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

更新时间:2024-06-19 21: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称谓:亲族间称谓,至今沿袭父系家族为中心的旧俗,近支称为自己家、自己家里,远支称为本家,其他亲族中人一律称为亲戚。 亲戚间的称谓,大略如下:

母亲之父,书面称外祖父,当面称姥爷。

母亲之母,书面称外祖母,当面称姥娘,或称姥姥。

外祖父之父,称老姥爷,外祖母之母,称老姥娘。

母亲之兄弟,称舅舅(大舅、二舅等以别长幼),舅之配偶称舅母或妗子、妗母。 外祖母之兄弟,称舅老爷,其配偶称舅奶奶。

外祖母之姐妹与祖母的姐妹统称为姨奶奶,其配偶统称为姨爷爷。

舅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或有直以兄、弟、姐、妹相呼者。对人则称姑舅兄弟、姑舅姐妹。

父母称女之子女为外孙、外孙女、外孙闺女,舅父母呼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女、外甥闺女。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各地多数呼外孙与外甥发音相同。以上亲戚关系,俗称姥娘门上的。 母之姐妹,称姨母、姨、姨姨(以大姨、二姨等别长幼);姨之配偶称姨夫、姨父。 姨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对人则称两姨兄弟、两姨姐妹。 姨与姨夫,称姨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闺女。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姨姨门上的或两姨亲。 父之姐妹,称为姑母、姑、姑姑(以大姑、二姑等区别长幼),其配偶称姑夫、姑父。父之姑,称老姑姑、姑奶奶。

姑母、姑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亦有以兄、弟、姐、妹相呼的。对人则以姑舅兄弟、姑舅姐妹相称。

妻兄弟之子女称内侄、内侄女。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姑姑门上的或姑舅亲。

妻之父,书面称岳父,对人称丈人、老丈人、丈人爹、泰山、老泰山,当面则称爹、爹爹、爸爸,也有的地方称叔,称伯。

妻之母,书面称岳母,对人称丈母娘、丈母,当面则称妈、妈妈,有地方也称婶、大娘。 妻之兄弟,书面称姻兄、姻弟、内兄、内弟,对人称内兄为大舅子,称内弟为小舅子,当面则称哥哥、兄弟;

内兄内弟之妻,对人统称为舅子媳妇,以大舅子媳妇、二舅子媳妇等区别长幼。 妻子之姐妹,对外统称为姨子,姐称为大姨子、大姨子姐,妹称为小姨子,当面则称姐,称妹。

妻之姐妹之夫,对外称连襟,称两乔,称一担挑儿,称“拉不平”,当面称姐夫、妹夫。 兄弟姐妹称其姐妹之夫为姐夫、妹夫,以大姐夫、二妹夫等区别长幼。

父母对其女之夫,对人称闺女女婿、女婿、姑爷、贵客、东床、东床客,当面则称他姐夫、老×女婿等。婚后女婿住岳家,外人呼为养老女婿、倒插门女婿。又,外人称别人女婿有戏称“半个儿”的。

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亲家”,对人称亲家、男亲家、女亲家、亲家公、亲家母、亲家翁、亲家婆等,当面只称亲家。

夫与妻之兄弟之间的关系又常被称为“姐夫郎舅”。以上亲戚关系人谓之“丈人门上的”。 一、称谓

亲族间称谓,至今沿袭父系家族为中心的旧俗,近支称为自己家、自己家里,远支称为本家,其他亲族中人一律称为亲戚。 亲戚间的称谓,大略如下: 母亲之父,书面称外祖父,当面称姥爷。 母亲之母,书面称外祖母,当面称姥娘,或称姥姥。 外祖父之父,称老姥爷,外祖母之母,称老姥娘。 母亲之兄弟,称舅舅(大舅、二舅等以别长

幼),舅之配偶称舅母或妗子、妗母。 外祖母之兄弟,称舅老爷,其配偶称舅奶奶。 外祖母之姐妹与祖母的姐妹统称为姨奶奶,其配偶统称为姨爷爷。 舅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或有直以兄、弟、姐、妹相呼者。对人则称姑舅兄弟、姑舅姐妹。 父母称女之子女为外孙、外孙女、外孙闺女,舅父母呼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女、外甥闺女。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各地多数呼外孙与外甥发音相同。 以上亲戚关系,俗称姥娘门上的。 母之姐妹,称姨母、姨、姨姨(以大姨、二姨等别长幼);姨之配偶称姨夫、姨父。 姨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对人则称两姨兄弟、两姨姐妹。 姨与姨夫,称姨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闺女。 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姨姨门上的或两姨亲。 父之姐妹,称为姑母、姑、姑姑(以大姑、二姑等区别长幼),其配偶称姑夫、姑父。父之姑,称老姑姑、姑奶奶。 姑母、姑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亦有以兄、弟、姐、妹相呼的。对人则以姑舅兄弟、姑舅姐妹相称。 妻兄弟之子女称内侄、内侄女。 以上亲戚关系俗谓之姑姑门上的或姑舅亲。 妻之父,书面称岳父,对人称丈人、老丈人、丈人爹、泰山、老泰山,当面则称爹、爹爹、爸爸,也有的地方称叔,称伯。 妻之母,书面称岳母,对人称丈母娘、丈母,当面则称妈、妈妈,有地方也称婶、大娘。 妻之兄弟,书面称姻兄、姻弟、内兄、内弟,对人称内兄为大舅子,称内弟为小舅子,当面则称哥哥、兄弟;内兄内弟之妻,对人统称为舅子媳妇,以大舅子媳妇、二舅子媳妇等区别长幼。 妻子之姐妹,对外统称为姨子,姐称为大姨子、大姨子姐,妹称为小姨子,当面则称姐,称妹。 妻之姐妹之夫,对外称连襟,称两乔,称一担挑儿,称“拉不平”,当面称姐夫、妹夫。 兄弟姐妹称其姐妹之夫为姐夫、妹夫,以大姐夫、二妹夫等区别长幼。 父母对其女之夫,对人称闺女女婿、女婿、姑爷、贵客、东床、东床客,当面则称他姐夫、老×女婿等。婚后女婿住岳家,外人呼为养老女婿、倒插门女婿。又,外人称别人女婿有戏称“半个儿”的。 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亲家”,对人称亲家、男亲家、女亲家、亲家公、亲家母、亲家翁、亲家婆等,当面只称亲家。 夫与妻之兄弟之间的关系又常被称为“姐夫郎舅”。 以上亲戚关系人谓之“丈人门上的”。

母之兄弟姐妹之子女统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区分姑表、 姨表)

堂弟:叔叔(伯伯)的儿子,年龄比自己小的,就可以称为自己的堂弟。有的地方也称叔伯兄弟。

爸爸:对父亲的一种称呼。多用于口语,也称爸、爹、爹爹等。在文学中,“爸爸”被称之为“父亲”。

大爷:对老年男性长辈的尊称,一般指60岁以上。在一些北方方言中,“大爷”也可以用来称呼父亲的哥哥,而不论年龄大小。例句:“大爷!您好啊!身子挺硬朗的!” 大爷,指社会地位较高或傲慢自顾的男性,旧社会中常用。例句:“嗨,别傻站哪儿,跟大爷似的!” 还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称呼, 例句:“大爷我来了” 表妹: 某人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女儿中较某人年轻的即是其表妹。 某人父亲的姐妹的女儿中较某人年轻的即是其表妹。另,某人父亲的兄弟的女儿中较某人年轻的被称为是其堂妹。 妹妹:(1)称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兄~。弟~(a.弟弟和妹妹的合称;b.俗称弟妇)。~夫。(2)对比自己年纪小的同辈女性的称呼:表~。师~。世~。

大大:1.方言。称父亲。2.称祖父。上海浦东地区的本地方言,称呼爷爷为“大大”。陕西方言中“大大”指父亲的哥哥,有些地方也指父亲。在河南方言中“大”一般用作称呼父亲,而“大大”指父亲的哥哥,也就是大伯的意思。 在安徽蚌埠一带方言中“大大”指父亲的哥哥,“老爷”指父亲的弟弟。有些地方,称比父亲年长的非亲属男性为“大大”,与“叔叔”

相对。

哥哥:(1) ∶称同父母或父母一方所生比自己年长的男子。对同辈男子的尊称(2) ∶亦作“哥哥儿”。对年轻人的称呼。(3) :对男朋友的称呼,年轻女性很多称男朋友为哥哥.

一、亲族的范围:亲族是由家庭扩展成的社会集团。血缘关系发展出血亲,姻缘关系发展出姻亲。《笑府》云,一老人庆百岁生日,场面盛大。老人忽然不乐,人问其故,他说,他在想,当他庆百岁生日时,亲戚肯定会有许许多多,这场面如何得了?这就是说,家庭延续扩展,必使亲族无限扩大。因此,民俗中自然形成了有关的限制。超出某个范围,尽管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或是有姻缘关系连结着的人之间,也不是亲戚关系了。在中国古代,表示亲族关系的概念有“六亲”、“五服”与“九族”等。1、六亲。2、九族。3、五服。4、现代亲族的范围。以个人为基点,从亲族关系和姻缘关系两方面推导,在九族和五服范围内排定。直系血亲:以本人为基准,垂直向上推直系长辈四代,向下推直系晚辈四代,为直系血亲,即上至高祖父母,下至玄孙、玄孙女。高祖父母之上的直系长辈,则作祖宗。玄孙之后的子孙,还有种种称谓,但不常用。旁系血亲分四等:第一旁系血亲:本人兄弟姐妹及其后三代人;第二旁系血亲:父之兄弟姐妹及其后三代人;第三旁系血亲:祖父之兄弟姐妹及其后三代人;第四旁系血亲:曾祖父之兄弟姐妹及其后三代人。注意:父系母系相同,男女相同。

姻亲亦有直系、旁系之分。直系姻亲包括:①直系血亲中晚辈的配偶;②配偶的直系血亲中的长辈。旁系姻亲包括:①旁系血亲的配偶②配偶的旁系血亲及其配偶。夫妇在同一亲族中,父子所属亲族不同,兄弟姐妹所属亲族各不同。这样的亲族范围,事实上大于现行的亲族范围。即使是在古代,实际上的亲族范围也未必有这么大。不过,就父系而言,也就是同姓亲族而言,范围确实是这么大。即使是现在,许多地方,婚丧喜庆,来往的同姓亲族范围,不是这样。我们通常说的“没有出五服”,也就是没有出这样的范围。当然,农村地区的百姓,要比城市居民来得讲究,其亲族观念远为浓厚,其亲族的实际范围,要比城市居民的来得大。

二、亲族的称谓:乃表示亲族成员之间关系的名称。旁系称谓有两种系统,一为类分法,二为叙述法。

世界上大部分民族的称谓用类分法,尤以欧美为典型。类分法称谓,只明男女、辈分,不分父系、母系、血亲、姻亲,实际上也无法分排行等。这种称谓系统,只是将亲族成员分分类别而已。例如,一个「uncle」,就可以指汉语中的舅舅、伯父、叔父、姨夫、姑夫,总之,亲族中与父亲同辈的男性,都可以叫「uncle」,没有办法表示是母亲一方的,还是父亲一方的,是血亲,还是姻亲,也没有办法将他们分排行,六舅舅还是三姑夫、四叔叔。因此,实际上,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场合,称呼他们,只能将称谓上加上他们的名字来称呼,这样才不至于混淆。

叙述法称谓:则男女、辈分、父系、母系、血亲、姻亲、排行俱明。父亲的姐妹不加区分,统统称姑母;母亲的兄弟不加区分,统统称舅舅,母亲的姐妹也不加区分,统统称姨妈,独独父亲的兄弟有叔伯之分,这是为什么呢?这与财产继承有关。男子有继承权,女子起码没有与男子同等的继承权,因此,舅舅、姨妈与母亲哪个长哪个幼,姑妈与父亲哪个长哪个幼,都没有关系,而父亲的兄弟,比父亲大的和比父亲小的,都要区分清楚,因为男子有继承权,而且,年长者在继承方面,有一定特权。因此,是叔叔还是伯伯,在宗法社会中,不可不分。中国汉族称谓用叙述法。古代文献如《尔雅 · 释亲》、贾谊《新书 · 六术》《白虎通 ·、 三纲六纪》都有详细的记载,而清梁章钜《称谓录》,录称谓最多。 六亲:历代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1、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汉贾谊《新书.六术》:“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为昆弟,故为从父昆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

