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23: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传统工艺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中国传统工艺在世界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美名。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以来,中国的传统工艺便源源不断地通过中亚、西亚进入中东,而后进入欧洲,传向五大洲四大洋。中国历朝历代的手工艺人,在外族入侵、兵荒马乱的时候,往往能凭借一技之长保住性命,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这一切,都与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所形成的漫长的、绵延不绝的农耕文化有关系。

中国传统工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含了许多人工造物与生活的智慧。

中国大陆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但它的文明发源地——中原,却是深入内陆。夏、商、西周这三个中国最早的国家行政体的出现,都是在内陆。对于在平原和山区成长起来的民族,土地的耕作是他们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中国传统工艺的特性正是由这种农耕社会的生活和艺术方式决定的。人们的手工技艺应和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而发展;它所有的品类在其最初的状态都与使用有关,实用、朴素、温情,具有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智慧;即使在它的高端——宫廷工艺和文人工艺中,仍然保持着这种实用的痕迹和质朴的传统。它的装饰风格是自然的,自然经济视野下的山水、动物、植物等是其纹样和装饰的主体,它极少怪诞和狰狞,充满着乐观和向上的精神。

中国传统工艺的智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

第一是“重己役物”,也就是重视生命本体,控制人造的事物。它强调任何技艺都是以人为主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这一点对于中国传统工艺的

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传统的手工劳动,可以给你一种自然材料的亲近感,人与物肌肤相触,一边想一边做。在农业经济的社会节奏下工作,自有一种田园式的自然情趣。

中国传统工艺一开始就考虑从人的因素出发来制造用品,中国早期机械的生产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在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在当时的松江盛泽镇(今属江苏吴江)一带,织布业已非常发达,拥有5-10台织布机的人家不少,并已经雇用工人来操作,每一道工序间也分工明确。但这种接近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并没有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没有像英国工业革命那样通过纺织业的动力改造,使产量极大提高,产生最大的剩余价值,又投入再生产,从而引

起纺织业革命性的变化。中国明代的那些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织布业主们,将在织布业中赚得的钱又投入到农业生产或家族建设中去了,如盖房、买地、娶妻生子等,这自然包含了农业经济落后的一面,但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的生活的本质,没有完全将机械生产的发展推到极端的一面。这跟中国古代“重己役物”、以人为本的工艺思想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第二是“致用利人”,也就是强调实用和民生。清乾隆时期(1736—1795),西方的传教士或者外国使节到中国,带来的礼品大多是一些玩物,如机器自鸣钟等,由此可见西方当时生产的很多东西,并不完全是致用利人的。而中国古代的物品生产始终是强调功能的,春秋时期思想家管仲(前725—前645)就曾说,“古之良工,不劳其智巧以为玩好,是故无用之物,守法者不失。”这就是说,古代的那些最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浪费人的智慧去做那些玩乐用的无用之物的,他们遵循着这样的法则而不违背。战国时期墨子(约前468—约前376)也提出“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的观点,即与人有利的就做,与人没利的就不做。这一点今天看似简单,但在当时却有深刻的意义。由此看来,在汉语词汇里面的所谓“奇技淫巧”,其实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那些讲求功能、关乎国计民生、保持人文关怀的物品的生产,才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主流。

古朴的江南园林——透过门洞迎来一片绿色。

第三是“审曲面势,各随其宜”,这讲的是工艺跟具体的技术和材料的关系。这方面有许多事例:如家具制造中如何利用木材的特性、纹理处理不同的结构,制造砚台时如何利用石头的天然材质来处理造型,琢玉时如何利用玉石的“巧色”做出既顺应材料特性又体现功能的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小的因材施艺的例子。从宏观的方面看,中国传统工艺非常注重材料和技术条件,结

合功能的要求来设计东西。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李渔(1610—1680),在《闲情偶寄》里面说到造园的时候,提到关键是“精在体宜”,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中国人在农耕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没有产生与农耕社会的生活相背离的物品,不同时期的工艺品基本上都是与生活方式相和谐的。汉代灯具的设计是传统工艺中一个杰出的例子,其代表作品长信宫灯在用水来过滤烟尘、保持密封,利用烟道来进行排烟,利用转动的结构来进行光线调整等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巧思。

