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员配备标准化全书

更新时间:2024-06-29 14: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文件汇编

1

前 言

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既是落实铁道部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也是提高项目现场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是保证工程安全质量的根本方法,是促进施工生产的重要手段。

2008年以来,铁道部围绕铁路建设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四个方面,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2009年7月,我局在哈大客专项目召开全局项目标准化管理推进会,在全局大力推行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为此,我们以国家、铁路行业现行有关规定、标准为依据,组织编写了这套项目标准化管理文件。其中:《规章制度标准化》是工程项目必须建立的基本制度;《人员配备标准化》主要对项目部机构设置、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数量和任职条件、培训和考核等进行了规定,机构设置按照扁平化管理要求规范为项目部、工区项目部、作业队三级管理;《现场管理标准化》重点规定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标准,通过对现场的有效管理,达到施工现场场容文明整洁、材料管理有序、现场作业有条不紊、内业资料规范齐全的要求;《过程控制标准化》重点是按照“六位一体”的要求,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标准进行规定。

同时,我们根据项目实际需要,组织编写了《作业指导书》、《作业要点卡片》、《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工种及设备操作规定》,以进一步规范各项作业活动。

本套标准化管理文件,主要是针对我局铁路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其它工程项目和各子/分公司可参照本套标准化管理文件,结合本项目、本单位情况及业主要求,进行必要的深化、补充和完善。

本项目标准化管理文件共包括以下七个分册: 一、《规章制度标准化》

二、《人员配备标准化》(本分册) 三、《现场管理标准化》 四、《过程控制标准化》 五、《作业指导书》 六、《作业要点卡片》

七、《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工种及机具设备操作规定》

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加之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现行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2

目 录

前 言 ................................................................................................................................................... 1 1 总 则 ................................................................................................................................................. 4 2 标准组织机构框架 ........................................................................................................................... 5 3 机构设置 ........................................................................................................................................... 6 4 人员配备 ........................................................................................................................................... 8

4.1项目部人员配备 .................................................................................................................... 8 4.2 工区项目部人员配备 ......................................................................................................... 14 4.3 作业架子队人员配备 ......................................................................................................... 14 5 人员教育及培训 ............................................................................................................................. 18 6 人员考评 ......................................................................................................................................... 22 7 劳务协作队伍和劳务人员管理 ..................................................................................................... 23

3

1 总 则

工程项目的人员配备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项目人员配备标准是实行标准化管理的保证,是树立企业形象,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项目管理人员标准化配备、实施架子队管理模式,是强化施工项目管理,提升项目管理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企业社会竞争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完成企业目标的有效途径。

项目管理要“以人为本”。人员素质决定了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项目人员配备标准化就是根据工作岗位要求配备具有相应技能、能力、知识以及协调能力的人员,实现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使项目部成为实现建设目标的工作团队。

为深入贯彻施工建设新理念,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规范施工管理,全面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实现工程施工建设“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的目标,结合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企业有关规定要求,对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标准、培训考核、劳务队伍管理等做出基本规定和要求。

4

2 标准组织机构框架

2.1 按三个层级设置的标准组织机构框架 项目部 工程管理部 安质环保部 合同成本部 财务部 物资设备部 综合管理部 中心试验室 第 一 工区项目部 第二工区项目部 第三工区项目部 第**工区项目部 各作业队

2.2 按二个层级设置的标准组织机构框架

项目部 工程管理部 安质环保部 合同成本部 财 务 部 物资设备部 综合管理部 中心试验室 各作业队 5

2.2.1 项目部职能部门设置标准框架 副经理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工程管理部 安质环保部 合同成本部 财 务 部 物资设备部 综合管理部 中心试验室

2.2.2 工区项目部职能部门原则上对应局项目部设置,但各子公司可结合实际提出意见,报局项目部同意后灵活设置。

2.2.3 作业队基本岗位设置

队 长 技术负责人(技术主管) 技术员 安全员 质量员 试验员 材料员 领工员 工班长 操 作 人 员

作业队其他岗位设置由各子公司和工区项目部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报告局项目部批准后执行。

6

3 机构设置

3.1 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3.1.1 项目部、工区项目部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a)设置原则

(1) 在中标通知书下达后,由局和各参建子公司按投标承诺及时组建项目部和工区项目部。

(2) 项目部、工区项目部设置地点应以方便工作为原则,应设在建设项目现场。长大干线的项目部一般应设在项目中间位置,确需设在一端的,项目部必须设置在现场适当位置。

b)设置要求

(1) 项目部一般应设置“六部一室”,即工程管理部、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合同成本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和中心试验室。