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子以曾祖而昆弟故为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务于六,此之谓六亲。”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晋杜预注:“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辰极也。妻父曰昏,重昏曰媾,婿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 3、指父母、兄弟、妻子。《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4、指父子、兄弟、夫妇。《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王弼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后汉书.循吏传.秦彭》:“乃为人设四诚,以定六亲长幼之礼。”唐李贤注:“立亲,谓父子、兄弟、夫妇也。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唐张守节正义:“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亦泛指亲族、亲戚。《红楼梦》第一0八回:“你说说,真正是六亲同运:薛家是这么着;二太太的娘家大舅太爷一死,凤丫头的哥哥也不成人......甄家自从抄家以后,别无信息。”又第一一四回:“那王仁自从王子腾死后......已闹的六亲不和。”《镜花缘》第五六回:“不意府上也因接驾合家离散,真可谓六亲同运。”(1)《左传》说: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2)《老子》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3)《汉书》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易县志》:“六亲,汉族六种亲属,众说不一,一般指外祖父母、父母、姐妹、妻兄弟姐妹、继母兄弟姐妹、女之子女为六亲。实际上是血亲和姻亲的泛指,不只是指六种亲属。 九族:从汉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1、古文说。代表人物有孔安国、马融和郑玄。他们认为九族仅限于父宗,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古文说构成了宗法伦理的基础。唐、宋以后,九族古文说在国家法律中获得正式确认,其中明、清两代的律令规定,九族专指父宗。摩尔根《古代社会》第三编第二章也引述了九族古文说。《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传:“以睦高祖、玄孙之亲。”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诗.王风.葛荔序》:“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郑玄笺:“九族者,氢己上至高祖及玄孙之亲。”参阅《元典章》卷三十“五服图”、《明会要》卷一0二《丧服》“本宗九族五服图”、《清律例》卷二《丧服图》“本宗九族五服正服图”。2、今文说。代表人物是许慎等。他们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今文说满足了封建统治者利用血缘姻亲关系实现对本阶级及整个社会最大限度控制的需要。封建统治者在赏赐、惩罚、屠杀时是利用九族的今文说的。《汉书.高帝纪上》:”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唐王昌龄《箜篌引》诗:“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律法有云:‘一人造反,九族全诛。’”参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疏》。“九族”也是指亲属。但“九族”所指,同样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说法一: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说法二: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

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相关故事: 安徽凤阳朱元璋,以一孤苦无依、魁梧戽斗的流浪儿,做过牧童、小和尚、行乞缘,最后投效郭子兴军,身经百战,历时十六载,终于驱逐元虏,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 太祖自小父母双亡,兄姊五人或死或离。人单丁薄,无奥无援,即位后总计生下二十六26个儿子。太祖又鉴于隋、唐君主大权旁落藩镇,导致衰亡,又以宋代内重外轻,以致外侮纷至沓来,亦导致亡国。乃分封诸子,虽“分封不锡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以资预防。 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殁,享年七十一。由于太子早逝,遗诏传位于太孙允炆。方孝孺被称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辅佐朱元璋孙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满朝廷(其实是一大派系)。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后,第一个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两次见新皇帝都是披麻戴孝、嚎啕痛哭,朱棣低声下气请他代拟诏书(逼他表态),他只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问他:「难道你不怕死吗?」方孝孺答:「要杀便杀,诏不可草。」朱棣:「难道不顾及你的九族吗?」方孝孺:「不要说九族,诛十族也不怕。」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门生」凑成十族,统统杀掉。所谓九族,从己身往上数: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数:子、孙、曾孙、玄孙,总共九族。所谓十族,外加门下学生,连坐被杀者达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亲之发配充军者高达千余人,时称「瓜蔓抄」是也。 以今日观点,方孝孺一派在「金陵政权」中势力极大,若方孝孺肯表态,文官系统就可收编,方孝孺死忠前帝,他的门生,派系就不可信任。很可能这代表了当时江南民气,导致朱棣不得不迁都燕京(今北京)。 五服: 1、古代统治阶级的五等服式。《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孔传:“五他: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一、斩衰 :丧服名。衷通“缞”。“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衷。至明、清,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姑(婆),也改齐衰三年为斩衰。女子服斩衰,并须以生麻束起头发,梳成丧髻。实际服期约两年余,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清史稿.礼志十二》:“斩衰三年,子为父、母;为继母、慈母、养母、嫡母、生母;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子之妻同。女在室为父、母及已嫁被出而反者同;嫡孙为祖父、母或高、曾祖父、母承重;妻为夫,妾为家长同。”二、齐衰:丧服名。齐,下衣的边。衰通“缞”。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周代,父在父母服齐衰杖期,父卒服齐衰三年。唐代,为母,父在父卒皆齐衰三年;子妇为姑(婆)亦齐衷三年。至清代,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且齐衰三月。《礼记.檀弓下》:“哀公为之齐衰。”《清史稿.礼十八》:“曰齐衰杖期,嫡旁及下际缉,麻冠、致、草屦、桐杖......曰齐衰杖期,嫡子、众子为庶母;子之妻同;子为嫁母、出母;夫为妻;嫡孙祖在为祖母承重。曰齐衰不杖期,为伯、叔父、母,为亲兄、弟;为亲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同居继父两无大功以上亲者。“参阅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一》所附丧服各图。三、大功:亦称“大红”。丧服名。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为九个月。清代,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

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史记.孝文帝本纪》:“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裴骃集解:“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布也。’”《明史.礼志十四》:“曰大功九月者,为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姑及姊妹兄弟之女出嫁者;父母为众子妇,为女之出嫁者;祖为众孙;为兄弟之子妇......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清史搞.礼志十二》:“曰大功服,粗白布,冠、致如之,茧布缘屦。”参阅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一》所附丧服各图。四、小功:亦称“上红”。丧服名。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年月。清代,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仪礼.丧服》:“小功,布衰掌,牡麻致,即葛五月者。从祖祖父,从祖父母报;人祖昆弟;从父姊妹篇,孙嫡人者;为人后者为其姊妹嫡人者。”《新唐书.礼乐志十》:“小功五月殇,正服:为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叔父之下殇,为姑、姊妹之下殇,为从兄弟姊妹长殇,为庶孙之长殇。降服:为人后者为其兄弟之长殇,出嫁姑为侄之长殇,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之长殇。义服:为夫之兄弟之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夫之叔父之长殇。”参阅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一所附丧服各图。五、缌麻:丧服名,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服期三月,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即所谓“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宋人车垓说此仪久废,当时人的袒免亲丧服是白阑缟巾;明、清时,素服,以尺布缠头。同六世祖的亲属便是无服亲了。故《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仪礼·丧服》章所载亲属间各种服制被后世奉为权威性的准则,历代遵行,但也有所变通。

2、古代理想政区制度。《汉书·地理志》:“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何谓“五服”?《国语·周语》记载,周穆王时祭公谋父曾阐发过“五服”说:“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具体而言,即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汉书作“绥服”)、“要服”、“荒服”,是为“五服”。为什么说“五服”是理想政区制度?又见《汉书·地理志》:“五百里甸服:百里赋内总,二百里内铚,三百里内戛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国,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从畿服重地到藩属下国逐层管理,兼举文教武卫,声教讫于蛮荒,这体现了华夏王朝历来的治国思想渊源。相关解释: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孔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周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 2.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 3.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4.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血统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直系 生父 父亲 爸爸、爹 爹爹、阿爹 儿、女 生母 母亲 妈妈、娘 妈妈、姆嬷 儿、女 后父 继父 晚爹 阿伯、阿爹 儿、女 后母 继母 晚娘 嗯娘、姆妈 儿、女

父之父父之母 祖父祖母 公公婆婆 爷爷、阿爷娘娘、阿娘 孙、孙女 父之祖父父之祖母 曾祖父曾祖母 太公太婆 太爷爷、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 曾孙、曾孙女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 哥、弟姐、妹 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 弟、哥妹、姐 夫 丈夫 老倌 某人(女儿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称其名者 妻

妻 夫人 老人(读如宁) 某人(女儿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称其名者 夫 夫之父 公 阿公 旧时随子女称爷爷、娘娘,现随夫称爸、爹、妈、姆妈 媳妇 夫之母 婆 阿婆

血统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旁系 父之兄父之弟 伯父叔父 叔伯 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 侄、侄女

伯父之妻叔父之妻 伯母叔母 大妈婶娘 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 侄、侄女

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 堂兄弟堂姐妹 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 弟、哥、妹、姐

父之姐父之妹 姑母 姑娘 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 侄、侄女

兄之妻弟之妻 嫂弟媳 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 旧称叔伯、今称弟、兄 夫之兄弟 伯叔 叔伯 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 弟媳、嫂 夫之兄弟配偶 妯娌 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 弟媳、嫂、妹、姐 婿、媳之父母 亲家 亲家公(姆) 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 弟媳、嫂、妹、姐

姑之丈夫 姑父 姑丈姑夫 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 内侄、内侄女 姑之子女 姑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 表弟、哥、妹、姐

血统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母系 母之父母 外祖父外祖母 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 外孙、外孙女

母之兄弟及其配偶 舅父舅母 娘舅舅姆 舅父、舅舅、舅姆、舅妈 今呼阿舅、舅姆妈 外甥、外甥女

舅父之子女 舅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母之姐妹及其配偶 姨父姨母 姨丈姨娘 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妈、阿姨 外甥、外甥女

姨之子女 姨表 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妻系 妻之父母 岳父岳母 丈人丈母 面称随妻阿爹、姆妈 女婿

妻之兄弟及其配偶 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 阿舅舅嫂 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 姐夫、妹夫

妻之姐妹 内姐内妹 姨娘 面称随妻 姐、妹

妻之姐妹的丈夫 连襟 连襟 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 哥、弟

1、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

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

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7、考**

“考”和“**”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但生前不再称考**,考**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8、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

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 ,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9、与丈夫相关亲属

(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10、与妻子相关亲属

(1)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称。

(2)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4)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

(5)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皇族称谓

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始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万岁 皇帝的代名词,一种说法认为在朝贺时对君主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称;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华山后,由他开始用\万岁\自称,而相沿下来的。

天子 古代君王的尊称。夏、商、周代,天子的正号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指皇帝。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 皇后 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太上皇 帝王尊其父为太上皇;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并自称太上皇;天子之父参与国政,称太上皇帝。

皇太后 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皇太子 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清代自雍正以后不立皇太子。一般称预定继承君位的长子为\太子。

贵嫔 嫔妃的称号。汉元帝时始置,原为妃嫔中之第一级。自魏晋至明均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

昭仪 嫔妃的称号。三周魏文帝时始置,仅次于皇后,晋及南北朝多沿置。

才人 嫔妃的称号。始设于晋武帝,自南北朝至明多曾沿置。唐制,才人初为宫中之正五品,后改正四品。

贵妃 嫔妃的称号。南朝宋武帝时始置,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七子 女官名,位在美人、良人下,在长使少使上。 良人 西汉嫔妃的称号。 美人 嫔妃的称号。

贵人 嫔妃的称号。东汉位次于皇后,清代贵人已降在嫔妃之下。

世子 帝王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太子,清代则封亲王的嫡长子为世子。

孺子 太子嫔妃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古代贵族的妾也称孺子。

太孙 皇帝的长孙称太孙。历代王朝往往于太子殁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

公主 帝王之女的称号。始于战国,汉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后历代大致沿用。

翁主 汉代制度,诸王之女称翁主,即后世的郡主。 驸马 皇帝的女婿称驸马,非实官。清代称\额驸\。 帝姬 古代对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称呼。

表姐”、“表妹”。当面以兄、弟、姐、妹相称,对外人则称“姑家兄弟”、“姑家姊妹”。

岳父岳母门上的:

妻之父母当面称“爹”、“妈”或“娘”,对外人称“丈人”或“丈人爹”、“丈母”或“丈母娘”。

妻之兄弟当面称“哥哥”、“弟弟”,对外人称“舅子”。

对其配侣当面称“嫂子”或“弟妹”,对外人称“舅子媳妇”。 妻之姊妹当面称“姐”、“妹”,对外人则按长幼称“大姨子”、“小姨子”,统称“姨子”。 妻的姐妹之夫当面称“姐夫”、”妹夫”,对外人称“连襟”、“割不断”。 父母对子女之夫当面称“他姐夫”、“老大女婿”、“老二女婿”等,对外人则称“闺女女婿”。

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亲家”或“男亲家”、”亲家母”。

青岛地区,亲族、亲戚间的称谓下尽相同。菜西称父亲为“爹”,称母亲为“妈”,称祖父为“爷爷”,称祖母为“奶奶”。崂山、即墨一带称父亲为“爹”,称母亲为“娘”.称祖父为“爷爷”,称祖母则为“妈妈(ma)”。另外,胶州有的地方称父亲为“大大”。对父亲的兄弟,有的地方叫“大爷”、“叔叔”,大部分地区一律按排行叫“爹”,如“大 爹”、“二爹”、“三爹”等等。父亲兄弟的配偶叫:“大娘”、“二娘”或“大妈”、“二妈”,平度称“大娘”、

“婶儿”、“娘娘”。

祖父之父称“老爷爷”,祖父之母则称“老妈妈”或“老奶奶”。祖父之祖父母,则称“老老爷爷”、“老老妈妈”或“老老奶奶”。 夫妻之间对称,夫称妻为“孩儿他娘”,或按其子女名字叫“XX他娘”;妻称夫为“孩儿他爹”或“XX他爹”,未有子女的多半以“哎”代替。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多直呼对方姓或名了。

在外人面前,旧时,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为“俺老婆”或“俺家里头的”;妻称夫为“俺当家的”或“俺外头的”。现在,年轻人则多称“俺对象”或“俺家小X(姓)”,年纪大的则多称“俺老伴儿”。

妻对夫的父母称”爹”、“娘”或“妈”,对外人则称“公公”、“婆婆”;对夫之兄称“大伯”,弟称“小叔”;称夫之姐为“大姑”、妹为:“小姑”;称夫之侄、侄女为“侄子”、“侄女”。 公、婆称儿媳为“媳子”,直呼则根据儿媳的姓氏叫“X??”如张??、王??。

对亲族近支(一般在五服以内),称“自己家里”,远支称“本家” 亲戚间的称谓,大体分为:

外祖父母门上的:

母亲之父(外祖父)“姥爷”,母亲之母(外祖母)称“姥娘”或“姥姥”。

外祖父之父称“老姥爷”,外祖父之母称,“老姥娘”。 母亲之兄弟称“舅舅”,称舅舅配偶为“舅母”或“妗子”。 外祖母之兄弟称“舅老爷”,其配偶称“舅姥娘”、“舅姥姥”; 外祖母之姊妹称为“姨姥娘”、“姨姥姥”。

舅父之子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以兄、弟、姐、妹相称,对外人则称“姑舅兄弟”,“姑舅姊 妹”。 舅父对姊妹之子女称“外甥”、“外甥闺女”;对姊妹之孙子、孙女称“外孙”,但发音上却与“外甥”相同。

姨姨门上的(两姨亲):

母之姐妹称“姨”(按长幼呼“大姨”、“二姨”等),姨之配偶称“姨夫”。 姨之于女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对外入则称“两 姨兄弟”、“两姨姊妹”。

姑姑门上的(姑舅亲):

父之姊妹称为“姑”、“姑姑”(以“大姑”,“二姑”区别长幼),其配偶称“姑夫”。 姑母、姑夫之子女亦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以兄、弟、姐、妹相称,对外人则称“姑家兄弟”、“姑家姊妹”。

岳父岳母门上的:

妻之父母当面称“爹”、“妈”或“娘”,对外人称“丈人”或“丈人爹”、“丈母”或“丈

母娘”。

妻之兄弟当面称“哥哥”、“弟弟”,对外人称“舅子”。 对其配侣当面称“嫂子”或“弟妹”,对外人称“舅子媳妇”。 妻之姊妹当面称“姐”、“妹”,对外人则按长幼称“大姨子”、“小姨子”,统称“姨子”。 妻的姐妹之夫当面称“姐夫”、”妹夫”,对外人称“连襟”、“割不断”。

父母对子女之夫当面称“他姐夫”、“老大女婿”、“老二女婿”等,对外人则称“闺女女婿”。 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亲家”或“男亲家”、”亲家母”。

父为考,母为妣。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

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父之姊妹为姑。

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 族父之子相谓为族晜弟。

族晜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

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晜弟。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王父之姊妹为王姑。

曾祖王父之姊妹为曾祖王姑。 高祖王父之姊妹为高祖王姑。 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 父之从祖姊妹为族祖姑。

父之从父晜弟之母为从祖王母。 父之从祖晜弟之母为族祖王母。

父之兄妻为世母,父之弟妻为叔母。

父之从父晜弟之妻为从祖母,父之从祖晜弟之妻为族祖母。 父之从祖祖父为族曾王父,父之从祖祖母为族曾王母。 父之妾为庶母。 祖,王父也。

晜,兄也。──宗族。

母之考为外王父,母之妣为外王母。

母之王考为外曾王父,母之王妣为外曾王母。 母之晜弟为舅,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

母之姊妹为从母。

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母党。 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

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

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出之子为离孙,谓侄之子为归孙。 女子子之子为外孙。

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

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

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妻党。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

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女弟为女妹。 子之妻为妇,长妇为嫡妇,众妇为庶妇。 女子子之夫为婿,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 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 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两婿相谓为亚。

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党为姻兄弟。 嫔,妇也。

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婚姻。

山西民俗---亲戚称谓

亲族之间,山西有一套称谓的习俗,这种习俗,以父系家族为中心形式,这种称谓的方法,有“自己家”、“本家”和“亲戚”之分。“自己家”就是自家人。“本家”就是在一族之内的互相称谓。而亲戚,则是在本家之外的亲族。

亲戚间的称谓,大致如下:

母族:母亲的父亲,口头称为“姥爷”,书面则称之为“外祖父”、“外公”。 母亲的母亲,口头称为“姥姥”、“姥娘”,书面称为“外婆”、“外祖母”。

外祖父的父亲,称之为“老姥爷”,外祖母的母亲,称之为“老姥娘”。

母亲的兄弟,叫做舅舅,叫“大舅”、“二舅”等。舅舅的妻子,被叫做“舅母”,在山西的部分地区,被称作“妗子”。

外祖母的兄弟,称之为“老舅”,而“老舅”的配偶,则被称作“老舅母”。

外祖母的姐妹,被称作“姨姥娘”、“姨奶”,而祖母的姐、妹,也都被称作为“姨奶”。姨奶的配偶,则被称为“老姨夫”。

?? 舅舅的子女,叫“表兄”、“表妹”、“表姐”、“表弟”,当面称为“兄、弟、姐、妹”,对外人称为“姑舅兄弟”、“姑舅姊妹”。

姨姨的子女,叫“表兄”、“表妹”、“表姐”、“表弟”,当面称为“兄、弟、姐、妹”,对外人称为“姨表兄弟”、“姨表姊妹”、或“两姨兄弟”、“两姨姊妹”。3H H2z

女儿的子女,称为“外孙”、“外孙女”、“外孙闺女”;舅父母,叫舅父姊妹之女为“外甥”、“外甥女”、“外甥闺女”。

姨姨与姨夫,称姨姊妹的儿子女儿为“外甥”、“外甥闺女”。

父族:父亲的姊妹,称为“姑母”、“姑姑”或按长幼称其为“大姑”、“二姑”、“三姑”等等。姑母的配偶,被称为“姑父”、“姑夫”。

姑母、姑夫的子女,称为“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当面即以“兄、弟、姐、妹”相称,对人则以“姑舅兄弟”、“姑舅姊妹”相称。

妻族:妻子兄弟之子女称为“侄女”、“侄儿”,叫“内侄女”或“内侄儿”。

妻子的父亲,当面称为“爸爸”、“爹爹”、“外父”、“岳父”。书面则称为“岳父”、“岳丈”。对外人则称“丈人”、“老丈人”、“泰山”。

妻子之母亲,当面口头称之为“妈妈”、“岳母”、“外母”。书面则称之为“岳母”、“丈母”。

妻子的兄弟,当面叫“哥哥”、“弟弟”或直呼其名。书面称之为“内兄”、“内弟”。对外人称妻兄为“大舅子”、称妻弟为“小舅子”。对“内兄”、“内弟”之妻对外人称之为“内兄媳妇”、“内弟媳妇”。

妻子的姊妹,当面称之为“姐”、或“妹”。对人称为“大姨子”、“小姨子”。妻子姊妹之夫,当面称之为“姐夫”或“妹夫”,对外人则叫“连襟”。

兄弟姊妹称其姊妹之夫叫“姐夫”、“妹夫”。

父母对其女儿的丈夫,当面直叫名字,对外人则称之为“女婿”、“姑爷”。

夫妻双方的父母相称,叫“亲家”、“亲家公”、“亲家母”等。

平利称谓

来源: 中国陕西

由于人口来源不一,经长期混居,相互通婚,称谓繁杂多变,仅以祖孙三代而言,有的字讹音异,有的一字多音,还有特殊称呼。

祖父、母:多数称爷、奶;有称爹、嗲(diǎ);公、阿公;阿婆(pū);姆姆;n(鼻音哼)妈。

父、母:有称父为爹的;有的叫爷,其音又有五种,即耶(y?)、夜(ya)、牙(yá)、雅(yǎ)、夷(yí);有的喊大;有直呼父的;通称爸、爸爸;因伯(bó)、爸(bà)音近,故有的将伯伯喊成爸爸;更有奇者,称父为大儿爸。对母亲,多数称妈、妈妈、娘;有的直呼母母;奇特者有的叫媪(ǎo)、墨(妈)、依爷(yá)、细儿爸。

叔,有特殊称为满满的;婶,通称婶娘或以姓叫张婶、李婶??,或按叔的大小来称婶为大婶、二婶、么婶、细婶。如调了口的,就将叔婶称爷(yǎ)、依爷(yá)、娘;反将亲生父母改叫伯伯(bó)、伯(bó)娘。

姑姑:通称姑、大姑、二姑??;姑娘、姑妈;若年龄与自己差不多,就带名称姑,如桂花姑??。特殊的叫念儿(即姑娘,省去姑,只称娘,加儿化韵)。姑丈:称姑夫、姑父、姑爷。上两辈的称姑奶、姑婆;姑爷、姑公。

岳祖父母、岳父岳母,妻兄妻弟,妻嫂、妻弟媳等,均夫随妻称呼。

祖公婆、公婆、夫兄夫弟、夫嫂、夫弟媳、夫姐妹等,均妻随夫称呼。

娘婆二家父母相互称兄道弟,或叫亲家、老表,其妻称表嫂,或带其娘家姓称刘姐吴妹;亦有叫亲家母的。

夫妻间,现多互叫姓名或老王老李,或不带姓只叫名,更显亲切;旧社会则不然,由于很多妇女没大名:加之封建意识,夫妻多以子女叫“娃大”、 “娃娘”; “他爸”、 “他妈”;或白搭话“喂”、“嘿”、“聋子”。对外互说“我们那(lēi)一口子”,夫称妻为“烧火佬’’、“老婆子”,文明的称为“夫人”、“娘子”、“贤妻”,贬称“婆娘”;妻称夫为“当家的”、“老板”、“掌柜的”,文字尊称“夫君”,贬骂为“老挨刀的”。

公婆叫儿媳,一般直呼大名,对儿媳也有以儿子长幼叫大女子、二女子,也有以其娘家姓喊周女子、袁女子。

社交中,称别家长辈为令尊(父)、令堂(母),或按亲友辈数称表伯、叔等。 自称父母为家严、家父、家慈、家母;兄弟则自称家兄、舍弟等。

赤壁民风民俗--习惯称谓

赤壁人际间称谓虽大体相同,但各地也有差异,下面列写部分亲属称谓。 祖父——爹爹、胡爹、大爷、爷爷

祖母——细爹、姆妈、爹爹、奶奶,随阳呼“妈” 父亲——爷(呀)、爹、爸爸 母亲——娘、妈妈

伯父——伯(八爷),且不分性别,父亲的姐姐也称“伯爷”。 伯母——伯娘

叔父——爷爷、叔叔,及按排行称二爷、三爷、幺爷等,父亲的妹妹也称“爷爷” 叔母——婶婶、婶娘,及按排行称“二娘”、“三娘”等。 外公——家家、爹爹、家爹 外婆——家婆、细妈、家妈 舅父——舅爷、舅舅

舅母——舅娘、舅妈

姨父——姨爷,也可同伯叔称呼。 姨娘——姨娘,也可同伯叔称呼。

岳父——干爷、同爷、亲爷,也可随妻子称呼。

岳母——干娘、同娘、亲娘,也可随妻子称呼。 公公、婆婆——一般随夫称呼

丈夫——外里人、男人、XX里爷、XX里爸(XX指子女的名字)。 妻子——屋里、以里家、堂客,或同上在子女名字后带“娘”、带“妈”字。

哥哥、嫂嫂——一般无异称,或随子女称“伯爷”、“伯娘”。 姐姐——无异称,年高后随子女称呼。

姐夫——姐夫哥或在名字后加“哥”,或随子女称呼。

弟弟、弟媳——老弟、老弟媳妇,或对称直呼其名,年高后随子女称呼。 妹妹、妹夫——老妹、老妹郎、对称直呼其名,年高后随子女称呼。 儿子、儿媳——崽、伢儿、媳,对称直呼其名。 女儿——毛伢、千斤、酒坛,对称直呼其名。

女婿——直呼其名。 孙子孙女——通称“孙得”,不限性别,对称时直呼其名。 外孙——无异称,直呼其名。

表兄弟姐妹——通称老表,对称时可与哥、弟、姐、妹同样称呼。

亲(庆)家——婚姻双方父母互称,可兼指男女,“亲(庆)家母女”则为专指。

青浦的称谓

发布时间:2008-05-16 热度:30

本县血亲、姻亲成员间的称谓有:

父亲,俗称阿爸、爹爹;母亲,俗称姆妈、娘。解放后,在城镇居民中流行对父亲称爸爸,母亲称妈妈。

父亲的父母,称祖父、祖母,俗称大大、阿爹、亲妈。

父亲的祖父、祖母,称曾祖父、曾祖母,俗称太太。

父亲的兄、嫂、弟弟、弟媳,称伯父母、叔父母,俗称伯伯、阿伯、妈妈、叔叔、爷叔、婶婶、婶娘。

父亲的姐姐、姐夫、妹妹、妹夫,称姑母、姑父,俗称嬷嬷、夫夫、孃孃、夫夫。

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俗称外公、大大、外婆、亲妈。

母亲的祖父母,称外曾祖父、外曾祖母,也称太大。

母亲的兄、嫂、弟弟、弟媳,称舅父、舅母,俗称娘舅、舅妈。

母亲的姐姐、姐夫、妹妹、妹夫,称姨母、姨父,俗称大(念杜)姨、娘姨、姨夫。

丈夫的父、母,称公、婆,俗称爹爹、姆妈,解放后流行叫爸爸、姆妈。

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俗称丈人、丈母,今习惯叫爸爸或阿爸、姆妈。

丈夫的伯父母:叔父母,妻称伯公、叔公,伯婆、叔婆。也有依用丈夫的叫法。

丈夫,旧时妻子称夫为“当家人”,或在子女名字后加个爹,如“阿×爹”,今直呼其名,或在人前称爱人。

妻子,旧时丈夫称妻为“屋里向”,或在子女名字后加个娘,如“阿×娘”,今直呼其名,或在人前称爱人。

老年夫妻,相互之间习惯互称“伊”。解放后流行称“老头子”、“老太婆”,向人称“老伴”。弟兄的妻子之间,合称妯娌,俗称“伯姆淘”,旧时彼此间按辈序称大(念杜)妈、二妈,今互称姐妹或直呼名字。

