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第6课《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更新时间:2024-01-15 19: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说课稿 乐清市建设路小学 叶小琴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第6课《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下面,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学生、教学法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认识和处理。 一、说教材分析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第六课。本课是上节课的延续,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其中重点是植物的覆盖、坡度的高低、降雨量的大小。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资料介绍,让学生了解由于侵蚀作用引起的地球表面地形的变化。本课活动有利于学生拓展对侵蚀现象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联系起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联系起来。比如,为什么下大雨时在山区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现象?为什么在山区、江河源头特别提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第二部分是“探索侵蚀的实验”。 二. 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经过了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地表地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平时知识积累中,学生对土地并不陌生,他们对于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这种感性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的高度,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因此,本课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在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探究下,在实验和学习中构成一定的科学概念。

本课的内容相信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初步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对于形象直观、动手操作的实验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本课的实验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科学经历,并提高对自然界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定

根椐教材的活动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通过本科的教学研究活动,我的学生将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收获: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 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难点是: 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为了更好地达成以上目标,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顺利进行,我将为每组学生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 四 . 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法”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学法:在这节课中,学生主要用到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探究学习——运用解决”的方法。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引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下完成任务,使学生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五. 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学生已经收集的资料,我将本课教学划分如下四个部分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 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因为课堂只是抛砖引玉,进一步的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明白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充分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让学生明白科学课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做到简明扼要,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有引领作用,需要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我设计了以下内容:

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土地坡度的大小 有无植物覆盖 降雨量的大小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理解和处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sh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