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更新时间:2024-03-06 03: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 水势:water potential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就是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

2. 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又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在标准压力下,溶液的渗透势等于溶液的水势.

3.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 细胞的原生质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膨胀的反作用力.

4. 质外体途径:apoplast pathway 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速度快.

5. 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 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 6. 渗透作用(osmosis):物质依水势梯度而移动。

7. 根压(root pressure):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8.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9. 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10. 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TR):植物蒸腾丢失水分和光合作用产生的干物质的比值。

11.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指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克数.

12.内聚力学说—cohesion theory—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相同水分子间,具有相互吸引的力量,称为内聚力。叶片蒸腾失水后,便从下部吸水,所以水柱一端总是受到压力,与此同时,水柱本身的重量又使水柱下降,这样上拉下堕使水柱

产生张力。众所周知,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很大,可达-300×105Pa,同时水分子与导管或管胞内纤维素分子之间还有强的附着力,它们远远大于水柱的张力(-5~-30×105Pa),故可使水柱不断。

13.水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思考题

1. 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放在纯水中:细胞吸水,渗透势增大,压力势增大,水势增大,体积增大.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渗透势减小,压力势减小,水势减小,细胞体积减小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水分在植物中的作用是很大的:1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2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5细胞分裂和生长需要足够水.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答: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3种方式:扩散,集流和渗透作用,最后一种方

式是前两种方式的组合,在细胞吸水中占主要地位。扩散是物质依浓度梯度向下移动,集流是物质依压力梯度

向下移动的,而渗透作用是物质依水势梯度而移动。当细胞内的水势比细

胞外的水势低时,细胞吸水,水从细胞外向细胞内移动。水分集流是通过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实施的。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首先,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吸水,主要在根尖进行。通过质体外途径,

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经过根毛,根皮层,根中柱鞘,根导管。然后在根压与蒸腾拉力的推动下,水分从下往上运输,其中蒸腾拉力是主要的动力。相同分子之间有相互吸引力,即

内聚力。叶片在蒸腾失水后,便从下部吸水,所以水柱一端总是受到拉力,与此同时,水柱本身的质量又使水柱下降,这样上拉下坠使水柱产生张力。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比水柱张力大,故可以使水柱不断,这样,水分就可以运输到叶片了。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 答:光照条件下,保卫细胞质膜上的质子泵ATP酶活化,质子泵排出质子到质膜外,使得质膜内侧的电势更负,于是通过各种通道吸收各种离子和积累有机溶质于液泡,气孔会张开。而黑暗条件下,质子泵ATP酶无法活化,从而无法进行以下过程,气孔关闭;

光照条件下,保卫细胞光合作用消耗CO2,细胞质内的pH增高,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保卫细胞水势下降,便从周围细胞吸取水分,气孔便张开。在黑暗条件下,则正好相反。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

答:与保卫细胞的细胞壁有关。由于保卫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加上纤维素微纤丝与胞壁相连,所以会导致气孔运动。例如,双子叶植物的肾形保卫细胞的内壁(靠气孔一侧)厚而外壁薄,微纤丝从气孔呈扇形辐射排列。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壁易于伸长,向外扩展,但微纤丝难以伸长,于是将力量作用于内壁,把内壁拉过来,于是气孔张开。

7.节水农业工程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

答:我国是世界上贫水国之一,加上有限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西北、华北地区极度缺水,限制农业的发展。节水农业工程能用较少的水源得到较大的收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无疑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新的突破。 8.在栽培作物时,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

答: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维持作物的水分平衡。水分平衡是

指植物吸水量足补偿蒸腾失水量的状态。水分平衡破坏时,常发生萎蔫现象,农业上用灌溉来保证作物是水分供应;移栽植物时常剪去部

分枝叶以减少蒸腾,目的在于保持水分平衡。在栽培作物时,应该客观地根据植物外部性征来灌溉。可以通过叶片水势,细胞液浓度,渗透势和气孔开度来辨别是否需水。节水灌溉有几种方法,喷灌,滴灌,调亏灌溉和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

9.设计一个证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

答:用容积法测定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将带叶的植物枝条通过一段乳胶管

与一支滴定管相连,管内充满水,组成一个简易蒸腾计。过一段时间后,如果管内的水减少了,就可以证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

10.设计一个测定水分运输速度的实验

可对水分染色通过对该颜色观察并记录一定时间所运输的距离测定运输速度

11.如何利用水份亏缺的生理变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以达到节水高产双赢的目的?

