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灌阳实习地质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2 09: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西灌阳县郊 数字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班级:13—1班 姓名: 陈玉禄 学号:3130101116

指 导 老 师:秦亚

2015年10月1日

目录

1绪论 ............................................................................................................................ 4 1.1实习目的 .............................................................................................................. 5 1.2实习任务及要求 .................................................................................................. 5 1.2.1野外踏勘 ....................................................................................................... 5 1.2.2实测地质剖面 ............................................................................................... 6 1.2.3野外填图 ....................................................................................................... 7 1.2.4岩石、矿物的观察 ....................................................................................... 7 1.2.5基于3S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作图 ................................................................. 7 1.2.6构造观察和分析 ........................................................................................... 7 1.2.7资料综合整理、编写实习报告 ................................................................... 8 1.3灌阳地区地理概况 .............................................................................................. 8 1.4实习工作概况 .................................................................................................... 10 1.4.1实习日程安排表 ......................................................................................... 10 1.4.2实习完成工作量 ......................................................................................... 11 1.5前人研究概况 .................................................................................................... 12 2区域地质 .................................................................................................................. 14 2.1区域地质概况 .................................................................................................... 14 2.2区域地层 ............................................................................................................ 15 2.3区域构造 ............................................................................................................ 17 2.3.1褶皱 ............................................................................................................. 18 2.3.2断层 ............................................................................................................. 19

2.3.3节理 ............................................................................................................. 19 2.3.4劈理 ............................................................................................................. 20 2.4区域岩浆岩 ........................................................................................................ 21 2.4.1海洋山岩体 ................................................................................................. 21 2.4.2都庞岭西体岩体 ......................................................................................... 22 2.4.3都庞岭东体岩体 ......................................................................................... 23 2.5区域矿产 ............................................................................................................ 25 3测区地质 .................................................................................................................. 28 3.1测区地层 ............................................................................................................ 28 3.2测区构造 ............................................................................................................ 31 3.2.1褶皱 ............................................................................................................. 31 3.2.2断层 ............................................................................................................. 33 3.2.3节理 ............................................................................................................. 35 3.2.4劈理 ............................................................................................................. 36 3.3测区矿产 ............................................................................................................ 36 4基于3S技术的数字化地质填图 ............................................................................. 37 4.1 MapGIS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 37 4.1.1矢量化文件 ................................................................................................. 37 4.1.2图元文件的校正 ......................................................................................... 38 4.2 MapGIS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流程 .................................................................. 38 4.2.1地图基准设置 ............................................................................................. 38 4.2.2数据的下载和转换 ..................................................................................... 39 4.2.3 GPS数据误差校正 ...................................................................................... 39 4.2.4 GPS点位数据的生成 .................................................................................. 40

4.2.5MapGIS属性连接 ........................................................................................ 41 5地质发展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沉积发展史 ........................................................................................................ 42 5.2构造发展史 ........................................................................................................ 44 6结束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47

附图:

附图1:广西灌阳县城郊数字化地形地质图 附图2:广西灌阳上泥盆统实测地层剖面图 附图3:广西灌阳区域地质纲要图 附图4:戴家塘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图版

照片1:缝合线 照片2:擦痕阶步 照片3:扁豆状灰岩 照片4:劈理折射 照片5:落水洞

照片6:都庞岭花岗岩与寒武纪地层侵入接触 照片7:羽状构造

照片8:石英脉充填白云岩

1绪论

1.1实习目的

(一)通过此次实习,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

(二)培养观察和描述地质构造现象和分层标志及绘制信手剖面图的能力; (三)将新的3S数字化填图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熟练掌握基于3S数字化地质填图方法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1.2实习任务及要求 1.2.1野外踏勘

本次地质填图实习的首要工作便是野外踏勘,踏勘范围东起都庞岭林场,西至九牛河油麻石,东西约12 km。通过踏勘,主要学习了:观察点的记录格式和记录内容、罗盘和地形图的使用、信手剖面图和素描图的做法;掌握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和矿产的大致情况、岩浆岩与围岩的三种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和断层接触)关系;学习使用GPS的基本知识及定点;能熟练地分辨不同区域内的各种岩性和构造;了解测区地形、交通、气候、生活和工作条件以及掌握踏勘路线的选择和踏勘方法,学习对路线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此次实习的踏勘路线有: 路线Ⅰ:九牛河油麻石—仁义电站

