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一地理必修1同步测试:第1部分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课时跟踪训练(鲁教版)

更新时间:2023-05-10 16: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满分10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洪水形成因素之间关联性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 C.冰凌下泄→堵塞河道→洪水

D.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

解析:土壤含水率越高,地面坡度越大,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而泥石流、冰凌堵塞河道都可能形成洪水。

答案:D

2.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首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之间跨纬度大

C.冬季风势力强,控制的范围广 D.夏季风的迟早、强弱不稳定

解析: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而夏季风的迟早强弱不稳定,造成了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D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3~4题。

3.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④⑤

C.③④⑤

4.我国的东部沿海一带除了洪涝灾害外,还可能受到的气象灾害有( ) ①台风 ②风暴潮 ③寒潮 ④地震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3题,位于季风气候区和东部临海分别从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分析了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的原因,属自然原因。第4题,选项中的地震属于地质灾害。

答案:3.A 4.A

右图所示的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谷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读图,回答5~6题。

5.若暴雨后的径流不能为河道所容纳,将会出现( ) A.内渍 B.雨涝 C.洪水

D.风暴潮

解析:当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时,水位上涨,冲毁堤坝,会造成洪水泛滥。

答案:C

6.假如暴雨发生时该流域的森林早已被砍伐,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应为(

)

解析:流域内的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被砍伐后,河流的洪水流量将变大,侵蚀加剧含沙量也会增加。

答案:D

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①强风 ②干旱 ③地震 ④洪水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干旱、洪水等气象灾害,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出现的频率高,而带来的损失最严重。图中显示符号“□”“▲”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损失最大。

答案:B

8.为减轻上述两种灾害损失,下列工程措施适宜的是( ) ①营建防风林 ②修建水库 ③跨流域调水 ④建设护坡工程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修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能有效减轻洪水的威胁;跨流域调水能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可有效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

答案:B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据此回答9~10题。

9.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下列调查最不可信的是( )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的池塘和河道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10.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研究小组提出降低城市洪水频率的建议,合理的有( ) ①进行城市合理规划,完善道路排水系统 ②发展城市立体交通,减缓城市交通压力

③在老城区大量建设高层建筑,以留有充分的绿化空间 ④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加强对现有水面的保护治理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洪水的形成和地下水位的高低无直接关系,而一些不合理的施工建设,往往会引发洪水;疏通河道,完善道路排水系统或增加城市绿地,含蓄水源,可有效防洪。

答案:9.D 10.C

2010年6月30日,江西抚河唱凯堤某处发生决堤,给当地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读“唱凯堤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a、b、c、d四处堤坝容易发生决堤的是( ) A.a C.c

B.b D.d

12.唱凯堤决堤后,当地政府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①围堵缺口,加固堤坝 ②在抚河流域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湖,河道清淤 ④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第11题,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江西地处北半球,故流水易冲刷右岸堤坝,而a处所在的堤坝向内弯曲,易受河水的偏转冲刷,故a处更容易决堤。第12题,①④属于应急措施,以人为本,将损失减至最低;②③属于长远措施,是根本措施。

答案:11.A 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图及相关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分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卫星对图中A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为2 110m3,秋季平均为3 450 m3,冬季平均为1 290 m3,湖面面积较20世纪初期减少了1 090 m3,夏季平均为3 900 m3,

容积减少了57亿m3。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小于1954年,但湖口水位高于1954年,湖区内136座保护千亩以上的圩堤溃决,损失惨重。

(1)图中省份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7、8两月降水不多主要是因为受____________控制,此时湖面面积继续扩大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该省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以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山、江、湖”的综合开发治理,请你为此献计献策:①在山区应以治理________为重点,实施________工程;②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______________;③在湖区实施________________工程。(4分)

(3)该省的鄱阳湖水系洪灾时有发生,防治该流域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还有哪些?请各举四例。(12分)

解析:由轮廓图的信息可以看出是江西省,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降水量图可以看出降水多集中在5、6月份,是“梅雨”季节,7、8月份降水少,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降水较5、6月份少一些,但仍处于雨季,并且5、6月份的“梅雨”在植被涵养水源的作用下会在“枯水期”继续补给长江水。所以,在治理水旱灾害时,应以先治山为主,提高植被覆盖率,并配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答案:(1)亚热带季风 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 梅雨期涵养的地下水位在长江枯水期大量补给长江水,使其水位仍高于湖水水位而致

(2)水土流失 封山育林 梯级开发 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3)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整修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有: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14.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20分

)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10分)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题,可据图中等值线分布直接总结分布规律。第(2)题,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泥沙沉积,导致河湖阻塞,易致洪水泛滥,加上受灾体密度大,灾情严重。

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

(2)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⑥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po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