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3-06-03 21: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综述

梁海超

1,3,4

24,张定宇1,,李妍均3,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400015;3.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4.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研究中心,重庆400042)

摘要通过文献查阅,具体分析我国土地破坏的主要形式,阐述了我国土地复垦的主要研究现状,总结我国土地复垦区域研究特点,以

及目前我国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关键词土地复垦;自然灾害;矿产开发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1)30-18793-03TheSummaryofLandReclamationResearchinChinaLIANGHai-chaoetal(BeijingCollegeofGeosciencesandSurveyingEngineering,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Beijing100083)

AbstractBasedonliteraturesearching,thispaperanalyzesthemainformsoflanddestroyandresearchstatusoflandreclamation,summarizes

andthencorre-theresearchfeaturesoflandreclamationindifferentareasinChinaandsomeproblemsexistinginthepresentresearchinChina,spondingsuggestionswereproposed.

KeywordsLandreclamation;Naturaldisaster;Developmentofmineralresources

长期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矿产资源开采同时也严重的破坏了矿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尤其是对土地的破坏。据有关

2

我国工矿累计破坏土地约400万hm,其中采煤破资料表明,

剥离的表土外堆形成排土场。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矸面破坏,

石、矿渣、粉煤灰等也需要排放,压占了大量土地资源。这些重塑地貌由于重力沉降、排水设施不完善、边坡不稳定等因素,很容易引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等次生灾害。据统我国每年排放煤矸石约1.5~2.0亿t,历年堆积量已达计,

2

30亿t以上,占用土地约1.33万hm,已堆积有1500多座煤2矸石山,全国每年因采煤塌陷土地70km,平均每采1万t煤2[4-6]

。矿产资源开采不仅破坏土地资源,塌陷土地0.2hm

这些损坏土地的数量最大且每年仍以4万hm的速度递增,毁的土地复垦率仅为12%。而且,煤炭资源与耕地分布复合区域面积占我国耕地总量的40%,这加剧了本来人均土地就不足的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压力

[1-2]

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我国极端气候与地质灾害频发,这些自然灾害损毁大量的土地,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我国自然灾害共损毁土地133.33万hm以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农村有大量的闲置宅基地、空心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2

中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只有0.11hm,不到世界

2

对矿区的水、大气和植被等都会造成负面影响。矿产资源开采破坏地下水结构,使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枯竭、地面裂缝使煤炭开采产生大量的废水对矿区的水资源造成污河水断流,

染。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对矿区大气造成污染,金属矿开采造成矿区周围环境金属污染,土壤结构破坏与污染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了矿区生态扰动了植物的生长环境,

系统的稳定性,这些影响都极大地威胁了矿区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2

自然灾害突发性灾害导致农田被冲毁压占,耕作层、农田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极端我国自气候事件和地质灾害频率逐年增加。截至2009年,然灾害共损毁土地133.33万hm以上。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已成为我国待复垦土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修复地震、突发地质灾害,以及极端气候条件下毁损的农田,我国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政策、技术导则等。如国务院在四川汶川地《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震发生后,制定了,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灾后恢复重建生态环境修复实用技术手册》。家组编印了1.3

生产建设

城镇化快速发展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阶

城镇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公共建段,

筑等,这就不可避免的占用土地资源,例如公路的修建中对土地的占用包括路基、预制拌合站、取土场、施工便道、项目这些临时用地破坏地表原有植被,形成裸驻地以及料场等,

露、松散的地表和边坡,在雨水的作用下极易导致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污染,建材废渣、生产废水以及生活垃圾会对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临时用地需要在主

2

人均耕地的1/2

[3]

,由此可见,上述土地破坏和浪费形式已

经成为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障碍,因此实行土地复垦切实保护好耕地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不同种类损毁土全面阐述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土地复垦的地,

总结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区域研究特点,

议,为土地复垦决策者提供参考。11.1

破坏土地资源与环境的主要因素与类型矿产资源开采

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分为井工开采和

露天开采。根据采矿工艺的不同,对土地的破坏形式也不同。井工开采使地下形成采空区,上覆岩层由于重力作用而使地表形成塌陷区,在地下潜水位高的地区,地下向下沉陷,

水会渗出地表,形成积水区。岩层的移动还会使地表产生裂缝,破坏耕地的完整性。露天开采需要剥离矿石的上覆岩石和表土,闭矿后形成巨大的采矿坑,原有的土壤结构遭到全

基金项目

西南山地采煤塌陷地生态复垦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

(200911015-04)。

作者简介梁海超(1987-),男,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方向:土地利

E-mail:dqsylhc@126.com。*通讯作者,用工程、土地退化,

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2011-07-13收稿日期

体工程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复垦,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和对环境的污染。农民宅基地人均面积过大,用地结构不合理,城镇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农村存在空心村现“十象,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耕地的损毁和浪费,根据国家一五”规划中有关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应对农村大量闲置宅基地进行复垦,形成中心村,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22.1