工区项目部职能部门原则上对应项目部设置,具体由工区项目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意见,经项目部同意后确定。

(2) 项目部、工区项目部要分别成立架子队管理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过程控制,建立健全项目部架子队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落实架子队管理责任。架子队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部及工区项目部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本项目架子队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3.1.2 作业架子队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a) 设置原则

(1) 作业队实行架子队管理模式。项目部要按照架子队管理模式组织施工生产,积极开展架子队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管理建设工作,全面实现架子队用工管理。

(2) 架子队应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 b) 设置要求

(1) 项目部必须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督促各工区项目部设置符合规定设置及数量的架子队,并按照“1152”基本要求配足主要岗位人员,合理做好劳务用工计划等。主要岗位人员不得随意更换。

7

(2) 施工现场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均纳入架子队统一集中管理,由架子队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作业任务。班组劳务作业人员在领工员和工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作业,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和质量员跟班作业,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4 人员配备

4.1项目部人员配备

4.1.1 项目部人员配备原则

项目部应参照相关政策规定及要求和任职条件,配置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部室负责人及其他人员。

a)项目部人员配备根据相关项目机构设置的规定和要求,在基本配备基础上,根据工程规模,工程进展阶段,实行专业调配。

b) 根据人员管理培训要求,积极建立考核、培训、培养机制,促进在岗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素养提高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文化引导、加强反腐廉政建设、加强团队的意识建设,努力创造一种“公正、和谐、团结、奋斗”的氛围,带动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并最终实现“建一项工程、树一个样板、铸一个精品、带一支队伍”的目标。

c)中标通知书下达后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和负责前期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到位,其他人员在具备施工条件时必须全部到位。

4.1.2 项目部人员配备要求

a)根据建设项目规模投标承诺和有关规定,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为目的,配备以下岗位职务人员::

(1) 项目部领导:项目经理l人,项目副经理1至2人(其中1人兼任安全总监),总工1人,党工委书记(或专职副书记)1人。

(2) 工程管理部:部长l人,专业工程师和调度的配备满足现场施工管理的需要,但必须保证专业齐全和调度24小时值班需要。

(3) 安质环保部:部长l人,安质环保工程师按照规定和现场施工管理的需要

8

配备。

(4) 物资设备部:部长l人,物资设备工程师的配备满足现场施工管理的需要。 (5) 合同成本部:部长1人,造价工程师按需要配备。 (6) 财务部:部长l人,其余财务人员按需要配备。 (7) 综合管理部:部长l人,其余根据工作需要配备。 (8) 中心试验室:主任l人,其余根据工作需要配备。

b) 项目部负责人、总工程师、部门负责人等主要工作人员,以及质量、安全、技术、财务、验工、计价等专业岗位人员必须是施工企业的正式员工。

c) 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主要负责人一般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新配备的人员必须符合任职条件并按规定程序任免;人员调整20天内报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机构审批。

d) 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在定员范围内调配技术、经济管理人员,以确保专业配置和人员数量满足项目管理工作需要,新配备的人员必须达到任职条件。

4.1.3 项目部负责人任职条件 a) 项目经理

(1) 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具有国家一级建造师资格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证书,胜任本职工作。

(2) 10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担任项目经理(副经理)岗位工作5年以上。 (3) 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协凋沟通能力,执行力强;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和本行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4) 具有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管理培训经历,熟悉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组织策划工程项目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和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能力,具备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工程项目内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针政策的能力。

b) 项目副经理

(1) 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证书,胜任本职工作。

(2) 10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担任相应岗位工作5年以上。

9

(3) 有较强的组织协凋沟通能力,执行力强;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和本行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4) 熟悉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具备实施和维护工程项目内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针政策的能力。

c) 总工程师

(1) 工程系列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具有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2) 从事工程施工建设技术工作l0年以上,担任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副总工程师)岗位工作5年以上。

(3) 参加过3个(含)以上公路、铁路或其他施工项目建设,有5~7年以上施工经验。

4) 精通所从事工程项目的主要专业施工技术,熟练掌握技术质量管理程序和要求.熟悉试验和测量业务,熟知工程计量、变更索赔等事项,具备独立解决施工中一般技术难题的能力。

(5) 有较强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大局意识和超前意识。

(6) 熟悉安全、质量、环境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具备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项目内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针政策的能力。具备主持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重要工程施工措施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能力。

d) 专职党工委书记(副书记)

(1) 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 (2) 10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担任相应岗位工作5年以上。

(3) 有较强的组织协凋沟通能力,执行力强;熟悉项目管理,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和本行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4) 熟悉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具备实施和维护工程项目内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针政策的能力。

