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市场理论
更新时间:2024-04-01 18: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第七章大风起兮怎么通关过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七章 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
定
本章和下章的内容共同构成市场理论。市场理论主要说明在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下,不同类型的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本章分析介绍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利润最大化原则
一、市场及其类型
什么是市场?市场是一种商品的买者和卖者相互影响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所利用的一种机制。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任何一种商品都有一个市场。如果一个市场上买者和卖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这样的市场称为完全竞争市场。
与市场这一概念紧密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行业。行业是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同一种商品的市场和行业的类型是一致的。例如,完全竞争的市场对应的是完全竞争的行业,等等。
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是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根据以上四点,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被划分为四个类型,它们是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关于这四个类型的市场的特点可以用表7—1来说明。
表 7—1 市场和厂商类型的划分和特点 厂商市场和厂产品差别对价格控进出一个行业接近哪种 的数商的类型 的程度 制的程度 的难易程度 市场情况 目 完全无差完全竞争 很多 没有 很容易 一些农业品 别 垄断竞争 很多 有差别 有一些 比较容易 香烟、糖果 有差别或寡头 几个 相当程度 比较困难 钢铁、汽车 无差别 唯一的产很大程度, 很困难,几乎公用事业,垄断 一个 品, 但经常受不可能 如水、电 没有接近的替代品
二、厂商的收益
到管制 如前所述,厂商(Firm)是指市场经济中提供产品和劳务,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单位。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厂商的收益可以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总收益(Total Revenue, 简称TR)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总收入。以P表示既定的市场价格,以Q表示销售总量,则有:
TR(Q)?P?Q
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简称AR)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即:
AR(Q)?TR(Q) Q边际收益(Maginal Revenue,简称MR)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即:
MR(Q)??TR(Q) ?Q?TR(Q)dTR(Q)? ?QdQ或者 MR?Q???limQ?O显然,每一销量水平上的边际收益值就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
三、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就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利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利润,不包括正常利润,正常利润包括在总成本中,这里讲的利润是指超额利润。如果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厂商不亏不赚,只获得正常利润,如果总收益小于总成本,厂商便要发生亏损。
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边际收益是最后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成本是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
发生亏损,这时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极大值。所以MR=MC成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这一利润极大化条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结构。
对MR=MC这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可用数学推导加以证明:
设π为利润,Q为厂商产量,TR为厂商总收益,TC为厂商总成本,则
?(Q)?TR(Q)?TC(Q)
利润极大化的必要条件是π对Q的一阶导数为零。
d?(Q)dTR(Q)dTC(Q)???0 dQdQdQdTR(Q)dTC(Q)? dQdQdTR(Q)dTC(Q)而TR对Q的一阶导数就是边际收益MR,同样,就
dQdQ是边际成本MC。所以,当MR=MC,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
极大。
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还要求π的二阶导数为负数,即
d2TR(Q)d2TC(Q)<0 ?22dQdQd2TR(Q)d2TC(Q)< dQ2dQ2它表示,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要大于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一般来说,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边际成本函数的斜率为正值,而边际收益函数的斜率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为零,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为负值。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 Competition),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干扰和控制的市场结构,即购买者和销售者的购买和销售决策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影响的市场结构。按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的观点,完全竞争就是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竞争。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
第一,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由于市场上有为数众多的商品需求者和供给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的购买份额或销售份额,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购买量或总销售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好比是一桶水
中的一滴水。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买与不买,或卖与不卖,都不会对整个商品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
第二,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这里的完全无差别的商品,不仅指商品之间的质量完全一样,还包括在销售条件、商标、包装等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对消费者来说,购买哪一家厂商的商品都是一样的。如果有一个厂商提价,他的商品就会完全卖不出去。当然,单个厂商也没有必要降价。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单个厂商总是可以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相对来说是很小的销售份额。
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厂商进出一个行业不存在任何障碍,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这样,各行业的厂商规模和厂商数量在长期内是可以任意变动的。但是在短期内,厂商规模和厂商数量仍然是不可变的。
