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镇大综治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更新时间:2023-07-28 10:0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沱江镇大综治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备把握现阶段社会发展特点和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发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为推进沱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二、总体目标

以建设“和谐稳定沱江”和“人民满意沱江”为总目标,以“两创一申报”、创建“国家卫生文明县城、AAAAA景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活动为载体,以加强群众工作为抓手,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从社会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着手,从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着力,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更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探索出具有时代特征和沱江特色的新型、高效、科学的社会管理模式,实现沱江科学发展、富民强镇的战略目标。

三、组织领导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为加组织领导,镇里成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段伟鹏任组长,镇党委副书、镇长王斌,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周云峰为副组长,人大副主席张乔刚,副镇长滕海军,抽调民政、公安、执法、旅游、卫生等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麻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办公室设在沱江镇综治办,负责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组织实施、督查督办、检查考核、总结表彰等工作。

四、工作重点

(一)更新社会管理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理念。以利民惠民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做好群众工作为核心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价值取向,将服务体现在管理之中,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

2、树立“社会管理全社会”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群众团体、广大人民群众等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形成多层次、多主体、全覆盖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

3、强化“统筹兼顾、系统管理”理念。社会管理是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协调各级

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最大限度发挥积极作用,消除消极不利因素,实现管理系统综合效率最大值。在思维方式上,必须坚持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全面分析影响社会管理效益、效率的问题和制约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因素;在方法上,必须坚持源头治理和事后处置并重、服务和管理并重、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服务的原则;在手段上,必须坚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

(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社会管理总体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同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经济主体的协同作用,注重组织动员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作用,注重发挥村、社区基础平台作用,形成“大服务、大基层”社会管理各局。

1、坚持党的领导、政府负责。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列入“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解决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2、强化责任落实,夯实群众工作根基。政法机关及综治、维稳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政府机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推动社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要

按照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进一步完善综治维稳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网络,使其成为受理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综合平台。

3、强化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要广大泛动员各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社会工作者等广大人民群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要创新社会激励机制,大力表彰“民间英雄”、“百姓模范”,弘扬社会正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全面推行动态挂星“五星级平安家庭、文明经营户”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开展“民间劳模”、“勤劳致富模范”、“五好家庭”、“诚信公民”、“旅游贡献委屈奖”、“见义勇为英雄”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

4、做实基层、做大服务。切实加强单位和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有责、有权、有能,功能完善的一线工作平台。按照“四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章理事、党建格局区域化)的标准,加强单位和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两会一队”群防群治组织建设,成为党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支撑点和落脚点。整合各部门工作平台,规划并建好

集劳动保障、社会保障、保安保洁、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和公共安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和服务中心。二要大胆授权。社区能办好的事,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大胆授权,委托社区办理。三要保障工作经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加大财力投入,确保社区必要的工作保障。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1、完善决策管理体系。依托党委政策研究部门和政府法制、经济研究等有关部门,建立决策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坚持依法依程序决策,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必须严格依法依程序决策。重大决策必须通过社会调查、民意测评或听证、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和可行性论证。建立决策指标体系(重点是公众认同指数、社会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社风险指数等指标),真正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化解因个人意志、官僚作风导致的决策风险。

2、强化法治化的制度保障体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广泛吸纳民意,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整章建制,形成完善的规章体系,推进法制沱江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严格依法办事;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实行实施、动态监督和管理。

3、构建人本化的民生保障体系。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重要基础,下大力气解决教育、住房、就业、安全生产、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救助等突出的民生问题。注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大保险”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路子;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大病医疗救助、教育扶贫助学、公租廉租住房等“五大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以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五大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强化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治安、消防等日常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4、强化网络信息媒体管理体系。按照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积极运用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技术等手段,实施对网络信息媒体的管理。强化涉旅经营商、服务商、域名信息发布的责任,对网上网下进行综合防控;构建各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和管理格局,确保网络信息媒体健康发展。着力构建网上舆情导控、应急处置和协调工作机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使舆论和不稳定苗头得到及时疏导和解决。公安网监部门要建立“网上警务室”,配备专职“网上警察”,加强网上舆情监测,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盗窃和黄赌毒等犯罪活动。

