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职场
更新时间:2024-05-04 07: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李想职场失忆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1节:序(1)
序
认识李响到混得熟络是因为《职来职往》。
因为我喜欢职场节目,自己做公司十多年来,深知其中不易。
把这个小社会搬到电视上——放大、角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对于主持人更不易!
多年前我在央视跟李佳明做了一档节目叫《绝对挑战》,领教了那是一个人精的场地。
敢来秀的,绝对是意志力、自信程度比一般人高的!
这是主持人最怕也是最刺激的!
怕的是,你要是弱了绝对被灭了!
刺激的是,有句话叫:与人斗其乐无穷!
后来的职场节目叫《职来职往》。
一个主持人跟一群人逗,乐不乐只有李响他们自己知道了。
我看到李响的成长就是在这个节目中,每次见到他我就调侃,做完这个节目,还不整个人力副总裁做做?呵呵!
李响是个有抱负的男人,我看得出他内心追求的东西很高,对自己总是不满意,虽然他没表达过。
我知道,这是每个主持人成长的一部分。
在矛盾中蜕变!
在自信与自责中前行!
每次他跟我交流专业的时候,那表情跟前倾的姿势让我特想笑。
您就不能松弛点吗?
他的可爱之处是:总是期望我说出什么箴言妙语,让我觉得自己像个长辈!
而我喜欢胡说八道、调侃。所以,每次我们吃饭聊天搞得我都有点假正经!
我看到李响总是希望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节目跟表达方式。
这种状态让我看到了埋藏在他身上的金矿。
一个主持人,需要十多年的塑造才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固定的印象。
这个谁都改变不了,国外更是如此。
所以,这个职业挑战的就是人的耐力跟对梦想的执著!
如果你混,也可以丰衣足食;如果你很想干出一番事业,做一个真正有个性的主持人,你要付出很多,不仅是时间,还有团队的支持,机遇的惠顾!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说,不就是扛活吗?扛活在我们这行俗称扛着明星脸不动脑子地走过场而已!
李响绝不是,他是一个怀揣梦想的人。
我想:他今后注定很累、很艰难……
但我感觉到他很坚决,决定这么做!
人跟人相处就像照镜子,他让我看到了当年混不吝做《超级访问》的那个李静,就对应在这个年轻的主持人身上,我没有理由不欣赏他,不鼓励他,不支持他!
我喜欢他这本书的定位,不是讲成功。
在我看来,书中的人物都是在讲选择,选择一个机会,失去一个机会,这就是代价,你
永远不知道这一次的选择是赢是输,是对是错!
第2节:序(2)
我跟李响分享过我自己关于选择的故事。
我想说:选择背后的动机不是机遇的来临,是你内心早已暗示你对现状的疑虑!
总是有人问我,我该这样选择吗?
我的答案是:鬼才知道!
李 静
(东方风行集团创始人、乐蜂网lafaso及静佳Jplus品牌创始人、
著名主持人)
第3节:杨石头:坚硬的石头其实有温度(1)
杨石头 :
坚硬的石头其实有温度
《职来职往》的达人们经常会组织聚会,大家都很喜欢在录影之余泡在一块儿,喝点儿小酒、扯点儿闲谈,只要有时间,每个人都会积极参加,只有一个人例外。
这个人就是石头哥。在我的印象中,他真正参与的只有一次,那是一个下雨的晚上,他没有在大家的喧闹中说太多话,但那也是他第一次,单独跟我说了那么多。
那时候《职来职往》刚开播几个月,他对我说:响,这是个好节目,而且我觉得照这样
下去,势头会越来越好。如果说这档节目是列带着年轻人去往幸福的列车,你,就是这列车的车头,我们是一节节的车厢,你拉着我们往前走,我们迎着年轻人上车。
我觉得他太抬举我了,笑着回应:你们是车厢不假,我顶多是这列火车的乘务员,我是做服务工作的。
他没搭我的腔,接着说:你有没有想过,把你听到的和看到的写成一本书,因为一档节目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但是文字却能保存很久,哪天我们不站在那儿了,年轻人也能有些正确的指引。
这就是杨石头,一个永远心忧他人、未雨绸缪的男人,一块永远被误读的硬石头。
经常看《职来职往》的观众朋友,都会记得智立方的董事长杨石头,都会想起他睿智的小眼睛、合体的西装、胸前的红五星、出口成章的语录和让人担忧的强直性脊椎炎。
的确,他就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老男人”,一个也会落泪的“老愤青”。初次看他,觉得这个大叔般的男人,是那么的有才华;看多了,觉得这个男人好像挺会装的;但真正了解杨石头更多一点,会发现他其实很简单,简单到你若能把一个故事编得稍微像那么回事儿,他就感动得和你一起一把鼻涕一把泪。
有次我问他,为什么大家聚的时候总不见他,怎么这么不合群儿?
他没有像以往那样总是笑笑再回答,他沉默了几秒钟,压低了声音说:每次你们聚的时候我都不太敢说话,大家都差不多的身份,可你们都好年轻啊,我比你们大十几岁,坐在你们身边,我感到好自卑。
他的经历,让他时刻和荣耀与自卑同行,他傲慢或许是源于他的自卑,他谦逊反而是因为他曾经站到过的风光。
离家的人更注重家的温暖
电梯停在7楼,门打开了,电梯间的走廊不大,右边有一间小玻璃房子,是吸烟室,烟雾还有点儿缭绕,像是有人刚刚在这里结束思考。左边进门处有一块儿挺大的黑板,走近一看,吓我一跳:“欢迎响哥莅临指导!”是用彩色粉笔板书的,旁边还用其他颜色的粉笔字装饰着各种意境。
这、这也太隆重了吧,我心想着。
一抬头,石头哥按照我们事先约好的时间,准时出现在智立方的门口,热情地把我招呼进去。果然是一家贩卖智慧的公司,前台简简单单,但休息区布置得很舒适,想来是客户络绎不绝,不能怠慢。休息区紧挨着一个立方体的大玻璃房子,是个会议室。
智!立方?
应该有此用意,在一个真正的立方体中,智力激荡,这是简意。让智慧的触觉,全方位各角度地延伸,让创意填满整个想象的空间,或许才是这个图腾般的追求。我看得有些呆。
“响哥,先认识认识我们的伙伴?”
石头哥把我引到他们的办公区域,很宽阔的大开间,每个员工各司其位。突然,平地里站起十来个人,冲着我喊道:“响哥,欢迎你!”最前面的一个还送上一瓶饮料。
“我们都是从《职来职往》被招进智立方的,谢谢响哥。”
我瞬间鼻子发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那么有意义,后来我回到节目组,也跟团队的人分享了这些瞬间。在光线、在新浪、在乐蜂网、在智立方,我把每一次的感动瞬间告诉大家,是大家一起努力成就了那些孩子的梦。
那是半年前,我刚开始筹划这本书的时候,一天下午和石头哥约好,去他的办公室,听他的故事。没想到,他的伙伴们给我来了个这么温馨的欢迎仪式。我和他坐下后,先从智立方的这班年轻战友聊起。
这是一个满是年轻人的地方,论年纪,石头在他们中间到了叔叔辈,年轻人们想出了很多好玩儿的东西,让这个家庭人情味儿十足。比如在智立方有个“守护天使”,每个员工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每个月都会拥有一位守护天使(守护天使是抽签决定的),这位天使在这个月内默默地帮助自己守护的同事:在他通宵加班后,天使第二天提早悄悄地把早餐放在他的座位上;他有搞不定的工作时,天使不动声色地帮他完成。诸如此类的人性化设计还有很多,真是个有意思的集体。
我不知道这些创意的被允许,是否跟石头哥孤独的青少年时代有关。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家里唯一的坏孩子,学习差,又叛逆,中学逃学去练武,没学成李连杰,功课落下一大截。在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年代,他却偏科偏得一塌糊涂,语文一科常常是全年级第一,总成绩竟然是全年级倒数第二,没法再差了,因为倒数第一的同学智力有些问题。
第4节:杨石头:坚硬的石头其实有温度(2)
在学校里没学明白,在校外也不老实,经常来家访的不是班主任,而是片区民警。这样的孩子,在家里也会被嫌弃。没有上学的出路,家里只能托人给安排进工厂,学着做技工,用他姐夫的话说,就算老天开眼,他这辈子顶破天也就是个车间主任。
当工人本也是条出路,但他想不能这样过一辈子。走在路上,偶尔看见有些学生背着画板、提着颜料桶,他觉得这个挺有范儿,想要学画画,说不定以后能当个艺术家。那时候的他已经20岁了,突然蹦出个这么没谱的想法,全家人都反对,只有姐姐支持。为什么姐姐那么善解人意?那是因为,甭管他画成什么样,至少不会出去给家里惹事儿了。
接着就开始学画了,他什么基础都没有,只能去一个地儿从头开始学——少年宫。他一到教室门口,人家说,家长不让进啊,他好不容易找出学员证,才证明了自己的身份。他报的是初级班,从最基础的素描技法学起,班里就他一个20岁的,其他都是五六岁的孩子,教室的小板凳他勉强能坐下,再站起来都费劲。就这样,他开始和绘画结缘。
慢慢地学了一段时间后,他画画的技术就可以换成饭吃了,晚上学画画,白天出去打工,给人家画广告牌,“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一家只生一个好”之类的。也不知道倒了几手的活儿,到他这儿基本上没什么钱拿,但是他很拼命,一天画十几个小时,饿了就在脚手架上啃个馒头,困了就躺上面眯会儿,睡的时候腰上系根绳子,怕摔下来。这样拼命干,一个月能有个400元的收入,好歹不用在家里吃闲饭了。
当年考不上大学,但他一直有个大学梦,揣着积攒下来的血汗钱,他要去报考四川美院。家里又有了不同的声音,觉得已经有工作、有保障了,干吗还去做那个梦?20岁的石头终于清醒了,他说这份工作只能是“保障贫困”,他要出人头地。
20多年前考四川美院真是难啊,4000人报名,只收13个。补习专业课的时候,他画了一天,课程结束后往三人合租的小屋走,看着屋里的小灯亮着,想抬脚却累得挪不动,觉得那个路好长。他咬咬牙,心想死都要死在这条路上,因为自己实在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必须得撑下去。
就这样连考了三年,美院都没录取他,但最后一年,他终于考进北京服装学院。新生报到的那一年,他已经23岁了。
淘金的死了,卖锹的发了
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石头就知道,自己的生存是有问题的,因为他要面子,不愿意23岁了还跟家里要钱。家里每个月会把钱打给一个亲戚,但他基本上不去拿。大学第一天报到完他就出去了,干什么?去打工。借了辆自行车,到处找活干,什么活都干,只要能给钱。
第5节:杨石头:坚硬的石头其实有温度(3)
有个停车场,需要画个指示牌,他就去了。大热天的提着油漆桶,光着膀子跪在铁板上画,一个月能挣300元钱。于是,他得控制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每天绝对不能超过10元钱,经常是早饭多吃俩馒头,晚饭再吃一顿,这样午饭就可以省下了。经过食堂看到别的同学,人家问吃过了吗?他只能打肿脸说吃过了,回到寝室逮到没人的时候,使劲儿喝白开水。这就是23岁的大一新生杨石头,比起班上的同学,年龄大,充满自卑感。