我们应该尽可能维持作物的水分平衡,合理灌溉:1喷灌2滴灌3调亏灌溉4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CO2和水,

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 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是材料在某一些频率上对电磁辐射

的吸收所呈现的比率,与发射光谱相对。如果把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的中间,就可以看到光谱中有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因此,在光谱上出现黑线或暗带,这种光谱称为吸收光谱。

3.荧光现象(fluorescence):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

下呈红色(叶绿素a为血红光,叶绿素b为棕红光),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4.磷光现象(phosphorescence):叶绿素除了照光时间能辐射出荧光外,去掉光源后仍能辐射出微弱红光,它是第一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既为磷光。

5.增益效应(enhancement effect):两种波长的光协同作用而增加光合效率的现象称为增益效应或爱默生效应。

6.光反应(light reaction):是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的。光反应是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的过程,光反应包括光能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等三个主要步骤,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甘增宇 200830050204】

7.碳反应(carbon reaction):, 是在暗处或光处都能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这两个高能化合物分别作为能源和还原的动力,经过酶的催化,将CO2固定并转变为糖,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8.光合单位:(photosynthetic unit)是指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光合单位=聚光色素系统+反应中心

9.聚光色素(天线色素):(light-harvesting pigment)无光化学活性,只收集光能,传到反应中心色素,包括绝大多数色素(大部份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胡罗卜素、叶黄素)都属于聚光色素。

10.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光合作用第一步,从叶绿素受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反应为止,包括色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的过程,两个光系统都参加

11.反应中心:(reaction centre)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膜蛋白复合体,包括特殊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和醌等电子受体

12.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光照下,水在光系统2的类囊体膜腔表面经放氧复合体作用,放出氧气,产生电子,释放质子到类囊体腔内

11.光和链:(light and chain) 在类囊体膜上的PSⅡ和PS之间几种排列紧密的电子传

递体完成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5 木本植物怕剥皮而不怕空心,这是什么道理?可是杜仲树皮(我过特产中药)剥去后,植物仍正常生长,请查资料理解详情。

答:木本植物含木质部在内,韧皮部在外,木质部自下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自上向下输送有机物,一般韧皮部都较薄,剥皮后韧皮部被破坏,影响了有机物质的运输,根系需要地上部供应有机营养,时间一长就会影响根系的生长, 空心却还会有部分木质部保留 ,不会对树造成太大的影响。

树木一般剥掉皮后,树皮不能再恢复生长,如对树木主干进行环剥,则使树木很快死亡。而杜仲的树皮则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即使对主干某一区段树皮进行全部环剥,只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短期内在剥掉皮的木质部上又可长出新的树皮,3~4年后即可赶上未剥皮部分树皮的厚度。通过环剥皮还可以促进树株直径的生长。杜仲树树皮这一再生特性,对杜仲树皮的永续利用及杜仲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七章 名词解释

1.跨膜信号转换:(transmembrane transduction) 信号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之后,通过受体将信号传递进入细胞内,这个过程称为跨膜信号转换。2.信号:(signal) 对植物来讲,环境变化就是刺激,就是信号。根据信号分子的性质,信号分为物理信号和化学信号。光、电等刺激属于物理信号;激素、病原因子等属于化学信号。

3.受体:(receptor) 是指能够特异地识别并结合信号、在细胞内放大和传递信号的物质。

4.CaM:钙调蛋白是一种耐热的球蛋白,等电点4.0,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700.它是具有148个氨基酸的单链多肽。它以两种方式起作用:第一,可以直接与靶酶结合,诱导构想变化而调节靶酶的活性;第二,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活化态的Ca2+/CaM复合体,然后再把与靶酶结合,将靶酶激活。

5.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位于亚细胞组分如细胞核、液泡膜

上的受体。

6.细胞表面受体:cell surface receptor,位于细胞表面的受体。

7.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一类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的酶。蛋白激酶是一类磷酸转移酶,其作用是将 ATP 的 γ 磷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白质磷酸化。可分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和组氨酸激酶