姐妹的丈夫之间,称连襟,互称哥、弟,或直呼其名。

父亲的弟兄的儿女,称堂兄弟、堂姐妹,今直呼其名为多。

父亲的姐妹的儿女和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都称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父母再婚,子女称其再婚的另一方为后父或后母,俗称继父或继母,也称爹爹或姆妈。

过房子女的父、母,俗称寄爹、寄娘,或寄爸、寄妈。

长辈的友谊世交,分别按辈份加上相应称谓,或加上姓氏,如张×公公、张×婆婆或大伯、二婶等。

山西省长治市民俗:称谓习语

凡物皆有名,其名就是称谓,此乃广义言之。狭义者,多指人与人之间的呼号。尊重的称呼,谓尊称;谦虚的称呼,谓谦称。在社会活动中,人际交往,互相称谓,运用得当,既显示着亲疏长幼,尊卑敬谦,又体现着一个人的才智与文明素养,否则,就会成为笑柄,甚至令人藐视。现就上党人际交往中的称谓,列举几例如下:

长治人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曾祖母为老奶奶;曾外祖父为老姥爷;曾外祖母为老姥姥;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奶奶;外祖父为姥爷;外祖母为姥姥;父亲为爹、大大;母亲为娘;伯父为大爹、大爷;伯母为大娘;叔叔依次为二爸、三爸、小爸或二爹、三爹、小爹;叔母为二娘、三娘、小娘或二婶、三婶、小婶;姑母为姑姑;姑夫为姑夫;姨母为姨;妗母为妗子。其他称谓与全国相同。

山西民俗--家族称谓 http://www.huai18.com.cn 07年08月22日 不详 怀旧论坛“小妹”、“大妹”、“二妹”等。书面称时为“妹妹”、“小妹”。对人称时为“孩子他姑”、“小姑子”、“小姑”。

妻子对丈夫兄弟的配偶,口头当面称长者为“嫂”、“嫂子”、“大嫂”、“二嫂”等。长称幼为“弟妹”。互相之间称为“妯娌”。对人称“孩子他婶”。

兄对弟的妻子,对人称为“兄弟媳妇”、“弟妹”、“弟姐”、“老二家的”等,当面称“弟妹”、或直呼其名。

弟对兄的妻子,对人、当面、书面均称“嫂子”、“大嫂”、“二嫂”等。

祖父母称孙子辈为“孙子”、“孙女”、“孙子媳妇”或直呼其小名、大名。

父母称子女直呼其小名,爱称“小子们”、“闺女”。称儿子为“小子”、“大小”、“二小”等,或者直呼其名。称闺女为“闺女”、“丫头”、“妞儿”、“妮子”“奴儿”或直呼其乳名。

称儿媳妇,对人时叫“媳妇子”、“媳妇”、“儿媳妇”。当面叫“XX他妈”,前面把孙子的名字加上。或者是直呼“XX媳妇”,前面把儿子的名字加上,也有的直呼其名。

兄弟的儿女,兄弟、姐妹、妯娌都称之为“侄儿”、“侄女”,出嫁之后的姊妹则对人称为“娘家侄儿”、“娘家侄女”。

称继母,对人称为“后妈”、“后娘”,当面同样称“妈”、“娘”。前妻所生子女对人称“前家子的”,随娘改嫁的孩子,称之为“带犊子”。

宗 族

【称谓】(此条目以整个南充市为记述范围) 称谓即称呼,是宗族、家庭、亲戚及社会人际交往的基本和重要礼节。南充市境内因各地方言的差异,血亲、姻亲之间的称谓略有不同,社会人际间的称谓则基本一致。古代,人际间论尊卑,等级森严,无论口头称呼还是书面称谓,都很有讲究,不得乱伦。民国时期,人际间称谓始有变化,新的称谓名词开始出现,如同志、同学等。解放后,提倡人人平等,随着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称谓亦有明显变化,但血亲、姻亲间的称谓改变不大。

高祖父(母):惯称先人。

曾祖父(母):称太公(婆)或祖祖。 祖父(母):古称公(婆)。后多用爷爷、奶奶或婆婆称呼。祖父的兄弟在称呼前加排行。 父亲:称爸爸者多,也有称爹或哒哒、牙牙的。现时有称老太爷的。 母亲:称妈妈、妈、娘,亦有称奶奶(读nai)、衣娅的,现时有称老太婆的。 伯父、叔父:称伯伯、叔叔。多数按父亲的弟兄间排行,称大爸(爹)、二爸(爹)、幺爸(爹),

也有称大老、二老和大老子、二老子的。

伯母、婶娘:称伯妈、婶娘。多数按伯、叔排行,称大妈、二妈、幺妈等。 舅父(母)称舅舅(舅妈、舅母或舅娘),一般按排行称大舅、二舅、幺舅(妈、母)等。 父亲的姐妹:称姑姑,也有称孃孃、娘娘、姑娘的,还有按排行称爸的。 母亲的姐妹:称姨、姨妈、姨娘,也有称孃孃的。

妻子的父母:称岳父(母)、亲爷(娘)、老丈人(母),也有称干爹(妈)、保爷(娘)的,婚后一般随妻子称呼。

丈夫的父母:称老人公(婆)、公爹、婆母,婚后多随丈夫称呼。

丈夫:称男人、老公、夫君、当家的、娃他爸、他爹。今一般直呼“你”或名,老年昵称“老头儿”,青年有各种爱称。

妻子:称女人、婆娘、内人、内当家、屋里头、娃他妈。今一般直呼“你”,老年昵称“老太婆”,青年有各种爱称。

兄弟姐妹:按排行称大哥(姐)、二哥(姐)、二弟(妹)、幺弟(妹)等。对哥、姐、妹的称呼多用迭字,即哥哥、姐姐、妹妹。称弟则为弟娃。兄长的妻子称大嫂子、二嫂等。弟弟的妻子称弟媳、弟妹。

妻子的兄弟:称舅子、舅老倌、其配偶称舅母子。今一般以兄弟、姐妹相称。 妻子的姐妹:称姨姐(妹),其配偶称连襟、老挑。今一般以姐妹、兄弟相称。 姑、舅、姨的儿子:称表兄弟、老表。今一般以兄弟相称。 姑、舅、姨的女儿:称表姊妹。今一般以姐妹相称。

子:称娃儿、儿子。幼儿又称咪娃儿、细娃儿,一般直呼名字。 女:称女儿、妹囝、姑娘儿,一般直呼名字。 兄弟之子女:称侄儿、侄女,一般直呼名字。 儿媳:称媳妇,一般直呼名字。 女婿:称干儿子,一般直呼名字。

妻子兄弟之子:称内侄,一般直呼名字。

妻子姐妹之子:称姨侄儿,一般直呼名字。

姐妹之子女:称外侄儿、外侄女,一般直呼名字。

孙儿女:称孙崽、孙子(女),一般直呼名字。 女儿之子女:称外孙,一般直呼名字。

除亲属称谓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借晚辈的口气称呼他人,如“他大伯”、“她二爷”等;对本家以外的长辈均可通称“老辈子”;凡同姓辈份不明,或不便称呼的,可通称“家门”;外姓亲友长辈,有的地方通称“保保”;与父母同龄的男、女,有的地方也称“保保”。

社会人际间称谓复杂,且多有变化。对政府官员的称呼普遍是姓氏加职务,副职口头称呼时均去掉“副”字。解放初期,群众通称机关干部为“工作同志”。中国共产党党内规定一律互称同志,但实际上均以姓氏加职务相称。同事和同龄人之间,民国时期多互称先生、女士、小姐;解放后,相识之人称呼多以“老”、“小”带姓氏,如老张、小李等;不认识的人见面,均互称“同志”,也曾一度互称“师傅”;1980年后,先生、小姐、女士的称谓又逐渐流行,1990年后,相识之人多以哥、姐相称,如刘哥、赵姐等,老兄、哥们、伙计等称谓也逐渐流行。人际间的称呼,不断向关系平等的方向发展。

称谓

长辈

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均呼阿太或太公、太婆。祖父称爷爷、阿爷、阿公、姆公、贡。祖母称阿姎、姎姎、阿婆、阿妈、奶奶。父亲与岳父称阿爸、阿宰、姆宰、爸爸。母亲与岳母称姆妈、妈妈、阿奶、姆母、阿姨。

平辈

兄称阿哥、阿兄、阿喳。嫂称大嫂、阿嫂。姐称阿姐、阿喳。弟称小弟。妹呼小妹。

父方亲属

伯父称伯伯、阿伯、大宰。伯母称大娘、阿嬷、阿姆。叔父称阿叔、细宰。叔母称阿婶。姑母称阿姑、阿娘、娘娘、阿姨。姑父称姑丈。

母方亲属

舅父称娘舅、舅舅、阿舅。舅母称娘妗、妗娘、阿妗。姨母称娘姨、阿姨。姨父称姨丈。

妻方亲属

内兄称阿哥、小舅。内兄嫂称嫂嫂、妗仔。内弟称弟弟、阿舅仔。连襟称兄或亲堂。

夫方亲属

公爹、婆妈随夫呼或以孩辈尊呼。夫兄称大伯,夫弟称叔。妯娌互称大姆、小婶、嫂嫂、阿婶。夫姐妹称姑娘、阿姑、阿娘。夫姐妹夫称姑丈。

义亲

义父母称阿爸、姆妈、亲爷、亲娘、契爸、契妈、阿父、阿母。

皇帝称老婆叫梓童; 宰相称老婆叫夫人。 文人称拙荆。 雅士叫执帚。 商贾称贱内。 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称娘子。 庄稼汉叫婆姨。

有修养的人称太太。

没文化的叫老婆。 年轻人称媳妇。 老头子叫老伴。

结婚时称女朋友;结婚后叫对鼻子。 北方人称孩他娘; 南方人叫伢他妈。 大陆上称爱人。 台湾叫内子。

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 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 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 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 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 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 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

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

四川、重庆人称老婆则叫堂客。

那些山区偏远之处的称呼就更有趣了:焐窝的,暖脚的,在一块睡觉儿的,吃饭一张桌的,睡觉一个窝的,下田一块坡的,死了埋到一个坑的,煮鱼蒸肉一个锅的,雅的叫细君,内助,俗的叫浑家,没结婚的叫“俺那没过门的”(小说上看来的,印象很深!),现代的叫“偶MM”,搞婚外恋的叫“白玫瑰”!还有很多我就不知道了!

趣谈古今南北夫妻称谓

木 岚

茫茫宇宙,朗朗乾坤,浩浩生灵,饮食男女结合成为饮食夫妻后,彼此之间就有了作为符号性的称谓。而这个称谓,既诠注了称谓者的社会地位及受教育程度,也诠注了世事沧桑。

中国的“易经文化”,虽然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但也有其落后消极的一面,特别是规定了男女在家庭与社会上的地位,其表现之偏见性,其不平等性,全世界上少见。男人为“君”、为“官”、为“田园中的力者”,是“治人者”;女人则为“妻”、为“妇”、为“婢”、为“奴”、为“妈”,是治于人者。

中国文字是表意文字,“女”字本身是双膝跪地的样子;“妻”则是在跪着的女人脖子上,套上一道枷锁;“妇”字表示女人是拿扫把者;“婢”字规定了女人生来就是卑微;“奴”只有女人才当;“妈”字象征了女人必须给儿女当牛做马;“妾”字规定了女人只能站在男人旁边侍候的义务??。

自古以来,本来妻子在家中当了半个家甚至大半个家,可妻子还得称丈夫为“当家的”、“主事的”。当丈夫的有了一官半职后,妻子得称丈夫为“官人”、“老爷”、“相公”,自称为“妾待”、“奴身”;而当“官人”“老爷”的丈夫,对外称自己的妻子为“糟糠”“拙荆”“内

人”等。

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西风的日渐,人类也开明了,男女之间的称谓也文明了,热恋或新婚燕尔中的称谓大多是甜甜蜜蜜的“亲爱的”、“我的心肝”、“我的甜心”、“我的心上人”、“哥哥妹妹”??。不过,在中国,这只是花前月下、或是洞房花烛、新婚燕尔时的称谓。随着孩子的隆生,激情也就逐渐消退。尤其是当双鬓染霜时,大多数夫妻也就随俗了。

有些夫妻独处时互相有呢称,有的互称“冤家”,想想也有道理——俗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嘛!有的丈夫称妻子为“小笨蛋”“小傻瓜“——实话实说嘛!不笨不傻,为什么会嫁给我呀!

即使是同在农村同为农民者,夫妻称谓也因地而异。如在北方,丈夫对外称其妻子为“我那口子”、“我媳妇”、“屋内的”、“我家婆娘(姨)”等,妻子称其夫为“当家的”“我家大老爷”。湖南一带,丈夫称其妻为“堂客”;在海南,丈夫年轻时称其妻为“我屋衣甫 ”,老了就叫:“我屋老的”,而妻子称其夫为“我屋公爹”??这些称谓,都具有浓重的男尊女卑的底蕴。

夫妻称谓,还因身份而异。如官场上,当妻子的如按职务称其丈夫为“王局长”“李处长”“张厅长”的话,会有故意炫耀之嫌,因此,往往谦虚地称“我家老王”、“我家老李”、“我家老张”(海南人则称“我屋老王”、‘我屋老李“)口气中仍不失夫贵妻荣之感。生意场上,以称配偶为‘先生“”太太’为时尚,而且生意越大,财运越亨通,越要将其中的尊贵意义显示出来。但如果在农村当农民者,也互称配偶为“先生”“太太”,那一定被看作是“做作”“矫情”,让人贻笑大方!