第四,市场中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这样,市场上的每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都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完全的信息,确定自己的最优购买量或最优生产量,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这样也排除了由于市场信息不畅通而可能产生的一个市场同时存在几种价格的情况。
显然,理论分析上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很严格的。西方学者承认,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通常只是将某些农产品市场看成是比较接近的市场类型。我们之所以要对这一理论上抽象的市场进行分析,是为了理论体系的完整和加深对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解。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在任何一个商品市场中,消费者对整个行业所生产的商品需求量称为行业所面临的需求量,相应的需求曲线称为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消费者对行业中的单个厂商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量,称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相应的需求曲线称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由于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数量就是整个市场上全部消费者的需求总量,所以,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的倾斜的曲线。图7.1(a)中的D曲线就是一条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简称为厂商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价格由整个行业的供求总量所决定。对于单个厂商而言,只要按照既定的价格出售产品,有多少产
品就可以卖出多少。如果它提价,产品将卖不出去;如果它降价,不会使任何人受损失,仅仅自己吃亏。这也就是说,一旦行业的供求均衡决定了市场价格水平之后,对于某一家厂商来说,如果能按这一价格出售产品,则在这一价格水平下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将是无限的。它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需求曲线,其函数形式为P=PO(PO为市场价格)。根据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的定义可知,此时的价格与厂商所获取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在量上是相等的,即P=AR=MR。也就是说,作为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单个厂商,其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叠的。如图7.1(b)所示。
图(b)中的厂商的需求曲线d是相对于图(a)中的市场需求曲线D和市场供给曲线S的相交点E所决定的均衡价格PO而言的。如果图(a)中的市场供给曲线S的位置发生移动,就会与现有的市场需求曲线D相交形成新的市场的均衡价格,相应地,在图(b)中便会有另一条从新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呈水平线形状的厂商的需求曲线。可见,从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出发,都可以引出一条水平的厂商的需求曲线,它们表示在每一个可能的市场价格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状况。而在每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上,均有P=AR=MR。
假定某厂商所面临的既定的市场价格为P=2元,则在每一个商品销量水平,厂商都按既定的市场价格P=2元出售商品。随着商品销售量的增加,厂商的总收益TR是不断增加的,如图7.2所示。但由于商品的单位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这就不仅使得厂商的平均收益AR必然保持不变,且等于商品的单位价格为2元,而且使得厂商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所获得的边际收益MR也必然保持不变,且等于商品的单位价格为2元。这表明完全竞争厂商在任何商品销售量水平上都有P=AR = MR。
总之,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具有以下的特征:1、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需求曲线d这三条线是重叠的,它们是用同一条水平线d来表示的。这是因为,对于完全竞争厂商来说,在既定市场价格下的任何需求量上都有P=AR=MR,而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本身就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2、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呈上升趋势的直线。其之所以呈斜率不变的直线型,是因为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值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即MR=dTR/dQ,而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它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短期生产中,不仅产品市场的价格是既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投入量是无法改变的,即厂商只能用既定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所以,厂商只有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短期均衡时的盈亏状况可以用图7.3来说明。
第一种情况:厂商所接受的价格高于其平均成本最低点。 当市场价格高为P1,相应的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1时,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因为Q1的产量上,SMC曲线和MR1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是厂商的短期均衡点。这时,厂商的平均收益为E1Q1,平均成本为F1Q1,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厂商在单位产品上所获得平均利润为E1F1,利润总量为E1F1·OQ1,相当于图中矩形H1P1E1F1面积。此时,厂商获得超额利润。
第二情况:厂商所接受的价格等于其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相对于第一种情况,市场价格由P1下降为P2,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相应地向下平移为d2曲线,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d2恰好与短期平均总成本SAC曲线相切于后者的最低点E2,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也经过该点。由于该点就是SMC曲线和MR2曲线的交点,所以,E2点就是厂商的短期均衡点,相应的均衡产量为Q2。在Q2的产量水平,平均收益为E2Q2,平均总成本为E2Q2,厂商的利润为零,但厂商的正常利润全都实现了。由于在这一点上,厂商既无利润,又无亏损,所以,SMC曲线与SAC曲线的交点也被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此时,厂商仅仅获取正常利润。
第三种情况:厂商所接受的价格低于其平均成本最低点。
当市场价格继续降为P3,相应的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3时,SMC曲线和MR3曲线的相交所决定的短期均衡点为E3,均衡产量为Q3。在Q3的产量水平,平均收益为E3Q3,平均总成本为F3Q3,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厂商是亏损的,单位产品的亏损额为F3E3,总亏损量为F3E3·OQ3。平均可变成本为G3Q3,它小于平均收益E3Q3。此时,厂商虽然亏损,但仍然生产。因为,只有这样,厂商才能在用全部收益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之后,还能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不变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要比不生产强。
