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更新时间:2024-04-22 04: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三章 足 迹
第一节 足迹的概念、形成和分类
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足迹的概念,了解足迹形成的主要因素和足迹的分类。
教学难点和重点: 足迹的概念。 教学形式: 讲授、多媒体。
课时分配:
足迹的概念、形成1课时; 足迹的分类、足迹的特点1课时。 思考题:
1、如何将足迹分类?各类足迹在足迹检验中的作用如何? 2、足迹的概念和形成因素是什么?
一、足迹的概念
足迹——是指人体运动中赤足极其所穿的鞋、袜与地面等承痕体接触所形成的痕迹。
人站立或行走时,只有足的底面才能与承痕体接触,所以,足迹一般是指足底面形成的痕迹。
足穿鞋或袜形成的痕迹,称为穿鞋足迹或穿袜足迹,而不能简称为“鞋印”、“袜印”。因为“鞋印”、“袜印”也可以不用足而以其它方式留下。
足迹储存了三类痕迹特征的信息:它既能反映人的赤足或足穿鞋、袜与承痕体接触部位的外表形态特征,既形象特征;也能反映人的行走动作习惯特征;还能反映人体气味和附着物的附属特征。 刑事科学罪活动有犯在实施走、站立然它与人足迹在形但由于作的影响,足迹不同样,也是痕迹,储息。通过提取、分证明和再
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 二、足迹的形成
足迹的形成过程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以赤足或足穿的鞋、袜为造痕体,与地面等承痕体相接触,并在人体自身重力和肌力的作用下,使承痕体表面形态发生改变而形成足迹。因此,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是足迹形成必备的基本因素。 (一)足迹的造痕体
足迹的造痕体包括人的赤足和足穿的鞋、袜。但足迹不仅仅是赤足或足穿的鞋、袜局部形态结构与承痕体接触的结果,而是
技术所研究的是与犯关的足迹,通常是案作案活动的过程中行或攀登而形成的。虽们正常活动所留下的式上没有什么区别,案人心理活动等因素会出现一些与正常人的特点。它同手印一现场上最常见的一类存着大量的犯罪信对现场足迹的发现、析和检验鉴定,可以现作案过程,为侦查
整个人体多关节、多杠杆协调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因此,严格来讲,足迹的造痕体是具有一定姿态的人体极其与承痕体直接接触的足或足穿的鞋、袜。
赤足作为造痕体时,通常是赤足底直接与承痕体接触而形成赤足足迹。赤足足迹直接反映了赤足结构与功能的形态,可以直接认定足迹与赤足的同一。
鞋、袜作为造痕体时,是人的赤足穿着鞋、袜与承痕体接触,形成穿鞋足迹和穿袜足迹。穿鞋、袜足迹是所穿鞋、袜的外表结构形态与赤足有关结构和功能形态的复合反映形象。一般情况下,能对鞋、袜进行同一认定,在条件具备时,也可认定足迹与人足的同一。
(二)足迹的承痕体
足迹的承痕体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泥土、沙地、水泥地、柏油路、木地板、瓷砖、花岗岩等地面,金属、塑料、橡胶、纺织物、纸张等物面以及鞋内底和鞋垫。
不同承痕体具有不同的外表结构和颗粒组织,他们的物理性质和环境状况也各不相同,因而存在许多改变人体行走姿势及与造痕体接触状态的随机因素。所以在不同承痕体上能形成反映形式不同、反映质量也不同的足迹。
如承痕体的硬度、塑性、弹性、渗透性、粘附性以及表面光洁度等,都会对足迹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常,在弹性大、塑性小、硬度大的承痕体上形成无明显立体感的足迹。如犯罪现场常见的水泥地面、柏油地面和地板、玻璃等都是弹性大、塑性小的承痕体,在这类承痕体上一般都是以物质转移方式形成无凸凹变化的平面足迹,这种足迹对形态特征和步法特征的反映不完整。
在弹性小、塑性大、硬度小的承痕体上形成有明显立体感的足迹。
在渗透性强、颗粒细腻的承痕体上形成反映质量好的足迹,在渗透性弱、颗粒粗糙的承痕体上形成反映质量差的足迹。 (三)形成足迹的力
形成足迹的作用力主要是指人体自身重力、人体肌力、承痕体的支撑力与摩擦力。
人在行走时,后蹬足对承痕体产生向后下方的蹬力,承痕体对
足产生向前上方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可以分别分解成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两个分力。即足对承痕体的蹬力可以分解为垂直向下的压力和水平向后的后蹬力;承痕体的反作用力可分解为垂直向上的支撑力和水平向前的摩擦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使身体向上向前运动。
人体在站立时,足对承痕体只有垂直向下的压力,承痕体对足的反作用力为垂直向上的支撑力。此时,没有摩擦力和后蹬力。 足对承痕体的蹬力,是通过人体自身重力和人体肌力作用形成的。而承痕体对足的反作用力,表现为支承力和摩擦力。所以,足迹的形成是人体重力、肌力与承痕体的支撑力、摩擦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足底与承痕体的摩擦力,对推动身体向前运动的作用很重要。当摩擦力小时,走路就困难。如在光滑的冰面上行走,因摩擦系数小,摩擦力小,行走就比较费力。鞋底上制成凸凹不平的各种花纹图案,就是为了加大摩擦力而设计的。
形成足迹的三因素中,作用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在造痕客体和承痕客体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作用力会形成差异悬殊的足迹。力的三要素即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对足迹的形成、变化以及特征的反映形式,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不同作用力形成的足迹必然有不同的反映,因而可以利用足迹反映的运动特征鉴别人身。 三、足迹的分类
足迹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每一种分类都能揭示和运用足迹的某一特性,以满足足迹检验的不同要求。 (一)按造痕体种类不同分类:
1、赤足足迹
赤足足迹又称赤足迹。它能够反映出赤足外表结构形态和行走习惯特征。通过对赤足足迹的检验,可分析出足迹遗留人的特点,能对人进行同一认定,即能直接认定或否定现场赤足足迹是否为某人的某足所留。 2、穿鞋足迹
穿鞋足迹能反映出鞋底的外表结构特征,以及留痕人的足型和行走习惯特征。通过对穿鞋足迹的检验,可分析出穿鞋人的人身特点,能对鞋进行同一认定,即能直接认定或否定穿鞋足迹
为某只鞋所为。有条件时,可对穿鞋人进行同一认定,即认定或否定穿鞋足迹为某人穿某只鞋所形成。 3、穿袜足迹
穿袜足迹能反映袜底的外表结构特征及足型和行走习惯特征。袜底较薄时,可依照赤足迹进行研究和运用;袜底较厚时,可依照穿鞋足迹进行研究和运用。 (二)按承痕体表面变化状态不同分类 1、立体足迹
立体足迹是指承痕体发生塑性形变形成的三维足迹。 它是人足接触塑性好的承痕体,使其表面形态产生塑性形变而形成的足迹。它能够反映出造痕体表面凸凹结构形态,具有明显的立体感。
如在松软潮湿的泥土或较厚的粉尘上形成的足迹,称为立体足迹,它以明显凹凸的立体形象反映出人足相应部位的凸凹形状,即足迹中的凹陷形象正好反映人足的凸起形态,足迹与人足凸凹像正好相反。
它还能直观地反映人运动习惯特征,特征反映比较充分。 2、平面足迹
是指造痕体与承痕体之间发生介质转移而形成的无明显立体感的足迹。
它是人足接触弹性大、塑性小的承痕体,仅使其表面的附着物质发生增减而形成的足迹。