改革开放伊始,台湾回大陆探亲的台胞,听到内地的老夫老妻互称“爱人”,感到好笑,有的大惑不解,因为在台湾,只有恋爱中的男女才互称“爱人”,而在社交场所,介绍自己的丈夫、妻子时,一般用“牵手”一词,如称呼别人的妻子,就称:“你牵手”,而这也是闽南一带的称谓。如在闽南拍摄的故事片《寡妇村》中,就多次出现“牵手”。

的确,现实生活中,同甘共苦的恩爱夫妻不但心连着心,也是手牵着手的,看完国产故事片《牵手》后,人们觉得“牵手”之称,既亲呢又文雅,也符合中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传统文化,加上著名歌星苏芮的“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牵着你的手??,唱红了海峡两岸、唱红了大江南北,于是,你牵我也牵,“牵手”便逐渐风行起来!

夫妻称谓不但随地而异、随境而异、随人而异,而且还随心境而异。比如说,你的老婆叫李秋芳,刚认识时,你叫她“李秋芳同志”;月当树梢头,人约黄昏后时,叫“秋芳”;

接过吻后叫“芳”,上了床后叫“芳芳”,新婚燕尔时叫“小心肝”;有了孩子,叫“孩子他妈”;闹离婚时,指名道姓叫“李秋芳”,拿到离婚判决书后,又还原回‘李秋芳同志’。

中江的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

父亲:称爸爸、阿爸、爹;母亲:称妈妈、阿妈、妈。

父亲的祖父(母):称曾祖父(母),俗称太祖祖(婆)、老祖父(母),自称外孙(女)。

父亲的父(母):称祖父(母)、爷爷、阿公(婆婆、阿婆),自称孙子(女)。

父亲的兄(嫂):弟(媳):称伯叔(娘),俗称大爸(大妈),直到幺爸(幺妈),自称侄儿(女)。

父亲的姐夫、妹夫:称姑爷,按姑排行冠以“大”、“二”、“幺”,自称内侄(女)。

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母),俗称外公(外婆),自称外甥(女)。

母亲的姐(姐夫)、妹(妹夫):称姨娘(姨爷),自称姨侄(姨侄女)。

丈夫的父(母):称公(婆)。俗称老人公(婆),今称爸爸、妈妈。

妻子的父(母):称岳父(母),俗称丈人(丈母),今称爸爸、妈妈。

丈夫:俗称当家人,又称外当家。农场妇女常在子女名字后加个“他爸”字,如“xx他爸”,今呼其名。

妻子:俗称婆娘、屋里头、内当家。或在子女名字后加个“他妈”,如“xx他妈”,今呼其名。

老年夫妻互称“老太婆”,“老太爷”。

弟兄的妻子之间,弟妻称兄妻为嫂,兄妻称弟妻为兄弟媳妇。

姐妹的丈夫之间,互称哥弟,俗称“老挑”。

父亲姐妹的儿女和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女,称表哥(弟)、表姐(妹)父亲兄弟的儿女称堂兄妹。

父母再婚,子女称其再婚的父(母)依然为爸(妈)。俗称后爹(妈),或二娘妈。 社会上年龄相近的男人互称哥老倌。

UID121 帖子116 精华1 积分571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13 小时 注册时间2008-7-5 最后登录2008-9-2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地域民俗文化—湘西北、鄂中南之称谓0

大陆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三年一月第二版,一九九五年北京第一七二次印刷的《现代汉语词典》的一三四五页中,有“爷”字条目。其前三个义项内容为——①<方>父亲:~娘。②<方>祖父。③对长一辈或年长男子的尊称:大∽(dà·ye)┃李∽┃四爷。这本词典的二五一页,

有“爹爹”的词条:【爹爹】dia·die<方>①父亲。②祖父。

这让我无比高兴。爷爷是祖父,爹爹是父亲,似乎已成为普通话的标准用法。而我们刚好相反,称祖父为爹爹(读音dià·dia),称父亲为爷爷。我们与外地人打交道时,为此心里觉得十分别扭。既然爷爷、爹爹怎么称呼都是方言,多少让我气壮了一些(典型的农民意识吧?好在我本来就是农家出身)。 我们这边人对人的称谓,也确实特别。

祖父叫爹爹,祖母叫婆婆。父亲叫爷爷,母亲叫姆妈。

“娘亲有舅,爷亲有叔”。母亲那边的亲戚,外祖父叫家(gā)公爹,外祖母叫家家(gā·ga)。据一好事佬“考证”,有母亲便成之为一个家,母亲的母亲,当然是家的家,便叫“家家”;母亲的父亲叫“家公爹”便也可以理解了。姑妄信之吧,反正我知道的也只此一说。我们方言中,确也有把“家”读gā音的时候,如“王家(gā)屋里”(意为王氏家族里),“人家(gā,别人的意思)”等。母亲的兄弟及他们的配偶,叫舅爷、舅妈。母亲的姐妹及她们的配偶,叫姨妈姨爷。父亲这边的亲戚,父亲的哥哥及其配偶,叫伯伯(bē·be)、伯(bē)妈。父亲的弟弟,叫叔叔(sōu·sou)。伯伯叔叔也可按排行叫大爷、二爷、三爷、四爷??的。叔叔还可叫幺爷,并大幺爷、二幺爷叫的。父亲的姐妹及其配偶,叫姑妈、姑爷。

对长辈的称呼,原则上是这样。但实际称呼起来,却是五花八门的。

首先立嗣是一大例外。嗣子至嗣父家后,对以前的亲戚,必须按新的身份称呼,包括自身的生身父母。立嗣往往在有血缘关系的人家中进行,一时要改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未出嫁的姑妈、姨妈,是不能以“妈”称呼的,要叫“幺爷”,一种男性化的称呼。她们结婚后,可改口,也可不改口。幺爷这一称呼,还可用在比父母年龄稍小,没有血缘关系的男性和女性熟人身上。

父亲如果是独子,那称呼就更奇特了。我邻居有户人家,儿女把父母叫伯伯、伯妈。我把父母叫幺爷、幺妈。这种叫法大约寄托着家里人丁兴旺的愿望。

男人对配偶的称呼,在未结婚前称作媳妇子、对头;结婚后的称呼,令人难堪,叫“姑娘”。说“我的姑娘”、“你的姑娘”,就是说“我的老婆”、“你的老婆”。说“姑娘们”,就是说结了婚的中青年妇女。(小时候看小说、杂志,对里面的人称小女孩和女儿为“姑娘”,曾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是怎么会事。)老了,男人称老伴为老bā子、婆儿。

女人对配偶的称呼,未结婚时称作老bā伢儿、对头,结婚后称男汉,老了称作爹儿。 称自己的兄长为哥哥(gūo·guo)。称自己的姐姐为姐子(姐发jià音,不知是否与假借字有关)。称自己的弟弟为兄弟。称自己的妹妹为妹子。

称儿子为儿、儿子、伢儿;称儿子配偶为媳妇(这与北方称呼有别。但词典上注明称媳妇儿为妻子也属方言用法。媳妇本来即应用来称呼儿子和晚辈亲属的妻子)、儿媳妇、媳妇姑。称女儿为丫头、女伢子;称女婿为女婿伢儿、新姑爷(特指刚结婚的女婿)。 称孙子为孙伢、孙伢儿。称孙女为孙丫头、孙女伢子。 现在的年轻人,都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或者说让儿女称自己为爸爸妈妈了。很多人也称呼祖母为奶奶。其它称呼变化很小,爹爹还是祖父,姑娘还是老婆。千百年来的称呼方式,要改也易,要改也难啊。

奇特的称谓 [陕西安康]

安康地方语言分成“本地腔”和“下河腔”两大类。本地人语音高亢紧凑,响亮利落。下河人音韵婉转,柔和缓慢。安康本地人称外祖父、外祖母为“谓爷、谓婆”,下河人叫“嘎公、嘎婆”。一般称自己的父母为“大老人嘎(家)细老人嘎(家)”或“大(读呆)老汉、细老汉”。妻子称丈无为“外头人”,“掌柜的”,丈夫称妻子为“屋里人”或“掌柜娘子”。出外

尊称别人谓兄长叫“瓢把子”,称单身汉谓“寡汉条子”。客籍人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其后裔有改原籍方言者,父母便要斥责他“卖了祖宗”“饺子”部分本地人叫“煮馍”,下河人叫“扁食“。在不满意的情况下把吃饭叫”矬(cuo)蛾子“,时赞衣禄”。把“没有”叫“冇毛(mao得”,“什么”叫“么事”,把短时间叫“一哈哈儿”,把“树根”叫“树兜子“,给人家嫁祸挑是非叫“斗经”,睡觉叫“困告”,“懦弱”叫“脓秧”,把突然叫“猛子”,“退让”叫“拉勾“。相处合意离不开叫“穿联裆裤”,假腥腥流眼泪叫“流猫尿”,想讨好处叫“打秋风”,向势利者献殷勤叫“舔沟子”,做事不大方叫“促狭(ka)鬼”,“鸡骨髓儿”,把分成才的人叫“暴结子”。这些话形象活泼,颇入木三分。

[温州的称谓]

宗族与家庭中各有称谓,家庭中对尊长不得直称其名。在农村,旧时夫妻间不唤某某(孩子名)爸或某某(孩子名)娘。村里同族人见面,不叫名字,各有称谓,如男人叫阿公、阿爷、大伯、二叔、三哥;女人叫阿婆、二婶、大嫂、姑姑等。如是同辈的族人或亲戚,则呼其名。因地区和居民来源不同,称谓各异。现将温州方言区主要称谓分述于下:

父亲,普遍称阿爸、爸爸。亦称阿叔、阿大。妻子称丈夫之父为阿爹,现统称阿爸。 母亲,通称我妈、妈妈、奶。亦有称阿婶,继母也称阿婶。 祖父,通称阿爷、爷爷。 祖母,通称阿娘、阿婆。

祖父之父母,通称阿太、太公。

夫,通称老公、男子客、孩子他爸或直呼名。年老者称老老。 妻,通称老婆、“老安”、屋里、孩子他妈,或直呼名。年老称老娘(儿)。现亦称爱人。

兄,称阿哥、哥哥、亦有称“阿大”,或直呼名。 弟,称阿弟、弟弟,或直呼名。 媳妇,称孺人,或直呼名。

母兄弟,通称舅爷,亦称舅父、舅舅。

母兄弟之妻,通称妗娘、舅母。 外祖父,通称外公。

外祖母,通称外婆。

妻之父,通称亲爷或弟家爷。现称阿爸、爸爸。 妻之母,通称亲娘或弟家娘。现称妈。

一般人际交往,称年龄大的中年人为某某叔、某某伯、某某婶;年长者称为老人家、阿婆。建国后彼此间均称同志,现在则师傅、老师傅之称呼常闻。民间口头禅中,男方常自称“我阿爸”,女方自称“我阿嫲”。还有一种习惯称谓,即以小孩的称谓为称谓,如邻居小孩的祖父,大家不论辈份,通称“阿爷”。

山东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

作者: 张廷兴 出处:http://www.sd-china.com 日期:2008-04-17 08:40:58

山东方言属于北方话的冀鲁官话。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东方言的亲属称谓重秩序、重亲情、重礼仪、分亲疏、别内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

重秩序:“有老有少才算一家人”

秩序,是政治统治和家政管理的根本。山东方言亲属称谓以父系称谓为中心,长幼有序,老少分明,具有严格的秩序性。

对长辈和对晚辈,突出辈份,老少分明。如,对长辈,称父亲为“爷”、“爹”、“爸”、 “达”,母亲为“娘”、“妈”,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奶奶”,其上每长一辈,前加一“老”字以示区别: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曾祖母为“老奶奶”;高祖父为“老老爷爷”,高祖母为“老老奶奶”。对晚辈,称子为“儿”,女为“闺女”,子之子为“孙子”,子之女为“孙女”,其下每下一辈,加一“重”字以示区别:重孙子、重孙女;重重孙子、重孙女。

对同辈,非常注重排行,长幼有序。如,称祖父的兄弟姐妹为大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大姑奶奶、二姑奶奶、三姑奶奶;称父亲的兄弟姐妹为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大姑、二姑、三姑;称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大哥、二哥、三哥、大姐、二姐、三姐。他们的配偶,也按他们的排行称之为“大奶奶”、“大姑老爷”、“大娘”、“大姑夫”、“大嫂”、“大姐夫”。有的地方如胶东,次序更为齐整,称父亲为“大”、“爹”、“爸”,称伯父则为“大大”、“大爹”、“大爸”,叔父则为“二大”、“二爹”、“二爸”。有的家族三代四代之内的同代人,全按一个顺序排下来,显得人丁非常兴旺,势力非常庞大,家族统治非常严密。对于晚辈,最普通的现象是,在乳名和称呼中强调其次序性,如“老×”、“×份里”、“×儿”、“×闺女”。在处理家庭问题上,长者说了算,老大说了算,显示了称谓秩序性的权威。

宗亲、外亲各成体系。山东方言亲属称谓在体系上体现了讲秩序和讲人伦,它沿袭父系家族为中心的旧俗,以“尊”和“亲”为标准,形成了四大亲属称谓体系:一是父系亲属称谓,二是母系亲属称谓,三是夫系亲属称谓,四是妻系亲属称谓。这就囊括了一个人血缘的、婚姻的所包含的一切该尊的和该亲的对象。同时,每个体系各自独立,各成系统,互不交叉、包含,秩序性很强。