目的任务:①观察海洋山花岗岩体(γ?3)的野外岩性特征;②观察下泥盆统(D1)地层特征;③观察海洋山花岗岩体(γ3)与下泥盆统(D1)地层的沉积接触特征并做素描图;④观察岩层中石英脉及其镜铁矿化现象;⑤观察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岩性特征并记录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与下泥盆统(D1)的界限,做相应的信手剖面图;⑥观察地层中产出的豆状赤铁矿及阶梯断层,并作阶梯状断层素描图。

路线Ⅱ:仁义桥—池家坝

目的任务:①观察描述中泥盆统棋子桥组(D2q)、上泥盆统佘田桥组(D3s)、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下段(D3x1)和上段(D3x2)、上泥盆统邵东组(D3sh)的岩性特征及分层标志;②继续观察灌阳复式向斜西翼的特征。

路线Ⅲ:都庞岭林场水电站—林场北西700米桥头

目的任务:①观察描述都庞岭东体(r52)花岗岩类型及其岩性特征;②观察描述都庞岭东体(r52)岩体与寒武系(∈)地层的侵入接触及断层接触的关系;③观察描述寒武系(∈)板岩特征;④观察板理、节理、劈理等现象。

路线Ⅳ:灌江—下车田—盘西村

目的任务:①观察奥陶纪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与中泥盆统棋子桥组(D2q)的岩性特征及其分层标志;②观察描述上奥陶统(O3)岩性及与下泥盆统(D1)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③观察灌阳复式向斜东翼特征并作信手剖面图。

路线Ⅴ:西山坪—陈王塘—罗家坪—电视塔

①观察灌阳复式向斜核部的次级褶皱(四向三背),从西往东一次为:天花板向斜、西山坪背斜、农机校向斜、陈王塘背斜、恶猫岭向斜、罗家坪背斜、410.3高地向斜;②核部地层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下段(D3x2)、上泥盆统邵东组(D3sh)、下石炭统岩关组(C1y)及白垩系(K)等地层的岩性特征;③观察南北向断层F2、F4、F6、F8、F10。

1.2.2实测地质剖面

实测地层剖面的选择、测量;标志层的确定;地层的划分、对比;地层界面的特征及填图单位的确定;岩石(化石)的识别和鉴定;样品和标本的采集;地层

厚度的计算;地层剖面资料的整理及剖面图和综合柱状图的编制等方法;了解沉积旋回、岩相古地理特征。

1.2.3野外填图

在完成了以上的两步工作,接着就进行实习最主要的工作最主要的工作:野外填图。通过野外地质填图主要让我们学习掌握:观察点和观察路线的布置原则及方法;观察点的记录、标定及地质接线的勾绘方法;认识各种构造现象的观测、描述、形成机制分析及相互关系;野外资料整理和实际材料图的编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对测区地质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

1.2.4岩石、矿物的观察

了解构成不同区域的不同岩石,区分各种不同或相似岩石,掌握不同区域的分界岩石特点,并观察岩石中所含的主要矿物,学会肉眼和放大镜分辨矿物,并收集主要的岩石与矿物为标本。

1.2.5基于3S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作图

对地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学会根据地质发展史的分析方法,学会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以及地质制图能力和科学的表达能力。

1.2.6构造观察和分析

学习和掌握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地层接触关系,断层的观察,断层性质、产状、规模的确定,节理的观察、统计及节理图的绘制,板理的观察;劈理、劈理折射及线理的观察。

1.2.7资料综合整理、编写实习报告

对地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学会根据地质发展史的分析方法,学会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以及地质制图能力和科学的表达能力。

1.3灌阳地区地理概况

灌阳实习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东边缘,地处东经110 °07′~111 °10′,北纬25 °28′~25° 31′,属灌阳县灌阳镇管辖。实习区距湘桂铁路的全州站、桂林站分别为60 Km和159Km。灌(阳)—百(里)二级公路自北向南通过灌阳,向北经全州县石塘镇在兴安县百里村与322国道相接可达湖南;向南经过栗木镇在阳朔县城与321国道相连可抵广东。灌阳县到各实习点均有乡、村级公路通行,交通比较方便,如图 1-1。