4.1.4 部室负责人任职条件 a)工程管理部部长

(1) 工程系列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2) 具有相应的岗位证书、执业资格或相关资质,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担任过相应的职务。

10

(3) 熟悉所从事工程项目的主要专业施工技术,掌握技术质量管理程序和要求,熟悉试验和测量业务,熟知工程计量、变更索赔等事项,具备一定的解决施工中技术难题的能力。

(4) 熟悉安全、质量、环境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具备实施、实现、维护工程项目内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针政策的能力。具备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重要工程施工措施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能力。

b) 安质环保部部长

(1) 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具有高级职称。

(2) 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证书,从事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担任过相应的职务。

(3) 熟悉安全质量、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能力,具备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工程项目内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创优规划等方针政策的能力。

c) 合同成本部部长

(1) 本科(含)以上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2)从事工程施工经营管理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担任过相应的职务。

(3)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有关知识,具备准确把握和分析成本发生及合理性能力。

(4)了解所从事工程项目主要专业施工技术,熟练掌握合同及成本管理基本技能。

(5)有较强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6)熟悉合同管理等民方面的法律法规。 d) 财务部部长

(1)本科(含)以上学历,会计师及以上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2)从事工程施工财务管理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担任过相应的职务。

(3)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有关知识,具备通过财务信息准确分析成本发生的合理性。

11

(4)有较强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e) 物资设备部部长

(1) 本科(含)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

(2) 从事工程物资设备管理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担任过相应的职务。

(3) 具备较强的物资设备管理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物资设备部门业务专业指导能力。

(4) 掌握物资核算、物资报表和内业资料的编制方法,并具备根据报表数据对物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措施的能力。

f)综合管理部部长

(1) 大专(含)以上学历,从事工程施工综合管理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担任过相应的职务。

(2) 了解企业管理的一般知识,掌握文件有效性控制,文件的发放、接收,文件的管理及归档、作废文件的处理以及管理体系文件规定记录的收集、传递并处理等日常工作。

(3) 了解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具备实施、维护工程项目内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针政策的能力。掌握文件控制程序、信息沟通与协商控制程序在施工单位内部和外部相关方之间的有效运行流程。

(4) 综合协调能力较强。 g) 中心试验室主任

(1) 大专(含)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含)以上技术职称。

(2) 取得交通部试验工程师证两科以上(基础、材料),交通部检测员证三科以上(材料、道路、桥梁)。

(3) 从事相关工程试验室管理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担任过相应的职务。

(4) 掌握集料、石料、水泥、沥青及钢材等常用建筑材料试验与质量评定方法及配合比设计和调整,熟悉土工试验、公路路基路面、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道路工程和结构混凝土工程的常规检验方法、质量评定标准。

(5) 熟悉国家有关试验、计量标准、规程、规范及规章制度,掌握检测、试验

12

和计量设备(不包括职业健康、环境检测设备)的检定、核准、使用、维护的基本知识。

4.1.5 专业管理人员任职条件 a) 各专业工程师

(1) 大学专科(含)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含)以上技术职称,主要专业至少有l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2) 参加过2个(含)以上公路、铁路或其他施工项目建设,曾任队技术主管或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分管路基、桥涵、隧道等专业)的经历,且胜任岗位工作,有5-7年以上施工经验。

(3) 熟悉所从事工程项目的本专业施工技术,掌握技术质量管理程序和要求,熟悉试验和测量业务,熟知工程计量、变更索赔等事项,具备一定的解决施工中技术难题的能力。

(4) 熟悉安全、质量、环境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具备实施、实现、维护工程项目内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针政策的能力。

(5) 具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重要工程施工措施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能力。 b) 安全、质检、环保工程师

(1) 大学专科(含)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

(2) 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资格岗位证书,质量管理人员应具有质检员岗位证书。

(3) 参加过3个(含)以上公路、铁路或其他施工项目建设,参与过项目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工作,有5年以上施工经验。

(4) 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对外交往能力。

(5) 熟悉安全质量、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能力,具备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工程项目内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创优规划等方针政策的能力。

c) 造价管理工程师

(1) 大学专科(含)以上学历,具有工程经济、工程技术的中级(含)以上职称。 (2) 具有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

(3) 参加过2个(含)以上公路、铁路或其他施工项目建设,曾任项目部造价管

13

理工程师的经历,且胜任岗位工作,从事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工作5年以上。

d) 财务管理人员

(1) 大专(含)以上学历,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和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 参加过2个(含)以上公路、铁路或其他施工项目建设,有项目部财务管理的经历,且胜任岗位工作。

