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更新时间:2023-03-21 00: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近年来由于经济环境下行以及市场流动性变差等原因的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如何解决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普遍考虑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对中国工商银行的信贷业务结构与信贷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然后对其信贷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期能够对中国工商银行以及其他银行商业信贷风险的控制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商银行信贷风险信贷结构

目录

一、信贷风险概述 (2)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 (2)

(二)信贷风险管理的定义 (2)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3)

二、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3)

(一)信贷业务结构 (3)

(二)信贷管理制度 (4)

1、授权授信管理 (4)

2、信用等级评定 (4)

3、贷款权力制衡 (4)

4、信贷资产分类管理 (5)

5、信贷综合管理系统 (5)

(三)信贷风险识别体系 (5)

三、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6)

(一)信贷结构不合理 (6)

(二)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 (6)

1、信贷业务部门职责不清 (6)

2、分层制度导致制约营销问题 (6)

3、信贷业务审批决策效率低下 (7)

(三)信贷人员素质整体较低 (7)

1、信贷人员重业务轻风险管理 (7)

2、信贷人员对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有限 (7)

四、改善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8)

(一)优化信贷结构 (8)

1、构建合理的行业分析框架 (8)

2、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8)

(二)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9)

1、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9)

2、树立全局信贷风险管理意识 (9)

(三)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10)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商业银行在现代金融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论是在世界金融体系构建中,还是在我国金融管理体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近年来国际市场金融风险以及经济下行的影响,全球各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开始增加,不良贷款率也开始逐年增加。在面对日益严峻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若想在新环境中承受得住挑战,就必须从信贷控制上入手,这也是我国当前信贷管理中不可绕开的重要课题。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如何在日益严禁的经济环境下,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难题。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对其信贷风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

一、信贷风险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

信贷风险可以解释为信用风险,其含义是指在商务性合作过程中,商务合作的某一方由于一些必要或是不必要的条件产生了无法完成约定条件的行为,这些行为增大了合作中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举例说明就是银行负责人由于经营不当导致银行的信誉下滑,那么银行对其他商务合作伙伴的无法完成约定的可能性增大,这就是可能造成银行信贷风险的条件之一。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角度区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银行的信用风险可能出现在贷款等授信业务方面,此类型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出现未知的干扰因素,导致银行的可获取利润不如预期利润。狭义的信贷风险是指银行的信贷资产由于一些风险因素的存在而给银行带来损失而带来银行的信用风险危机。

(二)信贷风险管理的定义

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可理解为银行为了监测、控制、识别、管理业务流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信贷风险而制定一环接着一环的管理监测体系,来实现银行能够及时识别风险、防御风险、控制风险的目的,从而实现银行利润穿下新高的最终目的。中国工商银行在往年的信贷手册中有过一段语言是这样描述信贷风险的,“我们收取的利息再高,也难以弥补信贷本金的损失!”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信贷本金的损失为银行带来的风险是毁灭级的。为了对这一状况实现有效的控制,我国由2003年起对银行的信贷业务实现了五级分类制,由重到轻划分,可以分为损失、可疑、次级、关注、正常这五个等级,而不良信贷主要囊括的就是前三类。

2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务合作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这一方或者是与之合作的借款人那一方,任何一方发生某种事故,出现任何的意外导致合作中出现不利的因素,都有可能形成信贷危机,造成信贷风险。另一类就是由于大的整体社会环境或是国家政策的变化导致商业银行的合作业务出现变化,然后对商业银行造成风险。这两类条件,一个是从合作的内部主体出发,主题产生矛盾而发生意外的信贷风险,另一个是从合作的外部环境出发,由于社会上不可抗的因素导致信贷风险的形成。

二、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中国工商银行的正式建立日期是在1984年的元旦,成立的21年后的9月27日,企业正式变为股份制的有限公司,然后再下一年的9月27日企业在上海交易证券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经过35年的不断探索和坚持建设,现今的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成功跻身为世界领先大银行的阵营。现在的中国工商银行不仅拥有庞大坚实的社会客户群体,不断创新的精神,全面发展的业务合作,还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拥有547万家企业客户以及5.08亿的个人客户。下面本文就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开展解析:

(一)信贷业务结构

表1从存贷比、拨备比率、不良信贷率、流动性比例、成本收入比和资本充足率这几个角度出发全面解析工商银行从2011年至2017年信贷业务的运行状况。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从2014年开始就已经取消了对各大银行存贷比的监管,

表1主要呈现了中国工商银行从2011年开始到2017年为止的银行各项财务指标,这六项指标帮助银行管理者和决策层分析了解银行七年间的信贷状况。从表格上看,中国工商银行第一年的前三个月资本充足率只有12.23%,然后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到第五年的最后三个月,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创下了新高,达到了15.45%,但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展现颓势,开始下降,在第六年的4月份,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15.07%。从不良贷款率来分析,中国工商银行第一年的贷款率是1.21%,同时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内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第三年的不良贷款率是0.79%左右,但是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断升高,在第六年甚至达到了1.73%。

(二)信贷管理制度

1、授权授信管理

授权授信管理可以理解为中国工商银行将提升贷款额度和贷款批复的权利归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部门,通过对权力的控制和统一来减少信贷业务中银行潜在的风险。而中国工商银行的授权管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授权,另一种是间接授权也就是转授权。直接授权就是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对下面的一级分行实行的授权,而间接授权就是指一级分行向下级银行实行的授权。每年的第一个季度,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会通过系统的分析过往一年里下级分行的完成业务的指标和规模、管理信贷的程度等各个方面,来确定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分配给下级银行的权限,从而一级银行从总行取得的权限在间接分配给下级银行,下级银行不能够越级批复审核业务,需要汇报给上级银行。

2、信用等级评定

中国工商银行具有自己独特的信用等级的评定标准,银行根据自身制定的标准对贷款的审批流程紧密把控,从根本上把控信贷风险。而中国工商银行的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就是银行通过对客户的职业稳定性、收入、消费历史等进行调查后分析、了解客户的信用信息以及客户是否有能力和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债务清偿,避免银行因客户无法及时清偿出现的违约风险。目前,中国工商银行运行的客户的信用评价方法较为科学,使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并行,以主次关系运行。其中,定量分析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定量分析法建立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能够提前演算、预知信贷风险。

3、贷款权力制衡

除了授权授信管理和信用等级评定这两个方法外,中国工商银行还采取了三岗分离制度来分散权利。三岗分离制度是银行的业务流程中实行贷款前的信用检查,贷款时额度以及流程的审查还有贷款给客户后对客户贷款后的检查。这三个过程相辅相成,却又独立存在,银行针对这三个流程专门设立了监察部门。主要就是对客户进行贷款前的信用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客户目前的财务状况、就业岗位、发展前景,通过这些资料分析客户的信贷能力、信用程度以及违约风险来帮助贷款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4

4、信贷资产分类管理

信贷资产分类管理要求中国工商银行的员工收集客户关于贷款信用的所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后,以信贷风险的轻重程度为区别,对贷款信息进行分级。这种对信息分级管理的信贷资产分类管理能够帮助银行管理者及时有效的了解贷款质量变化的方向,能够迅速的判断和防御信贷风险的产生。现在,中国工商银行采取的信贷资产分类管理法就是国内银行的信贷业务实行的五级分类制,由重到轻分为损失、可疑、次级、关注、正常这五个等级,而不良信贷主要囊括的就是前三类。

5、信贷综合管理系统

信贷综合管理系统是信贷管理制度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够同步跟踪摘录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逐层上报的同时实现分类处理,这些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的编程实现的。计算机的编程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规范信贷过程的标准化,也确保了信息第一时间内能精准完整的录入以及管理。当下中国工商银行运行的信贷综合管理系统是CM2002,整个系统可以看作一个庞大的云数据处理中心,从总行到各个分行都能够实现数据共享,这就确保了数据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这也是银行监控信贷业务的一部分。

(三)信贷风险识别体系

如下图所示,信贷风险识别体系是以客户的偿债能力为主体,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客户的就业行业发展前景、客户以往商务合作的信誉状况、客户自身对于资产的管理水平以及客户目前所处的财务状况这四个问题开展工作,最终得到客户偿债能力这个目的。无论是四个问题中行业分析、信誉状况、管理水平还是财务分析任何一方出现了不可预知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客户的清偿能力,都会提升银行的贷款风险。

