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30 20: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广东省2013年中小学骨干教师

省级培训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学员姓名: 刘颖

学 段: 高段

学 科: 小学语文

工作单位: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第二小学

导师姓名: 邓蝴梅

日 期: 2015 年 3 月 17 日

I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摘要】

语文是重要的工具学科。但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缺失已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体表现为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语文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回答问题不积极、大量重复训练、课后阅读量少。这个问题的存在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包括语文教材内容枯燥、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不足等。由此,笔者提出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几个策略: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教学兴趣;其次,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再次,教师要灵活、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关注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

【关键词】 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小学生

II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目录

一、导论

二、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表现

(一)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1、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2、学生的座位的影响。

(二)语文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回答问题不积极 (三)重复训练造成无效教学

(四)课后阅读量少影响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宽度

三、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

(一)教材内容枯燥过难,小学生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且无法脱离教材的束缚 (三)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四)“重理轻文”思想及当代文化的影响

四、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兴趣

(二)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三)灵活、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四)关注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扩大师生课堂交往范围

III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一、 导论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与教学情境中的各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对于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教师和学习结果的定向反射。[1]也可简称为“学生学的兴趣”。杜威在《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中提出两个基本假设:其一,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满足学生智力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其二,兴趣能通过提供给学生各种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机会而自然地培养起来。[2]杜威反对那种以对给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增加调料的方式来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强调学习内容或活动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种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兴趣才具有教育性,对学生的作用力才会持久。这种兴趣的来源在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目的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就有的,而是在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钱理群、孙绍振认为:“中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育,有个重大的失误,就是把原本有无限趣味的课本,变得枯燥乏味,令人厌恶,甚至害怕。学习没有兴趣,己经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中的一个最大问题。”

[3]

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缺失”已极大地影响着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当

代,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特级教师,都极力推崇语文教学首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特级教师倪谷音、潘继云则提出愉快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宗旨,推出“快乐语文”教学模式。目前,关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探讨仍在进行,这些探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剖析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第二,从心理学角度探索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此外,也有专门论述语

IV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文学科分支的,如阅读兴趣或写作兴趣等。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个棘手的需要不断研究和思索的重要问题。

二、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表现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缺失依然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当下的语文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没有彻底改观。语文课堂往往是制度化、规范化色彩很浓的一个场所,也是一个封闭性、独立性很浓的场所。目前的语文课堂听到的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活动。根据观察,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1、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根据观察,发现很多小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根本不感兴趣。上课时大部分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过程,完整地掌握教学内容,遇到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才会认真地听讲,不感兴趣的时候则很容易分神,尤其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本来就不是很长,更容易发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2、学生的座位的影响。

学生所在的空间位置——所在的座位及与教师、讲台的距离的远近容易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影响了师生之间的眼神交流与互动。因此,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容易被教师无意地忽略,有些后排的小学生整堂课连课本都不翻开,背着教师聊天、睡觉或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二)语文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回答问题不积极

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演示,这种演示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控制和个人

V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的表现。于是,学生就成了“配角”和“观众”,课堂教学成了忽视学生存在的教师单方面活动。语文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甚至犹如一潭死水,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很少有学生充满兴趣、积极主动举手发言,久而久之就没有人举手了,大家都埋着头。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时都是教师直接点人,否则课堂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有时出现学生站起来不知道教师问题的情况。

(三)重复训练造成无效教学

课堂上过于注重对学生的训练,学生的课堂表现是超量地做习题。把训练等同于教学。这些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学生做练习题的“自动化”水平在提高,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感性在降低。例如识字教学,关于新学的字教师要求的课外作业很多都是抄写几遍,很少会有其他的作业形式,而如果有错别字的话,订正的方法也只是惩罚的方法,也就是错误的字抄写几遍,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对学习新字产生厌烦的情绪。简单的抄写——这种重复劳动会影响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观感。

(四)课后阅读量少影响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宽度

教师比较难以影响小学生课后的阅读量,这种不要家长配合的校外活动教师很难做到有效监督。一般的情况下,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多,对经典文本的阅读让位于动画片和电脑游戏等。而这种少量的课外阅读量极容易导致课堂上学生思考问题、反应问题的速度变慢,参与课堂活动的活跃度降低。

三、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

(一)教材内容枯燥过难,小学生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

小学语文教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呈现出繁、难、偏、旧的特点,繁杂、

VI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偏难、偏僻、陈旧。虽然几经改版,但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变化并不大,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久而久之,学生的畏难情绪就导致了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这种感受会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对于语文学习的抗拒,使得大学语文课堂也变得死气沉沉。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且无法脱离教材的束缚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会使小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每堂课的形式单板单一,千篇一律。课堂教学缺乏个性特征,缺乏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更多地依赖教学参考书,依赖学术论文的填充。这种缺乏艺术性的课堂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去组织教学,无法引人入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且,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不能将教材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无法超脱教材,不能帮助小学生从优美的语文文本中生发出审美感受和人生体味,课堂的语文学习变成知识点的分解。教师思维的狭隘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在这样沉闷的学习氛围中,小学生是很难发展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的。