(3) 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有关知识。 (4) 了解所从事工程项目主要专业施工技术,熟悉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e) 物资设备管理人员

(1) 大专(含)以上学历,具有物资设备管理类中级(含)以上职称。 (2).参加过2个(含)以上公路、铁路或其他施工项目建设,有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3年以上经历,且胜任岗位工作。

(3) 具备物资设备管理水平,具备一定的物资设备部门业务能力。 (4) 掌握物资核算、物资报表和内业资料的编制方法。 f) 初级专业技术人员

项目部可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辅助性工作,数量一般不得超过项目管理机构人员数的20%。

4.2 工区项目部人员配备

工区项目部人员配备根据所承担的工程性质和工程量,结合建设单位对项目部人员配备标准、岗位设置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配置。各工区项目部人员配备数量、任职条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照项目部相关要求,由各参建子公司和工区项目部提出意见,报项目部批准后进行配置和确定。

4.3 作业架子队人员配备

4.3.1 作业队架子人员配备原则

a)架子队主要人员岗位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14

b)架子队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试验员、材料员、领工员、工班长等主要人员一般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新配备的人员要必须符合任职条件。

c)领工员、工班长必须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其人员数量应能满足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各施工环节和过程不间断监督的需要。

4.3.2 作业队架子队人员配备要求 a)管理人员配置

(1) 按照“1152”基本要求配置。架子队设置专职队长1人、技术负责人1人,技术员2~3人,质量、安全、试验、材料各1人以上,领工员和工班长根据现场专业划分及现场需要足额配备。

(2) 架子队的队长、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试验员、材料员、领工员、工班长等主要人员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应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并经过岗位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工班长也可由考核合格的劳务人员担任。

b)操作工人

(1) 操作工人根据架子队担负的施工任务情况、工程进展情况等灵活配置,以满足施工需要为标准要求。

(2) 对于施工一线进行施工作业的技术性工种岗位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经劳动部门核发的本工种《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3) 从事地下作业、高空作业、铺架作业、爆破作业等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本工种《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c)劳务人员使用原则

(1) 使用外部招聘人员必须坚持“合理有序、总量控制”和“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与内部员工同教育、同要求、同检查、同奖罚,纳入所在架子队的全面管理。

(2) 使用劳务人员仅限施工一线,非施工生产单位、岗位不得使用。停工、待工的项目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使用。

(3) 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难度大的大、中桥,百米以上的隧道,50米(横延米)以上的涵洞、特殊路基工程以及关系到企业声誉的高层房建、电站、地

15

下工程,必须以架子队组织施工。大型机械设备操作、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保管、爆炸物品保管等重要岗位,不得使用外聘人员。

4.3.3 作业队负责人任职条件 a)队长

(1) 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掌握工程施工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管理相关知识,熟悉建设项目施工工艺流程。

(2)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3) 有较强的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4) 有5 年以上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b)技术负责人

(1) 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部、局颁布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规章及制度。 (2) 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熟悉建设项目施工工艺流程.掌握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技术管理程序和相关知识。

(3) 有一定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4) 有较强的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5) 有5年以上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4.3.4 作业队主要成员任职条件 a) 技术人员

(1) 熟悉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了解施工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2)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

(3) 有2年以上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技术员及以上技术职称。

b) 质量员

(1) 熟悉有关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及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知识,掌握质量管理专业知识,了解施工专业知识。

(2)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3)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工作讲原则。

16

(4) 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解决冲突的能力。

(5) 有2年以上铁路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经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质量任职资格证书。

c) 安全员

(1) 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知识,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具有有关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了解施工专业知识。

(2)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3)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工作讲原则。 (4) 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解决冲突的能力。

(5) 有2年以上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经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安全任职资格证书。

d) 试验员

(1) 熟悉专业知识,掌握检验与试验知识和技术。 (2) 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3) 有工地试验室2年以上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专业任职资格证书。

e) 材料员

(1) 熟悉各种施工材料,懂得材料专业知识,掌握材料保管工作程序。 (2) 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3) 有工地材料管理2年以上工作经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f) 领工员

(1) 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熟悉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管理相关知识,熟悉建设项目施工工艺流程。

(2)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3) 有较强的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4) 有5年以上铁路工程施工经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技术员及以上职称。

g) 工班长

17

(1) 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熟悉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管理相关知识,熟悉建设项目施工工艺流程,有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 .