当市场价格进一步下降为P4时,相应的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4,而且d4曲线与AVC曲线恰好相切于后者的最低点E4,SMC曲线也经过该点。在这种情况下,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E4点就是厂商的短期均衡点。在均衡点E4上,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厂商是亏损的。同时,平均收益和平均可变成本相等,都为E4Q4。于是,厂商可能继续生产, 也可能不生产。或者说,生产与不生产的结果对厂商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若继续生产,厂商的全部收益只够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而不能弥补任何的不变成本。若不生产,厂商虽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不变成本仍然是存在的。所以S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通常称该点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当市场价格下降为更低的P5,相应的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5,MR5=SMC的短期均衡点为E5,均衡产量为Q5。这时,平均收益为E5Q5,它小于平均可变成本G5Q5,厂商亏损,停止生产。因为,倘若厂商继续生产的话,其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全部弥补,就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而事实上,厂商只要停止生产,可变成本就降为零。显然,此时不生产要比生产强。
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其中,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可以获得最大利润,可以利润为零,也可以蒙受最小亏损。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分析中可以推导出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厂商根据P=MC确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能给其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如图7.4所示。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递增,因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上图中,根据P=MC或MR=MC的短期均衡条件,当市场的商品价格为P1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当商品的价格为P2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品为Q2;当商品的价格为P3时,厂商所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3,等等。因为每一个商品价格水平都是由市场给定的,所以,在短期均衡点上商品价格和厂商的最优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明确地表示为以下的函数关系:
Qs?f(P)
其中,P表示商品的市场价格,且P=MC,Qs表示厂商的最优产量或供给量。显然,上式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此外,短期供给曲线之所以是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一部分边际成本曲线,是因为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即为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从以上对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的经济行为。所谓供给曲线是表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数量是在既定价格水平下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产品数量。
三、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任何一个行业的供给量都是该行业中所有厂商供给量的总和,完全竞争行业也同样如此。据此,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那么,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构成的。或者说,把完全竞争行业内所有厂商的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水平相加,便构成该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关于这点可用图7.5 来说明。
假定某完全竞争行业中只有两个相同的厂商,每一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即SMC曲线上等于或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如图(a)所示。那么,将这两个厂商的相同的短期供给曲线水平相加,便可以得到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即图(b)中的S曲线。从图(a)
和图(b)中可见,在每一个价格水平,行业的供给量都等于这两个厂商的供给量之和。例如,当价格为P1时,行业供给量为40,它等于两厂商的供给量之和,即20×2=40;当价格为P2时,行业供给量
为80,它同样等于两厂商的供给量之和,即40×2=80。
由于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所以,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且,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能够使全体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行业的短期供给量。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MC的。
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这也就是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调整;另一方面表现为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调整而实现的。
一、长期内厂商的生产调整及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在长期内,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则会吸引其它新的厂商加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随着新厂商的加入,行业内的厂商数目增加,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增加,市场价格就会下降,而且会一直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超额利润消失为止。相反,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的生产是亏损的,则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部分就会自动退出生产。随着原有厂商的退出,行业内厂商的数目就会减少,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减少,市场价格就会上升,而且会一直上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为止。最后,由于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都处于一种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行业内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也就停止了,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便处于一种长期均衡状态。
