传统见解,但毕竟都持有相近立场:文学与一般文化形态不同,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这一点在今天早已成为一种共识。

知识点3:文学的通行含义

在现代世界,通行的还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知识点4:文学与非文学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

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人们常常会按这种观念去创造新的文学,或者把以往的非文学读解为文学,非经典阐释为经典。可见,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重点) 本节概述:

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知识点1: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般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的作用。

知识点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

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知识点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

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

总结

每一部文学作品以及它的作者和读者,都不可避免地活动于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状况中,因而文学活动都是具体的和独特的。但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或共通性,因而可以适当地加以归纳和阐述。本章就是从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上来阐述文学活动的共性以及它区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特性。

首先解决文学的含义问题。在古代甚至今天,文学至少有着两种不同含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在现代世界,通行的还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通过非文学演变成文学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的含义往往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发生演变,尤其是把通常的非文学移位成新的文学。其实,这一点正突出了文学与文化的密切联系。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在明确了文学的含义之后,就可以来探讨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了。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在中国,把文学看成审美意识形态,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成果。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要通过具体的写、读、听、说过程及其作品体现出来,这表明文学具有话语蕴藉属性。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地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本章知识点

本章概述: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是文学活动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既有与其他历史阶段的文学活动共有的特点,又有自己所特有的新质。本章概述讲的就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价值取向和发展规律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本节概述:

社会主义社会本身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文学活动的发展,决定着文学活动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必将出现一些的新的属性,并对整个世界文学活动发展的未来发生影响。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具有主导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知识点1: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之表现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二)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知识点2: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一)公有制、共产党、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这些居于支配地位的主导方面,决定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活动 。

(二)从文学活动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关系看,有基本相适应社会主义的文学活动,有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有有害的文学活动。我们主张从美学的和历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相统一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层次性。

(三)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的文学活动,相反,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提倡多样的文学。因而,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绝不应是单调划一的,不能搞模式化、概念化、公式化,而应是主导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重点) 本节概述: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是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为此,要坚持雅与俗的统一。同时作家还要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并且作家、艺术家要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合。

知识点1: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的价值取向。

知识点2:雅与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

衡量雅与俗、提高与普及文艺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要看它是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并为人民群众所赏识。对目前文艺领域出现的雅与俗的问题,同样要正确地对待,积极地引导,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出发,在大力发展高雅的、严肃的艺术的同时,又要重视引导通俗文艺的健康发展,在普及——提高——普及、俗——雅——俗以至无限循环的发展过程中,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知识点3: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社会主义时期的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就应更加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珍品,塑造出各种各样的更真实、更生动、更富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我们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新的精神风貌。

知识点4: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合

文学要表现人及其关系,要表现和描绘人民的情感、情绪、思想、性格和命运,第一位的工作是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为此,文艺工作者就应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作家要整体把握住生活的底蕴,体验到人民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就必须走出“象牙之塔”,认真学习和领悟社会这部无限生动丰富的“无字书”。

总结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是文学活动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既有与其他历史阶段的文学活动共有的特点,又有自己所特有的新质。本章重点讲的就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价值取向和发展规律等问题。

近一个世纪的文学实际表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对于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多样化的文学活动的发展,就不能充分调动起作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审美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

业走向新的更大的繁荣。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发展中价值观的中心问题,是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自然要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雅与俗、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社会主义时期的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就应更加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珍品。对于作家来说,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作家、艺术家就应走一条不同于旧时代作家、艺术家 的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创见。为了理解文学生产的性质与特征,本章将根据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通过对文学生产与物质生产、文学生产与一般精神生产以及其他艺术生产的联系和区别、文学生产中 主客体的内涵关系等问题的阐述,予以揭示和说明。

第一节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本节概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将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的同时,明确地将它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的范畴,并指出,它们“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为此,要理解文学创造的性质特征,就笔削弄清精神生产的一般特征,进而弄清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知识点1: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是人类的两种生产活动。在其中,精神生产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不同历史形态下精神生产的不同性质和特征,从根本上说是被物质生产所决定的。但是,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它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

(二)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 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 3.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

