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5次任务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09 22:24: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答: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由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时限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的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一个是从经济理论角度讲,一个是从政策措施讲。

货币政策目标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这事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主要观点

货币政策目标指的是中央银行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它是一个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的效果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广泛概念。

货币政策的最红目标共有四个,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四大目标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矛盾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①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

②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③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经济的增长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国民收支赤字。

④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平衡。货币当局稳定物价的努力常常会导致资本流入和需求减少,使国际收支出现顺差

由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固有的矛盾,货币当局只能做出适当的选择而不可能达到所有目标。可能的选择是:①侧重统筹兼顾,力求协调;②侧重于权衡或选择,使经济环境的需要而突出重点。具体的目标选择不但有赖于各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说也反映了人们对货币经济和货币政策认识的深化程度。

中国人们银行按照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们银行法》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选取的是单一稳定币值的目标,但是,货币政策应选定怎样的目标问题,我国理论界近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主要观点有:

①单一目标论。这又可分为两种相当对立的意见。一种是从稳定物价乃至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出发,强调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惟一目标;另一种是从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出发,主张用最大限度的经济稳定增长保障经济起飞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稳定物价,即强调经济增长应摆在首位。

②双重目标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当同时兼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的要求,强调他们两者的关系是:就稳定货币而言,应是一种积极地能动的稳定,即在经济发展中求稳定:就经济增长而言,应是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即在稳定中求发展。如果不能兼顾,则两者的要求均不能实现。

③多重目标论。鉴于货币政策涉及面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加快,就业和国际收支问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又有人提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包括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均衡和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方面,即目标不应是双重的,而应是多重的。

正确判断和全面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充分了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无论对于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整个2008年都是动荡不安充满挑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也经历了频繁的调整,具体体现在政策目标、政策搭配和政策手段等三个方面的转化。

众所周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只要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汇率稳定

等。提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转化,我认为主要有汶川地震、关国政府救市方案出台、十七大和G-20峰会圆满召开三个标志性的分界点。

首先,汶川地震是第一个分界点。汶川地震发生前,我国政府的政策目标选择是,试图全面兼顾却总是内外交困、顾此失彼,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的政策目标选择则变为:通货膨胀成为首选目标,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经济增长成为最终目标,周小川在中关战略对话的表态就是证明。

其次,关国救市方案出台是第二个分界点,救市方案出台之前,我们的政策目标的选择是“一保一控”,救市方案出台之后,我们的政策目标的选择转化为:“一保一稳”。 最后,十七大和G-20峰会闭幕前后,为了进一步深化“一保一稳”的政策目标,我们通过进一步落实经济刺激计划、十大行业振兴规划、中央第三批投资等保经济增长,通过扩张信贷规模为财政投资配套,实际上是极其积极地财政政策与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间的搭配。

自1984年到1995年,我国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这种做法符合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别是在把银行信贷作为资源进行直接分配的情况下,货币总量控制与信贷投向分配都由计划安排,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这两个目标比较容易协调。但是改革开放以后1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倾向政策的双重目标并没有能够同时实现,1953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对“双重目标”进行了修正,确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个目标体现了两个要求:第一,不能把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放在等同的位置上,从主次看,稳定币值始终是主要的,从顺序来看,稳定货币为先。中央银行应该以保持币值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即使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仍必须坚持稳定货币的基本立足点。 20世纪80年代,我国货币政策在中介目标的选择上,沿用了改革开放前做法,即以贷款规模与现金发行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把贷款规模作为中介指标的理论依据是:货币都是通过贷款渠道供应的,“贷款=存款+现金”,只要控制住贷款,就能控制住货币供应,随着市场化金融运行体制的确立,货币政策实施的基本和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逐渐失去了两个赖以生存的条件:一是资金配置由计划转向市场,二是国家银行的存款在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制特别是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迅速提高,因此,中央银行指令性的贷款规模不宜再作为中介指标,而应作为一种指导性的变量。中国人们银行按月对其进行统计监测,以利于调控货币供应量。

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四个: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超额储备金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金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在《中国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步由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转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规模、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间接调控工具的作用逐步强化,直接调控工具的影响日趋淡化,如1998年我国已经放弃了贷款规模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手段的运用也更加市场化。

自1998年我国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不断调整,已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运用频繁的政策工具之一。

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大对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三农、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等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第二,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第三,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为防止经济出现倒退,央行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最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后者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和合理需求。

第四,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所有行业和企业一视同仁,而是会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以此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政策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货币政策将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窗口指导、信贷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通过政策引导或者直接干预,以较市场金融更为优惠的条件将资金投向战略领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同时严格对“两高一资”等政策限制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

综上所述,只有采用适合我国货币政策,才能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un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