因为要打工养活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有限,为了不落下太多功课,石头就得琢磨怎么学能事半功倍,长久下来,他学会了一套记笔记、写心得的办法。老师上课讲过的,他只记重点,晚上翻着这些重点再对着书回忆,回忆老师讲这段时的思路,再把自己的心得写出来,跟写论文似的,每天写每天写,就更容易掌握。
他说他现在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候培养起来的。他不像其他同学学习那么好、绘画基础那么好,就只能每天写心得,盯着那些个画写心得,因为他感觉,但凡手到的东西,都是心里理解的东西,每天写十几条心得,一个月就三四百条,知识点就开始积累,领悟力就越来越强。
如果你看《职来职往》会发现,石头哥被拍到时,常常在低着头写写画画,那就是他在写一些脑子里突然有的语句,他说站在台上的很多时候,写的一些话,过了很久还是会触及自己,其实写的东西不只为说给选手听,更像是说给自己听。
听他说到令我自己心里难受的时候,我就跟他打趣,也缓解缓解自己的情绪。我说这是因为他老了,人上了年纪总会记不住事儿,我姥爷以前就喜欢没事儿记记东西,挺好,保证石头哥老了也不会健忘,呵呵。
他说真的是这样,他永远活在一个“老”的状态里,学画画比孩子们老,上大学比同学们老,老到这个年纪在任何单位,都应该是个有资历的人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进大学没多久,冒着被留校察看的风险,都要出去找工作,他要把耽误的时间给找回来。
第二学期,他去一家广告公司求职,那时他已经算是有基础了,年纪大些也敢讲话,就顺利地入职了。他被派到企划部,做企划总监助理,月薪2000元,终于能好好地养活自己了。那会儿他还在上学,为了保住这个月薪2000元的饭碗,只能瞒着公司说自己念的是在职续本,是啊,他的年龄很符合这个谎言啊。这样,他就可以灵活安排上班时间,每周有三四个半天,是可以回学校学习的。
在广告公司锻炼了半年多,他觉得自己应该也能试着做个小公司,还能经历更多的工作流程,就辞职了。从学校带上几个同学,一起开了个石头设计工作室,跑中关村什么的,求人家公司让他设计VI、包装盒,能做的就尽量做,每天到处找活儿。
第6节:杨石头:坚硬的石头其实有温度(4)
现在很多同学常说,我在学校也有些社会实践经验,我在学生会做过什么什么,在校团委组织过什么什么,其实那都不是真正的社会。学校里的任何社团,出了岔子,总还有学校顶着,不会面临多么有风险的市场考验。只有把自己丢出去,才能真正得到市场实操的经验。
到了快毕业时,石头已经积累了信心,觉得自己未来找份工作,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他学的是装潢专业,当时面临两种选择:很火的装修行业和不太规范的广告行业。他想了想,觉得广告行业是可以把艺术和文学结合在一起的,自己要做个文化人,做广告至少能算半个文人,好,那就走广告这条路,而且,要去规范的大公司。
他给几家大的广告公司都投了简历,其中有一家是奥美。奥美通知他可以去面试,他很兴奋,因为这是一家很牛的广告公司,圈内人都曾经把奥美视为航母级别的。
他去面试,遇到了未曾想到的局面。面试官跟他说,以他的水平,很难直接进入公司,但有一个叫BF的总经理要出去自己创业了,问他愿不愿意跟着去。他也明白,自己已经二十六七了,没有很高的学历,英语又差,进外企大公司恐怕也没什么好结果,那就跟有经验的人一起去创业吧,他就答应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面试官没有判断错。石头是一个散漫的人,不懂得注意细节,公司第一次开会,每个人都会作会议记录,笔的位置、电脑电源的走线都有讲究,人家都有条不紊,他却一团乱。结果他就被老板当着所有人的面痛批一顿。会议结束后大家走了,他一个人还留在那儿,会议室黑着灯,同事回来看见问他怎么了,他说没事儿,自己想静静,其实是他觉得太丢人了。从此,他逼着自己,要改掉一些习惯,要按人家的规矩来。
他把那次的经历,视为对自己的第一次磨炼,他把公司整体的生存发展,也当做自己迅速成长的同步历练,什么事儿都跟着做,什么事儿都愿意争取去尝试,去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慢慢地,他还学着为公司着想,公司派他去上海,让他离开北京这个非常熟悉的环境,他也领命了。
北京是个老北京,上海是个大上海,他在上海战斗了六七年。从客户总监,到后来中国区的副总,他说来到上海,自己其实是走了一条浓缩的路,在专业技术和全局思考这些方面发展,自己的工作血统才开始融入这个行业,这让他更清楚,培养一个良性的思维习惯特别重要。
在上海打拼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思考,是否可以有一个新尝试。什么尝试呢?很多人去淘金,淘得着的就赚了,淘不着的就死了,可卖铁锹的都赚钱了,淘金的都得用铁锹嘛。他做的是客户总监,那是不是可以转身成为一个执行顾问?不属于任何公司,但任何公司需要他的时候,他都可以凭借多年在广告公司为客户服务的经验,做一个管理者和经营者一体化的角色,这样时间上也可以自由很多。
第7节:杨石头:坚硬的石头其实有温度(5)
从2000年到2003年,他做了三年执行顾问,在这个过程中,他又有了新的提升,思考组织行为、研究如何迅速提升公司形象,这些都使他得到了新的收获,也为日后的智立方做企业品牌营销顾问开启了思路。
石头因画画进入广告公司,因规范化的教育思考公司整体形象,因接触客户又开始思考品牌经营的方式,从而变成品牌营销的顾问。这个轨迹,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个很好的提醒。其实在工作中,我们不能只是一条线思考问题,一条线只能做好眼前事,在扎实做好工作的同时也要会思考。小时候学过的一个成语,叫触类旁通,就是告诉我们,思考要像织网一样,由点及面,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
被打回原形才能重新开始
做品牌顾问,石头要扮演四个角色:
第一个角色是队员,重大案子他必须都得参与;
第二个角色是教练,要教好新的团队成员一块儿成长;
第三个角色是学者,得整理很多实例做成课件以便分享;
第四个角色是传教士,因为他认为,在劳资关系的背景下,得有一个人在团队中间分洒阳光、传达价值观。就像古代,真正让君王有信心治理国家的,其实不是君王自己,而是祭司。团队氛围融洽,大家开心,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才会有忍耐,求同存异;团队气氛紧张,每个人都憋着火,遇到点儿小事儿就爆发了。这是他的又一次提升。
就在一切顺利的时候,后院起火了,让他只能中途下车。接下来要说到他的感情了,估计好多崇拜大叔的萝莉要来兴趣了。
到这个时候,石头一共经历过两段感情。
第一段,是他在读大学的时候,有天上课,他旁边的一个哥们儿跟他说,你看后边那个女孩笑起来好像个太阳啊。太土的形容了,是不是?别介意,20年前的大学生可能就那样看待异性。石头说,是挺好看的,你看上了?那哥们儿说,嗯,我看上了。可结果,那姑娘看上石头了,他只能跟那哥们儿说,不好意思,她跟我好上了。那哥们儿也没急眼,还宽慰他,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哟,现实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从大学到工作,两人好了四年,人家到了婚龄,但石头一穷二白,实在是什么也没有,女方家里从现实考虑,提出分手,石头咬着牙忍着痛地做有胸怀状,还请女方与新男友吃了顿饭。此后石头去了上海,去开拓自己新的梦想疆土了。
第二段,是他到上海后,公司有个下属喜欢他,但他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公司里不能有恋爱的事儿,就跟人家姑娘说,如果咱俩要好了,就有一个人一定要离开公司。后来石头给这个女孩安排了新的工作,两人的上海爱情故事也上演了。有天,他想了句自以为特别感人的话,跟对方说:虽然我不太会挣钱,可能也没多大出息,不过有一件事我能承诺你,但凡娶了你,我会用剩余的生命好好照顾你。唉!原来《裸婚时代》中刘易阳的话好多人说过啊!后来人家姑娘想出国留学,石头出资支持,结果人家嫁了老外。
第8节:杨石头:坚硬的石头其实有温度(6)
感情受挫,家里也平生变故。母亲被查出患了结肠癌,必须立即手术。石头是个孝子,马上把所有在上海的东西都抛掉,回了北京。好在母亲体内的癌细胞还没扩散,手术很成功。
术后住了三个月的院,石头给老人订了最好的病房,一天6000多元,他把自己挣的钱都交给医院了,终于陪着老人过了这一关。
母亲安康了,石头33岁了,回头看看,好像什么都经历过,又好像什么都没有了。他想,我该怎么重新开始?我要不要再回去从头做起?
当人真正开始思考,真正准备重新开始的时候,最初的一些梦想就会回来了。他想,自己是学美术的,可活到30多岁,却从没好好做过一天创意,就像一个学造桥的人,一辈子没有好好造过桥。33岁之前是为了讨生活,那从现在开始,是不是可以为自己的理想努把力了?
人生的戏剧性出现了,他绕了一大圈,又一次进入奥美的大门,33岁的杨石头要在奥美,讨一份创意的工作。
可他没法做美术了,广告已经进入电脑时代了,好多软件石头听都没听过,他只能去做文案的创意,拿着底层的薪水,靠着30多岁的年纪,用文字去打动客户。
进了公司,他部门的总监看着他说:“你就是杨石头啊?我听说过你,听说你很难管啊?自己开过公司,当过老板,连客户都敢指着鼻子骂,这个年纪还做文案,算了吧,你别干这个了,还是转回业务系统吧,正好,业务系统随便你折腾。”石头说,当时最让他难受的,还不是总监的这些话,而是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拍着他的肩膀说:“石头,做创意是要有天分的。”那个打击太大了,他伤心透了。
但他想,一定要忍住,做回业务就做回业务吧,他申请做BD,BD就是事业部总经理,公司有四大BD,基本上全是外籍,没有中国人,人家说你能行吗?石头说,你可以试试我。
他果然是一个不同寻常的BD,是奥美的李云龙,一个坏孩子,一个不按标准来的BD,他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获得了同事和客户的信任。他说他其实就是想争一口气,他想让自己的价值在公司得到呈现。后来,他升到北中国区集团事业总监,兼奥美广告国内业务群副总经理。在集团内部的一次讲话时,他开场就说:我是个草根,没有哈佛的背景,也不是ABC,我能混到这个份儿上,你们没有理由比我差,今天我下台的时候,你们可能会赏赐给我一点儿掌声,不过请各位记得,今天为我鼓掌的手,明天请务必为自己加油。
我有点儿听不下去了,说你这不是挑衅吗?你这样的刺儿头,公司居然没有开掉你?你得贡献多好的业绩啊?
