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月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14 21: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A、孔子有关合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和同之辨理论的源头。 2、B、“迅速融合”错误,原文是“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

3、B、“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错误,原文是“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 4.【答案】C

【解析】敛:停止,收束。(3分)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行事有成”是指做事情有成效,有效果。①表明何灌的军事才干;②表明何灌高超的箭术;④是奏章的内容,讲何灌向皇帝申请的变通做法。(3分) 6.【答案】D

【解析】何灌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3分)

7.【答案】(1)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2) 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解析】(1) 注意“整弓、中、诵叹、劳之”的翻译和整句句意。

(2)注意“乞入见、控守、西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10分,每小题5分) 8、颔联先写树木摇落变衰的“秋色”,接着写夕阳余晖中的群山,这里树木与群山、“秋色”与“落晖”是静景;颈联着力刻画山野放归的场景,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注入一股跳动的情致,使得整个画面动与静搭配,恰到好处,自然和谐。(赏析要注意体味颔联中的名词树木“秋色”、群山“落晖”静景的意味,体味颈联中动词“驱”、“返”、“带”、“归”动景的意境。)

9、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的苦闷和怅惘之情。(注意联系注释提示,紧扣诗中抒情句来揣摩诗人的情感。关于诗中“采薇”典故的理解历来有争议,诗中表达的主题是“欲何依”、“无相识”,诗人并不满足于归隐,他在东山转来转去,是觉得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人物,可见,“相顾无相识”的“识”不仅指认识,还有不被牧者、猎者赏识之意。若说出这层意思,也算正确。) 10略 2、《天职》

(1).B、C(B.第一处“上帝”是“安排”“海尔曼”救死扶伤,不是“反法西斯”;C句中没有比拟手法,全句也不是突出声音“宏亮高亢”,而是突出“坚定有力”)(共4分。每题2分)

(2)“天职”在小说中的两重含义:一是指一个医生应尽的职责,即救死挟伤;一是指爱国者应尽的职责,即同法西斯作坚决的斗争,保卫自己的祖国。(共4分,每一点2分)

(3).海尔曼是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他心地善良,宽容,为了救助他人,他不计个人恩怨,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最高的职责,他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以他的手术刀作武器,沉着勇敢地处死了凶怒的法西斯头目,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6分。答出基本要点即可)

(4).小说中的前两件事着力表现海尔曼高尚的品德,特别是他把救死扶伤看作医生的天职这一点,从而对中心事件作了有力的铺垫。这样一位医生却把手术刀变成了武器,这就更加突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厚重,有说服力,也强化了小说的主题。(6分,意思对即可) 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AB (答对一项给两分,全对给5分)

1

(2).①用苦难换来欢乐;②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不背叛真理;③为人正直,不谄媚权贵。(每一点2分)

(3)①第一处引用贝多芬对权贵们只能造就头衔和勋章却不能造就伟大人物的看法,直接表明了贝多芬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己的伟大的认识;(2分)②第二处引用贝多芬叙述他与歌德面对贵族的不同表现的事实,通过对比更形象的表现了贝多芬面对权贵不卑恭的品质;(2分)③这两处引用都为突出贝多芬“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的高贵灵魂提供了有力依据,使作者对他的评价更客观真实。(2分)

(4)①一个人出身的高贵是无法由自己决定的,但一个人灵魂的高贵却可以由自己决定。(2分)②贝多芬出身子平民,但他凭借对音乐的喜爱与执着,克服命运的不公与生的不幸,创作出感动、震撼世人的交响乐曲,用苦痛换来了欢乐,而且他心向自由,蔑视权贵,热爱祖国;(2分)③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2分)④生活中的我们出身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不要计较出身的高低,更应注意在意志、修养等方面提升自己,也使自己的灵魂高贵起来,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2分)(言之有理即可) 13、D

14.【答案】A.

【解析】B、两面对一面的问题。C、“处于”缺乏宾语,应该在“超负荷运转”后加“状态”。另外语序不当,应该是“日平均”。D.枪支就是武器。联合词组出现从属关系的词语。(3分) 15.【答案】C

【解析】⑤起领起作用,应位于开头;②⑥由“因此”连接;③①④是具体措施,先有机制,在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是后文“这样”指代的对象,应在最后。(3分) 16略

17.书法、意象、体味、神髓(一个1分,四个5分)

六、作文(40分)

18、人活着,就要奋斗,就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有了这种信念,你会不停地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新的色彩;你会在奋斗中不断更新自己,逐步完善自己;你会在追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一个高峰跃向另一个高峰,在峰顶之上领略迷人的风光。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那些“超越自我”的故事,也许这故事就发生在你身上,或者在你周围的人身上,你有哪些感想呢?请以“超越自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抄袭。 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参考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担任河东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位子。”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并告知辽国人,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而且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震惊地把他当成是神人,就顾虑重重停止不前并撤退了。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历数道何巡检好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啊。”萧太师肃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礼。何灌随后做河东的将领,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穿透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徽宗召见了他,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上画图,指着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

2

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沧州知州。因为治理沧州城鄣有功,再升转运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刚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壮弓箭手,是当时其他几路中最多的。一次,何灌陪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箭靶,再次发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随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金兵南下,朝廷让所有的禁兵都出来京城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的军队也望风溃败。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抵御敌人,金师于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何灌背靠城池抗拒,总共和敌人作战了三天,身受重创,死在阵地上,享年六十二岁。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tjf.html

微信扫码分享

《高二月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