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辨析中感悟语言形式之美

更新时间:2023-11-27 12: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中心小学冯丽娜

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引导学生去研读思考“为什么这样写”,即文章的形式是怎样为表达的内容服务的。通过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学习,感悟语言形式之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情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审美追求之一。“研究为什么这样写”其实就是对文章遣词用句的审美过程。

一、对比《慷弓之岛》教学:什么是在比较辨析中感悟语言形式之美

一些教师能够感受到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意识到语言文字中美的含蕴,但在引导学生感悟、内化、体验语言形式之美的时候,缺乏有效的手段,从而导致审美“失效”。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更赢对自己判断过程的叙述,其中有这样一句:“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是更赢由所看所听产生的思考和判断。这句话句式上的特点是先呈现推理结果,后说明推理的依据,这样的句式在表达上的效果是为了强调事情发生的原因,表现出更赢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实践智慧。一位教师关注到了这一有特点的语言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来学习:教师先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把‘因为’一词放在了后面来写”,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把‘因为’一词放在前面怎么说?”学生很流畅地说出来了。至此,完成了这一语言形式学习的教学。

这位教师在引领学生感受句式特点时,仍然停留在“怎么写的”层面,仅仅是将课文中具体化的语言现象,提升到了“语言表达规律”的层面。对于到底“为什么这样写”,教师没能深入去探究,学生对语言形式之美的体验以及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就无从产生了。

对这样的句式为什么要先说明结果,后说明原因,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性教学引导。首先让学生看一看,这句话与我们以前见过的说明事情原因和结果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这句话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然后,我让学生按照“先说原因,后说结果”的句式来说一说。学生说出改动的句式以后,我将课文的原句和改动后的句子放在一起呈现出来。接下来,引导学生读一读,并比较:用改变的句子来代替文中的句子行不行?为什么?学生大多数都认为“可以”,因为句意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既然一样,课文中为什么要先说事情的原因呢?”我引导学生读读上文,看看魏王问的是什么,更赢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再读改动前后的两组句子,并进行比较,想一想更赢说话的时候,是想向魏王说明事情的原因,还是结果呢?学生顿悟,更赢更想说明“飞得慢、叫得惨”的原因。教师随即指出“结果在前,原因在后”就更能突出、强调事情的原因。

结合上下文的特定语境,这个句式“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的作用很容易显现出来了。这个时候,学生学到的不是教条的知识,而是在一定的意境中体会到了语言形式的特点,感受到了语言表达效果,品味了语言形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逻辑之美。 二、举例子讲方法:如何在比较辨析中感悟谬盲形式之羹

“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比较、辨析”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的策略体会不同词语、标点、句式、表达方式、材料组织、篇章结构的不同效果,理解并体会语言在语境中的精妙所在,进而积累语言,提升语言学习的兴趣,学习并运用语言。

1.增删调改设矛盾。 “增删调改”,就是将文本中具有作者“特殊用意”的语言形式改成“常态的、一般”的表达形式。然后,将改动后的文字和原文并放在一起。这时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头脑中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既然可以这样改,为什么作者要那样来表达呢?于是,矛盾、冲突就产生了,学生就有了结合特定语境进一步研究、品味语言的动力和兴趣。 如老舍先生的《母鸡》一文,文章的结尾写到“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教师去掉其中的

“敢”字,变成“我不再讨厌母鸡了”。然后,把两句话放在一起,引发学生的思考:两句话意思一样吗?去掉“敢”字可以吗?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有了矛盾,带着这样的思考,学生才会有进一步赏析语言形式的愿望。 2.比较辨析重联系。

将矛盾、冲突之处展现出来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两种语言形式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表达效果。在比较、辨析中,引导学生感悟到哪种语言形式能使作者的表达更为准确、生动、传神、深化,更具感染力,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比较不是孤立进行,重在联系全文特定的语境,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语言形式的“独特之美”才能显现出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赏析的语言现象放到课文的具体语境之中,联系全文来比较辨析。在联系课文相关内容比较辨析语言形式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语言文字的独特之美有所感受,而且对课文内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把握也会更加深刻。

如《母鸡》一文结尾的教学,教师将问题摆出来之后,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先看“不再讨厌了”一句的教学。教师提示思考:这层意思在文中表达过了没有?学生找到了“作者改变了心思”。教师再提示思考:改变了心思也就是不再讨厌了。那么,文章的结尾还用再说吗?学生认为既然表达了“不讨厌”的意思,结尾就可以不写了——再写“不再讨厌”母鸡,仍然是重复前面的意思。

再看“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一句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加上一个“不敢”,跟“不再讨厌”的意思完全一样吗?作者要说明什么呢?教师让学生再读全文中表现作者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关键语段,体会原来让作者感到讨厌的“叫声”、“害怕公鸡”等特点。所以,学生就会理解,在母鸡有了鸡雏以后,母鸡的表现竟然令作者感到喜爱、尊敬,确实是令人惊讶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再读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它伟大,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然后再提示学生思考:作者在这里用了“伟大、必定是英雄”等形容词,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尊敬的程度是怎样的?学生此时就会感悟到这种感情是深刻的。教师随即渲染:是的,母鸡伟大到了令人敬畏的程度,“不敢”就写出了这个敬畏的意思——母鸡是不容侵犯的,更不容我们对她不敬!这样伟大的母亲,谁敢不敬啊! 这样,学生自然会体会到:这个“不敢”表达的是对母爱的敬畏啊!有没有“敢”字的差别便在于此,原来连最普通的一个字也有美妙之处。 3.感情朗读悟效果。

在比较辨析之后,学生通过对具体的语言形式的赏析和品味,体会语言之美,那么,如何将学生获得的这种对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抒发出来呢?“有感情地朗读”是实现这一朗读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而且,有了上面学习的基础,这时候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学生感悟到《母鸡》中“不敢”一词的表达效果后,自然对母鸡产生无限崇敬和赞美,这种感受和理解,通过朗读传递出来,能够和文章前半部分作者对母鸡的讽刺形成鲜明的对比。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结合特定的语境来比较,可以辨析文章中典型的语言现象,透过这些典型的语言现象,可以探寻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字、词、句式.不同语言特点的妙处,逐步产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学生能揣摩到文字背后隐含的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到文章独特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的教学效益就会真正提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s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