图1-1灌阳地区交通位置图

灌阳实习区主要集中分布于灌阳县城以西、西山坪-陆家坪以东地区,少数区域地质踏勘路线西延水里河,东到都庞岭林场等地。

灌阳县地处都庞岭、海洋山之间。东为中山都庞岭,南北走向,主峰韭菜岭,海拔2009.3m;西为中山海洋山,亦为南北走向,主峰宝盖山,海拔1944.0m。山势层层降落,到实习区构成南北延伸的低山地貌。区内最高为天花板,海拔630.3m,最低为灌江,海拔约240.0m,相对高差约390.0m。

本区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9°C,极端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为-5.8℃,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552mm,多集中在3月份-6月份。境内主要河流为湘江西域支流灌江,自南向北流经实习区东沿。江水清澈,水浅滩险,虽无舟楫通航之便,但可筑坝引水,灌溉农田。

粮食以水稻为主,副产小麦,红薯;经济作物有油茶,花生、药材。盛产枣子,雪梨,尤以蜜枣闻名;木材较丰富,以松,衫为主。

灌阳镇人口约20000,以汉族为主,兼有壮、瑶,生习无殊。

1.4实习工作概况 1.4.1实习日程安排表

本次实习时长为六周,其中两周为野外踏勘,具体安排时间见表1-1:灌阳填图实习日程安排表;

表1-12015年灌阳数字化地质填图实习安排表

日期 实习阶段 实习准备 进程安排 实习动员及讲课《灌阳地质特征简介》 学生准备,预习实习内容,撰写读书报告 上午:桂林-灌阳;下午:整理内务 全天:九牛河-仁义桥 全天:仁义桥-池家坝 7月9日-7月12日 7月13日 7月14日 7月15日 7月16日 踏勘阶段 上午:下车田下午:都庞岭林场,晚上讲GPS使用与参数设置 全天:填图区内踏勘 晚上:《实测剖面方法》 上午:实测剖面、 7月17日 7月18日 下午:讲课:《实测剖面数据处理及绘图》 晚上:自己踏勘复习 7月19日 实测剖上午:踏勘阶段考试 面阶段 下午及晚上:数据处理、画图 上午:数据处理、画图 7月20日-7月21日 下午:数据处理、画图 晚上:讲课《填图基本方法》

第一天老师带队、其他时间分小组学生独7月22日-7月26日 填图阶段 立进行填图。7.22晚《GPS数据下载》 7月27日晚上讲课:《地质发展史》《实习报告的编写与综合地质图的制作》 7月27日 7月28日-8月23日

上午:填图考试;下午:返校 报告编写及数据处理 1.4.2实习完成工作量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基本掌握了数字化地质填图的工作方法和技能,并且能够把所学的一些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使我们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对五条路线的踏勘,使我们对实习区地层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顺利进行了实测地层剖面的测量并绘制实测剖面图;绘制了灌阳复式向斜剖面图;野外数字化填图;节理产状的测量并绘制节理走向玫瑰花图。详情见表1-2;

表1-2实习工作完成情况一览表

项目 实际工作日 实测剖面 踏勘路线 节理统计 背(向)斜剖面图 信手剖面图 Gps点 实测剖面图 观察背(向)斜 地质图 实习报告 填图面积 单位 天 条 条 条 幅 幅 个 幅 个 幅 篇 平方公里 数量 14 1 5 120 2 6 91 1 7 1 1 4 Gps点密度 素描图 地层柱状图 地质纲要图 节理玫瑰花图

个/平方米 幅 幅 幅 幅 1个/200×200 12 1 1 1 1.5前人研究概况

对实习区在内的灌阳及周边地区的地质工作最早可追朔到20世纪40年代,李四光、张文佑等对本区进行过概略的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

较系统进行面上地质工作是湖南地质局区测队(1974年)开展的1:20000道县幅区调工作,通过工作初步建立了实习区的地层系统,提交了相应的地质图和矿产图等成果。其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地质队(1988年,1995年)先后完成了都庞岭地区和海洋山地区1:50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并分别提交了相应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地质图。此外,广西地矿局遥感地质站(1990年)和广西第二水文队(1991年)在本区还开展了航磁、重力和遥感等研究,编制了1:500000卫星遥感线、环形影像解释图、1:500000航磁△T剖面平面图和等值线平面图、布伽重力异常图、航空放射性伽玛等值线图等,为实习区区域地质构造、深部地质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资料。