精神生产的上述特征,是理解文学创造特征的一个重要层次。 知识点2: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一)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文学创造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掌握,文学产品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文学当然包含着科学认识的因素,但这种认识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已被情感化、诗意化,即审美化了,这正是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区别于科学生产的特质。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形态,它虽然常常要借助于审美形式去征服人,但实质上是要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而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具有话语蕴藉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则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世界 。

(二)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就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同时,文学言语与科学言语有较大差别,比日常言语也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同一种民族语言在不同的作家手中,在不同语境中,其运用千变万化,它是不断创新的。所以,文学创造不止以言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言语系统,通过创造性言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本节概述: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生产,是人与世界即主客体间的特定关系的反映。因此,要理解文学创造的本质规律和特点,必须科学地理解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及其相关联系。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知识点1:文学创造的客体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

1.客体即“自然”说 :这一学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其代表有西方的模仿说和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说。

2.客体即“情感”说:这一学说认为,文学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文学客体即人的心灵,人的情感。其代表有西方浪漫主义诗学观和苏珊?朗格的“情感”说以及中国古代的“诗源情”说。

(二)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重点) 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惟一源泉 2.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总结

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创见。但是与一般的生产不同,文学创造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这是因为文学创造不仅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有别于物质生产,而且也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方式而有别于其他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活动要运用一定的符号,但是文学创造不 仅以言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言语系统,通过创造性言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

对于文学创造的客体主要有两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和客体即“情感”说。我们的观点是: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有它的特殊性。它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与此相应,关于主体也有种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我们的看法是: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是具体的社会的人。

在文学创造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结主客体关系的纽带。这就是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同时,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生产也不例外,其主客体关系建立的过程就是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本章概述:

本章把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首先介绍作者创作的准备条件,创作缘起,其次描述和描述创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常见的构思方式,最后分析并阐释文学作品的物化过程,即它如何成为有一定形态的可被他人观照和消费的物态化产品。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本节概述: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富有主体性的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等三个环节。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艺术发现也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动机的冲突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产生。

知识点1: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作家主体把社会生活中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文学材料不是独立于生产者(作家)之外的物质,而是储备在他内心的精神现象,或者说是存在于他记忆中的表象材料。准确地说,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四种。 知识点2: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艺术发现也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的文学作品。因此,作品的独特风貌及其内部灵性,一般都是以艺术发现中那不同寻常的“发现”为基础进行独特开掘的。

知识点3:创作动机

创作动机作为文学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它的产生和运动其实是作家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文学创造过程中的表现。在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发生阶段,创作动机的触发又与外在机缘有密切关系。

文学创作动机可以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多种类型。

不管动机如何,在不同的文学创造过程都存在着不同样式和不同程度的动机冲突,一切文学作品都是在程度不同的动机冲突中完成的。可以说,没有动机的冲突就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产生。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本节概述:

艺术构思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思维,但却不是普通的思维,而是交织着各种复杂活动的思维。艺术构思的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它也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艺术构思包括一下几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心里现象: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与无意识。构思方式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知识点1: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重点)

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 、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艺术构思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思维,但却不是普通的思维,而是交织着各种复杂活动的思维。艺术构思的内容十分广泛 ,同时,它也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艺术构思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心理现象: (一)回忆与沉思

回忆就是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机制。 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常用的回忆方式有:直接回收法;挨次扫描法;按层次推论法。 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对沉思的对象从事二度体验,可使之成为富有诗意的东西,具有某种可让人玩味的盎然诗意,进而带来审美愉悦。

(二)想象与联想

想象是贯穿艺术构思过程始终的一种心理机制,没有想象,艺术构思根本无法进行。 联想是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进而一环扣一环,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联想本质上也是想象的一种衍化。