重亲情:“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

山东方言亲属称谓的重亲情特征,表现在对非血缘关系的亲属的面称上。

对姻亲,当面称呼要用血缘关系的称谓称呼。对于妻子来说,称呼丈夫的一切亲人,一律随丈夫,也就是说,如同称呼自己的亲人一样。如,称公公为“爹”、“爷”、“达”、“爸”,婆母为“娘”、“妈”,大伯为“哥”,小叔为“兄弟”、“弟弟”。对于丈夫来说,称呼妻子的亲人也一律随妻子,如,称岳父为“爹”、“爷”、“达”、“爸”,岳母为“娘”、“妈”,大舅为“哥”,小舅为“兄弟”、“弟弟”。对于大伯、大姑来说,称呼弟弟的妻子也一律像称呼自己的亲妹妹那样,称为“二妹妹”、“三妹妹”。对于姐妹的丈夫来说,称呼大舅、二舅之子女,也一律像称呼自己兄弟姐妹的子女那样,称为“侄子”、“侄女儿“。

对于干亲,当面称呼完全同嫡亲,而不像其他地方有“妈”、“娘”的区别,或“大”、“干大”的区别。

对于族亲,称呼同辈的妻子和同辈的丈夫一律同嫡亲兄弟姐妹。如,称同辈人的妻子,年龄比自己大的,一律叫“嫂子”、“大嫂”、“二嫂”;年龄比自己小的,一律叫“妹妹”、“大“大妹妹”、“二妹妹”。称呼同辈人的丈夫,年龄比自己大的,一律叫“姐夫”、“大姐夫”、

“二姐夫”;年龄比自己小的,一律叫“妹夫”、“大妹夫”、“二妹夫”。

此外,称呼同辈人的母系亲属也一律同称呼自己的母系亲属称谓,如“姥爷”、“姥娘”、“大舅”、“二姨”;自己的配偶称呼这些人时,也这样称呼。

对于庄亲,即同村异姓的人,之间的称谓也用亲属称谓词去称呼,突出乡亲的亲情。

对陌路人,也根据其年龄、性别特征,称之为“大爷”、“大娘”、“大哥”、“大嫂”、“大兄弟”、“大妹妹”,只不过一律用“大”而不用“二”、“三”、“四”之类的排序词罢了。

但在鲁西南地区,除亲属称谓外,忌称“大哥”,见面应叫“二哥”,“二哥”是尊称。据说,起因于武大郎与武松的传说故事。武大郎是个三寸丁,妻子与人通奸,是个“乌龟”、“绿帽子”;而武松武老二,英雄豪气了得,成为山东大汉的典范。而在鲁东南地区,见面须称“三哥”,俗以为“大哥王八二哥龟,就数三哥是好人”。

分亲疏:“亲就是亲,不叫也亲;不亲就是不亲,叫也不亲”

在面称里,山东方言靠称谓词前加“表”字来区分亲与疏,即俗谚所谓“一表三不亲”。这种情况,主要是对同辈的妻系、母系亲属而言。如,称同辈的岳父为“表大爷”、“表叔”,岳母为“表大娘”、“表婶子”,舅哥舅弟为“表哥”、“表弟”。对姨、姑丈夫的亲属,也冠以“表”字,如,称姨、姑之子女为“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其公、婆为“表爷爷”、“表奶奶”。婚姻双方的父母,即“亲家”,相互称谓也用“表”:“表哥”、“表嫂”、“表弟”、“表妹”。

在背称上,山东方言专有一套区分亲疏的称谓词。

一是对夫系和妻系的粗俗称谓。如,称夫之父为“公公”,母为“婆婆”,祖父为“老公公”,祖母为“老婆婆”,哥为“大伯子”,嫂为“大伯嫂子”,弟为“小叔子”,弟媳为“兄弟媳妇子”,姐为“大姑子”,妹为“小姑子”;有时为了稍微表示礼貌,冲淡不敬色彩,在其后再缀上嫡亲称谓词,如“公公爷”、“婆婆娘”、“大伯子哥”、“大姑子姐”。

对妻系亲属背称更粗俗。如称岳父为“丈人”,岳母为“丈母娘”,妻子的哥为“大舅子”,弟为“小舅子”,姐为“大姨子”,妹为“小姨子”;也可后缀嫡亲称谓词,如“丈人爷”、“大舅子哥”、“大姨子姐”。而称呼妻之姐妹的丈夫,则用“连襟”、“割不断”,“一肩挑”、“两乔”谑称。

二是有一种说法,叫“灭亲不灭祖”,可以六亲不认,但不能不认宗族。这说明,齐鲁文化“亲疏”的区分标准是血缘,姻亲是第二位的。

在宗亲称谓中,山东方言按亲疏远近的不同,也区分为不同的亲疏层次。由亲到疏的排列次序为:亲兄弟姐妹、亲爷亲娘、亲爷爷奶奶、亲大爷叔姑——亲叔伯兄弟姐妹(同一祖父)、亲叔伯大爷叔姑(与父亲同一祖父)、亲叔伯爷爷(与爷爷同一祖父。这就是五代宗亲,俗谓“五服”)——一个林地里的(林地,即墓地,“五服之外的,亲疏关系以林地来确定)——一个老林地的——一个支股的(即宗族有同一历史来源的)——一个姓的。

以上这些宗亲范围除去“一个姓的”,都要在族谱中出现。表现在称谓语中,在叙称时往往加以强调,前加“亲”、“亲叔伯”、“叔伯”、“五服”、“一个林地”等词语。如“亲娘”、“亲大爷”、“叔伯哥”、“一个支股的姐”。

对于远亲,即亲戚的亲戚,或祖先的亲戚,山东人称之为“瓜拉秧亲”、“拐弯子亲”、“老亲”,以为“方瓜秧爬了葱地里,胡弄胡曲”,一般不再深交,所以在称谓时也用前加成份强调出来。如“姥娘门上的”、“岳父门上的”、“老亲戚”、“庄亲”。

山东方言以对嫡亲特有的直称表达亲情,以示远近。对嫡系亲属,长辈可以直呼儿孙辈的“小名儿”(即乳名),儿女有的已到半百年龄,父母仍以乳名面称。乳名是长辈称呼儿孙辈的专利,其他人不得面称,直接面称具有詈言性质。对于嫡亲兄弟姐妹来讲,哥、姐也可直接称呼弟、妹乳名,但仅限于弟、妹儿童时期。面称儿孙辈的已婚者,还可以排行称呼,如“二份里”、“三份里”;称呼其配偶,则为“二份里的”、“三份里家”。同辈哥、姐也可以排行称呼已婚弟妹,但用语不同,以“第二的”、“第三的”或“老二家”、“老三家”称之。在鲁西南广大地区,因用“老二”、“第二的”婉指男性生殖器,故除非亲生父母和同胞兄长,不得面称他人为“老二”、“第二的”。

山东方言中还有一些特定的拉开亲情距离的称呼方式。在嫡亲中,长辈的名字属于家讳,不得直称;但是,对于三代以外的宗亲、庄亲,则可以用亲属称谓前加上被称呼的人的名字的形式称呼,如“庆堂叔”、“正法大爷爷”、“光同姑奶奶”。

别内外:“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饱了就走”

家庭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姻亲则为外亲。“外甥外向”、“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意为不亲。这种内外之别,表现在称谓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对外亲称谓体系作简单化处理。对母系亲属称谓体系,不再区分母亲的兄弟及其配偶的长幼,一律用“舅”、“妗子”相称,而不是长于母亲者一种称呼,幼于母亲者一种称呼;对父母的姐妹及其配偶也不再区分长幼,一律用“姑”、“姑夫”、“姨”、“姨夫”相称。最为突出的是对姐妹、女儿、孙女的后代子孙,不加细致区分,不分男女,不分女儿之子孙和姐妹之子孙,一律用“外甥”称之,“外”者,与“内”之子孙相对也,以示有别。

面称姻亲特别讲礼仪,称女婿为“客”、“贵客”,甚至乱了辈份,称之为“姑爷”;而背称则称妻系亲属为“丈人”、“舅子”、“姨子”,非常鄙俚,具有詈言性质。

用独特的形式称呼已嫁的女儿、姐妹,即以她们所嫁丈夫的姓,或者所嫁村庄的名称呼她们。如果女儿姓黄,便称女儿为“老黄家”;如果女儿嫁到刘庄,便称女儿为“刘庄”。

重礼仪:“礼多人不怪”

尊称,俚称分明。面称用尊称,叙称可用尊称,也可用俚称,这是礼仪规范的要求。

他称、直称讲究。所谓他称,即降一辈称呼对方,站在下一辈人的角度上称呼,这是山

东方言的“尊敬体”。使用尊敬体要注意在称谓词前中“您”或“他”,以示区别。如,称呼父母为“您爷爷”、“您奶奶”,称呼哥嫂为“他大爷”、“他大娘”。

对晚辈的他称非常简单,称所有的子、侄、孙辈男性为“他哥”,其配偶为“他嫂子”,女性为“您姐”,其配偶为“您姐夫”。而不以弟、弟媳、妹、妹夫称之。这种他称也可前加晚辈子女的乳名,如称妻子为“燕燕他妈”,丈夫为“妮她爷”,婆母为“来福他奶奶”;也可前加“孩儿”,如“孩儿他娘”、“孩儿他爷”。

[关闭窗口]

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这里白族人口远远多于汉族,因此,白族人自豪地称在那里的汉族为当地的少数民族。白族有自己独特的称谓,小伙称阿鹏哥,姑娘就称做花,银花,茶花,最漂亮的姑娘叫金花。金花也因此成了对姑娘尊称。我们也入乡随俗见了小伙子就喊阿鹏哥,见了姑娘就喊金花。我们在大理请的导游是个美丽的金花,她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当地的民俗风情。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白族“掐新娘”的习俗。白族姑娘婚礼当天都要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而这种祝福的方式很独特,就是掐新娘子,谁掐得狠谁的祝福就越真诚。据说当地许多新娘子在婚礼当天都是被掐得全身青紫,导游还颇为自豪得告诉我们她自己就在婚礼上得到了最真的祝福。我们想象着眼前这位美丽导游曾经在婚礼上饱受疼痛的情景,不禁为她心疼,也为这种颇有点虐待行为的习俗感到忍俊不禁。

种种有关苍山、洱海的传说由来已久,而那种大气只有到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坐缆车达到闻名遐迩的苍山顶,俯瞰翻滚云层下宁静的洱海,“风高而不寒,无沙亦无尘” 的下关风迎面袭来,挑起我缕缕青丝,心里默念着“人生多变幻,情景恒久远”。金庸先生笔下的大漠应是此情此景了。

父之父为祖父,父之母为祖母;祖父之父母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为高祖父、高祖母,包括己身是为五代。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父之兄为伯父(世父),父之弟为叔父(魏晋南北朝以前,隋唐以后简称为伯、叔);伯父之妻称伯母(世母),叔父之妻称叔母(后称婶);伯父、叔父之子(堂兄弟)称从父兄弟,又称从兄弟;父之姐妹为姑。我们常说的姑表,乃是两家的母亲是姐妹的亲戚关系,例如姑表兄弟和姑表姐妹,就是两家的子女的互相称呼。

父之伯父、叔父称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其妻称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从祖祖父之子称从祖父,俗称堂伯、堂叔;其妻称为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堂伯、叔之子称从祖兄弟,又称再从兄弟(从堂兄弟)。

祖父的伯叔是族曾祖父,称族曾王父,其妻是族曾祖母,称族曾王母。族曾祖父之子是族祖父,称族祖王父。族祖父之子为族父。族父之子为族兄弟,又称三从兄弟。族兄弟之子为亲同姓(仅为同姓之亲),但已无服属。

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弟妇;兄弟之子为从子,又称侄;兄弟之女为从女,后又称侄女;

兄弟之孙为从孙。

姐妹之子为甥,后又称为外甥;女之夫为女婿或子婿,后省称婿。

父之姐妹之子女称为中表(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系晋代以后才有的称呼,后又称姨表。可见,姨表乃是两家的母亲是姐妹的亲戚关系。例如姨表兄弟和姨表姐妹,就是两家的子女的互相称谓。

母之父为外祖父,古代称外王父;母之母为外祖母,古代称外王母;外祖父之父母为外曾王父和外曾王母;母之兄弟称舅,母之姐妹称从母,后称姨母,其夫称姨父,母之从兄弟为从舅;母之兄弟姐妹之子女统称为从母兄弟与从母姐妹,后也称中表;姨母之子女又称姨表;妻又称为妇,妻之父为外舅(岳父),妻之母为岳母,妻之姐妹为姨。

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姑表和姨表是很亲的亲戚关系。在边疆少数民族中过去大都流行姑表婚和姨表婚的风俗;这种风俗甚至在某些汉族地区也有遗留。此俗在中外的王室中也相当流行。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认为,这种婚姻关系是“亲上加亲”,而实质上则是一种血缘近亲通婚的不好的习俗,会危害后代的健康成长,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逐步革除这种婚姻习俗。

上引诸书中也均有关于“姑”、“姨”、“舅”等汉族传统亲属称谓和姑舅表婚、姨表婚以及姑表婚的舅表婚(统称“表亲婚”)的详细记载。从这些婚姻关系的遗俗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始社会的家庭状况及社会关系。对此,我们也作过专题研究〔19〕。