5、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按照“网格化布防,精

细化管理”的要求,在城区实行“网格化治安防控”模式,构建三级网格体系,即以街道为一级网格,社区为二级网格,社区内单位、小区、楼栋、院落等为基础网格。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和组织结点,把管理、服务、自治责任、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网格中,建立以技防为主体的“天网”、以人防为主体的“人网”、以物防为体的“地网”。

(1)建好“天网”。加大投入,实现主要道路、广场、车站、码头、出城口、治安卡口和医院、学校、商店等重点场所、单位、部位和废旧物品回收、寄买寄卖、二手四市场、宾馆等特种行业的电子监控全覆盖。(2)密布“人网”。公安机关要将警力最大限度地置于基层,摆在街头路面。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壮大专职治安巡逻队,壮协警队伍,以弥补警力不足,提高路面的“见警率”和增强防范、打击犯罪的能力。不断壮大群防队伍,加强村、社区治安巡逻队建设,充分发挥小区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内保力量的作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队伍的新路子,在长途客运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环卫工人、邮递员、送水工、酒店服务员、水电维修人员等行业从业人员中物建治安信息员和平安志愿者。在城镇推行“楼栋长”制,在农村推行“中心户长”制。(3)扎牢“地网”。切实加强社区警务室和农村警务室巡防阵地建设,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配足配强社区民警和协警,建立健全社区警务考评、考核奖惩机制,

充分发挥其在社区治安、化解矛盾纠纷等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对优秀社区民警要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解决职级待遇机制。各内部治安保卫单位要按照《内保条例》落实安保措施,切实加强物防建设,落实治安防控责任,及时整改治安隐患。创新和加强小区物业、保安公司管理,充分发挥保安、社区物业在治安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6、健全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推行“领导联系点、干部户、送平安、送服务、送温暖”活动,动员各级各部门机关干部进社区入户,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大整治、大宣传、大教育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积极排查和化解社会矛盾,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广泛深入抓排查。坚持经常性排查、阶段性排查和专项(专题)排查有机结合,全方位、多层面、滚动式地深入开展调查摸排工作。每半月、要组织一次排查,重要时段随时排查;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切实做好本部门本系统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行业、群体和人员中隐患苗头的排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预警报告。公安机关要健全“大情报信息平台”,及时撑握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动态。多方联动抓调解。坚持党委领导、齐抓共管的原则,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群众团体调解、行业协会调解、中介组织调解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联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统筹化解矛盾纠纷。健

全和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化解矛盾的工作格局。夯实人民调解基础,确保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低成本、高效率地化解矛盾纠纷。

7、创新特殊群体服务体系。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和刑解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加大对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帮助力度,强化精神疾患人员、吸毒人员的管控工作。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以“扶心”为主,其他“四扶”(扶困、扶技、扶业、扶学)为铺,坚持日常管理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实施分级管控、跟踪监管;坚持行为矫正与心理矫相结合,实施帮扶矫正。按照日常考核与适时奖惩相结合的要求,探索和创新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积极组建司法所人员、社区民警、专兼职检察联络员、社区矫正工作者等共同组成的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主动协调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建立刑释解教人员的信息库,落实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和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以及姓名、身份、住址不明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必接必送”制度;强化就业指导,引导归正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

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加强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地建设,重点解决就业困难的“三无”归正人员的过度性安置,协调各种就业服务组织为归人员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教服务。建立健全以各级综治部门牵头,宣传、共青团、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教服务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管理以及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的帮教管理措施。加强高危人群监管。认真组织开展肇事肇祸精神病患人员、违法犯罪艾滋病人员、涉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摸排行动,摸清高危人群底数,分类建立高危人群档案和治疗信息库。落实监护责任,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收治管控力度,探索有效收治管控措施,防止漏管失控。建立健全吸毒人员人性化戒毒康复机制、肇事肇祸精神病患人员的社会送治与监管机制,建立重症吸贩毒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患人员集中收治管控场所。

