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困惑及对策思考

更新时间:2023-10-23 03: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困惑及对策思考》写作提纲

序论

提出中心论题。 本论

一、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内涵 二、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现状

(一)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对幼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 (二)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和看法存在误区,总是觉得辛苦程度高,成就感却不强。

(三)管理者的水平和理念制约着幼儿教师的职业化发展。 (四)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缺乏法律保障 三、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困惑的原因 (一)幼儿教师职业身份意识的迷茫

(二)社会自我对幼儿教师个体自我的过度压抑 (三)政府对幼儿教师职业化身份的忽略 四、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困惑的解决策略

(一)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家园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二)同教师一起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园本培训,实现研训一体化。 (四)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教师的职业化成长。

(五)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师的职业化发展,实现幼儿园和教师“双赢”。

(六)教师应该自觉摒弃传统的观念,对自己的职业有新的认识,对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

结论

1,概述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重要性。 2.呼应开头。

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困惑及对策思考

内容摘要:

幼儿教师职业化发展在近年来已经得到教育理论界、幼儿教育机构和幼儿教师个体等的足够关注,但作为主体发展的幼儿教师对其自身职业的认同却有了越来越多的迷惘和困惑,对此我们有哪些较好的对策呢?分析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内涵,提出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种种困惑并分析产生这些困惑的具体原因,从中找出应对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认同 教师职业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的职业被人们忽略了太多的东西,有人说她们“婆婆妈妈”,只会哄哄孩子;也有人说她们轻松,还有长长的假期。其实,只要您们更多地关注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就会发现有已经太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尽管,幼儿教师职业化发展在近年来已经得到教育理论界、幼儿教育机构和幼儿教师个体等的足够关注,但作为主体发展的幼儿教师对其自身职业的认同却有了越来越多的迷惘和困惑,对此我们有哪些较好的对策呢?分析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困惑的具体原因,并从中找出应对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一、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内涵

我们可以把认同分为两种类型。从个人与社会关系角度看,认同可以分为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社会认同是有关某个集体的共同认同,它强调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以及集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个人认同也称自我认同,指个体综合先前自我、心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环境和未来希望六个方

面,统而合之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格结构。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来看,认同可分为主观认同和客观认同。主观认同是指人们主观意识到的认同,它可进一步分为“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客观认同是体现和显示人的社会认同的客观的特征、符号和象征,如人的肤色、方言、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等。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注重幼儿教师作为一个鲜活个体的生命意义,注重职业认同形成、改变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主观认同与客观认同的统一。

那么,如何看待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呢?下列的几个问题可以说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对教学的信念是什么;在我的课堂中,我要和学生做什么;在学生和家长的眼中,我是怎样的老师。

科尔斯特曼斯根据教师的经历,将教师的职业自我分为五个成分:自我形象,是自我描述的(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自尊,是自我评价的(我是不是一个好老师);工作动机,是意志的(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或我为什么不想做这个工作了);工作知觉,是规范的(我为什么必须要做一个称职的老师);未来的展望,是前瞻的(我的努力方向是什么,我的未来会如何)。他认为教师是一种高度自我涉入的职业,教师的职业认同就是教师个人对自己身为教师的概念。

雷诺德斯认为,探讨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必须关心教师认同背后的预设,她提出探究教师职业认同要问的问题是:教师梦想的界限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教师想要成为模范;什么时候教师会告诉自己“我

做到了”;教师能不能成为任何他想要做的人。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可以简单概括为幼儿教师对自己身为幼儿教师所具有的意义的整体看法。

二、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现状

(一)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对幼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

很多农村幼儿家长人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的教育,认为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老师将孩子照看好,保证安全就行了,将幼儿教师看成“高级保姆”。还有家长以孩子在幼儿园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作为评价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唯一标准,导致幼儿园教师形成“填鸭式教学”,“小学化”、“学科化”现象严重,从而阻碍教师的职业化发展。

(二)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和看法存在误区,总是觉得辛苦程度高,成就感却不强。

如果教师仅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天天按固有的模式机械地工作,就无法体会教师职业挑战性和创造性,无法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自我表现的发展和完善。如果不改变心态和环境,整天就会有诸多的烦恼与抱怨,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职业倦怠,自然也就难有职业成长可言。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辛苦而细致、具体的,既要在幼儿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还要让孩子获得全面的发展。高中、初中、小学可以以学分、以升学率、以排名等方式论教师的工作实绩,有硬

性的指标衡量老师的工作,然而幼儿园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相对隐性些。因此,很多幼儿教师哀叹 “累死了不好看”。导致幼儿教师没有职业化成长的动力。

(三)管理者的水平和理念制约着幼儿教师的职业化发展。 教师的职业化发展离不开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有很多农村幼儿园的园长没有经过职业培训,观念不能跟上幼教改革形式,还有一部分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流动性大,这些幼儿园的园长对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职业化发展没有作长远的规划,功利性强,只追求眼前的短期效益和利益,不愿花经费和精力、时间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研活动,因此也就谈不上有教师的职业发展。

(四)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缺乏法律保障

幼儿教师是幼儿职业身份认同的主体,这是无可质疑的。但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的构建并非是幼儿教师个体力量所能及的,还必须依靠一整套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然而,从目前我国的现实境况来看,法律界、学前教育界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幼儿教师职业身份的法律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造成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困境的重要因素,同时更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教师在编制、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从法律制度的视角来看,幼儿教师职业身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和承认,也即幼儿教师职业身份没有被“制度化”,还处于一种边缘地带。幼儿教师在多数人眼中是不需要“职业化”的,是“人人可当”的,没有所谓的法制化保障。幼儿教师职业身份认同缺乏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t3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