平面足迹无明显的立体感。如在水泥、水磨石等路面,以及室内地板革、瓷砖和各类陈设家具面上形成的足迹,,一般为平面足迹,它只具有二维特征,没有明显的立体感,只能反映出造痕体底面的凸出部位的形象特征,而凹陷部位结构形态则悬空,不能直接留下印迹,其反映的痕迹信息往往少于立体足迹。 介质是平面足迹形成的必要条件,平面足迹的完整、清晰程度取决于介质的种类及属性。
根据承痕体表面介质的增减情况,平面足迹还可分为加层平面足迹和减层平面足迹。赤足和穿鞋、袜的足上附着物质转移到承痕体表面形成的足迹,称加层足迹;承痕体表面的附着物质被沾走形成的足迹,称减层足迹。
根据介质的颜色,又可把平面足迹分为有色平面足迹和无色平
面足迹。有色平面足迹是指介质颜色与承痕体表面色泽反差较强的足迹;无色平面足迹主要是指汗垢足迹和反差弱的足迹。 按介质的种类及属性不同,可将平面足迹分为粉尘足迹、汗液足迹、血足迹等。
(三)按足迹的反映性分类 1、正常足迹
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造痕体接触部位的外表结构特征的足迹叫正常足迹。这种足迹轮廓清晰、边缘完整、特征明显稳定,检验鉴定比较容易。 2、变形足迹
变形足迹主要指残缺、模糊或重叠的足迹。这种足迹的特征反映不明显、不完整、稳定性较差,检验和利用的难度较大。 (四)按足迹的数量及搭配关系分类
1、单个足迹
单个足迹是指不能直接反映出双足迹连续搭配关系的左足或右足的足迹。
单个足迹能反映造痕体接触部位的结构特征,但不能直观地反映足的运动特征。 2、成趟足迹
成趟足迹是指能直接反映双足协调搭配关系特征的多个3.连续足迹。
成趟足迹不仅能反映足的结构特征,还能完整地反映出左右足空间摆动、搭配关系和足迹的分布情况。成趟足迹不仅可用于分析鉴定,而且为循迹追踪提供了好的条件。 四、足迹的特点
足迹的特点较复杂,因为足迹的形成以及他能反映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足迹能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固有特性及行走动作习惯,还能反映造痕体外表形态结构等。 (一) 足迹的特定性
足迹的特定性是指每个人的足迹各不相同。
因为人体形态结构存在个体差异,使人们的行走姿势千姿百态,各不相同。而每个人由于生理、心理素质不同,生活环境、
教育性质、工作要求的差别,使每个人形成了各具特性的外部结构形态及行走运动功能。因此,每个人行走动力定型的作用力及人体重心在足底上的反映形式不一样。在形成足迹时,这些特殊性必然在足迹中得到相应的反映。所有这些特征的总和,不可能在其他人的足迹中重复出现。即使人们穿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的鞋,每个人的足迹特征也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特定性。因此,足迹也具有人各不同的特点。足迹的特定性是足迹检验的理论基础。
足迹的特定性为足迹检验认定某造痕体或认定人身提供了根本依据。
(二)足迹的相对稳定性
足迹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同一人不同时期形成的足迹,其基本特征保持不变的特性。
由于人的赤足形态、鞋袜底形态以及行走动力定型的形成和变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足迹中的特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每个人不同时期形成的足迹,其基本特征变化不大,相同特征会重复出现,有很强的规律性。 足迹的相对稳定性这一特点,为足迹检验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基本条件。
(三)足迹的反映性
足迹的反映性,是指足迹既能反映出人足及其所穿鞋、袜的外部结构形态,同时又能反映出人的行走习惯动作,这是客观必然的。
无论正常足迹,还是变形足迹,包括受外在环境影响的足迹,甚至故意伪装而发生变化的足迹,都能不同程度地反映行走人自身的特殊特征。这是我们认识和利用足迹的前提条件。 根据足迹的反映性这一特点,能够认定留痕体,并能分析留痕者的个人突出特点。
(四)足迹的连续性
足迹的连续性,是指足迹形态及其特征的重现性。 人行走是一种重复的周期性动作,在不同周期的相同阶段上,人体各部位动态和重心变化一般都相同,其运步方式和足碾动情况也一样。因此,在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体运动器官和生理
机能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在相同条件下,同一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形成的足迹,其形态特征反映都一样。
第二节 赤足特征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赤足足迹的形态、大小特征及足底皮纹特征,为利用赤足足迹分析作案人特点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赤足足迹的形态、大小。 难点:足底皮纹特征。 教学形式:
讲授、多媒体。 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赤足足迹的形态、大小2课时; 足底皮纹特征、其它特征2课时。 实验教学:2课时。
思考题:
1、如何确定赤足足迹的特征?
2、如何区分赤足与手掌的乳突纹线?
足迹特征是指足迹中能反映出造痕体相应部位形态或特殊行走习惯的反映形象的总称。足迹特征是人行走运动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足迹分析和鉴定的基础。
根据造痕体的不同,将足迹特征分为赤足特征、鞋袜特征、步法特征等。
赤足特征是指赤足足迹中反映的赤足接触部位外表结构形态特征。包括赤足足迹的形态、大小、足底皮纹特征和其它特征。 一、赤足足迹各部位的名称(图3-2-3)
赤足足迹,按其自然形态,并结合解剖学的学名,可以将其分为足趾、足掌(足跖)、足弓和足跟四个区,统一编号、命名。 二、赤足足迹的形态、大小 (一)赤足足迹的形态 1、足趾痕迹形状与分布
(1)趾头痕迹大小
拇趾大,小趾小,二、三、四趾大小较均匀。如果发现趾头大小相差悬殊,如拇指过大,或其它趾过大或过小,就可作为特征来利用。当然,必须在趾头痕迹遗留完整的情况下确定特征,如有时足趾会重叠,或有其他因素影响,使足趾遗留不完全。所以要仔细分析,避免差错。
(2)趾头痕迹形状
因年龄不同,生活地区的差异,生产方式及生活环境的不同,对特定足趾形状的形成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故其形状多样。一般有伞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锥形、不规则形。 (3)足趾痕迹分布
足趾痕迹分布状况,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条件等因素有关。日常习惯性不穿鞋和穿鞋,穿合脚鞋,穿大鞋或拖鞋与软帮鞋,穿小鞋或尖而硬的鞋等,都能直接影响具体人足趾的排列,从而形成如下各种分布: ①分散型(分散趾痕)
分别以五个趾痕前缘中点与相应的趾的掌痕前缘突出中点作连线为各趾痕纵轴线,根据纵轴线构成的形状和朝向可将分散趾痕分为:
放射型分散趾痕:各趾痕纵轴线向不同方向展开的放射型分散趾痕。其五趾痕迹间距大,一般是不穿鞋、少穿鞋或穿大鞋者所留。
同向型分散趾痕:各趾痕纵轴线是平行方向的为同向型分散趾痕。根据纵轴线的朝向还可分为朝前,或朝内侧,或朝外侧的同向型分散趾痕。五个趾痕间距较均匀。
②并拢型(并拢趾痕)
各趾痕纵轴线向同一点的方向汇集的为并拢趾痕。五个趾痕间距很小,较为常见。
