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 复习要点

更新时间:2024-04-15 17: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 总论

一、社会保障概述 1.概念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疾病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2.内容

A.对象——全体社会成员(实际上是只对部门成员或部门项目) B.责任主体——国家(、企业和社会) C.目的

D.资金与受保障者收益 3.基本特征 A.保障性; B.强制性; C.社会性; D.互济性; E.公平性; F.福利性。 4.目标

基本目标——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益

较高目标——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其发展 5.功能

第一,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具有调节和平衡功能 第二,社会保障的建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调节经济的蓄水池和自动稳定阀、对投融资的调节、保障劳动力再生产 第三,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实现社会成员生活的安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三个层次,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具有济贫作用;二是基本生活保障,具有防贫 的作用;三是福利生活保障,具有提高作用 还有促进社会公平的责任

总之,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使贫困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社会 成员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起到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保障体系和类型 1.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优抚安置。其中: 社会救助——最低目标——最低的生存需要 社会保险——基本目标——基本的生活需要

社会福利——最高目标——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2.社会保险 A.概念 B.特点

a.强制性;b.资金筹措的多样性;c.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资金使用的预防性

C.内容

a.养老保险(涉及面最为广泛);b.失业保险(最为基本);c.医疗保险d.工伤保险; e.生育保险

3.社会救助 A.概念 B.特点

一是强调国家及社会对社会救助对象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救助资金只来源于国家和社会,受助对象得到社会救助是其基本权利; 三是社会救助的实施即要求被救助者提出申请,据有自愿性的特点,又要求按法定的工作程序,对其实际经济情况作出确切调查,在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后才能实施; 四是之敲到保障最低生活需求,发放救济金的标准低于其他社会保险的发放标准 C.内容

一是自然灾害求助,二是失业破产救助,三是孤寡病残救助 4.社会福利 A.概念 B.特点

一是国家和社会的直接责任性 二是显著的普遍性

三是重点提供有关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设施、津贴和服务 三、社会保障的实现形式

一是收入保障计划—一现金支付的形式 二是实物补助计划——服务的形式 四、社会保障的类型

1.按给付标准分:收益基准制(规定收益制)、缴费基准制(规定缴费制)和混合制 给付方式:就业关联制度、普遍保障制度和经济收入调查制度 2.按资金来源分:政府统包型(国家社会保障型)、投保资助型和强制储蓄型 。。。。。。。。:社会统筹制、个人账户制、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制 3.按财务机制分:基金累积制(预先累积制)、现收现付制和部分累积制(混合制) 4.按实施方式分:强制实施模式、自愿投保模式和多层次保障模式

5.按管理方式分:政府机构统一管理、公众机构管理和私人机构管理等模式 五、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1.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 2.福利经济学理论 3.新福利经济学理论 4.凯恩斯主义理论 5.民主社会主义 6.新自由主义 7.中间道路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萌芽时期(15世纪末——19世纪80年代)——英国 《济贫法》 2.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3.成熟时期(20世纪20年代——60年代) 4.改革时期(20世纪60年代 至今)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四个时期)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一是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

二是由国家法律强制实行的项目: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保障 三是遵循自愿原则的项目(以盈利为目的):个人投保、企业投保和互助性投保 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6点) 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还没有实现全社会的覆盖;

第二,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第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还有待建设;

第四,从社会福利方面来看,各项社会福利事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服务设施老化等问题。 4.我国十一五计划时期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可不看? 三、外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三种模式

英国模式:即福利国家模式,普遍性原则、全民保障

德国模式:自助原则、雇主和雇员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做适当资助

东南亚模式:国家立法强制实施、雇主和雇员承担全部经费、政府不提供任何资助

第三章 养老保险

一、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1.养老保险制度的含义

养老保险制度是指由政府立法确定的社会劳动者在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劳动岗位时享有退休养老的权利,并依靠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养老保险基金,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

A.强制性;B.多渠道筹集资金;C.给付额的计算考虑物价指数的变动和工资率的变动 3.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A.投保资助式养老保险(受益人的待遇与其缴纳的保费成正相关关系) 投保资助=法定退休金+企业补充退休金

普遍养老金+雇员退休金

绝对金额/基数比例法 工资挂钩退休金+附加退休金 B.储金型社会保险,即强制储蓄模式 C.国家统筹式社会保险 4.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 A.养老金给付条件

