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5-03 11:08: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水文学原理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 球 的 水 量 估 计
二、水分循环(the hydrological cycle) (一)水分循环及其成因 1.水分循环的概念
水圈中各种水体通过不断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地面和地下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如图所示,称为水分循环。
水文循环贯穿整个水圈,上至10km,下至地表以下1km左右也正是水的循环运动,使得人类永续用水;生活,发电,工业。农业等。因此,研究水循环是水文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2.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整个水分循环过程包括了蒸发、降水、径流3个阶段和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环节。
① 降水(Precipitation):大气中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如雨、雪、雾、雹、霰等。
② 蒸发(Evaporation):水分子从水面、冰雪面或其它含水物质表面以水汽形式逸出的现象。包括截留蒸发、地面蒸发、叶面蒸发、水面蒸发等。
③ 径流(Runoff):陆地上的降水由地面和地下汇流到河流、湖库、沼泽、海洋、含水层或沙漠的水流。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 ④ 渗流(Seepage flow):水从地表渗入地下及在地下流动的现象。 3.水分循环原因
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水的气态、液态、固态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分循环过程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 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太阳辐射的热力作用为水的“三态”转化提供了条件;太阳辐射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海陆的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空气的流动,为水汽的移动创造了条件。 地心引力(重力)则促使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从而实现了水分循环。
(二)水分循环类型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根据其路径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1.大循环
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称为大循环,也称海陆间循环。它是由许多小循环组成的复杂的水分循环过程。 2.小循环
小循环是指水仅在局部地区(海洋或陆地)内完成的循环过程。小循环可分为海洋小循环和陆地小循环。
(三)水循环周期
大气中总含水量约1.29×105亿m3
全球年降水总量约5.77×106亿m3
大气中的水汽平均每年转化成降水44次( 5.77×106亿m3 /1.29×105亿m3),即大气中的水汽每8天更新1次;
全球河流总储水量约2.12×104亿m3
河流年径流量约4.7×105亿m3
全球的河水每年更新22次(4.7×105亿m3/ 2.12×104亿m3)也即河水每16天多更新一次
(四)水分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文循环与地球圈层构造
2.水循环与全球气候
(1)水循环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者; (2)水循环促进全球水热平衡;
(3)水循环的强弱与路径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 3.水循环与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 4.水循环与生态平衡
(1)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组成物质;
(2)水文循环是制约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平衡或失调的关键,是影响生物有机体活动旺盛、枯萎的主要因子。 5.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循环----水资源可再生---永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别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只有开发利用的强度不超过水循环更新速度,并控制水污染的条件下,水才能永续利用。 水资源是有限的,而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且水污染日趋严重,应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研究水文循环的目的,在于认识它的基本规律,揭示其内在联系,这对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抵御洪旱灾害,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都有重要的意义。 6.水循环与水文现象以及水文学科的发展 7.
第二节 水量平衡
一、概述
所谓水量平衡,是指任一区域(如一个流域)在任一时段(如一年)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之差额等于区域内蓄水变量。
w入-w出=?S
w入
w出
式中: 叫为收入水量; 为支出水量; 以为蓄水变量。在多水期为量增加;在少水期 为负值,表示蓄水量减少;多年平均水量即为:
?S
?S
?S
水平衡原理示意图 图A 图B
正值,表示蓄水
解:
(1)根据绘制的等雨量线图量算出各相邻等雨量线间的流域面积.按该法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sum(piFi)/F=1/9000(170*500+150*1500+130*3000+110*4000)=126.7 4)客观运行法
区域平均降水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j为第j个格点雨量;nj为参加第j个格点的雨量计算的雨量站站数;Pi为参加j点计算的各雨量站的降雨量,N为格点数;
?
