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评课会议记录

更新时间:2024-06-23 06: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开课评课会议记录

时间:2011年x月x日 地点: 评课内容: 出席人: 主持人:

尊敬的....主任、各位同行:

上午好.非常欢迎大家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我校的教学开放日活动,感谢大家的莅临指导!受科组长陈杰老师委托,由我主持今天的课后点评活动。 本着“高效、多元、共享智慧”的理念,我校一直在开展“优质教学常态化”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今天我校化学科组的两节推荐课则尝试采取“同课异构”形式,根据教学进度,分别由教导处张晓阳主任和龙亮老师上“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课。下面计划分三部分来完成今天的点评:1.先请张晓阳主任和龙亮老师分别就这节课谈谈他们的设计思路;2.请在座各位专家对这两堂课的进行指导;3.请教研室黄远主任对这两堂课进行点评。4.散会、会后交流。 授课老师说课

上公开课的机会较少,借此机会做一个尝试,也向年轻的老师多学习。上这堂课的最初想法,是想展示我校常态化的课堂,这也是我校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将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拿出来分析,以此来和兄弟学校交流、学习。结合本校教学进度,选择《甲烷》这节课,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介绍甲烷的结构和性质,重点放在CH2Cl2的结构和取代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这样的原则,学生自己能够自己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对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点拨,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抓出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预习,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突破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对于甲烷取代反应,本来设计了一个例子——“氯取代甲烷反应量的关系”,这个知识点很重要,但由于时间没把握好,来不及讲。对于氯取代甲烷的化学反应,原想通过亲自操作演示,但担心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所以选择由学生自己来操作。授课不足地方:有十多年没上公开课了,上下来感觉还是有些欠缺,对于学生互动把握不足。我们有个设想,今后的对外研讨课可以采用教师互相到对方学校授课的模式,促进教研交流。

龙亮老师:

作为东莞中学的一名新人,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上这堂公开课。

这堂课我的整体思路是:让学生从新闻、生活中认识甲烷的形态→复习初三甲烷的内容→探究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此部分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的有利机会,故花的时间较多)→由结构过渡到物理、化学性质(其中,对物理性质、燃烧及方程式表达和计算部分不作过多要求;化学性质部分,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是难点。备课时设计了一个取代反应实验装置,发现现象并不明显,且反应条件把握较难,故在课堂上采用视频演示。缺点是不能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实验过程。)→通过对比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异同点,让学生更加了解取代反应,为后续学习其他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打下基础→练习巩固

授课不足:1、教学环节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衔接不够;2、与学生互动不足;3、个人讲解太多。

主持人:下面请各位同仁对这两节课进行指导,请大家不要保留,多提建议,把大家好的意见拿出来分享一下,谢谢。

童建军老师(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化学科原科组长):

同一节课由两位老师来上,体现了同课异构这个课题的思想。两位老师授课内容上大致相同,而侧重点有所不同。内容方面,两节课所用的教学学案相同,安排学生活动相同,置换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对比上相同。不同点:教学经验不同。张晓阳老师侧重于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侧重于对考点的要求;而龙老师的课件比较现代化,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动手构建模型,通过引导得出结论。在取代反应的讲解时侧重点不同:张老师联系高考考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而龙老师侧重强调氧化反应不叫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两位老师各有所长,我觉得,新老师只要自己能够理解,深入角色,发挥自己的风格,也不一定要学习老教师。什么是好课,适合自己的课就是好课。 王绍虎老师(东莞高级中学化学科组长): 两位老师备课上材料多,准备足。对比课堂教学的差别:龙老师的这节课与生活联系比较多,图片比较多。张主任的课在探讨甲烷与氯气反应的环节,张晓阳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更直观,效果更好;尤其二氯甲烷的结构让学生去探究,直观,能促进学生理解。而龙老师采用视频的方式来展示。在探讨甲烷结构的环节,龙老师采用让学生用橡皮泥捏造型的方式来理解甲烷的结构,这对以后学生学习烷烃的种类,学习异构打下了基础。 朱自强老师(东莞市第四中学):

张晓阳老师授课语言精练,思维紧密,讲解透彻。授课过程视频多,讲解多,学生实践多。特别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设计甲烷、二氯甲烷的结构,为学生以后学习异构打下了基础。 龙老师思维新颖,在课堂上介绍了很多与甲烷有关的前沿知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个小疑问:在制作甲烷结构的时候提供了两点信息,第一,碳氢键长度相等;第二是碳氢键角度相等。当时学生作出了三个模型,您当时是说通过这两点信息还不可以确认甲烷的结构。我觉得这两点信息应该可以确定甲烷的结构了。 主持人:

朱老师提的意见很好,通过这两点信息确实可以确定甲烷的结构。因为时间紧,进度刚刚到这里,龙老师在此次表述是有些偏差!