桂林工学院(原桂林冶金地质学院)自1985年在灌阳建立地质填图教学实习基地以来,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实习区及周边地区基础地质的研究程度,在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认识,同时还不断探讨和改进地质填图教学实习考核方法(钱建平等,2001年)、完善教学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为适应新时期地质填图数字化的发展,从2001年开始,桂林工学院在该基地进行了数字化地质填图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现已经基本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面向教学的“基于3S技术数字化地质填图新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和应用效果。在近20年的实习基地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

家级优秀奖(1989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89年、2005年)等。

2区域地质

2.1区域地质概况

灌阳位于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湘桂粤北的海西—印支坳陷内(南京大学地质系,1981)。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1982年)划分,实习区属南华准地台上的桂中—桂东台陷中的桂东北凹陷内的四级构造单元“海洋山褶皱带”,如图 2-1。

图2—1广西构造分区示意图 (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982)

1—二级构造单元界线; 2—三级构造单元界线; 3—四级构造单元界线; Ⅰ—桂北台隆; Ⅱ—桂中-桂东台陷;Ⅲ—云开台隆;Ⅳ—钦州残余地槽;Ⅴ—右江再生地槽;Ⅵ—北部湾 拗陷;Ⅱ1—桂中凹陆;Ⅱ2—桂东北凹陷;Ⅱ3—大瑶山凸起;Ⅳ1—博白拗陷;Ⅳ2—六万大山隆起;Ⅳ3—钦州拗陷;Ⅳ4—十万大山断陷;Ⅴ1—桂西坳陷;Ⅴ2—都阳山隆起;Ⅴ3—靖西-田东隆起;Ⅴ4—下雷-灵马拗陷;Ⅴ5—西大明山隆起;Ⅰ-1—九万大山穹褶带;Ⅰ-2—龙胜褶断带;Ⅰ-3—越城岭断褶带;Ⅱ1-1—罗城褶断带;Ⅱ1-2—宜山弧形断褶带;Ⅱ1-3—来宾断褶带;Ⅱ2-1—海洋山断褶带;Ⅱ2-2—桂林弧形断褶带;Ⅴ1-1—那坡褶断带;Ⅴ1-2—西林-百色断褶带;Ⅴ1-3—南丹断褶带。

2.2区域地层

灌阳实习区区域地层发育,出露完好,分布广泛。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自垩系和第四系,其中以奥陶系和泥盆系最为发育。寒武系和奥陶系主要为一套浅海相的复理石碎屑岩建造,经加里东运动岩石均遭受浅变质,并构成地槽裙皱基底:泥盆系和石炭系以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为主的连续沉积,属地台阶段的盖层沉积:白垩系是陆相红盆沉积,按陈国达 (1959年)观点系地洼阶段之产物。起基本特征分别为:

寒武系(∈)

寒武系地层在测区内的出露主要在都庞岭林场一带,主要为灰绿色变质砂岩、砂岩,为海相沉积。与周围的花岗岩具侵入接触与断层接触。侵入接触中主要构成为灰绿色变质砂岩,岩石硬度较高,具明显的硅化和绿泥石化,局部穿插有少量石英脉,被γ

5

花岗岩从底部侵入产生烘烤边。在断层接触中寒武系的出露为

砂岩,因断层将其与花岗岩分为①变形带 ② 破碎带 ③ 碎裂花岗岩带 ④ 完整花岗岩带,局部石英脉充填。另外,还可见寒武系板岩,主要由砂岩变质而成,具层理、板理、节理。

奥陶系(O)

在实习区,奥陶系的地层只观察了上奥陶统的变质砂岩与板岩,主要位于下车田北部的灌江边。该地层与下泥盆统(D1)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中厚层构造,具板劈理。不整合分界处多为底砾岩,且不整合面与下泥盆统(D1)几乎一致。

下泥盆统(D1):

该层观测区主要位于九牛河至仁义桥一带与下车田北部灌江边一带,主要由紫红色粗粒砂岩组成,呈中厚层构造,粗粒结构,风化面为紫红色,新鲜面为紫红色。在油麻石以东100处,可见海洋山花岗岩与该层紫红色砂岩的沉积接触。在该点,接触面上构成一套花岗岩→花岗碎屑岩→粗粒砂岩的完整序列。此外,下泥盆统(D1)的顶部有一些波痕与铸模构造。下泥盆统(D1)与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的分层标志为紫红色砂岩的消失,灰绿色砂岩的出现。