国内外土地复垦主要研究现状国外土地复垦主要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土地

偿对策、生态景观规划、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生态产业链、生态承载力评价、植被重建与搭配、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重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方面2.2.3

[24-32]

土地复垦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待复垦

土地日益增多,这促使相关部门对土地复垦更加重视。1988《土地复垦规定》,年国务院颁发使土地复垦工作有法可依,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土地复垦理论研究和管理制度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但土地复垦工作仍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2006年国土资源部等7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生产建

[10]

2011年3月5日国务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

复垦工作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这些国家非常重视土地复垦工作,制定了各种土地复垦法规,复垦技术《普鲁士采矿法》,例如德国于1950年颁布美国也非常成熟,

1977年颁布《露天采矿管理与土地复垦法》,20世纪70年代《露天采矿和采石场控制与复垦法》后期加拿大颁布等,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为土地复垦制定了严格的政策和法律规定,使土地复垦工作有法可依

[7-10]

《土地复垦条例》,院颁布这些文件的颁布使土地复垦相关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激励了土地复垦行为,明确了复垦责任和原则。其中,复垦监测与资金来源问题成为复垦管理的热点2.2.4

[33-34]

复垦方案编制。复垦方案是进行土地复垦的依据,

。国外的矿区大多位于森林是申请采矿许可证的必备文件。复垦方案中主要包括复垦可行性分析、预防和控制措施、复垦工程设计与工程量测算、效益分析、进度安排以及保障措施等几方面。复垦方案的编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环境学等多学科领制涉及采矿学、

域,但目前我国方案编制人员缺乏相应的多学科专业知识,在编制的复垦方案中存在诸多问题:①项目自然概况分析不足,导致工程设计、土地破坏方式、土地破坏程度及破坏的地类和面积分析依据不准确;②破坏土地预测分析不全面,不能准确涵盖所有破坏土地的类型;③复垦单元划分不合理,混淆已破坏土地和拟破坏土地范围,缺乏对复垦资源的前期调查;④预防控制和复垦措施及工程设计照搬照抄,不符合项目区实际情况;⑤复垦计划安排不合理。这些问题导致复垦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差,达不到预期的复垦目标

[35-37]

和草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加上人均耕地资源充足,国外土地复垦主要侧重于环境的保护,比如捷克的林地优先,休闲用地比重不断增加

[11]

,这造成国外很多成熟复垦技术

不能直接借用,但仍有许多复垦管理制度值得我国借鉴,例如复垦保证金制度、复垦基金制度、严格的土地复垦标准以及专门的土地复垦管理机构等2.2

[12]

我国土地复垦工作始于

国内土地复垦主要研究现状

[12]

20世纪50年代,但都是一些小规模的修复治理工作,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复垦科学

主要集中于土壤重构、生态修复、土地复垦管研究快速发展,

理以及复垦方案编制等几方面。2.2.1

土壤重构。土壤是土地复垦的核心问题,是决定复

垦成败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土地的损毁通常会改变土壤原有的土壤剖面特征,而且许多复垦方法往往使土壤上下土层混合或者土层顺序完全颠倒,使复垦后的土壤不能短时有机质、矿物质、水分和微生间内形成新的合理的物理结构,

而且有些复垦土壤底层为煤矸石或尾矿,导物含量非常低,

致土壤表层许多重金属元素超标,限制植物的生长,这使得复垦土壤很难达到预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态效益。鉴于土壤重构在复垦中的重要性,近20多年,我国科研学者对复垦土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表土剥离、土壤物理结构、土壤化学属性、土壤微生物、土壤重金属污染、霉菌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土地生产力评价、土壤水分、土壤呼吸、复垦土壤表层厚度、挖深垫浅、交错回填、煤矸石充填以及土壤改良等方面

[13-23]

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土地复垦主要侧重于生态环境保护,我国则侧重于耕地保护,国内外损毁土地气候和环土地复垦技术不能完全照搬,但国外先进境条件不尽一致,

的管理制度是是非常值得我国借鉴学习的。33.1

我国土地复垦区域研究特点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矿藏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煤炭