第一,退休条件,主要强调的是退休年龄

第二,缴纳保险费年限的条件(在我国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第三,受保工龄条件(一般在社会主义国家有此条件) B.养老保险待遇

C.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D.养老保险制度的层次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三位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 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2.中国旧有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4.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及改革 5.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三、外国养老保险制度

1.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共同特征和经验 第一,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多渠道; 第二,筹资模式有原来的现收现付逐渐变为部分积累制,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个人积累制为主的筹资模式;

第三,形成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四,政府逐渐退出社会保障的实施工作。

第四章 失业保险

一、失业保险制度概述 1.失业保险制度的含义

失业条件:一是在劳动年龄;二是具有劳动能力;三是有就业愿望;四是在一定期限内没有找到工作

失业保险是指依据国家法规,通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渠道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失业时给予失业救济以保证其最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失业保险分为强制性保险和自愿性保险两种。 2.失业保险制度的特征

一是针对的劳动风险不同;

二是间接目的不同(促进再就业); 三是享受条件不同;

四是失业保险属于短期保险项目,超过一定期限,如果还没有找到新工作,将纳入社会救助体系。

3.建立失业保险的原则和范围 原则:一是准确确定失业保险的对象和范围;二是失业保险金的享受人只能是非自愿失业者;三是失业保险需要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社会统筹;四是制定适度的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和享受期限。

范围:一般指依靠工薪社生活、有劳动能力和从业意愿的受雇佣者,在从事有报酬工作期间,因受社会或经济因素影响而失业的非自愿性失业者。

不在范围内的情况:一是无正当理由自动离职者;二是因过失而被革职者;三是直接参与劳资纠纷而罢工者;四是拒接接受为其提供适当工作者;五是故意失掉就业机会者;六是拒接接受职业培训者;七是不在职业介绍所等有关机构登记寻找职业者和拒接职业介绍所的安排者。

4.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

给付方式:一是薪资比例制;二是均一给付制;三是混合制;四是一次性给付制。 5.失业保险金德给付期限 二、中国失业保险制度

1.计划经济时期解决失业问题的方式

2.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3.我国现行失业保险的基本内容

4.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权益的再就业工程 5.失业保险与失业救济、再就业服务的关系 6.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三、外国失业保险制度 1.国外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

第一,失业保险逐步向多重保障发展,建立复式保障结构; 第二,普遍强调失业保险的给付条件;

第三,约有半数以上的国家要求由企业、个人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失业保险费; 第四,给付标准有一种标准化趋势;

第五,把促进就业作为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 医疗保险

一、医疗保险制度概述 1.含义

医疗保险是指劳动者或公民因患病、负伤、年老、生育、失业或其他原因收入中断时需要医疗费用,有国家或企业提供医疗和物质保障的制度。 2.特征

第一,医疗保险伴随着劳动者或公民的一生;

第二,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广、发生率高,并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密切交织在一起(出养老保险); 第三,为劳动者直接提供实物和医疗服务,并通过服务帮助使劳动者尽快恢复健康和正常的劳动能力;

第四,医疗费用难于预测和控制。 3.建立医疗保险的原则

第一,医疗保险的待遇应实行机会均等的原则; 第二,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的专款专用制度; 第三,医疗保险必须遵循风险共同分担原则。 4.医疗保险的给付方式和服务方式

A.从支付对象来看,有支付投保人和直接支付服务提供者两种 从支付时间来看,有预付制和后付制 5.医疗保险的类型

由私营保险公司实施的、由国家实施的、由企事业单位实施的 二、疾病伤残保险制度概述 1.含义

疾病保险指公民或劳动者在疾病、非因公伤残等情况下,能从社会企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权利。 2.特征

第一,享受前提是由于疾病而导致劳动能力的丧失;

第二,致病的原因是由于人体内在的原因,而非外部的、剧烈的伤害; 第三,疾病保险承担的是一般的疾病而非职业病; 第四,疾病保险只限于发生劳动关系的单位内进行。 3.内容

三、中国医疗保险制度

1.中国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

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 2.传统医疗保险制度的弊端

费用都是国家和企业负担、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费用没有固定来源、管理水平低、管理体制不健全