在足迹中,有时不容易区分趾痕是分散趾所留还是并拢趾所留。因为在力的作用下,赤足外观可出现一定的形变,导致足趾该分散的不分散,该并拢的不并拢。所以在工作中,不能直接机械比对。
③重迭型(重迭趾痕)
重迭趾又称背趾。重迭趾的形式有:第二趾重迭,第三趾重迭;第二、四趾同时重迭;第二、三、四趾中的两趾并迭。在平面足迹中,由于足趾重迭缘故,一般反映不出痕迹或反映出趾尖的痕迹。在立体足迹中,若蹬踩力较轻,仍可看出趾重迭的现象;若蹬踩力较重,重迭趾可能改变为并拢趾,五趾都有痕迹反映,这样就难于辨出重迭的足趾。要注意和缺趾的区别。 (4)足趾前缘顶点连线的形状
人的足趾长短不一,关系复杂,将五个足趾前缘顶点用直线相连,可构成各种形状: ①多角形
由于各趾长短排列不同,往往是第二与第四趾突出,把其顶点用直线连接后呈凸凹齿状,成角点在第二、三、四趾上。各趾间线段长短、角度大小都是较好特征。
②角形
由于有一个或两个足趾突出向前,其余趾前缘突出点正好位于斜线上,它们的顶点连线呈角形。 ③斜坡形
由于拇趾突出向前,第二、三、四趾和小趾的顶点位于直线斜坡上,连线呈一条斜行直线。 ④特殊形
由于足趾发育不平衡,如拇趾很长,或小趾很短,使拇趾痕突出向前幅度很大,或小趾痕与相应掌前缘无明显分界,各趾痕顶点连线呈不规则的阶梯形。
足趾前缘顶点连线的形状可以构成各种不同的几何图案,其线的长短、角度大小、数目和趾位等各不相同,构成了不同的种类特征。
(5)足趾痕间隙大小和形状
足趾痕间隙的特征,与足趾的分布和足趾边缘的形状有直接联系。在足迹中,五个足趾痕构成四个间隙,它们间的距离可分为宽、中、窄。四个间隙有的很大,有的很窄。相邻足趾的内、外侧缘各自的前后连线,相互构成的形状有:漏斗形;中间小两头扩大的;前端小后端扩大的;平行的。 (6)趾节区形状
人的足趾趾节多为朝上弯曲,并因年龄的关系,其弯曲程度不一样。在立体赤足足迹石膏模型中,不同的凹陷形状,反映了足趾节的不同长短、屈伸和弯曲状况。在平面赤足足迹中,一般只能反映拇趾和小趾的趾节。
趾节痕的形状有三角形、锥形、弧形、椭圆形、长方形等。 第二、三、四趾节不容易出现痕迹,常呈空隙。可距各趾痕后缘1毫米和掌痕前缘1毫米处,用虚线按各趾痕后缘和掌痕前缘的形状描绘下来,构成特定的几何图案,即趾节区的形状。 空隙的形状有角形、弧形、凹凸形、波浪带形。
空隙的距离有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最多见的是第二趾节区的距离最大,第三、四、小趾节区的距离依次缩短。 2、足掌痕迹形状 足掌痕迹形状,主要是从足掌的四个边缘和足掌面的凹凸结构进行观察。
(1)掌痕前缘形状
①弧形:根据弧底的大小可分为大弧、中弧、小弧。 ②角形:即中段向前突出成角,两侧段呈斜坡。成角点位置,可能在第二或第三或第四趾对应位置,或各趾间隙对应位置。角度的大小各不相同。
③平直形:平直的前缘比较少。其表现形式有水平的、斜直的(从拇趾侧逐渐向后外侧偏斜)。
④波浪形:按波峰(凸)和波谷(凹)的数量,可分为三个以下的波浪和四个以上的波浪;按波峰的形状和形式分,有弧形、似角形、波峰高、波峰低;按波谷的形状和形式分,有弧角、似角形、深凹、浅凹。同时,还应注意研究波峰和波谷的大小。
(2)掌痕内缘形状
掌内缘有与拇趾内边缘在同一切线上的(垂直的)、突出拇趾的(膨胀的)、内缘在拇趾内缘垂线以内的(回缩的)。 掌痕内缘的形状有:弧形、直线形、波浪形、内陷形、角形等。 (3)掌痕后缘形状
掌后缘高足弓的较明显,扁平足和膨胀型足的掌后缘很短,甚至没有。其反映形式有:
①平直形:与内缘衔接处至中间(足弓)内缘这段呈平坦的直边缘。
②弧形:与内缘衔接处开始向后呈弧形突出。
③突凹形:与内缘衔接处先呈弧形或角状突出,后即凹陷与中间部衔接。
④斜形:与内缘衔接处开始向后外斜至中间部。 ⑤小波浪形:出现了几个小波峰和波谷。 (4)掌痕外缘形状
掌外缘与足弓外缘连接,无明显界线。根据外缘与小趾的位置关系看,掌外缘有突出于小趾的、与小趾成直线的、位于小趾边缘垂线以内的。所以,掌外缘的形状有弧形、突出形、直线形、波浪形、斜形、角形。 3、足弓的类型及痕迹形状 (1)中断型 (2)狭窄型 (3)中等型
(4)扁平型和膨胀型
足弓边缘形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足弓由高变低而发生变化。另外,长途跋涉或负重后肌肉疲劳引起足弓变化,也对足弓的形状变化有影响。
4、足跟痕迹形状
足跟痕迹一般可按前后左右四个边的形状进行研究。其边缘形状有弧形、平直形、突凹形、角形、波浪形,但往往界线部不清。足跟整体形状有圆形、椭圆形、近似方形和不规则形。 随着年龄的增长,足跟底面由球状逐渐变为扁平,加上个人内扭、外旋的不同习惯,致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足跟痕迹形状。 (二)赤足足迹的大小
赤足足迹的大小可从足迹的全长和掌部、弓部、跟部宽度进行描述(图3-2-4)。 1、赤足足迹的全长 (1)确定足迹中心线
足迹中心线——第二趾痕中心点与后跟最宽处中点的连线。
以第二趾头痕的中点(若第二趾未留痕迹,则取拇趾痕中点第三趾痕中点的间距中点)与足跟痕最宽处的中点作连线,该线为足迹中心线,或称测量基线。
(2)足迹全长的测量
赤足足迹全长——以最长趾痕前缘和跟后缘的最突出点,各作一条与足迹中心线相垂直的切线,两切线间的距离即为赤足足迹全长。
由于足底跟部和趾部为球面状凸起,使足底前后两端不能着地,故赤足平面足迹的长比足实长短2.5厘米左右。 2、赤足足迹掌部宽
(1)确定足迹掌部横截线
掌部横截线——以掌痕内侧最突出点处,作垂直于足迹中心线并延长交于掌外侧边缘的直线。
(2)足迹掌部宽的测量
足迹掌部宽——足迹掌部横截线的长度。 足掌宽的类型,可依据足迹全长与掌痕宽的比例划分。一般是:2∶1的为特宽型,2.5∶1的为中等型,3∶1的为瘦窄型。也可依据掌痕宽度划分。 3、赤足足迹弓部宽
足迹弓部宽度,是指外侧纵弓形成痕迹部分最窄处的宽度。 足迹弓部宽——在足弓最窄处作垂直于中心线的直线,切得线段的长即为弓宽。
弓部痕迹的宽窄,取决于足弓的高低,而足弓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具体人足弓骨骼形状、肌肉和韧带的结构功能。根据赤足足迹弓部的宽度,可将足弓分为:高弓型、窄弓型、中等型、扁平型、膨胀型。
高弓型:足迹明显分为掌部和弓部两部分。
窄弓型:足迹的弓部外侧仅有一条“狭窄”痕迹将掌部和跟部连为整个足迹。
中等型:足迹弓部的内缘接近足迹中心线。
扁平型:足迹弓部的内缘超过足迹中心线,或与跟部痕迹等宽。 膨胀型(特宽型):足内外侧纵弓全着地留下痕迹,弓部痕迹呈膨胀型,往往超过足跟部痕迹的宽度。 4、赤足足迹跟部宽
足迹跟部宽——是指以跟部痕迹中心点作垂直足迹中心线的直线,交于跟部痕迹内外缘的直线长度。
根据跟部痕宽幅度,可将跟部痕分为:特窄型、窄型、中等型、宽型。
跟部平面痕迹一般小于足跟的实际宽度。因为足跟底面呈球面状凸起,没有完全着地。随着年龄增大,足跟底面皮肤角化层增厚,软组织松弛,着地面积相对变宽,使跟宽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跟部痕宽与掌部痕宽的比例逐渐缩小。一般是:青年人为1∶1.75,壮年人为1∶1.7,中老年人为1∶1.65。 三、足底皮纹特征
足底面皮肤纹线同人手掌皮肤纹线一样,具有终生基本不变的稳定性和人各不同的特点。花纹形态结构有弓箕斗三大基本纹型,也有九个细节特征。但与手掌花纹不同的是,花纹面积大,纹线粗、小犁沟宽,多出现点状线、短线、弯折线等,花纹中心较扁平,趾头花纹中根基线多偏向一侧,纹线间常出现因脱皮而形成的斑点。 (一)趾头纹
足趾头上纹线多数为斜形线或弧形线,少数能构成弓、箕、斗型复杂花纹。一般拇趾头上构成复杂的花纹概率较高。 (二)趾节纹
趾节花纹结构较简单,一般由斜形、弧形和波浪形纹线层迭组成简单的花纹,很少见箕、斗型花纹。纹线边缘比较粗糙,弯折线和断续的点线较多,纹线较短。
(三)足掌纹
足掌中,比较完整有规律的纹线、复杂花纹出现率最高,弓箕斗三大基本纹型都可出现,且花纹面积大,纹线流程长。 (四)足弓纹