各位专家的建议都很中肯,我听后很受启发,我们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非常感谢大家的建议。下面请黄远主任对这两堂课进行点评。 黄远主任:

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听课,平时向老师听课的时间不多,学习不够。莞中围绕高效课堂常态化课题,来进行“同课异构”研讨课,将课堂开放促进互相交流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相对于以前教学开放日只是课堂展示,今天的开放课更具有探讨的性质,这种模式更有意义。张主任平时工作多,还亲自出马,出来上公开课,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的这两堂课,从设计上看,两位老师各有特点,体现了“同课异构”的思想。两位老师年龄结构不同,教学经验不一样,所以授课风格也不同。张晓阳主任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在甲烷的结构和性质。授课过程有视频,在讲解甲烷结构时通过学生动手做球棍模型并从结构、键角去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再用两个氯原子代替甲烷上的氢原子来思考甲烷的结构,很好地突破了甲烷的结构这个难点。学习甲烷的性质时通过播放视频演示甲烷燃烧过程,提问学生主要围绕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现象描叙的表达等进行让学生感受。在讲解甲烷取代反应环节由学生动手做实验。我觉得公开课尽量能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虽然可能时间会比较长,但学生的感受会更深,今天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张主任这堂课从设计到课堂实施过程都很不错,对时间把握控制得也很好,是一堂有经验老师的成功的课,整堂课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思考、动手、回答;学生能看懂、能理解的知识,就让学生自学。这一点值得新老师学习。 龙老师的课让人感到眼前一亮。龙老师虽然年轻,但上课思路条理非常清晰,语言表达、教态自然,显得老练。在课堂设计上,能够突出重点,课件制作精美,图片很多,注重与生

活相联系。教学过程基本按照课本顺序进行,其中通过给出条件由学生做出甲烷模型这个环节设计得很好。只是对甲烷结构的讲解稍有欠缺,学生理解的键角相等有些偏差,只考虑平面相邻的键角,而没考虑立体相邻的键角,如果能在这里为学生点拨一下,学生就能理解得更深刻。对于甲烷与氯气的反应讲解,没有让学生做实验,而是通过放视频来演示,视频选取得不错,很清晰,但如果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效果会更好。细节注意问题:甲烷结构展示时模型太小,学生看不清楚;关于取代反应,提到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比较,个人觉得这个还是不讲为好,讲了学生反而会混淆。例如,乙醇和钠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还是置换反应?其实都对。化学用语的教学不一定要把概念讲死,界定得太清楚,学生理解反而有偏差。对化学中的一些模糊语言,界定死了就是不科学。但总体来讲,作为公开课,这节课非常成功,语言流畅,虽然某些方面需要加强,但由于时间紧难免犯错误这点都可以理解。 开放课后进行评课这种形式很好,以后要多开展类似的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策略,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继续支持和参与。

谢谢黄远主任!黄远主任对我们的两节课给予了肯定,莞中化学科组老师一定会继续努力,扎实推荐优质教学常态化!再次感谢黄远主任,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本次评课,希望今后继续支持和参与。

接下来讲一下傅可钦老师上的《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课。傅老师整堂课的思路非常清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 从教学目标和设计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节课教学目标全面、适宜、明确,符合学生年龄实

际和认识规律。本节课教学设计,教师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强调能量守恒,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初步学会从能量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分析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发挥了物理学科的特色。 2、 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本节课,课堂设计知识顺序很合理,从生活中的“过山车”总结出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而进行初步的应用。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衔接比较恰当。

3、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节课上,傅老师恰当地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设计。例如问题创设:从“过山车”认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内容呈现:通过实验——小结——推导——初步应用等环节展现;方法手段:讲授、实验、类比、归纳、模型、讨论等;评价反馈:板演、练习等。

4、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从傅老师精心准备的实验器材及自行改进的实验仪器——“王老吉罐”,可知傅老师在这堂课前是花了很大的精力,没有优秀的素质跟扎实的基本功,是不可能做到这么细致的。傅老师在课后虽然是给学生留了一些问题,但这些生活中的例子,也引起了我们所有老师的关注,在讨论之中,把这些疑问都解开了。傅老师能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主动的去学,相信他的学生也是这样的。