(2) 有良好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3) 有较强的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4) 有5年以上铁路工程施工经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h) 其他人员

具有本专业作业能力,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 人员教育及培训

人员的教育培训要紧贴施工、管理实际,遵循专业对口、按需施教、学用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全员培训、紧缺人才优先培训、重点人才重点培养,做到需求与储备、当前与长远、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培训质量与效益相结合。

项目部、工区项目部应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管理和业务知识;积极派人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实施能力,提高业务素质;有计划地做好建设人才培训、培养和储备工作,对有一定管理经历的人员进行新知识培训,对有专业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培训。

5.1 教育培训要求 5.1.1 项目部

a)负责项目部人员培训。

b)审定各工区项目部(作业队)的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c)负责组织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培训任务。

d)负责对各工区项目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考核。 5.1.2 工区项目部、作业队

a)负责按照项目部教育培训规划,结合本工区项目部、作业队实际制定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b)负责按照项目部要求提报培训需求计划、落实送培人员、上报报表和材料等。 c)负责对劳务协作队伍及临时性用工人员培训。

18

d)负责本工区项目部作业队人员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培训经费管理等工作。 5.2 教育培训类型、形式 5.2.1 教育培训类型 主要有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a) 岗位培训的重点包括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力培训,提高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素养、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适应性培训。

(1) 岗前培训包括:新进人员上岗培训,技术工种岗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岗前培训、持证,关键岗位管理、技术人员岗前培训、持证。

(2) 在岗培训: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以更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定期规范化培训。重点包括日常安全教育、作业标准、作业要点卡片培训、法纪条规教育、岗位技能提高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实施和应用等培训。

(3) 适应性培训: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随时开展的各种应急性、针对性培训。 b) 继续教育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扩展和更新知识的培训。高、中、初级级专业人员每年学习累计不少于规定学时。

5.2.2 主要培训形式 主要采用短期培训的形式进行。

短期培训主要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

a)新员工培训:以项目部概况、规章制度、企业方针、职业道德、安全质量意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规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

b)岗位培训:以关键岗位管理人员(队长、技术主管、技术员、安全员、质量员、材料员、试验员、领工员)、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作为重点,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规范化培训与适应性短期培训相结合,转岗教育和晋升培训相一致。 c)职业技能培训: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科学设置课程,有效开展初、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

5.3 岗位培训的工作程序

按照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及培训效果评估等程序组织实施,项目部人员必须按照项目部的安排按时参加有关培训。

19

a) 确定培训需求:根据项目部、工区项目部人员现有能力与岗位所需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明确培训目标和需求。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对持证上岗作业的要求,提出项目部的持证岗位需求。

b)制定培训计划:编制项目部、工区项目部人员年度、季度和临时培训计划,对每个培训班次制定详细培训方案,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教师、培训费用等。

c)组织实施培训:按照培训计划所规定的要求组织实施培训 。

d)评估培训效果。培训主管部门在各类培训工作结束后均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培训评估结果反馈组织培训的相关部门,以便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

5.4 教育培训的实施 5.4.1 基本要求

a)关键岗位人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预算员等。 b)关键岗位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未经过培训,没取得上岗证一律不得上岗。关键岗位人员可自行组织培训,有条件的也可委外培训。

5.4.2 关键岗位的培训 a) 施工员培训

由工区项目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技术规范,质量验评标准,施工图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等。培训时间为每年1-2次。

b) 质量员培训

由工区项目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质量验评标准,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检验方法,规范标准中的各种参数等,培训时间为每年1-2次,

c) 安全员培训

由工区项目部和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工地安全制度、典型事故案例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培训时间为每年2~3次。

d) 材料员培训

20

由工区项目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学习各种工程材料的特性分类,物资供应及计划管理知识,物资验收、保管、发放、运输、消耗管理等。培训时间为每年l~2次。

e) 试验员培训

由中心试验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项目部协助配合,培训主要内容:检验试验标准,检验试验参数,检验试验报告,检验试验仪器操作方法,检验试验仪器校正周期,高性能配合比的配制、路基填料的控制等。培训时间根据需要适时组织。

f) 预算员培训

由工区项目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主要内容: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人工、材料、机机械费用的基本计算,国家及地方相关定额知识,各种费率的取值计算等。培训时间根据需要适时组织。

5.4.3 特殊工种的培训

a) 电工、电焊工、架子工、起重工、爆破工、场内机动车驾驶等特种作业岗位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无证人员严禁从事特种作业岗位工作。

b)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负责。项目部、工区项目部、子公司负责联系落实。

c) 上岗前需经项目部、工区项目部进行岗前再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工程特点、环境特点、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等。