图1 工商银行信贷风险识别体系

在上面四个问题中,对银行信贷风险影响最大的是客户行业的前景分析,这是一个宏观的、具有不可抗力因素的问题。中国工商银行对于客户行业分析一般从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客户的经营现状的稳定性、客户经营的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几个方面来了解和分析客户就业的行业前景。

5

三、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结构不合理

工商银行在信贷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贷款的行业分布不均。根据工商银行信贷结构来看,近五年来,工商银行的贷款主要流向了制造业,而建筑业则占比最低,其他服务业的贷款比例也在逐年减少。全球的经济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不容乐观。经历过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打击之后,全球经济也一度处于萧条状态。我国也受到了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钢铁、汽车等制造业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的情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工商银行却依旧对制造业流出了四分之一的贷款。一旦这些借贷行业不能够顺利的解决自身的问题,那么中国工商银行的资金回笼将面临很大的难题。

除此之外,在贷款种类上,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也占据了大部分的借贷额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借贷人违约,银行又没有相关的抵押品,那么对于中国工商银行来说就将面临重大的经济损失。在贷款业务的地区分布方面,工商银行一半以上的贷款业务发生在东部地区,这样不利于信贷业务的平衡发展。

(二)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

1、信贷业务部门职责不清

在中国工商银行的组织架构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处理信贷业务时,前台人员与后台人员之间工作相对独立,这就导致了有些时候会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甚至还会导致道德风险。对于银行的风险部门来说,他们往往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银行各项业务的风险性,而业务部门则更加注重业务量,对于他们来说扩张市场刺激销量是最重要的,而贷款风险则是其次。这就导致了在进行业绩考核时,两个部门间相互推诿,工作效率也就进而下降。

2、分层制度导致制约营销问题

工商银行的信贷规模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很多分行尤其是西部和中部的分行却很难保持领先的地位。一方面,股份制和地方商业银行的兴起以及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给工商银行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工商银行在营销制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在工商银行的信贷政策上目前其行使的营销策略是分层营销。即银行通过对客户进行划分来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总行和省分行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大中型客户,下属支行负责个人和小微企业的业务。在办理业务时,主要由两人分别负责调查,分行和总行也会再次落实调查。这样的制度可以有效的将责任分配到每个人身上。但是这样的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信贷业务人员在办理业务时

6

往往缺乏自主权,业务人员的权力被不断细分,在进行业务办理时往往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除此之外,在许多银行内,业务都是由行长进行牵头进行的。这样的模式,一旦管理者出现管理问题,那么企业的营销就会无法发挥出相应的效果。3、信贷业务审批决策效率低下

在中国工商银行办理信贷业务,实际的办理过程当中,从评级到获得贷款审批一般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并且在审批之后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办理各类抵押业务。这样的业务办理时间和效率对于银行来说是不利于办理业务的。许多贷款的客户往往是急需资金,等到银行审批资金下来之后可能客户都已经失去了贷款的需要了。这样也就导致了由于贷款时间过长,工商银行流失了一批客户。并且,在工商银行内部信贷审批和行政管理这两个部分是同体的,对于分支行的领导来说他们拥有绝大部分的管理权,领导所掌握的权力过大也就更容易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并且由于决策层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高低落差过大,所以水平较低的管理者难以及时作出正确反应,导致银行信用风险增加。

(三)信贷人员素质整体较低

目前,我国的人均GDP仍处于落后状态,高校的毕业生进入市场的比例不断扩大,这也导致了我国失业率的不断增长。中国工商银行为了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内部裁员的力度,以提供更多岗位给应届大学生。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有些毕业生只经历了短期的培训就直接上岗,由于缺乏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处理业务问题时,他们也漏洞百出,并且在对行业前景的认知和发展上他们也缺乏一个正确的认知。这样就导致了在银行日常的工作当中决策失误的频率增加了。并且,有些业务员往往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等无法做出精准的分析,这也就致使了银行对于贷款业务无法实行有效及时的监督。

