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5课苏幕遮(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更新时间:2024-04-21 14: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第15课 苏幕遮

1.作者简介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著名的 词人,字 ,号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他的词 ,自成一家,有“ ”“ ”之称。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 》。2.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客居汴梁时所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思乡之作。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借由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 3.解释下列字词。

溽暑 侵晓 宿雨 芙蓉浦

1.婉约派 美成 清真居士 富艳精工 词家之冠 词中老杜 片玉集 3.潮湿的暑气;快天亮之时;昨夜下的雨;有荷花的水边。

1.上阕写了哪些景,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第一句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静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二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作者的心情也就由最初的烦闷转为欢快。

2.作者感情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哪个字表现出来的?分析这几个字的妙处。

“呼”和“语”。A.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1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B.反衬:“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以闹写静写法,

3.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最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

王国维的这句评价?

这寥寥数语就描绘出荷花的风姿。特别是“举”字,仿佛使我们看到风荷亭亭出水的婀娜风姿。王国维称之为“最能得荷之神理者”是极其恰当的评价。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燎原(liáo) (shà)

B.追溯(sù) C.绦虫(tāo) D.吁叹(xū)

溽暑(rǔ) 赡养(shàn)

混淆(xiáo)

垂涎(xián) 吮吸(shǔn)

禅让(shàn)

湍急(tuān)

歃血

偷窥(kuī)

乳臭(xiù) 徇私(xùn) 舟楫(jí)

2.下面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星宿 溽暑 拖沓 袒护 B.请贴 厮杀 宿舍 燎原 C.曲解 欠收 诬告 忤逆 D.销脏 元霄 臆造 圆润 3.下面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燎沉香,消溽暑 B.侵晓窥檐语 C.一一风荷举 D.梦入芙蓉浦

溽:湿润、潮湿 侵晓:快天亮之时 举:举起

芙蓉浦:芙蓉镇的水

4.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2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5.对《苏幕遮》这首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寄居长安时因思乡而作的。

B.这首词以写荷花为焦点,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将一个活泼清远的词境呈现在读者面前。

C.这首词下阕直抒胸臆,写出了家人对作者的思念。

D.作者面对着象征江南钱塘风色的荷花,勾起了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是情之所寄。

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一呼晴一干宿雨一风荷举。 D.这首词想象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7.下列对这首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雀呼晴”的“呼”字很传神,通过描写小鸟的欢快叫声来表达词人轻快心情。 B.下片“故乡遥……久作长安旅”四句,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归的羁旅之情。 C.下片“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朋的思念之情。 D.全词明白如话,不加雕饰,意境深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词人。他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有“词家之冠”之称。

B.李煜,字重光,继承其父李璟之位,世称李后主。他的词前期反映的多是帝王荒淫颓废的生活,后期则多是倾诉亡国失家的巨大悲痛。

C.高适,唐代诗人,他曾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掌书记,因而熟悉边塞生活,写了许多边塞诗。他与岑参齐名,被称为“高岑”。

D.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9.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3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A.70多岁的欧阳院士进行科普演讲总是老成持重、激情满怀,全场观众不时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B.她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然后凭书上的描述,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

C.皇家马德里油轮总公司的新油轮近日在福罗里达州靠岸,这座“漂浮之楼”使周围的大楼相形见绌。

D.在国际近景魔术精品展览会上,观众有幸近距离观看魔术,体验其神奇魅力,为之拍案叫绝。

10.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它的写作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这个规范进行诗的创作,那么你创作出来的就不是诗。

B.从汉代开始,陆上丝路就沿着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了东西交往的北、中、南三条基本干线;同时又由于南北边塞各民族的频繁活动,为唐代丝路向南北扩展奠定了基础。 C.古往今来,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和欧洲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无论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自古就很少变化,伦敦从“七国时代”就是英国的首都,而巴黎,在墨洛温王朝建立之时便是法国的首都,至今不变。

D.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11.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学史上能朴素地歌咏人生安稳的作品很少,________________,但好的作品常常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________________。许多作品, ________________,就是失败在不懂得把握好这底子。

①大多数的作品强调人生飞扬 ②倒是强调人生飞扬的作品居多 ③有了这底子,飞扬不会是浮沫 ④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 ⑤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 ⑥只予人以启示,不能予人以兴奋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4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幕遮》中,侧面刻画荷花风采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幕遮》一词中,词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以虚构之情景来抒怀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这些诗句里的荷花,你最喜欢哪一种?请说说理由,不超过60字。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下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诗句简要分析。