8、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规定》,积极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有效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协调、部门配合、依托社区齐、齐抓共管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格局。建立与人口居住证制度相配套的住房登记、子女入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

卫生、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实行流动人口“一证通”管理制度。健全房产、出租房屋登记制度和房屋租赁中介机构管理办法,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出租房屋管理档案,对未按要求登记的“黑出租屋”要从严查处;建立用工单位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对拒不履行管理责任的单位要从严查处。加强乡镇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服务管理中心和社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服务管理站建设,根据需要配备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协管员。实行统一信息采集、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提供服务,信息资源对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计生、工商、税务、房产等部门共享的机制,准确登记流动人口的各类信息、出租房屋信息、就业就学信息,广泛动员社区、小区、物业、楼栋长等社会力量配合协助信息采集工作。

(四)健全社会管理机制

1、健全社会诉求表达机制。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进一步健全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切实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下访接待制度、联点指导制度和调查研究制度;进一步加强各改进信访工作,建立方式多样、规范有序、畅通高效的诉求表达渠道。强化信访接待窗口建设,规范领导接待信访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基层自治组织、行业协会等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在利益表达方面的作用。完善教育和引导诉求方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健全民情恳谈会、民意听证会、民主评议会、民事调解会等基层民主制度,努力

使社会各个群体反映有渠道,及时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

2、畅通群众交流沟通机制。畅通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搭建领导与群众的对话平台,媒采取多种形式化解矛盾,疏导情绪,广纳民意,推动工作,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和支持。深入开展领导联点、干部联户和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大宣传活动,建立党员干部联系困难群众、联系身边群众、联系普通群众的长效机制,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代言、为群众排忧、为群众服务。

3、建立情绪疏导机制。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情,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具体问题,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建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引导工作,注重个体差异、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让群众感到被重视、被尊重、被理解。建立个人心理干预机制,规范、发展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对因工作生活等受到挫折而失去信心的人进行疏导、救助,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事件的发生,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4、完善利益协调机制。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保证分配领域的正常秩序。建立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社会利益调节中的作用,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

善于运用教育、对话、协商、谈判等方式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综合运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多种利益协调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

5、创新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建立量化考评指标体系,对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实行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综合评估。建立民调机制,将群众满意率、安全感、幸福指数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奖惩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社会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书记、综治办主任,要优先提拔使用。

五、措施要求

(一)加强组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平安沱江建设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各级领导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创新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舆论宣传,强化工作措施。一是要广泛宣传,深入发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宣传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举措、要求和成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社会管理人人有责、全民参与的

生动局面。二是要实行综合性试点、项目化管理。作为县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单位,根据结合实际,确定创新项目和课题,用项目规划来促使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对形成的社会管理创新项目,要强化项目保障,集中精力、财力,重点推进,确保抓出成效。通过项目推动,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规模效应,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系统化、整体化。三是要突出重点。在力培育与推动中,要突出重点,用工作重点来推动、带动全局性工作。要抓住自有特色,搞好对现有经验与特色工作的继承与创新,确保亮点工作更亮、特色工作更特。在推进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典型,宣传典型,用典型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引导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创造特色、打造品牌,带动提升全县社会管理整体水平。四是要联点促动。实行领导联点共建制度,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每一个项目明确一名领导牵头负责。联点领导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督促指导工作,及时调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各个项目顺利推进。

(三)加强组织协调,凝聚工作合力。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担负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各职能部门要增强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发挥主体作用。承担综合试点任务的单位和部门要按照目标任务,细化项目推进“时间表”和“路

径图”,积极主动抓好工作落实,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责任单位和牵头部门开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综治委作为党委、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参谋助手,要充分利用综治体制机制优势,加强组织协调,有效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形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

(四)加强监督指导,加大考核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好创新试点工作的监督检查,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影响工作推进和效果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要结合督查督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推动工作扎实有序地展开。要加大考核力度,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其结果作为检验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项目。强化社会监督,定期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群众代表对涉及群众利益的管理创新工作进评议,推动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ui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