堂充满生活气息的物理课--记一堂《气体的压强》公开课 首先是请学生代表谈课后感受。

学生A:L老师的课使我们听起来很高涨,很有感染力,特别是给我们讲的生活事例和信手做的实验,给我们很深的印象,一辈子都难以忘记。比如对压强的微观解释,他做的粉笔打讲义夹实验,使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并很容易地记住了压强的形成原因及确定压强大小的因素。

学生B:L老师上课除了上习题课外,从不带书和备课本上课。这给我们很大的信心,老师的功底很深!同学们对他很佩服。

学生C:要是给我们每个人多做几个实验就好了。

学生D:老师上课逻辑性强,思维严密,很能吸引人,他能引导我们跟着他的思路走,使我们想分心也不行。他很善于提出问题,每个问题都能抓住要害,都能提起我们的兴趣。 执教老师:《压强》这节课课本上讲得很简单,很少,如果照本宣科,只要十多分钟就可以把课讲完,但是考虑到学生的长久记忆及理解。我把这节课内容扩展,通过小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时间上虽然多花了点,但从效率上看是很值得的。这节课是我第一次上,没有任何预演,也没有预演的必要,希望大家能对这节原汁原味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老师A:这是一节很常规的公开课,没有多媒体。没有现代化实验,就像农家饭一样,原汁

原味,很有营养,很能养人,没有西式大餐的豪华与繁杂,也没有中式大餐的精雕细琢。大餐只能够偶尔食之,家常菜可是天天吃的啊!我们需要的是农家的家常菜。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离我们很近,很容易学,也容易做,课堂上做的七个实验,都是信手拈来,实验仪器很容易获得,城市的学校可以做,无条件的农村学校一样可以做,但很能说明道理,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抱怨学校的设备差,条件差,不能做实验,今天的课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动动脑筋:生活处处有实验,破破烂烂皆仪器。作为老师要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的智慧,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已有的东西,作好每一个实验。“小实验,大道理”是我们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老师B: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字“动”。课堂上处处体现了“动”:学生主动地动手做实验,老师亲自动手做实验。老师和学生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科学地“动”,民主地“动”,动出了课堂的精彩,动出了课堂的魅力,动出了知识的本源,动出了学生思维,动出了老师的智慧。“动”的课堂,才是活的课堂,活的课堂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老师C:我对这节课的评价就是一个字“活”。L老师善于活用生活事例,活用身边的设备,比如用烟筒、火焰说明压强差,把高原反应和大气压紧紧地联系起来。物理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物理离开了生活就会变成无水之源,生活离开物理就像航船离开指南针一样会迷失方向。作为物理老师应该学会把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紧紧地联系一起,这样才能使物理课堂有血有肉,生动有趣。

老师D:这节课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这个“动”很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需求,在“动”中学得更愉快,学得更扎实,更高效。从活跃的课堂气氛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动”,今天的课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小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实验,我们今天都记得很请楚,印象很深。因此,可以说,“动”是可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我们的课堂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

老师E:在这节课中有很多“问”和“答”,这是一种很高效的教学处理方法,现在很多人研究问题教学法,都在考虑怎么样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比如说L老师用书卷成筒,点燃烟做实验时,老师不断的转动纸筒,并不断的问:“为什么纸筒向上时有烟雾出?为什么纸筒向下时没有烟雾出?为什么平放时又没有烟雾出?”这样的一问马上又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引起了学生争先讨论。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多精心设计几个问题,让问题领着学生的思维走。但这节课不足的是:由学生自觉提问的机会少了。

老师F: L老师把这节课进行了重组,既承接了初中的内容,又启示了高中的有关内容,他按思维的顺序由“什么是压强?——气体压强(在此说明了气体压强的产生,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大气压强(在此说明了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及其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感觉整节课是有顺序的,易于记忆和理解。 在课堂上L老师采用了很多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个特点,都是信手拈来的,对学生来说较为亲切,比如在解释压强的形成原因时用到的讲义夹,说明大气压强存在时用到的矿泉水瓶,说明大气压强特点时用到的纸筒等,无一不是常见常用的。只要教师在生活中多留心,都可以准备到很多小实验用到我们课堂上来,这对我们新老教师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当然,如果L老师把课堂的小实验做得更加严谨点,让学生积极思考后多提几个问题,那这节课就太完美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s2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