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2t):

该层的观测点主要位于九牛河至仁义桥一带与下车田北部灌江边一带,该层底部为灰绿色粉砂岩,风化面为灰褐色,新鲜面为灰绿色,粉沙状结构,薄层构造,碎屑成分主要为细粒石英,含少量泥质成分,胶结物主要为铁质和泥质。从该层下部往中部,沉积相由深海逐渐变浅,出现一些紫红色砂岩与灰绿色砂岩的夹层。该层顶部,出现豆状赤铁矿,这也是到达该层顶部的标志。豆状赤铁矿出露层厚度0.5m—1m,风化面为紫红色,新鲜面为紫红色,赤铁矿呈豆状结构,中层构造。该层与中泥盆统棋子桥组(D2q)的分层标志为出现白云岩。

中泥盆统棋子桥组(D2q):

该层的观测点主要位于仁义桥至黄泥田一带以及灌江南一带,该层主要构成为白云岩,有层孔虫充填晶洞。岩层风化面为灰黑色新鲜面为灰白色,几乎为天然露头,且露头良好。白云岩为砂糖状结构,块状、刀砍状构造;层孔虫为田块或树枝状,主要组成矿物为方解石与白云石。另外,在该地层观察点附近,发现一因溶洞塌陷造成的混乱脉向的方解石脉。该层与上泥盆统佘田桥组(D3s)的分层标志为白云岩的逐渐消失,泥晶灰岩的大量出现。

岩关组(C1y)

厚约233米,顶部为黑灰色厚层状生物屑灰岩夹泥灰岩,丰产珊瑚、腕足、假乌拉珊瑚(Pesudouralinia)、笛管珊瑚(Syringopora)等;中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砂屑灰岩、泥晶粉屑灰岩;底部为黑灰色厚层状含白云化砂屑灰岩;中下部产较多珊瑚化石如:内沟珊瑚(Zaphrentis)、笛管珊瑚(Syringopora)等。岩关组岩石结晶颗粒较粗大,为砂屑结构,具有层理构造,与邵东组泥晶灰岩相区别。

白垩系(K)

白垩系(K)地层在测区内仅出现两处,位于测区北东侧电视塔附近,出露厚度很小,主要为紫红色呈面状覆盖在锡矿山组下段(D3x1)地层之上的砾岩,属粗碎屑内陆盆沉积,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第四系(Q)

该地层由于形成较晚,未固结成岩,岩性为残坡积、冲积亚粘土、粉砂、砂、砾石层。出露于整个城关镇镇区,厚度0~38m ,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

各地层特征详见附图4。

2.3区域构造

根据区内地层沉积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 结合不同时代沉积岩岩性、沉积建造、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特点分析,实习区所在的灌阳地区经历了地槽→准地台→地洼的地壳构造发展阶段;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4期构造运动,对应可划分出4个构造层。受上述四期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建造和改造各具特点,如表2—1所列。

表2—1各构造发展阶段的主要地质构造特

地壳 发展 阶段 构 造 层 沉积相,建造及沉积接触关系 构造运构造 岩浆 活动 地层及厚度/m 变质 作用 主要 矿产 动名称 特征 砂金、内陆河流相,洞穴相松喜 山 第四系 0~42 散沉积 —角度不整合 地 陆盆山麓相,湖泊相洼 红色碎屑岩建造 盆地形燕 山 白垩系 0.3~>564 成。继承角度不整合 性断裙 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建造及滨海陆屑滩相准 地 台 印 支 泥盆系 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石炭系 >932~1712 泥岩,泥灰岩含煤建造 印 支 裙皱断裂发育 东体等黑云母隔槽式母花岗岩侵入 都庞岭轻微变质作用 萤石 等黑云岭东体 锑、铜、铌、钽、山 体、都庞钨、锡、燕 栗木岩地壳抬升,河床阶地形 砂锡、瓷土、陶土 铁、煤、大理石 1520~2595 建造,滨海陆屑滩相碎屑岩建造 奥陶系 加 里 糟 东 角度不整合 深海,半深海槽盆相含硅质岩、碎屑岩复理 石建造 复式背、向斜槽皱,最加 里 东 皱呈紧密线状,断裂发育 次级槽多级别花岗岩侵入 地 1324~1950 —整合(?)— 寒武系 >916~1478 深海,半深海槽盆相含碳酸盐岩、碎屑岩复理石建造 海洋山岩体,都庞岭东体等黑云母花岗岩侵入 浅变质作用 钾长石、金 实习区经历多期构造运动,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和断裙盆地发育,主要构造线呈北东向,次有北西向、东西向和南北向。

