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06 15: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和孩子一起走进新课程

主讲人:周江慈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家长学会善于培养孩子成为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怎样应对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挑战。 教学重点难点:

让家长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致问候语。 二、 导入:家教名言。

三、 说明家教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家教指南。 四、 新授:

(一)新课程的主要目标和特点。 1.开拓了课程资源。 2.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 (1)教学内容的开放。 (2)教学时空的开放。 (3)教学方法的开放。 (4)教学评价的开放。 3.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多元化。 (二)新课程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1.新课程给孩子带来了快乐。

2.新课程倡导全新的学习方式,将促进孩子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孩子终生受益。

3.新课程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4.新课程让孩子学会学习。

5.新课程作业注重孩子全面潜能的开发。 (三)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 1.创设让孩子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 2.营造让孩子学会学习的家庭氛围。 3.帮助孩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四)家教故事节选。《我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 五、思考与实践。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主讲:刘小云

教学目的要求:

1、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3、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欢迎各位家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有些家长平时与我们保持着联系,而大多数家长已经好久不见了,感觉有好多问题要和您交流。

我认为有必要平时多加强联系与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小学生,他们不仅寄托着父母的期望,还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对于当代小学生,不仅要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行为习惯、高雅的志趣。作为学校和班级,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我们的力量毕竟是薄

弱的,社会和家庭这两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教育力量非常巨大。所以,我说,希望我们能密切配合,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所以,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试想:如果家长是每天一大早起床,忙着上班工作,你的孩子会有睡懒觉的习惯吗?不会。而如果家长自己天天喜欢睡懒觉,孩子会有早起的习惯吗?不会。我也常常听到学生说自己上学迟到的理由是因为爸妈起来晚了,所以来不及了。又比如说,家长习惯于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东西整理的整整齐齐的,孩子会随便乱扔自己的东西吗?不会。如果家长自己就是乱扔东西,家里一团糟的样子,那孩子会自己去整理东西吗?不会。所以,我们在要求孩子要做到之前,先想一想、看一看自己做到了没有。如果家长每天有看新闻、看书、写文章的习惯,那么他的孩子肯定也会有这样的习惯的。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

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

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主讲:胡艳萍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氛围,认识到家庭氛围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组织教师和家长进行讨论,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 教学重点难点:

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内涵不同,职能不同,责任不同,无法相互替代。

2、家长养育子女,“望子成龙”,但不能只重视“养”,更应重视“育”,否则对子女的教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二、家庭氛围和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一)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子女成长:

1、例:美国纽约州有一个酒鬼兼赌徒马克斯·朱克,在他之后七八代的子孙中有3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7人因杀人被处死刑,63人因偷盗被判刑,因喝酒死亡或成残废者竟多达400余人!“人种

论”者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然而当时的教育学家作出另一种统计是:美国纽约有一个儿童救护会,它收容和照顾的孩子大多是乞丐、流浪者及贫民窟的孩子,即当时所谓的“低能儿童”。由于救护会付出酬金,把孩子送到可靠的家庭里接受良好教育,结果在50年内总计收容的2.8万儿童中,有87%成为教授、医生、技工等有用之才。最有趣的是,前面提到的马克斯·朱克一个第九代孙,也被该救护会收容,送到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寄养。截至1917年所作统计为止,他的操作和学习成绩都特别好。他已经20多岁,被舆论认为是“地方上的模范青年,前途大有希望”。

2、结论:人的未来发展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血统,而是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 (二)什么是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组成的人、物、精神等方面给予人某种强烈的感觉或印象。家庭氛围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显性的、隐性的。环境、氛围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在一定环境与氛围中进行。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对于身心均未成熟的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作用。

1、环境氛围:

这里指家庭周围环境(包括邻里关系、居住生活区风气乃至社区的文化层次、居民的职业状况等等)与内部居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例:“孟母三迁”的故事。

2、情感氛围:

这里指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气氛,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的组成、

结构,家庭人员的意识、作风、气氛和情调都是隐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情商”。研究证明,家庭对孩子情感的发展和教育起着特殊作用。

3、父母人格氛围:

这里指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气质能力对孩子的影响。 例:“岳母刺字”的故事。

4、知识氛围:

这里指父母的文化素养、求知欲望及家庭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

5、心理氛围:

这里指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行为等心理活动总合而成的情绪、情感状态,表现为特殊的具有个性化的家庭中的情调和气息。

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和谐一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三、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代表与学生家长进行讨论。 (二)得出结论: 1、父母文化素养较低;

2、家庭结构破损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和创伤; 3、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自流;