(三)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不少语文教师不注重专业发展,不注重进修学习,不能紧随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教学观念落后,为“学”而“教”的意识不强,未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好的教师往往意味着好的教育。这些年来语文教师不注重知识更新,不进图书室、不购书、不买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为5.2册,2009年为5.6册,20年只增加了不到1/2本。2011年,包括中小学教材在内,农村人均图书消费在20元左右,城市大概是其两倍。与语文专业有关的本体性知识不去吸收与补充,条件性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之类的书也不深入钻研,甚至连雅俗共赏的刊物《读者》之类都懒得翻阅。语文教师的知识日益贫乏,知识结构极

VII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不完善。在知识上不能给学生带来源源活水,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这样的语文课堂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少教师既不博览群书,也不认真备课,不潜心钻研教材,只是一味地依赖教参,照本宣科,“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样就不能向无疑处生疑,以期获得新的发现,形成自己的独到体悟,自然课堂上也就不能和学生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与交锋,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课堂缺少生命的活力。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4]许多教师由于不读书,又不勤于钻研教材,自然不能以新奇的知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这儿所说的“新奇”,不是指前所未有的知识,而是对学生的水平而言,学生过去没接触过的,一旦听到、学到,就有“新奇”的感觉。许多教师也不能依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有“语文味”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语文课缺少一定的深度与难度,不能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精神,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重理轻文”思想及当代文化的影响

1949年建国以后,为了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发展科学技术,我国按照苏联模式改造和重建教育,过于强调教育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所具备的国家功利主义价值,教育界出现了“重理轻文”的明显倾向,这种毒流危害至今,虽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是这种想法顽固地存在着。商品经济时代,整个社会越来越显得急功近利、浮躁不安。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教育系统对母语的重视,普遍不如英语,总认为学好英语比语文将来更有实用价值。此外,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切唯分数论,由于学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水磨的功夫,不少师生感觉花时多,见效慢,不划算;甚至好多语文教师直接跟学生说,语文是个魔鬼学科,成绩忽高忽低,无法掌控,难以提高,学得好不一定考得好,有时间多做做数学和英语。这些对语文学科持消极贬损的认识评价,导致语文教育的边缘化,也严重影响着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此外,信息时代,全球化背景下媒介已经从印刷时代进入声讯时代,使得当代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音像文化(视听文化)异军突起。光盘、广播、录像、

VIII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电视、网络等渠道,使得信息接受方式多样化,且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满足人的感官刺激,因而格外受到学生的青睐。相比之下,过去作为大众获取信息主要渠道的书籍,,因以文字为媒介,需要平心静气耐心品读,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比看电视、听广播等更动脑费神,而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尤其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网络的兴起为语文学习确实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资料查阅极其方便,有人甚至宣言21世纪己进入了“读屏”时代;但不少小学生上网只是看动画片、玩游戏,尤其是游戏,耗去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些时间本来完全是可以用来阅读中外名著,感受语文魅力,提高语文素养的。

总之,在商品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受“重理轻文”思潮的影响和流行文化等因素的冲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正在逐渐改变乃至丧失,读好书、好读书的气氛正日益消弭,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被大大地挤压,多数学生课后根本不碰文学类读本。陆游曾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然而与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长时间地亲密接触、深入了解,自然建立不起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

四、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 提升教师的教学兴趣

教师的教学兴趣可以理解为“做一行爱一行”。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兴趣的表现是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小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兴趣的外在表现感受到教师的内在兴趣和情感,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兴趣。在现实中,有的教师可能只是为了获取报酬或者其他外在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可能也会与那种对教学活动本身感兴趣的教师一样地投入,但是二者投入背后的兴趣和心态是不一样的。尽管外在表现是一样的,但是表现背后的兴趣并不一定相同。小学生往往能凭直觉感觉出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别,感觉出表面相同的关注或投入背后的不同兴趣和情感。对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起作用的是内在的情感和兴趣,而不是外在的表现。正因如此,一个没有教学兴趣的教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

IX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学生的关注及对教学的投入能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能力需要、自主性需要以及归属感需要的满足程度。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之后,便会产生强大的胜任感、自我决定感和归属感。这种良好的归属感、自我决定感和有能力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更大的乐趣,并有可能在学习活动中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毅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方面要对自己的感觉和兴趣保持敏锐的觉察,另一方面要把这种感受和兴趣清楚地表露出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的教学兴趣。