2.3.1褶皱

区域褶皱构造发育,形态多样。不同时期的褶皱具有不同的规模和特点。其中,加里东期基底褶皱构造最为强烈,形成了以褶皱轴向为北东向、北北东向紧闭复式褶皱,且显示了背斜向北东倾伏,向斜向南西扬起之特征。印支期盖层褶皱轴向为近南北向展布的宽缓褶皱构造。燕山、喜山期褶皱由于零星分布,形迹不明显。

实习区位于灌阳复式向斜的近核部,该褶皱由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组成,相对简单而开阔,具盖层构造特点。灌阳复式向斜次级褶皱非常发育,在填图区内,从西向东主要有天花板向斜、西山坪背斜、农机校向斜、陈王塘背斜、恶猫岭向斜、罗家坪背斜、410.3高地向斜。它们总的特征是:

(1) 均为近南北向延伸的平行褶皱。

(2) 规模大小不等。长一般为1000m—7000m,宽为100m—700m,长度与宽度之比在3:1—10:1之间,属短轴褶皱。

(3)根据两翼优选产状、轴面产状、枢纽变化,投三角位态图,本区的褶皱主要为直立水平褶皱,次为斜歪水平褶皱,个别为直立倾伏褶皱。

(4)翼间角为1000o左右,多为开阔褶皱。 (5)该区褶皱属J.G.RamsayIc和Ib类型。

(6)本区褶皱是印支运动受近东西方向水平挤压的产物。

2.3.2断层

区域断层按主要构造线的布置、规模大小等特征,可归并为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和东西向四组。其中,北东向断层切断了燕山期的花岗岩,并控制白垩纪盆地的生长,具长期活动特征;南北向断层多平行于复向斜轴向延伸,属先压后张的纵断层;北西向断层主要以新圩断层为代表,它切断基底和盖层褶皱,形成印支运动后,多为右旋平移—逆断层。实习区断层具有以下特征:

(1)以南北向—北北东向的纵断层为数最多、规模最大,且多位于背斜的东翼或近核部;次为近东西向断层,多具正断层性质。

(2)均为脆性断裂,其断层带发育,多被方解石填充或胶结,常构成方解石脉带及方解石胶结的角砾岩带(照片1)

(3)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层中的断层,因愈合力强,断层的断距均不大。 (4)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期,具多期活动性质。 注:断层通过处常发育擦痕阶步(照片2)、落水洞(照片3)

2.3.3节理

实习区的节理具有类型复杂、性质多样、多期叠加的特点。

按节理走向与褶皱枢纽的关系,可分为纵节理、横节理和斜节理;按节理的力学性质可分为剪节理、张节理及复合型节理;按形成时期可分为印支期褶皱前的X剪节理及张节理、印支期褶皱后的X剪节理和张节理、燕山期的X剪节理及张节理。它们之间的区分除了根据一般规律进行分期配套加以区分外,印支期褶

皱前的节理产状多与地层层面垂直或近于垂直,印支期褶皱后的接力一般与层面斜交或平行,而燕山期的节理与层面斜交,且与地面垂直或近于垂直。

雁列节理与雁列脉:在实习区的碳酸盐岩地层中,特别是在断层带的附近,常可见到雁列节理和被方解石充填的雁列脉。

羽饰构造: 是发生在比较均匀细粒脆性的岩层中节理面上的纹饰,主节理面上发育的羽状或人字形花纹,指示节理面的破裂扩展方向,人字纹尖端指向裂纹源(照片4)