4、父母工作流动(或在外地)削弱家庭教育; 5、家长不懂教育方法。

四、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独立、乐观、自信的个性;子女对父母关爱的体验促使他们心身健康成长,孩子纯洁的心灵中也会逐渐滋生爱的幼苗,从小爱父母、爱家庭,在学校中爱伙伴、爱集体,将来爱人民、爱祖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青年。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有自豪感、愉快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校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并非装潢豪华,设备齐全),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创造清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优美的艺术氛围(如设置家庭图书角,张贴名人字画,收看内容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传播准确科学的资料信息等等),给孩子以健康的熏陶和影响。 (三)理解尊重孩子:

父母应理解、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积极有利的建议应该表示赞同并认真采纳实施,对于片面、消极的应分析引导,适度批评教育,做到既不偏爱、溺爱,又要给予合理、适度、及时的关爱。

(四)家庭中要有健康的伦理道德观;

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必定有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健全的家规,家庭中要有明显的是非准则、伦理观念。家庭成员要各尽其责,荣辱与共。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关爱、体贴、尊重长辈,从而形成一个民主、稳定、和谐的家庭秩序。

(五)父母的人格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应完善自身人格,对子女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父母应做到乐观进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热爱生活、情趣高尚(如看书、旅游、帮助他人)。

五、家长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创造家庭教育氛围的经验。 六、由教师代表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

对家庭教育的几点期望

主讲:周玲玲

教学目的: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知识氛围和心理氛围: 2、教育家长要调整好角色与心态: 教学重点难点:

既要重视“养”,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又要重视“育”,关心孩子的思想道德、情感品质、行为习惯、知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过程: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知识氛围和心理氛围:

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

心理氛围指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行为等心理活动总合而成的情绪、情感状态,表现为特殊的具有个性化的家庭中的情调和气息。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和谐一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2、家长要调整好角色与心态:

家长养育孩子,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团结协作,既要重视“养”,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又要重视“育”,关心孩子的思想道德、情感品质、行为习惯、知识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孩子的要求和目标要实事求是,不能拔苗助长,好高务远,也不能

放任自流,自暴自弃。 补充材料: 1、智力:

智力主要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这5个基本因素有机结合而成,其中思维力是核心。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智力的发展呈现着先快后慢的状况。在13岁以前是近似直线上升趋势。3岁时为智力发展的第一个高潮;7岁时为第二个高潮;14岁又出现第三个高潮。在这3个高潮中,如果有良好的条件,教育的得法,智力就可顺利地发展,为以后发展打下基础,否则,智力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可见,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意义深远。

知识不等于智力。智力凭靠丰富的基础知识作依托,基础知识也会由智力的不断发展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知识的多少和智力的发展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智力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内省智力。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和个性。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就会乐不知倦地进行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意志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个性在学习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个性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是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它能够以较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学习中发挥着深刻的影响。 2、营养:

一般说来,早餐宜占全天总热量的30%,午餐占35%——40%,晚餐占30%——35%。这样安排可适应孩子生理状况和学习的需要。早餐必须摄入足够的热量,尽量选用体积小而富含热量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如早餐摄入热量不足,会因饥饿感而影响孩子上午后两小时的活动,分散注意力,影响其听讲及作业效果,长期下去会对生长发育和学习产生不良后果。膳食搭配比例要合理,重视微量元素在孩子健康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如缺锌会使儿童食欲不振、厌食拒食,生长发育速度缓慢,经常感冒等。

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主讲:邹美瑛

教学目的:

1、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2、重视孩子的全面素质培养。 教学难点、重点:

教育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家教方法。 教学过程:

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从当前家教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家教观涉及到教子观、人才观、亲子观、德育观、智育观等方面。例如人才观,什么是人才?这关系到家教的培养目标。有的家长认为:只有考试成绩得高分、只有考上大学、只有成名成家才是人才,因而对孩子只重分数,加重孩子学习负担,在家教中操之过急,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倦,对人生冷漠,压抑甚至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发展,到头来成才也渺茫。其实,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其才能潜在的,是\潜人才\。只要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从实际出发,科学培养,都可以使孩子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要重视孩子的全面素质培养。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花很多精力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却不注重

孩子的品德、意志、毅力、经受挫折能力等非智力方面的培养。而事实证明,在人才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占有重要的位置,只有先成人,才能成才。一个孩子学习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品格和人格上的缺陷可能贻害一辈子。很难设想一个胸无大志,狭隘自私,缺乏直面困难勇气的人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因此家长要注意孩子品德教育、健全人格发展和身体素质关心孩子全面成和,切切实实打好基础,培养\做人\也就为\成龙\、\成凤\创造了可能性。 三、改进家教方法。