3.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进程 4.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 5.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四、外国医疗保险制度 1.国外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工伤保险

一、工伤保险制度概述 1.含义

工伤保险制度是依法对受保范围内的劳动者补偿其因工伤或职业病引起的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由国家或企业单位对其生活给予一定物质保障的补偿制度。包括因工伤亡所造成的个人直接经济损失与预防、治疗护理、康复和疗养的费用。 2.特征

第一,最具有强制性;

第二,具有赔偿性; 无过失赔偿和无责任赔偿制 第三,不受年龄的限制;

第四,个人不缴费,缴费全部由企业或雇主承担; 第五,保障项目完备,待遇优厚; 第六,工伤赔偿和工伤预防相结合; 第七,保障水平的差异性和多层次性。 3.原则

A..无过失赔偿原则 第一,伤害保险的损失由企业负担,并非因企业有过失为主要条件,必须以国家政策和劳动政策为基础;第二,工伤保险的给付额应以实际的需要为基本点;第三,因公伤残或死亡,因以年金的形式代替一次性的抚恤;第四,必须确保受保人的补偿得到保障,补助金给付不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B.严格区分工伤和非工伤的界限

C.补偿的金额以对被伤害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最高限额 D.工伤保险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4.范围和资金来源 5.工伤保险待遇

二、中国工伤保险制度 1.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 2.改革

3.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4.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三、外国工伤保险制度

第七章 生育保险

一、生育保险制度概述 1.含义

生育保险是指国家针对女性生育行为的生理特点,通过社会保险立法为怀孕和分娩的职业妇

女及时提供物质帮助和产假,以保障受保母子的基本生活,保持、恢复或增进受保妇女的身体健康及工作能力的一项社会保障项目。主要由生育医疗服务、产假、生育津贴三部分组成。(我国主要包括产假、工资待遇、生产医疗费用及其他补助等) 2.特征

第一,建立时间和实行时间较晚; 第二,对象基本是已婚女职工;

第三,一般总是阶段性的 同时保障劳动者自身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具有唯一性; 第四,给付只发给合法的结婚者;

第五,生育期间的照顾,着重在于休息和增加营养,医疗只是特殊情况下的医疗照顾; 第六,只要是怀疑生育现象的生育期内致使被保险人收入中断或身体健康失常需要的治疗都纳入生育保险期限(包括节育期间及节育而致的事故在内) 第七,产假的休息是根据生育期来安排的; 第八, 生育保险和疾病保险的区别

享受时间 生育期间 没有年龄限制,随时可能 服务方式 重休息和营养,医疗是特殊情况 重治疗 待遇 生育保险高于疾病保险,又区别与工伤保险待遇 对象 女职工 所有人 3.意义

第一,体现了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第二,是对妇女及其所生子女基本生活的保障,有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是保护生育妇女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需要 第四,体现了国家对妇女权益的保护。 二、中国生育保险制度 1.建立与发展 2.改革 3.主要内容

A.资金来源:企业;个人不缴费 B.对象:女职工

C.待遇和标准:产假90天;孕期和产假收入待遇;医疗服务及其费用;孕期劳动保护 4.改革和完善

A.不足:覆盖面较低、资金筹集方式呈多样化、地区差异大、生育保险金不足额发放,待遇给付储蓄空缺、收大于支问题突出、立法滞后、社会化管理尚在探索 三、外国生育保险制度 1.特点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立法、覆盖范围较广、待遇标准较高 2.发展趋势

待遇的变化、收入补偿形式的调整、医药费用分担发生变化

第八章 社会救助

一、社会救助制度概述 1.含义

社会救助是指社会参与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基础性保障措施。

2.特征

第一,义务的单向性;

第二,资金一般由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成员不用交纳任何费用; 第三,对对象的限制性;

第四,目标的低层次性,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 第五,手段的多样性。 3.对象及救助条件

A.对象: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失去劳动能力者;虽有劳动能力但因客观因素以致失业、无法获得收入或收入中断、收入减少而又无法获得社会保险给付者;受到天灾人祸等因素而导致不接受紧急救助就无法维持生活者。

B.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进行社会救助的必要前提) 4.范围和救助标准

A.范围:一是急难、灾害救助;二是一般性救助

B.标准: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参照标准,根据一定是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加以确定。

