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民工学校生存问题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3-10-08 07: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5—2016第一学期)

课号:课程名称: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当代中国社会民工学校生存问题之我见

——以台州市为例

城市化进程导致民工潮的出现,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且影响深远的就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然而,政府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显得有些力所不能及,由此,农民工以“自救”的方式创办了民工子弟学校。但从创办开始,民工子弟学校就备受关注,亦长期存在争论。

因为原来我家住一个民工学校旁边,曾亲眼看到过民工学校简陋的教室和教学设备,没有很舒适的操场,学校隔三差五被通知要进行整改。太多的家长很无奈,他们也想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但“进不了”“读不起”好的学校是他们心头的一大烦恼。这让我开始关注起民工子弟学校以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时常关注民工子弟学校的新闻。在查阅了相关的国家政策和一些社会新闻后,本文就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以及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展开。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一)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现状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7所未通过教育部门审批的民工子弟学校内,共有4960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椒江区民营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口18.65万余人,其随迁子女在椒江就学约1.38万人。但是公办中小学和经审批的民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并不能完全接纳这些孩子,一些未经审批的民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

据椒江区教育局介绍,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为5197名,约占38%;

在已经审批的民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有3633名,约占26%。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须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这对于广大处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能够承受的不在多数。另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用教材的迥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不同也都会影响其选择借读。同时,农民工身份遭受的社会歧视也会给其子女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有些家庭即使具备经济实力,最终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低下的农民工子女,除了一部分在公立学校借读外,很多家庭只好将子女送入外来人开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简易学校就读。这类学校或被称为“棚户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有人认为,它们根本不能被称为是学校,因为多数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充其量只能算作“民上自发办学点”。但这类学校在城市发展十分迅速,数量增长快,学生人数增加也十分迅速。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后。农民工家庭大多数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现在孩子的部分作业需要家长的监督和辅导,也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再加上农民工家长工作繁忙,没有过多的时间监督孩子学业,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考试成绩比较关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行动上具体指导。有时甚至以往往以命令指责的形式教育子女,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难于收效,往往适得其反。

二、民工子弟学校现存问题 ①

所有数据来源于相关新闻。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多数的投资来源以个人投资办学为主,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也存在接送校车、校舍方面的安全隐患。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一)教学设施缺乏

农民工子弟学校大都举办在农民工居住稠密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在偏僻荒凉的郊区,环境恶劣。这些农民工子弟学校有的是推倒原来厂房重建;有的是在原来的厂房上添加一层作为教室;有的是租用废弃的厂房。它们的场地狭窄、校舍简陋,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因为办学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而没有合法的办学资格,农民工子弟学校经常处于“动荡漂泊”的状态。曾看到这样的新闻“路桥桐屿三江明珠学校的学生们接到通知,要搬到新校区上课。可开学不到两星期,同学们又被通知学校要停课两周,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打听,家长们才明白,原来路桥三江明珠学校新校区存在安全隐患”我想,这样的事情肯定不止在台州存在,全国许多农民子弟学校亦有很多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大部分教学设施与国家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老师上课就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学生的活动场所根本没有或极为狭小;没有理、化、生实验室,没有音、体、美课程的器材教具,没有多媒体教室以及必备的设施,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师资力量薄弱

这些农民工子弟学校许多都大多数为家族化管理,“丈夫当校长,妻子管财务,亲戚朋友当老师。”“校长多为中等学历,还有文盲和半文盲。一部分人有过教师经历,相当数量都是‘转岗’过来了的。”教师往往是“东拼西凑”,正式的有经验的老师很少,而音乐、体育、自然、英语等课程的师资更是缺乏。“主要为公立学校离退休教师、农村学校外流教师、待业求职大学生以及文化程度较高的进城务工者,许多教师都是临时从教,”代一两年课就走人,根本没有教学经验和责任心。

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低且没有保障,也没有任何福利政策;学校设施较差,教师生活一般比较艰苦,教学负担重,工作量大。这些造成教师的流动性大,从而使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缺乏,使得一些课程无法开设,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造成农民工子弟学校

的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所以,有人戏称农民工子弟学校为“识字学校”或“培训学校”

(三)难以取得合法办学资格 农民工子弟学校大多数是私人举办,属于民办教育的范畴。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需要自筹办学经费、租用房屋或场地以及经常搬迁等局限,其基本办学条件往往不能符合国家或地区规定的办学标准。因而,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拿不到办学许可证,一直以“黑户”或“非法学校”的身份存在着。

三、民工子弟学校困境的成因

农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缺乏办学经费,二是缺少政策保障。对农民工子弟学校来说,办学经费是基础,国家政策是保障。这两个方面的缺失,使它们无法获得发展的保证。

(一)缺乏办学经费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者大都为未来务工人员,他们把办学作为一种职业,要从中取得一定的回报。单凭办学者个人的力量,所筹得的办学经费有限,又要自负盈亏,出于自身的利益需求,往往不会过多投资。农民工子弟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流动儿童,而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收入较低,往往不能承担高昂的学费。一般来说,农工子弟学校每学期的学费在350元到500元,可月付,可以拖欠,还可“讨价还价”。由于学费是农民工子弟学校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而这些学校收费又比较低廉,从而减少了办学经费。农民工子弟学校又要不断的搬迁或被取缔,办学者都不愿承受因学校停办而造成资金无法收回的巨大损失,在未取得合法办学资格之前,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办学投资。

民工子弟学校基本上自负盈亏,学生的学费就是学校的经济来源。如果无法保障生源,没有足够的教学经费,那么就无法聘请和留住好的教师,保障良好的教学质量,而这又会导致学校生源进一步流失。如此循环下去,民工子弟学校最终只能面临关停的尴尬境地。 (二)缺少政策保障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有着很大的联系。政府虽然对农民工子弟学校严格管理,但只是在安全方面严加控制,而对学校的扶持力度很小或无扶持。由于缺少政策上的保 ②

闫丽君:《民工子弟学校的困境与出路》,《青年研究》 2007年第7期。

障,农民工子弟学校时常处于被取缔的险境,造成办学者不愿进行大规模的办学投资,导致办学经费的减少。同时,要求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的办学标准,准入门槛过高,

多数学校因无法达标只好以“黑户”身份生存。 四、民工学校生存问题之我见

都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对农民工子弟来说,教育是改变未来命运的途径。农民工的孩子生活在城市中,他们也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可公办学校进不了,就只能进农民工子弟学校。虽然农民工子弟学校是私立的,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但也不能太差,因为承担着许多农民工孩子的教育未来和希望。

农民工子弟学校带给学生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质量,我们是可以想象的,虽然在一些地方,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也是办得挺不错的。甚至在教育质量上超过一般的公办学校,可高质量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却是少之又少。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政府对其也是关心的。特别是对于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因为一旦出事故,谁都无法交待。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最为常见的解决之道就是发出整改通知书,如果整改不合格,就勒令其停办,当然,对于学生的出路,当地政府也会想方设法解决。不过多数情况下,也只能由家长自行解决。一些农民工孩子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失学了。

我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对民工子弟学校生存问题能做的事情很小。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可以关注他们的教育,办好农民工子弟学校,给农民工子女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机会。

刘学东:《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0年第3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ru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