他说现在再回头看看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只不过什么都来得晚了点。他说其实他挺羡慕我、羡慕刘同、羡慕陈默,30出头就收获过很多次成就感,他在35岁以前都在爬,现在也一样在爬。
第9节:杨石头:坚硬的石头其实有温度(7)
他跟我举了个例子,职场里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大学生,在职场上被叫做白丁,大学只给了他素质,基本上没给技能,所谓素质,就是态度和思维逻辑。
第二种人是职场新兵,新兵怎么变成精兵?要去学习和思考,自己在哪个板块能成为小专家?哪怕是作会议记录,哪怕是调研,哪怕是给客户的PPT做得好,都必须在那个板块中磨尖了、磨利了,成为一个最好用的利器,并让大家知道。
而他,哪种人都不是,却好像两种人又都是,他永远在跟年龄角力,似乎每回都能赢,却又每次都输给自己。也许是因为自己太在乎,其实自己在乎的,别人根本无视,只要你能赢得尊敬,谁会管你是25岁还是35岁?
对面没有他人,只有镜子
我在念大学的时候,本专业是播音主持,辅修的专业是广告学,所以我经常跟石头哥讨论,他心中的好广告是什么样的。
他说高级的广告就像艺术,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能不能抓人之说。一则获过大奖的运动鞋广告让石头印象很深。
画面上只出现了一双鞋,上面只有简单的两句话:这是左脚,这是右脚。所有人都在说自己有特点时,没有特点就是一种特点。
石头说,这种逆向思维,够狠。
有时微博上一大堆人问他,最近在看什么书。面对这种问题他不作回答,他觉得,问这种问题的人,是缺少自己的独立性思考的。一个人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就不会有自尊;而一个人缺少独立的思想,就难以有自信。
职场人,要学会把自己做成一个名牌,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才能够采摘式地学习,之后因一个知识点而想到一个方向,然后开始朝这个方向去摸索。看书的时候,要一边吸收,一边刺激或启发大脑,想到更多的东西。所以说,不用追问别人读什么书,怎么
读书,而要问问自己该怎么思考。
石头说,有一期《职来职往》,一次非常规的行动逼着他产生了新的思考。
那是一个来应聘品牌营销的男生,石头哥在给他做职业测评的时候,说我们今天玩点儿不一样的,你来出题,我来作答,完了你再来点评我的回答,通过这个过程,所有达人就能清楚地看到你的能力。
我当时突然想到,他们问答的身份换了,如果站的位置也换了,一定特别有意思。于是我打断他们,请石头哥站到我旁边来回答,请那男生站到石头哥的位置去问问题,现场所有人都开心坏了,觉得这样真好玩儿。
后来石头哥跟我说,那是所有达人都不曾经历过的,他也是第一次站在选手的位置,那个过程他貌似淡定,但往那一站才发现,18位达人的气场好强啊!他自己的压力好大啊!而且他觉得那天他的回答太一般了,他当时立即把脑袋的运算,快速切成了18份,他不知道刘同会不会瞄准自己,马丁会不会出招,夏骄阳又会提什么样的问题。他真正感受到,当一群人审视你、黑洞洞的长枪短炮对着你的时候,那根本不叫面试,那叫过堂。
第10节:杨石头:坚硬的石头其实有温度(8)
所以,那天晚上他发了篇微博:石头烤煳了。他认为他的回答,最多只能打30分。
他说《职来职往》让他开始思考,如何认识年轻人,这对他很重要,得用年轻人的语境来跟年轻人交流。打个比方,如果他有一个孩子,他的本能,是做这个孩子的教练、导演甚至是编剧,而孩子本身,可能更希望他的爸爸是另一个演员,能和他演对手戏的演员,这才是平等的交流。
石头哥的母亲今年83岁了,老人家偶尔也看《职来职往》,石头回家后母亲就跟他说:“我觉得今天这期节目你有问题。”石头开始反思自己:有时候年轻人的自信就是那么一点儿,不能去碰的,就像一个小气球,一扎它就破了,什么都没了。怎么能扎那一针呢?有个选手他自己说只上到高中,你可以鼓励他学习,但不必带上一句“你学历不高”,不必戳他痛的地方,要厚德于心,要有爱,爱就像是一缸热水,让他泡在热水缸里,把他暖暖和和地包裹起来,再去引导他。
石头说,他不是一个体贴的人,但他会尽力照顾自己的伙伴,他是个团长,伙伴就是他的兵。有时,这种照顾不见得要显露出来。
有伙伴要离职,他尽量双赢,如果不能双赢,就争取让人家带着收获走。面对要出去的员工,除了奉上双倍的月薪,他基本上只有八个字:出去看看,早点回来。这个伙伴也许不再回来,但他没权利埋怨,他们曾经在这里,曾经跟他并肩战斗过,就值得感谢。
每个人,每个公司,对面都是一面面的镜子,你做成什么样,在对方眼里就反射成什么样,美的就会反射美的,丑的就会反射丑的。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在人,人需要不断地精进,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改变,事为先,人为本。
年轻人身上有一些缺点,可能是功利,是短线思考。公司对于员工而言,其实不是公司,而是个道场、是个修道院。
他们公司有个实习生,平时看起来很普通,可他临走的时候,留下了一个厚厚的本子,里面写满了实习生要注意的细节:各个主管的习惯、哪台复印机为什么会卡、哪些网站要格外留意。平凡吧?全是细节,却令人刮目相看。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会变成专家;简单的事情用心做,就会成为赢家。
大计划有大未来
我问过石头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那么优秀,他想改变,怎么办?
他说,这就是他成长时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他一直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一直想要改变。总结了20年,其实就六个字:大计划、大安排。
没有大计划,人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走的每一步,都是散乱的。不妨尝试着作一下计划,五年的作不了,没关系,就减一年;四年的作不了,没关系,再减一年;哪怕尽力只能作出个三个月的计划,都比没计划到处乱撞强得多。
第11节:杨石头:坚硬的石头其实有温度(9)
目标应该有两种:一种是要达到的方向,一种是要瞄准的方向。当有方向的时候,再定位。定完位,各种资源、时间的安排就会定下来,这时候才能借力。对个人好、对公司也好的定位,也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还做不到?好吧,多长时间够?12个月够吗?不够,24个月?一寸一寸地接近,总有一天会达到。
一个人有了大目标,但是心智不成熟,就要学会在心智上突破自己。
这需要找好四个基础:
第一个是知识。在职场上,任何机会都帮不了庸人的忙。必须不断地夯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以现在的时代发展速度,每年有30%的知识折旧率,在快速成长的同时,知识更新很重要。
第二个是见识。要多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要懂得借鉴。很多所谓的创新,其实都是优先模仿。要先看人家操作的关键点是什么,人家的知识转化成价值的过程是什么,当心中有课题的时候,处处都是资源。
第三个是胆识。学习、吸收之后再突破,看是不是能有更新的创新?哪怕是微创新,自己都要学会去融合。
第四个是智识。有知识的人很多,但有智慧的人很少,因为转识成智的思考太少,那么如何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聪明”跟“智慧”不一样,聪明是有“眼”有“耳”,但智慧是有“心”。
这四部分有一定的顺序,知识之后是见识,见识之后是胆识,胆识最后变成智识,这是一层层的升华。知识是基础,不读万卷书,即便能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读了万卷书,即使缺乏生活经验,说话总跟名人名言似的,那也没关系,至少奠定了知识系统,才能顺利地表达出来。
职业发展有很多阶段,在刚开始的阶段,23岁到28岁期间,是水涨船高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专业化能力;
在28岁到32岁这五年里,是从被管理开始变成管理的阶段,要开始领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再往后走到32岁到37岁之间,要考虑的是,是否能更好地独当一面,以及拿捏进退;
第一个五年做专业,第二个五年做管理,第三个五年做经营。
肤浅的人,把自己所有的理想都写在脸上,真正能实现的人,是把壮志刻在心里。
第12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1)
申晨:
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
申晨真的很能吃。
原谅我,申晨夫妇、家人,以及申晨老师的粉丝们。
因为过往中的记忆,一幕一幕,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在我们《职来职往》,达人、主持、编导之间,为什么感情那么好,因为我们每次录完一个周期(有时连录三天,有时连录四天),当晚,大家一定要聚着大吃一顿,烤串或火锅,哪怕第二天不是周末,都得聚。录了那么多天了,一起放松放松,扯扯闲篇,聊聊八卦,加深感情。
夜宵嘛,还不就是吃一会儿、停一下、聊一会儿、再吃点,但是我们敬爱的申晨老师“筷耕不辍”,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羊肉、板筋和毛肚忠贞不渝的热忱。谁聊开心了,动作一大一不小心,只能冲服务员喊一声“劳驾再拿双筷子”,但是这种事情在申晨老师身上从来不会发生,他特别仔细,那双筷子从头至尾都被他的右手死死捏住,绝不脱手。申晨老师总说,做什么事情,投入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在吃这个事儿上,我看到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正如申晨的皮下脂肪也不是一餐铸就的。
我认识他才一年多,有关他食量的故事不胜枚举:饿了一天的我约刚吃过饭的他在一家餐厅谈事,结果点的美食80%进了他的胃里;我妈妈蒸了些包子带来现场,每人客气地吃一个尝尝,他吃了仨,临走还带一个;聚餐只要有他在,大家都有机会多聊两三小时,因为他没停筷子,我们不好走……
可是,申晨绝对是个灵活的胖子,一个多才多艺的胖子,一个妙笔生花的胖子,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胖子。
因为他身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多到让我汗颜、令我羡慕。
这些,也都是他自己塞进去的。
闷头发狠的人有出息
《职来职往》里,每次我说到“4号新浪微博申晨”之后,大家耳畔就会立即出现铜铃般清脆悦耳的声音,他总能逻辑清晰地对求职者送上到位的点评。所以,谁都不会想到,从小学到高中,申晨一直都是一个特别腼腆,一说话就脸红,见着喘气儿的就会不好意思的那种男生。