二、中国社会救助制度

1.城市贫困救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对象:三无人员(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老幼残)、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B.救助方式:定期定量救助和临时救助 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 C.救助标准:

2.农村贫困救助制度

方式:一是定期救助;二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自然灾害救助 4.特殊对象救助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 5.其他社会救助形式

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 三、外国社会救助制度

第九章 优抚安置

一、优抚制度 1.优待制度 2.抚恤制度 3.优抚事业

4.优抚工作的完善 二、安置制度 1.含义 2.特征 3.内容

4.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 5.军队离退休人员的安置

6.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7.安置工作的完善

第十章 社会福利

一、社会福利制度概述 1.含义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为了改善和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各种社会服务及其措施;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理或心理缺陷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及措施。在实际工作时,社会福利通常被定义为国家和社区组织为了满足各类社会弱者和遇有一定困难的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而向他们提供和组织实施的带有福利性质的收入保障和服务保障。 2.特征

第一,社会福利是为人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

第二,保障的方式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服务和设施;享受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享受条件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的限制,福利待遇标准也是划一的。

第三,社会福利事业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内容最杂、项目最多得部分; 第四,社会福利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责任,因而社会福利事业必须由社会各方资源共同投入;

第五,社会福利是消费品分配的一种补充方式,以服务和物质的形式分配给受益者。 二、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1.集体福利

1)企事业单位集体福利

A.福利项目有三类:以货币支付的福利补贴、集体福利设施、文化生化服务 B.改革总方向是通过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来取代企业福利;一是将劳动者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的关系简化为劳动工资关系,二是由社会团体或社会机构来具体承办社会福利项目 2)农村集体福利

A.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和无法定或义务抚养人的老人、未成年人以及生活无人照顾的老复员军人

B.保障内容: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保教) 无保制度 C.保障方式: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 2.特殊社会福利

包括老年、残疾人、儿童、精神病人社会福利 3.社区服务 A.定义:通过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社区居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

B.特征:自助互助性;广泛性(参与的、内容的);持续发展性

C.内容: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精神病患者、残疾人和弱智儿童的康复服务、城市社区的心理咨询和家庭辅导服务、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便民利民服务 D.管理体制:政府领导、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参与。 三、外国社会福利制度

附录

1)简述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内容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是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一种强制储蓄计划,由国家立法强制雇主和雇员按工资的一定比例为雇员个人缴纳储蓄金(即公积金)。公积金的运作和管理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

新加坡现行的公积金制度除了包括养老、失业、医疗等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对公积金的储蓄、运用、管理等制定了补充计划。补充计划包括:一最低存款计划,计划规定会员退休后,必须在公积金账户保留最低存款额。二最低补充计划,协助没有公积金或公积金不足

的会员和非会员增补其退休账户储存额。三是公共住屋计划。四住宅产业计划。五是家庭保障保险计划。六是投资计划。七是非住宅产业计划。八是新加坡公共汽车股票计划。九是教育计划。十保健计划。十一保健双全计划。 2)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使贫困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社会 成员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起到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具有调节和平衡功能

第二,社会保障的建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调节经济的蓄水池和自动稳定阀、对投融资的调节、保障劳动力再生产 第三,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实现社会成员生活的安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安定生活上形成有序的三个层次,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具有济贫作用;二是基本生活保障,具有防贫的作用;三是福利生活保障,具有提高作用。此外,还有促进社会公平的责任。 2)就你感兴趣的社会保障话题进行阐述

在没学习社会保障概论之前,对于社会保障是只闻其声不闻其人——从来都不知道社会保障的内容、不知道社会保障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学了之后才知道社会保障体系是如此的庞大和复杂,是与我们每个人是如此息息相关。

但是,在仔细想想,发现社会保障与每个社会成员关系重大、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或者说是暂时性的弱势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可是,知道社会保障懂得运用社会保障来保障自己的生活的人却是不多——这其中还大部分是社会的精英分子,正在需要的人却得不到相关的信息;某些精英甚至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攫取了生活困难群众应得的社会保险或者救济金。这些都说明社会、政府部门对于社会保障的相关宣传还不够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保障进行深入的仔细的宣传,让所有的公民都了解他们可以享受的权益和需要履行的义务,不再让关乎全体国民的社保成为一句空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te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