足弓的乳突纹线,一般呈横斜纹线。但也有极少的构成弓型纹,或箕型纹,或弓箕纹并列。箕型纹均为横斜箕,箕口朝外的为外横斜箕,箕口朝内的为内横斜箕。一般没有三 角出现。
(五)足跟纹
足跟的乳突纹线,一般是弧形线、横斜形线、短线,若有构成三角型花纹或箕型花纹,属罕见之列。
四、足的其它特征 (一)畸形趾痕特征
多趾、缺趾、断趾、联趾留的痕迹称为畸形足趾痕迹。畸形趾的形状、大小、位置和与其他趾痕间的关系等是较稳定的特征。在判断时,要注意排除重叠指或留痕不全等因素。另外,足趾相差悬殊也属畸形趾。
特征主要包括:畸形趾痕的趾位;前后、内外边缘的突出点,及前后、内外边缘突出点间的长度。
(二)伤疤痕特征
足掌面受伤愈合后可能留下不同形状的疤痕。常见的疤痕形态有斑块状和线条状两类。当其在足迹中反映出来时,可作为重要的个别特征运用。伤疤所在部位、形状、长短、宽窄、朝向及与其他特征间的关系等,都是稳定的有价值的特征。 运用这类特征时,要注意承痕体的种类和表面结构,防止与承痕体表面纹理相混淆。 (三)鸡眼痕特征
由于病理因素,足底容易出现鸡眼。足底鸡眼多出现在拇趾、小趾及关节部位。在痕迹中,多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凸起或凹下特征。鸡眼的位置、形状、大小和数量,及与其他特征间的关系等,都是稳定的而又特殊的特征。
(四)屈肌褶纹痕特征
屈肌褶纹多分布在趾节、弓内侧和掌部。在平面足迹中能留下拇趾和小趾的趾节及足弓、掌部的屈肌褶纹,其他几个趾节和弓内侧的屈肌褶纹往往不容易出现。在立体足迹中,其他趾节和弓部屈肌褶纹也可能反映出来,但往往容易产生变形。屈肌褶纹的部位、方向、数量、流向、形状及与其他特征的关系是价值很高的特征。
屈肌褶纹痕的个别特征主要包括粗细、长短,几条屈肌褶纹构成图案的边长及角度,及与其他特征间的关系。 (五)皱纹痕特征
足底皱纹在掌后缘和足弓内侧反映最多。平面痕迹反映为细小的空白线条。
皱纹特征表现为:皱纹的位置和数目;形状(直线形、弧形、曲折形、分枝形);方向(向前、向后、向内侧、向外侧、斜
方向);相互关系(平行、交叉);几条皱纹构成图案的边长及角度,及与其他特征间的关系。
皱纹的出现因人而异,一般是老年多于青年,瘦人多于胖人,扁平足多于正常足,女性多于男性,长期精神忧郁者较多。 (六)脱皮点块痕特征
脱皮是足底部皮肤受霉菌侵蚀,导致表皮损伤、角质化而脱落形成的。脱皮是皮肤表面的一种暂时性斑点,其位置、大小、形状、数量以及和其他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均可作为个别特征使用。但脱皮特征会随着霉菌的愈合而消失,因此,该类特征的稳定性较差。
可将几个脱皮点用直线连接,构成特殊图案,研究图案的边长及角度。
脱皮特征在短期内,及时取得样本,有较大的价值。否则,只能作参考。
(七)老茧皮痕特征
老茧皮处乳突纹线不明显,容易出现裂口。老茧皮和裂口痕的位置、形状、大小可作为参考特征。
(八)附着物形成的特征
赤足底面经常会沾附一些物质,如:油漆、油垢、血迹等,这些附着物在足迹上反映的部位、方位、形状、大小等可作为参考特征利用。
第三节 鞋袜特征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鞋的结构和鞋底形态大小,掌握鞋、袜的生产工艺特征及穿用和修补特征。 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鞋底特征。
难点:鞋底生产工艺特征。 教学形式: 讲授、多媒体。 课时分配:
鞋的结构和分类、鞋底形态大小2课时; 鞋底生产工艺特征、穿用和修补特征2课时。
思考题:
1、不同鞋底材料其生产工艺有何不同,其鞋底特征各有何特点?
2、鞋底的各种穿用特征其产生原因是什么,怎样识别?
鞋、袜特征——是指足迹中反映出的鞋、袜与承痕体接触部位的外表结构特征。
案件现场的穿鞋足迹和穿袜足迹,多数情况下是鞋、袜底部留下的痕迹。因此,我们主要研究鞋、袜底面及其边缘所具有的外表结构特征。 一、鞋的结构
鞋是由鞋帮、鞋底以及其他部分组成,但不同种类鞋的结构又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冲切底胶鞋除了有鞋帮和鞋底外,一般还有围条、大牙子等。皮鞋除了有鞋底和鞋帮外,还有防水沿条、安全钢头、鞋垫、缝线道等。
穿鞋足迹,可划分为尖区、掌区、弓区和跟区四个部分。(图3-3-1)
二、鞋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军用鞋、民用鞋、劳保鞋(即劳动保护鞋)、文体用鞋和特种鞋等类型。
(二)按鞋底原料品种分类
有塑料底鞋、橡胶底鞋、皮底鞋、布底鞋、木底鞋、草鞋等。 (三)按鞋帮的原料品种分类
鞋帮的生产原料主要有布、皮革、塑料、橡胶等。因此,又将鞋分为布鞋、皮鞋、胶鞋、塑料鞋等。 三、鞋底形态大小 (一)鞋底形状
鞋底形状包括鞋底周围边缘各部位的形状和鞋底面各部位的立体结构形态。
1、鞋底内外边缘形状
大多数鞋的鞋底内外边缘形状是不对称的,内侧边缘弯曲幅度大于外侧,左右鞋不能换穿,这种鞋称为认脚鞋,又称弯底鞋。也有少数鞋的鞋底内外边缘形状是对称的,左右鞋可以换穿,这种鞋称为便脚鞋,又称直底鞋。如一些布底布鞋、拖鞋等。
认脚鞋掌区边缘均为弧形,内缘弧度大于外缘弧度,且内缘靠上、外缘靠下。掌后缘的形状有平直形、斜直形、前弧形、后弧形等。
弓区边缘多为向内突的弧形,内缘弧度大于外缘弧度。 2、鞋底前尖形状
鞋底前尖的常见形状有尖形、圆弧形(包括小圆弧形、大圆弧形)、方形(包括尖方形、窄方形、宽方形)、随足形等。 3、鞋底面形状
鞋底面形状有平底、加厚掌底和加厚跟底等。
按鞋底面形状和鞋跟的高低不同,鞋底可分为平底鞋、坡底鞋、钉底鞋、微高跟鞋(跟高1CM以下)、中跟鞋(跟高1-3CM)、高跟鞋(跟高3-5CM)和特高跟鞋(跟高5CM以上)。在平面足迹中,鞋跟越高,鞋跟印痕面积越小。在立体足迹中,鞋底面形态及鞋跟高度一般可以反映出来。
4、鞋跟形状
跟前缘的形状有平直形和后弧形,跟后缘的形状有圆弧形和似方形等。
鞋跟底面形状有圆形、半圆形、矩形、多边形和不规则形。鞋跟的式样有半圆形、圆台形、长插跟、长插形中坡跟、圆锥形高跟、多边形坡跟、酒杯形高跟、半圆形直筒中跟等。(图3-3-2)
(二)鞋底长宽
1、鞋底中心线的作法
在鞋掌前尖突点与跟后缘突点之间作一直线此直线即为中心线。
或在鞋底的内侧和外侧各作一条切线,两切线分别与前掌内外侧最突点和后跟内外侧最突点相切,过前掌两切点连线的中点和后跟两切点连线的中点作一直线并延长,此直线即为中心线(图3-3-3)。
以中心线为基准线,即可确定鞋底的长宽(图3-3-4)。 2、鞋底的长度
(1)全长
在鞋尖前缘和鞋跟后缘各作一条与中心线垂直的切线,两切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鞋底的全长。
(2)掌部长
有些鞋底掌部内外侧长度不一致,因此鞋底掌部长可分为掌内侧长和掌外侧长。鞋掌内侧后边缘端点至鞋尖切线之间的垂直
距离即为掌内侧长;鞋掌外侧后边缘端点至鞋尖切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掌外侧长。当鞋掌后边缘与中心线垂直时,鞋掌内、外侧长一致,掌部长即为鞋尖前缘切线与鞋掌后边缘所切中心线的长度。 (3)弓部长
鞋掌后边缘内、外端点与跟前缘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鞋底弓部长,也可分为弓内侧长和弓外侧长。 (4)跟部长
鞋跟前缘与跟后缘切线之间的距离即为跟部长。 3、鞋底各部位的宽度
(1)掌部宽:鞋掌部位与中心线垂直方向的最大宽度。 (2)弓部宽:鞋弓部位与中心线垂直方向的最窄宽度。 (3)跟部宽:鞋跟部位与中心线垂直方向的最大宽度。 四、鞋底生产工艺特征
由于鞋底原料品种和生产工艺的差别,不同鞋种具有各自的特性,这些特性以各种形象反映在足迹中,为足迹分析鉴定提供了一定依据。鞋底的生产工艺较复杂,常见的主要有注塑、模压、压延冲切、线纳和手工裁切等工艺。 (一)注塑工艺及特征