缝合线构造(照片5):它是碳酸盐岩中一种常见的与节理近似的小型构造,裂缝界面多呈锯齿状、波状和柱状,并常充填有不溶残余物质(主要为钙质、铁锰质、炭质及粘土等)。

2.3.4劈理

实习区劈理非常发育,按传统分类可分为破劈理、流劈理和滑劈理;按结构可分为板劈理、隔劈理和褶劈理。破劈理或间隔劈理主要发育在上泥盆统和下泥盆统泥晶灰岩和泥岩中,镜下未见矿物定向排列;流劈理多见于中下泥盆统的泥质砂岩中,在镜下石英普遍见颗粒拉长、波状消光、定向排列明显,在结构上属于间隔劈理;而在寒武系和奥陶系的富泥质板岩中,则广泛发育板劈理,岩石具良好可劈性,使岩石劈裂成完整的石板,在显微镜尺度下,层状硅酸盐矿物呈强烈定向排列,板劈理与层面一般均有一定的交角;滑劈理或褶劈理主要见于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板岩中,可见以一定的间隔(0.5?~1?)切过先存的板理,是早期的连续劈理发生挠折或微细褶皱。

按劈理与褶皱的关系,实习区的劈理可分为层间劈理和轴面劈理。它们的大致区别是:层间劈理发育在褶皱的翼部,轴面劈理发育在近轴部;实习区的褶皱属于开阔性褶皱,因此,层间劈理与层面夹角一般较小,而轴面劈理与层面的夹角一般较大;层间劈理不穿层,通过不同的岩层时可发生折射现象(照片6),而轴面劈理可穿层,在通过不同的岩层可构成扇形或反扇形(实习区主要为正扇形)

6 结束语

在灌阳的两周野外实习,可谓是大学实习生活中最难忘的经历。每天早出晚归,头顶着烈日,翻山越岭,并且还需要不停地观察、思考,着实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地质工作者的生活。所有的同学也从最初的不适应、吃不消,到后面慢慢地适应,甚至是享受整个实习的过程。每天的行程中都会有大家的欢声笑语,但是也都会认真、严肃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发现的问题。从开始的迷茫无知,一直都是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和思路走着,到后来慢慢地适应这个实习的过程,慢慢地开始能够独立地去发现去思考一些问题,到最后完全脱离老师的带领自己去探索,发现,学习,每一天都让我们有新的收获和体会。虽然每一天对于大家来说都不轻松,但是大家却都没有抱怨,尽力地去完成了每一天的工作。

在此次实习中,我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各个组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完成工作;每个小组成员在不同的实习路线还会更换任务,每天都需要接触不一样的工作,这让大家都能够更加全面地去了解和学习到各方面的技巧和知识;同时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小组成员之间并不是每一次都是完全统一的意见,往往还会发生一些争执,但正是因为这样一些争执,让我们的思路变得更广,让我们思考的更加全面,不但没有因为争执而起矛盾,反倒是更加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我想,这就是学术的魅力吧。

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是以小组为单位行动,所以小组中难免会出现一种两极分化,一种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各种工作,而另一种就是偏向于打酱油类型的,这种情况我相信在每个小组基本都会出现一点,虽然这跟个人思想有关,但是我想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让所有的人更加合理地去分配任务,让每个人都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完成每一天的工作,至少是其中某一个环节的工作,所有我建议各小组组长能够进行轮班制,让每一个人都体验一回当组长的感觉,就能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纪律。这样就不会出现一个小组里面有人从头到尾是一直打酱油的,整个实习结束后都一无所获。

参考文献:

张桂林,冯佐海,文鸿雁,何卫军,欧阳成甫. 2005. 《基于3S技术数字地质化填

图新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

徐开礼,朱志澄编.1998.《构造地质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

杜远生,童金南编.2004.《古生物地史学概论》.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徐开礼,朱志橙等.《构造地质学》.北京: 地质出版社.

杜远生,童金男主编.《古生物地史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夏邦栋主编.《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徐开礼,朱志橙等.《构造地质学(附本)》. 地质出版社.

张钊韦龙明,陈三明,张少琴,陆叶,冯经平.《MAPGIS在地质填图及化探数据

处理中的应用》.

