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考试简答题
更新时间:2023-10-15 00: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毛邓三考试题及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思 考 题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內涵:就是把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条件:第一,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使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发生和坚持下来,并且日益发展。 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影响,为革命军队和政权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群众条件。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是继续向前发展的,中国红色政权也必然会继续发展 第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思想理论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地位:毛泽东思想对于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和人类进步事业具有借鉴作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时代的主题逐步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为我国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机遇。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1)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5、◆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第二,科学发展观追求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协调发展;第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答: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试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及辩证统一关系 答:毛泽东:实事求是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江泽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和体现。
第三章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答:(1)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革命。
(2)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
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内容:(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
4、为什么说无产阶级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答: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更加有利于它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5、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有何重大意义?
答:(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2)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61—62页)
答: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说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有现实可能性? 答:(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
(2)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五章
◆1、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意义:1、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2、在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 3、在政治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答:生产力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各种问题的需要。
◆3、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科学命题?
答:第一“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第二“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第三“中国解决所有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第四“要善于抓住机遇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4、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
答: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我国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第一,改变生产力落后状况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
第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
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需要经历长期的初级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上百年时间,都将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意义:第一,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二,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第三,是防止和排除“左”、右倾错误的强大思想武器;第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答: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步:你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
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七章
1、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因为第一,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和目的决定的。第二,这是由改革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决定的。第三,这是由改革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所决定的。
完善:(1)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的渐进式的改革。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既定目标和党的基本路线,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
(3)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和基本出发点。人民利益标准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三个代表”思想的落脚点。
◆2、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辨证关系?
答:(1)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2)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制约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力度大小和发展速度高低,都可影响原有的稳定程度。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以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3、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答:首先,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其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再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最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答: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答: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第八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因而有其共同
的特征。
(3)作为与特定社会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确立这种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如何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为什么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首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按劳分配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其次,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最后,按要素分配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5、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
6、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中国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公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稹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7、简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扒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九章
◆1、什么是民主?
答:民主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答:一、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答: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对象看,民族资产阶级及后裔是我国“人民”的范畴。
二、从党派关系看,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三、从概念的表述看,“人民民主专政”的表述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可以避免误解、歪曲和滥用。
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5、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答: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意义:(1)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5)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6、什么是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体系.具体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简称政体。
#原则: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3、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第十章
1、什么是和谐文化?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答: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 #地位: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关系:(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方针:(1)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3)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第十一章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现实依据?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依据:(1)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2)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顺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再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必然坚持以人为本;2、必然坚持科学发展;3、必然坚持改革开放 4、必然坚持民主法制;5、必然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第十二章
◆1、“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内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
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意义:(1)它创造性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4)使“和平共处”理论有了新的、更丰富的内涵。
2、新形势下我国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2、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3、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4、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5、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十三章
1、什么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我们党着眼于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坚持和平、发展、歙 和,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独立自主是根本出发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基本准则;
三、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是基本立足点;四、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是重要原则;
五、维护世界和平是重要目标。
第十四章
◆1、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答:第一,他们的劳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他们的工作开拓了就业途径。
第三,他们的创业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和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核心问题: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答: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一个发
挥”是指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十五章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
答:性质: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答: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3、如何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答;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挥”是指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十五章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
答:性质: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答: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3、如何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答;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正在阅读:
毛邓三考试简答题10-15
旅游地理考试期末试题11-27
2011西安统计年报10-26
红楼梦25-36回达标检测11-07
建筑间距与日照问题10-23
浙江省床上用品行业企业名录2018版2329家 - 图文12-21
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及理论09-02
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期末考试答案01-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答题
- 考试
- 邓三
- 九年级下册Unit - 5 - Topic1课文 - 图文
- 涟源市三一学校骨干教师评选方案
-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研究
- 20137月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如何设计清真冻牛羊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设备选型+财务概算+厂区规划)投资方案
- 化学求职信范文4篇
-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培训试题及答案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考研专业课法学真题分析 doc
- 广东省助理电子商务师操作指南 - 图文
- GGX-6安装条件
- 二次函数同步练习题
- 寒假走访名单
- 财务会计典型业务题回顾一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题库
- 湘价费〔2007〕87号 关于规范防空地下室易
- 六年级下册词语手册中四字词语及解释
- 管理思想史主要内容
- 隐名股东纠纷的解决思路—重庆冉缤律师文集
- 《细胞的结构》知识框架和疑难知识梳理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