注塑工艺主要用于塑料底布鞋、塑料底皮鞋、塑料凉鞋、塑料拖鞋及旅游鞋的制作。其运用最为广泛的是塑料大底鞋,即以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塑料为原料,将绷好帮的半制品与底模结合,通过注塑机将原料溶化并注进模具内,使帮底一次结合成型。
注塑鞋鞋底一般有较宽的边埂,底腰部位有支撑梁结构,花纹边棱多为直角,鞋号、厂名、商标等标记一般在弓部中央。往往在鞋底上留下气泡、砂眼、凹陷等特征,这些特征特定性较强,而且比较稳定,但单个特征的面积一般都很小。有时可反映出注塑孔痕、走料痕及削边痕等特征。走料痕是注塑时,向模具内推进的液态塑料由于温差造成不规则的波纹痕迹,削边痕是后期加工形成的。
(二)模压工艺及特征
模压工艺主要用于橡胶底的加工。模压胶底鞋,是将套在铝楦上的鞋帮半成品放在同号的底模上,在底模两段分别放入已量
好重量的混炼胶料,通过模压机加温硫化和压制,使鞋底与鞋帮紧密连接,一次成型,然后修边整理而成。
也有单独将鞋底模压成型,再将鞋底和制作好的鞋帮粘贴或缝制成一只完整的鞋。
模压成型的鞋大底花纹较复杂、规范,多呈封口状,多数有边埂,左右鞋花纹对称。既有平底鞋,也有中、高跟鞋。有些后跟外侧有耐磨块,有排热胶孔;鞋号、厂名、商标等标记一般在弓部中央。由于胶料里有水份或沾有杂物,常能形成气泡、砂眼、杂物。有时因胶料不足还可能造成缺胶。
同一模具生产的鞋底花纹边缘形态、位置相同,但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鞋一般都有多套模具,各模具之间存在一定的公差,经过修理的钢模差别更大,因此同一型号鞋各鞋的特征也可能存在差异。
(三)压延冲切工艺及特征
压延冲切工艺多用于橡胶底的加工。橡胶经混炼加热塑化后,通过压延机制成不同厚度并具有一定图案的长胶条,然后按不同鞋子大底的需要,通过冲切机冲切出不同规格尺寸的鞋大底。然后经上帮用围条粘合、流化等工艺,制成一只完整的鞋。 冲切工艺也用于软塑料底,如泡沫塑料底拖鞋、组装凉鞋和拖鞋等鞋底的加工。
冲切底多为平底鞋,花纹多为波浪形、直线形、网络形,周边无边埂,花纹边缘不封口;左右鞋底花纹不对称,花纹分布是随机的,花纹边缘形态、位置各鞋不同;鞋号、厂名、商标等标记在弓部的位置不固定,围条接头的位置也不固定。围条的粘贴接口一般都在后跟的内侧。由于这道工序是手工操作,粘贴的位置因工人的习惯而异,就使围条的粘贴位置成为稳定特征。有上帮和高温定型过程中所形成的碰撞痕;有压力不均、原料不均所引起的花纹模糊、残缺变形或砂眼、汽泡等。没有抗磨损块,也没有注塑孔痕和排热胶孔。 (四)线纳底特征
线纳工艺多用于布底的加工。一般是将多层棉布重叠粘合以后,再用麻、棉线纳制成鞋底,然后经绱帮制成成品鞋。 线纳工艺有手工纳制和机器扎制两种。家做布鞋的底都是手工纳制,针脚分布各有规律,间距不均匀;一般没有商标、鞋号
和成型的鞋底花纹,鞋底周边为手工裁切,一般不整齐。商店出售的布底鞋为机器扎制底,多为螺旋式扎制,针脚比较规律,较明显粗大。
线纳底特征主要有:鞋型特征,叠层方式,手工或机器轧制的方式,针脚、接头、断线、跳线不均、布质不一、纳底力不同所引起的表面凸凹等。
(五)手工裁切底特征
手工裁切工艺多用于皮底、橡胶轮胎底的加工。用切割刀直接在皮革、旧橡胶轮胎或传送带等原料上切割鞋底。鞋底花纹一般是原料本身的花纹,边沿花纹的长短、形状、角度等各不相同;一般无商标、鞋号等标志。有的还能反映钉帽、针孔、线槽切口以及少量的毛孔痕和褶、皱纹特征。 五、鞋底穿用与修补特征
鞋底穿用与修补中形成的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鞋底的结构特点、穿鞋人的足型特点及穿鞋人的行走特点,可用于足迹的分析和检验鉴定。 (一)鞋底穿用特征
鞋底穿用特征主要是指鞋底在穿用过程中,受到磨损、扭曲、抻张、压缩等力的作用,造成的各种老化、磨损和损伤,包括硬伤、磨损、孔洞、断裂、龟裂及附着物等特征。
1、硬伤特征
鞋底在坚硬锐利的客体上磨、蹭、蹬、踢、碰撞而形成的小沟、缺损、裂口,以及鞋底踩踏在烟头、碳渣、灼热金属等物体而形成的烫伤、凹坑、疤块和孔洞等。硬伤的形状、大小、深浅及出现的部位都属特定特征。这些特征的价值很高,可用来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 2、磨损特征
磨损特征是鞋底在穿用过程中与地面产生摩擦、挤压,使鞋底外表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特征。它包括鞋外底磨损特征和鞋内底磨损特征。磨损的部位、形状、大小和程度具有人各不同、各鞋相异的特点,属于特定特征。
在有花纹的鞋底,磨损的部位首先是鞋底花纹,这些花纹磨损的程度,或者残留花纹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与其他特征之间的关系等常用来作为认定或否定的重要依据。
3、孔洞特征
一般人的鞋底在拇趾部、掌部等处受到的作用力最大,这些部位形成的磨损也就最为严重。鞋底经长时间穿用,容易将这些部位磨穿而形成孔洞。孔洞的形状、大小、边缘裂口的数量、大小、形状及所在方位都是比较稳定的特征。 4、断裂特征
鞋底经长期穿用,导致其内部缺陷或应力集中处出现局部断裂,形成粗大的沟纹。断裂特征易出现在塑料底、橡胶底掌部跖趾关节弯折处。断裂的形状、长短、宽窄、数量及沟纹边缘小裂口的形状、大小、数量、相互关系等特征,都是价值较高的特定特征。
5、龟裂纹特征
龟裂纹一般出现在橡胶底上。是指鞋底物质在穿用过程中受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导致老化,在鞋外底表面产生的纵横交错的细小条状裂纹。龟裂纹出现的部位、形态、大小、长短以及同一方位多条裂纹构成的特殊稳定的图案的形状、边长、角度等,都是很好的个别特征。
6、附着物特征 鞋底附着物,主要是指鞋底上附着的比较稳定的物质。如扎上的图钉、铁屑,粘上的沥青、油漆,填入的石子、煤渣、泥土等明显稳定的物质。附着物的位置、形状、大小、数量、成分及与其他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均可作为个别特征使用。 但需要注意,有些附着物容易脱落,使特征消失,因此这类特征在检验中只可作为参考。
另外,有些作案人为了逃避打击,作案时故意在鞋底粘贴或包裹一些物品,以伪装自己的足迹,逃离现场后取掉附着物,对于这种附着物痕迹,在分析和检验时应仔细研究,判断伪装的方式,然后再确定。
(二)鞋底修补特征
人们在穿用鞋时发生损坏,如穿孔、折断、裂纹等,而进行修补。经修补后,在穿鞋足迹上会留下相应的痕迹,而形成新的特征。
鞋底的修补通常包括钉铁掌、粘胶皮和缝线等。
修补特征主要包括:铁掌和胶皮的形态、大小、位置、表面花
纹及铁掌和胶皮与其他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缝线道的位置、形状,针脚的密度、缝线的粗细,钉孔的间距、钉帽的形状及相互关系等。修补都是手工操作,随意性痕强。所以,修补特征的特定性很强,在足迹检验鉴定中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六、袜的特征
第四节 步法特征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步法特征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步幅与步态特征的具体形态,了解各类步态特征形成的原因、特点及步幅特征与步态特征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步幅与步态特征的具体表现。
难点:各种步态特征形成的原因与特点。 教学形式:
讲授、实验、多媒体。 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步幅特征2课时; 步态特征2课时。 实验教学:2课时。
思考题:
1、步幅特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测量?
2、在步行的不同阶段各有那些步态特征,其痕迹有何特点?