图板

照片1 照片2

照片3 照片4

照片5 照片6

照片7

劈理扇(引自《基于3S数字化填图》)。

2.4区域岩浆岩

实习区岩浆岩活动频繁,分布广泛。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实习区东西两侧,构成东西两个花岗岩带:东带为都庞岭岩体,西带为海洋山岩体。两者均呈北东方向延伸,从南西向北东岩浆活动时代由老到新,由加里东期到燕山期。

2.4.1海洋山岩体

岩体分布于灌阳县西山乡五马山至新圩乡下棚一带,平面上呈椭圆状,出露面积约380k?。岩体侵位于海洋山背斜核部,长轴方向与加里东期构造线方向大体一致。岩体西侧侵位于奥陶系,东部及南部被泥盆系沉积不整合覆盖,同位素年龄值(锆石207Pb—206Pb法)为481Ma~513Ma,为加里东期侵入体。岩石呈灰白色,似斑状构造。斑晶主要为钾长石,少量斜长石,局部出现石英,粒径约1?~3?,含量8﹪~25﹪,在钾长石斑晶中常包含有细小的斜长石、石英

及黑云母嵌晶;基质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粒径0.22?~5?,以2?~5?为主,故推断岩体岩性为细-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在实习中,九牛河油麻石处可见海洋山花岗岩与围岩沉积接触。

2.4.2都庞岭西体岩体

都庞岭西体:岩体出露于灌阳县红旗乡毛竹山至观音阁乡隗家乡一带,略呈北窄南宽的三角形,北东向-南西向展布,明显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岩体长约30?,宽为2?~4?,面积约为76k?。岩体侵入寒武系(照片7),被燕山期岩体侵入;与上古生界多为断层接触,局部被泥盆系沉积覆盖;铀-铅法测定锆石样的同位素年龄值为407Ma~422 Ma(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地质队,1988年),为加里东期侵入体。岩石呈灰白色,似斑状构造。斑晶主要由钾长石组成,粒径约1?~2?,含量5%~10%,多呈半自形板状,基质粒径为1.5?~4?,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钾长石与斜长石含量接近。主要为细—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2.4.3都庞岭东体岩体

都庞岭岩体东体:岩体沿湘桂交界的都庞岭主脊出露于灌阳县红旗乡古怪冲到黄关镇南竹河一带,出露面积约为170 k?,平面上岩体呈北北东向-南南西向延展,略似北宽南窄的直三角。岩体侵入下古生界及都庞岭西体加里东期花岗岩,与寒武纪地层为断层接触(图2—2),铀—铅法测定岩体内两个锆石样的同位素年龄值分别为169 Ma和174 Ma(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地质队,1988年),为燕山期侵入体。岩石呈浅灰白色,似斑状构造。斑晶由钾长石、斜长石及石英组成,粒径约为1?,钾长石、斜长石自形程度好,多为单晶,石英斑晶为他形集合体,斑晶含量约为20%,基质粒径为1?~4?,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主要为中-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如表2-2所列(引自《基于3S数字化填图》):

表2-2 灌阳地区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及百分含量特征表

岩体主要岩样数矿物成分及含量/% 名称 石类型 /个 钾长斜长石英 黑云 石 石 母 钾长石特征 斜长石特征 斑晶为微斜具聚片双晶,都庞细中粒 岭东-中粒71 体 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都庞细-中 岭西粒斑状54 体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海洋细-中 山岩粒斑状22 体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35.6 28.4 30.2 3..2 条纹长石,环带构造。基质为微斜An=9~11 长石 条纹长石为具聚片双晶、29.5 28.6 27.9 10.9 主,具格子卡纳复合双双晶 晶,环带构造。An=25~44 具聚片双晶,肖纳复合双晶,环带构造。An=9~11 29.4 30.6 28.7 8.0 2.5区域矿产

灌阳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至2000年底已发现煤、铁、铅、锌、锑、钨、锡、饰面石灰岩、矿泉水、建筑用砂、水晶。粘土等矿产26种,矿产地112处,查明具有资源储量的有锑矿、锡矿、萤石和水晶矿4种。主要金属矿产资源为钨锡矿和锑矿,主要非矿产资源为石灰岩,优势矿产资源为饰面石灰岩、矿泉水和建筑用河砂。潜在优势资源为水泥(建筑)用石灰岩和石英岩(硅石)。

石灰岩:广发分布于新圩、水车、新街、黄关等乡镇,有矿点或矿化点22处。绝大部分矿点的石灰岩层分布稳定,连续性好,质量上乘,潜在资源量大,均已开采用于生产水泥、建筑用石或烧制石灰,是灌阳县的主要非金属矿产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p7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