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治疗进展

更新时间:2024-05-07 04: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卫彬 20121804 肿瘤学 内科学进展考核

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治疗进展

消化道肿瘤在我国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是我国肿瘤防治研究领域的重点。提高消化道肿瘤疗效的关键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消化内镜是近几十年来消化领域最大、最重要的发展,是消化系疾病的最好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一,90年内镜技术发展进入电子时代,内镜下观察病变更清晰。联合色素内镜、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等先进手段,可明显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采用粘膜大块切除、激光烧灼、氩气凝固等多种内镜下治疗方法对肿瘤进行治疗,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医疗费用。

消化道肿瘤的内镜诊断进展 一、超声内镜

EUS是一种经内镜导入超声探头,对消化道管壁及邻近脏器病变进行检测的一种全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内镜及超声双重功能,既可观察消化道粘膜表面的病变形态,又可直接或从相邻脏器对病变进行超声扫描,避免了腹壁脂肪的衰减、胃肠道气体及骨骼的干扰等体外超声的物理学限制,从而获得更为清晰的病变浸润深度及邻近组织结构的断层影像,分辩率也更高。

超声内镜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判断浸润深度;正确TNM分期;经EUS作细针针吸活检 (FNA),可取得病理学依据;肿瘤随访、判断预后。 二、色素内镜、放大内镜

目前常规电子内镜检查对于一些微小病变,较难察觉,从而造成漏诊、误诊。近年来,内镜下染色结合放大内镜大大提高了微小肿瘤性病变的识别。研究表明,放大内镜的倍数介于肉眼和显微镜之间、与实体显微镜所见相当,可清晰显示胃肠粘膜的腺管开口形态、分布等变化,可起到光学活检的作用。可比较准确地反映病变的组织病理学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区分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和癌性病变,提高癌前期病变的检出率。

第 1 页

卫彬 20121804 肿瘤学 内科学进展考核 色素内镜:通过内镜钳道把色素(如:复方碘液、亚甲兰、美蓝等)注入胃肠道,再行内镜检查称色素内镜检查。根据胃肠道正常黏膜与病灶着色的不同,观察腺体形态、病灶特点,进行靶向活检,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尤其是胃肠道早期肿瘤的诊断率

内镜下色素染色:亚甲兰,肠化黏膜着色,鳞状上皮、胃黏膜不着色;卢戈氏碘液, 正常黏膜为棕色、病灶不着色;美蓝,正常黏膜不着色,病灶为水蓝色。

色素内镜优点:方便、安全、费用低廉,却能很好地发现、鉴别微小病灶,弥补普通内镜检查的不足。

放大电子内镜:具有高像素和高分辨率特点;可使肉眼直观所见到的黏膜组织被不同程度放大;有利于观察黏膜组织及病变部位微细结构变化;有利于发现早癌以及对良恶性病变进行较准确鉴别;放大内镜主要根据粘膜颜色、小凹小突的形态及血管密度、大小、分布与形状的改变等进行判断。

观察指标:病变粘膜腺管开口(pit pattern);上皮下毛细血管网;上皮细胞层

放大内镜目前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放大倍数限制和清晰度易受影响;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 三、共聚焦激光内镜

共聚焦内镜是一种新型的内镜检查技术,可在内镜下将消化道黏膜放大1000倍,清晰显示消化道组织及细胞结构,不仅可以发现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等病理改变,还可以观察活体的幽门螺旋杆菌。这一技术对巴雷特食管、萎缩性胃炎、结肠腺瘤等癌前疾病和早期肿瘤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是内镜技术发展的一次革命。

共聚焦激光内镜的诞生标志着内镜检查的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预示着内镜检查将从宏观走向微观,从表层走向深层,从影像走向机能.

优点:可以在内镜检查的同时观察黏膜层腺体、细胞结构以及微循环的变化;对体内组织超微结构的精准分析有助于靶向活检, 可显著提高早期肿瘤的发现

第 2 页

卫彬 20121804 肿瘤学 内科学进展考核 率;表层下成像可清晰显露微观疾病的特点, 使消化系黏膜炎症或细菌感染的诊断也十分容易。 四、窄带成像技术

NBI是一种新兴的内镜技术,它是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用于诊断消化道各种疾病。通过NBI可以确定病变范围,结合放大内镜识别粘膜微细形态和毛细血管模式的改变,从而鉴别良、恶性病变,此外可部分替代内镜染色的作用,以避免染色剂的不良反应,为内镜下的治疗提供导向作用。

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进展

内镜不仅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某些消化道肿瘤的治疗,这是消化道肿瘤和内镜应用的重要进展。

内镜治疗方法:早期胃肠癌可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进展期食管癌内镜下治疗有:内镜下激光治疗,内镜下微波组织凝固治疗,电凝治疗,氩离子凝固术,食道狭窄内镜下扩张、支架治疗;进展期胃肠癌可行内镜下癌灶高浓度抗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冷冻疗法及射频治疗。内镜治疗优点:方法简便;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1、内镜下粘膜切除法:EMR (Endoscopic muscosal resection)作为早期胃肠肿瘤的治疗方法已被确认。EMPR:内镜分片粘膜剥离术:该方法适用于病变较大,EMR不能一次完全切除或病变直径达30mm以上者,尤其是侧向发育型肿瘤通常直径为30mm以上

EMR和EMPR治疗可能造成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和穿孔,以及更令人担忧的术后复发问题。消化道出血一般对内镜医生来讲并不可怕,采用内镜下金属夹闭合创面可大大减少迟发性出血和穿孔的发生,为防止穿孔的发生,我们还对行EMR治疗的患者常规术后2-3天禁食水观察,并给予抗溃疡治疗。针对肿瘤复发问题主要应该注意两点:通过病理证实肿瘤切除的完整性;保证按时复诊,尤其是术后2年内。

第 3 页

卫彬 20121804 肿瘤学 内科学进展考核

2、内镜下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此法适合微小扁平隆起性病灶。透明塑料帽分直式或前斜式、胃镜专用或肠镜专用等型号,根据切除部位的不同具体选用。将镜端连接透明塑料帽,圈套器预先盘于透明帽内槽。先用内镜注射针于病灶黏膜下层注射1:10000的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4~10ml,使病灶明显隆起。将透明帽前端对准病灶,负压吸引,将病灶组织吸入透明帽内,缓慢收紧圈套,高频电凝将病变组织切下。观察有无病变组织残留,如有残留,再次吸引切除,将切下组织全部收集送病理检查。

3、内镜微波治疗:将微波治疗头通过内镜活检钳通道插入与病灶接触进行多次点灼,使病灶部位气化或呈白色凝固,术后定期随访,有无癌灶残留.适用癌肿侵犯粘膜下层而因某些原因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胃肠癌.

4、内镜激光治疗:激光照射组织后使组织水肿,血管扩张,继之凝固,胶原纤维性收缩,组织皱缩.当激光能量密度增加,表面产生碳化、组织蒸发、气化而清除,局部形成分界清晰的坏死层,病变组织亦被清除.用于内镜激光器有:Nd:YAG激光器、氢离子激光器及铜蒸气激光器,绝大多数用Nd:YAG激光,对早期癌有效率可达97%.

5、内镜药物治疗:对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及导管针将化疗药物注入病灶,起到局部消减癌灶作用,局部注入药物可选用5-FU,MMC、阿霉素、博莱霉素、甲环亚硝脲等.

姓名:卫彬 学号:20121804 专业:淮安肿瘤学(专)

第 4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t5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