8.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s,将作用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內信使。

9.级联反应:cascade,在连锁的酶促反应中,前一反应的产物是后一反应的催化剂,每进行一次修饰反应,就使调节信号产生一次放大作用。 思考题

1.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包括各种内外源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细胞接收胞外信号进行信号传导可以分四个步骤:1.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

2.跨膜信号转换; 3.在细胞内通过信号转导网络进行信号传递、放大与整合;4.导致生理生化变化。如果信号分子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前两个步骤可省略。

2.钙调蛋白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胞质溶胶蛋白,由148个氨基酸组成单条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16.7kDa。它的作用是对任何微量的钙都能敏感地捕获。钙调蛋白只有在与Ca2+结合后才有活性。因此,激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Ca2+浓度变化来调控钙调蛋白的活性。活性Ca2+·CaM复合物可以通过与靶酶作用方式调控代谢过程。即Ca2+·CaM复合物与靶酶,如磷酸二酯酶、蛋白激酶等作用,使靶酶构象发生变化(Ca2+作用结果)而活化,从而对代谢过程起调控作用。

3.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普遍的翻译后修饰方式。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分别由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催化完成。前者催化ATP或GTP的磷酸集团转移到底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上;

后者催化逆转的反应。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如Ca2+往往通过调节细胞内多种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从而调节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进一步传递信号。

4.Ca2+在植物细胞的多种信号转导过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钙离子梯度是钙信号产生的基础。在高度区域化的植物细胞内结构中,在质膜、液泡膜、内质网膜上都存在着跨膜的钙离子电化学梯度,细胞质和细胞核内游离钙离子也呈现不均匀分布,这些梯度分布在静止状态下是相对稳定的。一般情况下,未受刺激的细胞质中自由Ca2+水平为10-7mol〒L-1左右,质外体Ca2+浓度在10-5mol〒L-1以上,因此质外体Ca2+浓度远远高于细胞质中Ca2+浓度。在细胞受到刺激时这种静态平衡会发生变化。当有胞外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时,细胞的一个最迅速的反应就是跨越原生质膜的离子流动,包括质膜电位的去极化、Ca2+、H+内流和Na+、Cl﹣外流以及胞外pH值升高,此时跨越细胞质膜的钙离子电化学梯度最为明显。任何一种外界刺激或激素所引起的细胞反应是否通过Ca2+信使传递的直接证据是细胞质中是否有自由Ca2+的浓度变化。细胞质中的自由Ca2+的浓度主要受质膜和内膜系统上的Ca2+通道和Ca2+泵的调节。由于在胞内、外Ca2+库与胞质中Ca2+存在很大的浓度差,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钙离子可以通过胞内、外Ca2+库膜上的Ca2+通道由钙库进入细胞,引起胞质中游离Ca2+浓度大幅度升高,产生钙信号。钙信号产生后作用于下游的调控元件(钙调节蛋白等)将信号进一步向下传递,引起相应的生理生化反应。当Ca2+作为第二信使完成信号传递后,胞质中的Ca2+又可通过钙库膜上的钙泵或Ca2+/H+转运体将Ca2+运回到Ca2+库(质膜外或细胞内Ca2+库),胞质中游离Ca2+浓度恢复到原来的静息态水平,同时Ca2+也与受体蛋白分离,信号终止,完成一次完整的信号转导过程。 第八章 名词解释

1.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物质是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植物生长物质可分为两类:(1)植物激素(2)植物生长调节剂

2.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3.植物激素受体:所谓植物激素受体,是指那些特异地识别激素并能与激素高度结合的蛋白质。

4.植物激素突变体:植物激素突变体是指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植物激素缺陷的突变体。

5.植物多肽激素:近年来在植物体内发现一些具有调节生理过程和传递细胞信号功能的活性多肽,称为植物多肽激素,主要有下列几种:系统素,植硫肽,SCR/SP11,CLAVATA3

6.生长素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7.三重反应:抑制伸长生长(矮化),促进横向生长(加粗),地上部失去负向重力性生长(偏上生长)。