资源,占全国的2/3,而且大型、特大型煤田特别集中。黄土高原土厚沟深坡陡,水位埋藏深,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加上采矿活动对地表的剧烈扰动使黄土高原损毁地具有开采剥离量大、固体废弃物松散、地表塌陷下沉系数大、地表移动传递速度快、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容易诱发山体滑坡等特点。科研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许多适用于复垦黄土高原损毁地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人工生态系统重建规划与设计、排土场构筑工艺、排水渠构筑工艺、复垦土壤理化性状、快速培肥技术、堆状地面排土工艺、草灌乔优化组合、梯田设计、增加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综合防治技术、复垦土地利用结构、复垦土地资源效益配置、复垦土地资源化使用技术以及生态系统重建的专家系统等方面3.2

[24,38]

2.2.2生态修复。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是土地复垦的一个

重要目标。采矿等土地破坏方式剧烈扰动地表,原地形地貌、地层结构、植被以及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全丧失。通过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恢复重建一个结构合理、稳定健康的人工生态系统不仅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而且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我国对复垦区生态系统重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风险评价、生态系统受损分析、生态重建障碍因子分析、生态重建规划优化设计、生态系统演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补

西北干旱戈壁区属典型荒漠化生态系

西北荒漠区

统,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水资源短缺,植被稀疏,生态系统脆

弱。由于矿山开采等破坏的土地使该区域风蚀速度加强,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成为首都沙尘暴主要源区。该区域虽地势平坦,土地利用类型单一,看似复垦简单,但是由于恶劣的环境条件,实际复垦难度非常大。根据气候和环境的特点,该区域的土地复垦研究主要集中在减少原生态地表扰动、防治生态退化、积极进行植被建设、合理搭配植被以及加强植被管护等方面3.3

[39]

和正在形成的废弃土地得到复垦。参考文献

[1]胡振琪,骆永明.关于重视矿-粮复合区环境质量与粮食安全问题的

[J]2006,24(3):93-94.建议.科学导报,

[2]胡振琪,J].能源魏忠义.煤矿区采动与复垦土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3,17(3):3-7,10.环境保护,

[3]樊文化,李慧峰,白中科,等.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煤矸石自燃对复垦

[J].2010,26(2):319-324.土壤质量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

[4]ZHAOYM.Manualoflocalresourcecomprehensiveutilization[M].Bei-jing:BeijingSciencePublishingHouse,2004.[5]张发旺,侯新伟,韩占涛,等.采煤塌陷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保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3):67-70.护技术

[6]石书静,J].安徽农业科学,李慧卓.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现状研究[

2010,38(10):5262-5263.[7]潘明才.德国土地复垦和整理的经验与启示[J].国土资源,2002(1):50

-51.[8]OSM.PUBLICLAW95-87:SurfaceMiningControlandReclamationAct

EB/OL].(2009-06-27)http://www.osmre.gov/topic/SM-of1977[

CRA/SMCRA.shtm.[9]杨晓勇.加拿大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J].海河水利,2000(5):41-

43.[10]金丹,[J].中国土地科卞正富.国内外土地复垦政策法规比较与借鉴

2009,23(10):66-73.学,

[11]李晶,FECKOPETER,付艳华,等.捷克煤炭开采及矿区土地复垦现状

[J].煤炭科学技术,2010,38(1):114-117.分析

[12]王春海.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9

(13):40-42.[13]胡振琪.煤矿山复垦土壤剖面重构的基本原理与方法[J].煤炭学报,

1997,22(6):617-622.[14]董霁红,卞正富,于敏,等.矿区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39(3):335-341.[15]孙建,刘苗,李立军,等.不同植被类型矿区复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2):201-207.[16]梁利宝,洪坚平,谢英荷,等.不同培肥处理对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生

[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1):192-化作用强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196.[17]刘勇,J].矿包兴,李幸丽.邹城市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地安全性评价[

2010(2):79-81.山测量,

[18]许建伟,李晋川,白中科,等.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复垦地土壤对植物多

———[J].山西农业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为例样性的影响研究

2010,38(4):48-51.科学,

[19]郭力娜,运向杰,张凤荣,等.挖损耕地复垦前后生产能力变化研究

[J].资源科学,2010,32(4):737-742.[20]李建华,郜春花,卢朝东,等.接种根瘤菌的三叶草在矿区复垦土壤中

[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2):55-56.的生态效应

[21]刘会平,严家平,樊雯.不同覆土厚度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区土壤生产

[J].能源环境保护,2010,24(1):52-56.力评价

[22]李兵,李新举,刘雪冉.施用蘑菇料对煤矿区复垦土壤物理特性的影

[J].煤炭学报,2010,35(2):288-292.响

[23]樊文化,白中科,李慧峰,等.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348-354.[24]白中科,赵景逵,王治国,等.黄上高原大型露天采煤废弃地复垦与生