改变这一点,他说要感谢他们家老爷子。很多北京孩子都不愿意到外地上大学,可当初他爸就坚持,一定要他到外地念书,去锻炼锻炼,说去哪儿都行,必须离开家,不能在北京,他填的所有志愿连河北都不挨着。我问申晨,你当时是怎么报的志愿?申晨说他报了苏州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是按照淮扬菜、鲁菜、川菜报的。于是,第一志愿被录取,他便开始了与淮扬菜的缘分。
外地的大学生活,对他性格的塑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离开京城,离开家人的照顾,申晨甚至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依赖了,一切全靠自己,见着陌生环境里的每一个人,再脸红都得硬着头皮跟人家交流。
他初中、高中都没当过班官,从来都是基层群众,他一度觉得班干部离他的生命应该特别遥远,他也不好意思管别人啊。你说有同学上课睡觉,以他那性格能怎样?走过去,轻轻摸一下同学的肩膀,红着脸,低垂下脸庞,默默不语,这是准备送人家最后一程吗?肯定不行吧。
上了大学,他们班辅导员特与众不同,一看他的档案,是北京来的同学,政治觉悟应该会高一点,见识也应该广一点,那就“请你担任我们班的副班长吧”。
第13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2)
晴天一道霹雳、坐地一声惊雷,平生第一次被委以重任。申晨说,当时他的喜悦和震惊,若干年后,都还没法用文字很贴切地描述,总之特别特别开心,从那开始,自信心一下就上来了。
其实那个辅导员当时也没“乱点仕途谱”。以申晨的具体情况、知识积累来说,在班里他还真的挺优秀的。就说文学底子吧,他初中、高中的时候不是特别腼腆嘛,平时又很少出去疯玩儿,就特别爱待在家里看书,中学六年他看了多少书呢?他们家有六个大柜子,里面全是书,全是申晨自己的书,全是申晨看过的书。
阅读这种事儿,显性作用往往在孩子身上是有潜伏期的。书看得多的学生,在初中、高中显不出来,到了大学优势一下就显现出来了。虽没当过官,但书里那么多的道理、智慧,不会还给印刷厂。
他就强迫自己看问题要上到一个高度,学着去跟同学沟通,琢磨着怎么去管理,这班干部当着当着,一下把另外一个自己给逼出来了。
现在的他做的是人力资源的工作,他去一些大学宣讲的时候,很多同学会问他,在大学的时候有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他说其实那时真没有,也不懂啊,大一到大三基本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暑假一过进了大四,突然傻眼,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工作了,才开始寻思自己该干什么。
既然年轻不懂自己要什么,那大一到大三,就应该广撒网,谁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都不确定自己适合什么职业。与其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多找几棵树吊着试试,广撒网,慢培养。培养,是要培养自己的兴趣,人没有兴趣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就是说什么都打动不了你,那你也休想靠着什么去打动别人。
胖申晨到底不是功夫熊猫,没有去练功夫,他年轻的时候不穿唐装。他特灵活,打网球、踢足球,也继续着阅读的爱好,可他最能保证每天花点时间在上面的,是写文章。当时他的理想是进报社做编辑,老了可以写书。到现在他都是这样想,但是他从毕业以来,都没机会做任何一份跟编辑相关的工作。
他心里有这个梦,一直都没灭,他就曲线救国。怎么曲线?我们都知道,正规的企业都会有企业内部刊物,打造企业文化嘛,他工作过的每一家企业,他都主动要求去帮企业做这些个内部杂志,真的是每一家都做。
在苏州大学,他主编的叫《东吴档案》;
在富士康,他主编的叫《鸿准》;
在中国电信,他主编的叫《信元》;
在中国移动,他主编的叫《卓望》;
在新浪微博,他主编的叫《微》。
外面大多数人都知道申晨在新浪微博是人力资源经理,可没几个人知道,原来他还是《微》杂志的主编,这个第二身份只有他们内部和出版圈里的人知道。
第14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3)
申晨大学时的爱好很多,多到我在想,他那时是不是把自己当007培养了,说广撒网,但他的网撒得真广。他弹吉他,弹到去酒吧驻唱;打CS,战队打到全国联赛16强;打网球,打到苏州市前十。他就是觉得,要玩儿就玩儿出点名堂,不然的话就不玩儿。
他说自己对吃也特别投入,好嘛,又说回吃了。现在有很多饭馆都让他帮着写点评,他就到处吃,回来就写。前几天他看到一个微博,列出了北京50个最应该去的餐厅,他发现自己竟然都吃遍了。
他对玩儿就是这样,专注、投入。对工作也是这样,工作的时候不想玩儿的事,玩儿的时候不想工作的事。
就这样广撒网,最后再慢慢地收网,收上来的时候,就可以很清晰地考虑规划了。
在故宫里学复印
大四的时候,申晨开始考虑以后要做什么,他就做了一件后来让自己觉得很靠谱的事。
有一天下午,他学着一本书上的样子,拿一张纸,左边写上自己的优势,右边写上自己的劣势,开始分析他适合做什么。他觉得自己人缘挺好,学的专业又是人力资源,又看过那么多书,文笔也不错,自己家里也不要求他短时间内要有经济上的回报,就先明确了人力资源的方向。
人力资源方向明确了,然后分析行业。他觉得有发展的,有生物制药、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互联网、平面媒体文字编辑,这五类确定是毕业后的主攻方向,最后再确定在某个行业里自己最想去的顶尖企业,于是就靠着这张纸,他确定了要去互联网、创意产业做人力资源,或者去平面媒体做文字编辑。
他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是新加坡的一家大企业,做HR实习生,大四上半年做了半年,学到了很多跟HR相关的知识。
第二份实习工作完全跳出了HR,在故宫里实习了六个月。这是怎么回事?看多了穿越剧想哪天穿越回去冒充四爷?当然不是,因为当时他觉得,自己以后很可能做文化产业,所以要多接触跟传统文化相关的行业。
在故宫里的六个月,工作就是每天看奏折。哇!好高级的工作,跟皇上一样。这高级工作实际上就是前期会有人把奏折上的繁体字,从资料照片上扒下来,再翻译成简体字,做成word文档,申晨的工作就是要对照简体字和繁体字,校对看有没有差错,他做的都是清宫的瓷器档。
那时候故宫全年才招12个应届毕业生,申晨念的大学是所有实习生里名气最小的,别人基本都是清华、北大的,但他通过了实习考核,拿到了12个正式名额中的一个。为什么12个名额他可以拿到一个?因为他当时做得很认真,他之前的文学积累、古文字的修养也派上了用场,他曾经还学过一些蒙文、藏文,因为工作有可能会接触到,而且他又很喜欢研究古董、看些古书之类的,所以就比很多应届毕业生有优势。只是后来还是觉得这个工作实在太过一板一眼,他才在最后关头咬牙决定不去了。
第15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4)
他看书也有自己的“怪”方法,大学时大家有大量的时间嘛,当时他就和身边几个特别好的朋友,在图书馆里找其他人没看过的书,大家分头看、交换看,看完后就某一个历史事件的观点开始辩论,吵得不可开交,这是他们觉得特别好玩的一件事。这样每个人看一本书,但是可以获得好几个观点,既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口才,吵过之后,书里的内容也就记得特别牢了。
他说当时他们愿意花非常多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习惯性地阅读,加上不停地辩论。当时的状态真好,感觉自己完全是在个人进步的道路上走着。如果自己的周围都是特别爱玩儿的人,也就不可能看那么多书了,可能就把那些时间浪费在网吧、游戏厅里了。
有时候,大家觉得大学学的专业知识,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些不匹配,但是大学会给学生四年时间,教会年轻人学习的方法,让人有一个学习的惯性。申晨感觉,自己在毕业后的再学习,完全是靠大学那四年的惯性在走,如果没有那四年的话,他可能就没有继续去
学习的惯性,包括后来去考MBA,也是惯性使然。
申晨还讲了年轻人步入社会应该注意的两件小事。
第一,不要说“我不会”。
有些同学实习时,心里最喜欢给自己一个借口,“我是实习生”,申晨在公司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实习生,我刚来的”,他绝对不允许自己部门的实习生说这句话。有一次,他们要引入Excel里面的一个函数“VLOOKUP”,这个函数是从另外的表格里,调数据到这个表格里面,就听到一个实习生说,“我是个实习生,这个我不会,你帮我做一下吧”,这给他的感觉特别不好。第二天开会的时候,他就跟大家说,我不希望在我们的团队里再听到“我是实习生,我不会”、“我是实习生,我不懂”、“我是实习生,你帮我”这样的话。
应该怎么说?“我是实习生,这个我不太明白,你能教我一下吗?”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网络神通广大,可以解决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诚然,团队里还有同事,还有朋友,但你不能觉得自己是实习生,干不了,就把这事儿推给别人干,这是不负责任的。凭什么啊?大家都是从新人学过来的。
第二,要敢于问问题。
我们都曾有过同样的心态,觉得去问问题好丢脸,人家都挺忙的,问问题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啊?申晨就说了件自己的事,当时他觉得自己傻到可以了。
那还是在故宫实习的时候,有天领导让他赶紧去复印一份材料,共有50页纸,有急用。现在我们都知道,把一摞材料放在那个走纸格上,选定模式,材料会按顺序走,一会儿就印完了。那时他不知道,就一页一页放上去,按一下过一张,把这页拿下来换另一页上去,再印一张,印了大概得有半个钟头。拿回去领导就怒了,说:“我让你印50页纸,您老是打了50页字儿吗?”他说:“我得一页一页地印啊。”领导当时就气蒙圈了:“你不会用复印机,还不会问啊?”
第16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5)
看,类似这样的事情,按照大学的那点经验,很多事儿已经玩儿不转了,这时就必须跟前辈请教,而且别觉得不好意思,或者觉得别人会瞧不起你。谁都不是一生出来什么都会的,
问一次,记住了,下次就多个本事了。所以,一定要抓紧自己刚毕业这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你问什么,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上厕所助面试一臂之力
申晨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富士康,没错,就是郭台铭的富士康。他是怎么进富士康的呢?