第四是“巧法造化”,它强调造物从自然中得到启示,人和自然保持和谐。过去一直认为“造化”只是一个绘画上师法自然的常用名词,实际上它也贯穿在中国传统工艺中,指学习自然、从自然中得到启发,要求人造物与自然保持和谐。这在

中国古代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能工巧匠鲁班(约前507—约前444)发明的锯子,相传就是从自然界带锯齿的植物叶子那里得到的启发;三国时的诸葛亮(181—234)为在蜀道上运粮草,发明的手推车“木牛流马”,也是把机械和仿生形状相结合的设计。古代这样的例子很多,即便是一些天文观测仪器,如东汉张衡(78—139)的候风地动仪等,也是根据与自然相联系的一些形状来制造的。明代的漆工艺专著《髹饰录》,明确提出了“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这样的话。乾隆时期也有很多奢侈品是像生的瓷器。更多的例子在民间的一些造物中,例如鱼盘、香包、印模、门锁等等,它们

的像生不仅有功能的意义,而且还包含了中国民间文化独特的象征性。

虎头鱼尾枕

第五是“技以载道”,它的意思是技术包含着思想的因素,道器并举,把形而下的制造如具体功能操作、技术劳

动和形而上的理论结合起来。这种观念从先秦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其中道家思想的影响最大;儒家也有类似的思想,如“文以载道”等。虽然中国历史上许多时候道器观念有些倾斜,重道轻器思想流传甚广,但在民间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精神性始终没有大过实用性。

第六是“文质彬彬”, 即外表和实质相配适宜,它强调在造物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这在中国传统工艺中可以找到很多的例子。从人类文化总的发展来看,装饰艺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强调形式与内容统一、功能与装饰统一,可以避免坠入形式主义或只讲究功能的倾向。这是儒家的“文质彬彬”

思想影响的结果。它要求人们在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及人造物和人的关系等方面,始终保持着形式与内容并重的价值取向。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传统工艺的发展基本上是正常和健康的,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一些过于繁缛的趣味,但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它都与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表现出节制和实在的美学品格。

刺绣

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明)董其昌《筠清轩秘录》

刺绣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华夏民族的部族联盟首领在举行重大庆典和祭祀等礼仪活动时,就必须穿着绘绣有日、月、星辰等图纹的上衣和有水藻、火等图形的下裳(裙)礼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更加稳定,种植桑麻、从事纺织也更为普遍,刺绣工艺渐趋成熟。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是湖南长沙战国时期楚墓中出土的两件刺绣,以辫子股针法(即锁绣)绣在帛和罗上,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将龙游凤舞、猛虎瑞兽等图案表现得自然生动,充分显示了楚国刺绣工艺的成就。

进入秦汉时期后,丝纺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刺绣工艺和品种的发展。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大批种类繁多而且保存完整的绣品,代表了汉代刺绣的工艺与艺术风格。从这些绣品看,汉绣题材多为波状的云纹、翱翔的凤鸟、奔驰的神兽以及汉镜纹饰中常见的带状花纹、几何图案等。技法以锁绣为主,将图案填满,构图紧密,针法整齐,线条流畅。

绣制佛像之风兴起于汉末、六朝时期,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贯通,并在刺绣中得到反映。甘肃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鲁番等地出土的东晋到北朝的绣品残片,整幅作品无论图案或留白都用细密的锁绣全部绣出,表现出满地施绣的特色。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三国时期吴王赵夫人以“三绝”——机绝、针绝、丝绝著称。她能以彩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此时剌绣的另一显著特征是开始出现了人物形象,为人物绣品开了先河。

明代顾绣韩希孟作品《花溪渔隐》, 纵33.4厘米,横24.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刺绣技法仍沿袭汉代锁绣,但针法已开始以平绣为主,并采用多种针法和色线,所用绣底质料亦不限于锦帛和平绢。此外,唐代刺绣还运用金银线盘绕图案的轮廓,加强实物之立体感。唐宋时期,刺绣的参与人员开始扩大,不仅产生了中国女红的代表品种——闺绣,而且由于文人画师的广泛参与,还产生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u5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