夫又称婿,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又称小叔;晋后又称小郎。夫之姐为女公,夫之妹为女妹,隋唐以后称小姑,李义山无题诗“小姑居处本无郎”可证。夫之弟妇为娣妇,夫之嫂为姒妇,简称娣姒,俗叫妯娌。

妻之父母与夫之父母之间为婚姻,叫亲家。具体地说,妻之父为婚,夫之父为姻。两婿相称谓之娅,后代俗称为连襟(襟兄襟弟),广东民间叫“老襟”。

以上所述是关于父、子、兄、弟、姑、舅、表及伯、叔、侄等的称谓民俗。这些习俗在汉族民间尤其在中原地区的汉族民间,至今还存在。然而,由于我国民族的方言、土语复杂,其名称往往也有用方言、土语表述的。汉族亲属称谓严格的明辈分、尊卑,别长幼,与其家庭的财产继承也有密切的关系。边疆某些少数民族的母子连名、父子连名的民俗事象同样也反映了财产的继承问题。

回族亲族间的称呼。称曾祖父、外曾祖父为“太爷”,称曾祖母、外曾祖母为“阿太”(a tai)或太太(tai tai)。称祖父为“阿爷”(a ye),祖母为“阿奶”(a nai),称外祖父为“外爷”(wai ye)或阿爷,外祖母为“外奶奶”(wai nai nai)或“阿奶”。父亲、岳父、公公均被称为“阿大”(a da),母亲、岳母、婆婆均被称为“阿妈”(a ma)。称伯父为“大大”(da da),伯母为“嬷嬷”(ma ma),称叔叔为“阿爸”(a ba),婶子为“厢娘”(xiang niang)。称姑姑为“阿娘”a ning)或“娘娘”(niang niang),称姑父为“姑大大”(gu da da)或“姑父”。称舅舅为“阿舅”(a jiu),舅妈为“舅母”(jiu mu)。称姨姨为“姨娘”(yi niang),姨姨的丈夫为“姨父”(yi fu)。称哥哥、堂表兄为“哥哥”(gou gou),称姐奶、堂表姐为“阿姐”(a ji),

称嫂子为“新姐”(xin ji)。不当面称呼时,称妯娌间为“先后”,称丈夫的哥哥为“阿伯儿”、弟弟为“小叔儿”、姐妹为“大姑儿”或“小姑儿”。称妻子的姐妹为“大姨儿”或“小姨儿”。连襟间称为“挑担”。姑表兄弟姐妹间称为“姑舅”。

回族的家庭成员和亲族称谓,也有其本民族的特点。因为回族大分散、小集中在全国,各地对家庭成员和亲族有不同的称谓习俗。

回族的称谓范围一般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直系晚辈四代为直系血亲。“五服”以内为近亲,出了“五服”为远亲,同胞兄弟姊妹及其子孙,从父开始下推四代等,祖父兄弟姊妹及其子孙从曾祖父开始下推四代等,依此类推,都称旁系血亲。

回族群众对高曾祖父,一般称为祖太爷,对曾祖母称祖太。

对曾祖父一般称太爷,河南等地还称老爷,对曾祖母称太太。

对祖父一般称爷爷,祖母称奶奶。广东等地的回族群众称祖父为阿爷,称祖母为“太太”。陕西和宁夏泾源县的有些回族群众还把祖父称为爸爸,把祖母称为妈。回族群众对父母亲的称谓有好几种。宁夏南部山区和甘肃等地的部分回族群众把父亲称大,母亲称妈。新疆和甘肃、青海等部分地区的回族群众把父亲称为阿大,母亲称为阿娜。宁夏泾源等地的回族群众还把父亲称为爹爹,把母亲称为娅。

回族群众把伯父一般称为大爹,宁夏等地的回族群众把伯父称为阿伯,河南回民称一个字“伯”,伯母称为大娘,有的地方还称为娘。

西北部分地区的回族群众把叔父称为爸爸,按照长幼,习惯称二爸、三爸、四爸等,有的地方还称二大、三大、小大等。回族群众把叔母一般称为婶婶,在西北等地还有称新妈、娅娅的。

回族群众称姑姑为娘娘,称兄为哥,称弟为兄弟,称兄之妻为嫂子,在北方部分地区还称新姐、姐姐。弟之妻称为兄弟媳妇和弟妹。把兄弟之妻不称妯娌,而称先后们。兄弟之女称为侄女。姊称姐姐,妹称妹妹。姊之夫称为姐夫,妹之夫称为妹夫。姊妹之子称为外甥,姊妹之女称为外甥女。

回族群众把外祖父称外爷,外祖母称外奶奶。在西北部分地区称外祖父为外(wei)爷,外祖母为外(wei)奶奶。开封等地称为外婆、姥姥。广东等地的回族群众称外祖父为“阿爸”,称外祖母为“阿姥”。在陕西、宁夏等地还把外祖母称为妗子。

回族群众把岳祖父称为妻爹、丈二爷,岳祖母称为妻奶奶、丈母奶。把岳父称为外父或姨父,岳母称为外母或姨娘。

回族群众妻称丈夫为掌柜的或当家的,一般不直呼其名。夫称妻为屋里的或婆姨。妻之兄称为世兄哥,妻之弟称为小舅子。妻之姐称为大姨子姐姐,妻之妹称小姨子。

西北地区的部分回族称未婚妻为阿妹,称未婚夫为阿哥。广东等地的回族群众称一般男

性老人为“老爸”,称女性老人为“老太”,对不相识的回族同胞,以“老表”相互称呼。对同辈人和同龄人称“表哥”、“表姐”。

台州人的辈分称谓

[2006-11-5] 台州汽车在线 来源:本网编辑 责编: 本网编辑部 长辈

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均呼阿太或太公、太婆。祖父称爷爷、阿爷、阿公、姆公、贡。祖母称阿姎、姎姎、阿婆、阿妈、奶奶。父亲与岳父称阿爸、阿宰、姆宰、爸爸。母亲与岳母称姆妈、妈妈、阿奶、姆母、阿姨。 平辈

兄称阿哥、阿兄、阿喳。嫂称大嫂、阿嫂。姐称阿姐、阿喳。弟称小弟。妹呼小妹。

父方亲属

伯父称伯伯、阿伯、大宰。伯母称大娘、阿嬷、阿姆。叔父称阿叔、细宰。叔母称阿婶。姑母称阿姑、阿娘、娘娘、阿姨。姑父称姑丈。

母方亲属

舅父称娘舅、舅舅、阿舅。舅母称娘妗、妗娘、阿妗。姨母称娘姨、阿姨。姨父称姨丈。

妻方亲属

内兄称阿哥、小舅。内兄嫂称嫂嫂、妗仔。内弟称弟弟、阿舅仔。连襟称兄或亲堂。

夫方亲属

公爹、婆妈随夫呼或以孩辈尊呼。夫兄称大伯,夫弟称叔。妯娌互称大姆、小婶、嫂嫂、阿婶。夫姐妹称姑娘、阿姑、阿娘。夫姐妹夫称姑丈。

义亲

义父母称阿爸、姆妈、亲爷、亲娘、契爸、契妈、阿父、阿母。

称谓

发布: 2008-4-12 17:11 | 作者: huluwa | 来源: | 查看: 2次

曾祖父:称老爷爷,南部有的称老老爷。曾祖母:称老奶奶。祖父:称爷爷,南部有的称老爷。祖母:称奶奶。父亲:称爸爸、大大、爹、爷、回民称大。母亲:称娘、妈妈、妈。伯父:依排行称大爷、二大爷??。伯母:依排行称大娘、二大娘??。叔叔:称叔,或依排行称大叔、二叔??。婶子:称婶子,或大婶子、二婶子??。姑姑:称姑,或大姑、二姑??,回民称妈妈。姑丈:称姑夫。姑之子女:称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兄:称哥,或大哥、二哥??。嫂:称嫂子,或大嫂、二嫂??。弟:称兄弟。弟媳:称妹妹,弟妹。姐姐:称姐、或大姐、二姐??。姐丈:称姐夫、哥。妹妹:称妹妹。或大妹妹、二妹妹??。妹丈:称妹夫、兄弟。

外曾祖父:称老老爷。外曾祖母:称老老娘。外祖父:称老爷。外祖母:称老娘、姥姥。舅父:称舅。舅母:称妗子。舅之子女:称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姨母:称姨,或大姨、二姨??。姨丈:称姨夫。姨之子女:称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岳父:与妻同称,或称大爷、大叔。对外称岳父、丈把爷(爹)等。岳母:与妻同称,或称大娘、婶子。对外称岳母、丈母娘。

妻兄:与妻同称,对外称舅子。妻嫂:称嫂子。妻弟:称兄弟,对外称小舅子。妻弟妹:称妹妹。妻姐:称姐姐,对外称大姨子。妻妹:称妹妹,对外称小姨子。连襟:称姐夫、妹夫,或兄弟相称,对外称“两乔儿”、“两拱”或“乔兄弟”。公公:与夫同称。婆婆:与夫同称。夫兄:与夫同称,对外称大伯哥。夫嫂:称嫂子。夫弟:与夫同称,对外称小叔子。夫弟媳:称兄弟媳妇,妹妹。夫姐:称姐,对外称大姑子。夫妹:称妹妹,对外称小姑子。父亲的姑:称姑奶奶。父亲的姑夫:称姑老爷。父亲的姨:称姨奶奶。父亲的姨夫:称姨老爷。父亲的舅:称舅老爷。父亲的妗子:称妗子奶奶,舅老娘。母亲的姑:称姑老娘。母亲的姑夫:称姑老爷。母亲的姨:称姨老娘。母亲的舅:称舅老爷。母新的妗子:称妗子老娘,舅老娘。

公婆对儿媳称呼:旧时不呼儿媳的名字,多依儿子排行叫“老大家”、“老二家”??。或依儿子的名子叫“××家” 。 也有的依孙子、孙女叫“××她娘”等等。现多呼名字。丈夫:旧时多称“当家的”、“孩子他爹”等。现在直呼其名或叫老张、老李等。妻子:旧时多称“家里的”、“老婆”等,现多直呼其名。老年夫妇对外还称“老伴”。

对晚辈,称女儿为闺女,女丈为女婿,兄弟之儿女为侄、侄女,姐妹之儿女为外甥、外甥闺女。

友人。旧时,友人按年龄相互称兄、弟。建国后多称名字。对不相识的人按年龄、性别称呼:大爷、大娘、大哥、大嫂、大姐、大兄弟、大妹妹等。现多称同志,对年长者或称老师、师傅等。

礼貌称谓:人际交往称谓有尊称,通称、谦称及亲称、爱称等类。旧时对别人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般多在称谓前加“令”、“贵”、“尊”,如“令尊、令堂、尊翁、尊公、令兄、令弟、令郎、令嗣、令嫂、公子、尊府、贵府”。对妇女称为“女士”、“巾帼”。对老师称为“恩师”、“夫子”。对学者称为着“泰斗”。对年老称“老伯”、“老大妈”。对尊长或平辈称

“诸公”、“张公”、“李公”。对自己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用谦称,称“家父、家母”,或“家严”、“家慈”、“家兄”、“舍弟”、“家姐”、“家妹”、“犬子”、“小女”等。对自己称“鄙人、不才、小可、晚生、老朽”。对自己妻子称“贱内、拙荆、荆室”。对自己的住处称“舍下、舍间、寒舍、敝室、小舍”。解放后,旧式称谓多不使用,而以“同志”相称或在姓后、姓前加“老”字,或在姓后加职务,如“周书记、王经理”,对学者称先生、对妻子称爱人。70年代后,“师傅”相称为多。

人际仪礼:晚清至民初,凡有喜庆之事,贺客多穿长衫马褂,谓“礼服”。亲朋初遇男拱手作揖,见长辈须躬腿打千,女叉腕躬腰。子媳早晚向翁姑请安,过年逢庆,对尊长须瞌头跪拜,客来出迎,拂椅让上座,奉茶敬烟。客去送至门外道别。旅外出行,须至亲友家辞行。回家看亲,须拜见亲友舍邻,并赠应时礼品。宴客须登门约请。宾客入席按长幼、辈份及身份入座,主人未席相陪,席间主人须以酒菜劝酬,客宾向主人举杯示谢。询事问路,礼俗言前,问者应加“请”。路遇知交,言请避立道旁,登车乘船,见老人孕幼让座。打扰别人,须谦逊道谢。辛亥革命后,作揖、跪拜等旧礼渐废,礼节从简。解放后,通行握手礼,见面问好,挥手道别。一些传统礼节依然保留。“文化大革命”期间,道德礼仪被作“四旧”破除。近来提倡“五讲四美”推广“您好、再见 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亲友间礼尚往来,同志间小酌洗尘,设宴接风等仍为今人交往常议,唯铺张浪费者孰不可取。

滕州方言——亲属称谓

老爷:祖父。外老爷:外祖父。姥娘:外祖母。妗子:舅母。老大家:背后对大儿媳的称呼,二儿媳叫“老二家”。当家的:背后对丈夫的称呼。两乔儿:连襟,也叫“对脊梁骨”。 爹:南部人对父亲的称呼。 da---中部人对父亲的称呼 爸--北部人对父亲的称呼

da da--叔父.康北平洛一带对父亲弟弟的称呼 干da--子女因多病而寻找拜识的叔叔称"干达" 干娘--干达之妻

后娘--继母

nia---母亲.北中部对娘的称呼. 外爷--外祖父。 外婆--外祖母。 gua 婆--姑祖母.