当时富士康在苏州算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申晨毕业前夕赶上富士康在高校做校招,好多同学去报名,但去面试的时候,没几个同学会想,要提前查一下这个企业是干什么的,公司要的那些个职位是干什么的。那时候富士康还没接苹果的生意,还在为英特尔做芯片的配套,大部分同学也就知道是做芯片的而已。
申晨被分到下午去面试,他上铺的兄弟在上午。那哥们儿去的时候一问三不知,企业有哪些岗位、企业特点和企业规模,什么都不知道,铩羽而归。但他回来的时候拿了份富士康的宣传册,每家公司进校园招聘都会制作宣传册,介绍这公司是干吗的、公司主要业务是什么、公司历史是什么、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文化是什么等,介绍得很详细。
当时申晨记得很清楚,富士康宣传册的纸是环保纸,很软的那种,要宣传自己一种环保的形象嘛,五六张环保纸做一册。上铺的兄弟拿回来后说,兄弟我面试没过,然后把宣传册往桌上随便一扔。那时候他们寝室都比较穷,大四的时候最穷,人家是穷得揭不开锅了,他们是穷得连手纸都没钱买了,环保纸软嘛,大家都懂的,于是这么软的纸就很自然地被安置在了厕所,以备不时之需。
申晨上厕所有个特别的习惯,一定要看点什么,不然的话就不能顺畅,据说现在他们家的洗手间里也放了好多书,幸亏我没跟他借过书,想想都后怕。这绝对不是个好习惯,绝对不提倡,但那时帮了他的忙。对申晨来说,那个宣传册特别好,一物两用啊。事前,有带字儿的可看;事后,有实际用途。这让他知道了富士康是干什么的、核心理念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学校招什么样的岗位。五六页纸他看了20多分钟,也不怕……
下午他去面试,过程之自如可想而知。面试官特惊讶,说他是他们学校第一个对富士康这么了解的同学,居然还知道富士康董事长的语录。因为面试官当时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人在一生中跟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申晨说:人应该要有自己的格局,还要会自己布局。面试官说:这不是我们董事长的语录吗?废话,宣传册上最后就是董事长语录,申晨并不知道这是谁的语录,反正他看到了。别忘了,看了20多分钟,有印象,正好合用,就脱口而出。
第17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6)
面试结果就是,富士康给了他一个很高级别的职位,有些新员工可能三四年以后都到不了的职位,那职位连吃饭都在单独一个小院,菜特别好。其他同事在外边,只有他能在里边吃。好奇怪!怎么跟传染病人隔离似的?他当时也觉得奇怪,但那确实是很多待遇中的一种,是一种优待。公司可能想,这个毕业生对我们公司这么了解,说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来了以后肯定能很快上手,而且这么了解公司也是对公司的认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求职前,都应该去了解一下招聘方,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要招聘的职位等相关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适当调整自己的简历和相关问题的准备,这样的话在求职时就可以事半功倍。
我咨询过很多做HR的朋友,他们在做校招的时候真的是这样,当有一个面试者对你公司特别了解时,面试官都会非常高兴,觉得这位同学非常尊重面试官,尊重公司,尊重所要招的职位,就特别想把他招进来。这能说明求职者对公司很用心,对自己很负责,那以后对工作也一定很负责,这种用心的态度是培养不出来的。
申晨还说到了简历。他看过的简历千奇百怪,写什么的都有,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任何公司都没指望招一个完人,也不可能有完人,要招的是一个适合的人。所以,简历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亮点,HR不可能一字一句地看每份简历,鼠标滑一下,5秒钟过去了,如果这5秒钟之内,简历没有吸引HR就失败了。但很多人都把简历写得特别丰富,跟自传似的,HR还要逐字逐句去挑,他们一天可能看上千份简历,或许更多,写那么多跟这个岗位没关系的有用吗?
如果想应聘的是编辑,那“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如果想应聘网站数据分析,那“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就是相关性比较强的。
在天津的时候,申晨见了一份简历,上边写着“连续三年获得天津市吃热狗大赛一等奖”,他的同事说:“哟,这哥们儿来跟你抢饭碗了。”抢申晨“新浪第一能吃”这个头衔?怎么可能?这奖项跟工作毫无关系,那就不要写。我们说有的简历作假,什么叫作假?把没做过的写成自己做过,这叫作假,但你把有的隐去,有的保留,只写跟某个工作职位相关的,这就不叫作假。
年轻人面试难免会紧张,但是要注意心态。面对面试官,不要觉得自己是去乞讨的,面试官是来施舍的。要想想大家的角色定位,面试者是拿能力去换报酬,面试官是看这个人对公司有没有价值,两人是平等的。把心态摆正,面试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在《职来职往》,平等的心态同样很重要。几个达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不可能有时间让每一个达人提问,可能会由一个战友提出。像马丁、刘同、申晨等,现在他们基本上可以用眼神交流,就知道该问哪个问题了,所以年轻人对每个问题的回答不应该只为投面试官所好,应该认真思考再作答。
第18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7)
那些年,我们一起做的琐事
初入职场的新人,都会觉得日子过得很琐碎,其实谁都是这样,申晨也是。
他刚开始上班的时候,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申晨你把这个弄一下”、“把那个表格做一下”、“把这个做份PPT”、“把通知发下去”,甚至还会有打个水、买个饭、订个会议室什么的。如果总想这些事琐碎,总想做这些没前途,那就只能送你一首李玖哲的歌听了:《想太多》。有段时间,申晨的工作就是那样,而且持续了两年。
整整两年时间,他一直在做这样的事:花三天时间帮领导去找一本书、再花三天时间给书一页一页拍照、每页都存成PDF文档,甚至还有一些私事,比如帮领导接孩子、帮同事遛遛狗,这些事情都发生过,那个时候他也觉得,这日子是没个指望了,但他还是坚持下去了。
今天再回头看,好多事变得很有意义,后来他发了篇微博,说很多职场新人都听人说要沉下去,但真不知道“沉下去”是什么意思,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去做些简单的工作,简单的工作加在一起,慢慢会成为发展的分水岭,对日后工作可能最有帮助。
第一,你获取了领导和同事充分的信任。什么事儿交给你都能给办好,对你很信任,自然而然地,一些大事也会给你机会。
第二,海量积累基层经验,有可能成为你进步的阶梯。申晨是做HR的,他写过无数的通知,也曾经挨个挨个去核上千位面试者的材料,以至于他现在看简历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简历的疑点在哪儿,哪儿是有问题的。有了海量的简单工作积累后,进步会很快。
总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一定会忽视一些细节,但细节,往往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
一个小小的失误也可能断送职业前途。申晨讲了一个他记得最深的例子:他有一个朋友,曾经是一个集团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的秘书,负责安排总经理的行程,替领导接一些重要通知。有一次,要召开一个集团所有公司高层都参加的非常正式的会,他要传达总经理的意思,给大家群发邮件,第二天要去中国大饭店开会,把会议的注意事项写完了,最后一点是:切记,穿正装。
结果他把“记”写成“忌”:切忌,穿正装,就是千万别穿正装。第二天,所有分公司的人都穿着正装,只有他们公司的人穿牛仔裤、T恤、毛衣,还有人戴着奇怪的帽子。回去后,这个秘书直接去财务室领最后的工资,被请走了。因为领导觉得,这个岗位需要一个细心的人。
还有件类似的事,是申晨的助理,也是邮件通知大家开会(又是开会!这些个危险的会议),会议通知的最后,她是这样写的:请大家务必不要吃饭!其实她本来想写迟到,用的是拼音输入法,结果把“迟到”误写成“吃饭”,其实也不怪输入法,检查一下就成了,可她没检查,就发出去了。于是好多人回复:“干吗?是申晨请客吗?”还有人说:“明天要抽血吗?开会还是体检啊?”
第19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8)
最近他还收到一个简历:期待月薪5000万!干吗?直接当新浪CEO吗?新浪CEO月薪应该也没有5000万吧?智联招聘网站上,月薪统计是以万为单位,如果写0.5万,就是5000元,那人根本没留心,直接要了5000万,这个人应聘的是新浪微博的财务,简历直接被扫掉了。照这样,以后随便在报表里少写几个零,或多写几个零,公司还不直接垮掉?
申晨在《职来职往》里说过,如果你比别人多用点心,你就比别人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领导让他写一个会议通知,通知部门去大连开会,是周二发通知周五出发去大连,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会议通知:周五什么时候走,车到哪儿接,会议的时间安排,等等。他发通知的时候就想,做仔细点吧,除了书面通知,还做了一个有时间列表的小卡片,把他的电话、当地对接人员的电话、当地酒店的电话、酒店的地址都写上去了,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人联系,还附上当地一些著名风景旅游区,指导大家会后可以去哪些地方转转,给每人发了一张这个小卡片,放在钱包里,既方便又贴心。在邮件的后面还注明,周五大连天气怎么样,周六天气怎么样,周日天气怎么样。
发邮件的时候他也没有多想,就觉得这样做比较周到,但打那儿开始,所有领导都记住了他,这个心细的小胖子,把他从人力资源部直接调到了总经办,后来公司所有的主要文件,全都由他起草。
不把时间花在斤斤计较、公司八卦、明星八卦上面,不做团队里的不稳定因素,用心地对待自己每一次小小的工作任务,小胖子也有春天。
女助理加薪秘籍
在《职来职往》,有几期节目我们谈到过如何跟上级提加薪或增加福利待遇的问题,很多达人见仁见智,但有时意见一多,容易让年轻人不知所措,况且我也没经历过怎么跟领导开口说这种事,反正我们台长体贴,嘿嘿。我把这个话题丢给申晨。
申晨说,有下属主动和老板说要涨工资,他觉得这个挺好的,什么事最好都及时跟上级沟通,别等到要离职时再拿涨工资说事儿,那挺没劲的,也没什么意义了,都要走了,还不走得皆大欢喜?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所以,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去说。
但是,理由很重要!为什么?凭什么给你涨工资?
你要说我刚买房,要买车,缺钱,所以给涨涨工资呗!这样的说辞,他们做HR的见过太多了。比如,有人谈离职补偿的时候,说能再多给我一个月工资吗?为什么呢?因为女朋友住院了。
其实员工说这种话,HR听了心里特难受,给你吧,不符合公司规定;不给你吧,觉得特对不起你,尤其觉得对不住你女朋友,让大家都难堪。
第20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9)
那怎么跟领导谈涨工资这事儿呢?最好的选择,是要说出你的价值,说你的工资一年了都没涨,但这一年里你的能力涨了,你的工作更顺畅了,你的工作比以前更多了,最后,你的工作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更大了,甚至你可以把你做的所有工作写一个年底总结,给领导主动作汇报,让领导清清楚楚地看到你的成长。哟!你的价值确实提升了,这样,谈工资就比较合理了。至于那些个私人原因,都别张口,浪费咬肌和舌头发力,领导要是因为你的私事,动用公司资源给你涨工资,这样的领导才有问题。
在职场中,怎么能让自己拿到高薪呢?