5.4.4 其他培训

a) 采用新的施工(生产)方法、新设备、新材料时,由项目部、工区项目部组织制订新的安全措施、新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新的岗位安全知识教育。

b) 调换新工种必须经工区项目部组织再培训,主要内容为:进行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本工种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性能和安全管理知识等的教育培训。

6.4.5 培训记录

凡参加培训的人员由项目部或工区项目部、作业队分别组织建立登记和培训记录。

关键岗位的人员培训记录均以文字形式,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培训的主

21

要内容,培训课时等。

6 人员考评

6.1 项目部、工区项目部为客观评价各级各类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和促进其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项目部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并为其聘(任)用和奖惩提供依据,应制定人员考评办法。

6.2 考评原则

坚持全面考核德、能、勤、绩,注重考核工作实绩;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力求评价科学的考评原则。

6.3 考评范围 项目部、工区项目部全体在编人员(不含临时工),覆盖率必须达到l00%。

6.4 考评内容 6.4.1 思想政治表现

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与运用、职业道德、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情况。

6.4.2 工作能力

主要包括:岗位业务知识水平和技能、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学习和接收新知识等情况。

6.4.3 工作态度

主要包括:工作责任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遵守劳动纪律等情况。 6.4.4 工作实绩

a) 项目部、工区项目部部门负责人以上管理人员重点考核:

(1) 履行岗位职责,组织完成项目部工作计划中有关项目部、本部门工作任务情况。

(2) 组织完成项目部、工区项目部、本部门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任务目标情况。

(3) 年度个人主要工作目标指标。

22

(4) 工作中改革创新情况和实际工作执行力与落实力。 b) 其他工作人员重点考核:

(1) 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部室、项目部、工区项目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任务目标情况。

(2)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情况。 (3) 年度个人主要工作目标指标。

(4) 工作中改革创新情况和实际工作执行力与落实力。 6.4.5 其他

有无失职、失误和违纪等问题。 6.5 考评形式

考评形式有日常考评、半年考评(每年6~7月份)、年终考评(每年l2月~次年l月份)。

6.6 奖罚

各部室、各作业队必须根据项目部、工区项目部制定的各项挂钩考核办法确定的奖罚原则,拟定本部室、本作业队所有人员具体的目标指标挂钩考核办法,并将其挂钩奖罚基数按每项工作的性质、复杂程度分配到各项工作指标中去,经项目部、工区项目部相关会议研究决定后施行。

7 劳务协作队伍和劳务人员管理

7.1 劳务协作队伍准入 7.1.1 劳务协作队伍准入注册

a)劳务协作队伍进入局管项目范围内作业,必须向局申报办理企业准入资格注册登记。

b)注册登记由各工区项目部提出申请,子公司组织工程、安质、财务、机物、合同、人资、法律等部门预审、考察满足有关规定条件后,报局审核注册。

c)劳务协作队伍办理内部注册应填写《分包单位资格注册审批表》,内容包括劳务协作队伍名称(全称)、企业注册地、企业等级、法人代表、注册资本金、分包类别、单位性质、企业资质范围、推荐人、主要工程经历和施工业绩、主要施工机

23

械设备、技术主管及技术工人情况、单位资信情况、呈报单位意见、子公司意见、局意见、资信等级等。

7.1.2 劳务协作队伍准入注册条件

a)劳务协作队伍应向工区项目部提供以下资料,用于对劳务企业的申报资格审查: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外来用工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程经历和业绩、合作信誉法人授权委托书等。

b)劳务协作队伍的人、物、资金等,应符合以下规定要求:

(1) 管理人员:劳务协作队伍的项目负责人1人,副职2-3人,具有相关职业资格,从事与施工相关的工程工序分包工作经历;施工员3人以上,安全、质量员各1人,具有相关资格证书,并从事3年以上相关工程施工经历;其他相关管理人员满足现场施工管理需要。

(2) 技术人员:具有符合劳务企业相关等级和要求的专业工程师,技术负责人。3年内未发生过较大技术责任事故。相应条件要求并持相关证书的技术人员、测量放线人员。

(3) 技术工人:符合施工作业项目对生产岗位及技术工人等级要求,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含岗位培训合格证、职业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

(4) 资金实力:具有一定的流动资金储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 担保人或抵押标的物。由具有担保资格和能力或本企业上级主管单位给予经济担保。