8.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植物内生激素作用的人工合成药剂。

9.植物生长促进剂:促进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外施生长抑制剂可抑制其促进效能。

10.植物生长抑制剂: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生长,使植物丧失顶端优势,侧枝多,叶小,生殖器官也受影响。 11.植物生长延缓剂:(plant growth retardator):一些抗赤霉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后通常植株矮小,茎粗,节间小,叶面积小,叶厚,叶色深绿,而不影响花的发育。 思考题

1生长素是在植物的哪些部分合成的?生长素的合成有哪些途径? 答: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主要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也产生生长素。但数量甚微。

生长素的合成前体主要是色氨酸。生长素的合成途径主要有4种:色胺途径,吲哚丙酮酸途径,吲哚乙腈途径和吲哚乙酰胺途径。

2根尖和茎尖的薄壁细胞有哪些特点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相适应的? 答:生长素运输是有极性的,在茎中总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基部运输,而不能倒转,在根中主要是向顶运输。这与根尖和茎尖的薄壁细胞中的维管束组织有关;生长素极性运输是以载体为媒介的主动运输过程,因为其运输速度比物理扩散约大10倍;缺氧或呼吸毒物会抑制其运输。而细胞有较强的分裂能力,生长较快,多无病毒感染,所以有利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3植物体内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生物合成有何联系?

都需要酶的作用催化,而且都是要经过不同化合物的转化才最终形成的

4细胞分裂素是怎样促进细胞分裂的?

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的大致途径:CTK与受体CREI的组蛋白激酶(HPK)部分结合,实现跨膜信号转换,由CRE1的接受区域D将磷酸基团传给组氨酸磷酸转移蛋白,AHP进入细胞核后,通过反应调节蛋白引起基因表达,或通过其他效应物引起CTK诱导的生理反应。

5.香蕉、芒果、苹果果实成熟期间,乙烯是怎样形成的?乙烯又是怎样诱导果实成熟的?

答:乙烯的形成:许多试验都证实,甲硫氨酸是乙烯的前身。甲硫氨酸在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的催化下,转化为S-腺苷甲硫氨酸(SAM),SAM在ACC合酶催化下,成为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ACC在有氧条件下和ACC氧化酶催化下,形成乙烯。乙烯是在细胞液泡膜的内表面合成的。 乙烯怎样诱导果实成熟:A.促进作用 促进解除休眠,地上部和根的生长和分化,不定根形成,叶片和果实脱落,某些植物的花诱导形成,两性花中雌花形成,开花,花和果实衰老,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径增粗,萎焉。B.抑制某些植物开花,生长素的转运,茎和跟的伸长生长。

2轮的发育;B类基因控制第2、3轮的发育;C类基因控制第3、4、5轮的发育;D类基因控制第5轮的发育;E类基因调控除第1轮以外其他4轮的发育。

13.成花素:接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诱导开花的是茎尖端的生长点,在植物韧皮部运输,可从一株到另一株的植物的诱导开花的物质叫做成花素或开花素。

14.群体效应: 柱头上接受花粉的数目越多,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越快,这就是花粉的群体效应。这种效应和花粉中的生长物质有关。 15.自交不亲和性:花粉落在柱头上,花粉不萌发,或产生的花粉管很短或长至一定程度,中途停顿,称为自交不亲和。 思考题

1. 目前解释植物的春化作用和光周期诱导开花的机理有哪些?

答:解释春化作用有以下机理:春化作用是多种代谢方式顺序作用的结果,在低温下由特异mRNA翻译出特异蛋白质。也有认为,低温改变基因表达,导致DNA去甲基化而开花,即春化基因去甲基化假说;低温降低开花阻抑物基因FLC水平的表达,转向生殖生长。

光周期诱导开花:叶片感受光周期信号,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作为光受体参与这个途径,他们通过生理钟基因CONSTANS(CO)的表达,CO编码一个转录因子,在韧皮部直接促进成花素(FLOWERING LOCUST(FT)基因的表达,FT运送到茎顶端后,促进Suppressor of CO overexpression(SCO1)和顶端分生组织决定基因LEAFY(LFY)表达,并最终通过促进器官决定基因的表达,形成花器官而完成对开花的调控。将北方的苹果引到华南地区种植,苹果仅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结果,试分析其原因。

