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狂

更新时间:2023-04-07 04: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1 页,共 64 页

目录

2018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一) (2)

2018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二) (14)

2018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三) (29)

2018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四) (42)

2018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五) (53)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2 页,共 64 页 2018年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狂背五套题(一) 说明:本套狂背五套题按照考研侧重点和出题难度,严格筛选提取了历年考试高频核心试题及重点题型,更突出针对性和实战性,适用于考研冲刺最后狂背。

——————————————————————————————————————————

一、名词解释

1. 庠序

【答案】庠序是中国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后来用为一般学校的通称,痒相传起源于虞舜时代,一称“米廪”,庠就是养育教育的意思。序起源于夏,有东序、西序之分,是当时贵族子弟习射的地方。《孟子》指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库;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开办库序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2. 次相授业法

【答案】次相授业法是汉代私学所采用的一种转相授受的教学方法,汉代高等私学一般称“精舍”、“精庐”。汉代高等私学经师身份大致有二:一是官吏兼经师,所谓“居官教授”;二是经学专门家,所谓“隐居教授”,经师们的教学风度颇有不同,生徒身份也有区别,有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之分。及门弟子,指亲自到精舍,向经师问学,直接从师受教的学生:著录弟子,是列名某一经师门下,有师弟子之名份,但不必亲自来受业,没有授受经学之实的学生。史书记载,有的经师门下,著录弟子达数千人或万余人。即使是及门弟子,人数若太多,经师也不得不采用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办法,使弟子次相授业。这种弟子间转相授受的办法,非常流行,形成了以名儒讲诵为主、弟子们转相授受为辅的教学方法,由此可以说汉代的私学教学还是个别教授。

3. 苏湖教法

【答案】苏湖教法是比宋著名教育家胡缓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时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他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学习六经经义,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学习一些应用学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生可主治一科,兼治他科。苏湖教法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北宋庆历兴学中得到推广,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马礼逊学堂

【答案】马礼逊学堂是美国基督教徒布朗为纪念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是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最早的学校。1839年,布朗在澳门创办了马礼逊学堂,属小学程度。

1842年,该校由澳门迁至香港,发展为中小学,采用英语教学。校长为布朗,教师除布朗夫妇外,还聘请一个中国人教中文。课程除宗教外,还有中文、算术、生理学、地理、历史、英文、化学等。开办初期,颇受各方人士重视,校务发展顺利。1849年,马礼逊学堂因受到官方和教会的双重压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3 页,共 64 页 力而停办。

5. 晓庄师范

【答案】晓庄师范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一所乡村师范学校。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自任校长,1929年这所学校更名为晓庄学校。陶行知提出师范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师范毕业生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在晓庄学校试验期间,他将“教学合一”发展为“教学做合一”,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要求乡村教师要能真正关心

农民,为农民服务;强调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指出教育内容和治学方法与农村生活密切结合。

1930年,晓庄学校遭当局查封,至1951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复办南京晓庄学校。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组合新建南京晓庄学院。

6. 鸿都门学

【答案】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规模曾发展到千人以上。鸿都门学的创办是统治集团内部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爱好有密切关系。由于汉末宦官集团政治势力的膨胀,太学生站在官僚集团一边与宦官集团展开斗争。宦官集团便投汉灵帝所好,怂恿灵帝办鸿都门学,利用教育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鸿都门学的学生由地方长官或朝中三公举荐,大多在政治和爱好上与汉灵帝相投合。学校专以尺犊、辞赋、字画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内容,毕业后多封以高官厚禄。因此,它受到官僚集团的猛烈抨击。鸿都门学的学生在政治上代表宦官集团的利益,但鸿都门学本身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型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旱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7. 经今古文之争

【答案】经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儒家经学两大派在学术和争立学官问题上的争论。一派所依经籍为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故称经今文学;另一派所依经籍据称为发掘出的先秦古文字本,故称经古文学。两派所据经籍,小仅书写字体和字句篇章不同,在治经观点方法和传经学统宗派上亦不同。经今文学师传严守师法家法,重在探索经籍的“微言大义”,为汉政权服务。经古文学重在训话考索经籍文字典故。前者把持西汉太学,先后立博士14家,后者多在民间传授。西汉末年,刘散议立经古文学官,招致经今文学博士激烈反对,两派之争自此开始。新莽时和东汉初,经古文学几度跻身博士之位,亦均未能成为官方显学,但在学术上则逐渐居于上风。东汉末年,郑玄不守经今古文的家法,博学多闻,以经古文学为主干,并吸收经今文学某些观点而遍注群经,参互各说,以成一家之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学的统一,经今古文之争遂告一段落。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4 页,共 64 页

8. 万木草堂

【答案】万木草堂是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康有为于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创设的一座新式学堂,是他讲学的场所。康有为采取个别谈话甄别的办法,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有志于维新的青年入学。办学宗旨是培养兼通中西学说,德智体多方面发展的人才。著有《长兴学记》以为学规。康有为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开设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和文字之学四种课程。学生除听讲外,主要靠总结读书、写笔记、记功课薄,每半月旱交一次。康有为对功课薄反映的问题或做批示、或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康有为自仟总教授,另从学生中选出若干名高材生作为学长,带领学生读书。还要求学生练习演说、做体操和假期“游历”

万木草堂是一所由旧式书院向新式学堂过渡的学校。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前后历时7年,期间他完成了-系列重要著作包括《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同时他还继续撰写《大同书》。这些著作也成为万木草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维新运动的重要理论依据。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变法维新骨干,如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人,他们都成为戊戌变法中的重要人物。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逃亡日本,万木草堂于1898年9月被清政府查封停办。

二、辨析题

9. 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具体理由如下:

(1)课程是受教育者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的。

(2)课程不仅包括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还包括学校有目的地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学校内其他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潜在的教育影响。课程不但包括对教学内容的规范,而且包括对教学进程的规范。

10.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教育即集体主义教育。

【答案】错误。

(1)集体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关系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为了集体”的教育。

(2)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教育是一种“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并“为了集体”的德育模式,除提倡集体主义实施“为了集体”的教育外,还特别强调通过“前景教育”等培养集体,以及“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平行影响原则”。

(3)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所倡导的集体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核心内容,但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还包括了集体教育的手段、方法、途径、原则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rv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