在图7.6(b)中,LMC曲线和LAC曲线分别为该行业中单个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d1、d2曲线分别代表单个厂商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价格水平下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在长期内,当市场价格较高为P1时,根据MR=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单个厂商在E1点实现均衡,并获得利润。新的厂商因利润的刺激而加入该行业生产,这便导致行业供给增加和市场价格下降,见图7.6(a),市场价格P1下降为P2,相应地,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d1会向下平移到d2。相反,当市场价格较低时,在亏损的情况下,行业中原有的厂商的一部分就会退出。这会使得行业的供给减少和市场价格上升,相应地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会向上平移,也会回到图中d2曲线的位置。在这一位置上,d2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E2,LMC曲线经过该点,这一点就是MR=LMC的均衡点。在均衡点E2,单个企业的平均收益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单个厂商在长期内既无利润,又无亏损,即利润为零。此时,行业内的厂商数目也不再变化。于是,单个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
在此,再将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与行业内厂商数目的调整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在每一个变化了价格水平,单个厂商都会将生产规模调整到能够与满足MR=LMC的均衡条件的产量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在这样一个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单个厂商最后必然将生产规模调整到与利润为零的长期均衡所要求的产量相适应的最优生产规模水平。
如图7.7所示,假定最初的市场价格为P1,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1,厂商所拥有的生产规模由SMC0曲线和SAC0曲线表示。在短期内,厂商无法变动不变要素的投入,只能用既定的生产规模进行生
产,因此,根据MR=SMC的均衡原则,厂商在E0点实现短期均衡。厂商是亏损的,单位产品的亏损量为F0E0。
但在长期内,情况就不同了。面对不变的市场价格P1的既定的市场需求状况即d1曲线,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使自己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如图7.8所示,根据MR=LMC的均衡原则,厂商在E1点实现均衡,厂商所确定的均衡产量为Q1。而生产Q1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MC1曲线和SAC1曲线所代表,于是,厂商必会将产生规模调整到该水平,从而以尽可能低的平均总成本生产Q1的产量。在均衡在E1上,厂商获得了利润,单位产品的利润量为E1F1。
由于单个厂商能获得利润,便有新的厂商加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假定行业供给的增加过猛,从而使得市场价格直降为P3,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下平移为d3曲线,如图7.9所示。面对新的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状况,如果厂商继续使用SMC1曲线和SAC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就会蒙受很大亏损。在长期内,厂商必然会根据MR=LMC的均衡原则,将生产规模调整到能够生产均衡点E3上均衡产量Q3的最优生产规模的水平,
图7.9
即SMC3曲线和SAC3曲线所代表生产规模。这样,厂商虽然仍是亏损的,但亏损总量却是减少了。由于单个厂商的亏损,行业中原有厂商的一部分会退出,于是,市场价格和厂商所面临的需求状况又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厂商又将对生产规模作出相应的调整。
以上厂商对生产规模的不断调整过程,一直持续到行业内的单个厂商的利润或亏损都消失为止。这就是说,厂商最后必然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最低点E2实现长期均衡,相应的均衡产量为Q2,生产Q2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MC2曲线和SAC2曲线所代表,如图7.10所示。在长期均衡点E2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d2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LMC曲线经过该点;最优生产规模的SAC2曲线与LAC曲线相切于两者的最低点;最优生产规模的SMC2曲线也经过该点。此时,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总之,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由此可以得到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MR=LMC=SMC=LAC=SAC
其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
二、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单个企业的产量增减所引起的对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增减,不会对生产要素价格产生影响。但是,整个行业产量的变化就有可能引起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的不同影响,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三种类型:水平的、向右上方倾斜的和向右下方倾斜的。它们分别是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的一种行业,它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这是因为要素市场也是完全竞争市场,或者这一个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所以,随着行业产量的增加,投入要素价格不变,长期平均成本不变,企业始终在既定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从事生产。这种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P=LAC,斜率为零。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如行业投入具有专用性,或者占有要素市场很大的份额,那么,随着行业产量增加,投入要素价格上涨,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上升,这种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具有正的斜率,且二阶导数大于零。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这是因为生产生产要素的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随着行业产量增加,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这种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具有负的斜率。
三、完全竞争的效率分析
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可以通过运用经济剩余的概念而得到说明。前面第四章提到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剩余是某一物品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或效用超过了这一物品的购买价格。这里,我们再引入生产者剩余的概念。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指生产者获得了超过他的生产成本的收益。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是由实际发生额(实际收入额或实际支付额)与心目中的数额(愿意接受的数额或愿意支付的数额)之差形成的。二者不同之处是:消费者剩余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而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生产者剩余则是实际收入的增加。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叫做经济剩余(economic surplus),它表示一个经济所得到的总效用或满足超过了它的生产成本。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均衡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如图7.11所示,市场均衡价格为P0,区域A为消费者剩余,区域B则为生产者剩余。二者的总和即经济剩余的大小可以用来反映市场的效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达到最大。为什么呢?因为消费者剩余必处在需求曲线之下,生产者剩余必处在供给曲线之上,因此,两者的总和必须在需求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在完全竞争市场里,代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A和B两个区域覆盖了P0的市场价格条件下需求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全部面积,因此,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达到了最大值。从这个意义来说,完全竞争是最有效率的。以后我们可以对照,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都没有这么大。