总结

文学创造,是一种旨在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艺术生产活动,其过程是十分复杂和细微的。本章的安排是,把文学创造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富有主体性的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等三个环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上承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下接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说物化阶段是从现实上完成创作动机所规定的任务,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最终将构思内容固定在纸张上,形成定型化的作品,那么,构思阶段则是从观念上实现(或基本实现)创作动机所提出的目标,为物化阶段准备好可以倾斜并留存在纸上的东西。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有:回忆与沉思 、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与无意识。构思方式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即通过语言、文字、纸张等媒介,把精神性的艺术构思“转化”为物质性的文本。物化是文学创造过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作家将在构思过程中已初步酝酿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质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三、即兴与推敲等等。物化阶段是文学创造的最后阶段,也是艰苦细致的语词落实阶段。只有注重文字训练,下苦功夫才能以准确的词句、高妙的技巧把内心形象和意念栩栩如生地物化在纸上。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本章概述: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本章即通过对“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基本范畴的诠释,揭示文学创造的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 艺术真实 本节概述: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文学创造要求“真实”。然而这种“真实”不是简单的摹写原物,像照相机照相一样,不是将人物变为“席勒式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而是要求文学创造的艺术真实。它要求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人物精神的“莎士比亚化”。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和诗艺的真实。

知识点1:认识与艺术真实

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知识点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重点)

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

1.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文学创造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对某些抒情诗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

文学求“真”的价值取向是在假定性情境的创造中实现的,而假定性情境的创造归根到底又基于一个“真”字:真事理,真情感。

(二)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1.主观的真实

文学以这样的主观化的“真实”,在作品中建构起从属于人的目的和意义的世界,从而帮助人们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体验并激起关注社会人生的积极感情,以履行不同于科学活动而属于文学自己的审美价值追求职责。

2.诗艺性

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

艺术真实的概念可以作如下表述: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无疑,这是一种特殊的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而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

知识点3:艺术概括

(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二)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

在文学创造中没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地介入和把握,作品就不会产生艺术概括;“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中实现的,是在艺术提炼中实现的。

总结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文学创造首先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实践证明,作家对对象世界的理解、反映和阐释,只要合情合理,他的作品就会具有“真实性”的品格;而具有“真实性”品格的作品,才能让读者产生信任感及认同感,并因其与“善”、“美”相统一而为之所吸引所感动,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由此可见,“真”乃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基础。然而,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并且具有诗艺性。艺术要达到真实离不开艺术概括。

以艺术概括创造艺术真实,是文学作为认识活动的价值追求。文学同时还是审美活动。审美属于对客体世界的情感评价。文学创造就是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又以情感评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的。凡是文学创造都存在着情感的评价,所谓“诗意的裁判”就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面对着大千世界,文学创造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题材领域各有自己独特的内容;然而人文关怀则是古往今来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总主题,它是“善”的集中体现,其与历史理性共同筑起文学的真善美功能价值体系。

最后,艺术作品总是有形式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复杂的,主要表现为形式的内容化和内容的形式化。此外,形式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美。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本章概述:

本章重点介绍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关于文学、艺术类型的划分,历史上有多种见解。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解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由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所决定,文学作品形成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本节概述:

总结历史上文学创造的普遍规律,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

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知识点1:现实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一)再现性

现实型文学偏重于对客观现实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触及人生。 现实型文学在再现现实时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性。作家不直接出面在作品中表露自己的主观倾向,是现实型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现实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反映形态,同样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情感评价。

(二)逼真性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现实型文学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描写生活里本来就有的事物,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反映客观存在,表现作者真切的现实感受。

知识点2: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一)表现性 (二)虚幻性 知识点3:象征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一)暗示性 (二)朦胧性 总结

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历来多种多样,划分方式也难以归一,本章主要从类型和体裁两个方面去把握。

关于文学、艺术类型的划分,历史上有多种见解。有的分为再现型、表现型,有的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来界定。本章根据文学创造的主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

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各种文学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文学作品的不同类型是在人类文学活动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文学类型呈现不同的结构形态。本章从古代、近代、现代文学活动的发展中,探讨各种文学类型的历史演变。古代是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阶段。此时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完全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在近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相继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使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地发展。人类文学活动发展到20世纪的现代,文学作品的类型形成了新的结构形态,产生了多向的演变。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结合型的文学。同时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使理想型与象征型文学发生了衍化。

由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所决定,文学作品形成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对于这个问题本章简要论述了这些基本文学体裁的最一般的特征。当然在当代各种文学体裁也有交叉的现象,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不在本章的谈论范围之内。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本章概述:

上一章是对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进行了考察。本章将着眼于文本的审美层次和内在审美形态的讨论。先阐明文学作品的内在审美结构层次,进而讨论体现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即意境、典型和意象。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本节概述:

在本节中,“文本”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关于作品本文层次的构成有各种观点。比如黑格尔和英加登等。综观古今中外对文本层次的探讨,本节从总体上将文本氛围三个大的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文学作品就是这样一个从内到外,层层相扣的结构体,这三个层面共同形成了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赋予文学作品独特的审美韵味。

知识点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文本”(text),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中外文论史上,都曾有人把文学文本的构成,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知识点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重点) (一) 文学言语层面 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二) 文学形象层面

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文学形象又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文学形象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4.文学形象又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三) 文学意蕴层面 第一是历史内容层。 第二是哲学意味层。 第三是审美意蕴层。

第二节 文学典型 本节概述: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文学典型具有特征性,“特征性原则”是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文学典型应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知识点1:典型论的发展

典型(Tupos/type)基本上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进入20世纪之后,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并且成为中心议题之一。

我们给典型一个参考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知识点2: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它除具有一般文学形象的特征之外,还比一般文学形象更富于艺术魅力,表现出更鲜明的特征性。

(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我们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文学典型作为这种“特征化”最佳结果,必然最富于特征性,或者说是最鲜明地显示自己的特征性,所以“特征性原则”就成了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

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也就是要调动言语的特征性,细节的特征性,场景的特征性,事件的特征性等等,为反映和形成“总特征”服务。艺术实践证明,凡是把以上诸种因素调动得愈充分、愈集中,其人物的性格的总特征便愈鲜明,愈有可能成为文学典型。

(二)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命的魅力。

这种“生命的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与多彩。

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

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 二是要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的程度。 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总结

在上一章对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本章将着眼于文本的审美层次和内在审美形态的讨论。先阐明文学作品的内在审美结构层次,进而讨论体现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即意境、典型和意象。

本章首先引进了“文本”这一概念,中外文论史上,都曾有人把文学文本的构成,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中国古代关于言、象、意的论述自不待言,现代最值得借鉴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理论家英加登。他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地分成四个层面: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 ,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面貌,以及再现客体层。他的理论在某些层面上和中国古代文论不谋而合,给了我们新的启示。综合古今中外对文本层次的探讨,我们从总体上可以将文本分为三个大的层次 ,即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文学言语具有内指性、心理蕴含性和阻拒性的特点。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与

真实的统一、个别和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文学意蕴层面包括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美意蕴层三个不同的层面。文学典型属于文学形象之一种。文学典型就是通过“个别”、“特殊”来表现“总体”、“普遍”。关于典型,最重要的是典型环境 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与“典型”不同,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文学意境的特征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而古人和今人对意境的分类也都有不同的看法。文学意象分为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审美意象。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有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和求解性和多义性。同样,审美意象也有不同的分类。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本章概述:

本章旨在分析叙事性作品的特点。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对叙事性作品的分析实际上是对这种叙述活动全过程的分析:首先分析叙述内容,即叙述活动同客观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叙述话语,这是对叙事文本形式特征的分析;最后分析叙述动作,即对叙事作为活动的特征进行分析。

第一节 叙事界定 本节概述:

文学的叙事(narration)简单地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文学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文学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叙事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既制约着叙事的内容,也制约和影响着叙事的形式。文学叙事由三方面构成: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

知识点1: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传统的文学理论如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艺》,中国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等,都对叙事文学的特点进行过研究,并且形成了相当系统的叙事理论。自20世纪初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

知识点2: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文学的叙事简单地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兴趣不在于静止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这是叙事从街谈巷议或实用记事转化为艺术的关捩。优秀的叙事文学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然而又超越了个别的、已经发生的偶然事实,是用话语重构的世界。这个话语的世界虽不等于现实本身,但却可能在更本质的层次上揭示社会现实的内在意义。

知识点3: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重点)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叙事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既制约着叙事的内容,也制约和影响着叙事的形式。

其一,从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叙事对世界的解释与一般哲学、伦理学、历史等意识形态话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解释不是概念,而是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态度。

其二,从叙事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审美意识形态。

总之,叙事的内容与方式都体现着一定的审美意识形态特征。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在具体的叙事行为中,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表现是很复杂的。