1、信贷人员重业务轻风险管理

在工商银行内部,对于信贷工作实行的是逐级落实制度。也就是说,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前台的经理不仅需要承担业务的办理工作,对于后期的报表检查、贷后管理等也需要负责。这样下来也就导致了经理的工作量过大,对于工作的各项任务就无法按质按量的完成。在对客户经理进行业绩考核时,客户数量、业务金额等往往是考核的重点,但是业务风险等却往往被忽视。正是由于考核要求的原因,业务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往往会注重业务量却忽视了风险管理。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都比较差,久而久之,银行的信贷业务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2、信贷人员对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有限

在办理贷款业务时,业务人员往往需要进行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但是由于管理制度的缺陷,工商银行的业务人员往往难以执行这些工作。对于贷前调查来说,它是抵御贷款风险的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一般银行都对贷前调查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而工作人员也需要执行贷前调查工作。只有对客户群体进行详细的调查,深入的分析了解,才能够有效的预知到潜在的业务风险。可是贷前调查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往往操作并不完善,由于数据的缺失,部分业务人员甚至会进行数据造

7

假。这样就给银行带来了极大的业务风险。还有部分业务人员,虽然掌握了客户的详细信息,但是为了达到业务量,往往会对客户信息隐藏不上报,贷款的隐患和风险也会增加了。这些情况在实际的贷款业务当中都发生过,对于银行来说,这些情况都是不利于进行贷款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其次银行对于贷款服务的售后工作还有所欠妥。在客户进行贷款后,银行应当对客户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存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工作中出现差错,在遭到客户投诉后有所凭证,方便问题的解决,也可以通过对客户进行数据管理,方便下一次工作的开展。然而,就目前许多银行的分行来看,其对于贷后管理都不太重视。服务一旦结束,大都不会收集服务信息以及客户资料,对于银行日后的发展埋下了不利因素。

四、改善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信贷结构

1、构建合理的行业分析框架

我国银行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离不开银行运营中信贷项目的发放。由此,为了做好信贷服务管理,银行应当对于信贷结构做出合理优化,对于现有资源进行恰当分配。就目前工商银行的发展而言,由于它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因此,具体如何构建合理的行业框架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其一,针对性的服务客户群体,建立相对应的信贷框架。由于选择银行信贷的客户基数较为庞大,各行各业的人士都有。因此,银行应当对不同群体进行划分,例如需要房贷以及车贷的就可以划分为两类,小额信贷以及大额信贷也可以分为一类。通过不同类型的划分,建立不同层次的信贷结构,这种针对性的服务可以更加更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其二,对于客户的信贷产品设立可退出服务。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的经济水平也在逐渐上涨,因此客户对于信贷的的偿还能力充满了不定性。所以,银行应当设立允许客户提前还清信贷,退出相关服务的机制。一味地强行客户持续参与信贷服务,不仅会减轻客户对于相关产品的依赖性,甚至会导致相关服务在客户的心里地位走下坡路。导致银行客户的流失,对银行带来消极影响。

2、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新业态、新改革和新转变都在为“三农”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政策引导下,在各大银行也在为支持“三农”而进行新的布局,建行率先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产品进行了创新,工行虽然通过“互联网+商业+金融”的模式从供需两端来推动“三农”发展,但对涉农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却极为有限,远不及国内的城市商业银行。

相对于工商银行,地方的城商行与当地的涉农小微企业合作更为密切,并在逐步打破大型国有银行垄断信贷市场这一局面,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8

为了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中国工商银行应该减少积累业务量大的公司客户,应该更加注重推荐小客户的群体,这种做法除了在政策上响应国家号召,还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帮助,这也是国有银行所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将贷款流向小微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问题,有利于分散信贷风险。

(二)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1、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工商银行现有的信贷业务分工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工商银行将流动资金和贷款进行分开经营和管理,这样客户申请一项贷款既要通过信贷业务管理部门的审核,又要通过资金管理部门的审核,而且审核和审批程序繁琐,不仅让客户觉得不够便利,也会降低银行的工作效率。此外,工商银行对规模不同的客户都采取相同的管理模式,不仅容易造成大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不满,还增加了小客户办理金融业务的手续变得繁琐,增加银行的资源损耗。所以,银行需要建设完善信贷管理制度,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具体的改善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大客户以及小客户这两种不同群体,银行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由于小客户的信贷额度不大,办理相关产品的流程与大客户相比,也更加简单。所以,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放在一起处理,很容易导致银行信息的混乱,在进行服务时出现差错。所以,对于小客户群体银行可以设立柜台办理,通过当面的方式快速完成相关流程,节省客户时间的同时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