7.1.3 劳务协作队伍选择

a)选择劳务协作队伍要本着平等、公开、公正、质量第一和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一般情况只能在已办理劳务企业注册且信誉评价等级A或B中选用,特殊情况可以在C级企业中选用,严禁在D级企业中选用。

b)通过公开竞标、双方议标、个人推荐, 集体评议,投票表决等形式进行选择。

c)工区项目部必须把劳务协作队伍分包方名册报局项目部审批备案,劳务分包单价报局项目部统一审批。

7.2 劳务协作队伍管理

7.2.1 劳务协作队伍必须先签合同后进场。

24

7.2.2 进入施工现场的劳务协作队伍均编入生产班组或以劳务形式纳入架子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7.2.3 加强劳务协作队伍基础管理工作。项目部领导要高度重视,完善内部管理机构,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劳务协作队伍应确保提交的各类信息资料真实、准确,按照规定及时变更有关信息,按时完成有关统计报表。

7.2.4 规范劳务人员招用手续。劳务协作队伍要直接与劳务人员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特别是对工资标准,支付时间、支付形式等要有明确的约定。劳动合同要报工区项目部备案.

7.2.5 要建立劳务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制,劳务人员工资由工区项目部完善相关手续后代为发放,办理银行工资卡直接打入卡中。

7.2.6 建立劳务人员使用花名册,并每半月清理更新一次,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得进入项目使用。劳务骨干人员的进出和变动要征得作业架子队批准。

7.2.7 严禁给劳务协作队伍配发公章、财务专用章或其他印章。严禁劳务协作队伍以总包单位的名义对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7.2.8 当劳务协作队伍的施工能力、施工的工程质量、安全与合同规定不一致时,项目部、工区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价,并按合同规定予以及时解决处理,不能迁就推诿以造成不良后果。

7.2.9 劳务协作队伍发生以下任一情况,均视为不合格劳务协作队伍,必须按照劳务分包合同规定与其终止合同,并取消其分包资格。

a)因劳务协作队伍的责任而导致工程不能继续施工。

b)劳务协作队伍承担工程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在限定整改的期限内不采取纠正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合同要求。

c)劳务协作队伍造成的安全质量事故以及延误工期已危急发包单位的信誉和声誉。

d)因劳务协作队伍的原因发生有关分包的诉讼或仲裁案件以及其他影响合作信誉的事件。

7.3 财务管理及履约保证金

7.3.1 劳务协作队伍的费用结算按合同规定执行。严格执行“四不结算”:即没有合同不结算,超出合同及补充条款数量不结算,超出合同单价不结算,不符合

25

劳务管理办法规定不结算;“五不付款”:即领导签批的白条不付款,结算签认手续不完备不付款,结算依据不明确不付款,不使用统一规定的格式不付款,不符合财务规定的不付款。

7.3.2 劳务费用结算实行业务部门把关制度。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复核施工项目和数量,安全质量环保部门出具质量安全评价证明,物资设备部门提供扣款资料,项目经理签认出具结算单,财务部门方可支付结算款。

7.3.3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防范和规避企业管理风险,各工程施工项目实施劳务或工序分包,要根据工程施工作业量及难易程度收取劳务协作队伍履约保证金。

7.3.4 履约保证金的费用收取标准各单位可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应不低于承包总额的5%。

7.3.5 履约保证金由各子公司集中管理。待所承担工程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履行合同要求结束后,按合同要求进行费用清算。

7.4 劳务协作队伍考核、年度审查

7.4.1 子公司主管及相关部门要对劳务协作队伍的安全、质量和进度进行控制、监督和评价,检查合同履行和满足情况。每年末对劳务协作队伍进行一次评估和年审。

7.4.2 对有连续两年以上没在局施工的劳务协作队伍须重新进行登记、评价和注册。

7.4.3 不合格劳务协作队伍清理。局人力资源部根据各子公司上报的合格、不合格劳务协作队伍名册,在局予以公布。在局管范围严格禁止使用局公布的不合格劳务协作队伍。

7.5 劳务合同管理 7.5.1总体要求

必须遵守局制定的《分包与劳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项目部合同成本部为合同归口管理部门,配置合同专职管理人员。各工区项目部的合同成本部负责对本项目范围内合同进行管理,明确专人负责,手续齐全的合同报项目部备查。

26

7.5.2劳务合同评审与订立

a)合同评审应在合同签订之前进行,主要是对合同的条款是否表达明确,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有关合同的不同意见是否已解决,承包人是否有能力按合同条件完成全部内容等方面进行审查、认定和评价。

b)合同评审内容: (1)合同的合法性审查。

(2)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完备性审查。 (3)合同双方责任、权益和项目范围认定。 (4)合同风险评估。

c)承包人应研究合同文件与发包人所提供的信息,确保合同要求得以实现;发现问题应与发包人及时澄清,并以书面方式确定;承包人应有能力完成合同要求。

d)要使用具有“四证一照”(其中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企业资质等级证书最重要,必须具备)的合法有效的劳务协作队伍,不能是无任何证照的包工头,以规避风险。