姑姑--姑母.

大大--姑母.也有个别人家庭受迷信影响,把母亲称:大大:的. 姨夫--岳父.对姨姨的丈夫也叫:姨夫:. 姨姨--岳母.对母亲之姐妹亦叫:姨姨". 佬表--南部结拜`交识兄弟间的互称.

老庚--中部碾坝`豆坝一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结拜兄弟,互称:老庚:. 媳妇--指儿子的妻子.

妗子--舅母.

阿公--旧时媳妇对丈夫父亲的称呼. 阿家--部分地区媳妇对丈夫母亲的称呼. 太爷--曾祖父. 太婆--曾祖母.

祖爷--曾祖父的父亲.

祖婆--曾祖父的母亲. 侄娃子--侄子. 女子--姑娘.

里面子--旧时农村的女人的俗称.

外面子--旧时农村的男人的俗称.

婆娘,老婆,女人--妻子.对已婚妇女的统称。 表叔----康南对叔叔的称呼。

幺娘,幺姑,幺达--南部对最小的婶娘,姑叔父的称呼。 老幺----南部把最小的孩子称:老幺

碎爸、碎婶、碎爷、碎婆--北部对父亲同辈的叔父,叔母和祖父同辈的最小年龄者的称呼。 二、称谓

祖父(爷爷)、祖母(奶奶)。

外祖父(老爷)、外祖母(老娘)。

父亲(爸爸、爹、大)、母亲(妈、娘)。

岳父(丈人、泰山,随妻呼),岳母(丈母娘,随妻呼)。 伯父(大爷)、伯母(大娘)。 叔父(叔、叔叔)、婶母(婶子)。 姑父(姑父)、姑母(姑、姑姑)。 舅父(舅、舅舅)、舅母(妗子)。 姨父(姨父)、姨母(姨)。

丈夫(男的、男人、女婿、外掌柜的、外当家的、小他爹、老头子、外头的、爷们儿)。 妻子(媳妇、老婆、老伴儿、内掌柜的、内当家的、小他妈、家里的、屋里的、娘们儿)。 兄(哥哥)、兄妻(嫂子)。

弟(弟弟、兄弟)、弟妻(弟妹、大妹妹、二妹妹等)。 内兄(大舅子,随妻呼)、内兄妻(随妻呼)。

内弟(小舅子,随妻呼),内弟妻(随妻呼)。

妻姐(大姨子,随妻呼)、妻妹(小姨子,随妻呼),妻姐、妻妹的配偶(连襟、两乔、两孔、一担挑)。

儿子(相公、公子、小子、小),女儿(闺女、妮儿、妮子、丫头、千金)。兄弟的子女(侄子、侄女儿)。

姊妹的子女(外甥、外甥女儿)。

父子婆媳关系及称谓:儿子对父母,是父子、母子关系,是好处理的,当面对父亲叫爷(爹),对母亲叫娘。城里人叫爸、妈,农村里很多年轻父母,也让孩子叫爸叫妈。父子之间有养育责任和赡养义务。养育儿女是不容易的,从小擦屎把尿,饥喂食,寒添衣,六、七岁前作父母的特别操心;待送子女上学后,父亲的教养责任逐渐凸显。俗话说严父慈母,一般是母亲偏疼爱,父亲多训斥,但父母望子成龙之心是一致的。省吃俭用,甚至负债也要供子女们上学。旧时,重男轻女,多是供儿子读书,教女儿纺织及针线活计,儿女们长大了,又要操办男婚女嫁。很多父母,为儿子娶媳妇,东借西凑盖新房,老两口仍住破屋旧房,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代表了有良心的儿女们的心声。翁媳、

婆媳关系。妻子对丈夫的父亲称公公,对其母亲称婆婆。当面也叫爷喊娘,背后对别人称俺公公、俺婆婆。公婆对儿媳妇,当面叫“他嫂子”,有了孙子叫“某某(孙子名)他娘”,也可称“大份家的”(大儿媳妇),“二份家的”(二儿媳妇)。现时也直呼其名,如叫“美莲、爱英”等。翁媳关系较微妙,公公一般不与儿媳搭话,一般由婆婆与儿媳打交道;儿媳有错误,也要指责儿子,不直接斥责媳妇,现时依然如此。公公更不能与儿媳开玩笑。旧时,儿子一结婚,父亲就要留起胡子,作老人样。戏说:“公公与儿媳妇划拳——爷俩好”,那是骂人的话。如有苟且之事,人们称公公为“扒灰头”,是被人耻笑的。婆媳关系,旧社会多为对立关系。多年媳妇熬成婆,一辈子受的婆婆的气,要对儿媳煞出来。儿媳妇吃苦受累不说,还要吃气。特别是封建大家庭更甚。儿媳妇进门动辄得咎,要处处小心。每顿饭做啥也要请示,咸了淡了都不行。有诗云:“未谙公婆味,先遣小姑嚐”。小姑子可协调婆媳关系,也可加剧婆媳关系的紧张。吕剧《小姑贤》就反映出了旧时婆媳、姑嫂关系这一民俗事象。建国后,婆媳人格关系是平等的,婆婆要慈爱,儿媳也应孝敬婆婆 ,多数处理较好,表面不发争执。但也有的婆婆刷锅做饭、看孩子,也讨不出一个好来。个别婆媳对打对骂的也有。现时婆媳关系,主要由作儿子的从中协调。

特殊的父子、母子关系(这里面包括养父子、继父子、继母子关系,至于翁媳、婆媳关系不是主要的)。1、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夫妇从小收养的外姓儿女或过继的侄子、外甥,因膝下无子或无女,多对养子女疼爱有加,养子女即使长大后知道自己身世,也多能报答养育之恩,父子、母子关系多数是正常的,即使认姓归宗,也要等养父母去世之后。2、继父母。随母改嫁,称母亲的丈夫为继父;丧母子女对父亲娶来的后娘称继母。一般对继父继母都喊爷叫娘。但也有孩子大了,不愿改口,称继父为大爷、叔叔的,称后娘为姨的。也有的什么也不愿意叫,到结婚生子后,称“孩子他爷爷,孩子他奶奶”的。这种家庭关系难处,但也有处理得很好的,关键是相互体谅。父子、母子关系处好了,婆媳、翁媳关系也就好办了。 3、续闺女关系。女儿婚后早亡,女婿另娶之妻,来岳家认亲,父母触景伤情是很难过的,为保留这门亲戚,就要认下这个闺女,俗称“替头闺女” 。女婿和续闺女要主动认亲,岳家明知其要来,并不主动开门相迎,但要热情接待。这种父女、母女关系系客情而已,要相互尊重,便可来往如常了,俗话说:“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死了老婆过丈人家——没梨渣味”。为孩子有姥姥家,保持亲戚关系就不错了。(摘自《沂源民俗》县政协文史资料室提供)

祖孙关系及称谓:

对父亲的父亲称祖父,沂源东部原沂水县的乡镇称爷爷;西部原属蒙阴的乡镇称老爷。对父亲的母亲,大都称奶奶;三岔一带称“嬷嬷”。俗话说,隔代人亲,的确如此。旧时,父亲对儿女多是严厉的斥责,却多不亲自教儿女文化,而是聘师,达到易子而教。据说亲自教儿女,一是“责善”,父子关系不好处;二是有些知识,如夫妻伦礼,父亲不便讲。“责善”是说父亲要求儿子做到,反过来儿子问父亲做到了吗?相互指责,父亲下不了台,难以维护自己的尊严。母亲由于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不丰富,且忙于家务,一般说对孩子多物质关爱。而祖父、祖母对孙子,既有关爱之心,又有充足时间,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同时祖孙相处不象父子相处那么严肃,祖孙关系一般是宽松、和谐的,是亲密无间的。所以说为孙子讲故事、讲处世的道理也是做祖父母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再者,一般家庭,一是怕老人寂寞,二是因住房有限,三是无力关照,所以多是安排孙子、孙女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帮助老人生活起居,这为加深祖孙关系创造了条件。

也有人因父母双亡,有爷爷、奶奶养大成人的,那关系就更密切了。李密的《陈情表》就充分表达了这种祖孙感情。一般说,父母、叔、伯健在,是不用孙子赡养祖父祖母的。若父母不孝,孙子多是会同情,并在生活上关照祖父、祖母。若父母不在了,很多孙子们也会承担起赡养祖父、祖母的义务来。

旧时有隔子过孙的习俗,即无儿无女,不过继侄辈,而直接过继孙子,也是为了解决承嗣和养老问题的

兄弟妯娌关系及称谓:俗话说,长兄如父,老嫂比母。当哥哥的爱护弟弟,弟弟尊敬哥哥,在婚前一般能做到兄友弟恭,关系和谐。但婚后,加入了妯娌们,各自为自己的小家庭打算,关系就变得复杂了。在一个大家庭中,干活多少,分配多少,对家庭贡献多少,对父母尽义务多少,谁的孩子欺侮谁的孩子了等等,意见就出来了。特别在分家和分配遗产时,这不公平,那不合理,事情就多了。但多能在长辈人主持下,互让互谅,解决问题。当然也有反目为仇的。但是不管兄弟、妯娌们之间有多大意见,当大家庭、家族利益受到外部侵犯时,却都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妯娌之间,当面称大嫂、二嫂、弟妹,也可称“他大娘”、“他二大娘”、“他婶子”。对兄弟们,当面称:“大哥”、“二哥”、“兄弟”,背后称:“大伯头子”、“小叔子”。 来自不同家族的家庭,脾性不同的女同胞们,组成了一个新的生活群体,刚进入这个家庭,开始都较谨慎、收敛,但日子久了,矛盾逐渐暴露,个性逐渐放开,关系就不好处了。妯娌们是由大嫂领班,若公婆公道,大嫂吃苦在前,干活在前,分配靠后,孝敬公婆,疼爱侄男侄女,这个家就好领了。妯娌中个别有意见,也不好提了。若领头雁飞歪歪了,这个队伍就要乱套。现时,妯娌们都分居过日子,关系好处多了。分家遗留问题,有意见主要是对公婆,产生新的矛盾多是对老人赡养问题,妯娌们依然攀比老大家。老大家带了头,各家比着孝顺,老大家带头破坏赡养协约,就会比着不孝顺,那就苦了有年纪的人。妯娌们闹意见归闹意见,也会象兄弟们一样维护小家庭团体利益,一致对外的。妯娌们有的会对外人讲公婆如何、哥嫂如何、弟妹如何。但明智人听了只是劝说,决不具体表态。这叫“疏不间亲”。不然,话传透了,会落一个挑拨是非的名声。(摘自《沂源民俗》县政协文史资料室提供)

夫妻关系及称谓:夫妻有结发夫妻、半路夫妻、老来伴夫妻。结发夫妻。“结发”是成婚之夕,新婚夫妇男左女右共髻束发的仪式,结发夫妻即原配夫妻。古时女子十五岁绾发戴簪子称及笄,男子二十岁加冠,就是说男女这时已长大成人可以结婚了。新婚姻法规定男二十二岁、女二十岁为最低结婚年龄,提倡晚婚年龄为男二十五 岁、女二十三岁。结发夫妻旧时要经过一个磨合阶段;现时先恋爱后结婚,缩短了磨合期限。这种夫妻关系结合一般是最牢固的、最有好处的。旧时,夫妻关系中,富有者可以合法加入一个第三者——妾。这样夫妻关系就不好处了,名誉上妻为大,妾为小,甚至处于奴婢地位。但往往妾受宠,那么夫妻感情也就疏远了。现时夫妻关系中加上“二奶”、情妇等第三者,也往往会使夫妻感情破裂而导致离异。半路夫妻有几种情况。若是男的丧偶,没有子女,娶妻也无子女,这种关系很好处理。若是男的丧偶留有子女,娶来的妻子便要当后娘,心眼较好的人当后娘也不难当,难的是有了亲生儿女后,与前妻子女不能一视同仁。所以丧母子女很怕娶后娘。有儿歌唱道:“小白菜啊,叶儿黄,就怕爹爹娶后娘。有了后娘也不要紧,生了个弟弟呀,比我强??”母子双方都有戒心。做后娘若无宽厚的慈母之爱,关系就难处了。也就是说要有爱心,不但献给丈夫,也要无私献给双方子女。再有一种情况是丧偶双方都有子女,大人孩子由两个家庭凑到一起,前一窝,后一块,关系最为复杂。旧社会妇女再嫁受歧视,其子女也被人看不起,被称作“带犊子”或“拖油瓶”。孩子往往受欺,有的长大后认祖归宗一走了之,作母亲的也无可奈何。夫妻们整日为孩子生气,自然关系也如履薄冰。所谓老来伴夫妻,在机关、城镇有之。即已无生育能力的老男老女,为老来作伴结成的夫妻。城里人对黄昏恋多能给以支持,子女也能谅解;但在农村,这样的事还是相对少一些。关于夫妻间的称谓:当面多以“你”、“俺”称之。有了孩子,称“他(孩子)爷”,“他娘”。对外人说:“俺那口子”,或“某某(孩子名)他爷,他娘”。老年夫妻对人称:“俺那老头子,俺那老婆子”,或“死老头子,死老婆子”(并非真的责骂,也有爱意和玩笑意)。对父母(女的称公婆)说话时提到对方,则说:“您儿子怎样”、“您媳妇怎样”,有了孩子则说某某(孩子名)他爷、他娘如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o4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