P S
A E P0
B
O
7.11 生产者剩余
但是,如果完全竞争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价格管制或者赋税,则上述完全竞争在效率方面的优越性就会遭到破坏。
先以价格管制为例。见图7.12。
P
S d
Q
A
P0 C G E
在图中,政府规定最高价格不得超过P1。这一限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P0。
在价格管制下,生产者剩余从BEP0缩小为BFP1,而消费者剩余从P0EA扩大为P1FCA。这表明,面积P1FGP0由原来的生产者剩余转为消费者剩余。但是,我们看到,图中阴影部分FEC却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中消失了。消费者失去了GEC部分,生产者失去了FEG部分。这两部分的剩余并没有转移给交换的对方,对整个社会来说,是纯粹的损失,我们称这种损失为效率损失。这里的效率损失是因为价格过低而抑制了生产,在P1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只愿意提供Q1的产量,所以Q1到Q0这部分产品所创造的福利便消失了。
再来考虑税赋在竞争市场所造成的效率损失。见图7.13。 在图中,原来的均衡点为点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现在政府向生产者征税,导致生产者的供给曲线S1向右上方移动到S2,在点E2形成新的均衡点,新的均衡价格为P2,新的均衡数量为Q2。
P S2、 A E2 P2 E1、 P1 S、 P
S
B O Q2 Q1 税赋引起效率损失 7.13
图中的阴影部分即为税赋引起的效率损失。消费者剩余由原来的P1E1A减少为P2E2A,生产者剩余由原来的BE1P1减少为BSPS,面积SE1E2是税赋引起的效率损失。面积PSSE2P2则分别由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转为政府的收入,所以这一部分并非效率损失。
S1、
d1
Q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理想模型。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产品的同质性、信息的完备性、资源的自由流动性,以及为数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显然,这些条件是很苛求的,在现实经济中,很少有市场接近完全竞争模型。
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的厂商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均以MR=MC来确定自己的最优产量。
完全竞争的厂商无法改变市场价格,不管该厂商销售多少产品而市场价格不会因此改变。所以,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的产量由P=MC来决定。这样,边际成本建立了价格与产量之间的联系,边际成本曲线可以看成是厂商的供给曲线,严格地讲,是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向上倾斜的那部分。因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相交点,即AVC曲线的最低点,是停止营业点。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是一种获得正常利润的均衡。此时,产品的价格等于其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也就是说,竞争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的同时,也达到了平均成本最低。
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量是行业内所有厂商的供给量的总和。行业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所决定的均衡价格就是单个厂商接受的市场价格。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因为在完全竞争均衡里,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达到最大。
阅读书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中译本),华厦出版社2001年版; 2、斯蒂格列茨:《经济学》(中译本)上册,第13、14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译本)第8、9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5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黎诣远:《西方经济学》第10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6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第5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刘辉煌:《新编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利润最大化原则、收支均衡点、停止营业点。
2、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用图形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4、解释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同方向变动关系?
5、解释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是一种获取正常利润的均衡。 6、请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7、已知某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Q=50-3P, (1)试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
(2)若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4,试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8、已知某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函数为 STC=200+200Q-24Q2+Q3 (1)当价格为155元时,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 (2)当价格为20元时,情况又会怎样?
9、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试求:
(1) 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 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止生产。 (3) 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10、一个成本不变行业中完全竞争厂商有下列长期成本函数:LTC?Q3?50Q2?750Q,厂商产品的需求函数是Qd?2000?4P,求: (1) 该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2) 该行业长期均衡时有多少厂商; (3) 如果对产品价格课征20%的营业税,则新的长期均衡时该行
业有多少厂商。
正在阅读:
第七章 市场理论04-01
风险投资合作协议书篇03-23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喷泉实验的操作原理05-15
重庆市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检查表(一)04-01
荣誉证书模板大全 - 图文07-11
2020年政治性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剖析材料三篇09-10
2012年近期工作安排通知07-11
幼儿园中班学年保教计划ppt04-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第七章
- 理论
-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