答:苹果是长日照植物,喜光。所以在苹果一定的发育时间内,每天光照时间必须长于一定时数并经过一定天数(临界日长)才能开花。北方苹果大约在4月到5月开花,此时北方光照时间长于南方。将北方苹果引到南方,南方的日照时间达不到苹果开花所需的日照时间,所以苹果仅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结果;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年平均气温9—14℃,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12℃,夏季最高月均温不高于20℃。华南地区的气温比较高,因此苹果树不能进行春化作用,导致花芽分化不好;其次是华南地区土壤偏酸性,而苹果树适宜在偏碱性的土壤种植;苹果树的栽培需要昼夜温差大的条件,而华南地区的温差不能达到要求。

3.为什么晚造的水稻品种不能用于早造种植?

答:晚稻品种是短日照型作物。作为早稻栽培,尽管是早春播种,但只有到秋天具备了短日照条件时,才能进行幼穗分化和开花成熟,其生育期明显延长。因此,晚稻品种不能作早稻栽培。

4.试分析下列花卉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广东、海南种植能否开花? 1 菊花 能 2 月季 能 3 剑兰 能 4 牡丹 不能 5郁金香 不能 6 风信子 能

5.************************************************************************* 答:自交不亲和性可分为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SSI)和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GSI)两类。SSI的花粉不萌发,GSI的花粉管长到半途就停顿。所以自交不能亲和。其中SSI与雌蕊的类受体蛋白激酶有关,这种酶参与柱头上的磷酸化过程,介导了自交不亲和的反应。GSI与雌蕊的S-核酸酶有关,S-核酸酶能进入花粉管,把花粉管里的RNA降解,花粉管生长就停顿。自交不亲和的生物学意义:防止近亲繁殖不利基因积累。

6.作物开花时连续阴雨降温,对开花和授粉有什么不利?为什么? 连续阴雨降温不利于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光对花的形成影响很大。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的基础上,花开始分化后,自然光照时间越长,光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对花的形成越有利。雄蕊发育对光强较敏感。温度对花器官形成的影响也很大。在减数分裂时期,如遭遇低温,则花粉母细胞损坏,进行异常的分裂,四分体分离不完全。花粉粒损坏等。与此

同时,绒毡层细胞肿胀肥大,不能把养料输送给花粉粒,花粉粒发育不正常。温度对授粉影响很大,温度偏低,可能导致花药不能裂开,开花授粉难进行。阴雨天气,雨水洗去柱头的分泌物,花粉吸水过多膨胀破裂,花柱得不到花粉,将继续伸长。由于花柱向侧下垂,以致雌穗下侧面的花柱被遮盖,不易得到花粉,造成下侧面种子整行不结实。

7.有什么办法可使菊花在春节开花且花多?又有什么办法使其在夏天开花而且花多?

答:若要在春节开花,相当于延迟其开花。可以在9月初开始,每天午夜前后给菊花增加一定时间的光照,一直到11月份左右或者更久。如果天气转冷,应该把菊花转到温室中培养,防止被冻伤不开花。

若要在夏季开花,相当于让它提早开花。当菊花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后,气温在25-30度时,对其进行遮光处理,每日日照时间控制在8-10小时以内。

若要开花多,则要使它处在光照合适,温度适宜,水分充足,养分充足的条件。

8. 向花卉工作者请教,花卉的花期调节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花期调节要从温度、光照、激素等方面入手。1.温度 温度是花期调节的关键之一。应了解花卉开放的适宜温度。多数花卉提高温度可提早开花,如果想延迟花期就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2.光照 根据花卉所需的不同光照时间,控制光照来促进开花。分别有短日照处理、长日照处理以及光暗颠倒处理。3激素 激素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可以根据不同种类植物的生理特点有选择的采用适宜浓度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利等适时喷洒植株来促进或抑制开花。除了以上方面外,适时的摘心、摘叶、修剪植株也是调节花期的方法。

9.秋季干旱、冬季低温,则有利于南方果树(如荔枝)花芽分化;此时如温暖多雨,就会抑制花芽分化,为什么?