步法——指人行走习惯及其反映出的规律。
人的行走习惯是经过长期练习而在大脑中建立起来的复杂联系为基础,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动力定型。通过行走的足迹,能反映出人们行走时的运足迈步规律。
一、人的行走运动周期
人的行走运动具有周期性,它是左右交替,支撑与摆动相结合的一种周期性的复杂运动。在不同周期的相同阶段上,人体各部位的动作状态是相同的。
一个行走周期由左右脚各走一个单步组成,又叫复步,一个单步由两个普通步组成。这样形成了成趟足迹。
每个周期内,左右脚各经过两次支撑和摆动,支撑和摆动各分为三个阶段。
(一)支撑腿的三个阶段
1、支撑腿的前步阶段(落脚阶段)
指从脚跟支撑于地面时起,到身体与地面接近垂直状态为止的动作过程。
在此阶段,人体重心处于支撑腿的后上方,对地面的作用力向前下方。足掌向前碾动,逐渐落地,足在地面上留下向前下方着力的痕迹。
2、支撑腿的垂直阶段(碾脚阶段)
指支撑腿由前步阶段转移到垂直状态的一瞬间。
在此阶段,人体重心处于支撑腿的上方,对地面的作用力垂直向下。支撑腿的足底面全部着地,身体稍向支撑腿的一侧倾斜,在地面上留下足底面各部分的压痕。 3、支撑腿的后步阶段(起脚阶段)
指支撑腿由垂直转移到脚将要离开地面的过程。
在此阶段,人体重心处于支撑腿的前上方,对地面的作用力向后下方,获得行走的推动力。支撑腿的脚后跟逐渐抬起,前掌开始离开地面,身体向前倾斜,足在地面上留下向后下方着力的痕迹。
(二)摆动腿的三个阶段(略) 二、步法特征
步法特征——人体行走运动特点在单个足迹和成趟足迹中的综合反映,包括步幅特征和步态特征。 (一)步幅特征
步幅特征——成趟足迹中,反映人行走时双足协调搭配关系及双足运步动作的特征。
步幅特征包括:步长、步宽、步角。
步幅特征反映了人行走运动的内在规律,根据步幅特征可以分析人的行走姿势,是进行步法检验的基础。
足迹步行线——成趟足迹中,同侧相邻两足迹后跟中心点的连线。
另一种方法定步行线:成趟足迹中,同侧相邻两足迹内沿最凸点的连线。
足迹步行线分左步行线和右步行线,左侧相邻两足迹后跟中心点的连线叫左步行线,右侧相邻两足迹后跟中心点的连线叫右步行线。
人的步行线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多条不平行的折线,所以,人行走的轨迹是一条近似曲线。
足迹中心线——以足迹前掌中心点与后跟中心点作的连线。 前掌与后跟中心点,一般选择最宽处的中点。 1、步长
步长——前后两相邻的左右足迹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步长可分左步长和右步长,左足迹在前为左步长,右足迹在前为右步长。
在测量时,对应点一般选择在后跟后边沿正中间。 步长分类:长步(步长>80CM) 中步(70<步长≤80CM) 短步(步长≤70CM)
此数据是以男性青壮年为标准,女性分别降低10CM。 2、步宽
步宽——一侧足迹的后跟中心点与对侧足迹步行线之间的距离。分为左步宽和右步宽。
步宽分类:
分跟步(分离步)(左右足迹后跟内边沿之间有距离) 并跟步(左右足迹后跟内边沿并拢在一条线上)
搭跟步(左右足迹内侧边沿线互相移位到对方一侧) 交错步(左右足迹后跟中心各向对侧交错)
以上分类是针对外展步而定的,若是内收步,分类是以前掌内侧边沿为准,可分为分尖步、并尖步、搭尖步和交尖步四种。 3、步角
步角——足迹中心线与同侧步行线相交于前进方向所构成的角度。分为左步角和右步角。 步角分类 :
外展角——足迹中心线位于步行线外侧,俗称外八字,步角>5°。 小外展(5°<外展角≤10°) 中外展(10°<外展角≤20°) 大外展(外展角>20°)
直行角——足迹中心线与步行线构成0~5度的角。
内收角——足迹中心线位于步行线内侧,俗称内八字。角度以负号标注。
不对称角——左右足迹呈一直行一外展、一直行一内收、一内收一外展状态,并且左右步角相差10度以上。 4、步幅类型
步长、步宽、步角相互搭配构成了不同的步幅类型,确定步幅类型的顺序是,先定步角,再定步宽、步长。如:小外展分离中步,中外展并跟长步等。
每个人的步幅类型有一定的稳定性,多次行走可重复出现,不同人的步幅特征又具有差异性。因此,步幅特征能反映出每个人的行走规律,能进行定量检验。
另外,步长、步宽、步角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以中青年为例,步长加大时,步角相对变小,步宽变窄;反之,步长缩短时,步角相对变大,步宽变宽。 5、步幅测量 (1)测量工具 卷尺,穿线量角器。 (2)测量方法 ①测量步长
用卷尺量出右足迹后跟后边沿中点至前边邻近的左足迹对应
点之间的距离,所得数据为左步长。
用卷尺量出左足迹后跟后边沿中点至前边邻近的右足迹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所得数据为右步长。
②测量步角
将量角器圆点对准后跟中心点,将细线拉出通过前掌中心点,此时细线为足迹中心线,然后将量角器的90°刻线与足迹中心线重叠,并固定量角器的位置,再把细线通过同侧相邻的足迹后跟中心点,此时细线为这侧足迹的步行线,细线所在刻度至90°之间的数据就是该足迹的步角度数。外展角为正数,内收角为负数。 ③测量步宽
用细线拉出足迹步行线,用尺量取对侧足迹后跟中心点至细线的垂直距离,便是此足迹这一侧的步宽,用同样方法侧量出另一侧的步宽。
因为步宽有分离、并跟、搭跟、交错之分,所以,步宽数据有正数、负数和零值。 (二)步态特征
步态特征——单个足迹中,反映遗留足迹人习惯性行走姿势及身体结构特点的痕迹。
每个人的足部形态结构及其行走习惯均具有特殊性,同一个人的赤足和穿鞋、袜形成的足迹所反映的步态特征基本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仅是赤足迹反映得更直接和明显,穿鞋、袜足迹会不同程度地受鞋、袜的影响,使特征间接地反映出来。 根据足迹的形成过程和左右脚的落足、支撑和起足的周期循环,步态特征的形成也可以划分为落足、支撑和起足三个阶段,分别称为落足阶段特征、支撑阶段特征和起足阶段特征。每个阶段都有必然出现的主体特征和伴生特征。
主体特征,是指起足阶段的蹬、挖、抠痕、落足阶段的踏痕和支撑阶段的压痕。这三种痕迹特征是每个正常人的足迹中都能出现的,且稳定明显,不易受外界条件影响。
伴生特征,即起足时的抬、挑、耠、划、扫痕,落足时的磕、推、跄、擦痕,支撑时出现的坐、迫、拧痕等,这些伴生痕是某些人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可能出现的痕迹。如在积雪或松沙滩上,多数人的足迹均可能出现挑、擦痕等。
1、落足阶段特征(5种) 主体特征:踏痕
伴生特征:磕痕、推痕、跄痕、擦痕
(1)踏痕:落足时,由于迈大步,向前冲力较大,足后跟向前下方移动所形成的痕迹。
踏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后跟底部与后沿帮部呈斜坡状,二是潮湿松软的地面后跟部位有鳞状裂纹,裂口朝后。
踏痕常表现为锥体形、半月形、纸扇形前浅后深的凹陷状。踏痕的起缘多为鞋跟后缘或赤足跟后缘,呈圆弧状,止缘多位于跟中心区或跟前缘附近,呈圆弧状。踏痕一般出现在足迹后跟后部,或偏外、偏内侧。立体足迹常表现为前浅后深、前暗后明,呈斜坡状并伴有裂纹;平面足迹常表现为重叠擦蹭形成的半圆或空白。
踏痕是落足阶段的主体痕迹,踏痕的反映与人的年龄、行走速度、步幅大小、鞋底软硬、地面的干湿有关。一般年青人,落足低,速度快,小个迈大步,鞋底硬的人,踏痕较明显。 落足阶段还有以下伴生特征:
(2)磕痕:落足时,后跟边沿向后下方碰击地面形成的痕迹。 磕痕在足迹后跟边沿有堆土或喷土现象,较硬地面上反映呈月牙状印痕。
磕痕的出现与身体结构、行走姿势、鞋子种类、承痕体的条件有很大关系。一般是落地时足高而平的人易出现磕痕;穿硬底鞋易出现磕痕;在松软的地面上磕痕明显;经过长期正步走训练的人易出现磕痕。
(3)推痕:落足时,足掌与地面平行,后跟内侧先着地,足向内前方用力,在足迹后跟内前边沿形成的堆土痕迹。
正常人行走一般不会出现推痕,一般是膝关节、踝关节内凸、两腿分离较大、行走时躯干左右晃的人易形成推痕。 (4)跄痕:落足时,足底与地面向前做极短的平行滑动所形成的痕迹。
跄痕位于足迹的前掌及后跟前沿,痕迹反映为在足迹后跟前沿有堆土,足迹前掌部有向后开口的裂纹,或鞋底花纹出现变形、重叠的现象,有时,在足迹前边缘也可出现堆土现象。 一般是身体前倾、臀部后突、膝关节僵硬、行走时步长较短、
步频较快、身体上下起伏较大、有点头动作易出现跄痕,有时负重也可出现跄痕。出现跄痕的足迹比正常足迹要稍微长一些。