2.“呼”“窥”“举”三字生动传神,请分别赏析这三个字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5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②溅溅:流水声。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 ④尊,通“樽”,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D.“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2.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

3.用古代诗文原句填空。

上片末尾,周邦彦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述境况。二人所处环境均为低湿之地:周邦彦是“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白居易则是“住近湓江地低湿, ”。二人仕途所遇也均有困顿之感:周邦彦是“憔悴江南倦客”,被外放为官;白居易则是“ ”,被贬为江州司马且困居九江。故周邦彦凭阑,大有二人同为苦命之人的感慨,这就应了白居易所说的“ , ”。两位诗人隔空交会,可谓宦海漂泊,古今同一。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的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并以格律诗的面貌流传至今。人们向来以唐诗、宋词并举,可见它已成为这个历史时期文学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最初词的全称是“曲子词”。“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所以,“曲子”和“词”都是它的简称。后来“词”终于占据了优势,成为通用名称,与诗并列为韵文中的一体。

曲子词包括民间曲子词和欧阳炯所称的诗客曲子词。前者可以晚清在敦煌发现的《云谣集杂曲子》及其他曲子的残卷为代表,后者可以《花间集》为代表。试将二者加以比较,便可明了词的产生及其初期发展情况。敦煌曲子词绝大部分是无主的作品;而《花间集》里的作者除少数外,皆有行实可考。就语言方面比较,花间词派诗人的作品重词藻典雅,而敦煌曲子词则用朴素语言。词的内容原很丰富,敦煌曲子词保存了原始词的风貌,而《花间集》存词则显示出所谓“诗客”们接受民间曲子词的形式而加以发展的情状。词在民间初创阶段,体式尚不怎样严格。到了诗人手里,便从章句、声韵上去考究,使得形式渐渐固定下来。经过这样一个阶段,词固然渐失其民间文学本色,但由于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奠定了后来其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6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在两宋大发展的基础。

词是乐章,因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视其与音乐关系如何,形成了不同的两条道路:创制新调,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恢张词体,革新歌辞抒写的内容。北宋柳永、周邦彦等通晓音律,既本古乐以翻新调,又善于创作谐合音谱的歌辞。但张炎评论周邦彦时,还嫌他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可见婉约派对于合乐要求之高。与此相反的一条道路就是黄庭坚所谓“寓以诗人之句法”,要求“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这样的豪放派把协律放在第二位。苏轼“以诗为词”更为明显,他简直在词的发展中划下了一条分界线,给词另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前人对苏词的评价大都很高,看法也大体相近。晁补之说:“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苏轼词的特点是音律渐疏,而内容更为丰富。作者的性情抱负更能表现于字里行间,因而词境扩大,词体始尊。因此,苏轼及其同派词人的贡献是扩大了词的歌咏范围,延长了词的生命,使其获得新的发展。他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些爱国词人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上述两条道路虽各有所偏,但在创作实践中名家仍力求兼顾。如苏轼的词并非不能歌唱,不过要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晁以道尝见其酒酣自歌《阳关曲》,便说“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至精于音律的词家如周邦彦、姜夔、张炎等,也是词章能手,写了很多传诵至今的词作。

这两条道路一直贯串在词的发展史中并明显影响了词的风格。大体说来,重视音乐关系者词多婉约,不受束缚者词多豪放。

(有删改)

1.下列关于词的论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词,作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讲究格律,流传至今,人们向来把唐诗、宋词并举,可见它已成为唐宋时期文学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

B.词大致沿着两条道路发展,风格迥异,重视与音乐关系者词多婉约,不受束缚者词多豪放,二者各有千秋,比较而言,后者以南宋爱国词人为代表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篇章。

C.词是乐章,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创制新调,还是恢张词体,均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

D.词在民间初创时,体式尚不怎样严格,但具有民间文学本色,后来诗人从章句、声韵上去考究,才使得词的形式渐渐固定下来,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7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A.词之所以与诗并列为韵文中的一体,是因为词是“曲子”和“词”的统一体,“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B.词在初创阶段语言朴素,作者大多不可考,后经文人考究,其形式固定下来,体制和作法更加成熟,奠定了后来其在两宋大发展的基础。

C.柳永、周邦彦属于主张并实践创制新调、追求合乐,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的婉约派词作者,而苏轼则不属于这一流派。