答: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的基础上,花芽开始分化以后,自然光照时间越长,光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对花形成越有利。所以秋季干旱、冬季低温会使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积累有机物,从而有利于南方果树花

芽分化。如果此时温暖多雨会促进营养生长,不易形成花。

第十二章 名词解释

1.呼吸跃变:当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呼吸速率首先降低,然后突然升高,然后又降低的现象,叫做呼吸跃变。

2.单性结实:不经受精,而雌蕊子房形成无子果实的现象,叫做单性结实。单性结实有天然单性结实和刺激单性结实之分。

3.休眠:成熟种子、鳞茎和芽在合适的萌发条件下暂时停止生长的现象。 4.衰老:指细胞、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衰退,趋向自然死亡的过程。 5.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主动的、生理性的细胞死亡,其死亡过程是由细胞内业已存在的、由基因编码的程序控制。

6.脱落:指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分离的过程。

7.离层:是离区的组成部分,是一些变圆了的排列疏松的细胞;在叶柄、花柄和果柄的基部有以特化的1—3层细胞。胞间层溶解或初生壁部分或全部溶解,甚至细胞发生解体。

8.生长素梯度学说:决定脱落的不是生长素的绝对含量,而是相对浓度,即离层两侧生长素浓度梯度起着调节脱落的作用。当远基端浓度高于近基端时,器官不脱落;当两端浓度差异小或者不存在时,器官脱落;当远基端浓度低于近基端时,加速脱落。 思考题

1.小麦的种子在成熟期间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有:植株营养器官中的养料以可溶性的低分子化合物的状态运往种子,转化成为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积累。可溶性糖转化为不溶性糖。非蛋白氮转化为蛋白质。RNA含量较多,一合成丰富的蛋白质。呼吸速度减缓。种子中的内源激素先出现玉米素,再出现赤霉素和生长素,最后是脱落酸。含水量减少。

香蕉成熟期间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有:呼吸跃变,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升高,再突然下降。乙烯含量增加。淀粉转化成可溶性糖。果实变甜。有机酸转化成糖,酸味减少。鞣质被氧化或凝结成不溶胶状物,涩味消失。产

生酯类,有香味。果肉细胞壁中层果胶质变为可溶果胶,果实由硬变软。果皮中叶绿素被破坏,色泽变艳。

2.生长调节剂对种子的萌发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可以打破种子或器官的休眠。比如可以用GA处理或硫脲处理打破马铃薯的休眠。 3﹑哪些生理学原理可以用于生长上防止落花落果?

答: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干旱以及光照不足等会促进器官的脱落。因此,改善营养条件,使花果得到足够的光合产物;增加水肥供应,使形成较多光合产物,供应花果发育需要,可有效防止落花落果。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PP333和S-3307等可以控制营养枝生长,促进花芽分化;赤霉素、萘乙酸﹑2,4-D和2,4,5-T等可防止落花落果,增加坐果率。

4﹑从下列果实中取出种子立刻播在土中,种子不能很快的萌发,请解释其原因。

松树:种皮限制,因种皮不能透水或透水性弱。

桃:种子的胚已经发育完全,但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能萌发,他们一定要经过休眠,在胚内部发生某些生理生化变化,才能萌发。这些种子在休眠期内发生的生理生化过程,称为后熟。

珙桐:要在湿砾中层积长达1~2年之久,才能发芽。这是因为,新采收的珙桐种子的顶端无肉眼可见的胚芽,层积3~6个月,胚芽才肉眼可见,9个月后胚芽伸长并分化为叶原基状,1年后,叶原基伸长,1.5年后,叶原基分化为营养叶,此时胚芽形态分化结束,种胚完成形态后熟,开始进入萌发阶段;果皮何种子的子叶均含有抑制物质,抑制物质随层积过程而减少。

菜豆、番茄:有抑制剂的存在,需做处理才能发芽。 5 市面上出售的方形西瓜,这是怎么得来的?

答:在西瓜果实较小时,用一个方形的框将其套住,框不能太大或太小,等西瓜慢慢长大时,应受空间的限制,只能长成方形好充分利用空间。 6:苹果表面上长出字母,这是怎样得来的?

答:果实成熟时,果皮中的叶绿素被逐渐破坏丧失绿色,而叶绿体中原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qb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