7.5.3劳务合同实施控制

a)合同实施控制包括合同交底、合同跟踪与诊断、合同变更和索赔管理等工作。 b)在合同实施前,合同谈判人员应进行合同交底。合同交底应包括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实施的主要风险、合同签订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合同实施计划和合同实施责任分配等内容。

c)项目部、工区项目部要监督合同执行行为,并协助各承包人的合同实施工作。 d)合同跟踪与诊断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全面收集并分析合同实施的信息,将合同实施情况与合同实施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偏差。

(2)工区项目部应每月组织一次诊断合同履行情况,诊断内容应包括合同执行差异的原因分析、责任分析以及实施趋势预测,及时通报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并采取相应措施。

e)合同变更管理应包括变更协商、变更处理程序、制定并落实变更措施、修改与变更相关的资料以及结果检查等工作。

7.5.4劳务合同终止和评价

27

合同履行结束即合同终止。工区项目部要及时进行合同评价,总结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总结报告。

7.6 劳务人员管理 7.6.1 劳务人员范围

a)劳务派遣公司派遣的劳务人员

指依法设立的劳务服务机构根据用工单位的需求,依据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组织符合用工单位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并在与其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后,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的一种用人形式。

b)劳务企业输出的劳务人员

指由劳动行政部门资质认定,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劳务型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向实际用工单位进行劳务输出,从事劳动服务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动者与劳务型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由劳务型公司按规定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与劳务输入的实际用人单位不发生劳动关系,只从事劳动服务。

c)劳务基地输出的劳务人员

指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并达到一定条件和规模的建筑劳动力培训和供给的县(市)建筑劳务基地输出的劳务人员。

d)其他零星劳务人员

指为完成某一项临时工作任务,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然人。 7.6.2 使用劳务人员基本条件

a)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b)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身高1.55M以上,年龄在18—45周岁之间的男性公民,身体健康(附县及以上人民医院的体检报告)。

c)按规定参加行业培训,持证上岗。专业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均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d)与输出企业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确立合法的劳动关系,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7.6.3 劳务合同或劳务派遣(输出)合同(协议)

a)使用劳务派遣公司、劳务企业输出的劳务人员,用人单位应按照经济合同的

28

有关要求签订《劳务派遣》或《劳务输出(入)》合同或协议;使用劳务基地输出或其它零星劳务人员,用人单位应当与其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一次性劳动(劳务)合同。

b)劳动(劳务)合同内容主要包括: 甲乙双方名称(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乙方身份证号码等, 劳务合同期限、双方权利义务、工作内容及持证要求、劳务报酬支付、劳务合同的终止与解除 、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文本及生效日期等。

c) 劳务派遣(输出)合同(协议)内容主要包括:甲乙双方名称、企业地址、法人代表、联系方式、合同协议期限、派遣岗位、人数和期限、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履行中相关问题的处理、劳务费用结算、其他约定。

7.6.4 劳务人员使用及管理

a) 使用劳务的工区项目部,应检查和验证劳务提供单位营业证照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并与其订立劳务合同(协议)。并拟定劳务人员名册,双方签字、盖章后作为劳务合同(协议)的附件。

b)工区项目部应对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情况以及工资支付、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费缴纳等劳动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加强监管工作力度,发现劳务提供单位有违法行为的,应要求其改正。

c)工区项目部应保存劳务提供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复印件备案。 d)劳动者工资由劳务提供单位委托工区项目部发放,但劳务提供单位应出具委托书及工资发放标准。

e)劳务提供单位应按照国家或当地政府的规定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并定期将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清单报项目部备案。

f)工区项目部应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提供单位确定劳务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协议。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g)工区项目部应当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告知劳务人员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对在岗劳务人员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项目部不得将劳务人员再派到非本用工单位的项目工作。

h)劳务人员享有与本项目员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工区项目部无同类岗位员工

29

的,参照本项目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员工的劳动报酬确定。

i)劳务人不能胜任岗位工作需要,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等情行时,工区项目部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将其退回劳务提供单位。

g)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工区项目部可以将劳务人员退回劳务提供单位。

k)使用劳务人员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非特殊岗位或特殊时期,一般不准使用零星劳务人员。

l)对劳务人员做到同学习、同劳动、同管理、同生活、同报酬,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务人员的作用。

m)按照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努力改善劳务工的食宿条件,加强生活区和后勤管理,维护劳务人员权益。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q6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