——以平朔露天矿区为例(1986-2001)[J].能源环境保护,态重建—

2003,17(1):13-16.[25]李晋川,白中科,柴书杰,等.平朔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

[J].科技导报,2009,27(17):30-34.研究

[26]马建军,姚虹,张树礼.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露天煤矿复垦地生态修

[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9(1):68-76.复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27]马祥爱,白中科,冯两蕊.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评

——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价—

(5):197-201.[28]郭青霞,白中科,吕春娟,等.平朔矿区生态经济重建的意义及其内容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4):309-311.[29]张耿杰,白中科,乔丽,等.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

[J].资源与产业,2008,10(6):8-12.[30]白中科,[J].冶赵景逵.关于露天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几个问题

2000,32(1):33-37.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31]崔艳,J].资源开张继栋,白中科.我国煤矿区生态补偿现状与对策[

,2008,24(4):331-334.发与市场

[32]白中科,贺振伟,李晋川,等.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产业链总体规划设

[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51-55.计

[33]杨俊鹏,[J].中国矿周妍,孙爽,等.我国矿山土地复垦监测机制初探

(下转第18798页)2010,19(S1):118-120.业,

相对于山高水缺的黄土高原和西北荒漠地

西南山地

区,西南地区降雨丰沛,地表植被覆盖度高,地表径流稳定,地表土层薄,喀斯特地貌发育完整,岩体较松脆。采煤塌陷破坏原有地下结构,不但引发地表裂缝,还会引发地下水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地下裂缝破坏耕地隔水层、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因此,与其他区域不同,该区域的土地复垦技术主要集中在保护表土资源、危岩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土保持、隔水层修复以及复垦监测与管护等方面

[40]

从不同区域的土地复垦特点可以看出,每个区域研究有不同侧重点,不同区域的复垦经验在宏观的土地复垦模式方面可以借鉴,但具体的技术细节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根据不同的破坏类型和环境条件编制适合区域特点的土地复垦规划方案。4

问题及对策

我国土地复垦经过20多年的发展,理论研究和管理制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4.1

土地复垦验收

我国土地复垦验收比较宏观,技术不

成熟,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没有具体的验收标准作为参考,这就造成土地复垦质量不高,企业复垦积极性不强,损毁地生态系统依旧比较脆弱。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使验收有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土地复垦验收标准,

准可依,并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复垦土地在3~5年中的生产能力和生态效益,并考虑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对确保土地复垦真正达到预期比复垦土地与原有土地的差异,的效果。4.2

人才培养

目前,土地复垦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数缺乏

多学科综合知识,导致其不清楚施工的功能和目的,对施工没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造成错误施工,这就十分有必要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复垦知识基础的监理人员以指导施工,使复垦规划的施工设计达到应有的效果。4.3

土地破坏预防

“防治结合”根据原则,要尽量减少土

地的破坏,但目前预防控制主要体现在工矿企业施工阶段,往往只是达到机械的预防结果。建议将预防控制提前至矿产勘测阶段,根据勘测的矿产种类、矿产三维图以及勘测样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确定环境污染的种类以及治理方法,在综合经济效益和有效降低环境风险的基础上设计矿山施工,以最大程度减小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土地复垦成本。4.4

资金保证

资金来源是进行土地复垦的重要保证,国

内很多废弃土地因为资金问题而没有得到复垦,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有关资金来源的管理办法,比如建立复垦保证金制度以及向矿业企业征收复垦基金等,保证历史遗留

18798

2.2.3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

——第三阶段各方行为及均衡结第三阶段耦合分析—段,农民进城打工,收入预期很高,土地自发流转,不签订合同,流转顺畅。规范完善阶段的现象很具有启发意义。由第一阶段积累的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条件在土地流转的这个阶段终于发生了质变。这个阶段的新动态是:①目前土地流转“三资”介入农业开发;②价格机制的一个新动向就是:大量

转开始在农地流转中发挥作用;③对于本地一般农户而言,而外来农户、种养大户出土地的意愿大于转入土地的意愿,

和农业企业的到来使得土地的供求趋于平衡;④交易成本的大小决定了农地是否通过中介组织进行流转。

需要指出的是规范完善阶段出现不愿流转,要求收回土这地的现象。但是这些现象正说明了土地规模化有利可图,些要求收回土地或不愿流转的农户的动机与三资企业是一样的。

这2个案例有效的支持了该研究的一、二2个耦合阶段的划分。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限制,我国目前还没有第三阶段耦合的实例。但是结合欧美发达国家土地经营历史不难发现第三阶段迟早会到来。4