现在有的家长对孩子或者放纵娇溺,百依百顺,或者横加干涉,棍棒相加。望子成龙的热切期望与缺乏科学教育方法形成很大的矛盾,不\懂\孩子,却拼命在\教育\孩子,结果事与愿违。因而家长需要掌握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自己孩子个性特点,靠激发、引导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四、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家长本身的言行无时无刻地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家长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情趣修养、行为规范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家长要努力学习家教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从家庭环境、家庭气氛、家庭风尚等方面,给孩子“润物无声\的熏陶。

法国作家福拜楼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操在父母的手里。\愿家长们都能胜任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承担起缔造祖国未来的神圣职责。

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

主讲:周玲玲

教学目的:

1.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培养孩子才是最科学的。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如何科学培养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怎样培养孩子才是最科学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致问候语 二、新授:

(一) 正面教育,以欣赏鼓励为主,对孩子要充满信心。和孩子相处时,要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则。孩子虽小,但他也是人,他也有尊严,他也希望得到尊重。如果他犯错时,家长对他是一味地指责甚至打骂,而不是帮他分析出错的原因、帮他找到改错的方法,这样的话,可能他下次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而且不知道如何去改。所以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应该正面批评,并且教他改错的方法。对于孩子的优点,家长应该及时表扬,鼓励他继续发扬。

(二) 尊重理解,心灵沟通,家长与孩子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一家三代人,无论是父子还是祖孙都是非常平等的朋友,没有绝对的权威。在处理一件事时,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并且很多事情也会征求孩子的意见,有时候,孩子也会提出一些大人意想不到的好建议。孩子得到了尊重和理解,他就很愿意敞开心扉与家长交流,对他的喜怒哀乐,我们要了如指掌。一旦出现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并有效地解决。 (三 ) 鼓励孩子把目标变小,一个一个逐步实现。孩子刚上一年级,可以说是一个满身缺点的人,但是孩子还小能力有限,他不可能马上就把所有的缺点改正。于是我们要帮他制订出许许多多的小目标――很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每当孩子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心里充满了喜悦,这时我就会趁热打铁,想办法让他保持热情努力实现下一个目标。长期坚持下来孩子改掉了许多坏毛病,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 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个运动系统很不协调的人,教他学一个动作,可能有的孩子教一次就会了,但有的孩子学十次还做得不像(比如孩子们都会玩的滑板)。我们要耐心地开导他,我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他是一个头脑很聪明但运动系统协调性差的人,你就应该尽量发扬他的聪明才智好好读书,运动方面的能做就做,不能做的也不要强求。如果你的孩子是个运动健将但在 学习上不够有天分,那我们就尽量发挥他的运动才能,使他对自己树立信心。

(五) 优化环境,榜样示范,家长时刻做孩子的表率。的确,一个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太重要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最大。一个暴力的父亲或一个满口脏话的母亲,他们是无法教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也在不停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给孩子的印象都是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辛勤教育就能造就的,还离不开家长们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祖国的栋梁。

重视孩子的创新启蒙教育

主讲:周玲玲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家长学会善于启迪孩子的创新意识,培养孩子的创新个性。 教具重点、难点:

让家长启迪孩子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个性。 教学过程: 一、 致问候语。 二、 导入:家教名言。

三、 说明家教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家长的刀子嘴、豆腐心是最坏的教育方法,破坏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破坏了孩子的自立能力,造成了孩子的任性、依赖和无能。还说明了家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显然是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一个心理健康的家长要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人,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成长。

成长主要是孩子的事而不是家长的事。对于孩子,家长是一个指导者、可靠的朋友和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指挥官、不是奴仆、也不是救星。 四、 新授:

【一】启迪孩子的创新思维。 1.举例说明其重要性。

2.应试教育的弊端与素质教育的优点(对比讲)。 3.家教的地位与作用(两个事例)。 【二】培养孩子的创新个性。 1.保持和发展好奇心。 2.培养创新动机。 3.培养创新兴趣。 4.培养创新信心。 5.培养创新热情。

【三】发展孩子的创新思维。

质疑:怎样培养和发现孩子的创新思维呢?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尝试:

1.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3.注重培养孩子的联想能力。

归类联想——快速联想——多义联想——四步联想等。 4.鼓励和培养孩子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思维。

物品用途训练——类比联想训练法——多种思维训练法——同义词开发法——反义词开发法——字词*成语开发法——词汇*成语接龙等。

5.鼓励孩子参加有益于发展创新思维的课内外活动。 【四】家教故事选讲:《鲁班的想象力》《哥伦布的创造力》

《陈景润与儿子》

有效地指导孩子学习

主讲:周玲玲

教学目的: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

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

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

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五、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

表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nf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