首先得明白,薪水是什么?薪水代表什么?但凡正规的公司、单位里,薪水代表的是个人的努力成果。有人说了,我努力几年了,我拿的钱还没谁谁谁多呢。那你真正知道,别人背后付出的所有努力吗?申晨现在的助理,薪水拿得不低,但是申晨愿意给她较高的薪水是有原因的,当然,不是因为人家是女助理。
因为她每次都能让申晨惊讶。
就说让她做一个PPT分析,她会主动加一个通宵的班,把这个分析做得非常漂亮。首先,她不只做申晨交代她做的事,她会先主动搞清楚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去网上找相关图片,去找合适的表格来凸显重点,虽然她拿到的是文字和数字,但她展示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图表,会上一目了然。
而且她还会去想,对不同的受众要制作不同的版本。如果这个PPT是给最上面的领导看的,那里边就会多一点标注,因为没机会跟领导面对面去说、去逐一地用语言解释,领导事儿多啊,没那么多时间,他也没兴趣看天书,得让领导在最短的时间内看明白这份分析,所以,标注多一点。
如果这个PPT是给中层的,那要把一些数字标红放大,因为会有机会跟中层领导面对面交流,去谈PPT的具体内容。
如果是给基层员工的,那就要注意里边的有些数字要保密,还要把所有的注释都写得很详细,确保每个基层同事,即便对这个项目的具体细节不是很清楚,都能通过一个PPT看懂整个项目。
所以,这位助理每次做PPT之前,都会问申晨,主要是做给谁看的?要做到一个什么程度?需要提供什么分析?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就连PPT用什么格式,是否要设置成不能修改的,她都会问得非常清楚。努力地去做,遇到不会的,通过一切方式去搞定,上网查、问朋友、找专家。用心吧?
所以她每次都让申晨很放心,很放心地交给她所有她力所能及的事儿,这个“很放心”就值给她加工资。
大家有点明白了吧?一旦你的领导发现,把一些事交给你很放心的时候,你就值钱了。
第21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10)
助理掌握的知识比主管掌握得还好,助理做的体系分析比主管做得漂亮,助理自己买很多绩效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体系、统计学的书,因为可能要涉及统计学或数据建模嘛,人家自己买,自己学,还拉着金融专业的男朋友一块儿学。上级领导能觉得她不用心吗?
人的接受能力、素质,都可以培养,唯独用心,是不能培养的,这是自身注定的,也不是领导能要求出来的。
有一次,申晨在会上随口说她对数字不敏感,做绩效的HR要对数字非常敏感。这位助理就悄没声地去买了好几本数据分析与统计学相关的书。因为小姑娘本科学的是法律,不是专业学HR出身,她觉得这样还不够,又在人大读在职人力资源研究生。我估计地球上的HR已经不能阻止她了,别忘了,她是一个HR助理,助理!当然,现在她已经不仅仅是助理了,她是新浪微博HR的顶梁柱之一了。
我跟申晨开玩笑,你完了,有个这么能干的助理,你等着变人家的助理吧。他说,这个助理也带动了他,他现在也得拼命学。因为他自己也是学文的,刚入行时也是强迫自己学会计,但没报班,自己看书学,要做HR的话,做深了以后对数字要很敏感,以后你可能要做整个集团的薪酬分析、每月的数据指标。有的公司每个月要出上千项指标,互联网公司还有个我不懂的叫“活跃度”的词儿,就是他们有几十个产品,每个产品的活跃度如何,对于这种公司的HR,对数字的敏感度就意味着,看到这个活跃度,就要知道跟最后的大目标有什么关系,这的确是该掌握的问题。
听完这些,我当时就疯了。幸亏我没有去做HR,幸亏我没待在互联网公司,要不然我死定了。要知道,我高考那会儿艺考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只有四门,不涵盖数学,我语、英、政、历四门功课480分,加上数学,总成绩都还没到500分。我的个天哪!
跑题了,说回到这位女助理。如果有一天,她的某个同事知道了她的工资,会不会心理不平衡?当然啦!可能别人会觉得,大家都正常上班,我做的事也不少,咱俩都挺忙,为什么你赚得比我多?但是,女助理不可能在家装一摄像头,不能让所有同事看到她背后付出的努力啊。幸好,领导能知晓你的真正用心。
当一个人真的把工作做好了,领导在你应该涨工资之前就会找你谈话了,这位助理从来没跟领导谈过工资,都是领导主动跟她说涨工资。要相信领导,你做的事他能看见。
只要你用心,涨工资就是这么简单。
跟乔布斯学赶鸭子
在新浪微博工作,申晨面临过很多次赶鸭子上架的情况,长期下来,他开始习惯于这种“突然袭击”,以至于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他竟然会有种兴奋感。好变态!
第22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11)
马丁在《职来职往》里老说,成功学的书很害人,其实也不尽然,百分之零点几也有点儿用。那种书不是总提到一个固定的桥段嘛,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到了关键时刻,被迫或主动逼自己一把,就成功啦!逼出来的成功!
申晨原先英语口语特次,估计早几年前,他要是跟刘同用英语聊天,那一定是安静得特别安静,大眼瞪小眼5分钟后,两人相视一愣,走人。那时候要让申晨去跟老外聊会儿,他绝对脸憋得通红,然后绕道而行,他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好,老外肯定都听不明白。后来他就到新东方报了名,突击学习。他的老师特别鼓励他,一直在给他打鸡血,让他壮起胆子跟人家说英语。就像唐宁老师在我微博的职场专栏里说过的,“放心大胆地去找老外说英语吧,反正痛苦的不是你”。
后来他真的就放开去说了,不知是哪个老外这么命苦?老外一开始当然是80%听不懂,申晨就接着聊,见着哪个老外都聊,看来他伤害的还不止一位外国友人。但是听不懂的比率就慢慢地下降,从80%到60%再到50%,到现在,基本上申晨跟老外一般的沟通没有问题。他说有时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觉得自己已经不错了,可对自己再狠一点,再往前走一步,又是一片天地。一句话,要逼自己。
本来是做HR的,突然领导说, HR的工作面要再宽一点,下个月起,你们接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你写报告,有人给你做咨询。
接着,HR要做整个公司的绩效考核、组织层面的绩效考核。傻了!以前HR只负责个人层面的,立刻加做组织层面的。硬着头皮做,逼着自己做,结果呢?一年半后,申晨的薪水至少翻了一倍。
到现在,他一个纯粹的HR,也可以胜任企业规划,在跟一些管理公司的顾问交流时,顾问所有的方法、理论他都非常清楚。这就是全方位的工作,要跟人家讲清楚,人家才能告
诉你这个答案是否正确。这样跟顾问合作两次,顾问的精华也能学到了,这个经验就装自己肚子里了。
当领导给你一个难题,让你去做一件你没做过的事情时,你应该珍惜这个机会,这绝对是提升你个人能力的一次机会,所以,不光要习惯被赶鸭子上架,还要去争取这样的机会。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个是吃进肚子里的饭,一个是装进脑子里的经验。一个别人不想抢,不稀罕;一个谁都想抢,但是抢不走。
这样看来,赶鸭子上架是一种心态,也是申晨现在特别看重的一种心态,领导给机会的时候一定要顶上去。好多人都在抱怨,说我没机会,领导不给我机会,其实,领导哪是天天分发机会的人?机会一定是自己看出来的,是自己拼出来的。
第23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12)
有好的心态的同时,还要注意,要让人感觉你精力充沛,这样领导才会对你有信任感。如果你一天到晚看起来累得要死,风一吹你都能倒,天天溜墙根儿走,领导就什么事儿都不敢给你,领导也不愿意兼职当杀手呀。在领导面前精神头儿十足,你才有获得机会的可能。申晨最忙的时候,35天飞了19张机票,不在机场,就在去机场的路上,或从机场回来的路上,一张机票等于一个往返。他大部分的睡眠时间都在出租车或飞机上,但他从不显得累得要命。
其实我几乎每个月都这样。
上面这句是以书谋私,汇报给我的领导看。
不论多忙,你不能让领导觉得你累了、你能力就这样了。申晨给自己找了一个标杆,他有个同事,比他还要忙一点,看看人家更辛苦也不显疲惫,就会尽量让自己合理安排膳食、坚持闲暇锻炼,让自己保持精力充沛。
我们常说温水煮青蛙,当自己觉得挺好的,每天过过日子,上班下班,也不学习,也不用提高自己,工作又能胜任,这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候。申晨写过一篇微博,“当你觉得自己很疲惫,觉得自己很无知,觉得自己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的时候,你就要成长了;当你什么事都做得非常好,轻车熟路,把每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时候,证明你已经停止进步了,因为你的能力已经完全能够胜任现在所有的事了”。
这两年流行聊乔布斯,乔布斯有个“现实扭曲力场”,乍一看,特像歪理,像自我欺骗,
像自我催眠。没错,催眠,为什么人的梦境总比现实生活来得丰富多彩,就是因为在梦里,人可以抛掉很多顾虑,放松前行。现实中,人往往被自己给自己设的障碍阻拦,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很多貌似困难的事情。我相信“现实扭曲力场”的存在,就像我在动手写下这本书的第一个字之前,我从没敢想,我可以坚持写出十几万字,集结成册,但现在,你却正在读这些文字。
看来,乔布斯不光是艺术家,是电子产品专家,还是赶鸭子上架的专家。
职场是否“金枝欲孽”
职场中的沟通,一定要明白一个底线:对事不对人。
在工作中争论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是因为工作,因为工作中的观点不同,对事情发展的判断不同、决策不同,绝不要掺杂个人因素在里面,否则,会让同事很痛苦,你自己更痛苦。
以前配合默契的同事为什么突然变成敌人了?
以前的朋友为什么突然不支持我了?