结语

该研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与农地由细碎化向是关于农业和农规模化转变阶段耦合的分析具有创新意义,

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期认识。这个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我国这方面研究不足。我国地域广大,

所处的耦合阶段也不一样,要根据不同阶段制定相应平衡,

政策措施。对单个农户而言,也要分清大的趋势,顺应发展的潮流。对于各类资本,要根据地区情况,择机而动。参考文献

[1]FLEISHERB,LIUYH.Economiesofscale,plotsize,humancapitaland

J].QuarterlyReviewofEconomiesandproductivityinChineseagriculture[

Finance,1992,32(3):112-123.[2]万广华,[J].中国农承恩江.规模经济、土地细碎化与我国的粮食生产

,1996(3):31-35,64.村观察

[3]贾生华,田传浩,史清华.中国东部地区农地使用权发育模式和政策研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究[4]郭铁民,J].当代经济研究,2001林善浪.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探讨[

(12):30-33,37,72.[5]黄贤金,尼克·哈瑞柯,鲁尔特·卢本,等.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

[J].江海学刊,2001(2):9-15.理分析

[6]农业部研究中心.家庭经营与农户劳动力配置:1986-1996年[J].中

1997(6):37-42.国农村观察,

[7]潭淑豪,曲福田,尼克·哈瑞柯.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农村观察,2003(6):6.[8]王兴稳,钟甫宁.土地租赁市场与土地细碎化──基于江苏兴化市、黑

[J].江西农业学报,2008(6):133-136.龙江宾县两地调查

[9]方中友.农地流转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

,2008.学

果。第三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完毕,农地产权或者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障碍得经营形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集中,

到根本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微小,城乡人口流动不再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这一阶段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阶段。农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业资本主导农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这个阶段是第二阶段的自然业经营,

在我国还没实现,是将来的农村状态。延伸,33.1

案例研究

耦合第一阶段案例分析

对第一阶段的实证针对这样

通过农村土地一个命题: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充分转移,

市场实现土地经营由细碎化向规模化经营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对耦合第一阶段的证明来自王兴稳博士论文的调查和《农民间土地流转市场与农地细碎化———基于江苏研究成果

[8]

黑龙江宾县两地的调查分析》。其研究的总目标在兴化、

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社会于:在我国人地比例高、

保障机制不完善的特定条件下,考察农地产权变革能否有效进而为政府在制定农业生产于土地政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

策时提供科学翔实的实证依据。研究所涉及的农地市场仅限于农户之间的土地市场,不涉及劳动力、人口迁移、农户减规模扩大相伴随的土地市场。少、

他以江苏兴化、黑龙江宾县2地为例,采用了入户调查法,利用第一手的调查资料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编制程序模拟和计量分析等方法,从农业部门的人地比例关系出发探讨其对农业用地的性质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其研究涉及的农不涉及劳动力、人口转地市场仅限于农户之间的农地市场,

农户减少,规模扩大相伴随的农地市场。得出以下4个移,

结论:一是现阶段不能期望通过发展农民间农地呼唤市场来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二是现阶段不能期望通过发展农民间农地租赁市场来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三是现阶段不能期望通过发展土地买卖市场来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四是土地市场的作用取决于农户的数量以及农户的土地规模。

也就是说在耦合的第一个阶段,农地经营不会实现规模化。第一阶段的变化为农地规模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2

耦合第二阶段案例分析

对第二阶段的案例来源于方

[9]

《农地流转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中友的博士论文

他对南京市农村土地由细碎化向规模化转变的现状做了很对土地产权详细的刻画。他的视角是南京市土地产权流转,

的流转做了3个阶段的划分。在农地流转的初始和发展阶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上接第18795页)

[34]程琳琳.矿区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实践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矿

2010,19(1):33-36.业,

[35]J].贵州地质,李宗发.编制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0,27(3):231-233.[36]祝怡斌,J].有周连碧,林海.金属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点[

,2010,62(2):103-105.色金属

[37]王金满,白中科.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复垦费用构成与

[J].资源与产业,2010,12(6):84-89.取费标准分析

[38]王治国,[J].中国土地白中科.黄土高原土地破坏与复垦的流域管理

1994,8(2):37-40.科学,

[39]王金满,白中科,崔艳,等.干旱戈壁荒漠矿区破坏土地生态化复垦模

[J].资源与产业,2010,12(2):83-88.式分析

[40]郭利刚,白中科,王金满,等.西南丘陵井工煤矿区破坏土地复垦措施

——以贵州省黔西县青龙煤矿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0,12分析—

(4):79-8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uk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