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及其价值的合理性

更新时间:2024-01-08 00: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科学发展观及其价值的合理性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并强调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既是对历史上关于发展观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中国现今发展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果,具有深厚的现实性与价值合理性基础,标志着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7)03-0036-03

经济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域”,任何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这是对前人经济发展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发展观的发展:经济思想史的视角

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完善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在发展经济学的演化过程中,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观也在不断的演变和深化。20世纪40、50年代,发展经济学理论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基于此,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而工业化的关键则是规模扩张。刘易斯认为,工业部门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20世纪6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发生了变化,认为“发展是经济增长加上结构的变化,……是在增长基础上实现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居民生活水平、分配状况的改变。”[1]20世纪7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强调贫困、失业和分配不公的改善,典型代表是发展经济学家达德利?西尔斯,强调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贫困、失业和不平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转向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罗马俱乐部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为代表强调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观进一步拓宽,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的创造、收入分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而且更加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政治参与等以人为本的目标。阿马蒂亚?森认为,经济发展应当最终归结到人们“是什

么”和“做什么”,经济发展过程应当看作是人们权利的扩展过程。弗朗索瓦?佩鲁在其《新发展观》中强调“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的人文关怀。”[2]从发展观演变来看,发展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和丰富,体现了由单一的传统发展观向综合的科学发展观的转变的趋势。

二、传统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原则

如果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传统发展观作粗略的理论概括,传统发展观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的发展理念与价值原则。

1、物本主义发展观。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是发展观的一个基本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观:人本主义发展观与物本主义发展观。众所周知,物质生产、物质文明建设是人类发展事业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利用自然物,人类要超越自然物相对于人而言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必须应用人造物。物本主义从物的角度出发,把发展理解为单纯物的增长。物本主义发展观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根源。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经济在客观上是以物为本的经济,人类通过“物化”才能掌握强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曾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

个人没有独立性,每个人都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在第二阶段,个人具有独立性,但以对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第三个阶段才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本主义发展观的局限与危害也已日益凸现。

2、唯经济主义发展观。唯经济主义发展观从物本主义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经济人”,对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活动的惟一动力,经济手段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惟一手段;主张生产力水平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水平,经济发展即社会全面发展,只要经济发展了各种社会矛盾都自然化解,社会各方面自然而然随之发展;主张经济需要、经济活动天然合理,不应受任何控制和约束。应该指出,迄今为止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发展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但是,经济发展并非人类发展的全部内容。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主体,既有物质生命又有精神生命,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人类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方面建设。不是人们所有的需要都可以归结为经济需要,不是人的所有需要都可以用经济手段来满足。坚持一个中心。但要反对单打一、绝对化。

3、自发发展观。自发发展观认为,人的一切经济行为

都是天然合理的,经济发展应顺其自然。这种自发发展观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们对经济进行自觉协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西方现代化理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发展是自发的过程;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发展是被动的“他发”过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发展是人的自觉活动,对市场的崇拜和对自发性的迷信,既违背人的主体性,又违背客观的经济规律性。马克思曾深刻地论述过劳动异化问题。他说:“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3]“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4]”有工业,就会有异化,这种异化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更严重更无人性。

传统发展观是一种非理性的发展观,在发展的内涵认识和发展问题的基本观念上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思想倾向:一是非全面性。把经济发展简单归结于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把发展问题单纯看成是一个经济问题,把资源、环境问题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或外部环境。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之下,人类长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产量的增长,加重了环境破坏的广度与深度。二是非协调性。传统发展观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出发点,着眼于人类经济行为可预期的直接结果,而忽视不可

预期到的未来经济后果。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只承认人类利益,而忽视自然以及其他物种的利益,把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视为经济活动的价值准则,并以此标准引导人类生产活动。在传统发展观非理性主义的支配下,经济增长中的负面效应迅速扩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毫无 顾忌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由此产生了益发严重的“负外部性”的现象。

三、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合理性

与传统发展观的非理性观点相比,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整体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来考虑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原则主要集中在: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全面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它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它强调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防止唯经济主义的片面性和单打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它要求在发展的目标上,以发展内涵的全面性为出发点,要求在发展中兼顾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在发展的衡量制度上,以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在

内的全面性的指标为衡量发展的标准;在发展的内容上,强调既要考虑经济指标的增长,又要考虑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结构的和谐、文化的繁荣、收入分配的改善;在发展的手段上,强调提高发展的能力,主张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循环再生能力;在发展的后果上,强调低代价发展,既实现发展的代内公平,又保证发展的代际公平。

第二,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传统“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指导下,发展中国家努力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却忽视了经济的增长质量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经济发展成本的增加,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以人为中心,摒弃了传统发展观见物不见人的单纯物质主义倾向,把发展的终极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强大的动力,把提高人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在发展中不仅重视物的增长,而且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解决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公民收入,提高福利水平,促进政治民主和政治参与,健全公共服务,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等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把提高人的生活福利、拓宽人的发展空间、维护人的发展权利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正如1998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所指出的,发展是一个“个人自由和社会承诺”紧密联系的过程,在发展中要以人为主体,以制度为载体,使人能能动地获取机会、争取权利和充分地享有经济自由。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强调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协调性。在发展中强调“统筹”和“协调”原则:一是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既重视城市化和工业化,又重视农业和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强调统筹收入分配的协调发展。在坚持国民收入分配总格局合理性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和谋划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改善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既要提高社会整体的丰裕程度,又重视解决丰裕中的贫困。三是强调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极化效应”造成的区域市场分割、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四是强调统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发挥市场调节和市场监督的同时,更要发挥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促进城乡经营福利、提高人民生活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五是强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实现内外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科学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自然观为出发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发展的现实性与当代性,并未太多注意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使人类经济发展的行为和发展的方式越来越脱离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轨道。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它把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结合起来,认为发展既不能简单地与增长划等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向自然的索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性,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反对以人为主体的单向性关系的见解,在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爱护自然,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和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在工业文明模式的转型中注入有序性、统一性和综合性因素的新型发展观,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

概言之,科学发展观是在扬弃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它以整体性作为发展观的出发点,在发展中不仅考虑人类利益的整体性,而且还有要考虑人类发展利益的长期性;在发展的内容上要强调综合性和协调性,突破传统发展观中用单一GNP或GDP来衡量发展的观念,代之以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发展指标与评价准则,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关怀。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人类理性与智慧的发展理论与发展思维,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标志着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的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收稿日期:2006-12-05

作者简介:杨立英(1954-),女,福建闽侯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思想史。

参考文献:

[1]郭熙保.论发展观的演变[J].学术月刊,2001,(5). [2]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华夏出版社,1987. [3][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5、51、89.

责任编辑:梁洪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o3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