(5)擦痕:落足时,由于落足低,后跟部位与地面接触向前作擦拭移动,在足迹后跟边沿以外形成的痕迹。 擦痕位于足迹后跟后边沿,痕迹呈长条状或半月状。 擦痕的出现与年龄、身体机能、行走速度、负重、鞋合脚程度及承痕体的条件有关。年龄大、身体机能较弱、行走速度慢、身体后仰抱重物及小脚穿大鞋等易出现擦痕。另外,在较厚松软地面上易出现擦痕,较硬地面上反映不明显。 2、支撑阶段特征(4种) 主体特征:压痕
伴生特征:坐痕、迫痕、拧痕
(1)坐痕:受摆动腿前移力的作用,支撑腿后跟向后下方用力移动形成的痕迹。
坐痕位于足迹后跟边沿,坐痕特征在平面痕迹中表现不明显,在立体痕迹中表现为“双边”,后跟部位有鞋底和鞋帮印痕。 坐痕的出现与鞋子的种类、承痕体的性质及下肢结构有关。穿旧布鞋易出现坐痕,松软的土地面上易出现坐痕,膝关节后凸或走路时甩小腿的人易出现坐痕。
(2)迫痕:因摆动腿的影响或自身左右晃动,足底向内侧或外侧微动形成的痕迹。
迫痕位于足迹的外侧边沿或内侧边沿,分别称为外迫痕与内迫痕,能反映外侧或内侧鞋围条或鞋帮的痕迹。
迫痕与腿型、行走习惯、负重及鞋子是否合脚有关。一般是膝关节、踝关节外凸,走路左右晃动较大、大足穿小鞋、负重等易出现外迫痕;膝关节、踝关节内凸或内收步,易出现内迫痕。 (3)拧痕:因摆动腿或臀部扭动带动支撑腿转动,在足迹前掌侧、后跟侧部位出现的“麻花状”痕迹。
拧痕在较松软的土地上反映明显,足迹内外边缘向外扩展,有堆土现象。
拧痕的出现,与下肢结构、行走速度、负重等有直接关系。一般是行走速度快、臀部凸出、体态较胖或负重的人易出现拧痕。 以上是支撑阶段的伴生特征,主体特征为压痕。
(4)压痕:支撑体重的足压在地面上形成的痕迹。
压痕按部位可分为跟压、弓压、跖压和趾压;按力的大小可分为重压点、重压面、轻压面。
在塑性好的地面等承痕体上的立体足迹中,压痕会有深浅、松实、增减、干湿等某种形式的变化;在平坦坚硬的承痕体上的平面足迹中,会有物质的增减等某种形式的变化,构成明显或潜在压痕的轮廓线。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足部肌肉、韧带逐渐松弛,足底部软组织板结,足弓逐渐下塌,而使足底各部位压痕的形状、大小、部位等发生相应的变化。另外,压痕反映还与人的性别、体态、足型、身高、鞋子种类有密切关系。所以,通过足迹各部位压痕的大小、形状,可以分析出人的体貌特征。因此,压痕是步态特征的核心,是足迹检验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1. 观察压痕的方法
主要观察亮度、深度、密度、干湿度、麻沙度、光滑度、凸凹度等。
亮度:足迹中的重压部位受力大,压得实,表面光滑;轻压部位受力小,压不实,表面粗糙,因此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不同。在侧光或逆光下观察,重压部位比其他部位亮,有反光现象。
密度:足迹中重压部位受力大,使土颗粒之间的距离变小,变细密,密度大,而轻压部位没有此反映。
深度:压痕重的部位凹陷较周围轻压部位深,呈坑状的部位多是重压部位。
干湿度:在潮湿的地面上,压痕重的部位表现为湿润浸水,土色较深,湿度大,其他部位土色较浅,湿度小。
麻沙度:在干燥粉尘的土质地面上,压痕重的部位在抬足时,由于空气的负压作用,把粉尘吸附起来形成“麻沙”状痕迹。 光滑度:重压部位鞋底花纹磨损较重,在潮湿地面上的表现是较光滑。
凸凹度:在足迹石膏模型中,重压部位一般比其它部位高,凸起部位一般为重压部位。
②压痕的轻重程度 虚边:足迹边缘出现的不完整部位,是伴随轻压面出现的痕迹。 实边:足迹边缘出现的重压部位,是伴随重压出现的痕迹。 轻压面:足底压力较轻的部位,主要在拇趾、掌外侧和前掌、后跟的重压面周围以及外纵弓的第五跖骨粗隆部位。在湿地面及松散地面的足迹上,轻压面的深度较重压面浅,鞋底花纹磨损较轻,立体足迹中立体程度较高。
重压面:足迹中压力最重的部位,在掌部第一至第五跖区和跟部中心部位形成的面状压痕。在松软潮湿的地面上,表现为坑状痕迹,鞋底花纹磨损严重。它分为正压、内压、偏内压、偏外压、中心压和平压等种类。
重压点:指重压面中的重力点。一般重压面的中心为重压点。在潮湿松软地面的立体足迹中,重压面的最深处的凹入点为重压点。鞋底面前掌、后跟上磨损最严重和最薄之点为重压点。 3、起足阶段特征(8种) 主体特征:蹬痕、挖痕、抠痕
伴生特征:抬痕、挑痕、耠痕、划痕、扫痕
(1)蹬痕:起足时,足底面与地面成45度角左右,足掌向后下方用力蹬地形成的痕迹。
蹬痕位于掌部,痕迹中的沙粒、土块等向掌后侧移位或聚拢,并出现向前开口的鳞状裂缝。
(2)挖痕:起足时,足底面与地面成60度角左右,足趾用力向后下方挖动地面形成的痕迹。
挖痕位于足迹前尖至掌前沿部位,常表现为坑状,并伴有向内或向外或向后不同方向的抛土现象。
(3)抠痕:起足时,足底面与地面成75度角左右,趾尖向后下方抠压地面形成的痕迹。
抠痕位于足迹的前尖部位,土有移位,但不抛土,痕迹形状多呈眉眼状或月牙状凹陷。
蹬、挖、抠痕的大小程度取决于行走速度、脚底用力大小和承痕体的性质。一般年轻人行走速度快、肌力大,蹬、挖、抠痕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蹬、挖、抠痕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4)抬痕:起足时,抬足高、快,将地面上的干燥细腻的浮土吸附起来形成的痕迹。
抬痕位于足弓部外侧及前掌后部,痕迹呈麻沙状。
抬痕的出现与年龄、行走速度、起足高低、鞋子种类及地面条件有关。青年人及身体机能好、行走速度快的人易出现抬痕;同一人穿小细花纹的软底鞋易出现抬痕,而穿大花纹硬底鞋则抬痕变得不明显;在较干燥细腻的土地面或有浮尘的硬地面上易出现抬痕,而其他客体上不易出现抬痕。
(5)挑痕:起足时,起足低,足尖离开地面时,向前上方带动地面上土质形成的痕迹。
挑痕位于足迹前边沿的前方,不破坏足迹前边沿,前边沿仍保持完整。
挑痕与年龄、身体机能、鞋子种类及地面条件有密切关系。中老年及驼背的人因起脚低,易出现挑痕;若鞋子大、负重、地面过软或地面附着物过厚也可出现挑痕。
(6)耠痕:较挑痕起足更低,足尖将要离开地面时,顺着地面向前踢形成的痕迹。
耠痕位于足迹前边沿的前面,痕迹呈犁沟状的缺口。 一般身体机能较弱的中老年人,负重较大或在松软的地面及附着物较厚的地面上行走时易出现耠痕。
(7)划痕:起足时,趾尖部位向内前方拖动地面形成的条状印痕。
划痕位于足迹前边沿的前内侧,呈弧状条痕,大小、长短不一。 一般是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不灵便或下肢肌肉麻痹的人易出现划痕。正常人行走不易出现划痕。因此,它是比较稳定的特征。
(8)扫痕:起足时,前掌内侧部位向内前方拖拉地面形成的宽带状印痕。
扫痕位于足迹前边沿的前内侧,呈宽带状,痕迹由重逐渐向外变轻。
形成扫痕的人一般是下肢髋关节有毛病,走路时拖着腿走,多数是拄拐的人。所以,扫痕是较稳定的特定特征。 (三)步幅特征与步态特征的关系
由于行走是人体各部位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统一的运动过程,因此,步幅特征与步态特征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从行走习惯和行走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可将行走分为积极的行走运动和消
极的行走运动。因此,步法特征可分为积极系统和消极系统两大类,积极系统的步法特征反映身体较强壮,消极系统的步法特征反映身体机能较弱或有病。 1、积极系统的步法特征
步幅特征:步长相对较长,步宽中等(即小分离、并跟、小搭跟),步角相对较小(即直行角或小外展角)。 步态特征:有磕、踏、推、跄、坐、拧、抬、蹬、挖、抠痕。压痕中前掌压重、拇指压重、坑状压等痕迹。
2、消极系统的步法特征 步幅特征:步长短于正常步,步宽为大搭跟、交错步或大分离步,步角为大外展以上或内收。 步态特征:有迫、挑、耠、划、扫、擦痕等。压痕中后跟压重、外侧压重、内侧压重、顺风压等痕迹。
一般积极的步幅特征配以积极的步态特征,消极的步幅特征配
以消极的步态特征。
第六节 现场足迹的勘验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寻找、发现及确定作案人足迹的方法,掌握现场足迹的记录及提取方法。 教学难点和重点: 提取现场足迹的方法。
教学形式:讲授、多媒体、实验。 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寻找、确定作案人足迹2课时; 记录、提取现场足迹2课时。 实验教学:捺印2课时; 石膏制模2课时。 思考题:
1、作案人易在哪些地方留下足迹?怎样寻找观察足迹? 2、怎样判断现场足迹是否作案人所留? 3、提取足迹有哪些方法,如何操作? 4、现场足迹记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现场足迹的勘验主要包括寻找、发现、确定犯罪嫌疑人足迹和现场足迹的提取、记录等。 一、寻找作案人足迹的重点部位 (一)作案现场的进出口
作案现场的进出口是作案人进出现场的必由之路,容易留下足迹,且不易被破坏。常见进出口有门、窗、洞、天花板等。勘查时,对这些部位及附近的地面和踩踏、攀登过的物体上,都必须认真细致地寻找。
(二)犯罪的中心现场
犯罪的中心现场既实施作案的地点,也是被侵害的目标所在。如:杀人地点、尸体周围和尸体下的地面上;盗窃案的被盗物品原存放地点及周围;放火案的放火地点和引火物所在地点及周围等。这些部位是作案活动最集中的部位,足迹较多,应仔细寻找。
(三)作案人来去路线
有时,因进出口和中心现场的条件所限,找到的足迹少或不完整,我们可以根据中心现场和出入口处发现的足迹特征,在作案来去路线上找到比较清晰完整的足迹,能根据来去路线上的足迹判断作案人的来去方向,便于追踪或寻找其它痕迹物证,有时还能找到未进入中心现场的同案犯的足迹。 (四)作案人守候伺机作案处
作案人在实施作案时,往往有躲藏、等待时机作案的过程。因此,作案人在作案前借以藏身伺机作案的场所,一般会留下足迹。如:墙角、窗下、门后、广告牌下、树林等地点。 (五)作案人掩埋尸体和隐藏赃物处
掩埋尸体和隐藏赃物处,一般是少有人去的地方,且多是新挖的松软地面,留下的足迹特征反映明显清晰,不易被破坏。 二、观察发现足迹的方法
对于立体足迹和平面有色足迹,因为有立体感或有颜色,较容易观察和发现。而有些平面足迹很浅淡,反差弱,不容易看清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去观察发现。
(一)室外现场的观察方法
对于室外现场,一般利用自然光观察,应站在逆光或侧光的位置进行观察,不断调整观察的位置和角度,直到看清为止。当光照太强时,可用遮挡法,用遮光板挡住直接投射到承痕体上的光线,然后用反射板(镜子或白纸等)在一侧反射光线,使之成为侧光进行观察。
(二)室内现场的观察方法
室内现场一般光线比较暗,足迹反差弱,不容易看清楚。可将室内其它散射光遮挡住,只留一侧的光照,或将全部的自然光遮挡住,使用勘查灯或多波段光源,不断调整角度,俯视观察。有的现场还有待夜间进行复查发现足迹。
(三)夜晚观察足迹的方法
夜晚观察足迹一般使用各种照明设备,进行配光观察。夜晚因没有杂散光的干扰,足迹的反差较强,容易看清楚。 可用两种方法来观察:
一种是灯光垂直照射承痕体表面,平行移动光源观察。这种方法适用于平面且反差强的足迹。如:血足迹、油漆、泥水足迹等。
另一种是低角度照射,使光线在观察者对面,与地面呈10度至20度的角度。这种方法适用于立体足迹或反差弱的平面足迹。
(四)观察潜在足迹的方法
对于反差很弱的粉尘足迹,有时,肉眼看不清是否有足迹,可用静电复印法来发现观察。可结合现场情况,在作案人可能留下足迹的重点部位,利用静电吸附方法逐段进行提取。如:利用静电取迹仪复印来发现提取作案人足迹。 三、确定作案人足迹的方法
现场上的足迹,有的是作案人所留,有的是事主或其他与案件无关的人所留。所以,要结合案情和现场情况,作全面具体的分析,要从现场众多的足迹中排除与案件无关人员的足迹,从中确定作案人足迹。
(一)根据足迹遗留的位置判断 主要根据足迹遗留的位置,研究足迹的分布与作案活动是否一致。
如:盗窃案现场,被盗物品或被翻动物品周围的地面及踏踩物上的足迹,是与犯罪活动相吻合的,多为作案人足迹。 杀人案现场,尸体周围或尸体下面的足迹。 放火案现场,起火点周围地面上的足迹。
爆炸案现场,起爆点或遥控点周围地面上的足迹。 路劫、强奸案现场,路遇处和搏斗地点的地面上的足迹。 这些足迹多是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在排除无关人员所留的情况下,可确定为作案人足迹。
(二)根据足迹的新旧程度判断
推断足迹形成的时间,看是否与案件发生时间一致。若案件刚刚发生,而足迹很陈旧,说明与案件无关。
对于平面足迹,新鲜足迹轮廓清晰、边缘整齐,陈旧足迹轮廓模糊、边缘粗糙。对于立体足迹,新鲜足迹凸凹分明、边棱整齐,陈旧足迹凸凹不明、边棱不整齐。
(三)根据形成足迹的物质判断 作案人进入现场作案,有可能将在现场以外沾在足底的物质带入现场,而留下“特殊物质”或“外来物质”的足迹。所以,若形成足迹的物质与现场物质属于非同类物质,则足迹可能是作案人所遗留。
(四)根据足迹所反映的步法特征判断 主要研究足迹反映的步法特征和遗留部位,是否符合作案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和作案手段。如:留在墙角、窗下的蹑手蹑脚、时走时停、时快时慢等不规律的足迹,还有攀登、爬卧等足迹;逃跑时不顾泥泞、不管高低、不择道路、大步快跑时形成的足迹多为作案者所留。
(五)根据足迹与其它痕迹的关系判断
根据足迹与其它痕迹的关系和足迹中的附着物质的来源,判断是否为作案人的足迹。
有的作案人以自行车、手推车等作为交通或运输工具,在留下轮胎痕迹的同时,会留下足迹,与轮胎痕迹紧密联系的足迹一般是作案人的足迹。
有些附着物形成的足迹,如血足迹、油漆足迹、墨水足迹等,多数与犯罪有关。 (六)通过甄别排除确定
如果现场足迹多而杂乱,确定作案人足迹较难,可通过对到过现场的人穿的鞋或足迹进行甄别,逐个排除,最后找出作案人的足迹。对事主和进入现场其他人员逐个澄清后,剩下的足迹往往与犯罪有关。
不论采用哪种办法判断作案人足迹,都必须根据现场实际,结合案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同时还应该充分注意是否存在伪装或谎报案情等情况。 四、提取现场作案人足迹的方法
现场勘查时,对发现的作案人足迹,应根据足迹的种类特点,分别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提取,以便进行足迹检验和保存痕迹物证。
正在阅读:
足迹04-22
浅谈北国超市市场营销策划04-16
动易标签10-24
快乐足球作文600字06-27
2017-2022年中国树脂工艺品行业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目录)03-07
国际政治学作业与答案09-22
义务教育法读书笔记09-21
描写狗的作文300字06-25
日月潭教学设计课件资料03-08
淘气的小猫作文400字06-2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实验四(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软件实现)
- 200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政策与法规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 圆锥曲线起始课教学设计08 - 图文
- 核电阀门发展状况
- 天使数字1-999
- 2015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竞赛题目(4个篇章)
-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严格入党程序
- 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创优方案
- 机动车检测站人员岗位职责
- 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词韵表
- “4.5+0.5”模式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
- GCP现场检查突击试题
- 18#道岔交叉式线岔平面布置
- 高中数学(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示范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
-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考试题(A卷)
- 市场营销学试题与答案2
- 杭州市九溪水厂设计介绍与建设体会 - secret
- 安徽省蚌埠一中2015届高三化学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 中外姓氏文化及谱牒收藏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