D.周邦彦的词能歌唱,苏轼的词也能歌唱,不同的是苏词要关西大汉执铁板歌唱。精于音律的词家如周邦彦、姜夔、张炎等,也是词章能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对词的发展功不可没,其词内容丰富,词境扩大,大大提高了词的地位,影响深远,尽管其词多不谐音律,但自有特色。

B.南宋爱国词人深受苏轼影响,继承并光大了豪放词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词篇,只是其词的艺术价值稍逊于苏轼词。

C.“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这些话可印证苏词以诗为词、风格豪放的特点。

D.词在发展过程中,先是因“诗客”们接受民间曲子词的形式从事创作而得以发展,后来又沿着两条道路革新发展,最后到宋代繁盛一时。

【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草相如檄

【3】

【2】

【1】

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

【4】

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8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1.B 【解析】“溽”应读rù。 2.A 【解析】B项,“请贴”应为“请帖”。C项,“欠收”应为“歉收”。D项,“销脏”应为“销赃”,“元霄”应为“元宵”。 3.D 【解析】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 4.B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9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5.C 【解析】词下阕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在梦境中想到渔郎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上是表现自己对家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6.D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鉴赏能力。此项错误有二:其一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一语不符合词意,应是借向渔郎发问引出梦境。其二,评价为手法巧妙无误,说“想象神奇”则言过其实:以写梦境来抒发思乡之情,以及用“渔郎相忆否”发问。固然显示了词人丰富的想象力,却也未达神奇程度。ABC二项从不同侧面指出了本词的艺术特色。 7.C 【解析】不是“直接抒发”,而是从友人角度落笔,抒写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思念。 8.D 【解析】“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错,应该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9.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A项,老成持重:指人经验丰富,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此处应为“酣畅淋漓”。B项,按图索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C项,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D项,拍案叫绝:形容称赞。 10.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D项词序错误,“最伟大的”应该放在“人类建筑史上”的后面。 11.B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10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12.(1)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2)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13.示例一:我喜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荷花。因为走进这样的世界,绝对是一种视觉享受。 示例二:我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的荷花,因为它不被外界的污浊所玷辱,勇于坚持自我。 示例三:我喜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的荷花,因为它焕发出无穷的活力,表现出一种美好的希望。 【解析】本题要求说出喜欢某一种荷花的理由,作答时,首先要明确诗句说的荷花具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围绕这个特点阐述理由即可。 (一) 1.下片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的手法。“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或“五月渔郎相忆否”不写自己思乡,用虚写的手法从对方的角度写起)。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作答本题时,只要明确“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写的是实际情况,“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虚写,即可得出答案。 2.“呼”字非常有神采,写出了小鸟叫声的欢快,写得活泼灵动。“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呼晴”“窥檐语”写鸟儿们非常欢乐,好像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充分表现出闷热潮湿的天气终于过去后词人的欣喜、愉悦。“举”字把荷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具体来说,本题是炼字题,要求分析这些字的表达效果。作答时,既要理解这几个字的一般含义,又要结合诗句,体会其在具体诗句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二) 1.CE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11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黄芦苦竹”“九江船”等典故不是柳宗元,而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所用;E项,“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于文无据。末句暗示作者愁思不已,唯有借醉眠以了的无奈。 2.手法:比喻。妙处: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的社燕,传达出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感,生动形象,又颇为含蓄。

(三) 1.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A项,不合文意。原文中“它已成为这个历史时期文学领域最有成就的代表”中的“这个历史时期”当指宋朝时期。B项,“后者以南宋爱国词人为代表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篇章”处错,原文是说南宋词人与苏轼比,篇章更为丰富多彩。C项,原文是说“创制新调,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而不是“均要求”密切配合。 2.A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A强加因果,前后无因果关系,词是“曲子”和“词”的统一体 无依据。 3.B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12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对应原文信息,合理筛选。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其词的艺术价值稍逊于苏轼词”无中生有。 1.D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D项,错在“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正梅花万里雪深时”,点明时间。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须相忆”是临行前的执手勉励,相互勉励莫相忘不断传递祖国恢复之大业的消息。 2.A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3.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解析】题干是“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词的艺术特色。回答该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龙吟虎啸”和“和缓”这两个关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13

小中高 精品 教案 试卷

键的提示词。结合诗句先回答“龙吟虎啸”的表现,再回答词中“和缓”的表现。“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一“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一“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强迫到西南去镇压人民。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狠的心态暴露无遗。下笔非常生动而有力。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等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以此相勉,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正是痛心的变异。以此寄人,委宛而深厚,见情见志。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制作不易 推荐下载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ox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