其次,集中精力整合大客户的信贷信息。由于大客户一般办理的信贷业务额度都比较大,涉及的资料也较为繁杂,因此银行相关部门应当对其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这样在为客户进行服务时,能够促进业务办理流程的顺利进行,也能够给客户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建立客户的信任度,促进彼此下一次的合作。

其三,加强对银行信贷业务的监督管理。由于银行信贷一般金额较大,过程繁杂。因此,许多不法分子会乘机而入,利用银行漏洞谋取自身利益。为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几率,银行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办理业务的相关客户进行资料的核实,以确保业务办理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保证双方利益。

2、树立全局信贷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银行信贷业务较为繁杂,每日办理相关业务的客户认识也较多,因此,此类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各个部门应当提高警惕,予以重视。

首先,对于信贷管理部门应当做好业务的接待与管理工作,对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管理。其次,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银行用户信息以及办理流程的监督,降低信贷不良率,维护企业利益。接着,银行业务部门要加强与客户以及市场的沟通交流,提升银行的业务办理,扩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另外,对于银行的审核部门应当完善审核标准,对于客户提交的申请报告更加规范化审批,提高客户质量。然后,对于银行现有部门,要进行相关整合管理。对于一些没有实质效用的部门可以予以革除,节省银行资源,创造更高效益。最后,定期制定新的考核制

9

度。从而保持员工对工作的动力,不断学习新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保证其市场定位。

(三)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在市场营销中,对于企业销售的职位一般门槛较低,要求不高。因此,相关的从业人员自身水平也参差不齐。而银行的信贷服务一部分也属于销售范围,所以相关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个人素养还有待提高。为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应当对员工的个人素养也有所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员工的定期培训。培训过程中,主要要针对员工的精神培训以及能力培训两个方面。就精神层次而言,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相关理念的灌输。在他们心中树立企业的形象,让他们理解企业文化,时刻保持警惕心理,致力于企业的信贷服务。至于能力方面,企业需要不断跟进市场节奏,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专业考核。对于考核不通过的员工,针对其弱势项目进行不断进行补充,提高其专业能力。从而在面对客户咨询时,也能够更加流畅的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客户好感度,也能够使员工为企业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总结

商业银行除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世界金融链也有着难以逾越的地位。但是,近几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市场的资金流动性缓慢,商业银行也因为以往的为提升业务量而作出的大量放贷出现了一定的信贷风险。在这样大环境下,商业银行想要改善当下的危机,走向新的局面,就一定要严格把控和管理信贷风险。本篇文章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从信贷风险入手,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业务的现状,发现中国工商银行存在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信贷业务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优化信贷结构,建立健全的信贷管理体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

10

参考文献:

[1]潘丽丽.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 当代经济,2015(28):46-49.

[2]胡冰.新常态经济下银行业的发展建议[J]. 特区经济,2016(6):87-88.

[3]韩成,金晓彤.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村镇银行信贷产品创新:模式建构与实施[J].经济管理,2016(3):12-19.

[4]王满,张巍巍.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及对策[J]. 经济纵横,2016(2):56-59.

[5]张晓砚.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分析[J]. 北方经贸,2015(9):158-159.

[6]徐定钧.基于财务报表视角的Z分行客户商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7.

[7]于波.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索[D].天津大学,2017.

[8]张弛.K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7.

[9]陈诗琪.ZX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7.

[11]张蔚丹.S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8.

[12]朱琪兰.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究[J].对外经贸,2017(01):109-110.

[13]周劼.基于内部控制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14]许明.Y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

[15]张天平.浅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J].现代营销,2018(06):43-44.

[16]黄天英.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和预警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

[17]陈婕.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6(07):92-93.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mle.html

Top