申晨以前在中国电信工作的时候,曾因为员工福利跟领导大吵过一次,领导认为单位的台球桌、乒乓球、桌上足球这些娱乐设施,上班时间不能玩儿,而申晨坚持认为可以。
第24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13)
我就问他,领导说得没错啊,我们从小不都是这么被教育的吗?他说他当时觉得,所有员工都是成年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工作方式,谁在8小时之内都免不了因为连续工作出现疲态,与其为遵守纪律而遵守纪律,坐在位子上发呆,不如出来活动活动,完了再回去工作会更加专注、更有效率。既然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优越环境,员工就有权利合理调节自己。
现在我们看这个问题,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很多企业就是这样人性化的企业氛围。
可当时他俩为这个吵得很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我说了但你绝对不要效仿,因为他俩的行为是不理智的,是不对的。两人吵到最后,谁都不能说服谁,甚至抄起桌上的烟灰缸扔
向对方,还砸坏了办公室的柜子,吵得不可开交,影响恶劣,但最后谁都没面儿,不了了之。
可有一点值得提倡,吵完、打完,下了班,晚上照样约着去喝酒吃饭,还聊这件事,注意,不是还打,是还聊。那领导挺可爱,还后怕,说你怎么那么冲动?砸到我怎么办?两人事后都觉得,这事儿闹得太过分。因为两人都不是职场菜鸟,都很清楚,是因为工作在吵。他们的私交一直特别好,现在的关系也特别好,大家都清楚,工作中有分歧,不能掺入个人因素,否则那矛盾就大了。
这种矛盾就算扔到更上层的领导那里,各位放心,一定各打五十大板,全都处理,完了再凑钱赔公物。因为,团队的和谐、团结是第一生产力,谁都甭想在领导那儿得到偏袒,是两人合伙给团队造成了不良影响,军心是你们一块儿搞散的。
很多人把职场小说、职场影视剧当做职场的生存宝典。我记得《职来职往》来过一个特可爱的姑娘,因为看了《丑女无敌》,就按着那个来应聘总经理助理,结果被问了几个实际工作案例,就被问得哑口无言。一定要区分现实存在和影视虚构,把小说里的感觉带到职场里,会伤得很重,而且是内伤。
电视剧嘛,肯定浓墨重彩渲染人与人的钩心斗角,得把职场写得很阴暗,要不没收视率啊。申晨遇到过一个实习生,两人沟通,总觉得他们之间好像隔着什么东西。申晨就想跟他单聊一次吧,约在一个咖啡厅聊了会儿,放松状态下才知道,那位实习生其实就是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想得太复杂,甚至别人问自己一句话,都得想,这句话是有几个意思啊?一起喝个咖啡吧,都会想是不是要开了我?没错,电视剧里一般喝咖啡就是要开你了。
其实职场没那么险恶,不是穿越剧,步步惊心,没必要自己筑起一道围墙处处提防。职场是一个透明的地方,你怎么对它,它就怎么对你。你做人很真诚,最后职场也会给你一个很真诚的回报。
第25节:申晨:胖子都是被塞出来的(14)
过于美化的职场电视剧,又是另一个误区。主角只要经历了很多磨难以后,最终都能成功,拿到惊人的业绩,一览众山小。其实现实生活中,那些惊人的业绩,都往往是团队作战实现的。
我在节目上,最怕听到年轻人说:“我一定要赢!我不能输!”然后就走上弯路。给自己
一个过分的目标,生活就会变得过分痛苦,因为够不着那个目标。合理的目标,是你跳起来能够到的,你给自己定一个10层楼的目标,你是姚明或是乔丹都够不着,就会很痛苦,继而对自己失望。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真正要学的,是学会辨别不同的人。
一个人当面指出你的错误,这人一定是你的朋友,我们叫诤友。
看见你有问题绝对不会说,当面和气,在后面嘟囔,这才可怕。在领导面前说你不靠谱,是背后捅刀子的。职场上一定要分得清,哪些人是真诚的,哪些人是虚伪的。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背后被捅了刀子怎么办?
原则性的中伤,一定要冷静面对,没有证据的吵闹叫乱咬人,有理有据的才叫洗脱沉冤。但并不是有了委屈就一定要满城风雨。
申晨说他也中过暗箭,难防的暗箭,因为公司的利益,他和一个同事发生争执,他坚持了原则。后来,那位同事总是挑剔他做的每一件事,还在背后投诉他。但最后,领导出于对方的背景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还是请申晨离开了。
当时他也想过去闹、去投诉、去仲裁,后来想想还是算了,那段时间他情绪确实挺低落的,有天跟朋友喝酒,突然意识到自己天天郁闷,岂不让小人更加开心?要在乎自己在行业内的口碑,不奢望这件事多少人能说自己好,但能少一个敌人就别多一个冤家,时间一久,清者自清。
有时候我们经常听人说,当你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你会退步,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竞争对象,反而不会有鞭策自己的动力。有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人家做得比自己好,一定要靠正当的努力超过他,否则赢了也不光彩,这才是一个好心态,这样最终得到进步的也是自己。
职场不是金枝欲孽,不是宫心计。
职场是奋斗,是我的青春我做主。
第26节:刘同:坏孩子也有自己的天空(1)
刘同:
坏孩子也有自己的天空
认识刘同是10年前,我是湖南娱乐频道的主持人,他是那个频道娱乐新闻节目的实习编导,没怎么打交道,因为互相看不惯。
10年后,再见到刘同,我是《职来职往》的主持人,他是光线传媒电视资讯事业部副总裁,他喜欢考我,我喜欢糗他,我们成了兄弟。
去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有关职场的书《这么说你就被灭了》,让我帮他写个推荐,我记得我是这样写的:10年前的刘同,恃才自恋、桀骜不驯,10年后的刘同,温良恭俭、性情才俊。如果你想见识他现在的优秀,请看《职来职往》;如果你想知道他曾经的可恶,请看这本书。
我自认为这段推荐写得比较诚恳,没有为了效果而夸大其词、虚张声势,因为早些年的那个刘同真的不怎么样。
刘同是1981年的,出生在湖南郴州的桂阳县,那个县城不大,但人口不少,将近100万。此地烤烟、矿石物产丰富,也出过不少名人,发明造纸术的蔡伦出生在那里,中国台湾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出生在那里。
刘同的家庭是个普通小康家庭,爸爸在医学院工作,还是单位的二把手。可在很多年里,刘同没给他老爸脸上争过一点光,他学习成绩差,又调皮。整个大院年纪相仿的孩子有几十个,刘同每次考试都毫无悬念地占据成绩最差的位置,以至于有段时间他老爸都懒得答理儿子。刘同鞋子的边上开裂了,爸妈都没说给他买双新的,因为刘同自己都无所谓,反正给他双新鞋子,他也是到处乱踢,好像踢到开裂他才心满意足。
这个老师不疼、爸妈不爱的男孩,却格外受到老天的眷顾。
好成绩是可以偷来的
我特别爱听刘同跟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儿,那是些无法无天的故事。似乎我可以看到烈日下的树叶被烤得焦黄,没精打采地遮蔽着那个坏孩子的操场。
逃课、不及格、挨打,对幼年的刘同来说不是新闻,他和他周围的人好像都习惯了这些,理想、压力这种词儿对他来说,才是外星产物。坏孩子的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初的中国大同小异,没什么好说的。我想从他感受到压力的那个破天荒的新闻事件说起。
上了高中,他依然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但是他日渐长大的身体,已经感到城市的狭小。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如果他考不上大学,又怕苦不外出打工,就一定没办法离开这个小城市,一辈子都要待在这儿,外面的大世界永远只能从电视上看看。所以,他只能变好,只能回到正途,他突然感到了一种压力。
750分的高考总分,他只能考300分,这点分数连大专都考不上。那时已经高二结束了,就只有一年了,刘同开始逼着自己从高一的课程开始,玩儿命地复习补课,但分数就是不领情,怎么都不肯给面子地大幅攀升。
一次月考,上午考完数学后,他看到试卷上写的是联考试卷,他就想,一定有别的学校已经考完这套试卷了,想到初中的死党们,他要去抄。考完数学,骑单车飞驰到另一个学校,那个学校的语文真的考完了。抄完所有答案,顾不上吃午饭再骑回自己学校,刚好发语文试卷,出的题真的一样,前面的答案都有了,就原单照抄,还鬼精地故意错几道。
到了作文,没有标准答案,题目是《写给爸爸的一封信》,搁以前,他就按套路地写爸爸养育自己多少年不容易,但当时他觉得前面应该有七八十分了,作文就随便写也没关系。于是,就特别真实地写了封信:
第27节:刘同:坏孩子也有自己的天空(2)
爸,每次你加夜班回家,看见我躺在沙发上,电视已经没有节目了,你就觉得我特别不爱学习,我从来没有跟你反驳过。
因为你是医生,你每天晚上很晚才回家,我每次写完作业之后,就想看电视等你回来,等着等着,我就睡着了。当我醒过来之后,发现你还没有回来,我想上床睡,但我真的很想跟你聊会儿天,我看着看着,又睡着了。
其实,你每次都觉得我没有读书,你觉得我很爱看电视,你只有这一份失望。可是对我而言,为了等到一个不待见我的爸爸,每个夜晚,我都会失望地醒来好几次……
要命的是,第二天发试卷,第一名是刘同,138分!
他当时傻了,全班都疯了,他的作文只扣了1分!成了全校的高三范文。瞬间女生对他
特崇拜,男生看他很高级。
有些同学语文很烂,老师对他们说,你们去向刘同请教经验,他像是迎头赶上的英雄似的。他突然认识了“信心”这个好朋友,拿着试卷,一个题一个题地帮人家分析?!
第二次考语文,他还是第一名,128分!为什么?
因为经过那一次,他似乎被开了窍,那些以前突击背了又马上忘掉的知识,自己像长了腿一样跑来找他。慢慢地,模拟考试总分变成400分、450分,最后490多分。终于够格交钱去上他爸爸希望的那所医科大学了,可他不想读医,就疯了似的给所有亲戚朋友打电话。
终于问到湖南师范大学,刚刚到师大交钱走读的提档线。通常这种情况下,是没什么可能入学的,但他就是这么撞大运,居然被招收,而且还是中文系!他可能是历届湖南师大中文系高考成绩最烂的一个了吧,我经常这样跟他说。
但不管怎样,这个坏小子能去大城市了,能到长沙上大学了。带着的行李中,有一件,叫做偷来的信心!
用偷来的信心改变现实
他的信心毕竟是偷来的,偷来的东西,用着都不会太心安理得。况且,新的慌张也跟着一块儿报到了。
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男生,以为毕业之后基本上就两条出路:在大学当干部入党,毕业后进宣传部;或者留校,然后就是当老师。
这两条路都很难,都会挤破头。刘同觉得,毕业后家里没关系给他找工作,那时候又没有《职来职往》,当时我还在大三待着呢。他想得拼命试试,试什么?当干部!