第六节 下渗
下渗又称入渗,是指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和地下的运动过程。下渗是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土壤水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径流形成过程、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
一、下渗的物理过程
(一)下渗过程的阶段划分
整个下渗的物理过程按照作用力的组合变化及其运动特征,可划分如下3个阶段: 1.渗润阶段 :降水初期,若土壤干燥,下渗水主要受分子力作用,被土粒所吸附形成吸湿水,进而形成薄膜水,当土壤含水量达到岩土最大分子持水量时,开始向下一阶段过渡。 2.渗漏阶段: 随着土壤含水率的不断增大,分子作用力渐由毛管力和重力作用取代,水在岩土孔隙中作不稳定流动,并逐渐充填土壤孔隙,直到基本达到饱和为止,下渗过程向第三阶段过渡。
3.渗透阶段: 在土壤孔隙被水充满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分主要受重力作用呈稳定流动。
上述3个阶段并无截然的分界,特别是在土层较厚的情况下,3个阶段可能同时交错进行。此外,亦有的将渗润与渗漏阶段结合起来,统称渗漏,渗漏的特点是非饱和水流运动,而渗透则属于饱和水流运动。
(二)下渗水的垂向分布
包德曼(Bodman)和考尔曼(Colman)通过实验发现,在积水条件下(保持5毫米水深),下渗水在土体中的垂向分布,大致可划分为4个带。它们具体反映了下渗水的垂向运动特征。
1.饱和带 位于土壤表层。供水充足,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厚度不超过1.5厘米。 2.过渡带 在饱和带之下,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急剧减少,形成一个水的过渡带。过渡带一般在5厘米左右。
3.水分传递带 位于过渡带之下,土壤含水量沿垂线均匀分布,大致为饱和含水量的60—80%左右。带内水分的传递运行主要靠重力作用,在均质土中,带内水分下渗率接近于一个常值。
4.湿润带(润湿带) 水分传递带之下,则是一个含水量随深度迅速递减的水分带,称湿润带。湿润带的末端称为湿润锋面,锋面两边土壤含水量突变。此锋面是上部湿土与下层干土之间的界面。
随着下渗历时的延长,湿润锋面向土层深处延伸,直至与地下潜水面上的毛管水上升带相衔接。
(三)下渗要素
为了定量研究水的下渗的物理过程,经常要运用到下渗率和下渗能力等要素。
1.下渗率f(又称下渗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土壤中水量,常用毫米/分或毫米/小时计。 2.下渗能力fp,(又称下渗容量)。指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 3.稳定下渗率fc,简称“稳渗”。通常在下渗最初阶段,下渗率具有较大的数值,称为初渗(f0),其后当下渗锋面推进到一定深度后,下渗率趋于稳定的常值。此时下渗率称为“稳定下渗率”。这个过程可用下渗曲线表示,图上的累积下渗(F)曲线,则是下渗量随时间的增长过程。累积曲线上任一点的坡度,表示该时刻的下渗率,即
2-60
二、下渗经验公式
?
霍顿公式(1940)
式中,fc为稳定下渗率;f为初始下渗率,β为常数,下渗曲线的递减参数。
霍顿公式反映了下渗强度随时间递减规律,并最终趋于稳定下渗。所以下渗过程是一个消退过程。消退的速率为 df/dt。
参数f0、fc、 β必须根据实测入渗资料确定。下表给出了一般参数估计值。 Horton入渗模型参数估计 土壤与覆盖 标准农田(裸土) 标准农田(草皮) 泥炭地 细砂质粘土(裸土) 细砂质粘土(草皮)
f0 mm/h 280 900 325 210 670 fc mm/h 6~220 20~290 2~29 2~25 10~30 β L/min 1.6 0.8 1.8 2 1.4 根据上式还可进一步导出表达下渗累积曲线的公式:
三、影响下渗的因素(P79 )
(一)土壤特性的影响 (二)降水特性的影响
(三)流域植被、地形条件的影响 (四)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七节 径流
径流特征值
最常用的径流特征值有:
1、流量Q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 2、径流总量W 径流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断面的总水量(一般指出口断面)。计算式为: W = QT ?
3、径流深度R:指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也即是把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常用单位为毫米(mm)。其计算式为:
? ?
式中:W为径流总量(m3);F为流域面积(km2);1/1000为单位换算系数。
R??
WF?11000 4、径流系数。径流系数是指任一时段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或降水总量)之比值。其计算式为: ? ? ? 式中:R为径流深度(mm);P为降水量(mm) ?
?RP 5、 径流模数:指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常用单位为dm3 / s· km2或m3/a·km2),其计算式为:
m?
QF?1000 式中;Q为流量(m3/s);F为流域面积(km2)。 径流模数与径流径流深度间的关系(P157)
R?31.5m或 m?131.5R
6、模比系数K: 模比系数又称径流变率,是指某一时段径流值(mi,Qi或Ri等),与同期的多年平均径流值(m0,Q0或R0等)之比。其计算式为: 式中,m,Q,R含义同上。 Ki?mim0?QiQ0?RiR0
径流特征值之间的转换。
?
解:W=QT=3.11*365*24*60*60=3.11*31.54*106=9809*104 M=Q*103/F=3.11*103/132=28.56(l/s.km2) R=W/(F*103)=9809*104/(132*103)=749(mm) A=R/P=743/912=0.815
已知某站集水面积F=132km2,多年平均流量Q=3.11m3/s,多年平均降雨量P=912mm,求算相应的W、M、R、a
正在阅读:
水文学复习资料05-03
论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05-14
2019-2020学年抚顺市抚顺县七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有答案-精华版12-19
公共场所工作总结10-27
关于项目工程提前结算相关事宜03-27
三类考试复习题05-01
毕业论文 上海大众汽车4S运营探析05-08
一汽大众-2005款捷达电路图(原厂)06-01
会计顶岗实习报告05-2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水文学
-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