四、叙事的构成

第一方面是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等。

第二方面是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句。话语不仅影响叙述内容,而且影响着对叙事的接受。

第三方面是叙述动作,即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

第二节 叙述内容(重点) 本节概述:

叙述内容主要有故事、结构和行动三部分。叙事就是讲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故事包括事件、情节、人物和场景。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行动是推动事件进展的直接原因,对于叙事内容的分析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1:故事

叙事就是讲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

(一)事件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二)情节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三)人物 叙事作品中的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 (四)场景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 知识点2:结构

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前者我们称为表层结构,后者称为深层结构。

知识点3:行动

行动是推动事件进展的直接原因,对于叙事内容的分析有重要意义。 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式序列: 可能性——现实——结果。 总结

本章旨在分析叙事性作品的特点。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我们把叙事性作品当作“叙事”这一特定叙述活动的产物,对叙事性作品的分析实际上是对这种叙述活动全过程的分析,具体从三个层次进行:首先分析叙述内容,即叙述活动同客观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是从叙事话语的内容中分析外部世界的事物进入文学话语后的形态特征;其次分析叙述话语,这是对叙事文本形式特征的分析;最后分析叙述动作,即对叙事作为活动的特征进行分析。

东西方在传统上都有自己不同的叙事理论。自20世纪初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近些年来,中国学术界在介绍和借鉴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的同时,也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它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由于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叙事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既制约着叙事的内容,也制约和影响着叙事的形式。使得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叙事由三部分构成: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

叙述内容包括故事、结构、行动三因素。其中故事又包括情节、事件、人物和场景。结构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叙述话语包括时间和视角。这两个因素在现代叙述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包括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之间复杂的关系。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本章概述:

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称,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

的文学作品类型。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第一节 抒情界定 本节概述:

抒情(lyric)原指一种由七弦琴伴唱的抒情短歌,后来发展为意指一种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感情的文学类型。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文学抒情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同时也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可以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抒情是作者自己的一种审美宣泄。

知识点1:抒情性作品

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知识点2:抒情与现实

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感情源于对现实的感受,没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便没有真正有价值的抒情。对现实感受的深浅,又往往取决于对现实认识的深浅程度。所以,抒情总包含着对现实的反映。抒情又是一种特殊的反映方式。首先,抒情反映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其次,抒情是一种反映,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

知识点3: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重点)

在文学活动中,抒情总是抒情主体的情感表现。与偏重于客观再现的叙事相比,抒情更富于主体性的自我色彩,所以我们能在抒情性作品中更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声音。在这个意义上,抒情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表现。

然而,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个性自我的形成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为条件的。 自我不是与社会截然对立的,而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性。所以,文学抒情作为一

种自我表现,同时也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可以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

知识点4:抒情与宣泄

首先,抒情主体是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一个对象来表现的。他不完全是即兴式地有感而发,而是从原发的情感状态中超越出来,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来重新认识、体验、评价和组织。

其次,文学抒情是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活动。抒情不仅意味着传达内心活动,而且意味着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抒情话语来表现,意味着创造审美价值,这也是一般的情感宣泄所不具备的。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本节概述:

抒情性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三个要素相互融合而形成抒情性作品的意义。由于抒情性作品的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所以,三个要素的关系又可以从两个方面的关系来分析,即声与情的关系和景与情的关系。

知识点1: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的直接融合

抒情内容和相应的抒情话语是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抒情内容直接投射和转化在抒情话语的声音与画面形象的组织形式之中,不可分离。

(二)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

一般来说,普通的话语系统是一种通讯系统,它通过意义相对确定的词句来报道事实。 抒情话语突出话语的表现功能,主要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强调话语声音层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为了强调语言的表现功能,抒情诗人常常要对普通话语系统进行改造,甚至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创造出极富表现性的抒情话语。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把这种改变了普通话语组合法则的抒情话语称为“诗家语”。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则提出了“陌生化”的概念。它对普通话语系统的改造和变形是有一定限制的,是既遵循又超越,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话语系统,为的 是以一种全新的感觉重新体验事物,更好地表现情感经验过程。

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us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