(二) 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因为这不仅对改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课堂教学往往是单一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认识和改造过程,师生间的积极互动较少;虽然一些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师生互动,但却存在着形式化等问题。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核心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因此发挥师生相互作用,就要围绕“最佳结合”这个核心,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使之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如何发挥呢?最关键的是教师要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进而才会有效果。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需求,洞察学生心理,积极调整并适应小学生活跃、发散的思维和多变的情绪。尊重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并肯定学生。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教书育人从“单向性”为“双向交流”。这就对教师各方面的修养及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X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其次,课堂教学从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只有小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内容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提起精神,充满期待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小学语文老师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照自身的教学,分析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会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是否会感受到学习的需要(即是否对课文感兴趣),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的教与学才可能发生。因此,为了使学生学得兴味盎然,能以疑激趣,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考虑学生的“知”与“未知”。教师要从习惯的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碰上哪些障碍,怎样帮助解决,怎样才能使他们发挥积极性,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怎样才能挖掘学习的潜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再次,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积极期待。语文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母语,有些学生学习不好,只是暂时存在困难,只要树立自信,在自身的积极努力与老师的热情帮助下,一定会取得进步。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期待真的很有必要,小学生一般对教师的信赖度很高,教师的这种期待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树立自信。心理学上罗森塔尔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能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他随意挑选一些学生,并将这一批学生名单交给校长及相关老师,告诉他们这些学生“最有发展前途”,并叮嘱他们为了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务必保密。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发现名单上的这批学生,成绩比以前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开朗,自信心强,热爱学习,求知欲旺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就是“期望”这一魔法棒在发挥作用。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话让教师深信不疑,他的话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使得教师对这些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这种期望又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传递给学生,让这批学生也感受到了教师的热望,认为自己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从而增强了自信心,热爱学习,最终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生。

(三)灵活、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XI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的道理就在于此。可见,教学方法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主要靠教师的精心选择与创造,选择教学方法既要考虑选择标准,又要考虑选择的程序及各种教学方法的整体配合。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设计、组织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自始至终地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指导学生学懂和会学,从而使学生学得既生动又扎实。

实践表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和练习法等。就这些方法本身来看,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优越性和适用范围,同时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存在万能的或唯一好的教学方法,因为在某种教学情景、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下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其他的教学情景、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下则可能效果不好。因此,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扬长避短,优化组合是用好教学方法的关键,而这一点也正是设计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所在。

(四)关注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扩大师生课堂交往范围

座位模式是指为满足教学活动对教学空间的不同需要,将教室内课桌椅按照一定的形式的排列,它是一种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5]座位模式是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座位排列模式具有不同的空间特点和功能。因此,不同的教学空间组合形式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课堂学习行为,并最终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现阶段,我国小学课堂空间形态基本上是“秧田式”座位编排,这种座位模式是传统教室的排列,座位排列是封闭的。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左肩邻右肩,一排一排地排列,一致面向教师和黑板。这种模式虽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传授知识的效果也比较理想,但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学生间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学生的人际交往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学生个体之间与学习有关的交往只限

XII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于课桌附近的数人。因此,为了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往,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就必须在有条件地情况下适当改变课堂的空间形态。

传统的座位排列模式是指所有课桌全部面对黑板、学生面对黑板而坐。自从班级授课制提出以来,传统座位排列模式就一直主导着小学的课堂座位安排。有研究者对座位选择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发现,座位选择与学习者行为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受学生座位的影响相当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集中发生在教室前排和前排中间一带的区域。教师监控对于前排和中排学生所造成的压力是较高和集中的,尤其是小学生处于自身的自控能力还没有养成的阶段,在这种有效监控下,小学生自然能较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听讲,积极反应。而对后排学生来说,压力明显减弱,监控有效性降低,小学生容易分心,搞小动作。另外,处在前排和前排中间一带的区域的小学生与教师距离较近,又正好处在与教师交流的有效区域内,教师可以无意中通过眼神、表情、举止将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共鸣,从而在行动上积极支持和配合教师的教学。而后排的学生往往因离教师太远,得不到这些暗示和教师的及时反馈,因而在课堂上行为散漫,对课堂活动退缩、旁观、反应冷漠。[6]因此,教师可通过环绕课堂走动,定时前后调整座位,以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将座位编排成圆形、马蹄形等,来改善空间特点给学生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上可见,座位排列的确影响到了学生的课堂行为,影响到了教学中的人际互动,传统的秧田型课堂座位排列必须进行变革,不能使之成为小学课堂唯一的座位排列方式。

参考文献:

[1]

何旭明.学习兴趣的唤起:教师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11:53.

[2]

[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167-215.

[3][4]

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2005:9.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94.

XIII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成因及策略

[5][6]

谢利民.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40-248. 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315-316.

XIV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m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