大二的时候竞选班长,谁都不讲话。半天之后,他突然站起来说:我想竞争,请大家支持。一讲完,大家都沉默了,没一个人说好,也没一个人说不好。他接着说,我竞选班长,谁竞选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什么的,大家就一起团队竞选。这怎么弄得跟美国选总统似的,还搭个班子。但还是有些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哥们儿,跳出来起哄说一定支持他。
第28节:刘同:坏孩子也有自己的天空(3)
别看就这么个班长的职位,其他人不说话,都闷着头算小九九。有一成绩特好的同学,晚上就请所有女生吃夜宵,让她们投他票,真的越说越像美国大选了。
第二天投票,全班50个人,30来个女生被收买,不到20个男生效忠刘同,这不输定了?要不说男生胆儿大呢,他们做假票,50个人做了70票出来,结果40票投刘同,30票投另一个人,刘同获胜。
人家不傻呀,肯定提出抗议,为什么我们班50个人有70票?不行,得重来。刘同说,投票投了很久了,大家饿了吗?饿了就先散吧,回头再说。那些男生会意了,说对不起我们饿了,不投了,东西一丢起身走了。就这样,刘同成了班长。
他说,那件事对他影响非常大,从那一刻开始,他突然明白心中的欲望一定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提出来,虽然过程不光彩,但那是他第一次有机会可以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
我跟他说,我倒没觉得这是多么不光彩的事儿。那哥们儿请客吃饭算什么,这不是贿票吗?搁美国直接取消资格,你就直接当选了。都是犯规,他犯规在先,你犯规在后,就算在足球场上,也是给你张黄牌,但他情节恶劣,直接罚红牌了。
一句“对不起我们饿了”,四两拨千斤,把危机化于无形,用的是巧劲儿。
在人生的长河中,从我们出生到死亡,很多很多年的过程中,这只是一个很小的节点,它像是一个游戏,谈不到人性的泯灭,也谈不上道德的沦丧,最多是次原则的颠覆,姑且把它当做一个游戏,游戏精不精彩,这要看玩游戏的人有没有脑子。
当上了干部,第二步是要入党。
毕业之前不能挂科,挂科就不能入党,就不能评学生干部,就不能进入很好的单位。但是刘同挂科了,就那一次,因为他真的没有上过那一科,是唐宋文学。那时候大四,他每天都在外面实习,考完之后就知道完了,一定会挂。
一考完,他就跟着那科的老师,看着老师回家。到了晚上,他就提了俩西瓜去敲老师家的门。他跟那老师也不熟,老师把他让进去他就不知道接下来该说点什么了,只好说:老师您好,我是您几班的学生,我一直在外头实习、写文章,落了您的课,我可能要挂科了。
一提到写文章,老师突然来了兴趣,师徒俩就有了话题,聊着聊着,老师觉得这小伙子挺上进的,聊一些考试之外文学的东西,他都对答如流。然后老师就说,明白了,这次你可
以不挂科,但你要保证下学期开始认真学这门课,不懂的要找老师补,西瓜你带走。
出门的那一刻,刘同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两小时究竟做了些什么。在两小时之前,认为完全被堵死的自己规划的路,又被意外打通了?后来,他们班所有同学那一科全部及格,因为那个老师想,我既然让你及格了,我就要公平,就要让你们班所有人及格。于是,偷来的班长,那一次拯救了整个班。
第29节:刘同:坏孩子也有自己的天空(4)
垂死挣扎后或许是活路一条
刘同说在他身上,发生过很多特别奇怪的事,但他总能主动地找到一个突破口,转危为安。后进变先进,上大学是,当班长是,不挂科也是。
比如,他小时候一度痴迷打电玩,爸妈就把他反锁在家里。他很想出去,不可能跳楼,但又没有铁门钥匙。他就把家里所有的钥匙找出来,有几十把,但都不是铁门的钥匙。他把它们全部排在一起,从第一把开始试,看到这儿,所有人就觉得那不可能对不对?但是奇迹就这么发生了,当他试到40多把的时候,有个钥匙刚插进去一半,铁门打开了!之后,他用那一把完全不是铁门的钥匙,自由进出家里半年多,爸妈都不知道。这真的是我听过的一个特别离奇的事儿,幸亏是自己家门,这要是邻居家的,估计要吃牢饭了吧。
到今天为止,刘同觉得这个烙印始终抹不掉,不是自鸣得意,也不是羞于面对,就是一个记忆的烙印,当然,是一个正面的烙印。这让他变得敢于面对一些危机,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事情发展到令人崩溃的时候,很多人选择的方式就是不管了,反正事儿已经弄砸了。但刘同就用他的方式再做最后一搏,就算垂死挣扎,也绝不束手待毙。
比如他的第一本书,他没参加过新概念,出道不比韩寒、郭敬明,当时他觉得自己很差,但是又有个奇怪的念头,觉得念中文系,应该出一本书。这是什么逻辑?念建筑的都该自己盖个大楼?念动力学的都该造颗导弹?可这就是他的怪逻辑。
他花了一年写了一本厚厚的东西,投了不下30家出版社,还在天涯那些论坛发了好多帖,“大四学生热爱文学,文笔幽默,想寻找出版社出书,只要你看上了愿意给我出,我不要一分钱”。然后还坐火车去武汉,一家一家找出版社,一家一家投稿,虽然有时坐了十几小时火车就等来三个字“放那吧”。但他仍然坚信这本书一定会出,结果第一本书真的就出了。
后来刘同采访某位明星,一个挺自以为是的人。因为这位明星以为自己讲的话特别的牛,别人问的问题都是垃圾,上刘同的节目时依然积习难改,聊了40多分钟,问他任何问题,他明明知道记者的意思,就是不好好回答,40多分钟没有一个问题能用。刘同觉得这期节目可能播不了了,浪费了所有人的时间。
于是刘同心里就想,好吧,这期节目我不播了,但是自己要很有礼貌地跟那人摊牌,就说,如果你那么不想回答我们问题,坦白讲这期节目我们不播了,我们已经决定了。坦白讲,又是“坦白讲”,这是他最爱用的三个字。从那一刻开始,刘同就想反正大家都不要面子了,无所谓,反正不播你,我节目又不会死掉。
第30节:刘同:坏孩子也有自己的天空(5)
轮到这位明星慌了,他可能突然意识到“从家出来到现在浪费了我两小时,你告诉我这期节目不播了,我必须自己把这期节目救回来”。于是这位明星就开始打圆场,开始救这期节目,后面讲的很多东西就正常了,没再耍他的大牌。我真后悔怎么没早点听刘同讲这段,因为那位仁兄上我的节目时,我也几乎被他逼疯。
刘同说,早讲也没用。他说得对,我一直对每个人都比较和善,天秤座嘛,不会轻易跟人撕破脸。那种垂死挣扎的方式,是我学不来的。就好比人坐的热气球即将坠毁前,要把食物丢掉,坚持飞一段,把水也丢掉,再飞一段,衣服、器材也全扔掉,最后人赤身裸体,才有可能保命。
好多人对待一件事,这件事基本上已经无望后,就会束手待毙,其实事情的失败只因意识上已经放弃。不就是扔东西嘛,人最难扔的是什么?面子。反正都这样了,先把面子扔掉再说,人的面子都扔了,还有什么后果更可怕?
千杯不醉俘获电视湘军
到大三的时候,刘同已经渐渐放弃了刚入学时的幼稚想法,他慢慢明白,师大中文系跟进宣传部、走仕途没有一分钱的必然联系。在省会城市生活,眼界逐渐开阔,他对媒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寒假回家,他去郴州的电台实习,正好所有正式员工都要放假,电台主持人都想早点休
息,刘同这些实习生们就有机会上手,帮忙剪辑、帮忙主持连线节目。那时候他的普通话不好,恰好电台有方言节目,还透着亲切。连线那头都是些细琐的事情,比方说谁家有套房子要出租了,600元一个月,他就用方言帮着传达信息。
偶尔也有不靠谱的电话打进来,比如说有一辆套牌车要转卖,售价多少,刘同就傻不棱登地在节目里说:是这样的,有一位姓杨的先生,他有一辆套牌车要转手,谁要套牌车可以跟他联系。后来他才知道,套牌车是违法的。
情人节的时候,人家打电话来点歌,刘同接电话:你好,请问你要点什么歌给你男朋友?那女的来了一句:我要点一首,《为什么你背着我爱别人》!他一听,傻了,啊?就赶紧把热线切掉,还在那儿装:喂,喂喂,这位听众的电话断了,可能是信号不好,我们来接听下一个。
虽然这段实习期很短,但媒体都有共通性,多多少少还是积累了些经验。
那时候,湖南电视台总编室有一本内刊叫《新电视》,是内部交流用的,要招实习生,就去湖南师大中文系。一看刘同的简历,在电台实习过,做了那么多节目,就选中了他,安排他做主编助理。
他要做的工作,是跟各个台的节目主持人打电话,约专访,只负责约稿就好。有次碰到一个不靠谱的编导,说周一一定给稿子。到了周一,刘同打电话过去,对方说:对不起,我们没空写这个,要不这样吧,你是我师弟,你就来跟我们混几天,看看我们是怎么工作的,你帮我写写,哥包你的饭。
第31节:刘同:坏孩子也有自己的天空(6)
刘同一想,这事儿好啊,能蹭着看节目,还能管饭,那就去吧。之后他就穿梭于《快乐大本营》、《音乐不断》、《玫瑰之约》这些节目组,看他们吵架,看他们审片,看他们改稿,看他们的工作方式,同时他也认识了好多人。
到大四了,他都没想过自己能进台里,电视台真的挺难进。那一年台里也没在湖南师大做校招,于是他就去蹭面试,第一站是湖南大学。
当时是国内最大的一家家电巨头招聘。面试官穿西服打领带,面对一千多人问,大家有
正在阅读:
李想职场05-04
生命伦理案例讨论和模拟审查04-23
学滑雪作文500字06-29
蒸压加压砼内墙面石膏粉刷施工质量控制技术08-26
诚实守信招标投标单位-申报表08-21
垃圾食品的哭诉作文500字07-05
老师怎样上课才能吸引学生 doc01-31
八年数学第一次试卷分析05-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职场
- 李想
- reach资料2
- 物理化学课件及考试习题 试卷 答案第4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习题及
- 项目评估与论证阶段练习1
- 南京大学语文(本)第一次作业
- GX-8000中文说明书
- 基础入门一 - 图文
- 1776 高三数学-金陵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仿真测试 数学 Word版含
- 集群通调度台操作手册
- 专题+Unit3+This+is+my+sister(语法)(二)--讲义
- 施工课程设计
- 九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复习
- 陶瓷采购商
-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 2010大易教育:一场价值百万的儿童教育演讲 - 图文
- 2016年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样题及答案
- 制药工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 图文
-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 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历年真题精讲(2006-2012)
- 毕业设计最终修订 定稿版
- 《电子线路EAD仿真技术》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